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62502A - 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62502A
CN110762502A CN201911023634.8A CN201911023634A CN110762502A CN 110762502 A CN110762502 A CN 110762502A CN 201911023634 A CN201911023634 A CN 201911023634A CN 110762502 A CN110762502 A CN 110762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urface
superheater
side wall
header
evapo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2363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玎
朱才林
钱路
尹若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ulong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ulong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ulong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ulong Environmen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2363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62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62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62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1/00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 F22B1/02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 F22B1/18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characterised by form of heating method by exploitation of the heat content of hot heat carriers the heat carrier being a hot gas, e.g. waste gas such as exhaust gas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1/00Modifications of boiler construction, or of tube systems, dependent on installation of combustion apparatus; Arrangements of dispositions of combustion apparatus
    • F22B31/08Installation of heat-exchange apparatus or of means in boilers for heating air supplied for combus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7/00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 F22B37/02Component parts or details of steam boilers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kind or type of steam boiler
    • F22B37/10Water tub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GSUPERHEATING OF STEAM
    • F22G7/00Steam superheaters characterised by location,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及其使用方法,具有蒸发器和过热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两侧,分别为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过热器设置在两侧的蒸发器之间;使得整个锅炉受热面布置更简单,更加有利用受热面的模块化进行组合,使锅炉安装需要的时间缩短并降低了安装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锅炉中为了使能量完成被吸收和利用,通常受热面布置有辐射受热面、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等多种形式,辐射受热面和对流受热面相对比较简单,但受热面的布置形式非常多,大多数产品中使用的受热面结构虽然简单,但不利于模块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得整个锅炉受热面布置更简单,更加有利用受热面的模块化进行组合,使锅炉安装需要的时间缩短并降低了安装费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具有蒸发器和过热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两侧,分别为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过热器设置在两侧的蒸发器之间;
所述蒸发器具有:
受热面,其包括一系列的受热面管;
受热面上集箱,所述受热面的一系列的受热面管的上端与所述受热面上集箱连通;受热面上集箱与锅筒连通;
受热面下集箱,所述受热面的一系列的受热面管的下端与所述受热面下集箱连通;
侧墙受热面,设置在所述受热面的两侧并封闭受热面的两侧;
侧墙受热面上集箱,设置在所述侧墙受热面的上端;所述受热面上集箱与所述侧墙受热面上集箱连通;
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设置在所述侧墙受热面的下端;
受热面供水管,第一端与蒸发器的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连通,第二端与蒸发器的受热面下集箱连通;
所述过热器包括:
过热器受热面,其包括一系列的过热器受热面管,所述过热器受热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受热面管的入口和出口;受热面管的入口和出口与锅筒连接;
过热器侧墙受热面,设置在所述过热器受热面的两侧并封闭过热器受热面的两侧;
过热器上集箱,设置在所述侧过热器墙受热面的上端;受热面管的入口和出口设置在所述过热器上集箱上;所述过热器上集箱与侧墙受热面上集箱连接;
过热器下集箱,设置在所述侧墙受热面的下端;所述过热器下集箱与所述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连接。
所述侧墙受热面上集箱和侧墙受热面下集箱上均设有连接管。
所述受热面上集箱上设有封闭所述受热面的上端的密封板;所述侧墙受热面下集箱上设有封闭所述受热面的下端的密封板;所述受热面的两端为烟气通道。
所述侧墙受热面上集箱为设置在所述侧墙受热面上端的一根管路;所述受热面两侧各设有一个侧墙受热面上集箱。
所述侧墙受热面下集箱为设置在所述侧墙受热面下端的一根管路,所述侧墙受热面下集箱为送水管。
所述过热器共有三个,分别为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所述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的过热器下集箱相互连接,第一过热器的过热器下集箱与第一端蒸发器的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连接,第三过热器的过热器下集箱与第二端蒸发器的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连接;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的过热器上集箱相互连接,相邻过热器的受热面管的入口和出口相互连接;第三过热器的入口和第一过热器的出口均与锅筒连接。
所述锅筒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蒸发器的汽水混合物进入所述汽水分离装置;所述汽水分离装置分离的蒸汽进入第三过热器的入口。
烟气的流动方向是第一蒸发器—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第三过热器—第二蒸发器。
一种上述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烟气在受热面管子外面通过由两侧侧墙受热面、受热面上集箱、受热面下集箱而组成的烟道冲刷蒸发器受热面,受热面管内通过供水管向受热面供水,受热面吸收烟气的热量后产生蒸汽和水,蒸汽和水通过受热面上集箱进入两侧侧墙受热面的上集箱,然后再通过布置在上集箱上的连接管进入锅炉的锅筒;
2)锅筒内的汽水分离装置分离的蒸汽通过饱和蒸汽管依次通过第三过热器、第二过热器、第一过热器,加热过的过热蒸汽进入锅筒。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使得整个锅炉受热面布置更简单,更加有利用受热面的模块化进行组合,整个受热面在工厂制造是完成,不但使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而且使锅炉安装需要的时间缩短并降低了安装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的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蒸发器的的侧视图;
图3为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的流量原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受热面上集箱,2、受热面,3、受热面下集箱,4、连接管,5、侧墙受热面上集箱,6、侧墙受热面,7、受热面供水管,8、侧墙受热面下集箱,9、第一蒸发器,10、第一过热器,11、第二过热器,12、第三过热器,13、第二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4,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具有蒸发器和过热器;蒸发器设置在两侧,分别为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过热器设置在两侧的蒸发器之间;
蒸发器具有:
受热面,其包括一系列的受热面管;
受热面上集箱,受热面的一系列的受热面管的上端与受热面上集箱连通;受热面上集箱与锅筒连通;
受热面下集箱,受热面的一系列的受热面管的下端与受热面下集箱连通;
侧墙受热面,设置在受热面的两侧并封闭受热面的两侧;
侧墙受热面上集箱,设置在侧墙受热面的上端;受热面上集箱与侧墙受热面上集箱连通;
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设置在侧墙受热面的下端;
受热面供水管,第一端与蒸发器的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连通,第二端与蒸发器的受热面下集箱连通;
蒸发器就是通过下部与侧墙受热面下集箱给每片蒸发器受热面供水(这个连接管在锅炉中叫下降管),然后每片蒸发受热面中汽水混合物向上流动。然后通过侧墙上集箱上的连接管进入锅炉的锅筒。设置多组的目的主要是考虑维修、清灰和每组重量不能太重。
过热器包括:
过热器受热面,其包括一系列的过热器受热面管,过热器受热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受热面管的入口和出口;受热面管的入口和出口与锅筒连接;
过热器侧墙受热面,设置在过热器受热面的两侧并封闭过热器受热面的两侧;
过热器上集箱,设置在侧过热器墙受热面的上端;受热面管的入口和出口设置在过热器上集箱上;过热器上集箱与侧墙受热面上集箱连接;
过热器下集箱,设置在侧墙受热面的下端;过热器下集箱与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连接。
侧墙受热面上集箱和侧墙受热面下集箱上均设有连接管。
受热面上集箱上设有封闭受热面的上端的密封板;侧墙受热面下集箱上设有封闭受热面的下端的密封板;受热面的两端为烟气通道。
侧墙受热面上集箱为设置在侧墙受热面上端的一根管路;受热面两侧各设有一个侧墙受热面上集箱。
侧墙受热面下集箱为设置在侧墙受热面下端的一根管路,侧墙受热面下集箱为送水管。
过热器共有三个,分别为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的过热器下集箱相互连接,第一过热器的过热器下集箱与第一端蒸发器的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连接,第三过热器的过热器下集箱与第二端蒸发器的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连接;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的过热器上集箱相互连接,相邻过热器的受热面管的入口和出口相互连接;第三过热器的入口和第一过热器的出口均与锅筒连接。
前面放一级整发器主要是要吸收烟气中的热量,保证蒸发受热面满足要求,同时也是为了保护过热器不产生高温腐蚀。中间有3个过热器主要是把饱和蒸汽(242度)加热到400度需要这么多面积。后面一级整发器也是为了降低烟气温度和满足锅炉蒸发受热面需要。一般烟气从进口到出口,烟气温度从800度降到350度。
锅筒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蒸发器的汽水混合物进入汽水分离装置;汽水分离装置分离的蒸汽进入第三过热器的入口。饱和蒸汽从第三过热器最后一排管进入到第一过热器最前面一根管出去,温度从250加热到400。
烟气的流动方向是第一蒸发器—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第三过热器—第二蒸发器。
将蒸发受热面、过热器和两侧墙受热面设计成模块化并采用下部支撑的方式来支撑各模块,安装时只需将各模块起吊放置于支撑钢架上,找正就位后将各受热面模块焊接连接。
模块化受热面吊装到支撑钢架上后首先要对模块化受热面进行找正就位,就位检查合格后,将两个模块上的两个上集箱和两个下集箱焊接成一个整体,将两个模块侧墙受热面上焊接管子上的扁钢焊接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两个模块就装配完成了。
一种上述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烟气在受热面管子外面通过由两侧侧墙受热面、受热面上集箱、受热面下集箱而组成的烟道冲刷蒸发器受热面,受热面管内通过供水管向受热面供水,受热面吸收烟气的热量后产生蒸汽和水,蒸汽和水通过受热面上集箱进入两侧侧墙受热面的上集箱,然后再通过布置在上集箱上的连接管进入锅炉的锅筒;
2)锅筒内的汽水分离装置分离的蒸汽通过饱和蒸汽管依次通过第三过热器、第二过热器、第一过热器,加热过的过热蒸汽进入锅筒。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使得整个锅炉受热面布置更简单,更加有利用受热面的模块化进行组合,整个受热面在工厂制造是完成,不但使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而且使锅炉安装需要的时间缩短并降低了安装费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其特征在于,具有蒸发器和过热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两侧,分别为第一蒸发器和第二蒸发器,所述过热器设置在两侧的蒸发器之间;
所述蒸发器具有:
受热面,其包括一系列的受热面管;
受热面上集箱,所述受热面的一系列的受热面管的上端与所述受热面上集箱连通;受热面上集箱与锅筒连通;
受热面下集箱,所述受热面的一系列的受热面管的下端与所述受热面下集箱连通;
侧墙受热面,设置在所述受热面的两侧并封闭受热面的两侧;
侧墙受热面上集箱,设置在所述侧墙受热面的上端;所述受热面上集箱与所述侧墙受热面上集箱连通;
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设置在所述侧墙受热面的下端;
受热面供水管,第一端与蒸发器的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连通,第二端与蒸发器的受热面下集箱连通;
所述过热器包括:
过热器受热面,其包括一系列的过热器受热面管,所述过热器受热面的两侧分别设有受热面管的入口和出口;受热面管的入口和出口与锅筒连接;
过热器侧墙受热面,设置在所述过热器受热面的两侧并封闭过热器受热面的两侧;
过热器上集箱,设置在所述侧过热器墙受热面的上端;受热面管的入口和出口设置在所述过热器上集箱上;所述过热器上集箱与侧墙受热面上集箱连接;
过热器下集箱,设置在所述侧墙受热面的下端;所述过热器下集箱与所述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受热面上集箱和侧墙受热面下集箱上均设有连接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面上集箱上设有封闭所述受热面的上端的密封板;所述侧墙受热面下集箱上设有封闭所述受热面的下端的密封板;所述受热面的两端为烟气通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受热面上集箱为设置在所述侧墙受热面上端的一根管路;所述受热面两侧各设有一个侧墙受热面上集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受热面下集箱为设置在所述侧墙受热面下端的一根管路,所述侧墙受热面下集箱为送水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热器共有三个,分别为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所述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的过热器下集箱相互连接,第一过热器的过热器下集箱与第一端蒸发器的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连接,第三过热器的过热器下集箱与第二端蒸发器的侧墙受热面下集箱连接;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和第三过热器的过热器上集箱相互连接,相邻过热器的受热面管的入口和出口相互连接;第三过热器的入口和第一过热器的出口均与锅筒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筒内设有汽水分离装置,蒸发器的汽水混合物进入所述汽水分离装置;所述汽水分离装置分离的蒸汽进入第三过热器的入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其特征在于,烟气的流动方向是第一蒸发器—第一过热器—第二过热器—第三过热器—第二蒸发器。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烟气在受热面管子外面通过由两侧侧墙受热面、受热面上集箱、受热面下集箱而组成的烟道冲刷蒸发器受热面,受热面管内通过供水管向受热面供水,受热面吸收烟气的热量后产生蒸汽和水,蒸汽和水通过受热面上集箱进入两侧侧墙受热面的上集箱,然后再通过布置在上集箱上的连接管进入锅炉的锅筒;
2)锅筒内的汽水分离装置分离的蒸汽通过饱和蒸汽管依次通过第三过热器、第二过热器、第一过热器,加热过的过热蒸汽进入锅筒。
CN201911023634.8A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10762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3634.8A CN110762502A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23634.8A CN110762502A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62502A true CN110762502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33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23634.8A Pending CN110762502A (zh) 2019-10-25 2019-10-25 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6250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0493A (en) * 1979-01-08 1981-06-02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Steam generating heat exchanger
FR2547392A1 (fr) * 1983-06-10 1984-12-14 Nira Spa Generateur de vapeur modulaire a tubes droits
CN202791939U (zh) * 2012-07-16 2013-03-13 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窑窑尾模块化旁路放风余热锅炉
CN205079206U (zh) * 2015-10-19 2016-03-09 新疆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注汽锅炉
CN106415125A (zh) * 2014-06-10 2017-02-15 西门子公司 模块化热回收蒸汽发生器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70493A (en) * 1979-01-08 1981-06-02 Combustion Engineering, Inc. Steam generating heat exchanger
FR2547392A1 (fr) * 1983-06-10 1984-12-14 Nira Spa Generateur de vapeur modulaire a tubes droits
CN202791939U (zh) * 2012-07-16 2013-03-13 大连易世达新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泥窑窑尾模块化旁路放风余热锅炉
CN106415125A (zh) * 2014-06-10 2017-02-15 西门子公司 模块化热回收蒸汽发生器结构
CN205079206U (zh) * 2015-10-19 2016-03-09 新疆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注汽锅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7710B2 (en) Solar receiver panels
CN202693508U (zh) 火电机组管道效率测试系统
CN110762502A (zh) 一种模块化余热锅炉受热面及其使用方法
CN209840064U (zh) 一种交叉混流过热器
CN211345260U (zh) 一种余热锅炉蒸发受热面
CN110822402A (zh) 一种卧式燃气角管锅炉
CN113464912A (zh) 一种灵活可调的高参数垃圾焚烧余热能量回收装置
CN105509497A (zh) 一种烧结余热锅炉
CN110630994A (zh) 一种余热锅炉蒸发受热面及其使用方法
CN207019035U (zh) 烟气余热锅炉
CN219797176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111895815A (zh) 一种组合式余热回收装置
CN205424890U (zh) 一种烧结余热锅炉用低压锅筒
CN205424874U (zh) 一种烧结余热锅炉用汽水系统
CN205425859U (zh) 一种烧结余热锅炉
CN218095873U (zh) 一种自然循环无补燃型余热锅炉
CN219415760U (zh) 一种水泥窑余热利用系统
CN219414703U (zh) 一种省煤器及具有该省煤器的余热锅炉
CN215489637U (zh) 灵活可调的高参数垃圾焚烧余热能量回收装置
CN112390312B (zh) 一种蒸汽转换器
CN218721396U (zh) 一种大型模块组装式顶置汽包冷凝蒸汽锅炉
RU2521699C1 (ru) Сепаратор-пароперегреватель
CN216203253U (zh) 一种大型模块组装式三锅筒蒸汽锅炉
CN212719811U (zh) 锅炉换热设备和尿素热解系统
CN216769435U (zh) 一种高参数垃圾焚烧余热锅炉再热蒸汽加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