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4044B - 用于上行链路覆盖自适应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上行链路覆盖自适应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4044B
CN110754044B CN201780091985.5A CN201780091985A CN110754044B CN 110754044 B CN110754044 B CN 110754044B CN 201780091985 A CN201780091985 A CN 201780091985A CN 110754044 B CN110754044 B CN 1107540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s
uplink
coverage
uplink beam
ne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19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4044A (zh
Inventor
A.斯蒂芬尼
C.S.邦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07540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0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40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40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与调整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上行链路覆盖相关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覆盖的网络节点的操作方法包括:确定需要为蜂窝通信网络中的多个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对于一个或多个小区中的每个小区,针对该小区的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是针对该小区的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从天线域到波束域的变换。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确定需要为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时,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以及为一个或多个小区应用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Description

用于上行链路覆盖自适应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蜂窝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使用高级天线系统时的自适应上行链路覆盖。
背景技术
高级(或自适应)天线系统(AAS)是具有众多天线元件和射频(RF)链的天线系统。对于一些高级天线系统,为了降低接收器处理的计算复杂度,大部分信号处理在波束域中执行,而不是直接在天线域中执行信号处理。更具体地说,将变换应用于经由多个天线元件接收的信号,以将信号从天线域变换到波束域,或者一般变换到其中分量标准正交(orthonormal)函数在空间上正交的任何标准正交变换域,该正交变换域可能具有比天线更低的维数。然后,在波束域(或者在更一般的情况下是标准正交变换域)中执行信号处理。当只保持从用户方向接收的波束信号进行处理时,波束域中的维数降低是可能的。换言之,通过从波束域中选择具有重要的有用信号功率的适当信号来实现维数降低,即,需要被处理以检测数据的接收信号副本的数量。通过不包括被确定为携带无关紧要的有用信号内容的信号,能(通过消除噪声信号)改进检测性能。在天线域中,必须处理所有或大多数接收到的信号以捕获有用信号内容。在波束域中工作的可能优势包括降低复杂度并改进期望的信号估计/检测性能,这是由于与空间着色干扰和要估计的未知信道系数相关联的功率的重新分布而带来的。通常,能选择每个标准正交函数来表示覆盖区域内的几何空间。
小区整形(shaping)涉及作用于网络的高级天线系统来为蜂窝网络中的特定小区修改控制信道和业务的小区覆盖,同时维持网络区域覆盖。小区覆盖能由诸如下述的公共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来确定:同步和小区特定参考信号,例如长期演进(LTE)中的公共参考信号(CRS)或宽带码分多址(WCDMA)中的主公共导频信道(P-CPICH)。小区整形能通过水平和/或垂直地修改天线波束来实现。换言之,为了提供小区整形,对高级天线系统进行的可能动作能包括天线面板的机械和/或电气倾斜/旋转,和/或模拟/数字/混合波束成形机制的修改,以加宽/缩窄/操纵公共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波束;和/或功率控制,以减小或增加有效的小区半径。小区整形能用于跟随一天或一周的业务变化。用户设备装置(UE)经历公共的、单个的、半静态的小区。
小区整形是一个聚焦下行链路的过程。应用一些改变来改变下行链路公共信道的覆盖。上行链路基带不被认为是传统小区整形的问题,因为数字处理是在天线域中完成的,因此不需要适配维数可能低于天线数量的波束空间。对小区整形修改的任何上行链路自适应都能应用在全维数天线域上直接在上行链路接收器中进行。
注意,小区整形是多小区协调过程,因为当应用小区整形时,必须维持网络覆盖。这是相对慢的小区间协调过程,其能够在功能上集中化的协调实体中实现,或者跨小区以分布式方式实现。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下行链路业务负荷分布和/或上行链路业务负荷分布,可能期望小区整形修改。
发明内容
公开了与调整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上行链路覆盖相关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为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覆盖的网络节点的操作方法包括确定需要为蜂窝通信网络中的多个小区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对于一个或多个小区中的每个小区,针对该小区的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是针对该小区的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从天线域到波束域的变换。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确定需要为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时,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以及为一个或多个小区应用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以这种方式,上行链路覆盖能适合于例如提供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匹配和/或提供上行链路覆盖和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匹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需要为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评估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失配(mismatch),并且如果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失配大于预定义阈值,则确定需要为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评估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失配包括:响应于对于一个或多个小区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的下行链路小区整形的改变而评估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失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针对一个或多个小区的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减少或最小化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失配。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从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中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是来自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提供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最佳匹配的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为一个或多个小区应用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之后,确定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剩余失配大于预定义阈值。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确定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剩余失配大于预定义阈值时,为一个或多个小区计算第二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其减少或最小化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剩余失配,以及为一个或多个小区应用第二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从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中为一个或多个小区计算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减少或最小化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失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需要为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评估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失配,并且如果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失配大于预定义阈值,则确定需要为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针对一个或多个小区的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减少或最小化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失配。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从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中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是来自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提供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最佳匹配的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为一个或多个小区应用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之后,确定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剩余失配大于预定义阈值。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确定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剩余失配大于预定义阈值时,为一个或多个小区计算第二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其减少或最小化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剩余失配,并且为一个或多个小区应用第二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一个或多个小区确定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从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中为一个或多个小区计算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减少或最小化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和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失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评估是否需要为一个或多个小区执行一个或多个切换、一个或多个协调多点CoMP集合改变和/或一个或多个载波聚合配置改变;以及在确定需要为一个或多个小区执行一个或多个切换、一个或多个CoMP集合改变和/或一个或多个载波聚合配置改变时,为一个或多个小区执行一个或多个切换、一个或多个CoMP集合改变和/或一个或多个载波聚合配置改变。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是蜂窝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络节点。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一个或多个小区应用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将一个或多个小区配置成:当处理一个或多个小区上的上行链路信号时使用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网络节点是蜂窝通信网络的无线电接入节点,并且一个或多个小区是由无线电接入节点服务的一个或多个小区。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一个或多个小区应用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当处理一个或多个小区上的上行链路信号时,在无线电接入节点本地应用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还公开了用于为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覆盖的网络节点的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适合于执行根据本文公开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节点的操作方法。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用于为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覆盖的网络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包括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由此网络节点可操作以执行根据本文公开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节点的操作方法。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用于为蜂窝通信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调整上行链路覆盖的网络节点包括可操作以执行根据本文公开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节点的操作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模块。
还公开了计算机程序的实施例。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实施根据本文公开的任何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节点的操作方法。还公开了包含前面提到的计算机程序的载体的实施例,其中载体是电子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之一。
附图说明
并入且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图示了本公开的若干方面,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图示了上行链路中的波束域处理;
图2图示了传统的小区整形,即,修改公共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覆盖;
图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其中上行链路波束变换适合于在小区整形之后匹配下行链路覆盖;
图4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其他实施例的示例,其中即使没有将小区整形应用于任何小区的下行链路公共信道,只要总上行链路多小区覆盖仍然适当地匹配下行链路多小区覆盖,则修改各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
图5图示了其中可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蜂窝通信网络的一个示例;
图6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网络节点(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或核心网络节点)的操作;
图7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网络节点(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或核心网络节点)响应于下行链路小区整形的改变而适配(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操作;
图8图示了其中空间函数集fk(φ,θ)是一组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示例;
图9是图示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面的框图;
图10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由网络节点执行的用于在给定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或空间分布的情况下改变(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过程的一个示例;
图11和12图示了无线装置的示例实施例;以及
图13至15图示了网络节点的示例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阐述的实施例表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实施例的信息,并且说明了实践实施例的最佳模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依照附图阅读如下描述时将理解本公开的概念,并且将认识到本文中没有特别解决的这些概念的应用。应该理解,这些概念和应用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无线电节点:如本文所使用的,“无线电节点”是无线电接入节点或者是无线装置。
无线电接入节点:如本文所使用的,“无线电接入节点”或“无线电网络节点”是蜂窝通信网络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操作以无线传送和/或接收信号的任何节点。无线电接入节点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基站(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第五代(5G)新空口(NR)网络中的NR基站(gNB)或3GPP长期演进(LTE)网络中的增强或演进的节点B(eNB))、高功率或宏基站、低功率基站(例如,微基站、微微基站、归属eNB等)以及中继节点。
核心网络节点:如本文所使用的,“核心网络节点”是核心网络中的任何类型的节点。核心网络节点的一些示例包括:例如,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服务能力开放功能(SCEF)等。
无线装置:如本文所使用的,“无线装置”是通过向(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接入节点无线传送和/或接收信号来接入蜂窝通信网络(即,由蜂窝通信网络服务)的任何类型的装置。无线装置的一些示例包括但不限于3GPP网络中的用户设备装置(UE)和机器型通信(MTC)装置。
网络节点:如本文所使用的,“网络节点”是蜂窝通信网络/系统的核心网络或无线电接入网络的任一部分。
天线域(或天线空间域)和波束域(或波束空间域):在给定时间从天线阵列传送或在天线阵列接收的信号能被表示为值的阵列。这个阵列的大小等于天线的数量。域的基(basis)是元件的最小大小的集合,能将这些元件组合以跨越我们正在研究的完整空间。因此,在天线域中,基(base)只是在所有天线元件处的信号。能将数学运算(manipulation)应用于表示天线处的信号值的阵列,并且当进行这样的运算时,称这些运算是在天线域中。
现在,那些数学运算之一能够是基变换。基变换将从一个域变换到另一个域。为了能够覆盖完整的初始天线域空间,将需要维持完整的维数大小。因此初始天线域的大小和变换后的域的大小将保持相同,即,天线的数量。但是,如果基变换被设计成使得新基的某些元件可能在幅度上主导其他元件,则能在基变换之后或者作为基变换的一部分应用维数降低运算。维数降低仅在于在变换后的域中丢弃阵列的一些元件。被丢弃的元件对应于变换后的域基元件,这些元件可能对应于最低幅度元件。在本文档中,我们将这个降维空间称为波束域。
注意,本文给出的描述聚焦在3GPP蜂窝通信系统,并且因此,经常使用3GPP术语或与3GPP术语类似的术语。然而,本文公开的概念不限于3GPP系统。
注意,在本文的描述中,可以引用术语“小区”;然而,特别是针对5G NR概念,可以使用波束来代替小区,并且因此,重要的是要注意,本文描述的概念同样适用于小区和波束两者。
在讨论本公开的实施例之前,提供了对使用高级天线系统时出现的问题的讨论。对于在上行链路接收链中使用预先建立的半静态变换来进行从天线域到降维波束域的基变换的高级天线系统,任何小区整形都将需要考虑如下事实:上行链路中的波束空间覆盖必须匹配小区整形后的下行链路公共信道的修改后的覆盖。图1图示了上行链路中的波束域处理。需要匹配上行链路波束空间的覆盖和下行链路公共信道的覆盖。如果使用小区整形,即,修改下行链路公共控制信号的覆盖,而不修改从天线空间到波束空间的上行链路变换,则上行链路覆盖可能不再匹配下行链路小区形状,这将导致地理网络区域的次优覆盖(例如,用户的吞吐量减少和网络覆盖减少)。
本公开的实施例将由下行链路公共控制信号的覆盖所定义的小区形状链接到用于一些上行链路信道的特定天线到波束变换,使得上行链路覆盖和下行链路覆盖匹配而不管小区形状如何。图2图示了传统的小区整形,即,修改公共下行链路控制信号的覆盖。在图示的示例中,协调下行链路小区整形以提供网络覆盖。特别地,对于图2的左手侧上的小区,小区整形导致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减少。为了维持网络覆盖,还将小区整形应用于增加图2的右手侧上的小区覆盖。如果在不修改从天线空间到波束空间的上行链路变换的情况下使用图示的小区整形,则上行链路覆盖将不再匹配下行链路小区形状,这将导致次优的覆盖和性能。
图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其中上行链路波束变换适合于在小区整形之后匹配下行链路覆盖。图3的顶部图示了与上面针对图2所述相同的小区整形。图3的下部分图示了针对两个小区的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改变,使得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与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匹配。具体地说,在该示例中,为了简单起见,上行链路波束域仅包括两个波束。对于图3的左手侧上的小区,为该小区改变上行链路波束变换,这可以包括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使得在下行链路小区整形后,上行链路覆盖与该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匹配。同样,对于图3的左手侧上的小区,为该小区改变上行链路波束变换,这再次可以包括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使得在下行链路小区整形后,上行链路覆盖与该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匹配。
注意,虽然在其中目标是保持特定小区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覆盖之间匹配的小区覆盖的上下文中描述了一些实施例,但是相同的概念能应用于网络级而不是小区级。也就是说,可能修改多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使得当在那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公共信道上应用小区整形时,整个多小区上行链路覆盖与那些相同的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覆盖保持良好匹配。例如,当使用协调多点(CoMP)处理时,维持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之间的多小区覆盖匹配代替小区级匹配可能是足够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即使没有将小区整形应用于任何小区的下行链路公共信道,只要总上行链路多小区覆盖仍然适当地匹配下行链路多小区覆盖,则修改各个小区的上行链路覆盖。图4图示了这个概念。特别地,图4的顶部图示了其中没有对下行链路覆盖进行修改(即,没有对任何小区的下行链路公共信道的覆盖进行修改)的场景。图4的下部分图示了对于这些相同的小区,改变对于其中两个小区的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以便更好地匹配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同时维持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匹配。
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不限于任何特定优点或受其限制,但是提供了以下优点。如果想要得益于使用半静态天线空间到波束空间变换的上行链路的维数降低以及小区整形自适应两者,则需要一种机制来将下行链路公共信道中的覆盖的修改耦合到恰当的上行链路天线空间到波束空间变换,以便匹配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覆盖。否则,会损害网络吞吐量和覆盖。
图5图示了其中可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蜂窝通信网络10的一个示例。如图所示,多个无线装置12(例如,UE)向无线电接入节点14(例如,eNB或gNB,它们是5GNR基站)无线传送信号并从无线电接入节点14接收信号,每个无线电接入节点14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小区16。无线电接入节点14连接到核心网络1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核心网络18中实现小区间小区整形协调器20。小区间小区整形协调器20操作以协调针对小区16的下行链路小区整形。
图6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网络节点(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14或核心网络节点)的操作。如图所示,网络节点确定需要为蜂窝通信网络10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步骤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已经或将要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小区整形的改变,这将导致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失配(即,大于预定义失配阈值的失配),则网络节点确定需要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基于(一个或多个)小区16中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来确定需要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在确定需要调整(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时,网络节点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步骤102)。取决于特定实施例,(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可以从多个预定和存储的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中获得或计算。在一些实施例中,确定(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覆盖失配被最小化或减小到可接受的水平(例如,由预定义或预配置的失配阈值所定义的水平)。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基于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来确定(例如,以将上行链路波束与下述方向匹配:正在从所述方向接收或预期要从所述方向接收最多的上行链路业务)。
网络节点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变换(步骤104)。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节点是核心网络节点,并且核心网络节点通过向(一个或多个)适当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4发信号通知(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或(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一个或多个)指示来应用(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网络节点是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小区14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4,并且无线电接入节点14在处理上行链路信号时,在无线电接入节点14本地应用(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进行(一个或多个)下行链路公共信道的小区整形时,即,触发针对小区16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下行链路公共信道的改变时,执行(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得下行链路覆盖和现有上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失配(在本文中称为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覆盖失配)的评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覆盖失配可以仅针对下述那些小区执行:为所述小区执行了下行链路小区整形(例如,为每个小区单独执行);或者上行链路-下行链路覆盖失配可以针对扇区载波执行。考虑到目前为感兴趣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道使用从天线域到波束域的上行链路变换,评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失配。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覆盖失配被标识,则评估多个预先计算和存储的备选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以找到提供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覆盖之间可接受匹配的变换。如果确实存在提供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可接受匹配的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则该上行链路变换将被指定为在小区整形修改之后要使用的变换。相反,如果没有预先计算和存储的上行链路变换会得出可接受的覆盖匹配,则计算新的可接受变换,该变换将被标识为在小区整形之后要使用的变换,并且还被存储在预先计算的上行链路变换的数据库中以供将来参考。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每个小区16处填充空间正交函数的基集。例如,每个函数表示一组方向。这里方向或定向波束一般由两个角度——方位角和仰角来描述。基于下行链路小区覆盖,确定正交函数的子集来执行上行链路波束成形以便接收业务和控制信道。例如,确定所确定的子集来提供下行链路覆盖和上行链路覆盖之间可接受水平的匹配。通过将其中一些正交函数组合在一起以降低接收器中的计算复杂度,所选择的子集可以进一步减少到更少数量的函数。基集的大小取决于天线阵列的维数。
图7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网络节点(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14或核心网络节点)响应下行链路小区整形的改变而适配(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操作。根据一些实施例,该过程是图6的过程的更详细版本。注意,用虚线图示了可选步骤。在该实施例中,网络节点评估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修改下行链路小区整形的需要(步骤200)。
对于建立是否需要修改下行链路小区整形(即,需要改变下行链路公共信道的覆盖)的评估涉及小区间协调,以共同考虑负荷平衡方面以及与从无线装置12到各种扇区载波的链路质量相关的方面。小区整形能导致某些无线装置12的切换和/或载波聚合辅扇区载波的改变,并且因此,需要考虑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业务负荷以及所有扇区载波上的链路质量两者来进行。小区整形也能对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配对机会具有影响,这因此也应该被考虑到。在某些链路保持能力(retainability)和地理服务可用性约束下优化小区整形的准则包括多小区吞吐量、某些业务流的无线装置吞吐量、功率效率以及无线装置的电池寿命的任何组合。
对修改下行链路小区整形的需要的评估能使用在无线电接入节点侧上进行的多个测量和/或在无线装置侧上进行的并报告给无线电接入节点14的测量。作为示例,在LTE中,可使用在3GPP技术规范(TS)36.331中指定的以下触发的UE测量报告:
·A1-服务变得比阈值更好;
·A2-服务变得比阈值更差;
·A3-邻居变得比主小区(PCell)偏移得更好;
·A4-邻居变得比阈值更好;
·A5-PCell变得比阈值1更差,并且邻居变得比阈值2更好;
·A6-邻居变得比辅小区(SCell)偏移得更好;
·C1-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资源变得比阈值更好;
·C2-CSI-RS资源变得比参考CSI-RS资源偏移得更好;
·B1-无线接入技术(RAT)间邻居变得比阈值更好;
·B2-PCell变得比阈值1更差,并且RAT间邻居变得比阈值2更好。
无线电接入节点14还能使用由无线装置12报告的其他信息,诸如例如缓冲器状态报告(BSR)和/或功率余量报告(PHR)。作为一个简单的示例,标识下行链路负荷不平衡可基于两个邻近小区16中的物理资源块(PRB)利用和传送时间间隔(TTI)利用,一个小区16具有非常低的负荷,而邻居小区16高负荷。重负荷小区16中的某些无线装置12可报告与轻负荷邻居小区16相关的A4消息。基于该A4测量,将标识在重负荷小区16的方向上扩展轻负荷小区16的期望。
评估对于下行链路小区整形改变的需要(即,对于下行链路覆盖改变的需要)可以例如涉及分析来自所连接的无线装置12的各种UE测量报告,诸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到达时间差(TDOA)等。(一个或多个)网络节点(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14)能使用这些测量来标识现有小区覆盖区域内所连接的无线装置群体(population)的位置(或方向)。无线装置12的位置能通过针对不同服务网络节点和相邻网络节点的RSRP/RSRQ/TDOA报告找到。利用无线电接入节点14的位置和从测量报告导出的电距离的知识,能确定网络覆盖区域内无线装置群体的位置。当无线装置12群体被确定为集中在总覆盖的子集中时,能调整下行链路小区整形(即,下行链路公共信道的波束成形覆盖)。这将确保广播波束以较小(与覆盖整个覆盖区域相比较小)的传送功率到达无线装置群体,由此提高网络效率。
在另一种情况下,评估对于下行链路小区整形(即,下行链路覆盖)改变的需要可以例如由(一个或多个)邻居网络节点的下行链路覆盖的调整来触发。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节点可能不得不修改下行链路覆盖以便增加(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到达范围(reach),使得网络能覆盖指定区域。在又一种情况下,评估对于下行链路覆盖改变的需要可以例如由指定覆盖区域内的无线装置群体的不均匀地理分布触发。
在这种情况下,能以修改后的波束形状来保留全传送功率而增加到达范围。当相邻网络节点中的负荷增加时,增加到达范围场景是优选的。通过增加到达范围,网络节点能高效地共享无线装置负荷,从而进一步减少呼叫中断(dropped call)。
如果不需要修改下行链路小区整形(步骤202,否),则过程返回到步骤200。如果需要修改下行链路小区整形(步骤202,是),则网络节点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更新下行链路小区整形(步骤204)。
然后,网络节点确定是否需要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例如作为下行链路小区整形的改变的结果(步骤206)。更具体地,在图7的示例实施例中,网络节点评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失配(步骤206A)。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覆盖之间失配的评估基于用于(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一个或多个)当前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和下行链路小区整形。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失配的评估也可以基于测量以及基于那些测量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覆盖的建模。机器学习方法能用于将例如定时提前、RSRP或其他信息映射到其他扇区载波上的预测的链路质量。某些扇区载波的某些频率范围上的平均负荷也能用于从测量到预测的覆盖的映射。必须针对使用所设计的波束的所有物理信道评估覆盖。覆盖的这个定义与定义对于给定物理信道而言什么是可接受的准则相关联。这种准则的示例可以是对于随机接入信道的错误或错失检测的概率,或者对于小区边缘处的共享数据信道的最小可接受吞吐量。
一旦评估(即,确定)了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失配,网络节点就确定是否存在失配(步骤206B)。换句话说,网络节点确定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失配是否大于预定义或预配置的可接受水平。如果否,则不需要调整(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并且过程返回到步骤200。然而,如果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失配大于预定义或预配置的可接受水平,则网络节点然后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并应用(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步骤208)。注意,步骤208对应于图6的步骤102和104。
更具体地,在图7的示例中,网络节点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一个或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其提供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最佳匹配(步骤208A)。更具体地,存储多个预定义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网络节点从那组预定义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中选择提供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最佳匹配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注意,在实践中,可由人工填充数据库的人将那组预定义上行链路变换与定义下行链路覆盖的其中一些波束成形变换先验(a priori)配对,使得提前指定在给定下行链路变换的情况下提供最佳匹配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当这种预先建立的配对存在时,整个过程被大大简化。
然后,网络节点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在(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处应用(一个或多个)预定波束变换,如上面针对图6的步骤104所讨论的那样(步骤208B)。在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之后,网络节点确定剩余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失配是否仍然大于预定义或预配置的可接受水平(步骤208)。如果不是,则不需要进一步调整(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并且过程返回到步骤200。如果剩余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失配仍然大于预定义或预配置的可接受水平,则网络节点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计算(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并且可选地存储(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作为对那组预定义上行链路波束变换集合的添加(步骤208D)。虽然下面提供了用于计算(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示例过程的细节,但是能使用多种方法。作为示例,一种方法是采取现有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对其应用三维(3D)中最适当的矩阵旋转,并且可能丢弃落在预期覆盖区之外的其中一些所得波束。注意,虽然在该示例中步骤208包括步骤208A和208D,但是步骤208可以备选地包括步骤208A和208B,但是不包括步骤208C至208E,或者备选地包括步骤208D和208E,但是不包括步骤208A至208C。然后,网络节点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一个或多个)所计算的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如以上针对图6的步骤104所讨论的那样(步骤208E)。
关于图6的步骤100和102以及图7的步骤206、208A和208D,以下示例图示了一种用于评估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失配以及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和/或计算(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方法,该方法最小化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失配或者至少将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失配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一般来说,在该示例中,上行链路覆盖(即,(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将被调整使得它与下行链路覆盖匹配。能预定义一组N个空间函数fi(φ,θ),i=0,1,...,N-1,其中φ和θ分别表示方位角和仰角。这些函数可以彼此正交,即,对于i≠j,〈fi(φ,θ),fj(φ,θ)〉=0(〈〉表示内积)。能够如下那样形成多个上行链路波束(例如L个上行链路波束)以匹配下行链路覆盖:
C(U(φ,θ),D(φ,θ))<∈
其中U(φ,θ)和D(φ,θ)分别表示上行链路辐射模式(pattern)和下行链路辐射模式。U(φ,θ)和D(φ,θ)可以被归一化以使得DL链路中的总辐射功率和接收到的UL功率对于DL和UL是以一为单位(unity)或预定义功率电平(对于DL和UL可以不同)。在另一个示例中,U(φ,θ)和D(φ,θ)分别是UL和DL上的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吞吐量估计。C(x,y)是衡量函数x和y之间相似性或匹配度的成本函数。例如C(x,y)=‖x-y‖。参数∈定义了相似性的紧密度(即,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匹配的预定义可接受水平)。对于大天线阵列,∈能更小,即,可以实现UL和DL覆盖之间更紧密的匹配。一般来说,紧密度参数∈是天线阵列维度的函数。
上行链路辐射模式可以被构建为如下的L个波束的加权和(L≤N):
Figure GDA0003357299080000131
权重集{pl}是基于针对不同波束的覆盖要求定义的。例如,对于某些仰角和/或方位角,应避免强反射器,以减少(例如,在高频下的)反射或衍射,或者减少对其他小区的干扰,或者由于监管限制等而减少朝向某些方向的辐射。各个上行链路波束能通过正交函数的线性组合来获得。
Figure GDA0003357299080000132
fk(φ,θ)的简单示例是DFT波束,如图8中所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权重集{wkl}被适配使得相似性成本函数C小于∈。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权重集{pl}被适配使得相似性成本函数C小于∈。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权重集{wkl}和权重集{pl}两者被适配使得相似性成本函数C小于∈。
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预定义的权重集能被配置成匹配给定的一组下行链路覆盖场景。这些预定义权重集定义了例如在图7的步骤208A中使用的那组预定义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如果(例如,在图7的步骤208C中)发现这些集合不令人满意,则可以确定提供小于∈的相似性成本函数C的(一个或多个)新权重集。
图9是图示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方面的框图。如图所示,小区间小区整形协调器20接收小区和无线装置(例如,UE)测量。基于该信息,小区间小区整形协调器20确定期望的下行链路小区整形,并向服务于(一个或多个)相应小区16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接入节点14发送对应指令。值得注意的是,在图9中,“网络扇区载波”块表示服务于对应小区16的在相应载波(即,扇区载波)上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接入节点14。在该示例中,如上所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接入节点14执行通过采用适当的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即,针对上行链路的适当的天线域到波束域变换)来确保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匹配的过程。
在上面针对图7描述的过程的一些实施例中,当蜂窝通信网络10或蜂窝通信网络10内的多小区群集的下行链路覆盖存在改变时,为每个小区16独立地执行上行链路波束变换自适应。在一些实施例中,这种自适应使用蜂窝通信网络10内的小区16之间的协调,具体地说,随地理位置而变的无线装置特定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吞吐量。更具体地,有可能估计无线装置12在具有不同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辐射模式的不同地理位置将经历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频谱效率。因此,利用无线装置12的地理分布的知识,能尝试优化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辐射模式,以最大化给定度量的预期值。例如,度量可能是给定恰当无线电资源分配下的小区吞吐量,或者满足对于某些数据流的服务质量要求的概率。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网络节点基于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来适配(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换句话说,即使蜂窝通信网络10或对应的多小区群集(即,两个或更多小区的群集)的下行链路覆盖没有改变,也能适配跨多个小区16的上行链路覆盖。上行链路覆盖被修改以匹配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密度的改变。对于这些实施例,无线装置12可以连接到多个小区,例如一个用于上行链路而另一个用于下行链路;或者蜂窝群集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二者。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小区16的上行链路覆盖可以不根据该小区16的下行链路覆盖改变而改变,而是可以根据能经由蜂窝通信网络10内的其他小区16实现的上行链路吞吐量而改变。
在这方面,图10图示了由网络节点执行的用于在给定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或空间分布的情况下改变(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过程的一个示例。然后,可能基于在无线装置12的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涉及的小区16之间的有效协作的可能性和下行链路业务分布,在单独的过程中进行任何下行链路小区整形。值得注意的是,图10的步骤300对应于图6的步骤100的一个示例,而图10的步骤302对应于图6的步骤102和104的一个示例。再次,用虚线图示了可选的步骤。
如图所示,网络节点确定需要修改对于(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步骤300)。更具体地,网络节点评估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修改上行链路覆盖(即,(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需要(步骤300A)。在此示例中,评估基于上行链路业务的实际或预期地理分布。上行链路业务的预期地理分布可以基于例如历史信息(例如,相似日期和/或一天的相似时间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实际地理分布)。上行链路业务的实际地理分布可以基于诸如(一个或多个)小区16中的PRB利用和/或TTI利用之类的信息。基于该评估,网络节点确定是否需要修改上行链路覆盖(步骤300B)。如果不需要,则过程返回到步骤300A。然而,如果需要,则网络节点然后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并应用(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步骤302)。在该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提供了上行链路覆盖和上行链路业务的(实际的或预期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可接受水平的匹配。
更具体地,在图10的示例中,网络节点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提供上行链路覆盖和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最佳匹配的(一个或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步骤302A)。更具体地,存储多个预定义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网络节点从那组预定义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中选择提供上行链路覆盖和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最佳匹配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注意,在实践中,可以由人工填充数据库的人将那组预定义上行链路变换与上行链路业务的不同地理分布先验配对,使得提前指定在给定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的情况下提供最佳匹配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当这种预先建立的配对存在时,整个过程被大大简化。
然后,网络节点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在(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处应用(一个或多个)预定波束变换,如上面针对图6的步骤104所讨论的那样(步骤302B)。在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之后,网络节点确定上行链路覆盖和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剩余失配是否仍大于预定义或预配置的可接受水平(步骤302C)。如果不是,则不需要进一步调整(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并且过程进行到步骤304。如果剩余失配仍然大于预定义或预配置的可接受水平,则网络节点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计算(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并且可选地存储(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作为对那组预定义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添加(步骤302D)。计算(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上行链路覆盖和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失配被降低到预定义或预配置的可接受水平。注意,虽然在该示例中步骤302包括步骤302A和302D,但是步骤302可以备选地包括步骤302A和302B,但是不包括步骤302C至302E,或者备选地包括步骤302D和302E,但是不包括步骤302A至302C。然后,网络节点为(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所计算的(一个或多个)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如上面针对图6的步骤104所讨论的那样(步骤302E)。
可选地,在应用调整之后,考虑到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蜂窝网络覆盖,网络节点评估对于切换和/或CoMP集合改变和/或载波聚合配置的需要(步骤304)。如果需要这些动作中的任何一个(步骤306,是),则网络节点执行那些动作(或使它们被执行)(步骤308),并且然后过程返回到步骤300。如果这些动作都不需要被执行(步骤306,否),则过程返回到步骤300。
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无线装置12(例如UE)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无线装置12包括电路21和存储器24,电路21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2(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无线装置12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收发器26,每个收发器包括一个或多个传送器28和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天线32的一个或多个接收器3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无线装置12的功能性可以用硬件(例如,经由电路21内和/或(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2内的硬件)实现,或者用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实现(例如,完全或部分地用软件实现,该软件例如被存储在存储器24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2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由至少一个处理器22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22实施根据本文描述的任一实施例的无线装置12的至少一些功能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包含前面提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载体。载体是电子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存储器)之一。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其它实施例的无线装置12(例如UE)的示意性框图。无线装置12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34,其中每个模块用软件实现。(一个或多个)模块34提供本文描述的无线装置12的功能性。
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网络节点36(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14,诸如,例如eNB或gNB或核心网络节点)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网络节点36包括控制系统38,控制系统38包括电路,电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例如,CPU、ASIC、DSP、FPGA等)和存储器42。控制系统38还包括网络接口44。在其中网络节点36是无线电接入节点14的实施例中,网络节点36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46,每个无线电单元包括一个或多个传送器48和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天线52的一个或多个接收器5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网络节点36的功能性可以完全或部分地用软件实现,软件例如被存储在存储器42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执行。
图14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网络节点36(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14或核心网络节点)的虚拟化实施例的示意性框图。如本文所使用的,“虚拟化”网络节点36是其中网络节点36的至少部分功能性(例如经由在(一个或多个)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处理节点上执行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机)被实现为虚拟组件的网络节点36。如图所示,网络节点36可选地包括如针对图13所描述的控制系统38。此外,如果网络节点36是无线电接入节点14,则网络节点36还包括如针对图13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46。控制系统38(如果存在的话)经由网络接口44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54,这些处理节点耦合到(一个或多个)网络56或者被包含作为(一个或多个)网络56的一部分。备选地,如果不存在控制系统38,则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46(如果存在的话)经由(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54。备选地,可以在处理节点54中实现本文描述的网络节点36的所有功能性。每个处理节点54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8(例如CPU、ASIC、FPGA等等)、存储器60和网络接口62。
在此示例中,本文例如针对图7和/或图10描述的网络节点36的功能64(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14的功能)在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54处实现,或者以任何期望的方式跨控制系统38(如果存在的话)和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54分布。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本文描述的网络节点36的其中一些或所有功能64被实现为由在(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54托管的(一个或多个)虚拟环境中实现的一个或多个虚拟机所执行的虚拟组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使用(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54与控制系统38(如果存在的话)或备选地(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46之间的附加信令或通信,以便实现期望功能中的至少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包括控制系统38,在此情况下(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46(如果存在的话)经由(一个或多个)适当的网络接口与(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54直接通信。
在一些特定实施例中,网络节点36的较高层功能性(例如协议栈的第3层和更高层以及可能第2层中的一些)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处理节点54处实现为虚拟组件(即,在“云中”实现),而较低层功能性(例如协议栈的第1层以及可能第2层中的一些)可以在(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单元46可能还有控制系统38中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由至少一个处理器40、58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40、58实现根据本文描述的任何实施例的网络节点36或处理节点54的功能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包含前面提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载体。载体是电子信号、光信号、无线电信号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存储器60)之一。
图1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其它实施例的网络节点36(例如无线电接入节点14或核心网络节点)的示意性框图。网络节点36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66,其中每个模块用软件实现。(一个或多个)模块66提供本文针对例如图7和/或图10描述的网络节点36的功能性。
贯穿本公开使用如下首字母缩略词。
3D三维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
5G第五代
ASIC专用集成电路
BSR缓冲器状况报告
CoMP协调多点
CPU中央处理单元
CRS公共参考信号
CSI-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
DFT离散傅里叶变换
DSP数字信号处理器
eNB增强的或演进的节点B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gNB新空口基站
LTE长期演进
MME移动管理实体
MTC机器型通信
MU-MIMO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
NR新空口
PCell主小区
P-CPICH主公共导频信道
P-GW分组数据网络网关
PHR功率余量报告
PRB物理资源块
RAT无线电接入技术
RF射频
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RSRQ参考信号接收质量
SCEF服务能力开放功能
SCell辅小区
TDOA到达时间差
TS技术规范
TTI传送时间间隔
UE用户设备
WCDMA宽带码分多址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改进和修改。所有此类改进和修改都被认为在本文公开的概念的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为蜂窝通信网络(10)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上行链路覆盖的网络节点的操作方法,包括:
确定(100、206、300)需要为蜂窝通信网络(10)中的多个小区(16)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其中,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中的每个小区(16),针对所述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是针对所述小区(16)的接收到的上行链路信号从天线域到波束域的变换;以及
在确定需要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所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时:
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102、208、302)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以及
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104、208、302)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其中确定(100、206、300)需要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所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
评估(206A)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失配;以及
如果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所述失配大于预定义阈值,则确定(206B)需要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所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评估(206A)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所述失配包括:响应于对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中的至少一个小区的下行链路小区整形的改变而评估(206A)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所述失配。
3.如权利要求1至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102、208、302)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208)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减少或最小化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所述失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208)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从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208、208A)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是来自所述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提供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最佳匹配的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104、208B、302)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之后:
确定(208C)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剩余失配大于预定义阈值;以及
在确定(208C)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所述剩余失配大于预定义阈值时:
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计算(208D)第二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所述第二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减少或最小化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所述剩余失配;以及
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208E)所述第二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208)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从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计算(208、208D)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减少或最小化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下行链路覆盖之间的所述失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100、206、300)需要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所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
评估(300A)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失配;以及
如果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上行链路业务的所述地理分布之间的所述失配大于预定义阈值,则确定(300B)需要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所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102、208、302)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302)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针对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减少或最小化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上行链路业务的地理分布之间的所述失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302)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从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302、302A)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是来自所述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的、提供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上行链路业务的所述地理分布之间的最佳匹配的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在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302、302B)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之后:
确定(302C)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上行链路业务的所述地理分布之间的剩余失配大于预定义阈值;以及
在确定(302C)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上行链路业务的所述地理分布之间的所述剩余失配大于预定义阈值时:
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计算(302D)第二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所述第二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减少或最小化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上行链路业务的所述地理分布之间的所述剩余失配;以及
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302E)所述第二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确定(302)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从多个预定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计算(302、302D)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使得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减少或最小化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所述上行链路覆盖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的上行链路业务的所述地理分布之间的所述失配。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评估(304)是否需要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执行一个或多个切换、一个或多个协调多点CoMP集合改变和/或一个或多个载波聚合配置改变;以及
在确定需要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执行一个或多个切换、一个或多个CoMP集合改变和/或一个或多个载波聚合配置改变时,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执行(308)一个或多个切换、一个或多个CoMP集合改变和/或一个或多个载波聚合配置改变。
13.如权利要求1至2和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节点是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的核心网络节点。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104、208、302)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配置(104、208、302)成:当处理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上的上行链路信号时使用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15.如权利要求1至2和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节点是所述蜂窝通信网络(10)的无线电接入节点(14),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是由所述无线电接入节点(14)服务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为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应用(104、208、302)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包括:当处理所述一个或多个小区(16)上的上行链路信号时,在所述无线电接入节点(14)本地应用(104、208、302)所述新上行链路波束变换。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实施权利要求1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用于为蜂窝通信网络(10)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上行链路覆盖的网络节点,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58);以及
存储器(42、60),包括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40、58)可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网络节点可操作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9.一种用于为蜂窝通信网络(10)中的一个或多个小区(16)调整上行链路覆盖的网络节点,包括:
一个或多个模块(66),可操作以执行权利要求1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91985.5A 2017-04-13 2017-04-13 用于上行链路覆盖自适应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07540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17/052161 WO2018189573A1 (en) 2017-04-13 2017-04-13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plink coverage adapt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4044A CN110754044A (zh) 2020-02-04
CN110754044B true CN110754044B (zh) 2022-09-02

Family

ID=58645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1985.5A Active CN110754044B (zh) 2017-04-13 2017-04-13 用于上行链路覆盖自适应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228364B2 (zh)
EP (1) EP3610579A1 (zh)
CN (1) CN110754044B (zh)
WO (1) WO20181895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8519A (zh) 2018-02-02 2019-08-16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921948A1 (en) * 2019-02-08 2021-12-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space processing based on multiple beamspace bases
WO2020213141A1 (ja) * 2019-04-18 2020-10-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0324852B (zh) * 2019-04-29 2022-05-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吞吐量的计算方法和装置
US11601188B2 (en) * 2020-03-26 2023-03-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eater mechanical beam steering
US20210360474A1 (en) * 2020-05-15 2021-11-1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load balancing optimization
GB2613158A (en) * 2021-11-24 2023-05-31 British Telecomm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23113211A1 (ko) * 2021-12-16 2023-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지국이 전송하는 신호의 빔 포밍 패턴을 결정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399A (zh) * 2013-07-24 2015-0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在wlan系统中实现上下行覆盖匹配的方法以及wlan系统
CN105393468A (zh) * 2013-08-29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节点
WO2016115717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node for matching uplink coverage area and downlink coverage area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657B (zh) * 2009-04-23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估算邻区上行信号质量的方法和切换优化方法
US8977309B2 (en) * 2009-09-21 2015-03-10 Kathrein-Werke Kg Antenna array, network planning system,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method for relaying radio signals with independently configurable beam pattern shapes using a local knowledge
KR102085003B1 (ko) * 2013-04-30 2020-04-1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 시스템에서 최적의 송수신 빔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US10512008B2 (en) * 2014-01-17 2019-12-17 Idac Holdings, Inc. 3GPP MMW access link system architectur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49399A (zh) * 2013-07-24 2015-0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在wlan系统中实现上下行覆盖匹配的方法以及wlan系统
CN105393468A (zh) * 2013-08-29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方法和节点
WO2016115717A1 (en) * 2015-01-23 2016-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node for matching uplink coverage area and downlink coverage are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28364B2 (en) 2022-01-18
EP3610579A1 (en) 2020-02-19
WO2018189573A1 (en) 2018-10-18
US20220103248A1 (en) 2022-03-31
US20180337725A1 (en) 2018-11-22
CN110754044A (zh) 2020-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4044B (zh) 用于上行链路覆盖自适应的系统和方法
US1052415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ell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occardi et al. Spectrum pooling in mmWave networks: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enablers
Shokri-Ghadikolaei et al. Millimeter wave cellular networks: A MAC layer perspective
KR101752921B1 (ko) 다중 셀 협력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EP2732654B1 (en) Distributed beam selection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P3025435B1 (en) Downtilt selection in a full dimensional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system
US97817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schedulers in a coordinated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691184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小区的装置和方法
EP3297180B1 (en)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729757B2 (en) Power level determination for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US1001573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heterogeneous network serving cell based on inter-cell cooperation
EP3622630B1 (en) Virtualized massive mimo in multi-operator wireless networks
US11637611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anagement for device communications
EP3794740A1 (en) Radiation pattern modif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interference sources in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fdd) systems
US11750420B2 (en) Tone placement for reference signal optimization
EP3704803B1 (en) Mu-mimo-aware sector-carrier allocation
US20140092835A1 (en) Radio Resource Assignment Coordination in Superdense Networks
EP3652906B1 (en) Interference free geographical zonal mapping utilizing slow varying channel covariance matrix
Yilmaz Self-optimization of coverage and capacity in LTE using adaptive antenna systems
WO2024065810A1 (en) Method for uplink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recoder selection for interference suppression
US20230276480A1 (en) Multi-head machine learning model for estimating a plurality of parameter values
WO2022213347A1 (en) Channel state reporting for the updating of precoders
WO2023206245A1 (en) Configuration of neighboring rs resource
WO2024036007A1 (en) Techniques for timing advance maintenance for deactivated cells based on a random access channel oper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