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9458B - 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759458B CN110759458B CN201910890259.0A CN201910890259A CN110759458B CN 110759458 B CN110759458 B CN 110759458B CN 201910890259 A CN201910890259 A CN 201910890259A CN 110759458 B CN110759458 B CN 1107594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zone
- liquid
- model
- reaction
- rea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with ozon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02—Specific form of oxida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建立模型、网格划分;确定模拟实验的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实验;进行验证实验并将验证实验的数据与模拟实验的数据进行比较,确认模型的正确性;本方法突破传统臭氧反应器设计的瓶颈,从机理上深入而全面地研究大型臭氧反应器内部设计变量对于臭氧反应器整体效率的影响,进而革新性地优化臭氧反应器整体设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高级氧化反应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臭氧作为一种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强氧化剂,常用于污水处理中降解高稳定性, 生化难降解的有机物。大型反应器,包括纯臭氧氧化反应器以及催化臭氧氧化 反应器,污水中整体有机物去除效率主要受反应器内部臭氧氧化反应分布的不 均匀性制约。而大型工业化反应器内部的化学反应分布较复杂,与反应器内部 水流分布以及物料传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采用传统试验方法很难得到足够 的测量数据来对反应器内部化学反应进行深入的分析。因此目前臭氧反应器的 设计多是在其他反应器的基础上基于经验进行改造。
中国专利CN1847168公开了一种用于臭氧氧化去除水体有机物的评估方法与 反应器,该专利提供的方法和反应器能够根据需要控制反应过程期间溶液中臭 氧浓度和PH值,减少了反应过程中的变量,反应器中的压力能够通过压力表 和电磁阀的协同作用进行控制,从而可模拟实际处理工艺中水压对反应的影响, 通过该专利可以建立简化的臭氧和目标有机物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用来指导优 化臭氧工艺对目标物在实际水体中的去除效果。然而该专利只采用实验方法来 建立简化的臭氧和目标有机物反应的动力学方程,采用了反应器内部化学反应 分布均匀的假设,只能粗略地给出评估反应效率的方法。而臭氧反应器的设计 需要一个更先进更全面的方法来充分研究反应器内部化学反应以及水流的三维 空间分布从而对反应器设计进行优化。
中国专利CN104050330A公开了一种升流式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反应器的优化 设计方法及其应用,该专利所述方法是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数值模拟方法, 研究不同水力上升流速条件下反应器内部流态特征及其对制氢反应器产氢速率 的影响;采用欧拉-欧拉气液固三相流体模型获得液相速度场、固相体积分率、 发酵气体氢气组分体积分率等详细流场信息,在此基础上,耦合生化反应动力 学模型并对反应器产氢速率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并且根据各流场反馈对制氢 反应器的影响,将模拟得到的不同流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最佳水力 上升流速,为升流式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一种高效的方法。 但是该专利只将化学反应简化为单个或几个简单的源/汇项,因此模拟结果不够 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模拟一个臭氧反应器内部反应在达到稳态后化学反应和各反应物,中间产物以及生成物 浓度的三维空间分布,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结合多相流模型模拟气液 混合流,双膜法臭氧传输模型模拟臭氧溶解过程,以及反应动力学模型模拟臭 氧自分解以及分解有机物的化学反应过程;通过模拟结果与验证实验结果相对 比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形成一个具备普遍适用性的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优 化的模型。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臭氧反应器;
(2)根据研究对象建立模型、网格划分;主要包括:采用三维建模软件按 照步骤(1)中选取的臭氧反应器的几何尺寸进行三维几何建模及网格划分;
(3)确定模拟实验的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实验;所述物理模型 主要包括:
(3.1)臭氧反应器内的流场采用三维稳态模型,采用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连续性方程(1)和动量守恒方程(2)来模拟计算:
(3.2)溶质离子的物料传输采用物料传输控制方程来模拟计算:
其中,Yi为第i个反应离子的质量分数;uj为沿j坐标方向的水流速度;Di表示扩散系数;Ri为反应源/汇项,在本模型中将化学反应模拟成物料传输方程 中的源/汇项,Si表示除化学反应之外的源/汇项;其中反应源/汇项,通过将表 1所示的臭氧自分解过程的基元反应组来分别计算,其中紊流的亚网格效应采用 涡耗散模型计算得到的反应速率与基元反应反应速率常数计算的反应速率取较 低项进行模拟;
表1臭氧自分解基元反应组(Yapsakli et al.,2004)
(4)进行验证实验并将验证实验的数据与模拟实验的数据进行比较,确认模型 的正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选取的臭氧反应器为圆柱形,所述臭氧反应器 底部设置曝气装置、侧壁底部设置进水口、侧壁上部设置出水口、顶部设置出 气口;所述步骤(2)中几何建模所用到的模拟地形主要包括液面、对称面、进 水口、出水口及曝气装置;所述网格划分主要为曝气装置及其正上方区域建立 平均尺寸为2mm的六面体网格来提高局部网格精度,以准确模拟气泡上升流, 其余区域采用最大尺寸为3mm的四面体网格。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物理模型还包括臭氧溶解过程采用 Lewis-Whitman双膜法模拟,将气液交界面分离为靠近气体一侧的气膜和靠近 液体一侧的液膜;为简化模拟计算量而忽略气膜与液膜的厚度,气态臭氧传输 到气膜速度较快,可以忽略,采用零阻力模型模拟;臭氧从液膜溶解到液体采 用物料传输方程来计算,公式如下:
S=ka(C*-C) (4)
其中,C*为离子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由亨利定律决定;k为离子在液体中 的物料传输系数;a为气液交界面面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发明首次将化学反应与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进行耦合来研究整个臭氧反应器三维尺度内的化学反应;其中化学反应的模拟采用完整的基元反应组来模 拟研究,从而得到更精确的每一种基元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空间分布,以 及对应反应速率的三维分布,该模拟方法适用于模拟臭氧自分解反应,臭氧氧 化反应,臭氧催化氧化反应以及污水处理中各种高级氧化反应在大型反应器内 反应分布的模拟;相比其他模拟只将化学反应简化为单个或几个简单的源/汇项, 模拟结果更精确,模拟结果表现更全面,可以给出各基元反应在反应器内三维 的全部信息,因此具备普遍使用性;
第二:本发明采用Lewis-Whitman双膜法来模拟臭氧从气相到液相的转化过 程,耦合臭氧自分解基元反应模拟了溶解态臭氧在反应器内部的分布;而其他 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模型通常将气体溶解过程简化忽略;
第三:本发明通过开发三维多相流CFD模型来模拟一个臭氧反应器内部反应在 达到稳态后化学反应和各反应物,中间产物以及生成物浓度的三维空间分布,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方法,结合多相流模型模拟气液混合流,双膜法臭氧传 输模型模拟臭氧溶解过程,以及反应动力学模型模拟臭氧自分解以及分解有机 物的化学反应过程;通过模拟结果与验证实验结果相对比来验证模型的正确性, 形成一个具备普遍适用性的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优化的模型,该研究方法可 以突破传统臭氧反应器设计的瓶颈,从机理上深入而全面地研究大型臭氧反应 器内部设计变量对于臭氧反应器整体效率的影响,进而革新性地优化臭氧反应 器整体设计,并且本方法应用范围可以扩展为多种多相流化学反应器的反应器 优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中验证实验设置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模拟地形图。
图3是本发明验证实验测量臭氧反应器不同高度处溶解臭氧浓度与模拟实验结果的对比图。
图4是模拟实验曝气装置正上方的气态臭氧浓度随着臭氧反应器高度的分布图。
图5是模拟实验臭氧反应器内部对称面上溶解臭氧浓度的分布图。
图中:1是臭氧反应器、1.1是进水口、1.2是出水口、1.3是出气口、1.4是 液面、1.5是对称面、2是曝气装置、3是臭氧发生器、4是气瓶、5是第一蠕 动泵、6是进水箱、7是第二蠕动泵、8是出水箱、9是臭氧气体浓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臭氧反应器1;
(2)根据研究对象建立模型、网格划分;主要包括:采用三维建模软件按照步 骤(1)中选取的臭氧反应器的几何尺寸进行三维几何建模及网格划分;
(3)确定模拟实验的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实验;所述物理模型主要 包括:
(3.1)臭氧反应器内的流场采用三维稳态模型,采用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连续性方程(1)和动量守恒方程(2)来模拟计算
(3.2)溶质离子的物料传输采用物料传输控制方程来模拟计算:
其中,Yi为第i个反应离子的质量分数;uj为沿j坐标方向的水流速度;Di表示扩散系数;Ri为反应源/汇项,在本模型中将化学反应模拟成物料传输方程 中的源/汇项,Si表示除化学反应之外的源/汇项;其中反应源/汇项,通过将表 1所示的臭氧自分解过程的基元反应组来分别计算,其中紊流的亚网格效应采用 涡耗散模型计算得到的反应速率与基元反应反应速率常数计算的反应速率取较 低项进行模拟;
表1臭氧自分解基元反应组(Yapsakli et al.,2004)
(3.3)臭氧溶解过程采用Lewis-Whitman双膜法模拟,将气液交界面分离为 靠近气体一侧的气膜和靠近液体一侧的液膜;为简化模拟计算量而忽略气膜与 液膜的厚度,气态臭氧传输到气膜速度较快,可以忽略,采用零阻力模型模拟; 臭氧从液膜溶解到液体采用物料传输方程来计算,公式如下:
S=ka(C*-C) (4)
其中,C*为离子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由亨利定律决定;k为离子在液 体中的物料传输系数;a为气液交界面面积。
(4)进行验证实验并将验证实验的数据与模拟实验的数据进行比较,确认模型 的正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选取的臭氧反应器1为圆柱形(参考图2),所述 臭氧反应器底部设置曝气装置2、侧壁底部设置进水口1.1、侧壁上部设置出水 口1.2、顶部设置出气口1.3;所述步骤(2)中几何建模所用到的模拟地形主 要包括液面1.4、对称面1.5、进水口1.1、出水口1.2及曝气装置2;所述网 格划分主要为曝气装置2及其正上方区域建立平均尺寸为2mm的六面体网格 来提高局部网格精度,以准确模拟气泡上升流,其余区域采用最大尺寸为3mm 的四面体网格;曝气装置2可以是曝气盘或曝气头,在此不做限定。
实施例1:
(1)模拟实验
本实施例中使用ANSYS CFX 19.1软件建立模拟实验的模型;选取一个直径 20cm,高50cm的圆柱状有机玻璃臭氧反应器1,臭氧反应器1底部正中设 置一个15cm直径的陶瓷微孔曝气盘,设置两个进水口1.1,分别位于臭氧反 应器1侧壁底部,对称设置,距离臭氧反应器1底部高度3厘米,为圆孔,直 径为半英寸,出水口1.2位于其中一个进水口1.1正上方,距离臭氧反应器1 底部37.8厘米,也为直径半英寸的圆孔;
模拟地形主要包括模拟液面1.4、对称面1.5、进水口1.1、出水口1.2及曝气 装置2;网格划分主要为陶瓷微孔曝气盘及其正上方区域建立平均尺寸为2mm 的六面体网格来提高局部网格精度,以准确模拟气泡上升流,其余区域采用最 大尺寸为3mm的四面体网格;
边界条件为:
进水口1.1进水水质组成为纯水或者TOC浓度为18mg/L的甲酸溶液, 设置总进流流量进口如下:
α=1 (7)
计算域陶瓷微孔曝气盘表面设置进气平均流速进口设置如下:
α=0 (10)
顶部设置为出气口1.3,压力值设置为标准大气压,出水口1.2设置总进流 流量也为2.16g/s,一个对称边界设置为对称面1.5,其余边界都设置为对气 体完全光滑墙面而对液体界面零速度墙面,模型设置的具体参数见表2:
表2标准方案的模拟条件
(2)验证实验
验证试验在一个直径20cm,高50cm的圆柱状有机玻璃臭氧反应器1中进行, 即为模拟实验中的臭氧反应器1,进水口1.1、出水口1.2、出气口1.3以及陶 瓷微孔曝气盘的设置均与模拟实验一致;验证实验设置图(参考图1)所示;采 用氧气源通入臭氧发生器3(T4000,5.0g L-1,Oxyzone Pty Ltd,Australia) 生成臭氧,生成初始气泡大小平均为2mm左右,通过控制臭氧发生器3电流 强度以及氧气进气量来控制生成气态臭氧浓度约为3%质量分数,臭氧反应器1 进水口1.1连接第一蠕动泵5和进水箱6,出水口1.2连接第二蠕动泵7和出 水箱8,出气口1.3连接臭氧气体浓度计9;
验证实验时液面1.4与出水口1.2位置平齐,沿臭氧反应器1高度方向,在高 度0.06m,0.13m,0.20m,0.27m以及0.378m位置分别取样,采用靛 蓝法测量溶解臭氧浓度;
(3)将模拟实验结果与验证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确认模型的正确性
模拟实验的结果为:在曝气量0.38L/min的情况下,采用陶瓷微孔曝气盘进 行臭氧进料的10L臭氧反应器1的出口溶解臭氧浓度为7.79±0.46mg/L; 沿臭氧反应器1高度方向五个不同高度(0.06m,0.13m,0.20m,0.27m 以及0.378m位置)溶解臭氧浓度变化不大,标准差为0.58mg/L;表明臭 氧反应器1内部混合较好,溶解臭氧浓度分布较均匀;模拟实验结果与验证实 验结果比较得到平均偏差为3.9%(参考图3);虽然在高0.06m处,受进水 水流流速稳定性影响而测得最大偏差为11.2%,但验证实验测量方法本身误差 也有近7%,所以可以认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来预测臭氧反应器1内溶解臭 氧的分布。
除了取样点的溶解臭氧浓度之外,模拟实验结果还给出臭氧反应器1内三维的 水流分布,臭氧反应器1内部的主要水流特征为气泡上升流,陶瓷微孔曝气盘 正上方为上升流区域,气体体积分数较高,平均值为0.35%;而靠近臭氧反应 器1侧壁区域,流体特征为由水流循环引起的水力下降流,气体体积分数较低, 接近于0。
模拟实验结果还可以给出在连续流反应达到稳态后臭氧反应器1内部不同位置的气泡中气态臭氧质量分数以及液体中溶解态臭氧的分布;在臭氧反应器1内 部位置越高的气泡中臭氧质量分数越低,随着高度增加到液面1.4位置,气态 臭氧浓度从进气的3%下降到了2.4%(参考图4),与验证实验测量出气口1.3 处气态臭氧浓度相近;同时,臭氧质量分数的下降速率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 渐减小,这是由于臭氧溶解速率随臭氧质量分数下降而降低导致的,相比之下, 在臭氧反应器1内部,尤其是臭氧反应器1上半部分的溶解臭氧浓度分布基本 一致。
从(图5)所示的对称面1.5上的臭氧浓度分布可以看出,在靠近进水口1.1 的位置,溶解臭氧浓度较低,接近0,进入臭氧反应器1内部后,随着离进口 的距离增大,臭氧浓度逐渐增加。
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 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臭氧反应器;
(2)根据研究对象建立模型、网格划分;主要包括:采用三维建模软件按照步骤(1)中选取的臭氧反应器的几何尺寸进行三维几何建模及网格划分;
(3)确定模拟实验的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进行模拟实验;所述物理模型主要包括:
(3.1)臭氧反应器内的流场采用三维稳态模型,采用流体力学控制方程,连续性方程(1)和动量守恒方程(2)来模拟计算:
整体流态采用Eulerian多相流模型模拟为气液两相流;清水或甲酸溶液为连续相,臭氧氧气混合气为分散相;流场在初始时充满连续相液体,液相中的紊流采用k-ɷ紊流模型模拟;
(3.2)溶质离子的物料传输采用物料传输控制方程来模拟计算:
其中,Yi为第i个反应离子的质量分数;uj为沿j坐标方向的水流速度;Di表示扩散系数;Ri为反应源/汇项,在本模型中将化学反应模拟成物料传输方程中的源/汇项,Si表示除化学反应之外的源/汇项;其中反应源/汇项,通过将表1所示的臭氧自分解过程的基元反应组来分别计算,其中紊流的亚网格效应采用涡耗散模型计算得到的反应速率与基元反应反应速率常数计算的反应速率取较低项进行模拟;
表1臭氧自分解基元反应组
所述物理模型还包括臭氧溶解过程采用Lewis-Whitman双膜法模拟,将气液交界面分离为靠近气体一侧的气膜和靠近液体一侧的液膜;臭氧从液膜溶解到液体采用物料传输方程来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为离子在液体中的饱和浓度,由亨利定律决定;k为离子在液体中的物料传输系数;a为气液交界面面积;
(4)进行验证实验并将验证实验的数据与模拟实验的数据进行比较,确认模型的正确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选取的臭氧反应器为圆柱形,所述臭氧反应器底部设置曝气装置、侧壁底部设置进水口、侧壁上部设置出水口、顶部设置出气口;所述步骤(2)中几何建模所用到的模拟地形主要包括液面、对称面、进水口、出水口及曝气装置;所述网格划分主要为曝气装置及其正上方区域建立平均尺寸为2 mm的六面体网格来提高局部网格精度,以准确模拟气泡上升流,其余区域采用最大尺寸为3mm的四面体网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90259.0A CN110759458B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90259.0A CN110759458B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59458A CN110759458A (zh) | 2020-02-07 |
CN110759458B true CN110759458B (zh) | 2021-09-28 |
Family
ID=69330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90259.0A Active CN110759458B (zh) | 2019-09-19 | 2019-09-19 | 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7594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01735B (zh) * | 2021-09-22 | 2024-08-23 | 江苏新宜中澳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大型生化池的模拟方法 |
CN114139393B (zh) * | 2021-12-06 | 2023-04-07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考虑水膜流动传热的部件电加热三维防冰数值模拟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38724A (en) * | 1976-03-05 | 1979-02-06 | Tokyo Shibaura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Control systems of ozonizer systems |
CN1847168A (zh) * | 2005-04-13 | 2006-10-18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一种用于臭氧氧化去除水体有机物的评估方法与反应器 |
CN101857305A (zh) * | 2010-06-30 | 2010-10-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升流式反应器反应区流体力学模型的构建方法 |
CN104050330A (zh) * | 2014-06-26 | 2014-09-17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升流式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
CN108504548A (zh) * | 2018-04-03 | 2018-09-07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全混式厌氧发酵反应器的设计优化方法 |
-
2019
- 2019-09-19 CN CN201910890259.0A patent/CN1107594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38724A (en) * | 1976-03-05 | 1979-02-06 | Tokyo Shibaura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Control systems of ozonizer systems |
CN1847168A (zh) * | 2005-04-13 | 2006-10-18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一种用于臭氧氧化去除水体有机物的评估方法与反应器 |
CN101857305A (zh) * | 2010-06-30 | 2010-10-13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升流式反应器反应区流体力学模型的构建方法 |
CN104050330A (zh) * | 2014-06-26 | 2014-09-17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升流式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
CN108504548A (zh) * | 2018-04-03 | 2018-09-07 |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一种全混式厌氧发酵反应器的设计优化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Interaction of Ozone with Formic Acid:A System which Supresses the Scavenging Effect of HCO3-/CO32-;Kozet Yapsakli et al.;《Water Qual.Res.J.Canada》;20041231;第39卷(第2期);第140-148页 * |
Kinetic Study of Ozone Photocatalytic Decomposition Using a Thin Film of TiO2 Coated on a Glass Plate and the CFD Modeling Approach;Xin Wang et al.;《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20140423;第7902-7909页 * |
基于CFD 技术的臭氧给水处理工艺研究进展;陈翔宇等;《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80430;第29卷(第2期);第110-113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759458A (zh) | 2020-0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Fu et al. | Photo-bioreactor design for microalgae: a review from the aspect of CO2 transfer and conversion | |
CN110759458B (zh) | 一种臭氧反应器内反应分布的优化设计方法 | |
Wang et al. | A hydrodynamics–reaction kinetics coupled model for evaluating bioreactors derived from CFD simulation | |
CN104050330B (zh) | 升流式厌氧发酵生物制氢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 |
Gemello et al. | Hydrodynamics and bubble size in bubble columns: Effects of contaminants and spargers | |
Petersen et al. | Hydrodynamic an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phase gaslift bioreactor systems | |
Ma et al. | CFD simulations of fiber-fiber interaction in a hollow fiber membrane bundle: Fiber distance and position matters | |
Wutz et al. | Predictability of kLa in stirred tank reactors under multiple operating conditions using an Euler–Lagrange approach | |
CN102855342A (zh) | 一种厌氧连续流搅拌槽式生物制氢反应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 |
Yao et al. | The effects of particle clustering on hindered settling in high-concentration particle suspensions | |
Shi et al. |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of hydrodynamics in a two-stage internal loop airlift reactor with contraction-expansion guide vane | |
Al-Ahmady |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Oxygen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in Diffused Air Systems. | |
Zhao et al. | Investigate the cross‐flow flat‐plate photobioreactor for high‐density culture of microalgae | |
Xie et al. |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the effect of a new suspended carrier filler on mass transfer in MBBR | |
CN103413066B (zh) | 自吸式反应器放大发酵培养酵母的预测方法 | |
Ye et al. | Improving microalgal growth by strengthening the flashing light effect simulated wit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in a panel bioreactor with horizontal baffles | |
Van Baten et al. | Using CFD to describe the hydrodynamics of internal air‐lift reactors | |
De Crescenzo et al. | Simulation of Methane Mass Transfer in a Bubble Columni Incipient Turbulent Regime Using Comsol Multiphysics® | |
Wang et al. | Membrane bioreactors: overview of the effects of module geometry on mixing energy | |
Gradov et al. |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iomass Growth in OKTOP® 9000 Reactor at Industrial Scale | |
Van Baten et al. | CFD Modeling of a Bubble Column Reactor carrying out a consecutive A→ B→ C Reaction | |
Studley | Numerical Modeling of Air-Water Flows in Bubble Columns and Airlift Reactors | |
CN113901735B (zh) | 一种应用于大型生化池的模拟方法 | |
Hu et al. |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Gas-Liquid Flow in Plug Flow Aeration Tanks | |
Liu et al. | Region-dependent mass transfer behavior in a forced circulation airlift loop react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