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6103A - 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6103A
CN110766103A CN201810839028.2A CN201810839028A CN110766103A CN 110766103 A CN110766103 A CN 110766103A CN 201810839028 A CN201810839028 A CN 201810839028A CN 110766103 A CN110766103 A CN 1107661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rticle
information
code identification
c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90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
黄云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xin Ch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xin Ch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xin Ch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xin Chua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390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61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6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61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根据外码标识信息,和/或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其中,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和预设配置区域,预设配置区域为该物品按照预设计划所需要运输并销售的区域。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能够获取准确的物品信息,掌握准确的物品的流通信息,实现对物品的准确追踪,使得物品的流通管理更为有效,极大的提高了物品的流通管理的合理性,大大提高了物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Description

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涉及的物品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常常需要对各种各样的物品信息,例如流通信息,进行记录和分析,以进行物品分配。
传统技术中,通常在物品上进行赋码,并通过扫码的方式采集物品信息,从而对物品信息进行记录和处理,以便于更为合理地进行物品分配。
然而,传统技术所采用的方法,常常会因为产品的赋码被破坏或者篡改,导致采集不到物品信息或者所采集到的物品信息不准确,无法追踪物品的来源和去向,造成物品流通管理混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由于产品赋码被破坏而采集不到物品信息,导致无法追踪物品流通信息,造成物品流通管理混乱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物品流通管理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或所述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
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和预设配置区域,所述预设配置区域为该所述物品按照预设计划所需要运输并销售的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终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所述终端能够根据所述内码标识信息生成资源分配请求信息;
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时,则将所述物品的销售状态设置为已售状态,以更新所述销售状态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请求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
若根据所述物品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位于所述预设配置区域,则根据所述资源分配请求向所述终端配置相应的资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或所述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的流通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内码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内码标识信息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物品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一一关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已关联的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进行比对;
若已关联的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与所述历史标识信息重复,则输出报警信息;
若已关联的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与所述历史标识信息不重复,则对应保存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码和所述外码分别为二维码、三维码或彩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和第二获取模块;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或所述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
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和预设配置区域,所述预设配置区域为所述该物品按照预设计划所需要运输并销售的区域。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或所述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
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和预设配置区域,所述预设配置区域为该所述物品按照预设计划所需要运输并销售的区域。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或所述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
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和预设配置区域,所述预设配置区域为该所述物品按照预设计划所需要运输并销售的区域。
上述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服务器通过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并根据外码标识信息,和/或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其中,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以及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和预设配置区域,所述预设配置区域为所述物品按照预设计划所需要运输并销售的区域。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服务器可以通过终端扫描物品包装外部的外码,从而获得外码标识信息,进而得到对应的物品信息;或者服务器可以通过终端扫描物品包装内部的内码,从而获得内码标识信息,进而得到对应的物品信息,其避免了在物品的外码被破坏或者篡改,导致无法采集物品赋码,进而获取不到物品信息或者所采集到的物品信息不准确,所带来的物品流通管理混乱的问题,其能够获取准确的物品信息,掌握准确的物品的流通信息,进而实现对物品的准确追踪,从而使得物品的流通管理更为有效,极大的提高了物品的流通管理的合理性,进而大大提高了物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又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传统技术中的追踪物品的方法,常常会因为产品的赋码被破坏或者篡改,导致采集不到物品信息或者所采集到的物品信息不准确,无法追踪物品的来源和去向,造成物品流通管理混乱。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旨在解决传统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包括服务器100和终端200,二者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可选地,其可以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网络进行通信,例如wifi、蓝牙等,也可以借助公共通信网络,例如2G、3G、4G或5G网络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物品包装的外部设置有外码,物品包装的内部设置有内码。该外码和内码分别为二维码、三维码或彩码,且该外码携带的外码标识信息和该内码携带的内码标识信息相互关联。例如,该物品包装可以是瓶盖,瓶盖的外侧可以设置有外码,瓶盖的内侧可以设置有内码,且该内码和外码均携带有物品信息,且二者相互关联。
可选地,终端用于读取物品包装上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物品包装上设置的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例如,该外码和内码为相互关联的二维码,该终端可以是二维码读取装置,或者具有二维码读取功能的终端,如手机等。进一步地,终端能够将其获得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内码标识信息传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根据该外码标识信息和/或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其中,服务器内存储有外码标识信息、内码标识信息和物品信息等。
上述图1中的服务器的具体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该服务器可以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数据库用于存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内码标识信息、外码标识信息以及内码和外码对应的物品信息,有关内码标识信息、外码标识信息以及内码和外码对应的物品信息的描述可以参照下述方法实施例的内容。该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可选地,服务器可以是云端或者远程服务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服务器的具体形式并不做限定。
上述图1中的终端其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3所示。该终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终端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终端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终端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设备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该终端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终端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终端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和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终端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4为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服务器通过产品赋码获得物品信息的具体过程。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
具体的,终端可以通过扫描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将该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终端也可以通过扫描包装内部设置的内码,将该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则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上述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地,上述物品包装可以是包装箱,也可以是包装袋,还可以是包装盒,或者包装瓶的瓶盖,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可选地,上述内码和外码可以是二维码,也可以是三维码,还可以是彩码等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S102、根据外码标识信息,和/或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
其中,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其中,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和预设配置区域,所述预设配置区域为该物品按照预设计划所需要运输并销售的区域。
具体的,服务器可以通过该外码标识信息或者内码标识信息,在其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查找到与该外码标识信息或者内码标识信息对应的物品信息。该物品信息可以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该基本信息可以包括物品的名称、物品的生产日期、批次和产地;该物品信息还可以包括物品的物流信息,例如预先分配好的目的地、运输状态、当前运输区域和运输路线;该物品信息还可以包括物品的销售状态信息,包括已销售状态和未销售状态。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能够使得服务器通过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并根据外码标识信息,和/或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其中,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以及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和产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服务器可以通过终端扫描物品包装外部的外码,从而获得外码标识信息,进而得到对应的物品信息;或者服务器可以通过终端扫描物品包装内部的内码,从而获得内码标识信息,进而得到对应的物品信息,其避免了在物品的外码被破坏或者篡改,导致无法采集物品赋码,进而获取不到物品信息或者所采集到的物品信息不准确,所带来的物品流通管理混乱的问题,其能够获取准确的物品信息,掌握准确的物品的流通信息,进而实现对物品的准确追踪,从而使得物品的流通管理更为有效,极大的提高了物品的流通管理的合理性,进而大大提高了物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服务器通过资源分配请求更新物品的销售状态的过程,可以通过图5所示的方法实现,具体可以包括:
S201、获取终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终端能够根据内码标识信息生成资源分配请求信息。
具体的,终端通过扫描上述内码,获取该内码标识信息,并且终端将其终端标识与其扫描的内码标识信息进行关联,生成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并将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以请求服务器向该终端分配相应的资源,则服务器可以接收到该资源分配请求信息。该资源可以包括虚拟物品和实际物品,该虚拟物品可以为电子代金券、电子现金、电子红包、电子积分、电子旅游机票、电子礼品券、电子车费等等。
S202、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时,则更新销售状态信息,具体地,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时,将物品的销售状态设置为已售状态。
具体的,当服务器接收到上述资源分配请求信息时,则确定该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对应的内码所属的物品已经被消费者购买,因而,服务器可以将该物品的销售状态从未售状态更新为已售状态,从而更新销售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通过服务器获取终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终端能够根据内码标识信息生成资源分配请求信息,并且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时,则更新销售状态信息,将物品的销售状态设置为已售状态,从而能够对物品的销售状态是未售状态还是已售状态进行统计,进而得到准确的物品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使得物品资源的配置更为准确,进一步提高了物品资源的配置的合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物品的销售状态更新为已售状态时,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服务器通过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向终端配置相应资源的过程,可以通过图6所示的方法实现,具体可以包括:
S301、根据资源分配请求确定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
具体的,上述资源分配请求中可以携带其请求终端的终端标识和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因此,服务器可以通过接收终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从而确定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
S302、若根据物品信息确定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位于预设配置区域,则根据资源分配请求向终端配置相应的资源。
具体的,服务器判断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是否位于预设配置区域内,若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位于预设配置区域范围内,则服务器向终端配置相应的资源;若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没有位于预设配置区域范围内,则服务器不会向终端配置相应的资源。可选地,若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未处于预设配置区域范围内时,则服务器可以获得请求失败信息,并将该请求失败信息传送至终端,终端可以根据该请求失败信息显示不能获取相应资源的原因等。可选地,若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未置于预设配置区域范围内时,则服务器可以根据该资源分配请求获得通用资源分配规则(如该通用资源分配规则为全国范围内的资源分配规则),并将根据该通用资源分配规则向终端配置相应的资源。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能够使得服务器根据资源分配请求确定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并根据物品信息确定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位于预设配置区域时,则根据资源分配请求向终端配置相应的资源,从而能够对在预设配置区域内的物品的销售分配合理的资源,进而加速了物品流通。
可选地,若根据物品信息确定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位于预设配置区域,则可以根据物品信息,结合终端的用户标识对应的不同用户身份类型,按照预设的资源分配规则,确定资源分配类型和资源分配量,向终端配置相应的资源。该资源分配规则可以为资源分配规则为时间资源分配规则和门店资源分配规则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组合。其中,时间资源分配规则以终端发送资源获取请求的时间为依据;门店资源分配规则以终端发送资源获取请求的物品所属的门店为依据,上述资源分配规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多个结合使用,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例如,若根据物品信息确定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位于预设配置区域,则可以直接根据门店资源分配原则确定资源分配类型和资源分配量。或者,若根据物品信息确定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位于预设配置区域,则可以继续判断请求时间是否在预设的资源分配时间范围内,若当前请求位置位于预设配置区域且请求时间在预设的资源分配时间范围内时,可以直接根据门店资源分配原则确定资源分配类型和资源分配量。
例如,预设的资源分配规则:服务器可以在A时段,为位于A区域的B门店中扫码的消费者身份的账户分配预设数值的电子现金,其他区域、门店或者其他时段,服务器向消费者身份的账户不分配电子现金或者分配数值小的电子现金。当用户持有该终端在A区域的B门店中,扫描物品的内码,则服务器可以确定出向该终端的用户标识对应的账户分配资源分配相应的资源,该资源的资源类型为电子现金,资源分配量为第一预设数值。当用户持有该终端扫描的物品不属于A区域的B门店,那么服务器则确定出不会向该终端的用户标识对应的账户分配资源,或者确定出对该终端的用户标识对应的账户分配相应的资源,该资源的资源类型为电子现金,资源分配量为第二预设数值,其中,该第二预设数值小于第一预设数值。当用户持有该终端扫描的物品属于A区域的B门店,但并没有在C时段内,那么服务器则确定出不会向该终端的用户标识对应的账户分配资源,或者确定出对该终端的用户标识对应的账户分配相应的资源,该资源的资源类型为电子现金,资源分配量为第三预设数值,其中,该第三预设数值小于第一预设数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物品包装上的外码容易被损坏,因此还通过物品包装的内部设置的内码携带的内码标识信息确定物品的流通信息,以便于物品的追踪及防止窜货等。具体地,上述S102中根据外码标识信息,和/或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可以通过图7所示的方法实现,具体可以包括:
S401、根据内码标识信息确定与内码标识信息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
具体的,服务器可以根据终端发送的内码标识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根据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查找到与该内码标识信息匹配的外码标识信息,即服务器确定出与内码标识信息属于同一物品的外码标识信息。
S402、根据外码标识信息,确定与外码标识信息对应的物品信息。
具体的,服务器可以根据其确定的外码标识信息,在数据库中进行查找,根据外码标识信息和物品信息的对应关系查找到与该外码标识信息匹配物品信息,即服务器确定出与外码标识信息对应的物品信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服务器还可以根据其获取的内码标识信息直接确定与该内码标识信息对应的物品信息。这样,在外码被损坏时,还可以通过内码获得物品信息,以实现物品的追踪。
例如,厂商通过扫描抽样物品的外码,从而获取该外码标识信息进而确认物品是否位于其预设配置区域,但是当外码损坏时,厂商则可以通过抽取物品扫描物品的内码,从而获得该内码标识信息,并通过该内码标识信息查找到与之对应的外码标识信息,进一步确定与该外码标识信息对应的物品信息,从而实现在外码损坏时,也能够通过扫描内码确认物品是否位于其预设配置区域内。
可选地,上述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的对应关系,以及上述外码标识信息和物品信息的对应关系,其可以是列表对应,也可以是连线对应,还可以索引对应,对此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能够使得服务器根据内码标识信息确定与内码标识信息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并根据外码标识信息,确定与外码标识信息对应的物品信息,其能够避免在物品的外码被破坏或者篡改,导致无法采集物品赋码,进而获取不到物品信息或者所采集到的物品信息不准确,所带来的物品流通管理混乱的问题,该方法能够获取准确的物品信息,掌握准确的物品的流通信息,进而实现对物品的准确追踪,从而使得物品的流通管理更为有效,极大的提高了物品的流通管理的合理性,进而大大提高了物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该物品进入流通之前,即在该物品的生产制造阶段,可以在该物品的物品包装上设置内码和外码,并将同一物品的内码和外码进行关联。上述S101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501、将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一一关联。
具体的,由于上述每一个外码标识信息和每一个内码标识信息均能够对应一个物品,因此服务器可以将每一个外码标识信息和每一个内码标识信息进行一一关联,从而使得每一组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通过其中的内码标识信息或者外码标识信息都能够确定出同一个物品,从而能够避免在物品的外码被破坏或者篡改,通过扫描物品的内码就可以获取准确的物品信息,掌握准确的物品的流通信息,进而实现对物品的准确追踪,从而使得物品的流通管理更为有效,极大的提高了物品的流通管理的合理性,进而大大提高了物品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可选地,在物品包装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在物品包装上附加内码和外码,例如,生产线上的工控机能够控制内外码附加装置,通过激光打印、喷墨或贴纸等方式将内码和外码设置在物品包装上。生产线上设置的读取装置还可以获得该物品包装上的内码识别信息和外码信息,并将该内码识别信息和外码识别信息发送至服务器进行关联。
可选地,在物品包装的生产过程中,还需对该物品包装上设置的内码和外码进行合格检测,以保证该内码和外码均能够被读取装置识别。具体地,在上述S501之前,物品包装的生产线上设置的读取装置可以对该物品包装上设置的内码和外码进行识别,并将该外码的外码识别结果和内码的内码识别结果传送给生产线上的工控机。工控机可以根据外码识别结果确定外码是否正确,以及根据内码识别结果确定内码是否正确,若物品的外码和/或内码错误,则生成赋码剔除信号,控制剔除装置将该错误的外码和/或内码进行剔除,从而确保上述内码和外码的正确性,进一步物品追踪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S501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图8所示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S601、将已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进行比对。之后,执行S602A或S602B。
具体的,服务器读取历史标识信息,该历史标识信息包括多个具有关联关系的历史外码标识信息和历史内码标识信息,服务器将已经进行一一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分别与该历史外码标识信息与历史内码标识信息进行逐一比对,即外码标识信息与历史外码信息逐一比对,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内码信息逐一比对。
S602A、若已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重复,则输出报警信息。
具体的,服务器将已经进行一一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分别与该历史外码标识信息与历史内码标识信息进行逐一比对之后,如果发现已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中的历史外码标识信息有重复,或者发现已关联的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中的历史内码标识信息有重复,则确定该已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发生冲突,则输出报警信息。可选地,服务器可以将该已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进行删除。
可选地,该报警信息可以是弹出赋码重复提示对话框,也可以是在信息状态栏输出赋码重复提示语句,或者其他报警或提示方式,本实施例对该报警信息的输出形式不做限定。
S602B、若已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不重复,则对应保存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
具体的,服务器将已经进行一一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分别与该历史外码标识信息与历史内码标识信息进行逐一比对之后,如果发现已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中的历史外码标识信息没有发生重复,以及已关联的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中的历史内码标识信息有没有发生重复,则确定该已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没有发生冲突,则将该已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保存在数据库中作为下一次比对的历史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能够将已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进行比对,当已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重复时,则输出报警信息,当已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不重复时,则对应保存外码标识信息和内码标识信息,从而避免了由于赋码重复导致的物品信息混乱,确保了产品赋码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了物品追踪的准确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4-8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4-8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装置,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00和第二获取模块400;
具体的,第一获取模块300,用于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400,用于根据外码标识信息,和/或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
其中,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其中,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和预设配置区域,所述预设配置区域为所述物品按照预设计划所需要运输并销售的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三获取模块500和第一处理模块600。
具体的,第三获取模块500,用于获取终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所述终端能够根据所述内码标识信息生成资源分配请求信息。
第一处理模块600,用于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时,则将所述物品的销售状态设置为已售状态,以更新所述销售状态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处理模块700。
具体的,第二处理模块700,用于根据所述资源分配请求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若根据所述物品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位于所述预设配置区域,则根据所述资源分配请求向所述终端配置相应的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上述第二获取模块400,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确定单元410和第二确定单元420。
具体的,第一确定单元410,用于根据所述内码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内码标识信息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420,用于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物品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关联模块800。
具体的,第一关联模块800,用于将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一一关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该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对比模块900。具体的,第一对比模块900用于将已关联的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进行比对;若已关联的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与所述历史标识信息重复,则输出报警信息;若已关联的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与所述历史标识信息不重复,则对应保存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内码和上述外码分别可以为二维码,也可以为三维码,还可以为彩码。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作为上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具体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或所述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
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和预设配置区域,所述预设配置区域为该物品按照预设计划所需要运输并销售的区域。
应当清楚的是,处理器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的执行过程,与上述方法中各个步骤的执行过程一致,具体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方法中的步骤。具体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或所述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
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和预设配置区域,所述预设配置区域为该物品按照预设计划所需要运输并销售的区域。
应当清楚的是,处理器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的执行过程,与上述方法中各个步骤的执行过程一致,具体可参见上文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或所述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
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和预设配置区域,所述预设配置区域为所述物品按照预设计划所需要运输并销售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终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所述终端能够根据所述内码标识信息生成资源分配请求信息;
当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资源分配请求信息时,则将所述物品的销售状态设置为已售状态,以更新所述销售状态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所述资源分配请求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
若根据所述物品信息确定所述终端的当前请求位置位于所述预设配置区域内,则根据所述资源分配请求向所述终端配置相应的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或所述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内码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内码标识信息关联的外码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确定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对应的所述物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一一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已关联的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与历史标识信息进行比对;
若已关联的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与所述历史标识信息重复,则输出报警信息;
若已关联的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与所述历史标识信息不重复,则对应保存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所述内码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码和所述外码分别为二维码、三维码或彩码。
8.一种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和第二获取模块;
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物品包装外部设置的外码的外码标识信息,和/或与所述外码标识信息相关联的物品包装内部内码的内码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外码标识信息,和/或所述内码标识信息获得物品信息;
其中,所述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基本信息、物流信息及销售状态信息,其中,所述物品的基本信息包括所述物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产地和预设配置区域,所述预设配置区域为所述物品按照预设计划所需要运输并销售的区域。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0839028.2A 2018-07-27 2018-07-27 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 Pending CN1107661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9028.2A CN110766103A (zh) 2018-07-27 2018-07-27 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9028.2A CN110766103A (zh) 2018-07-27 2018-07-27 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6103A true CN110766103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27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9028.2A Pending CN110766103A (zh) 2018-07-27 2018-07-27 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610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31059A (zh) * 2016-04-14 2016-09-07 北京安讯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双层防伪码的产品及产品溯源防伪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6586227A (zh) * 2016-12-08 2017-04-26 许泽人 瓶盖、瓶、瓶装商品的生产工艺及兑奖方法
WO2017088313A1 (zh) * 2015-11-24 2017-06-01 上海透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识别码、使用组合识别码的产品及产品监控方法
CN107146090A (zh) * 2017-04-07 2017-09-08 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窜货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7563767A (zh) * 2017-07-25 2018-01-09 浙江惠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防窜货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88313A1 (zh) * 2015-11-24 2017-06-01 上海透云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识别码、使用组合识别码的产品及产品监控方法
CN105931059A (zh) * 2016-04-14 2016-09-07 北京安讯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双层防伪码的产品及产品溯源防伪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6586227A (zh) * 2016-12-08 2017-04-26 许泽人 瓶盖、瓶、瓶装商品的生产工艺及兑奖方法
CN107146090A (zh) * 2017-04-07 2017-09-08 广州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窜货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7563767A (zh) * 2017-07-25 2018-01-09 浙江惠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防窜货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78312B (zh) 用于管理和优化送货网络的系统和方法
US20070236338A1 (en) RFID tag and method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on article using the same
CN109564647A (zh) 评价装置、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
CN105531727A (zh) 库存转移
CN108335072B (zh) 一种行李的管理方法及其设备
US10425787B2 (en) Tracking a mobile unit in a housing facility for mobile units
KR20150073284A (ko) 전자 선반 시스템 및 그 통신 방법
US8188864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equipment
WO2014026274A1 (en) Promo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product and service data
CN110766387A (zh) 基于扫码方式的资源分配方法
CN11136919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目标对象盘点方法和系统
CN106846012A (zh) 一种防伪追溯方法及系统
Aydınocak Internet of things (IoT) in marketing logistics
CA3051238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abel-free shipping
US2019006604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cking products
CN111325611A (zh) 订单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10766103A (zh) 基于内码和外码追踪物品的方法
JP6614564B1 (ja) 輸出入支援システム及び輸出入支援方法
JP2018092434A (ja) 管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管理方法
Andziulis et al. Integration of mobile control systems into intermodal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KR20200054789A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축산물 유통 이력 관리 시스템
KR102417568B1 (ko) 실시간 물품정보의 확인이 가능한 물품관리장치
US11599851B2 (en) Method for remote management of the using of chemicals
KR102251607B1 (ko) 블록체인 기반의 국제 물류 통합 유통관리 패스포트 시스템
CN107742195B (zh) 系统数据整合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