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8170A - 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和云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和云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8170A
CN110758170A CN201810835103.8A CN201810835103A CN110758170A CN 110758170 A CN110758170 A CN 110758170A CN 201810835103 A CN201810835103 A CN 201810835103A CN 110758170 A CN110758170 A CN 110758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harging
capacity
temperatur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51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8170B (zh
Inventor
何龙
邓林旺
雷磊
冯天宇
杨子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8351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8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8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8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8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8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7Volta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60Navigation input
    • B60L2240/66Ambient conditions
    • B60L2240/662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2Remote or cooperative charging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和云服务器,可以在检测到充电信号时,确定电池在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在该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每隔预设周期采集该电池的第一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根据该第一实时电压和该充电电流确定该电池的充电模型,该充电模型包括该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从云服务器获取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根据该充电模型和该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使得该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Description

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和云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充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和云服务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得到不断发展,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其在各种环境下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对于功率型动力电池来说,温度是影响电池容量以及内阻等参数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低温下电池正极本身电子导电性比较差,容易产生极化,从而影响电池容量,因此,低温下电池的剩余充电容量相比常温下会降低,也就是说,低温下在给动力电池充电时,该动力电池充电容量较常温下会减少,进而使得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或续航时间都会相应减少。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和云服务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充电信号时,确定电池在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在所述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每隔预设周期采集所述电池的第一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根据所述第一实时电压和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型,所述充电模型包括所述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从云服务器获取所述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根据所述充电模型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使得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一实时电压和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型包括:根据所述充电电流计算与所述第一实时电压对应的当前充电容量;根据所述第一实时电压以及对应的所述当前充电容量确定所述充电模型。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充电模型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实时电压是否达到所述容量截止电压;在所述第一实时电压达到所述容量截止电压时,获取所述容量截止电压对应的截止电池容量;所述根据充电模型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包括:计算所述截止电池容量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的差值得到差值充电容量;将所述差值充电容量代入所述充电模型确定所述差值充电容量对应的差值电池电压值;根据所述差值电池电压值以及所述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充电模型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包括:将所述额定充电容量代入所述充电模型确定所述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将所述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
可选地,在所述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每隔预设周期继续采集所述电池的第二实时电压和电池温度;根据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第一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第二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所述实际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温度与实时采集的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从云服务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所述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根据所述实际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目标电压值;将所述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从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实际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目标电压值包括:根据所述实际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曲线;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曲线;将所述实际对应关系曲线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曲线的交点对应的电压值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值。
可选地,在所述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从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包括所述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将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以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电池数据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确定电池在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包括:通过温度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电池当前所处环境的待校验环境温度;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以及所述电池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所述时间信息确定校验温度;根据所述校验温度对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进行校验得到所述环境温度。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校验温度对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进行校验得到所述环境温度包括:计算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和所述校验温度的温度差值;在所述温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为所述环境温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车辆发送的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获取与所述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根据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及所述第二电池数据更新所述电池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向所述车辆发送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额定充电容量调整所述容量截止电压,使得所述电池在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包括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所述第二电池数据包括与所述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所述根据第一电池数据及所述第二电池数据更新所述电池的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根据预设算法模型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模型参数、所述电池测量量以及所述电池状态量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充电信号时,确定电池在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第一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每隔预设周期采集所述电池的第一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实时电压和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型,所述充电模型包括所述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云服务器获取所述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模型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使得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流计算与所述第一实时电压对应的当前充电容量;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实时电压以及对应的所述当前充电容量确定所述充电模型。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实时电压是否达到所述容量截止电压;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实时电压达到所述容量截止电压时,获取所述容量截止电压对应的截止电池容量;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截止电池容量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的差值得到差值充电容量;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差值充电容量代入所述充电模型确定所述差值充电容量对应的差值电池电压值;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电池电压值以及所述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额定充电容量代入所述充电模型确定所述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采集模块,用于每隔预设周期继续采集所述电池的第二实时电压和电池温度;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第一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第二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所述实际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温度与实时采集的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第三获取模块,用于从云服务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所述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目标电压值;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从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第六确定模块包括:第六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曲线;第七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曲线;第八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对应关系曲线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曲线的交点对应的电压值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值。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包括所述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以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电池数据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采集子模块,用于通过温度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电池当前所处环境的待校验环境温度;第九确定子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以及所述电池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所述时间信息确定校验温度;校验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校验温度对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进行校验得到所述环境温度。
可选地,所述校验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和所述校验温度的温度差值;在所述温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为所述环境温度。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发送的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及所述第二电池数据更新所述电池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车辆发送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额定充电容量调整所述容量截止电压,使得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至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包括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所述第二电池数据包括与所述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所述更新模块包括:第十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算法模型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模型参数、所述电池测量量以及所述电池状态量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更新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一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本公开第三方面所述的电池充电的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云服务器,包括本公开第四方面所述的电池充电的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池充电时的环境温度在低温的预设温度范围内时,车辆可以每隔预设周期采集该电池的第一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根据该第一实时电压和该充电电流确定该电池的充电模型,该充电模型包括该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从云服务器获取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根据该充电模型和该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使得该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该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这样,当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时,可以通过调整电池的容量截止电压来提升电池的充电容量,从而保证车辆在低温环境下行驶时的行驶里程和续航时间不会减少。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电池充电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电池充电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二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三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四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五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六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七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八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九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十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十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第十二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首先对本公开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在对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池温度的高低也会影响电池充电容量的大小,例如,低温时,电池正极本身电子的导电性能会比较差,容易产生极化,使得电池的充电容量相比较于常温充电时会有所降低,进而使得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或续航时间都会相应减少,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电池的电芯外围或者包体外围设计液体循环管道,管道与车辆冷凝液以及空调系统连接,通过空调系统加热冷凝液,然后通过水泵使冷凝液在循环管道里流动起来,以热交换的方式达到对电池加热的目的,但是,这种现有的在电池系统中增加热管理系统的方法,存在以下问题:增加了电池包的体积和空间,同时也增加了电池包体结构的设计难度;安全风险较高,一旦出现管路冷凝液泄露现象,会导致系统严重漏电,危害人员生命安全;热交换效率低,能量消耗高;因外部温度传感器因精度问题以及放置位置受限等,无法准确监控电芯温度,无法找到电池容量提升的最佳温度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和云服务器,可以在检测到充电信号时,确定电池在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在该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每隔预设周期采集该电池的第一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根据该第一实时电压和该充电电流确定该电池的充电模型,该充电模型包括该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从云服务器获取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根据该充电模型和该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使得该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该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这样,当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时,可以通过调整电池的容量截止电压来提升电池的充电容量,从而保证车辆在低温环境下行驶时的行驶里程和续航时间不会减少。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在检测到充电信号时,确定电池在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其中,该电池可以包括功率型动力电池。
在本步骤中,为确保该环境温度的准确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对该环境温度进行校验,而在进行校验时,首先可以通过温度采集装置(如温度传感器)采集该电池当前所处环境的待校验环境温度,然后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以及该电池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根据该位置信息及该时间信息确定校验温度,并计算该待校验环境温度和该校验温度的温度差值,并在该温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该待校验环境温度为该环境温度。
其中,该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经度、纬度以及海拔高度等信息,可以通过车辆上安装的时钟模块获取该时间信息,可以通过车辆上的GPS模块获取该位置信息,在根据该位置信息及该时间信息确定该校验温度时,可以根据该位置信息以及该时间信息查询天气数据库来获取该校验温度,由于来自于天气数据库的温度数据相对较准确,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该校验温度作为对该待校验环境温度进行准确性校验的基础温度。
在步骤102中,在该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每隔预设周期采集该电池的第一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
由于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时,可以利用本公开提供的该电池充电的方法,通过提高电池的容量截止电压来提升电池的充电容量,但是,如果该电池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处于常温条件下,也提高该容量截止电压时,则会导致电池过充,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因此,只有在确定该电池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位于低温的预设温度范围时,才可以执行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容量截止电压来提升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容量的过程。
其中,该预设温度范围(如-10℃~10℃)可以包括根据对实验数据以及售后车辆的电池数据分析后确定的低温范围,该第一实时电压可以包括在该电池充电截止之前实时采集到的电池电压。
在步骤103中,根据该第一实时电压和该充电电流确定该电池的充电模型。
其中,该充电模型可以包括该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
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该充电电流计算与该第一实时电压对应的当前充电容量,然后根据该第一实时电压以及对应的该当前充电容量确定该充电模型。
在步骤104中,从云服务器获取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
在步骤105中,根据该充电模型和该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
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来实现:
方式一、确定该第一实时电压是否达到该容量截止电压;在该第一实时电压达到该容量截止电压时,获取该容量截止电压对应的截止电池容量;计算该截止电池容量和该额定充电容量的差值得到差值充电容量;将该差值充电容量代入该充电模型确定该差值充电容量对应的差值电池电压值,根据该差值电池电压值以及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确定该第一目标电压值。
在得到该差值电池电压值后,可以将该差值电池电压值与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之和确定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
方式二、由于该充电模型可以包括该电池在低温的预设温度范围内充电时,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将该额定充电容量代入该充电模型确定该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然后将该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确定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
在步骤106中,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
其中,该容量截止电压可以包括预先存储的该电池满充时的最大电池电压。
在执行本步骤后,可以使得该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该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由于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当确定该电池的电压值达到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时,会默认该电池本次充电完毕,在将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后,该容量截止电压被提高,此时,会继续对该电池充电。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升高,当电池温度过高时,不仅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可能会造成电池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在通过调整电池容量截止电压来提高电池充电容量的同时,还需考虑电池温度升高对电池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就是说,在将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后,还需根据该电池温度继续调整该容量截止电压,这样,既可以保证该电池的充电容量得到提升,也可以不影响该电池的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该电池温度继续调整该容量截止电压时,可以每隔预设周期继续采集该电池的第二实时电压和电池温度;根据该电池温度与该第一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以及该电池温度与该第二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该实际对应关系包括该电池温度与实时采集的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从云服务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该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该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实际对应关系以及该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目标电压值,然后将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从该第一目标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二目标电压值。
在根据实际对应关系以及该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目标电压值时,可以根据该实际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曲线,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曲线,将该实际对应关系曲线与该第一对应关系曲线的交点对应的电压值确定为该第二目标电压值。
在本公开中,该第一对应关系是由云服务器根据该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以及与该电池同类型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更新的,因此,在该电池完成本次低温环境下的容量提升时,还可以获取该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并将该第一电池数据发送至该云服务器,以便该云服务器根据该第一电池数据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其中,该第一电池数据包括该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该电池测量量可以包括电池的充电电流I、电池电压V、电池温度T等,该电池模型参数可以包括电池的直流阻抗DCIR、极化电阻R、极化电容C等,该电池状态量可以包括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V温度截止、电池充电容量Cap、电池充电循环次数cycle、电池荷电状态SOC、电池健康状态SOH、电池能量状态SOE、电池功率状态SOP等。
采用上述方法,在确定电池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每隔预设周期采集该电池的第一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根据该第一实时电压和该充电电流确定该电池的充电模型,该充电模型包括该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从云服务器获取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根据该充电模型和该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使得该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该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这样,当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时,可以通过调整电池的容量截止电压来提升电池的充电容量,从而保证车辆在低温环境下行驶时的行驶里程和续航时间不会减少。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接收车辆发送的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
其中,该第一电池数据包括该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该充电模型可以包括该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该电池测量量可以包括电池的充电电流I、电池电压V、电池温度T等,该电池模型参数可以包括电池的直流阻抗DCIR、极化电阻R、极化电容C等,该电池状态量可以包括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V温度截止、电池充电容量Cap、电池充电循环次数cycle、电池荷电状态SOC、电池健康状态SOH、电池能量状态SOE、电池功率状态SOP等。
在步骤202中,获取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
其中,该第二电池数据包括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可以包括与该电池型号相同和/或生产批次相同的电池,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电池数据是由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所在的车辆发送至该云服务器进行预先存储的。
在步骤203中,根据该第一电池数据及该第二电池数据更新该电池的第一对应关系。
其中,该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该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
由于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时,采用的分析数据的数据量越大,得到的分析结果的误差就越小,并且在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时,将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以及该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一起作为分析的基础,得到的分析结果能更准确的反映电池的实际状态,但是,参与更新的该第一电池数据以及该第二电池数据的数据量较大,如果由车辆根据该第一电池数据以及该第二电池数据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不仅需要较大的数据存储及处理空间,还会明显降低车辆的运算速度,因此,在本公开中,是由云服务器来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并将更新后的该第一对应关系发送至车辆,从而节省了车辆的存储空间,同时也提高了车辆数据处理的效率。
在本步骤中,云服务器可以根据预设算法模型(如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确定第二对应关系,该第二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该电池模型参数、该电池测量量以及该电池状态量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该第二对应关系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
在步骤204中,向该车辆发送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
在执行本步骤后,可以使得车辆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该额定充电容量调整该容量截止电压,使得该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该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采用上述方法,云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以及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并向车辆发送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使得车辆可以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该额定充电容量调整该容量截止电压,从而使得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这样,当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时,可以通过调整电池的容量截止电压来提升电池的充电容量,从而保证车辆在低温环境下行驶时的行驶里程和续航时间不会减少,另外,本公开中采用云服务器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在提高数据处理速度的同时,基于云服务器更新后的该第一对应关系相比较于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来说更能反映电池的实际状态,以便于车辆可以根据更新后的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更准确的调整该容量截止电压。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车辆在检测到充电信号时,确定电池在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其中,该电池可以包括功率型动力电池。
在本步骤中,为确保该环境温度的准确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对该环境温度进行校验,而在进行校验时,首先可以通过温度采集装置(如温度传感器)采集该电池当前所处环境的待校验环境温度,然后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以及该电池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根据该位置信息及该时间信息确定校验温度,并计算该待校验环境温度和该校验温度的温度差值,并在该温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该待校验环境温度为该环境温度。
其中,该位置信息可以包括经度、纬度以及海拔高度等信息,可以通过车辆上安装的时钟模块获取该时间信息,可以通过车辆上的GPS模块获取该位置信息,在根据该位置信息及该时间信息确定该校验温度时,可以根据该位置信息以及该时间信息查询天气数据库来获取该校验温度,由于来自于天气数据库的温度数据相对较准确,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该校验温度作为对该待校验环境温度进行准确性校验的基础温度。
在步骤302中,车辆确定该环境温度是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
由于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时,可以利用本公开提供的该电池充电的方法,通过提高电池的容量截止电压来提升电池的充电容量,但是,如果该电池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处于常温条件下,也提高该容量截止电压时,则会导致电池过充,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以及使用寿命,因此,本实施例在执行后续提升电池充电容量的步骤之前,需要先确定该电池当前所处的环境温度是否位于低温的预设温度范围。
其中,该预设温度范围(如-10℃~10℃)可以包括根据对实验数据以及售后车辆的电池数据分析后确定的低温范围,示例地,在确定该预设温度范围时,判断依据可以是电池在位于该预设温度范围的温度下充电时,该电池的满充容量是否较常温时有明显减少,以及在该温度下提高容量截止电压后,是否会对电池寿命有明显影响来确定。
在确定该环境温度位于该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执行步骤303至317;
在确定该环境温度没有位于该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执行步骤318。
在步骤303中,车辆每隔预设周期采集该电池的第一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
其中,该第一实时电压可以包括在该电池充电截止之前实时采集到的电池电压。
示例地,在充电过程中,可以每隔1秒采集一次该第一实时电压和该充电电流。
在步骤304中,车辆根据该充电电流计算与该第一实时电压对应的当前充电容量。
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安时积分法、卡尔曼滤波法等方法根据该充电电流计算与该第一实时电压对应的该当前充电容量,由于根据该充电电流计算该当前充电容量的方法属于现有技术,本公开对此不作赘述。
在步骤305中,车辆根据该第一实时电压以及对应的该当前充电容量确定充电模型。
其中,该充电模型可以包括该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在本步骤中,可以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确定该充电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执行步骤303和步骤304后,可以获取多个第一离散点,每个该第一离散点的横坐标可以包括该当前充电容量,纵坐标可以包括该第一实时电压,这样,在对该多个第一离散点进行描点连线后,即可确定该充电模型的曲线走势,再结合经验公式,即可确定该充电模型。
示例地,在执行步骤303和步骤304后,获取到的多个第一离散点分别是(1Ah,3.20V)、(2Ah,3.45V)、(5Ah,3.65V)、(10Ah,3.75V)、(20Ah,3.79V)、(30Ah,3.82V)、(40Ah,3.85V)、(50Ah,3.89V),将上述多个第一离散点进行描点连线后,即可确定该充电模型的曲线走势,根据该曲线走势可以确定该充电模型的曲线走势与对数型函数的曲线走势相似,此时,可以设定该充电模型的函数关系为y=blogax,此时,再将获取到的多个第一离散点带入y=blogax,即可确定该函数关系的参数a和b,从而可以确定该充电模型,上述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另外,也可根据描点得到的充电电压-充电容量曲线,借助经验公式,拟合得到该充电容量分别与充电电流、电池电压、电池温度、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指数等参数的函数关系。
在步骤306中,车辆从云服务器获取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
在步骤307中,车辆根据该充电模型和该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
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来实现:
方式一、确定该第一实时电压是否达到该容量截止电压;在该第一实时电压达到该容量截止电压时,获取该容量截止电压对应的截止电池容量;计算该截止电池容量和该额定充电容量的差值得到差值充电容量;将该差值充电容量代入该充电模型确定该差值充电容量对应的差值电池电压值,根据该差值电池电压值以及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确定该第一目标电压值,其中,在获取该容量截止电压对应的截止电池容量时,可以获取根据步骤304中的方法计算的与该容量截止电压对应的截止电池容量。
在得到该差值电池电压值后,可以将该差值电池电压值与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之和确定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
方式二、由于该充电模型可以包括该电池在低温的预设温度范围内充电时,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因此,可以将该额定充电容量代入该充电模型确定该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然后将该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确定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
在步骤308中,车辆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
其中,该容量截止电压可以包括预先存储的该电池满充时的最大电池电压。
在执行本步骤后,可以使得该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该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由于电池在充电的过程中,当确定该电池的电压值达到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时,会默认该电池本次充电完毕,在将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后,该容量截止电压被提高,此时,会继续对该电池充电。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温度会不断升高,当电池温度过高时,不仅会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可能会造成电池爆炸等安全事故,因此,在本公开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通过调整电池容量截止电压来提高电池充电容量的同时,还需考虑电池温度升高对电池造成的不利影响,也就是说,在将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后,还需根据该电池温度继续调整该容量截止电压,这样,既可以保证该电池的充电容量得到提升,也可以不影响该电池的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执行步骤309至步骤313的相关操作来实现根据该电池温度继续调整该容量截止电压。
在步骤309中,车辆每隔预设周期继续采集该电池的第二实时电压以及电池温度。
其中,该第二实时电压可以包括在将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后,继续采集的该电池的电池电压。
示例地,在继续充电过程中,也可以每隔1秒采集一次该第二实时电压和该电池温度。
在步骤310中,车辆根据该电池温度与该第一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以及该电池温度与该第二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
其中,该实际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获取的该电池温度与实时采集的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
示例地,在执行步骤309后,可以获取多个第二离散点,每个第二离散点的横坐标可以包括该电池温度,纵坐标可以包括电池电压,这样,在对该多个第二离散点进行描点连线后,即可得到该实际对应关系曲线。上述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步骤311中,车辆从云服务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
其中,第一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该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该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
在步骤312中,车辆根据该实际对应关系以及该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目标电压值。
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该实际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曲线,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曲线,考虑到实际的充电过程中,电池电压会不断升高,电池温度也会不断升高,也就是说,在该实际对应关系曲线中,该电池电压会随着该电池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又出于对电池寿命的考虑,在该第一对应关系曲线中,该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会随着电池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可以将该实际对应关系曲线与该第一对应关系曲线的交点对应的电压值确定为第二目标电压值。
在步骤313中,车辆将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从该第一目标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二目标电压值。
在实际充电的工况条件下,该第二目标电压值小于该第一目标电压值,但为了防止计算该第二目标电压值时出现错误,在将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继续调整为该第二目标电压值之前,还可以将该第一目标电压值进行存储,这样,在计算该第二目标电压值的过程出现故障时,还可以根据该第一目标电压值提高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充电容量,防止电池持续处于充电状态造成过充,从而为电池提供过充保护。
在步骤314中,车辆获取该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并将该第一电池数据发送至云服务器。
在本公开中,该第一对应关系是由云服务器根据该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以及与该电池同类型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更新的,因此,在该电池完成本次低温环境下的容量提升时,还可以获取该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并将该第一电池数据发送至该云服务器,以便该云服务器根据该第一电池数据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其中,该第一电池数据包括该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该电池测量量可以包括电池的充电电流I、电池电压V、电池温度T等,该电池模型参数可以包括电池的直流阻抗DCIR、极化电阻R、极化电容C等,该电池状态量可以包括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V温度截止、电池充电容量Cap、电池充电循环次数cycle、电池荷电状态SOC、电池健康状态SOH、电池能量状态SOE、电池功率状态SOP等。
在步骤315中,云服务器获取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
其中,该第二电池数据包括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可以包括与该电池型号相同和/或生产批次相同的电池。
在步骤316中,云服务器根据预设算法模型确定第二对应关系。
其中,该预设算法模型可以包括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算法模型,该第二对应关系可以包括该电池模型参数、该电池测量量以及该电池状态量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该函数关系可以包括以该电池测量量和该电池状态量为自变量,该电池模型参数为因变量的函数关系,该函数关系还可以包括以该电池测量量和该电池模型参数为自变量,该电池状态量为因变量的函数关系。
例如,该第二对应关系可以包括温度截止电压V温度截止与该电池测量量及电池状态量的函数关系V温度截止=f(I,T,Cap,cycle,SOH)、直流阻抗DCIR与该电池测量量及电池状态量的函数关系DCIR=f(I,V,T,Cap,cycle,SOC,SOH)、极化电阻R与该电池测量量及电池状态量的函数关系R=f(I,V,T,Cap,cycle,SOC,SOH)、极化电容C与该电池测量量及电池状态量的函数关系C=f(I,V,T,Cap,cycle,SOC,SOH)、电池荷电状态SOC与该电池测量量及电池状态量的函数关系SOC=f(V温度截止,I,T)以及电池健康状态与该电池测量量及电池状态量的函数关系SOH=f(V温度截止,I,T)等。
示例地,以该第二对应关系为温度截止电压V温度截止与该电池测量量及电池状态量的函数关系V温度截止=f(I,T,Cap,cycle,SOH)为例进行说明,云服务器首先在该第一电池数据及该第二电池数据中,获取与该电池的充电电流I、充电容量Cap、电池充电循环次数cycle、电池健康指数SOH相同的电池,在不同电池温度T下,分别对应的电池温度截止电压V温度截止,并将该电池的充电电流I、充电容量Cap、电池充电循环次数cycle、电池健康指数SOH电池温度T以及该电池温度T分别对应的电池温度截止电压V温度截止输入预设算法模型,得到该电池以及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分别对应的该不同电池温度下的电池温度截止电压,此时,可以将同一电池温度下,对应的电池温度截止电压出现频率最高的电压值作为该电池温度下的温度截止电压,以此类推,可以得到不同电池温度对应的温度截止电压,从而可以确定的该温度截止电压与该电池温度的第二对应关系,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例如,该电池记为A,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记为B、C、D、E、F,电池温度为T1时,电池A的温度截止电压为V1,电池B的温度截止电压为V1,电池C的温度截止电压为V2,电池D的温度截止电压为V1,电池E的温度截止电压为V1,电池F的温度截止电压为V1,由此可知,电池温度为T1时,温度截止电压V1的出现频率最高,从而可以确定电池温度T1对应的温度截止电压为V1,同样按照上述方法,可以确定电池温度为T2、T3、...、TN时分别对应的该温度截止电压,根据TI、T2、T3、...、TN以及分别对应的温度截止电压可以确定该温度截止电压与该电池温度的第二对应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工况条件下,该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以及该第二电池数据的数据量较大,云服务器可以基于预设算法模型确定该第二对应关系。
在步骤317中,云服务器根据该第二对应关系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
由于在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时,采用的分析数据的数据量越大,得到的分析结果误差就越小,并且在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时,将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以及该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一起作为分析的基础,得到的分析结果能更准确的反映电池的实际状态,但是,参与更新的该第一电池数据以及该第二电池数据的数据量较大,如果由车辆根据该第一电池数据以及该第二电池数据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不仅需要较大的数据存储及处理空间,还会明显降低车辆的运算速度,因此,在本公开中,是由云服务器来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并将更新后的该第一对应关系发送至车辆,从而节省了车辆的存储空间,同时也提高了车辆数据处理的效率。
示例地,继续以该第二对应关系为温度截止电压V温度截止与该电池测量量及电池状态量的函数关系V温度截止=f(I,T,Cap,cycle,SOH)为例进行说明,在确定该第二对应关系后,继续确定在将该电池的容量截止电压调整为该电池温度对应的温度截止电压时,该电池的健康指数是否会下降,在该电池的健康指数没有下降或者下降程度小于预设值时,云服务器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
示例地,电池的健康指数SOH为电池当前的满充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新出厂电池为100%,完全报废为0%,该电池的额定容量为Cap,该预设值设置为1%,在电池温度为T1时,从该第二对应关系中可以确定,T1对应的温度截止电压为V1,将V1带入充电模型,可以确定V1对应的充电容量为Cap1,此时计算出的电池健康指数Cap1/Cap为99.8%,此时,可以确定,在电池温度为T1时,将该温度截止电压调整为V1时,对应的电池健康指数下降0.2%,小于预设值1%,此时,云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第二对应关系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上述示例只是举例说明,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在步骤318中,保持当前的充电策略不变。
采用上述方法,云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以及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并将该更新后的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发送至车辆,这样,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时,可以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该额定充电容量调整该容量截止电压,从而使得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这样,在提升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容量的同时,也可以充分考虑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温度升高对电池寿命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车辆在低温环境下行驶时的行驶里程和续航时间不会减少,另外,本公开中从云服务器获取该第一对应关系,无需在该车辆的本地存储空间存储该第一对应关系,从而节省了车辆的存储空间,同时也提高了车辆数据处理的效率,并且,本公开中采用云服务器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在提高数据处理速度的同时,基于云服务器更新后的该第一对应关系相比较于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来说更能反映电池的实际状态,以便于车辆可以根据更新后的该第一对应关系更准确的调整该容量截止电压。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01,用于在检测到充电信号时,确定电池在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第一采集模块402,用于在该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每隔预设周期采集该电池的第一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
第二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该第一实时电压和该充电电流确定该电池的充电模型,该充电模型包括该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
第一获取模块404,用于从云服务器获取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
第三确定模块405,用于根据该充电模型和该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
第一调整模块406,用于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使得该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该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可选地,图5是根据图4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如图5所示,该第二确定模块403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4031,用于根据该充电电流计算与该第一实时电压对应的当前充电容量;
第一确定子模块4032,用于根据该第一实时电压以及对应的该当前充电容量确定该充电模型。
可选地,图6是根据图4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407,用于确定该第一实时电压是否达到该容量截止电压;
第二获取模块408,用于在该第一实时电压达到该容量截止电压时,获取该容量截止电压对应的截止电池容量;
该第三确定模块405包括:
第二计算子模块4051,用于计算该截止电池容量和该额定充电容量的差值得到差值充电容量;
第二确定子模块4052,用于将该差值充电容量代入该充电模型确定该差值充电容量对应的差值电池电压值;
第三确定子模块4053,用于根据该差值电池电压值以及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确定该第一目标电压值。
可选地,图7是根据图4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该第三确定模块405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4054,用于将该额定充电容量代入该充电模型确定该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
第五确定子模块4055,用于将该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确定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
可选地,图8是根据图4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如图8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采集模块409,用于每隔预设周期继续采集该电池的第二实时电压和电池温度;
第五确定模块410,用于根据该电池温度与该第一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以及该电池温度与该第二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该实际对应关系包括该电池温度与实时采集的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
第三获取模块411,用于从云服务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该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该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
第六确定模块412,用于根据该实际对应关系以及该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目标电压值;
第二调整模块413,用于将该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从该第一目标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二目标电压值。
可选地,图9是根据图8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如图9所示,该第六确定模块412包括:
第六确定子模块4121,用于根据该实际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曲线;
第七确定子模块4122,用于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曲线;
第八确定子模块4123,用于将该实际对应关系曲线与该第一对应关系曲线的交点对应的电压值确定为该第二目标电压值。
可选地,图10是根据图9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如图10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414,用于获取该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该第一电池数据包括该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
第一发送模块415,用于将该第一电池数据发送至该云服务器,以便该云服务器根据该第一电池数据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
可选地,图11是根据图4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如图11所示,该第一确定模块401包括:
采集子模块4011,用于通过温度采集装置采集该电池当前所处环境的待校验环境温度;
第九确定子模块4012,用于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以及该电池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并根据该位置信息及该时间信息确定校验温度;
校验子模块4013,用于根据该校验温度对该待校验环境温度进行校验得到该环境温度。
可选地,该校验子模块4013,用于计算该待校验环境温度和该校验温度的温度差值;在该温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该待校验环境温度为该环境温度。
采用上述装置,在确定电池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每隔预设周期采集该电池的第一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根据该第一实时电压和该充电电流确定该电池的充电模型,该充电模型包括该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从云服务器获取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根据该充电模型和该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该第一目标电压值,使得该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该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这样,当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时,可以通过调整电池的容量截止电压来提升电池的充电容量,从而保证车辆在低温环境下行驶时的行驶里程和续航时间不会减少。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如图12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201,用于接收车辆发送的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
第五获取模块1202,用于获取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
更新模块1203,用于根据该第一电池数据及该第二电池数据更新该电池的第一对应关系,该第一对应关系包括该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
第二发送模块1204,用于向该车辆发送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该电池在常温下的该额定充电容量,以使该车辆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该额定充电容量调整该容量截止电压,使得该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该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至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可选地,图13是根据图12所示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的框图,该第一电池数据包括该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该第二电池数据包括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如图13所示,该更新模块1203包括:
第十确定子模块12031,用于根据预设算法模型确定第二对应关系,该第二对应关系包括该电池模型参数、该电池测量量以及该电池状态量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更新子模12032,用于根据该第二对应关系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
采用上述装置,云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以及与该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并向车辆发送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使得车辆可以根据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该额定充电容量调整该容量截止电压,从而使得电池在该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这样,当电池在低温环境下充电时,可以通过调整电池的容量截止电压来提升电池的充电容量,从而保证车辆在低温环境下行驶时的行驶里程和续航时间不会减少,另外,本公开中采用云服务器更新该第一对应关系,在提高数据处理速度的同时,基于云服务器更新后的该第一对应关系相比较于预设的第一对应关系来说更能反映电池的实际状态,以便于车辆可以根据更新后的该第一对应关系以及该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更准确的调整该容量截止电压。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装置1400的框图。如图14所示,该电池充电装置1400可以包括:处理器1401,存储器1402。该电池充电装置1400还可以包括多媒体组件1403,输入/输出(I/O)接口1404,以及通信组件1405中的一者或多者。
其中,处理器1401用于控制该电池充电装置1400的整体操作,以完成上述的电池充电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器14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该电池充电装置1400的操作,这些数据例如可以包括用于在该电池充电装置14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以及应用程序相关的数据,例如联系人数据、收发的消息、图片、音频、视频等等。该存储器14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多媒体组件1403可以包括屏幕和音频组件。其中屏幕例如可以是触摸屏,音频组件用于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可以包括一个麦克风,麦克风用于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402或通过通信组件1405发送。音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I/O接口1404为处理器1401和其他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其他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鼠标,按钮等。这些按钮可以是虚拟按钮或者实体按钮。通信组件1405用于该电池充电装置1400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有线或无线通信。无线通信,例如Wi-Fi,蓝牙,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2G、3G或4G,或它们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因此相应的该通信组件1405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NFC模块。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池充电装置14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简称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简称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的电池充电方法。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电池充电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40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池充电装置1400的处理器1401执行以完成上述的电池充电方法。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充电装置1500的框图。例如,电池充电装置15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15,电池充电装置1500包括处理器1522,其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及存储器1532,用于存储可由处理器152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53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器1522可以被配置为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的电池充电方法。
另外,电池充电装置1500还可以包括电源组件1526和通信组件1550,该电源组件1526可以被配置为执行电池充电装置1500的电源管理,该通信组件155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电池充电装置1500的通信,例如,有线或无线通信。此外,该电池充电装置150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I/O)接口1558。电池充电装置15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5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等等。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电池充电方法的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为上述包括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532,上述程序指令可由电池充电装置1500的处理器1522执行以完成上述的电池充电方法。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26)

1.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充电信号时,确定电池在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在所述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每隔预设周期采集所述电池的第一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
根据所述第一实时电压和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型,所述充电模型包括所述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
从云服务器获取所述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
根据所述充电模型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
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使得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实时电压和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充电电流计算与所述第一实时电压对应的当前充电容量;
根据所述第一实时电压以及对应的所述当前充电容量确定所述充电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充电模型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实时电压是否达到所述容量截止电压;
在所述第一实时电压达到所述容量截止电压时,获取所述容量截止电压对应的截止电池容量;
所述根据充电模型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包括:
计算所述截止电池容量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的差值得到差值充电容量;
将所述差值充电容量代入所述充电模型确定所述差值充电容量对应的差值电池电压值;
根据所述差值电池电压值以及所述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充电模型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包括:
将所述额定充电容量代入所述充电模型确定所述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
将所述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每隔预设周期继续采集所述电池的第二实时电压和电池温度;
根据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第一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第二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所述实际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温度与实时采集的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
从云服务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所述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实际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目标电压值;
将所述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从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实际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目标电压值包括:
根据所述实际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曲线;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曲线;
将所述实际对应关系曲线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曲线的交点对应的电压值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从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包括所述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
将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以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电池数据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电池在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包括:
通过温度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电池当前所处环境的待校验环境温度;
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以及所述电池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所述时间信息确定校验温度;
根据所述校验温度对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进行校验得到所述环境温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校验温度对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进行校验得到所述环境温度包括:
计算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和所述校验温度的温度差值;
在所述温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为所述环境温度。
10.一种电池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车辆发送的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
获取与所述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及所述第二电池数据更新所述电池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
向所述车辆发送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额定充电容量调整所述容量截止电压,使得所述电池在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包括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所述第二电池数据包括与所述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所述根据第一电池数据及所述第二电池数据更新所述电池的第一对应关系包括:
根据预设算法模型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模型参数、所述电池测量量以及所述电池状态量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12.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充电信号时,确定电池在当前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
第一采集模块,用于在所述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每隔预设周期采集所述电池的第一实时电压和充电电流;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实时电压和所述充电电流确定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型,所述充电模型包括所述电池的充电容量和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云服务器获取所述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模型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确定第一目标电压值;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将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调整为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使得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位于所述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充电电流计算与所述第一实时电压对应的当前充电容量;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实时电压以及对应的所述当前充电容量确定所述充电模型。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实时电压是否达到所述容量截止电压;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实时电压达到所述容量截止电压时,获取所述容量截止电压对应的截止电池容量;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计算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截止电池容量和所述额定充电容量的差值得到差值充电容量;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差值充电容量代入所述充电模型确定所述差值充电容量对应的差值电池电压值;
第三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差值电池电压值以及所述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确定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额定充电容量代入所述充电模型确定所述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
第五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额定充电容量对应的电池电压值确定为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采集模块,用于每隔预设周期继续采集所述电池的第二实时电压和电池温度;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第一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温度与所述第二实时电压的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所述实际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温度与实时采集的电池电压的对应关系;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从云服务器获取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所述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二目标电压值;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将所述容量截止电压的电压值从所述第一目标电压值调整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确定模块包括:
第六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实际对应关系确定实际对应关系曲线;
第七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对应关系曲线;
第八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实际对应关系曲线与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曲线的交点对应的电压值确定为所述第二目标电压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包括所述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发送至所述云服务器,以便所述云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电池数据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采集子模块,用于通过温度采集装置采集所述电池当前所处环境的待校验环境温度;
第九确定子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的时间信息以及所述电池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及所述时间信息确定校验温度;
校验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校验温度对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进行校验得到所述环境温度。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验子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和所述校验温度的温度差值;在所述温度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所述待校验环境温度为所述环境温度。
21.一种电池充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车辆发送的电池的第一电池数据;
第五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第二电池数据;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及所述第二电池数据更新所述电池的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的温度截止电压与电池温度的对应关系;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车辆发送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电池在常温下的额定充电容量,以使所述车辆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以及所述额定充电容量调整所述容量截止电压,使得所述电池在所述环境温度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的截止电池容量得以提高。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数据包括所述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所述第二电池数据包括与所述电池类型相同的其他电池的充电模型、电池测量量、电池模型参数以及电池状态量,所述更新模块包括:
第十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算法模型确定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包括所述电池模型参数、所述电池测量量以及所述电池状态量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
更新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对应关系更新所述第一对应关系。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0或11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充电的装置。
26.一种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1或22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充电的装置。
CN201810835103.8A 2018-07-26 2018-07-26 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和云服务器 Active CN110758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5103.8A CN110758170B (zh) 2018-07-26 2018-07-26 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和云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35103.8A CN110758170B (zh) 2018-07-26 2018-07-26 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和云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8170A true CN110758170A (zh) 2020-02-07
CN110758170B CN110758170B (zh) 2022-01-07

Family

ID=69328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5103.8A Active CN110758170B (zh) 2018-07-26 2018-07-26 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和云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817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0050A (zh) * 2021-03-12 2021-06-04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充电设备
CN113514771A (zh) * 2020-04-10 2021-10-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阻抗寿命估算方法及系统
CN113665398A (zh) * 2021-07-22 2021-11-19 广东劲天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枪故障检测方法、终端以及系统
CN114643892A (zh) * 2022-04-11 2022-06-21 广州万城万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感知的电动车充电功率预测系统
CN114683964A (zh) * 2022-03-29 2022-07-01 北京芯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池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充电设备
CN115402152A (zh) * 2022-10-31 2022-11-29 宇龙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中动力电池温控系统
WO2023245392A1 (zh) * 2022-06-20 2023-12-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及其装置
WO2024040584A1 (zh) * 2022-08-26 2024-02-29 宁德时代未来能源(上海)研究院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7140A (zh) * 2010-10-12 2012-05-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锂离子电池的控制装置
US8574771B2 (en) * 2005-12-30 2013-11-05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CN104501351A (zh) * 2014-11-24 2015-04-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温度修正方法
CN105634077A (zh) * 2016-03-21 2016-06-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7408827A (zh) * 2015-08-21 2017-11-28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调整二次电池的充电条件的设备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74771B2 (en) * 2005-12-30 2013-11-05 Samsung Sdi Co., Ltd.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y
CN102447140A (zh) * 2010-10-12 2012-05-09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锂离子电池的控制装置
CN104501351A (zh) * 2014-11-24 2015-04-0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温度修正方法
CN107408827A (zh) * 2015-08-21 2017-11-28 株式会社Lg化学 用于调整二次电池的充电条件的设备和方法
CN105634077A (zh) * 2016-03-21 2016-06-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4771A (zh) * 2020-04-10 2021-10-19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阻抗寿命估算方法及系统
CN112910050A (zh) * 2021-03-12 2021-06-04 摩拜(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充电设备
CN113665398A (zh) * 2021-07-22 2021-11-19 广东劲天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枪故障检测方法、终端以及系统
CN114683964A (zh) * 2022-03-29 2022-07-01 北京芯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池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充电设备
CN114683964B (zh) * 2022-03-29 2024-04-26 北京芯虹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池状态信息确定方法及充电设备
CN114643892A (zh) * 2022-04-11 2022-06-21 广州万城万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感知的电动车充电功率预测系统
WO2023245392A1 (zh) * 2022-06-20 2023-12-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池充电方法及其装置
WO2024040584A1 (zh) * 2022-08-26 2024-02-29 宁德时代未来能源(上海)研究院有限公司 接入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02152A (zh) * 2022-10-31 2022-11-29 宇龙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中动力电池温控系统
CN115402152B (zh) * 2022-10-31 2023-01-06 宇龙时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中动力电池温控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8170B (zh)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8170B (zh) 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车辆和云服务器
CN110758127B (zh) 电池充电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208704B (zh) 一种基于电压滞后效应的锂电池建模方法和系统
WO2017000912A2 (zh) 电池健康状态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3399277B (zh) 一种动力电池实际容量估算方法
CN103823189B (zh) 动力电池组的剩余容量的计算方法
CN112147524B (zh) 电池容量校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KR20160004077A (ko) 배터리의 상태를 추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00196748A1 (e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Large Battery Stacks Us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6338695A (zh) 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
CN111175661A (zh) 一种用于确定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的方法及系统
KR101812460B1 (ko) 정보 처리 방법, 스마트 배터리, 단말기 및 컴퓨터 저장매체
CN109596993B (zh) 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检测的方法
CN104297694A (zh) 电池荷电状态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6864834A (zh) 电动设备及其电池电量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8205114A (zh) 电池寿命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CN104111429A (zh) 基于电压跟踪的锂电池剩余电量的计量方法
CN110907838B (zh) 电池工况仿真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1065A (zh) 预测电芯充放电性能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471320A (zh) 基于充电片段的电池健康状态估计方法及系统
CN116256651A (zh) 电池热失能预警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487014A (zh) 一种锂电池容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3466722B (zh) 确定电池荷电状态测量精度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3433458B (zh) 电池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6908728A (zh) 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soc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