CN110781040B - 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81040B
CN110781040B CN201810859766.3A CN201810859766A CN110781040B CN 110781040 B CN110781040 B CN 110781040B CN 201810859766 A CN201810859766 A CN 201810859766A CN 110781040 B CN110781040 B CN 1107810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ding rate
tested
rate
initial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5976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81040A (zh
Inventor
乔新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nos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nos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nos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nos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5976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810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81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1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81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81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06F11/2221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to test input/output devices or peripher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73Test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 G06F13/124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where hardware is a sequential transfer control unit, e.g. microprocessor, peripheral processor or state-machine
    • G06F13/128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using hardware independent of the central processor, e.g. channel or peripheral processor where hardware is a sequential transfer control unit, e.g. microprocessor, peripheral processor or state-machine for dedicated transfers to a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初始发送速率;以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根据待测试系统的处理状态反馈,逐渐提高或降低预置测试请求的发送速率,直至找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的最大发送速率,从而确定待测试系统的处理性能。通过本发明,可自动测试出待测试系统处理请求的能力,无需测试人员过多的干预,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性能测试方法中,主要通过性能测试客户端向待测试系统发送测试请求,测试请求的发送速率为每秒N次,查看性能测试客户端每秒接收到的响应数是否为N(或接近N),若是,则在每秒N次的基础上,提高测试请求的发送速率,继续进行测试,若不是,则在每秒N次的基础上,降低测试请求的发送速率,继续进行测试,直至确定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即待测试系统每秒稳定处理请求数)。
然而,现有的性能测试方法,严重依赖测试人员,需要测试人员根据经验确定测试请求的发送速率,需要测试人员手工调整测试请求的发送速率,需要测试人员根据经验判断当前的请求发送速率是否为待测试系统稳定处理请求的能力。现有的性能测试方法,使得测试人员的工作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测试人员在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时,工作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所述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初始发送速率;
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新的发送速率,将所述新的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并执行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步骤,其中,所述新的发送速率大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将上一次的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可选的,所述确定初始发送速率的步骤包括:
向待测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记录发送时间;
接收所述测试系统基于所述预置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并记录接收时间;
基于所述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确定初始发送速率。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确定初始发送速率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计算得到发送速率理论值;
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所述发送速率理论值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
可选的,所述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计算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所述采样区间在时间上连续;
当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时,判定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当不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时,判定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其中,n大于等于5,预设时长内包括m个采样区间,m大于等于n。
可选的,所述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计算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统计采样区间内所述待测试系统基于所述预置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的数量;
根据所述数量以及采样区间对应的采样时长,计算得到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新的发送速率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新的发送速率,其中,所述新的发送速率为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最接近且大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
可选的,所述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第一发送速率,将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并执行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第一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发送速率小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第一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将第一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可选的,所述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第一发送速率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第一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为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最接近且小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所述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所述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中,确定初始发送速率;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新的发送速率,将所述新的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并执行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步骤,其中,所述新的发送速率大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将上一次的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通过本发明,可自动测试出待测试系统处理请求的能力,无需测试人员过多的干预,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
在图1所示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初始发送速率;
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新的发送速率,将所述新的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并执行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步骤,其中,所述新的发送速率大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将上一次的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向待测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记录发送时间;
接收所述测试系统基于所述预置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并记录接收时间;
基于所述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确定初始发送速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计算得到发送速率理论值;
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所述发送速率理论值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计算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所述采样区间在时间上连续;
当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时,判定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当不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时,判定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其中,n大于等于5,预设时长内包括m个采样区间,m大于等于n。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统计采样区间内所述待测试系统基于所述预置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的数量;
根据所述数量以及采样区间对应的采样时长,计算得到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新的发送速率,其中,所述新的发送速率为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最接近且大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第一发送速率,将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并执行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第一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发送速率小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第一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将第一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第一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为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最接近且小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一实施例中,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S10,确定初始发送速率;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预先设置可选发送速率组,并将设置好的可选发送速率组存储至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中。一实施例中,可选发送速率组可设置为:1-99、100、110、120…980、990、1000、1100、1200…9800、9900、10000、11000、12000…98000、99000、100000…单位为次/秒。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确定初始发送速率的步骤可以为:使用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先设置好测试请求,测试请求可以是消息请求,并记录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向待测试系统发送测试请求的时间,得到发送时间,记作T1。待测试系统接收到该测试请求后,会将反馈对应的响应至该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该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在接收到待测试系统基于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时,记录接收到该响应的时间,得到接收时间,记作T2。根据预置的发送速率理论值计算公式:发送速率理论值S=1/(T2-T1),得到发送速率理论值S。然后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发送速率理论值S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并将第一目标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本实施例中,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发送速率理论值S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的标准为: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与发送速率理论值S最接近的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发送速率理论值S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
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根据T1以及T2计算得到的发送速率理论值S为100次/秒,由于可选发送速率组中,存在100次/秒这一可选发送速率,则全选100次/秒这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发送速率理论值S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相应的将100次/秒这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根据T1以及T2计算得到的发送速率理论值S为1150次/秒,在可选发送速率组中,与1150次/秒最接近的可选发送速率有1100次/秒以及1200次/秒,则随机从1100次/秒以及1200次/秒中选取一个作为第一目标发送速率,例如选取1100次/秒作为第一目标发送速率,则相应的将1100次/秒这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
步骤S20,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本实施例中,确定初始发送速率后,便以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例如,初始发送速率为1100次/秒,则每秒发送1100次测试请求至待测试系统。并计算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本实施例中,采样区间的时长T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采样区间的个数Q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设置预设时长为300秒,采样区间的时长T设置为10秒,则采样区间的个数Q为30个。当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时,统计每10秒钟内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接收到的待测试系统基于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的数量。例如,在第一个采样区间内,统计的数量为m1,则该采样区间1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1/T,在第二个采样区间内,统计的数量为m2,则该采样区间2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2/T,在第三个采样区间内,统计的数量为m3,则该采样区间3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3/T,在第四个采样区间内,统计的数量为m4,则该采样区间4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4/T……在第三十个采样区间内,若统计的数量为m30,则该采样区间30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30/T。并检测是否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即检测是否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均为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
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当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时,例如m5/T、m6/T、m7/T、m8/T、m9/T的值均为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则判定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本发明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当m1/T~m30/T中不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一致时,判定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上述实施例中,n的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例如n大于等于5。
步骤S30,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新的发送速率,将所述新的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并执行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步骤,其中,所述新的发送速率大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
本实施例中,若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例如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新的发送速率。确定新的发送速率的标准为: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最接近且大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新的发送速率,并以新的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并执行步骤S20。本实施例中,可选发送速率组可设置为:1-99、100、110、120…980、990、1000、1100、1200…9800、9900、10000、11000、12000…98000、99000、100000…单位为次/秒。根据新的发送速率的确定标准,则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之后,第一次选取发送速率为1200次/秒。然后以1200次/秒发送预置测试请求至待测试系统,并检测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以12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本实施例中,以新的发送发送速率(1200次/秒)发送预置测试请求至待测试系统,并检测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12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步骤S20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即在预设时长内以1200次/秒这一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以1200次/秒这一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若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1200次/秒这一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继续确定新的发送速率,新的发送速率为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1200次/秒)最接近且大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本实施例中,新的发送速率为1300次/秒,然后在预设时长内以1300次/秒这一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以1300次/秒这一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若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1300次/秒这一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继续确定新的发送速率。以此类推,直至检测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步骤S40,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将上一次的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本实施例中,若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例如,15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将上一次的发送速率(1400次/秒)作为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即该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为:可稳定处理以1400/秒的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本实施例中,若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12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与确定1200次/秒的方法类似,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与1200次/秒最接近且大于1200次/秒的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新的发送速率。并以该新的发送速率发送预置测试请求至待测试系统,并检测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检测方法与步骤S20类似,若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将上一次的发送速率作为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若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继续确定新的发送速率(与上述确定新的发送速率的方法类似),直至检测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时,以前一次的发送速率作为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本实施例中,得到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后,可进一步根据得到的性能指标,生成该待测试系统的评分信息,性能指标对应的发送速率的值越高,评分越高,使得测试人员更加清楚的了解该待测试系统的性能。
本实施例中,确定初始发送速率;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新的发送速率,将所述新的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并执行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步骤,其中,所述新的发送速率大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将上一次的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通过本实施例,可自动测试出待测试系统处理请求的能力,无需测试人员过多的干预,减少了测试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测试效率。
进一步的,本发明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一实施例中,步骤S10包括:
向待测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记录发送时间;
接收所述测试系统基于所述预置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并记录接收时间;
基于所述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确定初始发送速率。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预先设置可选发送速率组,并将设置好的可选发送速率组存储至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中。一实施例中,可选发送速率组可设置为:1-99、100、110、120…980、990、1000、1100、1200…9800、9900、10000、11000、12000…98000、99000、100000…单位为次/秒。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确定初始发送速率的步骤可以为:使用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先设置好测试请求,测试请求可以是消息请求,并记录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向待测试系统发送测试请求的时间,得到发送时间,记作T1。待测试系统接收到该测试请求后,会将反馈对应的响应至该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该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在接收到待测试系统基于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时,记录接收到该响应的时间,得到接收时间,记作T2。根据预置的发送速率理论值计算公式:发送速率理论值S=1/(T2-T1),得到发送速率理论值S。然后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发送速率理论值S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并将第一目标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本实施例中,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发送速率理论值S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的标准为: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与发送速率理论值S最接近的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发送速率理论值S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
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根据T1以及T2计算得到的发送速率理论值S为100次/秒,由于可选发送速率组中,存在100次/秒这一可选发送速率,则全选100次/秒这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发送速率理论值S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相应的将100次/秒这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根据T1以及T2计算得到的发送速率理论值S为1150次/秒,在可选发送速率组中,与1150次/秒最接近的可选发送速率有1100次/秒以及1200次/秒,则随机从1100次/秒以及1200次/秒中选取一个作为第一目标发送速率,例如选取1100次/秒作为第一目标发送速率,则相应的将1100次/秒这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
本实施例中,基于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确定初始发送速率,使得初步确定的初始发送速率接近待测试系统处理请求的能力,从而可更快的测试得到待测试系统实际的处理请求的能力,缩短了测试时间。
进一步的,本发明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确定初始发送速率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计算得到发送速率理论值;
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所述发送速率理论值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预先设置可选发送速率组,并将设置好的可选发送速率组存储至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中。一实施例中,可选发送速率组可设置为:1-99、100、110、120…980、990、1000、1100、1200…9800、9900、10000、11000、12000…98000、99000、100000…单位为次/秒。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确定初始发送速率的步骤可以为:使用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先设置好测试请求,测试请求可以是消息请求,并记录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向待测试系统发送测试请求的时间,得到发送时间,记作T1。待测试系统接收到该测试请求后,会将反馈对应的响应至该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该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在接收到待测试系统基于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时,记录接收到该响应的时间,得到接收时间,记作T2。根据预置的发送速率理论值计算公式:发送速率理论值S=1/(T2-T1),得到发送速率理论值S。然后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发送速率理论值S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并将第一目标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本实施例中,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发送速率理论值S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的标准为: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与发送速率理论值S最接近的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发送速率理论值S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
一可选实施例中,例如根据T1以及T2计算得到的发送速率理论值S为100次/秒,由于可选发送速率组中,存在100次/秒这一可选发送速率,则全选100次/秒这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发送速率理论值S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相应的将100次/秒这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另一可选实施例中,根据T1以及T2计算得到的发送速率理论值S为1150次/秒,在可选发送速率组中,与1150次/秒最接近的可选发送速率有1100次/秒以及1200次/秒,则随机从1100次/秒以及1200次/秒中选取一个作为第一目标发送速率,例如选取1100次/秒作为第一目标发送速率,则相应的将1100次/秒这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
本实施例中,基于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得到发送速率理论值,然后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发送速率理论值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并将第一目标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使得初步确定的初始发送速率更加接近待测试系统处理请求的能力,从而可更快的测试得到待测试系统实际的处理请求的能力,即更快的确定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缩短了测试时间。
进一步的,本发明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一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
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计算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所述采样区间在时间上连续;
当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时,判定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当不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时,判定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其中,n大于等于5,预设时长内包括m个采样区间,m大于等于n。
本实施例中,确定初始发送速率后,便以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例如,初始发送速率为1100次/秒,则每秒发送1100次测试请求至待测试系统。并计算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本实施例中,采样区间的时长T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采样区间的个数Q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设置预设时长为300秒,采样区间的时长T设置为10秒,则采样区间的个数Q为30个。当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时,统计每10秒钟内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接收到的待测试系统基于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的数量。例如,在第一个采样区间内,统计的数量为m1,则该采样区间1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1/T,在第二个采样区间内,统计的数量为m2,则该采样区间2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2/T,在第三个采样区间内,统计的数量为m3,则该采样区间3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3/T,在第四个采样区间内,统计的数量为m4,则该采样区间4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4/T……在第三十个采样区间内,若统计的数量为m30,则该采样区间30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30/T。并检测是否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即检测是否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均为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
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当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时,例如m5/T、m6/T、m7/T、m8/T、m9/T的值均为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则判定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本发明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当m1/T~m30/T中不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一致时,判定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上述实施例中,n的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例如n大于等于5。
进一步的,本发明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一实施例中,所述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计算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统计采样区间内所述待测试系统基于所述预置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的数量;
根据所述数量以及采样区间对应的采样时长,计算得到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
本实施例中,确定初始发送速率后,便以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例如,初始发送速率为1100次/秒,则每秒发送1100次测试请求至待测试系统。并计算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本实施例中,采样区间的时长T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采样区间的个数Q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
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采样区间的时长T设置为10秒,采样区间的个数Q设置为30个。当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时,统计每10秒钟内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接收到的待测试系统基于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的数量。例如,在第一个采样区间内,统计的数量为m1,则该采样区间1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1/T,在第二个采样区间内,统计的数量为m2,则该采样区间2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2/T,在第三个采样区间内,统计的数量为m3,则该采样区间3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3/T,在第四个采样区间内,统计的数量为m4,则该采样区间4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4/T……在第三十个采样区间内,若统计的数量为m30,则该采样区间30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为m30/T。并检测是否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即检测是否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均为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
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当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时,例如m5/T、m6/T、m7/T、m8/T、m9/T的值均为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则判定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本发明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当m1/T~m30/T中不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一致时,判定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上述实施例中,n的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作限制,例如n大于等于5。
进一步的,本发明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一实施例中,所述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新的发送速率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新的发送速率,其中,所述新的发送速率为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最接近且大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
本实施例中,若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例如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新的发送速率。确定新的发送速率的标准为: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最接近且大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新的发送速率。本实施例中,可选发送速率组可设置为:1-99、100、110、120…980、990、1000、1100、1200…9800、9900、10000、11000、12000…98000、99000、100000…单位为次/秒。若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的新的发送速率为1200次/秒,若后续检测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12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后面确定的新的发送速率为1300次/秒,以此类推,直至检测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x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时,以上一次的发送速率作为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进一步的,本发明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一实施例中,步骤S20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第一发送速率,将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并执行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第一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发送速率小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第一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将第一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本实施例中,若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例如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第一发送速率。确定第一发送速率的标准为: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最接近且小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第一发送速率。本实施例中,可选发送速率组可设置为:1-99、100、110、120…980、990、1000、1100、1200…9800、9900、10000、11000、12000…98000、99000、100000…单位为次/秒。
本实施例中,若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的第一发送速率为1000次/秒,若后续检测到待测试系统仍不能稳定处理以10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后面确定的第一发送速率为990次/秒,以此类推,直至检测到能稳定处理以y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时,将y次/秒作为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进一步的,本发明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一实施例中,
所述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第一发送速率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第一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为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最接近且小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
本实施例中,若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例如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第一发送速率。确定第一发送速率的标准为: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最接近且小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作为第一发送速率。本实施例中,可选发送速率组可设置为:1-99、100、110、120…980、990、1000、1100、1200…9800、9900、10000、11000、12000…98000、99000、100000…单位为次/秒。
本实施例中,若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11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的第一发送速率为1000次/秒,若后续检测到待测试系统仍不能稳定处理以1000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后面确定的第一发送速率为990次/秒,以此类推,直至检测到能稳定处理以y次/秒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时,将y次/秒作为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所述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的各个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初始发送速率;
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新的发送速率,将所述新的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并执行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步骤,其中,所述新的发送速率大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以新的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将上一次的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所述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计算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所述采样区间在时间上连续;
当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时,判定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
当不存在n个连续的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一致时,判定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其中,n大于等于5,预设时长内包括m个采样区间,m大于等于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初始发送速率的步骤包括:
向待测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记录发送时间;
接收所述测试系统基于所述预置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并记录接收时间;
基于所述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确定初始发送速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确定初始发送速率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发送时间以及接收时间,计算得到发送速率理论值;
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所述发送速率理论值对应的第一目标发送速率,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发送速率作为初始发送速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计算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的步骤包括:
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统计采样区间内所述待测试系统基于所述预置测试请求反馈的响应的数量;
根据所述数量以及采样区间对应的采样时长,计算得到采样区间对应的响应接收速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新的发送速率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新的发送速率,其中,所述新的发送速率为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最接近且大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第一发送速率,将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初始发送速率,并执行在预设时长内以所述第一发送速率向待测试系统发送预置测试请求,并检测所述待测试系统是否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发送速率小于上一次的发送速率;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能稳定处理以第一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将第一发送速率作为所述待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确定第一发送速率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待测试系统不能稳定处理所述以初始发送速率发送的预置测试请求,则从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选取第一发送速率,其中,所述第一发送速率为预置的可选发送速率组中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最接近且小于所述初始发送速率的一可选发送速率。
8.一种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性能自动测试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所述系统性能自动测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的步骤。
CN201810859766.3A 2018-07-31 2018-07-31 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7810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9766.3A CN110781040B (zh) 2018-07-31 2018-07-31 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59766.3A CN110781040B (zh) 2018-07-31 2018-07-31 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1040A CN110781040A (zh) 2020-02-11
CN110781040B true CN110781040B (zh) 2023-05-30

Family

ID=69382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59766.3A Active CN110781040B (zh) 2018-07-31 2018-07-31 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8104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2369B1 (en) * 2002-11-14 2011-02-01 Nvidia Corporation Processor performance adjust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5158557A (zh) * 2015-08-19 2015-12-16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频率测试方法和对应的频率测试系统
CN105389237A (zh) * 2015-12-15 2016-03-09 江苏辰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块级别存储系统性能测试工具
CN108319473A (zh) * 2017-01-16 2018-07-24 深圳兆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系统启动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4162C (zh) * 2006-01-16 2008-04-23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业务系统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US20130179144A1 (en) * 2012-01-06 2013-07-11 Frank Lu Performance bottleneck detection in scalability test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82369B1 (en) * 2002-11-14 2011-02-01 Nvidia Corporation Processor performance adjust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5158557A (zh) * 2015-08-19 2015-12-16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频率测试方法和对应的频率测试系统
CN105389237A (zh) * 2015-12-15 2016-03-09 江苏辰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块级别存储系统性能测试工具
CN108319473A (zh) * 2017-01-16 2018-07-24 深圳兆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系统启动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数据修复的自适应流控机制;陈志鹏;李小勇;;信息技术(第1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81040A (zh) 2020-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3860B (zh) 一种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852338B (zh) 检测和报警特征斜升期间的性能下降
CN108809761B (zh) 在线状态检测方法及装置
US9439037B2 (en) Location determin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WO2008132001A1 (en) Obtaining feedback for an accessed information item
CN109688183B (zh) 群控设备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32954B (zh) 一种a/b测试的用户选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EP2996039B1 (en) Adaptive scheduling jobs of a virus detection batch according to cpu performance
US9847920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specifying an upper limit of a network connection
CN111008148A (zh) 代码的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81040B (zh) 系统性能自动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742758B2 (en) Communication analysis device, communication analysis method, and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CN109858632B (zh) 一种确定阈值的方法及装置
CN112087455B (zh) 一种waf站点防护规则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3242301A (zh) 真实服务器的选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83825B (zh) 移动终端多后台进程启动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369281A (zh) 线上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22079B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其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08156071B (zh) 向社区添加成员的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04883A (zh) 一种rpa流程执行可视化异常监控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1858304B (zh) 一种接口性能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64105A (zh) 一种应用程序更新的推送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12181663A (ja) 既読/未読判定方法、送受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218577A (zh) 一种api的风险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457142A (zh) 云游戏中云设备服务器的确定方法、装置及业务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