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3583A - 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63583A CN110763583A CN201911006961.2A CN201911006961A CN110763583A CN 110763583 A CN110763583 A CN 110763583A CN 201911006961 A CN201911006961 A CN 201911006961A CN 110763583 A CN110763583 A CN 1107635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crete
- strength
- concrete sample
- rebound
- samp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4567 concre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998 test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246 remed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QOSSAOTZNIDXMA-UHFFFAOYSA-N Dicylcohexylcarbodii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N=C=NC1CCCCC1 QOSSAOTZNIDXM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69 artificial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40 blee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68 c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083 cement morta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00 inorganic miner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07 miner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40—Investigating hardness or rebound hardness
- G01N3/52—Investigating hardness or rebound hardness by measuring extent of rebound of a striking bod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3—Generation of the force
- G01N2203/0032—Generation of the force using mechanical means
- G01N2203/0035—Spring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58—Kind of property studied
- G01N2203/0076—Hardness, compressibility or resistance to crushing
- G01N2203/0083—Rebound strike or reflected energ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包括:从待检测混凝土区域获取预设数量个预设大小的混凝土样品;通过回弹仪对所述混凝土样品进行回弹测试,得到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回弹测试数据;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将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作为所述待检测混凝土区域的强度。本申请通过进行混凝土采样,然后对混凝土样品进行强度回弹测试,从而可以准确得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而混凝土样品是从待检测混凝土区域获取,继而可以将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作为待检测混凝土区域的强度,从而简单、准确、高效地完成待检测混凝土区域的强度检测工作,并在强度不满足相关安全标准时,可以进行相关强度补救措施,从而降低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
由于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泌水、化学变化和温度作用等因素,水泥砂浆内部以及骨料结合面上会形成许多原生的微裂纹和微孔隙,从而,混凝土的基础强度会逐渐降低,由此可能发生疲劳破坏,而现在的很多建筑地面通常使用细石混凝土面层,从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可以准确检测混凝土强度以降低安全隐患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包括:
从待检测混凝土区域获取预设数量个预设大小的混凝土样品;
通过回弹仪对所述混凝土样品进行回弹测试,得到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回弹测试数据;
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将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作为所述待检测混凝土区域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数量为5个至10个。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大小为100mm*100mm至150mm*150mm。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样品为通过切割处理得到,所述混凝土样品包括4个切割断面。
进一步地,通过回弹仪对所述混凝土样品进行回弹测试,得到回弹测试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回弹仪,对各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切割断面的中线位置进行预设次数的回弹测试,得到各所述混凝土样品的每个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次数为10次至15次。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包括:
计算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所有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的第一平均值,将每个第一平均值作为对应的混凝土样品的强度。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包括:
计算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所有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的第一平均值;
通过查表得到每个第一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强度换算值,将所述第一强度换算值作为对应的混凝土样品的强度。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包括:
计算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所有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在去除极大值及极小值后的第二平均值,将每个第二平均值作为对应的混凝土样品的强度。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包括:
计算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所有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在去除极大值及极小值后的第二平均值;
通过查表得到每个第二平均值对应的第二强度换算值,将所述第二强度换算值作为对应的混凝土样品的强度。
本申请提出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包括:从待检测混凝土区域获取预设数量个预设大小的混凝土样品;通过回弹仪对所述混凝土样品进行回弹测试,得到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回弹测试数据;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将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作为所述待检测混凝土区域的强度。本申请通过进行混凝土采样,然后对混凝土样品进行强度回弹测试,从而可以准确得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而混凝土样品是从待检测混凝土区域获取,继而可以将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作为待检测混凝土区域的强度,从而简单、准确、高效地完成待检测混凝土区域的强度检测工作,并在强度不满足相关安全标准时,可以进行相关强度补救措施,从而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混凝土样品的示意图;
图3为混凝土样品中回弹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现在的很多建筑中,大部分楼层的地面采用细石混凝土面层,设计厚度在50mm厚左右,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预留混凝土标养试块的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多组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时出现不合格现象,有的地坪表面强度较低,出现严重的起砂现象,无法判定是否由混凝土强度不合格引起的。因为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久50mm厚左右,采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无进行对试块进行试压,试压也不能有效的判定混凝土的强度。
本申请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本申请通过进行混凝土采样,然后对混凝土样品进行强度回弹测试,从而可以准确得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而混凝土样品是从待检测混凝土区域获取,继而可以将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作为待检测混凝土区域的强度,从而简单、准确、高效地完成待检测混凝土区域的强度检测工作,并在强度不满足相关安全标准时,可以进行相关强度补救措施,从而降低安全隐患。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从待检测混凝土区域获取预设数量个预设大小的混凝土样品;
本步骤主要是进行混凝土取样。其中,待检测混凝土区域可以是细石混凝土面层等,也可以是其他面层。混凝土区域的检测时机,可以是在混凝土区域出现非正常征象时,例如起砂等,也可以是在铺设混凝土面层之后,用户主动要求进行强度检测。预设数量是从待检测混凝土区域获取的混凝土样品的总数,预设大小是从待检测混凝土区域获取的各混凝土样品的面积(或体积),体积即长*宽*厚度,而由于混凝土区域的厚度通常来说都是各处相同,因此也可以采用长*宽来描述混凝土样本的大小。
可以理解,在获取混凝土样品时,混凝土样品的预设大小可以是相同,也可以是不同。例如,可以设置每个混凝土样品的预设大小均不相同,即:设置第1个混凝土样品的预设大小为a1*b1(单位:mm),第2个混凝土样品的预设大小为a2*b2,…第i个混凝土样品的预设大小为ai*bi等。此外,也可以是设置部分混凝土样品的大小相同,设置第1、2个混凝土样品的预设大小为a1*b1,第3、4个混凝土样品的预设大小为a2*b2,…第i、i+1 个混凝土样品的预设大小为ai*bi等。另外,还可以设置每个混凝土样品的预设大小均相同,即:设置所有混凝土样品的预设大小均为a*b。
另外,在从待检测混凝土区域获取混凝土样品时,可以是采用均匀取样的方法得到混凝土样品,从而使得测试数据更加具有代表性,且更加可靠。
步骤S200,通过回弹仪对所述混凝土样品进行回弹测试,得到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回弹测试数据;
在得到所有的混凝土样品后,通过回弹仪对所述混凝土样品进行回弹测试。回弹仪(rebound tester)即混凝土回弹仪,是一种适于检测一般建筑构件、桥梁及各种砼构件(板、梁、柱、桥架)的强度的检测装置,回弹仪的基本原理是用弹簧驱动重锤,重锤以恒定的动能撞击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接触的弹击杆,使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并吸收一部分能量,另一部分能量转化为重锤的反弹动能,当反弹动能全部转化成势能时,重锤反弹达到最大距离,仪器将重锤的最大反弹距离以回弹值(最大反弹距离与弹簧初始长度之比)的名义显示出来。使用回弹仪进行强度测试,仪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且得到的测试值在一定条件下与混凝土强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另外也能降低测试费用。
步骤S300,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将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作为所述待检测混凝土区域的强度。
在通过回弹仪测试得到回弹测试数据后,根据由每个混凝土样本得到的回弹测试数据,分别确定各个混凝土样本的强度,由于混凝土样品是从待检测混凝土区域获取,从而可以将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作为待检测混凝土区域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数量为5个至10个。混凝土样品的数量可以是取5到10之间的任意整数,例如5个、8个等,从而在便于测试计算的同时,也能保证得到的混凝土样品的数据可以表征待检测混凝土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大小为100mm*100mm至150mm*150mm。混凝土样品的大小可以是取100mm*100mm至150mm*150mm之间的任意大小,例如 100mm*100mm、120mm*120mm等,从而可以保证有效进行强度测试。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样品为通过切割处理得到,所述混凝土样品包括4个切割断面。如图2所示,为混凝土样品的示意图,在进行切割处理时,可以是通过切割机等进行处理。切割时,可以分别沿AD、DC、CB、BA 垂直向下进行切割,四个切割面分别为Abba、BCcb、DCcd、ADda。
进一步地,通过回弹仪对所述混凝土样品进行回弹测试,得到回弹测试数据,包括:通过所述回弹仪,对各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切割断面的中线位置进行预设次数的回弹测试,得到各所述混凝土样品的每个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具体地,如图3所示,图中黑色圆点即为进行回弹测试的回弹点。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次数为10次至15次。例如,当预设次数为10次时,表示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每个切割断面的中线位置均进行10次回弹测试,即每个混凝土样品四个切割断面总共进行40次回弹测试。当混凝土样品的数量为5个时,总共需要进行200次回弹测试。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包括:计算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所有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的第一平均值,将每个第一平均值作为对应的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也就是说,在得到回弹数据后,直接计算所有数据的平均值,即可得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包括:计算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所有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的第一平均值;通过查表得到每个第一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强度换算值,将所述第一强度换算值作为对应的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也就是说,在得到回弹数据后,直接计算所有数据的平均值,再根据平均值进行查表匹配,即可得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包括:计算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所有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在去除极大值及极小值后的第二平均值,将每个第二平均值作为对应的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也就是说,在得到回弹数据后,首先去除极大值以及极小值以排除误差干扰,再计算所有数据的平均值,即可得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包括:计算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所有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在去除极大值及极小值后的第二平均值;通过查表得到每个第二平均值对应的第二强度换算值,将所述第二强度换算值作为对应的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也就是说,在得到回弹数据后,首先去除极大值以及极小值以排除误差干扰,再计算所有数据的平均值,根据平均值进行查表匹配,即可得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待检测混凝土区域获取预设数量个预设大小的混凝土样品;
通过回弹仪对所述混凝土样品进行回弹测试,得到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回弹测试数据;
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将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作为所述待检测混凝土区域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数量为5个至10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大小为100mm*100mm至150mm*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样品为通过切割处理得到,所述混凝土样品包括4个切割断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回弹仪对所述混凝土样品进行回弹测试,得到回弹测试数据,包括:
通过所述回弹仪,对各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切割断面的中线位置进行预设次数的回弹测试,得到各所述混凝土样品的每个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次数为10次至15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包括:
计算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所有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的第一平均值,将每个第一平均值作为对应的混凝土样品的强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包括:
计算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所有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的第一平均值;
通过查表得到每个第一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强度换算值,将所述第一强度换算值作为对应的混凝土样品的强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包括:
计算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所有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在去除极大值及极小值后的第二平均值,将每个第二平均值作为对应的混凝土样品的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回弹测试数据确定所述混凝土样品的强度,包括:
计算每个混凝土样品的所有切割断面的回弹测试数据在去除极大值及极小值后的第二平均值;
通过查表得到每个第二平均值对应的第二强度换算值,将所述第二强度换算值作为对应的混凝土样品的强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06961.2A CN110763583A (zh) | 2019-10-22 | 2019-10-22 | 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006961.2A CN110763583A (zh) | 2019-10-22 | 2019-10-22 | 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63583A true CN110763583A (zh) | 2020-02-07 |
Family
ID=69332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006961.2A Pending CN110763583A (zh) | 2019-10-22 | 2019-10-22 | 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63583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47228A (zh) * | 2020-09-28 | 2020-12-29 | 廊坊市阳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回弹超声角测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测强曲线的建立方法 |
CN115097096A (zh) * | 2022-08-22 | 2022-09-23 | 天津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避障检测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14568U1 (de) * | 2002-09-20 | 2003-04-03 | Wiese, Andreas, Dr., 53177 Bonn | Vorrichtung zur Messung der Materialhärte nach dem Rückprallverfahren |
CN201765161U (zh) * | 2010-09-20 | 2011-03-16 |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现场回弹检测混凝土强度测点和测区布置的试验装置 |
CN103389251A (zh) * | 2013-07-16 | 2013-11-13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泵送山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检测方法 |
KR20140012472A (ko) * | 2012-07-20 | 2014-02-03 | (주) 한국시설안전연구원 | 슈미트 해머용 자동타격점표시 및 수직보조장치 |
CN104316422A (zh) * | 2014-11-06 | 2015-01-28 | 常熟市苏常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硬度的检测方法 |
CN107271280A (zh) * | 2017-06-19 | 2017-10-20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一种冲击回波‑回弹综合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方法 |
CN109342236A (zh) * | 2018-11-30 | 2019-02-15 | 湖南长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地埋式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
2019
- 2019-10-22 CN CN201911006961.2A patent/CN11076358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14568U1 (de) * | 2002-09-20 | 2003-04-03 | Wiese, Andreas, Dr., 53177 Bonn | Vorrichtung zur Messung der Materialhärte nach dem Rückprallverfahren |
CN201765161U (zh) * | 2010-09-20 | 2011-03-16 | 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 现场回弹检测混凝土强度测点和测区布置的试验装置 |
KR20140012472A (ko) * | 2012-07-20 | 2014-02-03 | (주) 한국시설안전연구원 | 슈미트 해머용 자동타격점표시 및 수직보조장치 |
CN103389251A (zh) * | 2013-07-16 | 2013-11-13 | 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一种泵送山砂混凝土抗压强度回弹检测方法 |
CN104316422A (zh) * | 2014-11-06 | 2015-01-28 | 常熟市苏常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硬度的检测方法 |
CN107271280A (zh) * | 2017-06-19 | 2017-10-20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 一种冲击回波‑回弹综合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方法 |
CN109342236A (zh) * | 2018-11-30 | 2019-02-15 | 湖南长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地埋式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赵金云 等: "《公路工程检测技术》", 31 December 2011,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147228A (zh) * | 2020-09-28 | 2020-12-29 | 廊坊市阳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回弹超声角测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测强曲线的建立方法 |
CN112147228B (zh) * | 2020-09-28 | 2023-03-10 | 廊坊市阳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回弹超声角测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测强曲线的建立方法 |
CN115097096A (zh) * | 2022-08-22 | 2022-09-23 | 天津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避障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15097096B (zh) * | 2022-08-22 | 2022-12-13 | 天津美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避障检测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769441B (zh) | 检测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灌浆料实体强度及其施工质量的方法 | |
Naderi et al. |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ggregate type on concrete strength and permeability | |
Gregorczyk et al. | A review on flat-jack testing | |
McGrath et al. | Re-evaluation of the AASHTO T259 90-day salt ponding test | |
Sassoni et al. | Comparison between 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existing masonry buildings | |
Paul et al. | Crack formation and chloride induced corrosion in reinforced strain hardening cement-based composite (R/SHCC) | |
US11630097B2 (en) |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 for workability of concrete based on bottom resistance analysis | |
Jia et al. | Degradation reliability modeling of stabilized base course materials based on a modulus decrement process | |
KR20200095129A (ko) | 조기재령 콘크리트 압축강도 예측에 사용되는 콘크리트 공시체 제조방법 및 조기재령 콘크리트의 압축강도 예측방법 | |
CN104458432B (zh) | 一种沥青混合料颗粒性区域确定及影响因素评价方法 | |
CN110763583A (zh) | 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 | |
Sawalha et al. | Development of a modified adhesion test for hot-poured asphalt crack sealants | |
KR102021039B1 (ko) | 비파괴검사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압축 강도 예측방법 | |
Gehlot et al. | Study of concrete quality assessment of structural elements using rebound hammer test | |
Teixeira et al. | Demoulding vertical elements: Recommendations for apply maturity functions | |
Manzur et al. | Application of corrosion potential as a tool to assess sustainability of indigenous concrete mixes in Bangladesh | |
CN102539234A (zh) | 一种贯入法检测浆砌石砂浆强度的判断方法 | |
Blankenagel | Characterization of recycled concrete for use as pavement base material | |
CN203929475U (zh) | 一种用于室内cbr静压成型制样装置 | |
CN106644786B (zh) | 一种评价沥青胶砂疲劳性能的方法 | |
Hansen et al. | Prestressing of reinforcing bars in concrete slabs due to concrete expansion induced by alkali-silica reaction | |
Manzur et al. | Investigating significance of various parameters affecting capacity of core drilled columns for safe core extraction | |
CN103983524B (zh) | 一种利用扭矩法测试装置实现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的方法 | |
Balakrishna et al. | Interpretation of concrete mix designs by surface hardness method | |
Tang et al. | Probabilistic model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rete crack width and corrosion-induced mass loss of steel ba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