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4535A - 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4535A
CN110764535A CN201911195965.XA CN201911195965A CN110764535A CN 110764535 A CN110764535 A CN 110764535A CN 201911195965 A CN201911195965 A CN 201911195965A CN 110764535 A CN110764535 A CN 110764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aerial
aerial vehicle
flight
user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959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64535B (zh
Inventor
王何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AI COUNTY TENGXI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王何春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王何春 filed Critical 王何春
Priority to CN20191119596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45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4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4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64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4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12Target-seeking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包括VR无人机、飞行模拟舱和服务器主机;VR无人机搭载有5G通信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和至少一台全景摄像机,服务器主机用于将从无人机接收到的现场环境数据和画面数据传输至飞行模拟舱,以及将从飞行模拟舱接收的操控指令传输至VR无人机;飞行模拟舱内安装有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多自由度运动平台上安装有坐椅和无人机操控装置,飞行模拟舱还配置有通信模块、主控模块、VR交互设备和环境模拟模块。本发明实现了游客能够通过VR设备观赏无人机拍摄的风景画面的旅游体验。

Description

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目前国内各大景区的调查分析结果,国内及省内多数景区的旅游消费集中在门票、旅游商品购买、住宿与餐饮上,相当多的消费内容同质化严重,一大部分景点缺乏推广计划和特色资源;另一方面,热门景区和热门旅游城市人满为患,大量的旅游人群挤在路上,堵在车里,被坑在店里,消费后口碑评价较低的很多。在景区进行观光的过程中,有时候感到累,需要停下来休息,往往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欣赏完该景区的所有景点。有时也会由于所要观赏的景色所处的地方险隘,无法走得更近去观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实现了游客能够通过VR设备观赏无人机拍摄的风景画面的旅游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包括VR无人机、飞行模拟舱和服务器主机;其中,
所述VR无人机搭载有5G通信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和至少一台全景摄像机,所述环境监测模块用于获取VR无人机所在现场的环境数据,所述全景摄像机用于获取VR无人机所在现场的音视频数据;所述VR无人机通过所述5G通信模块向服务器主机上报音视频数据和环境数据,以及从服务器主机接收操控指令并据此执行相应的飞行动作;
所述服务器主机用于将从无人机接收到的现场环境数据和画面数据传输至飞行模拟舱,以及将从飞行模拟舱接收的操控指令传输至VR无人机;
所述飞行模拟舱内安装有多自由度运动平台,所述多自由度运动平台上安装有坐椅和无人机操控装置,所述飞行模拟舱还配置有通信模块、主控模块、VR交互设备和环境模拟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主机通信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VR交互设备用于对所述画面数据进行呈现;所述环境模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对无人机所在的现场进行环境模拟;所述无人机操控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相应的操作数据并发送至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基于操作数据生成相应的操控指令,并将所述操控指令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传输至服务器主机;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控指令调整所述多自由度运动平台的姿态;
所述主控模块配置有人机交互子系统,所述人机交互子系统包括飞行选择模块;飞行选择模块用于供用户选择无人机的飞行模式和飞行时间,所述飞行模式包括自由模式和路线模式,并将用户的选取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主机;
所述无人机还向服务器主机上报飞行数据,所述飞行数据至少包括位置信息、电量信息和调度信息;
所述服务器主机根据所述选取结果和无人机上报的飞行数据,为用户调度一台合适的VR无人机,并为该无人机制定自动返航计划。
优选地,为用户调度一台合适的VR无人机的策略包括:
S001、基于用户选择的飞行模式,确定第一起飞范围和第二起飞范围;
S002、查看在所述第一起飞范围内是否有处于自动返航状态且续航时间T1大于用户选择的飞行时间T2两倍的VR无人机,若有,则选择续航时间最大的一架VR无人机,并进入S006;若无,则进行下一步;
S003、查看在处于调度使用状态的VR无人机中,是否存在预判自动返航起点位于所述第一范围内且剩余飞行时间小于T3的VR无人机,若有,则选择续航时间最大的一架VR无人机,并进入S006;若无,则进入下一步;
S004、查看在所述第二起飞范围内是否有处于自动返航状态且续航时间T1大于用户选择的飞行时间T2两点五倍的VR无人机,若有,则选择续航时间最大的一架VR无人机,并进入S006;若无,则进入下一步;
S005、查看在所述第二起飞范围内是否有处于待机状态且续航时间T1大于用户选择的飞行时间T2两点五倍的VR无人机,若有,则选择续航时间最大的一架VR无人机,并进入下一步;若无,则继续重复上述步骤;
S006、将被选择的VR无人机与相应的用户所在的飞行模拟舱关联。
优选地,所述环境模拟模块包括温度调节机构、湿度调节机构和气流机构;其中,所述温度调节机构至少包括一台中央空调;所述气流机构包括气流风扇,用于向用户吹送气流;所述湿度调节机构至少包括加湿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飞行模拟舱内配置有室内定位系统;所述气流机构包括至少2台气流无人机,所述气流无人机的正前方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气流风扇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气流无人机的底部,且连接处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气流风扇上下翻转的驱动件;所述气流风扇、驱动件均与所述气流无人机的控制器电连接;2台所述气流无人机分为主无人机和副无人机,其中,
所述主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当VR无人机开始飞行后,主控模块控制所述主无人机飞至用户正前方的预设位置;所述主无人机通过摄像头对用户进行跟踪定位,使得自身始终与用户正对,并根据自身高度驱动相应的驱动件工作,以调整对应气流风扇的朝向;主无人机通过所述主控模块获取VR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并根据飞行速度调整对应气流风扇的转速;所述主无人机根据气流风扇的转速和内置的第一运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调整自身的飞行姿态;
所述副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主控模块基于基于预先布置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反馈的检测数据控制所述副无人机飞至与用户呈一定夹角的位置,以及调整对应气流风扇的转速;所述副无人机根据气流风扇的转速和内置的第一运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保持自身的飞行姿态。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用户通过飞行模拟舱即可操控VR无人机飞行,并通过VR头盔欣赏VR无人机拍摄的风景;同时,飞行模拟舱内安装有环境模拟模块,通过各类设备对风景现场的部分环境进行模拟,使得用户体验到亲临现场的感觉;
2、利用本系统,服务器主机通过互联网将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的用户进行联网,组建无人机竞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无人机VR旅游观光系统的架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飞行模拟舱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飞行模拟舱的模块连接图;
图4为实施例中气流无人机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中无人机操控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连接杆与连接环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VR无人机;2、服务器主机;3、飞行模拟舱;4、多自由度平台;5、无人机操控装置;51、电动推杆;511、连接环;521、转动杆;522、操作盘;53、摇杆;531、连接杆;54、上挤压环;55、下挤压环;56、第一压力传感器;57、第二压力传感器;6、气流无人机;7、座椅;8、中央空调;9、气流风扇;91、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主要包括VR无人机1、飞行模拟舱3和服务器主机2。
VR无人机1可采用四轴或六轴无人机,该VR无人机1和服务器主机2均搭载有5G通信模块,进而能够通过5G基站实现数据交互;具体地,VR无人机1向服务器主机2上报音视频数据和环境数据,该音视频数据由搭载的全景摄像机所拍摄,该全景摄像机配置有录音功能,可获取现场声音数据。同时,VR无人机1的控制器配置有噪音处理模块,可将初始的现场声音数据进行去噪处理,例如可预先录制VR无人机1在飞行过程中旋翼的声音数据并提取出相应的目标声音曲线,然后将上述的初始的现场声音数据进行分离,获取多种不同的现场声音曲线,最后通过声音匹配算法,从该多个现场声音曲线中匹配出与目标声音曲线相同或相似的声音并去除,再将剩下的现场声音曲线重新合并为新的声音数据并发送至服务器主机2。一般来说,无人机还向服务器主机2上报飞行数据,飞行数据至少包括位置信息、电量信息和调度信息。
该环境数据由搭载的环境监测模块所测得,环境监测模块包括雨水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一湿度传感器。例如,雨水传感器用于检测VR无人机1所在现场是否有降水,例如雨天或者经过一些峡谷瀑布之处时,会有水淋到VR无人机1上。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现场的温度数据,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现场的湿度数据。
服务器主机2接收到音视频数据和环境数据后,经过适当的处理,再传输至飞行模拟舱3,由飞行模拟舱3进行后续处理。
如图2、图3所示,该飞行模拟舱3内安装有多自由度运动平台,多自由度运动平台上安装有座椅7和无人机操控装置5,飞行模拟舱3还配置有通信模块、主控模块、VR交互设备和环境模拟模块;其中,通信模块可以是光纤、wifi、5G或4G中的任何一种,其用于与服务器主机2通信,实现主控模块与服务器主机2之间的数据交互。VR交互设备主要包括VR头盔,VR头盔配置有耳机,其直接与主控模块连接以获取上述的音视频数据并对音视频数据进行呈现,进而用户通过佩戴VR头盔即可欣赏到VR无人机1现场拍摄的风景画面并听到现场的声音。
主控模块配置有人机交互子系统,人机交互子系统基于PC系统实现,其配备有显示屏和操作装置(例如键盘),显示屏可安装于多自由度运动平台的正前方,操作装置可安装于多自由度运动平台上或者集成至座椅7上。该人机交互子系统包括飞行选择模块,该飞行选择模块用于供用户选择无人机的飞行模式和飞行时间;其中,飞行模式包括自由模式和路线模式,在自由模式下,用户可自由操作VR无人机1飞行至景点的任意区域,以及选择景点的任意区域作为起始点;在路线模式下,VR无人机1则按照预设的飞行路线执行飞行任务,用户不可参与对VR无人机1的控制。用户选取完成后,人机交互子系统将用户的选取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主机2。完成后,服务器主机2根据选取结果和无人机上报的飞行数据,为用户调度一台合适的VR无人机1,并为该无人机制定自动返航计划。该自动返航计划是指:用户选择了自由模式和飞行时间(例如30分钟)时,当VR无人机1飞行达到25分钟,服务器主机2向主控模块发送提示信息,提示信息包括画面和声音两种数据,即通过VR头盔进行呈现,以提示用户;当达到30分钟后,服务器主机2则自动接管VR无人机1,断开其与相应用户之间的关联,接管后,控制VR无人机1自动返航至预定的充电站。该充电站可配备无线充电装置,使得VR无人机1只需降落在停机坪上即可实现充电。
下面,仅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对如何为用户调度一台合适的VR无人机1的策略进行具体说明。
为用户调度一台合适的VR无人机1的策略包括:
S001、基于用户选择的飞行模式,确定第一起飞范围和第二起飞范围。
其中,第一起飞范围是在用户选择自由模式后,根据相应的起始点所确定,例如,当用户在自由模式下选择了起始点为A区域后,则将A区域作为第一起飞范围,该A区域设置有中心点,以该中心点为中心,方圆0.5Km至1Km内的范围则作为该第一起飞范围。第二起飞范围则是以预设的出发点作为起始点,并且以该起始点为中心,方圆0.5Km至1Km内的范围则作为该第二起飞范围;其中,该预设的出发点也是路线模式下所有飞行路线的起始点。
S002、查看在第一起飞范围内是否有处于自动返航状态且续航时间T1大于用户选择的飞行时间T2两倍的VR无人机1,若有,则选择续航时间最大的一架VR无人机1,并进入S006;若无,则进行下一步。
其中,上述的自动返航状态,即为被主服务器主机2接管后,自动返航中的VR无人机1。
S003、查看在处于调度使用状态的VR无人机1中,是否存在预判自动返航起点位于第一范围内且剩余飞行时间小于T3的VR无人机1,若有,则选择续航时间最大的一架VR无人机1,并进入S006;若无,则进入下一步。
其中,所述的预判自动返航起点,是指根据该VR无人机1剩余的飞行时间Ts,以及该VR无人机1全程的平均飞行速度Vs进行计算该VR无人机1接下来的飞行范围是否能够位于该第一范围内;同时,为了照顾用户的体验,再从中筛选出剩余飞行时间小于T3的VR无人机1。
S004、查看在第二起飞范围内是否有处于自动返航状态且续航时间T1大于用户选择的飞行时间T2两点五倍的VR无人机1,若有,则选择续航时间最大的一架VR无人机1,并进入S006;若无,则进入下一步。
S005、查看在第二起飞范围内是否有处于待机状态且续航时间T1大于用户选择的飞行时间T2两点五倍的VR无人机1,若有,则选择续航时间最大的一架VR无人机1,并进入下一步;若无,则继续重复上述步骤。
其中,待机状态是指在所述充电站内充电或待命的VR无人机1。
S006、将被选择的VR无人机1与相应的用户所在的飞行模拟舱3关联。
下面,继续对飞行模拟舱3的其它部分进行说明。
环境模拟模块用于根据环境数据对无人机所在的现场进行环境模拟,其主要包括温度调节机构、湿度调节机构和气流机构。
其中,温度调节机构至少包括一台中央空调8,主控模块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数据,向中央空调8发送相应的指令,中央空调8根据该指令将飞行模拟舱3的温度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另外,上述的人机交互模块还可配置环境选择模块,用户可通过环境选择模块选择是否需要模拟VR无人机1现场的温度,若选择是,则按照上述的方式进行模拟;若选择否,则中央空调8自动将飞行模拟舱3的温度控制在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范围。
湿度调节机构至少包括加湿器和湿度传感器,主控模块通过根据VR无人机1现场回传的湿度数据,再结合第二湿度传感器获取到的飞行模拟舱3的湿度数据,控制加湿器工作,以调节飞行模拟舱3内的环境湿度。
参照图2、图4,气流机构包括至少2台气流无人机6,气流无人机6的正前方安装有摄像头,气流风扇9可转动地连接于气流无人机6的底部,且连接处安装有用于驱动气流风扇9上下翻转的驱动件91;气流风扇9、驱动件91均与气流无人机6的控制器电连接;
飞行模拟舱3内配置有室内定位系统,该室内定位系统可以是基于wifi定位、zigbee定位、rfid定位、红外线定位中的任意一种实现,由于这几类室内定位技术均为现有技术,因此本实施例不再赘述其具体的原理。需要说明的是,该室内定位系统与主控模块电连接,以实时地将气流无人机6的位置信息上报给主控模块,再由主控模块传输至对应的气流无人机6,如此,气流无人机6可确定自身在飞行模拟舱3内的具体位置。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2台气流无人机6分为主无人机和副无人机,下面,分别对2台气流无人机6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1、主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当VR无人机1开始飞行后,主控模块控制主无人机飞至用户正前方的预设位置。
主无人机通过摄像头对用户进行人物识别跟踪定位,使得自身始终与用户保持相对地正对,并根据自身的高度控制驱动件91工作,以调整对应气流风扇9的朝向。具体是:当VR无人机1向左/右飞时,会向左/右倾斜,进而用户的身体跟随多自由度平台发生偏移,此时主无人机则通过摄像头跟踪到用户的移动并同步调整自己的位置。当VR无人机1向前/后倾斜时,用户的身体跟随多自由度平台倾斜,由于主无人机在悬停时需要保持水平状态,那么此时则需要控制气流风扇9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得用户的面部能够感受到相对正向的风感。偏转的角度可以大致根据以下方法计算:主无人机的初始高度为H1,当前高度为H2,则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设主无人机与座椅的预定水平距离为S,S值可认为保持不变,则
Figure 850262DEST_PATH_IMAGE002
,然后再根据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的值计算出
Figure 970665DEST_PATH_IMAGE004
的值,最后计算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那么
Figure 940282DEST_PATH_IMAGE006
则是主无人机需要发生偏转的角度。
主无人机通过主控模块获取VR无人机1的飞行速度,并根据飞行速度调整对应气流风扇9的转速。具体地,可预先通过空气动力学实验,测试该VR无人机1在不同的速度下,正面产生的风力大小,进而得到飞行速度与风力大小的第一曲线关系;然后同样地,测试该气流风扇9的转速与产生的风力大小的第二曲线关系;结合第一曲线关系和第二曲线关系,即可得到飞行速度与气流风扇9的转速之间的大致关系,并以此控制气流风扇9的转速。通过如此设置,可使得气流风扇9能够大致模拟出VR无人机1在飞行时产生的正面风感。
主无人机根据气流风扇9的转速和内置的第一运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调整自身的飞行姿态。具体地,由于气流风扇9在工作时产生的风力具有一定的后推作用,因此主无人机需要通过调整飞行速度,以克服气流风扇9产生的后推力;例如,当气流风扇9的风速增大时,后推力也相应增加;此时主无人机会发生一定的位移,主无人机通过第一运动传感器检测到位移后,通过增加飞行速度,使得前进的力与后推力保持平衡,即不再发生位移,进而保持自身的位置。
副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主控模块基于预先布置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反馈的检测数据控制副无人机飞至与用户呈一定夹角的位置,以及调整对应气流风扇9的转速。具体地,主控模块根据接收到的风向数据来控制副无人机的位置,例如,若座椅7的参考朝向为东,自然风的风向为北风,那么副无人机则飞至用户的左侧,并朝向用户;若参考朝向为西,副无人机则飞至用户的右侧,并朝向用户。值得说明的时,这里的“参考朝向”,指是的VR无人机1的实际朝向,服务器主机2根据VR无人机1上传的飞行数据判断其实际朝向,因此,副无人机的实际位置,是根据现场的风向和无人机的实际朝向进行实时调整的。另外,上述的风速风向传感器设置有多个,例如可将景区划分为若干个小区域,每一个区域均安装风速风向传感器,且每一个风速风向传感器均配置有GPS定位装置,服务器主机2可获取每一个区域的实时风向风速数据;如此一来,当VR无人机1飞至相应区域时,服务器主机2则为其匹配相应区域的风向风速数据,即将风向风速数据发送至主控模块,再由主控模块传输至副无人机,副无人机再据此驱动气流风扇9的转速。
副无人机根据气流风扇9的转速和内置的第一运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保持自身的飞行姿态。这里,副无人机保持姿态的方式与主无人机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下面,本实施例对无人机操控模块进行具体说明。
无人机操控模块的工作原理是,其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相应的操作数据并发送至主控模块;主控模块基于操作数据生成相应的操控指令,并将操控指令通过通信模块传输至服务器主机2;同时,主控模块根据操控指令调整多自由度运动平台的姿态。
参照图2、图5、图6,无人机操控装置5包括控制模块、操作盘522和伸缩杆,操作盘522上安装有第二运动传感器;伸缩杆竖直固定在多自由度运动平台上,其顶端安装有摇杆53结构。该遥控杆结构可参照游戏手柄的结构,即能够各个方向摆动,且具有复位的功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伸缩杆包括电动推杆51,电动推杆51的顶部安装有连接环511,摇杆53结构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杆531,连接杆531穿过连接环511,且分别在连接环511的上下侧设置有上挤压环54、下挤压环55;上挤压环54、下挤压环55与连接环511抵触。连接环511的上下两侧还分别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56、第二压力传感器57,当连接杆531上移时,下挤压环55对第二压力传感器57压迫,第二压力传感器57输出检测信号;反之,当连接杆531下移时,上挤压环54对第一压力传感器56压迫,第一压力传感器56输出检测信号;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制造时,上挤压环54、下挤压环55之间的间隔,只需略大于连接环511的高度,使得连接杆531能够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即可。操作盘522包括轮盘主体和转动杆521,转动杆521的底端与摇杆53结构固定连接,顶端与轮盘主体转动连接,且连接处安装有旋转阻尼器;电动推杆51、运动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56、第二压力传感器57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与主控模块进行通讯。
上述的无人机操控装置5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向下压操作盘522时,第一压力传感器56的检测值会增大,由于在自然状态下,上挤压环54是直接压在第一压力传感器56上的,因此第一压力传感器56会有一个固定的检测值,当实际检测值超过该固定的检测值时,则表示连接杆531下移;同样地,当用户上拉操作盘522时,第二压力传感器57的实际检测值增大,控制模块能够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5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7输出值判断连接杆531的移动方向,进而据此驱动电动推杆51工作,例如连接杆531上移时,则驱动电动推杆51伸出,反之则缩回;同步地,操作盘522也会跟随着移动。因此,当用户推动下压、上位、推动、以及转动操作盘522时,控制模块通过第二运动传感器检测到相应的动作,进而生成相应的操作数据,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该操作数据传输给主控模块。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其特征是,包括VR无人机(1)、飞行模拟舱(3)和服务器主机(2);其中,
所述VR无人机(1)搭载有5G通信模块、环境监测模块和至少一台全景摄像机,所述环境监测模块用于获取VR无人机(1)所在现场的环境数据,所述全景摄像机用于获取VR无人机(1)所在现场的音视频数据;所述VR无人机(1)通过所述5G通信模块向服务器主机(2)上报音视频数据和环境数据,以及从服务器主机(2)接收操控指令并据此执行相应的飞行动作;
所述服务器主机(2)用于将从无人机接收到的现场环境数据和画面数据传输至飞行模拟舱(3),以及将从飞行模拟舱(3)接收的操控指令传输至VR无人机(1);
所述飞行模拟舱(3)内安装有多自由度运动平台,所述多自由度运动平台上安装有座椅(7)和无人机操控装置(5),所述飞行模拟舱(3)还配置有通信模块、主控模块、VR交互设备和环境模拟模块;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主机(2)通信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VR交互设备用于对所述画面数据进行呈现;所述环境模拟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数据对无人机所在的现场进行环境模拟;所述无人机操控模块用于根据用户的操作产生相应的操作数据并发送至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基于所述操作数据生成相应的操控指令,并将所述操控指令通过所述通信模块传输至服务器主机(2);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操控指令调整所述多自由度运动平台的姿态;
所述主控模块配置有人机交互子系统,所述人机交互子系统包括飞行选择模块;飞行选择模块用于供用户选择无人机的飞行模式和飞行时间,所述飞行模式包括自由模式和路线模式,并将用户的选取结果发送至服务器主机(2);
所述无人机还向服务器主机(2)上报飞行数据,所述飞行数据至少包括位置信息、电量信息和调度信息;
所述服务器主机(2)根据所述选取结果和无人机上报的飞行数据,为用户调度一台合适的VR无人机(1),并为该无人机制定自动返航计划;
为用户调度一台合适的VR无人机(1)的策略包括:
S001、基于用户选择的飞行模式,确定第一起飞范围和第二起飞范围;
S002、查看在所述第一起飞范围内是否有处于自动返航状态且续航时间T1大于用户选择的飞行时间T2两倍的VR无人机(1),若有,则选择续航时间最大的一架VR无人机(1),并进入S006;若无,则进行下一步;
S003、查看在处于调度使用状态的VR无人机(1)中,是否存在预判自动返航起点位于所述第一范围内且剩余飞行时间小于T3的VR无人机(1),若有,则选择续航时间最大的一架VR无人机(1),并进入S006;若无,则进入下一步;
S004、查看在所述第二起飞范围内是否有处于自动返航状态且续航时间T1大于用户选择的飞行时间T2两点五倍的VR无人机(1),若有,则选择续航时间最大的一架VR无人机(1),并进入S006;若无,则进入下一步;
S005、查看在所述第二起飞范围内是否有处于待机状态且续航时间T1大于用户选择的飞行时间T2两点五倍的VR无人机(1),若有,则选择续航时间最大的一架VR无人机(1),并进入下一步;若无,则继续重复上述步骤;
S006、将被选择的VR无人机(1)与相应的用户所在的飞行模拟舱(3)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飞行模拟舱(3)内配置有室内定位系统;所述气流机构包括至少2台气流无人机(6),所述气流无人机(6)的正前方安装有摄像头,所述气流风扇(9)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气流无人机(6)的底部,且连接处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气流风扇(9)上下翻转的驱动件(91);所述气流风扇(9)、驱动件(91)均与所述气流无人机(6)的控制器电连接;2台所述气流无人机(6)分为主无人机和副无人机,其中,
所述主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包括:当VR无人机(1)开始飞行后,主控模块控制所述主无人机飞至用户正前方的预设位置;所述主无人机通过摄像头对用户进行跟踪定位,使得自身始终与用户正对,并根据自身高度驱动相应的驱动件(91)工作,以调整对应气流风扇(9)的朝向;主无人机通过所述主控模块获取VR无人机(1)的飞行速度,并根据飞行速度调整对应气流风扇(9)的转速;所述主无人机根据气流风扇(9)的转速和内置的第一运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调整自身的飞行姿态;
所述副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主控模块基于预先布置的风速风向传感器反馈的检测数据控制所述副无人机飞至与用户呈一定夹角的位置,以及调整对应气流风扇(9)的转速;所述副无人机根据气流风扇(9)的转速和内置的第一运动传感器的检测数据保持自身的飞行姿态。
CN201911195965.XA 2019-11-29 2019-11-29 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 Active CN110764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5965.XA CN110764535B (zh) 2019-11-29 2019-11-29 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95965.XA CN110764535B (zh) 2019-11-29 2019-11-29 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4535A true CN110764535A (zh) 2020-02-07
CN110764535B CN110764535B (zh) 2020-09-18

Family

ID=69340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95965.XA Active CN110764535B (zh) 2019-11-29 2019-11-29 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453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5600A (zh) * 2021-08-30 2021-12-17 武汉海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机摇杆控制系统、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22761A (zh) * 2015-10-29 2016-01-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借助虚拟现实及双目视觉技术实现的第一人称沉浸式无人机驾驶系统及驾驶方法
CN105745587A (zh) * 2014-07-31 2016-07-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无人飞行器实现的虚拟观光系统及方法
CN106550182A (zh) * 2017-01-10 2017-03-29 哈尔滨市舍科技有限公司 共享式无人机观景系统
CN106648045A (zh) * 2016-08-04 2017-05-10 德胜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时旅游体验系统
CN107153462A (zh) * 2017-05-08 2017-09-12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定点vr旅游观光系统
CN108766314A (zh) * 2018-04-11 2018-11-06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vr技术的无人机观景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5587A (zh) * 2014-07-31 2016-07-0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无人飞行器实现的虚拟观光系统及方法
CN108983802A (zh) * 2014-07-31 2018-12-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使用无人飞行器实现的虚拟观光系统及方法
CN105222761A (zh) * 2015-10-29 2016-01-0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借助虚拟现实及双目视觉技术实现的第一人称沉浸式无人机驾驶系统及驾驶方法
CN106648045A (zh) * 2016-08-04 2017-05-10 德胜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时旅游体验系统
CN106550182A (zh) * 2017-01-10 2017-03-29 哈尔滨市舍科技有限公司 共享式无人机观景系统
CN107153462A (zh) * 2017-05-08 2017-09-12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定点vr旅游观光系统
CN108766314A (zh) * 2018-04-11 2018-11-06 广州亿航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vr技术的无人机观景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05600A (zh) * 2021-08-30 2021-12-17 武汉海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机摇杆控制系统、设备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4535B (zh) 2020-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65457B (zh) 基于5g传输技术的无人机vr旅游观光系统
US11573562B2 (en) Magic wand interface and other user interaction paradigms for a flying digital assistant
US1086004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AV path planning and control
US2020039400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imbal simulation
US2021007274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av flight control
CN108351649B (zh) 用于控制可移动物体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346722A1 (en) Virtual and Augmented Reality Cockpit and Operational Control Systems
CA2509426A1 (fr) Systeme d'aide au pilotage d'un aeronef lors de l'approche d'une piste d'atterrissage en vue d'un atterrissage
CN105664469B (zh) 具有模拟场景的运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2266672A (zh) 一种远程控制无人驾驶飞机、尤其是旋翼无人驾驶飞机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21145A (zh) 带目标跟踪和拍摄角保持的无人机移动图像自主拍摄系统
CN107918397A (zh) 带目标跟踪和拍摄角保持的无人机移动图像自主拍摄系统
CN107153462A (zh) 一种无人机定点vr旅游观光系统
WO2018187916A1 (zh) 云台随动控制方法及控制设备
US10777008B2 (en) Drones generating various air flow effects around a virtual reality or augmented reality user
CN108766314A (zh) 基于vr技术的无人机观景系统
CN110764535B (zh) 基于无人机的旅游观光系统
KR20230009401A (ko) 트랙에서 열리는 모터 스포츠 이벤트를 나타내는 대화형 하이브리드 환경을 제어하는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CN207117819U (zh) 一种远程观景设备
JP6687954B2 (ja) 移動型プロジェクション装置及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システム
WO2022188151A1 (zh) 影像拍摄方法、控制装置、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30033760A1 (en) Aerial Camera Devic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0599845A (zh) 一种基于5g实时传输的vr沉浸式旅游系统
US12007763B2 (en) Magic wand interface and other user interaction paradigms for a flying digital assistant
US20230280742A1 (en) Magic Wand Interface And Other User Interaction Paradigms For A Flying Digital Assist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9

Address after: 222000 No. 38 Guangming Road,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Donghai High-tech Zone, Donghai County,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HAI COUNTY TENGXIANG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68, Ni Li Zhang Cun, Xiachen street,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Hechu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