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79682A - 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79682A
CN110779682A CN201910909373.3A CN201910909373A CN110779682A CN 110779682 A CN110779682 A CN 110779682A CN 201910909373 A CN201910909373 A CN 201910909373A CN 110779682 A CN110779682 A CN 1107796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ser
optical fiber
power
fiber
cla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93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俊逸
冯术娟
韩婷婷
赵霞
徐律
卞新海
周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ASTE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ASTE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Fa She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aste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ASTE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Fa She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aste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ASTE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93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796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79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796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00Testing of optical apparatus; Testing structures by optical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1/30Testing of optical devices, constituted by fibre optics or optical wavegui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as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通过激光泵浦产生915nm的激光,激光通过前向合束器合波至1根光纤中,915nm泵浦激光通过由高反光栅、有源光纤和低反光栅组成的谐振腔结构使的原有输入的915nm泵浦光转换为1080nm激光。转换的1080nm激光通过包层光剥除器使得位于包层中的泵浦光被全部滤除。通过激光泵浦产生的976nm泵浦光分别通过合束器与经过包层光剥除器的1080nm激光合束于一根光纤中,976nm泵浦光和1080nm激光同时通过包层光适配器后,经过待测有源光纤使得光纤中的位于包层的976nm泵浦光转换为位于芯层中的1080nm激光,最终通过包层光剥除器剥除包层中剩余的泵浦光后,全部的1080nm激光输出到光功率计上。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及其 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掺镱有源光纤激光器由于具有高光光转换效率,高稳定性及高光束质量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加工、武器装备和医疗器械等领域。其中作为掺镱有源光纤激光器中最重要部件的大模场双包层镱掺杂有源光纤,其性能的评价及改进对光纤激光器的性能影响甚大。其中直接将掺镱有源光纤接入光纤激光器测试系统进行测试是评价有源光纤性能的最有效的手段。
CN108225745A提供了一种空间测试法采用空间耦合的方式,能较快的测量光纤的斜效率。但对于适用于高功率的大模场掺镱有源光纤而言,激光测试除了获得光纤的斜效率外,还能研究光纤的高功率下的光子暗化效应及模式不稳定性。这是只能采用低功率输入的空间耦合测试法无法达到的。因此必须采用全光纤激光器结构才能有效的评价掺镱有源光纤的高功率激光性能。但是受限于尺寸的因素,一款尺寸的掺镱有源光纤必须采用同一类型尺寸设计要求的配套激光器器件才能准确评价光纤的激光性能,而往往一套测试设备则需要百万以上的费用。为此需要一套能使用各类不同大尺寸掺镱光纤,且能准确测量光纤斜效率并评价光纤光子暗化及模式不稳定性的适用于大功率的全光纤结构掺镱有源光纤激光测试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使得不同尺寸的大芯径光纤的全光纤结构光纤激光测试成为可能,提高了测试功率,丰富了测试内容,对于不同尺寸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的研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二激光泵浦电源、第一、二激光泵浦、高、低反光栅、有源光纤、第一、二包层光剥除器、第一、二、三前向合束器、包层光适配器、光功率计和待测掺镱有源光纤,其中第一、二激光泵浦电源的输出端正负极分别与第一、二激光泵浦供电输入正负极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其固定在OLE水冷板背面,第一激光泵浦与第一前向合束器泵浦输入端相连,第一前向合束器的输出端与高反光栅无源端相连,高反光栅有源端与有源光纤的一端相连,有源光纤的另一端与低反光栅的有源端相连,低反光栅的无源端与第一包层剥除器相连,第一包层剥除器另一端与第二前向合束器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激光泵浦通过第三前向合束器与第二前向合束器的泵浦输入端相连,第二前向合束器的输出端与包层光适配器输入端相连,包层光适配器输出端与待测有源光纤相连,有源光纤另一端与尺寸匹配的第二包层剥除器相连,通过光功率计记录功率变化情况。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激光泵浦的中心波长为915nm,单支最大输出功率为70W,单支最大输出功率所需电流为12.5A,数量为4支。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前向合束器最大承受功率为1000W,合束器泵浦输入端两边各连接2支第一激光泵浦。
优选地,所述高反光栅中心波长为1080nm,反射率为99.5%,3dB带宽为1.5nm。
优选地,所述有源光纤5型号为LMA-YDF-20/130-VIII,长度为20m,光纤盘绕在直径为15cm的圆柱上,并固定于散热板上。
优选地,所述低反光栅6中心波长为1080nm,反射率为7%,3dB带宽为0.1nm。
优选地,所述第一包层光剥除器最大剥除功率为100W,尺寸为20/130μm。
优选地,所述第二激光泵浦的中心波长为976nm,单支最大输出功率为70W,数量为40支,单支最大输出功率所需电流为12.5A。
优选地,所述第二前向合束器最大承受功率为4000W,合束器泵浦信号输入端尺寸为20/130um,功率输出端的尺寸为20/400um,泵浦输入端分别与10个(6+1)*1第三前向合束器9输出端相连接,每个第三前向合束器泵浦输入端与4支976nm第二激光泵浦相连。
优选地,所述包层光适配器包括相互熔接在一起的输入段和输出段,均包括光纤包层和光纤芯层,所述输入段与第二前向合束器的输出端相连,输出段与待测有源光纤相连,所述输出段的尺寸与待测有源光纤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输入段与输出段熔接位置的光纤包层平滑过渡,无高度差,而输出段的光纤芯层尺寸大于等于输入段的光纤芯层。
优选地,所述包层光适配器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与待测掺镱有源光纤相匹配的的无源光纤一端剥除20mm长的光纤涂层,将15mm长度的无源裸光纤置于氢氟酸30wt.%和盐酸10wt.%的混合溶液中,静置240s;去离子水清洗5min,并用酒精清洗吹干;将裸光纤置于光纤拉锥机,将裸露光纤10mm位置处对准火焰位置,控制H2流量为140mL/S,时间为10s;采用切割刀,选取光纤在距光纤端面长度为7mm的位置切断光纤;将该段光纤与输出端的20/400光纤进行熔接;将熔接点置于光纤涂覆机中涂覆折射率低于1.373的涂料,最终完成包层光适配器的制备。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查激光泵浦电源与激光泵浦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检查光路中各器件熔接点是否正常熔接;
步骤二:打开第一激光泵浦电源,逐步提高电流,记录随着电流提高功率计显示功率的提升情况,待功率提升100W时,停止继续提升激光泵浦电源的电流;
步骤3:打开第二激光泵浦电源,记录随着电流升高功率的变化情况,记录泵浦输入功率与激光输出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测试有源光纤的斜效率,输出激光功率为1500W,随着功率的升高通过红外观察仪和热像仪观察有源光纤及有源光纤与无源光纤熔接点的温度,保证温度不超过65℃,采用光谱仪实时监测输出激光谱线的变化情况,监视高功率条件下光纤激光器的模式不稳定现象及非线性效应;
步骤4:通过高功率条件下待测有源光纤的稳定激光输出,评价有源光纤在长时间工作条件下的功率变化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由于待测有源光纤的尺寸与合束器输出端无源光纤的尺寸不匹配,如果直接通过熔接的方式将待测光纤与合束器输出端相连接,将会导致无源光纤与有源待测光纤包层模式的严重不匹配。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包层光从此熔接点泄漏出,导致熔接点的耐受温度降低,最终使得测试功率无法满足百瓦以上激光输出的要求。同时该熔接点的熔接损耗将大大提高,从而影响最终光纤测试斜效率的准确性。
为解决包层模式不匹配,降低熔接损耗,提高熔接点的最高承受功率,故采用包层光适配器,保证高功率包层泵浦光在低损耗的条件下,从小尺寸的内包层转换到大尺寸的内包层中,保证泵浦光的有效传输,以准确的评价有源光纤的激光性能。
2、本发明通过结构设计,只需要调整待测光纤长度及弯曲半径就能实现在同一台测试设备上较好的评价大模场直径掺镱有源光纤的高功率条件下的斜效率,模式不稳定性及非线性效应。本发明简化了双包层掺镱有源光纤激光性能测试的流程,提高了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测试系统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有源光纤激光测试功率,更有利于发现高功率条件下掺镱有源光纤的不足,对研制用于高功率激光器用的双包层掺镱有源光纤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包层光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该测试系统包括电路部分及光路部分,其中电路分布包括第一激光泵浦电源1、第二激光泵浦电源11、水冷机、意外关断保护装置、OLE水冷板(图中未示出);光路部分包括915nm及976nm激光泵浦、高低反光栅、20/130有源光纤、包层剥除器、前向合束器、包层光适配器、光功率计和待测掺镱有源光纤。
所述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采用MOPA结构,将最大输出功率为1000W的第一激光泵浦电源1的输出端正负极与波长为915nm的第一激光泵浦2供电输入正负极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其固定在OLE水冷板背面,带尾纤的第一激光泵浦2与(6+1)*1的第一前向合束器3泵浦输入端相连,第一前向合束器3的输出端与高反光栅4无源端相连,高反光栅4有源端与Nufern 20/130的有源光纤5的一端相连,有源光纤5的另一端与低反光栅6的有源端相连,低反光栅6的无源端与第一包层剥除器7相连,第一包层剥除器7另一端与(18+1)*1的第二前向合束器8信号输入端相连,带尾纤的波长为976nm的第二激光泵浦10通过第三前向合束器9与第二前向合束器8的泵浦输入端相连,将第二激光泵浦电源11的输出端正负极与第二激光泵浦10供电输入正负极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并固定于OLE水冷板背面,第二前向合束器8的输出端与包层光适配器12输入端相连,包层光适配器12输出端与待测有源光纤13相连,有源光纤13另一端与尺寸匹配的第二包层剥除器14相连,第二包层剥除器14另一端切8°斜角,通过光功率计15记录功率变化情况。
所述第一激光泵浦2的中心波长为915nm,单支最大输出功率为70W,单支最大输出功率所需电流为12.5A,数量为4支。
所述的第一前向合束器3最大承受功率为1000W,合束器泵浦输入端两边各连接2支激光泵浦2。
所述高反光栅4中心波长为1080nm,反射率为99.5%,3dB带宽为1.5nm。
所述有源光纤5型号为LMA-YDF-20/130-VIII,长度为20m,光纤盘绕在直径为15cm的圆柱上,并固定于散热板上。
所述低反光栅6中心波长为1080nm,反射率为7%,3dB带宽为0.1nm。
所述第一包层光剥除器7最大剥除功率为100W,尺寸为20/130(μm)。
所述第二激光泵浦电源11最大输出功率为10000W。
所述第二激光泵浦10的中心波长为976nm,单支最大输出功率为70W,数量为40支,单支最大输出功率所需电流为12.5A。
所述第一前向合束器8最大承受功率为4000W,合束器泵浦信号输入端尺寸为20/130,功率输出端的尺寸为20/400,泵浦输入端分别与10个(6+1)*1前向合束器9输出端相连接,每个(6+1)*1前向合束器9泵浦输入端与4支976nm第二激光泵浦10相连。
如图2所示,所述包层光适配器12输入端尺寸为20/400um,而输出端尺寸与待测有源光纤一致为30/600um,保证高功率包层泵浦光在低损耗的条件下,从小尺寸的内包层转换到大尺寸的内包层中,保证泵浦光的有效传输。
其制备方法如下:
将与待测掺镱有源光纤想匹配的的无源光纤一端剥除20mm长的光纤涂层,将15mm长度的无源裸光纤置于氢氟酸(30wt.%)和盐酸(10wt.%)的混合溶液中,静置240s。去离子水清洗5min,并用酒精清洗吹干。将裸光纤置于光纤拉锥机,将裸露光纤10mm位置处对准火焰位置,控制H2流量为140mL/S,时间为10s。采用切割刀,选取光纤在距光纤端面长度为7mm的位置切断光纤。将该段光纤与输出端的20/400光纤进行熔接。将熔接点置于光纤涂覆机中涂覆折射率低于1.373的低折射率涂料,最终完成包层光适配器的制备。
所述掺镱有源光纤13的纤芯直径为30μm,包层直径为400μm,选取长度为35m,光纤盘绕在直径为12cm的圆柱上,并固定于散热板上;
所述的与待测掺镱有源光纤尺寸匹配的第二包层剥除器14最大剥除功率为1000W。
所述光功率计14最大测试功率为5000W。
所述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第一激光泵浦电源1控制4组第一激光泵浦2产生915nm的激光,4组第一激光通过第一前向合束器3合波至1根光纤中,915nm第一泵浦激光通过由高反光栅4、Nufern有源光纤5和低反光栅6组成的谐振腔结构使的原有输入的915nm泵浦光转换为1080nm激光。转换的1080nm激光通过第一包层光剥除器7使得位于包层中的泵浦光被全部滤除。通过第二激光泵浦电源11及第二激光泵浦10产生的976nm泵浦光分别通过第三合束器9和第二合束器8与经过包层光剥除器7的1080nm激光合束于一根光纤中,976nm泵浦光和1080nm激光同时通过包层光适配器12后,经过待测有源光纤13使得光纤中的位于包层的976nm泵浦光转换为位于芯层中的1080nm激光,最终通过第二包层光剥除器14剥除包层中剩余的泵浦光后,全部的1080nm激光输出到光功率计15上。
上述系统的测试方法如下:
步骤1:检查激光泵浦电源与激光泵浦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检查光路中各器件熔接点是否正常熔接,特别是前向合束器8与待测有源光纤13之间的熔接点,需经过反复熔接确定最佳熔接参数。
步骤2:打开激光泵浦电源1,逐步提高电流,记录随着电流提高功率计显示功率的提升情况,待功率提升100W时,停止继续提升激光泵浦电源1的电流。
步骤3:打开激光泵浦电影11,记录随着电流升高功率的变化情况,记录泵浦输入功率与激光输出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测试有源光纤的斜效率,输出激光功率为1500W。随着功率的升高通过红外观察仪和热像仪观察有源光纤及有源光纤与无源光纤熔接点的温度,保证温度不超过65℃。采用PD保护保障测试系统中随着功率升高光纤意外断裂造成的功率泄露的可能。采用光谱仪实时监测输出激光谱线的变化情况,监视高功率条件下光纤激光器的模式不稳定现象及非线性效应。
步骤4:通过高功率条件下待测有源光纤的稳定激光输出,评价有源光纤在长时间工作条件下的功率变化情况。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第一、二激光泵浦电源、第一、二激光泵浦、高、低反光栅、有源光纤、第一、二包层光剥除器、第一、二、三前向合束器、包层光适配器、光功率计和待测掺镱有源光纤,其中第一、二激光泵浦电源的输出端正负极分别与第一、二激光泵浦供电输入正负极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其固定在OLE水冷板背面,第一激光泵浦与第一前向合束器泵浦输入端相连,第一前向合束器的输出端与高反光栅无源端相连,高反光栅有源端与有源光纤的一端相连,有源光纤的另一端与低反光栅的有源端相连,低反光栅的无源端与第一包层剥除器相连,第一包层剥除器另一端与第二前向合束器信号输入端相连,第二激光泵浦通过第三前向合束器与第二前向合束器的泵浦输入端相连,第二前向合束器的输出端与包层光适配器输入端相连,包层光适配器输出端与待测有源光纤相连,有源光纤另一端与尺寸匹配的第二包层剥除器相连,通过光功率计记录功率变化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激光泵浦的中心波长为915nm,单支最大输出功率为70W,单支最大输出功率所需电流为12.5A,数量为4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前向合束器最大承受功率为1000W,合束器泵浦输入端两边各连接2支第一激光泵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反光栅中心波长为1080nm,反射率为99.5%,3dB带宽为1.5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光纤5型号为LMA-YDF-20/130-VIII,长度为20m,光纤盘绕在直径为15cm的圆柱上,并固定于散热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反光栅6中心波长为1080nm,反射率为7%,3dB带宽为0.1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层光剥除器最大剥除功率为100W,尺寸为20/13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激光泵浦的中心波长为976nm,单支最大输出功率为70W,数量为40支,单支最大输出功率所需电流为12.5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前向合束器最大承受功率为4000W,合束器泵浦信号输入端尺寸为20/130um,功率输出端的尺寸为20/400um,泵浦输入端分别与10个(6+1)*1第三前向合束器9输出端相连接,每个第三前向合束器泵浦输入端与4支976nm第二激光泵浦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光适配器包括相互熔接在一起的输入段和输出段,均包括光纤包层和光纤芯层,所述输入段与第二前向合束器的输出端相连,输出段与待测有源光纤相连,所述输出段的尺寸与待测有源光纤的尺寸相匹配,所述输入段与输出段熔接位置的光纤包层平滑过渡,无高度差,而输出段的光纤芯层尺寸大于等于输入段的光纤芯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层光适配器的制备方法如下:
将与待测掺镱有源光纤相匹配的的无源光纤一端剥除20mm长的光纤涂层,将15mm长度的无源裸光纤置于氢氟酸30wt.%和盐酸10wt.%的混合溶液中,静置240s;去离子水清洗5min,并用酒精清洗吹干;将裸光纤置于光纤拉锥机,将裸露光纤10mm位置处对准火焰位置,控制H2流量为140mL/S,时间为10s;采用切割刀,选取光纤在距光纤端面长度为7mm的位置切断光纤;将该段光纤与输出端的20/400光纤进行熔接;将熔接点置于光纤涂覆机中涂覆折射率低于1.373的涂料,最终完成包层光适配器的制备。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查激光泵浦电源与激光泵浦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检查光路中各器件熔接点是否正常熔接;
步骤二:打开第一激光泵浦电源,逐步提高电流,记录随着电流提高功率计显示功率的提升情况,待功率提升100W时,停止继续提升激光泵浦电源的电流;
步骤3:打开第二激光泵浦电源,记录随着电流升高功率的变化情况,记录泵浦输入功率与激光输出功率之间的线性关系,计算出测试有源光纤的斜效率,输出激光功率为1500W,随着功率的升高通过红外观察仪和热像仪观察有源光纤及有源光纤与无源光纤熔接点的温度,保证温度不超过65℃,采用光谱仪实时监测输出激光谱线的变化情况,监视高功率条件下光纤激光器的模式不稳定现象及非线性效应;
步骤4:通过高功率条件下待测有源光纤的稳定激光输出,评价有源光纤在长时间工作条件下的功率变化情况。
CN201910909373.3A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Pending CN1107796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9373.3A CN110779682A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9373.3A CN110779682A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79682A true CN110779682A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4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9373.3A Pending CN110779682A (zh) 2019-09-25 2019-09-25 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79682A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6846A (zh) * 2020-09-09 2020-12-29 黄宏琪 一种测量光纤在高温下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CN112393879A (zh) * 2020-11-03 2021-02-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光纤随机激光的长距离光纤检测系统
CN113281015A (zh) * 2021-06-01 2021-08-20 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掺稀土光纤光暗化测试装置
CN113300196A (zh) * 2021-03-30 2021-08-24 苏州创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激光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04032A (zh) * 2021-09-06 2021-10-15 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光栅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3567091A (zh) * 2021-09-23 2021-10-29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激光器用双包层无源光纤自动测试设备及方法
CN114079220A (zh) * 2022-01-19 2022-02-22 北京凯普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泵浦光反射功能的光纤及其制作和测试方法
CN114964737A (zh) * 2022-07-27 2022-08-30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包层光剥离器的测试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7410810A (zh) * 2023-12-14 2024-01-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抗反射级联泵浦光纤激光器
CN117554034A (zh) * 2024-01-12 2024-02-1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分布式侧面泵浦光纤耦合系数测量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7589428A (zh) * 2024-01-19 2024-02-2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泵浦特性评估装置及方法
CN117589428B (zh) * 2024-01-19 2024-06-0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泵浦特性评估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074A (zh) * 2005-12-29 2006-06-2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纤列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1969172A (zh) * 2010-08-24 2011-02-09 浙江大学 基于增益调制技术脉冲激光种子的掺Yb光纤激光器
CN108225745A (zh) * 2018-02-09 2018-06-29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包层掺镱光纤激光斜率效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8469652A (zh) * 2018-04-03 2018-08-31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模式适配器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0074A (zh) * 2005-12-29 2006-06-2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光纤列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CN101969172A (zh) * 2010-08-24 2011-02-09 浙江大学 基于增益调制技术脉冲激光种子的掺Yb光纤激光器
CN108225745A (zh) * 2018-02-09 2018-06-29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包层掺镱光纤激光斜率效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8469652A (zh) * 2018-04-03 2018-08-31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模式适配器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繁龙等: "1kW掺Yb全光纤放大器的散热处理", 《激光与红外》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6846A (zh) * 2020-09-09 2020-12-29 黄宏琪 一种测量光纤在高温下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CN112393879B (zh) * 2020-11-03 2022-05-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光纤随机激光的长距离光纤检测系统
CN112393879A (zh) * 2020-11-03 2021-02-23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光纤随机激光的长距离光纤检测系统
CN113300196A (zh) * 2021-03-30 2021-08-24 苏州创鑫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激光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81015A (zh) * 2021-06-01 2021-08-20 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掺稀土光纤光暗化测试装置
CN113504032A (zh) * 2021-09-06 2021-10-15 深圳市创鑫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光栅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3567091B (zh) * 2021-09-23 2022-01-11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激光器用双包层无源光纤自动测试设备及方法
CN113567091A (zh) * 2021-09-23 2021-10-29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激光器用双包层无源光纤自动测试设备及方法
CN114079220A (zh) * 2022-01-19 2022-02-22 北京凯普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泵浦光反射功能的光纤及其制作和测试方法
CN114079220B (zh) * 2022-01-19 2022-06-07 北京凯普林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泵浦光反射功能的光纤及其制作和测试方法
CN114964737A (zh) * 2022-07-27 2022-08-30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包层光剥离器的测试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4964737B (zh) * 2022-07-27 2022-12-16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包层光剥离器的测试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17410810A (zh) * 2023-12-14 2024-01-16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抗反射级联泵浦光纤激光器
CN117410810B (zh) * 2023-12-14 2024-05-2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抗反射级联泵浦光纤激光器
CN117554034A (zh) * 2024-01-12 2024-02-1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分布式侧面泵浦光纤耦合系数测量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7554034B (zh) * 2024-01-12 2024-05-2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分布式侧面泵浦光纤耦合系数测量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7589428A (zh) * 2024-01-19 2024-02-23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泵浦特性评估装置及方法
CN117589428B (zh) * 2024-01-19 2024-06-0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的泵浦特性评估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79682A (zh) 一种适用于高功率的掺镱有源光纤全光纤激光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Gonthier et al. High-power All-Fiber components: the missing link for high-power fiber lasers
CN109342027B (zh) 一种光纤的损耗吸收测量系统及方法
Yan et al. A 1150-W 1018-nm fiber laser bidirectional pumped by wavelength-stabilized laser diodes
Zhou et al. All-fiber 7× 1 pump combiner for high power fiber laser
Lei et al. The influence of fused depth on the side-pumping combiner for all-fiber lasers and amplifiers
Neugroschl et al. High-efficiency (6+ 1) x1 combiner for high power fiber lasers and amplifiers
Zou et al. High-efficiency (6+ 1)× 1 pump–signal combiner based on low-deformation and high-precision alignment fabrication
Braglia et al. Fabrication of pump combiners for high-power fiber lasers
CN202837591U (zh) 一种膜片式光纤激光耦合器
CN111580216A (zh) 一种平面光波导芯片及波导型单模光纤激光器
Gu et al. Side-pumping combiner for high-power fiber laser based on tandem pumping
CN106410586A (zh) 一种高功率高重频锁模脉冲光纤激光器
Zhou et al. All-fiber 7× 1 signal combiner with high beam quality for high-power fiber lasers
Li et al. Fabrication of a bi-directional pump/signal combiner and application in a 4 kW fiber amplifier
Nielsen et al. High-power PCF-based pump combiners
CN112242640B (zh) 基于高功率多模激光器和超多芯高非线性光纤的超连续谱光源
Aydın et al. Long-term operation of high-power 3 µm fiber lasers
Bansal et al. 6 kW power handling in a 7+ 1 to 1 pump-signal combiner
Bhagavatula et al. Progress in high-power fiber lasers
Zeyuan et al. Study on signal light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backward pump-signal combiners in high-power fiber lasers
CN205303939U (zh) 紧凑稳定的高峰值功率光纤输出激光器
Li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20 KW 5× 1 pump combiner with high efficiency
CN102809783B (zh) 一种膜片式光纤激光耦合器
Zhu High efficiency pump combiner fabricated by CO2 laser splic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9

Address after: 214400 No.278 Chengjiang Middle Road, high tech Zone,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FASTE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65, Chengjiang Middle Road, high tech Zone,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FASTEN OPTICA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pplicant before: FASTEN GROUP Co.,Ltd.

Applicant before: JIANGSU FASTEN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