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8377A - 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8377A
CN110768377A CN201911012963.2A CN201911012963A CN110768377A CN 110768377 A CN110768377 A CN 110768377A CN 201911012963 A CN201911012963 A CN 201911012963A CN 110768377 A CN110768377 A CN 110768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data
internet
things
transformer sub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1296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雪松
李东瑞
许学刚
肖劲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Hait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Kunming Eners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Hait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Kunming Eners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Hait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Kunming Eners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Hait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1296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83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8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83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015Boards, panels, desk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04Mounting thereon of switches or of other devices in general, the switch or device having, or being without, casing
    • H02B1/056Mounting on plugboard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0Cabinet-type 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2Mounting of devices there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B90/20Smart grids as enabling technology in buildings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4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wired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or data transmission bus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8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volving the use of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包括包括机箱和安装于所述机箱内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集成于机箱内部的插槽上;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包括通过总线电连接在一起的中央处理器插件、全球定位系统插件、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RS485输入插件、开关量输入插件、开关量输出插件和电源管理插件中的至少两者;所述RS485输入插件、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和所述开关量输出插件均能够与外接设备电连接。所述传输屏柜实现分散监控数据的汇集整合处理,节省了物联网采集系统单独布置占用的设备空间,降低了变电站物联网接入工程的整体造价。

Description

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变电站物联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的进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建设开始在全国电力行业兴起,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各省区电力企业基本完成了变电站的综合总自动化改造。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已经拉开了序幕。
但是目前没有一套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的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水浸传感器、SF6与氧气气体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局放传感器、声波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等等)、控制器(门禁控制器、灯光控制器、水泵控制器等等)、智能终端(摄像头、穿戴设备、人脸识别进出站终端、无人机、机器人等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辅助设备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综合性的物联网自动化系统。
目前变电站新增监测设备接入时,还需再单个设备单独配置动力监测主机,无预留的各类型端口,接入兼容性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没有对变电站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进行以一体化集成而导致的各个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很难实现,无法对变电站全部辅助设备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包括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和机箱;所述机箱为IEC标准机箱,标准4U尺寸,内部设置若干插槽;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为嵌入式标准多插件可拔插结构,集成于机箱内部插槽上;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包括通过总线电连接在一起的中央处理器插件、全球定位系统插件、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RS485输入插件、开关量输入插件、开关量输出插件和电源管理插件;
所述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包括高速接口;
所述RS485输入插件与通信方式为RS485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电连接;
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与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的开关量信号点位电连接;
所述开关量输出插件与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的开关量输出的遥控点位电连接;
所述电源管理插件包括DC 5V、DC 24V和AC220V电源输出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屏柜内部还包括正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显示器、交换机、键盘鼠标、ODF光纤配线架和功能投退连接片;所述屏柜内部的背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空气开关、导轨、右侧端子排、左侧端子排、显示器支架和接地铜牌。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包括前置面板,在所述前置面板上设置液晶屏幕与功能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包括高速网络信号的实时处理插件和带存储硬盘的高速网络信号的实时处理插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管理插件包括DC 5V输出端口、DC 24V输出端口、AC220V输出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机箱还包括预留端口插槽,所述预留端口插槽包括远距离无线电接口插槽和5G通信接口插槽。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实现,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中央处理器插件(201)解析组态配置文件,建立数据模型,用配置工具根据工程需要配置应用软件运行的插件和运行参数;
根据配置文件启动每个插件的进程;
根据电力标准规约通过数据总线实时更新RS485输入插件通讯数据、开关量输入数据、开关输出数据和网络控制输出数据,实时数据库还能够周期同步更新,把当前中央处理器插件(201)所接受的采集数据向其他中央处理器插件(201)广播;
存储采集的开关量输入数据、开关量输出数据、RS485传输数据和遥控输出数据;
配置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203),提供MOSBUS-RTU规约和IEC61850规约和负责采集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数据的规约;
配置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各个输入点位连接,采集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各个输入点位的输入信号,以及配置所述开关量输出插件(206)的输出的点位连接,执行各个输出点位的输出控制;
基于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203)完成变电站物联网数据远传;
利用本地数据实现基于图像识别、读取表计数值、人脸识别算法处理、智能报警和数据筛选。
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实现了变电站各个独立分散的传感器、控制器及智能终端的智能化采集与汇集,实现了变电站分散监控数据的汇集整合处理;
2、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的机箱通过预留的各类型端口,实现各种监测设备的接入,无需再单个设备单独配置监控主机系统;
3、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的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实现了变电站不同厂商、不同设备通信协议规约转换,满足了不同设备的通信需求,实现了各类设备监测数据兼容通用接入功能,将不同设备、不同厂家的通信规约转换为统一的通信规约;
4、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采用物联网架构,智能传输单元采用插件式模块化一体设计组合,整个装置中除电源插件、CPU中央处理器插件不能移动之外,模拟量输入插件,开关量输入、输出插件、RS485插件可以根据装置的剩余插槽位置进行灵活配置,变电站以后新增监控设备可灵活方便的接入到智能传输单元。
5、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采用整体面板、全封闭机箱,强电弱电严格分离,取消了传统的背板配线方式,扩展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传输屏柜机箱正面布局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传输屏柜机箱背面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传输单元硬件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传输单元机箱前置面板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传输单元软件架构功能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传输单元软件和硬件模块功能架构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传输屏柜在变电站与接入设备的配置图。
图中:
101、前置面板 102、显示器 103、交换机
104、键盘鼠标 105、ODF光纤配线架 106、功能投退连接片
107、导轨 108、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
109、右侧端子排 110、左侧端子排 111、显示器支架
112、空气开关 113、接地铜牌
201、中央处理器插件 202、全球定位系统插件
203、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 204、RS485输入插件
205、开关量输入插件 206、开关量输出插件
207、电源管理插件 301、液晶屏幕
302、功能按键 303、监控状态指示灯
600、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
601、近距离终端 602、远距离终端
603、物联网监控主站 604、站端PC机
605、综合数据交换机 606、应用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是一种集合变电站物联网智能数据采集、汇集、规约转换、数据处理存储、数据分流及边缘处理、通信控制、数据远传及自主监控为一体的智能传输单元柜。
本发明实施例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硬件均采用嵌入式结构设计,包括机箱和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108,所述机箱采用标准4U多插件可拔插结构,内置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108。所述屏柜内部的正面布局如图1(a)所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机箱的前置面板101、显示器102、交换机103、键盘鼠标104、ODF光纤配线架105和功能投退连接片106;所述屏柜内部的背面布局如图1(b)所示,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空气开关112、导轨107、机箱内部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108、右侧端子排109、左侧端子排110、显示器支架111和接地铜牌113。
所述机箱为IEC标准机箱,标准4U尺寸,内部有若干插槽。
如图2所示,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108集成于机箱内部,包括中央处理器插件201、全球定位系统插件202、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203、RS485输入插件204、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开关量输出插件205和电源管理插件207。
所述中央处理器插件201,用于实现变电站物联网数据的处理和通信的控制功能,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英语全称为Central Processing Unit/Processor;
所述全球定位系统插件202,用于实现GPS对时功能,保障站端运行数据的时间与主站的时间一致,
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英语全称为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所述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203,用于主要实现高速网络信号的实时处理,采用高速CPU和DDR2内存实现高速运算功能,可以通过高速接口扩展存储容量及网口数量。
所述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203包括两种插件:一种插件主要实现高速网络信号的实时处理,另一种插件则在第一种基础上增加了存储硬盘。
所述RS485输入插件204,实现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的通讯信号接入,配置RS485通讯方式。
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用于实现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的开关量信号接入,配置开关量采集信号点位。
所述开关量输出插件205,用于实现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的开关量输出的遥控点位对应接线,配置开关量控制点。
所述电源管理插件207,用于提供DC 5V、DC 24V和AC220V电源输出,其中DC 5V为装置其他插件供电;DC 24V主要供开关量输入插件205使用,其中OPTO+为24V+,OPTO-为24V-,电源输出额定电流200mA;AC220V为其他交流负荷供电,电源插件的PWR+,PWR-分别为输入电源的端子,可满足DC220V和DC110V自适应输入,方便站内与屏顶小母线连接。
所述中央处理器插件201之间以及与全球定位系统插件202、管理及以太网通信插件、RS485输入插件204、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开关量输出插件205通过背部总线通信。
所述前置面板101包括液晶屏幕301、功能按键302,就地、远方按钮303和若干监控状态指示灯,如图3所示。
所述液晶屏幕301用于显示软件或应用程序的界面,包括显示采集的图像和数据,进行人机交互;
所述功能按键302包括开、关机、调试、运行、上、下、左、右键;
所述监控状态指示灯303用于监控物联网设备调试和运行时的状态;
左端子排110和右端子排109设置于所述屏柜的左右两侧,所述端子排用于提供装置线路布线到电力柜的接线端子。
二、变电站物联网传输单元108软件架构以数据库模块为核心,包括组态配置模块、键盘液晶模块、进程管理模块、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通信规约模块、输入输出插件管理模块、和高级应用模块。所述软件架构如图4所示。
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需要采集、处理、存储和远传变电站多种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对象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的RS485通讯数据、开关量输入数据、开关输出数据和网络控制输出数据。
所述数据库模块充分考虑不同的精度、质量、颗粒度、采集周期和访问频率等因素以及站内数据采集通信规约和数据出站通信规约的特点,进行了以下处理:
中央处理器插件201的多个CPU通过所述组态配置模块解析同一组态配置文件,建立相同数据模型;用配置工具根据工程需要配置某个软件模块运行的中央处理器插件201和运行参数。
所述键盘液晶模块加载键盘、鼠标和液晶显示器的配置文件;
所述进程管理模块根据配置文件负责启动每个具体模块的进程;
所述实时数据库为模型库与点位库结合的方式,所述模型库为IEC61850模型库,满足当前电力标准规约,符合数据采集和出站的需求。数据入库触发机制分为总召唤、周期、变化、刷新和应答,其中在当前中央处理器插件201的实时数据库中保存变化和刷新的触发类型报文,同时通过数据总线同步广播给其他中央处理器插件201的实时数据库。中央处理器插件201在其中一种触发方式的触发下,将采集的外接设备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的数据存入当前中央处理器插件201的实时数据库。所述实时数据库还具备周期同步功能,将接收的数据定期向其他中央处理器插件201广播。
历史数据库采用mySQL商用数据库,存储内容包括记录的采集事件包括采集开关量输入数据和输出数据、RS485传输数据和遥控输出数据等。
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分别提供同步访问接口和异步访问接口,所述同步访问接口用于上级主站直接读写数据库中的数据。异步访问接口用于接收上级主站直接下发或遥控下发到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的读写数据命令。
所述通信规约模块提供MOSBUS-RTU规约和IEC61850规约和负责采集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数据的规约;
所述输入输出插件管理模块配置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各个输入点位连接,采集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各个输入点位的输入信号,以及配置所述开关量输出插件(205)的输出的点位连接,执行各个输出点位的输出控制。
为满足变电站物联网数据的存储,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配置了大容量存储设备,存储容量能够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充分利用本地数据,在完成现有变电站物联网数据远传功能基础上,还包括所述高级应用模块,所述高级应用模块用于基于图像识别读取表计数值、人脸识别算法处理、智能报警和数据筛选。
上述功能模块可以灵活配置在不同CPU上运行,实时数据库利用数据总线进行数据同步更新。
三、变电站物联网传输单元108软硬件模块功能架构,如图5所示;
变电站物联网传输屏柜在变电站与接入设备的配合方案布置如图6所示。
变电站根据实际情况在主控室内建设安装一台一体式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采用整体面板、全封闭机箱,强电弱电严格分离,取消传统背板配线方式。采用物联网架构,其中变电站物联网传输单元108采用插件式模块化一体组合,在4U单元模块中插入中央处理器插件201、全球定位系统插件202、管理及以太网通信插件、RS485输入插件204、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开关量输出插件205、电源管理插件207,并将这些插件设备的电源、通信线等配线至柜左右两侧端子排上。
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108、ODF光纤配线架105接入的终端、柜内交换机103与变电站通信机房内综合数据网交换机进行网络组网。
距离主控室内布置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较近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为近距离终端601,所述近距离终端601直接通过485双绞线-电源线接入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内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的输入、输出、电源插件对应端子排的端子上。
距离主控室内布置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较远的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为远距离终端602,所述远距离终端602接入到就地的物联网汇控箱,经过汇控箱中继转送到变电物联网传输单元柜的ODF光纤配线架105,然后将信号接入到交换机103,与中央处理器插件201进行通信。
“就地/远方”旋转开关设置于远方状态时,所述交换机103将数据通过综合数据网交换机605发送至物联网监控主站603,或者综合数据网交换机605通过网络总线将数据传输至站端PC604和其他应用系统606。
通过调试机进行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的终端配置、通道配置、规约配置、远传点位配置、存储配置,实现变电站物联网数据的采集、存储、运算、远传的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方法,至于所述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实现,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中央处理器插件(201)解析组态配置文件,建立数据模型,用配置工具根据工程需要配置应用软件运行的插件和运行参数;
根据配置文件启动每个插件的进程;
根据电力标准规约通过数据总线实时更新RS485输入插件通讯数据、开关量输入数据、开关输出数据和网络控制输出数据,实时数据库还能够周期同步更新,把当前中央处理器插件(201)所接受的采集数据向其他中央处理器插件(201)广播;
存储采集的开关量输入数据、开关量输出数据、RS485传输数据和遥控输出数据;
配置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203),提供MOSBUS-RTU规约和IEC61850规约和负责采集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数据的规约;
配置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各个输入点位连接,采集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各个输入点位的输入信号,以及配置所述开关量输出插件(206)的输出的点位连接,执行各个输出点位的输出控制;
基于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203)完成变电站物联网数据远传;
利用本地数据实现基于图像识别、读取表计数值、人脸识别算法处理、智能报警和数据筛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实现变电站传感器数据、控制器控制数据和智能终端监控数据的统一数据接入,能够采集站内多业务的物联网数据,进行处理和存储,并提供站内泛在物联数据传输功能,具备模型维护工具。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具备开放的软件架构,能够方便地进行变电站泛在物联设备应用功能的开发,从而可以与远方变电站物联网监控主站603形成良好的互动。
通过在变电站内建设一体式物联网智能传输单元柜和方法,解决变电站各个独立分散的传感设备、控制设备及智能终端数据的采集与汇集,实现变电站分散监控数据的汇集整合处理;形成变电站泛在物联设备的站控层数据中心。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丰富的通信接口方式,实现远距离物联汇控箱物联数据与近距离物联数据汇控装置的全站全景物联网数据采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为变电站就地物联网汇控箱提供了物联设备的稳定电源,为物联网终端设备运行提供了基本条件。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与变电站就地物联网汇控箱结合的方式解决了各物联网设备施工独立分散布置电源电缆、通信电缆的重复性建设问题,并减少了电缆通道空间的占用,减少了人力、财力的消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采用统一的变电站物联网设备采集与远传方式,节省了不同物联网采集系统单独布置所占用的设备空间,降低了变电站物联网接入工程的整体造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对采用工业MODBUS RTU通信协议的物联网接入设备采用规约转换器进行对下采集规约配置,实现物联数据的采集与控制;对于采用私有协议的通信协议物联网接入设备,采用插件式结构开发方式进行物联数据的采集与控制。
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解决环境监测设备各个厂家的协议壁垒,实现变电站不同厂商、不同设备通信协议规约转换,满足不同设备的通信需求,实现各类设备监测数据兼容通用接入功能,将不同设备、不同厂家的通信规约转换为统一的通信规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通过在变电站物联网数据智能传输单元处设置“就地/远方”旋转开关以及各设备投入的“压板”,解决物联网设备各专业调试时对远方监控主站造成的监控信息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通过嵌入式结构设计,采用标准4U多插件可插拔结构的硬件,满足对传输单元的CPU、内存升级,同时满足新的通信方式的升级及扩展,尤其是预留了远距离无线电LORA及5G通信接口插槽。远距离无线电(LongRange Radio)简称LORA。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和安装于所述机箱内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108);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108),集成于机箱内部插槽上;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108)包括通过总线相互连接的中央处理器插件(201)、全球定位系统插件(202)、具有高速接口的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203)、RS485输入插件(204)、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开关量输出插件(206)和电源管理插件(207)中的至少两者;所述RS485输入插件(204)、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和所述开关量输出插件(205)均能够与外接设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柜还包括正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显示器(102)、键盘鼠标(104)和功能投退连接片(106);且/或,所述屏柜内部的背面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空气开关(112)、导轨(107)、右侧端子排(109)、左侧端子排(110)、显示器支架(111)和接地铜牌(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包括前置面板(101),在所述前置面板(101)上设置液晶屏幕(301)、功能按键(302)和监控状态指示灯(3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203)包括高速网络信号的实时处理插件和带存储硬盘的高速网络信号的实时处理插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管理插件(207)包括DC 5V输出端口、DC 24V输出端口、AC220V输出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还包括ODF光纤配线架(105)和交换机(103),所述ODF光纤配线架(105)与就地的物联网汇控箱相连,接收所述就地的物联网汇控箱传输的远距离终端(602)的数据,所述ODF光纤配线架(105)将远距离终端(602)的数据传输到交换机(103);
所述交换机(103)与中央处理器插件(201)连接,所述交换机(103)将远距离终端(602)的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器插件(2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其特征在于,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还包括旋转开关,所述旋转开关包括就地工作状态和远方工作状态,且所述旋转开关设置于远方工作状态时,所述交换机(103)与综合数据网交换机(605)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包括与所述RS485输入插件(204)电连接的传感器、智能终端和控制器;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开关量输入信号点位电连接,所述开关量输出插件(205)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开关量输出的遥控点位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组件(108)用于汇集整合分散的监控数据,具体包括组态配置模块、进程管理模块、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通信规约模块、输入输出插件管理模块、和高级应用模块;
所述组态配置模块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插件(201)解析组态配置文件,建立数据模型,用配置工具根据工程需要配置应用软件运行的插件和运行参数;
所述进程管理模块用于根据配置文件启动每个模块的进程;
所述实时数据库用于根据电力标准规约通过数据总线实时更新RS485通讯数据、开关量输入数据、开关输出数据和网络控制输出数据,实时数据库还能够周期同步更新,把当前中央处理器插件(201)所接受的采集数据向其他中央处理器插件(201)广播;
所述历史数据库用于存储采集事件包括采集开关量输入数据、开关量输出数据、RS485传输数据和遥控输出数据;
所述通信规约模块用于提供MOSBUS-RTU规约和IEC61850规约和负责采集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数据的规约;
所述输入输出插件管理模块配置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各个输入点位连接,采集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各个输入点位的输入信号,以及配置所述开关量输出插件(206)的输出的点位连接,执行各个输出点位的输出控制;
所述高级应用模块用于完成变电站物联网数据远传,利用本地数据实现基于图像识别、读取表计数值、人脸识别算法处理、智能报警和数据筛选。
10.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实现,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所述中央处理器插件(201)解析组态配置文件,建立数据模型,用配置工具根据工程需要配置应用软件运行的插件和运行参数;
根据配置文件启动每个插件的进程;
根据电力标准规约通过数据总线实时更新RS485输入插件通讯数据、开关量输入数据、开关输出数据和网络控制输出数据,实时数据库还能够周期同步更新,把当前中央处理器插件(201)所接受的采集数据向其他中央处理器插件(201)广播;
存储采集的开关量输入数据、开关量输出数据、RS485传输数据和遥控输出数据;
配置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203),提供MOSBUS-RTU规约和IEC61850规约和负责采集传感器、控制器和智能终端数据的规约;
配置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各个输入点位连接,采集所述开关量输入插件(205)各个输入点位的输入信号,以及配置所述开关量输出插件(206)的输出的点位连接,执行各个输出点位的输出控制;
基于管理以太网通信插件(203)完成变电站物联网数据远传;
利用本地数据实现基于图像识别、读取表计数值、人脸识别算法处理、智能报警和数据筛选。
CN201911012963.2A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 Pending CN1107683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2963.2A CN110768377A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12963.2A CN110768377A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8377A true CN110768377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33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12963.2A Pending CN110768377A (zh) 2019-10-23 2019-10-23 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837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6878A (zh) * 2021-02-24 2021-07-23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5g网络的电力安全监控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56878A (zh) * 2021-02-24 2021-07-23 内蒙古和林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5g网络的电力安全监控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05821A (zh) 智能台区综合自动化终端
CN112347612B (zh) 一种直流换流站二次系统物理回路建模方法和系统
CN108054719B (zh) 智能变电站网络化二次回路建模方法及故障诊断方法
CN202084997U (zh) 数字式一体化交直流电源总监控装置
CN213072214U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配电网故障预警仪
CN110768377A (zh) 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和方法
CN204649927U (zh) 一种高压断路器状态监测装置
CN103529327A (zh) 一种适于智能化变电站的全站电能质量监测装置和监测方法
CN203644199U (zh) 一种通用型物联网数据采集终端
CN101651361A (zh) 一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CN211151616U (zh) 一种变电站物联网智能传输屏柜
CN204928872U (zh) 一种带有触控屏的网关设备
CN206977157U (zh) 一种配电自动化站所终端
CN203276542U (zh) 配电房信息移动式显示及控制系统
CN115422118A (zh) 一种基于共享内存的电力电子变压器监控系统
CN107463159A (zh) 一种工业总线io模块
CN212412844U (zh) 一种对变电站辅助设备实现集成的装置
CN203660662U (zh) 智能变电站单间隔五合一装置
CN207301779U (zh) 一种工业总线io模块
CN212180894U (zh) 一种新型的机床能耗监测系统
CN113766346A (zh) 一种无人设备用区块链物联网设备
CN202931033U (zh) 一种智能变电站综合测控装置
CN206023371U (zh) 小型光伏电站数据监控系统
CN207542875U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的集用电信息采集及负荷管理于一体的终端设备
CN216872924U (zh) 一种智能配电柜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