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4435A - 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4435A
CN110754435A CN201911045755.2A CN201911045755A CN110754435A CN 110754435 A CN110754435 A CN 110754435A CN 201911045755 A CN201911045755 A CN 201911045755A CN 110754435 A CN110754435 A CN 110754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breeding
black soldier
soldier fly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57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维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0457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44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4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1/00Housing animal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K1/01Removal of dung or urine, e.g. from stab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31/00Housing birds
    • A01K31/002Poultry cages, e.g. transport box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31/00Housing birds
    • A01K31/04Dropping-boards; Devices for removing excreme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包括养殖箱体且养殖箱体为顶部开口结构并在养殖箱体顶部开口面四周设有用于防止黑水虻幼虫逃出的反挡板,养殖箱体内底部开设有收集孔并在收集孔上设有用于黑水虻幼虫逃出的收集孔罩且收集孔罩顶部设有与收集孔罩活动连接的幼虫逃离孔盖,养殖箱体内设有用于黑水虻养殖的养殖层。并公开了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方法。本发明具有将畜禽养殖和黑水虻养殖有机结合起来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能够进行资源化利用。
根据现有的养殖技术,在黑水虻从幼虫养殖至成虫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达到成品规格的黑水虻幼虫与处理剩余物(即虫沙)进行分离,以便将黑水虻幼虫用于畜禽饲料等,虫沙制成有机肥。传统的分离方法主要使用人工筛选分离和机器筛选的方法,前者耗时耗力,后者的设置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高,且存在可靠性差,分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为了更高效地分离黑水虻幼虫与虫沙,降低设置成本和生产运行成本,推广黑水虻固废处理技术,有必要发明出一种高效低成本的虫沙分离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将畜禽养殖和黑水虻养殖有机结合起来的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处理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箱体且养殖箱体为顶部开口结构并在养殖箱体顶部开口面四周设有用于防止黑水虻幼虫逃出的反挡板,养殖箱体内底部开设有收集孔并在收集孔上设有用于黑水虻幼虫逃出的收集孔罩且收集孔罩顶部设有与收集孔罩活动连接的幼虫逃离孔盖,养殖箱体内设有用于黑水虻养殖的养殖层。
其中,所述的养殖箱体底部设有若干个用于收集孔罩定位的固定位孔且收集孔罩通过固定位孔与养殖箱体底部活动连接。
其中,所述的收集孔罩为通透的圆柱形或者梯形圆柱罩体。
其中,所述的养殖箱体底部设有支撑结构。
其中,所述的支撑结构为支撑柱。
其中,所述的养殖箱体位于畜禽养殖室的畜禽养殖层下方并同时在畜禽养殖层下方设有落粪斜板且落粪斜板最低处与养殖箱体连接进行畜禽粪便收集;所述养殖箱体的收集孔下方设有用于收集黑水虻幼虫或虫沙的收集装置I。
其中,所述的养殖箱体位于高架鸡笼的笼体下方,养殖箱体为单个设置或者多个并排设置且养殖箱体的收集孔下方设有用于收集黑水虻幼虫或虫沙的收集装置II。
其中,所述的高架鸡笼为三角形或者梯形结构且笼体在高架鸡笼两侧的斜面上依次设置。
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养殖箱体内加入厨余垃圾或者畜禽粪便作为黑水虻食料进行黑水虻幼虫的培养,养殖层的高度低于收集孔罩的高度1cm~20cm;在黑水虻幼虫成蛹前,打开幼虫逃离孔盖在养殖箱体空间内形成唯一逃离出口;在收集孔下方设置收集装置I,黑水虻幼虫成蛹时攀爬收集孔罩离开养殖层并从收集孔罩中掉落至收集装置I中进行黑水虻幼虫的收集;待黑水虻幼虫收集完成后,取下收集孔罩,在收集孔下方设置另一收集装置I,将虫沙从收集孔刮落至该收集装置I中进行虫沙的收集;最终完成虫料的分离处理。
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畜禽养殖室的畜禽养殖层下方设置落粪斜板收集畜禽养殖层掉落的畜禽粪便,畜禽粪便在自身重力或者外力的作用下,顺着落粪斜板滑落至落粪斜板最低处下方的养殖箱体中形成养殖层;养殖层的高度低于收集孔罩的高度1cm~20cm;在黑水虻幼虫成蛹前,打开幼虫逃离孔盖在养殖箱体空间内形成唯一逃离出口;在收集孔下方设置收集装置I,黑水虻幼虫成蛹时攀爬收集孔罩离开养殖层并从收集孔罩中掉落至收集装置I中进行黑水虻幼虫的收集;待黑水虻幼虫收集完成后,取下收集孔罩,在收集孔下方设置另一收集装置I,将虫沙从收集孔刮落至该收集装置I中进行虫沙的收集;最终完成虫料的分离处理。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发明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处理方法,将畜禽养殖和黑水虻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将两者进行无缝对接,高效、低成本、省人工地互相协同生产,使得该养殖模式具有经济性、环保性、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养殖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养殖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I;
图3为本发明的养殖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II;
图4为本发明的畜禽养殖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高架鸡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养殖箱体、2为反挡板、3为养殖层、4为支撑柱、5为收集孔罩、6为幼虫逃离孔盖、7为固定位孔、8为收集孔、9为畜禽养殖室、10为畜禽养殖层、11为落粪斜板、12为收集装置I、13为高架鸡笼、14为笼体、15为收集装置II。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包括养殖箱体1且养殖箱体1为顶部开口结构并在养殖箱体1顶部开口面四周设有用于防止黑水虻幼虫逃出的反挡板2,养殖箱体1内底部开设有收集孔8并在收集孔8上设有用于黑水虻幼虫逃出的收集孔罩5且收集孔罩5顶部设有与收集孔罩5活动连接的幼虫逃离孔盖6,养殖箱体1内设有用于黑水虻养殖的养殖层3。其中,养殖箱体1底部设有若干个用于收集孔罩5定位的固定位孔7且收集孔罩5通过固定位孔7与养殖箱体1底部活动连接。收集孔罩5为通透的圆柱形或者梯形圆柱罩体。养殖箱体1底部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为支撑柱4。养殖箱体1位于畜禽养殖室9的畜禽养殖层10下方并同时在畜禽养殖层10下方设有落粪斜板11且落粪斜板11最低处与养殖箱体1连接进行畜禽粪便收集;养殖箱体1的收集孔8下方设有用于收集黑水虻幼虫或虫沙的收集装置I12。
本发明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当幼虫逃离孔盖6盖上,幼虫逃离孔关闭时,养殖箱体1内的养殖空间具有封闭性,可防止幼虫逃离,而当幼虫逃离孔盖6打开,幼虫逃离孔开放时,逃离出口具有唯一性,极大提高了幼虫的逃离效率和可靠性,极大减少了幼虫的随机逃逸,减少损失,也方便了幼虫的收集。本发明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可根据幼虫生长的情况,可在最佳时机开放幼虫逃离孔口,在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完成幼虫和虫粪的分离,且分离出的黑水虻幼虫几乎不附带任何杂质,整洁度高。本发明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性好,可靠性好,便于推广。
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方法,在养殖箱体1内加入厨余垃圾或者畜禽粪便作为黑水虻食料进行黑水虻幼虫的培养,养殖层3的高度低于收集孔罩5的高度1cm~20cm;在黑水虻幼虫成蛹前,打开幼虫逃离孔盖6在养殖箱体1空间内形成唯一逃离出口;在收集孔8下方设置收集装置I12,黑水虻幼虫成蛹时攀爬收集孔罩5离开养殖层3并从收集孔罩5中掉落至收集装置I12中进行黑水虻幼虫的收集;待黑水虻幼虫收集完成后,取下收集孔罩5,在收集孔8下方设置另一收集装置I12,将虫沙从收集孔8刮落至该收集装置I12中进行虫沙的收集;最终完成虫料的分离处理。
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方法,相对于筛分等物理分离手法,该装置分离虫粪时对黑水虻食料的水分要求不高,即便在虫料混合物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很好的发挥虫粪分离的作用,可适用于水分较大的餐厨垃圾的处理,,且分离出的黑水虻幼虫几乎不附带任何杂质,整洁度高。本发明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方法,虫沙的收集、转移的过程当中无需任何人工的负重劳动,非常省人力,并且通过在直接刮落至收集车或收集桶中,虫沙的收集、转移整个流程无缝对接,使得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
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方法,在畜禽养殖室9的畜禽养殖层10下方设置落粪斜板11收集畜禽养殖层10掉落的畜禽粪便,畜禽粪便在自身重力或者外力的作用下,顺着落粪斜板11滑落至落粪斜板11最低处下方的养殖箱体1中形成养殖层3;养殖层3的高度低于收集孔罩5的高度1cm~20cm;在黑水虻幼虫成蛹前,打开幼虫逃离孔盖6在养殖箱体1空间内形成唯一逃离出口;在收集孔8下方设置收集装置I12,黑水虻幼虫成蛹时攀爬收集孔罩5离开养殖层3并从收集孔罩5中掉落至收集装置I12中进行黑水虻幼虫的收集;待黑水虻幼虫收集完成后,取下收集孔罩5,在收集孔8下方设置另一收集装置I12,将虫沙从收集孔8刮落至该收集装置I12中进行虫沙的收集;最终完成虫料的分离处理。
该方法中,畜禽养殖采用高架平养的方式,畜禽养殖层具有网格或缝隙,养殖层下方设置落粪斜板11,可承接上方掉落下来的畜禽粪便,落粪斜板11的一端连接在黑水虻养殖槽之上,养殖槽为若干上述养殖箱体1排列或联通形成。
该方法将畜禽粪便处理和黑水虻养殖两个过程一体化紧密结合,可以随时简便地将新鲜粪便送入黑水虻幼虫养殖区,大幅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粪便堆积的时间和量,降低污染。使畜禽粪便的收集、清除、处理、处理后幼虫的分离、虫沙的收集、移除都无缝对接,还能大幅降低畜禽粪便的处理成本、黑水虻的饲养成本,大幅降低虫粪分离、虫沙移除的人工成本,且分离出的黑水虻幼虫几乎不附带任何杂质,整洁度高,并同时还能为养殖的畜禽提供优质的蛋白质饲料,使得黑水虻处理畜禽粪便在规模化生产上经济方便可行。
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养殖箱体1位于高架鸡笼13的笼体14下方,养殖箱体1为单个设置或者多个并排设置且养殖箱体1的收集孔8下方设有用于收集黑水虻幼虫或虫沙的收集装置II15。高架鸡笼13为三角形或者梯形结构且笼体14在高架鸡笼13两侧的斜面上依次设置。
针对该装置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方法,在高架鸡笼13的笼体14中进行鸡的养殖,鸡粪从笼体14中掉落至下方的养殖箱体1中形成养殖层3;养殖层3的高度低于收集孔罩5的高度1cm~20cm;在黑水虻幼虫成蛹前,打开幼虫逃离孔盖6在养殖箱体1空间内形成唯一逃离出口;在收集孔8下方设置收集车或收集桶,黑水虻幼虫成蛹时攀爬收集孔罩5离开养殖层3并从收集孔罩5中掉落至收集车或收集桶中进行黑水虻幼虫的收集;待黑水虻幼虫收集完成后,取下收集孔罩5,在收集孔8下方设置另一收集车或收集桶,将虫沙从收集孔8刮落至该收集车或收集桶中进行虫沙的收集;最终完成虫料的分离处理。
该方法将鸡的养殖、粪便处理和黑水虻养殖两个过程一体化紧密结合,可以随时简便地将新鲜粪便送入黑水虻幼虫养殖区降低污染。使鸡粪的收集、清除、处理、处理后幼虫的分离、虫沙的收集、移除都无缝对接,还能大幅降低鸡粪的处理成本、黑水虻的饲养成本,且分离出的黑水虻幼虫几乎不附带任何杂质,整洁度高。同时,三角形或者梯形结构的高架鸡笼13有助于通风,防止恶臭。
现有技术中利用黑水虻处理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的方法或装置,往往存在处理流程中人工参与过多而导致的效率低下、人工成本上升,进而使整个系统失去经济性而无法规模化推广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处理装置结构复杂、设置成本过高、可靠性不足、操作不够方便、运行维护成本过高,而导致无法广泛推广的问题。本发明的装置及方法,将畜禽养殖和黑水虻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将两者进行无缝对接,高效、低成本、省人工地互相协同生产,使得该养殖模式具有经济性、环保性、推广性。

Claims (10)

1.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箱体(1)且养殖箱体(1)为顶部开口结构并在养殖箱体(1)顶部开口面四周设有用于防止黑水虻幼虫逃出的反挡板(2),养殖箱体(1)内底部开设有收集孔(8)并在收集孔(8)上设有用于黑水虻幼虫逃出的收集孔罩(5)且收集孔罩(5)顶部设有与收集孔罩(5)活动连接的幼虫逃离孔盖(6),养殖箱体(1)内设有用于黑水虻养殖的养殖层(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箱体(1)底部设有若干个用于收集孔罩(5)定位的固定位孔(7)且收集孔罩(5)通过固定位孔(7)与养殖箱体(1)底部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孔罩(5)为通透的圆柱形或者梯形圆柱罩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箱体(1)底部设有支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结构为支撑柱(4)。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箱体(1)位于畜禽养殖室(9)的畜禽养殖层(10)下方并同时在畜禽养殖层(10)下方设有落粪斜板(11)且落粪斜板(11)最低处与养殖箱体(1)连接进行畜禽粪便收集;所述养殖箱体(1)的收集孔(8)下方设有用于收集黑水虻幼虫或虫沙的收集装置I(12)。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养殖箱体(1)位于高架鸡笼(13)的笼体(14)下方,养殖箱体(1)为单个设置或者多个并排设置且养殖箱体(1)的收集孔(8)下方设有用于收集黑水虻幼虫或虫沙的收集装置II(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架鸡笼(13)为三角形或者梯形结构且笼体(14)在高架鸡笼(13)两侧的斜面上依次设置。
9.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养殖箱体(1)内加入厨余垃圾或者畜禽粪便作为黑水虻食料进行黑水虻幼虫的培养,养殖层(3)的高度低于收集孔罩(5)的高度1cm~20cm;在黑水虻幼虫成蛹前,打开幼虫逃离孔盖(6)在养殖箱体(1)空间内形成唯一逃离出口;在收集孔(8)下方设置收集装置I(12),黑水虻幼虫成蛹时攀爬收集孔罩(5)离开养殖层(3)并从收集孔罩(5)中掉落至收集装置I(12)中进行黑水虻幼虫的收集;待黑水虻幼虫收集完成后,取下收集孔罩(5),在收集孔(8)下方设置另一收集装置I(12),将虫沙从收集孔(8)刮落至该收集装置I(12)中进行虫沙的收集;最终完成虫料的分离处理。
10.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畜禽养殖室(9)的畜禽养殖层(10)下方设置落粪斜板(11)收集畜禽养殖层(10)掉落的畜禽粪便,畜禽粪便在自身重力或者外力的作用下,顺着落粪斜板(11)滑落至落粪斜板(11)最低处下方的养殖箱体(1)中形成养殖层(3);养殖层(3)的高度低于收集孔罩(5)的高度1cm~20cm;在黑水虻幼虫成蛹前,打开幼虫逃离孔盖(6)在养殖箱体(1)空间内形成唯一逃离出口;在收集孔(8)下方设置收集装置I(12),黑水虻幼虫成蛹时攀爬收集孔罩(5)离开养殖层(3)并从收集孔罩(5)中掉落至收集装置I(12)中进行黑水虻幼虫的收集;待黑水虻幼虫收集完成后,取下收集孔罩(5),在收集孔(8)下方设置另一收集装置I(12),将虫沙从收集孔(8)刮落至该收集装置I(12)中进行虫沙的收集;最终完成虫料的分离处理。
CN201911045755.2A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07544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5755.2A CN110754435A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5755.2A CN110754435A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4435A true CN110754435A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34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5755.2A Pending CN110754435A (zh) 2019-10-30 2019-10-30 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4435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33349U (zh) * 2013-11-07 2014-06-11 郝汉杰 幼虫转化装置、幼虫室和黑水虻养殖系统
CN106070073A (zh) * 2016-06-21 2016-11-09 赵河山 基于黑水虻的鸡粪处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633349U (zh) * 2013-11-07 2014-06-11 郝汉杰 幼虫转化装置、幼虫室和黑水虻养殖系统
CN106070073A (zh) * 2016-06-21 2016-11-09 赵河山 基于黑水虻的鸡粪处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04810B (zh) 规模化高效蝇蛆养殖设备和工艺
CN110074067A (zh) 一种基于养殖系统黑水虻幼虫的养殖方法
CN203633349U (zh) 幼虫转化装置、幼虫室和黑水虻养殖系统
CN112753657B (zh) 一种养殖黑水虻处理畜禽粪便的系统及其应用
CN104351071B (zh) 一种标准化生长育肥猪舍
CN106414374A (zh) 蠕虫收获设备
CN107691381A (zh) 一种以畜禽粪便养殖黑水虻的装置和养殖方法
CN107667985A (zh) 黑水虻养殖装置和养殖方法
CN113439714A (zh) 新型黑水虻自动化养殖流水线及转运方法
CN107873526A (zh) 畜禽生态养殖系统和养殖方法
CN112715493A (zh) 黑水虻全自动立体养殖系统
CN110959580A (zh) 一种悬臂式多层黑水虻养殖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06577306A (zh) 一种羊养殖系统
CN203446330U (zh) 适用于山区坡地的生态羊舍
CN107743926A (zh) 一种黑水虻养殖装置和养殖方法
CN211379318U (zh) 一种蚯蚓密集养殖箱
CN108419761B (zh) 蛆粪自动分离养殖的方法
CN107667986B (zh) 一种集约化生态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CN217609050U (zh) 一种黑水虻自动养殖分离装置
CN110754435A (zh) 一种高效的黑水虻虫料分离处理装置及其分离处理方法
CN116098127A (zh) 一种立体式低成本黑水虻养殖方法
CN207269657U (zh) 一种具有自动分选功能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CN213695366U (zh) 一种利用黑水虻原位降解网床平养畜禽粪污的装置
CN115211409A (zh) 餐厨垃圾分布式昆虫转化就地处理设备及方法
CN214102856U (zh) 一种黑水虻智能化立体养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