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3230A - 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3230A
CN110753230A CN201911126009.6A CN201911126009A CN110753230A CN 110753230 A CN110753230 A CN 110753230A CN 201911126009 A CN201911126009 A CN 201911126009A CN 110753230 A CN110753230 A CN 110753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deo stream
compression
video
shallow
dee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2600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令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TRICOLO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TRICOL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TRICOLO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TRICOLO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2600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32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3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3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4Decode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video decoders which are asymmetric with respect to the encod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62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distribution scheduling, e.g. sending additional data at off-peak times, updating software modules, calculating the carousel transmission frequency, delaying a video stream transmission, generating play-lists
    • H04N21/26208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distribution scheduling, e.g. sending additional data at off-peak times, updating software modules, calculating the carousel transmission frequency, delaying a video stream transmission, generating play-lists the scheduling operation being performed under constraints
    • H04N21/26216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distribution scheduling, e.g. sending additional data at off-peak times, updating software modules, calculating the carousel transmission frequency, delaying a video stream transmission, generating play-lists the scheduling operation being performed under constraints involving the channel capacity, e.g. network bandwid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66Channel or content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keys and entitlement messages in a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merging a VOD unicast channel into a multicast channel
    • H04N21/2662Controlling the complexity of the video stream, e.g. by scaling the resolution or bitrate of the video stream based on the client capabi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视频编码发送端、交换机和视频解码接收端;视频编码发送端、交换机和视频解码接收端依次通信连接;视频编码发送端用于将接收到的视频流编码为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交换机;交换机,用于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视频解码接收端;视频解码接收端,用于检测网络环境,根据网络环境接收浅压缩视频流和/或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接收到的视频流。该方式中,视频流传输系统可以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自动变换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增加视频传输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Description

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视频传输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视频图像质量越来越高,由起初的模拟信号标清发展到现在的数字信号高清,高清视频在带来更加清晰、逼真的效果的同时,其海量的视频数据也对网络传输环境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目前,基于网络进行视频传输有以下三种视频传输方式:深压缩视频流、浅压缩视频流和非压缩视频流。
其中,非压缩视频流的画质最为出色,延时较低,但是需要极高的带宽;为了降低带宽,需要传输深压缩视频流或浅压缩视频流,其中,浅压缩视频流与深压缩视频流相比,延时更低、画质更好,但是占用的带宽更高。相关技术中,视频传输设备只能传输深压缩视频流或者浅压缩视频流的一种,在网络环境变化的时候,无法应对变化的带宽切换不同的视频流,视频流传输的稳定性较差,导致用户的满意度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以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自动变换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增加视频传输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包括:视频编码发送端、交换机和视频解码接收端;视频编码发送端、交换机和视频解码接收端依次通信连接;视频编码发送端用于将接收到的视频流编码为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交换机;交换机,用于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视频解码接收端;视频解码接收端,用于检测网络环境,根据网络环境接收浅压缩视频流和/或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接收到的视频流。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视频编码发送端包括深压缩模块、浅压缩模块和第一网络控制模块;深压缩模块和浅压缩模块设置于外部的信号源和第一网络控制模块之间;第一网络控制模块与交换机通信连接;深压缩模块,用于将信号源发送出的视频流压缩为深压缩视频流;并将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模块;浅压缩模块,用于将信号源发送出的视频流压缩为浅压缩视频流;并将浅压缩视频流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模块;第一网络控制模块,用于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交换机。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视频解码接收端包括:第二网络控制模块、网络检测模块、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浅压缩解码模块、深压缩解码模块和视频输出模块;第二网络控制模块与交换机通信连接;浅压缩解码模块和深压缩解码模块设置于第二网络控制模块和视频输出模块之间;网络检测模块与第二网络控制模块和交换机均通信连接;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设置于网络检测模块与视频输出模块之间;网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网络环境,将检测结果发送至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和第二网络控制模块;第二网络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与检测结果相匹配的视频流;浅压缩解码模块,用于如果从第二网络控制模块接收到浅压缩视频流,解码浅压缩视频流;深压缩解码模块,用于如果从第二网络控制模块接收到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深压缩视频流;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解压缩方式,将解压缩方式发送至视频输出模块;视频输出模块,用于接收解压缩方式,根据解压缩方式向浅压缩解码模块和/或深压缩解码模块发送解压缩控制信号。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检测结果包括:网络速率和丢包率;上述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还用于:如果网络速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并且丢包率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解压缩浅压缩视频流;如果网络速率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或者丢包率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解压缩深压缩视频流。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还用于:判断网络速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网络速率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确定解压缩深压缩视频流;如果网络速率大于第一阈值,则判断丢包率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丢包率小于第二阈值,确定解压缩浅压缩视频流;如果丢包率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确定解压缩深压缩视频流。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还用于:如果网络速率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并且丢包率小于预设的第四阈值,确定解压缩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视频输出模块,还用于:如果接收到解码后的浅压缩视频流和解码后的深压缩视频流,将解码后的浅压缩视频流和解码后的深压缩视频流组合为画中画视频流。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视频流传输系统还包括显示设备;显示设备与视频解码接收端通信连接;显示设备用于显示视频解码接收端解码的视频流。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视频流传输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客户端与交换机通信连接;客户端,用于接收交换机发送的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深压缩视频流,并显示解码后的深压缩视频流。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视频流传输方法,应用于上述视频流传输系统,上述方法包括:视频编码发送端将接收到的视频流编码为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交换机;交换机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视频解码接收端;视频解码接收端检测网络环境,根据网络环境接收浅压缩视频流和/或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接收到的视频流。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视频编码发送端将接收到的视频流编码为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并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一起发送至交换机;视频解码接收端根据网络环境接收交换机输出的浅压缩视频流和/或深压缩视频流,并解码接收到的视频流。可以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自动变换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增加视频传输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画中画视频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流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标:1-视频编码发送端;2-交换机;3-视频解码接收端;11-深压缩模块;12-浅压缩模块;13-第一网络控制模块;4-信号源;31-第二网络控制模块;32-网络检测模块;33-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34-浅压缩解码模块;35-深压缩解码模块;36-视频输出模块;5-显示设备;6-客户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基于网络进行视频传输有以下三种视频传输方式:深压缩视频流、浅压缩视频流和非压缩视频流。其中,深压缩视频流包括H.264、H.265等压缩格式,具有低带宽、高延时的特点;浅压缩视频流包括JPEG 2000等压缩格式,具有中带宽、低延时的特点;非压缩视频流即不对视频流压缩直接传输,具有高带宽、低延时的特点。
通常来说,非压缩视频流的画质和延时是最出色的,但是其带宽要求特别高,以1080p60(全高清每秒60帧)为例,带宽要求为2.5Gbps/s,对于现有大部分已千兆网络为传输基础的场景,需要多根网线来完成传输。因此,为了减少带宽需求,大部分视频传输的厂商会传输深压缩视频流或者浅压缩视频流之一。然而,这种做法在网络环境变化的时候,无法应对变化的带宽切换不同的视频流,视频流传输的稳定性较差,导致用户的满意度较差。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可以应用于视频传输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的双流传输技术。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见图1所示的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的结构图,包括:视频编码发送端1、交换机2和视频解码接收端3;视频编码发送端1、交换机2和视频解码接收端3依次通信连接;
视频编码发送端1用于将接收到的视频流编码为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交换机2。
视频编码发送端是指接收视频流并对接收的视频流编码的设备,编码可以理解为按照不同的压缩比例对视频流进行压缩。一般来说,视频编码发送端与外部的信号源通信连接。信号源向视频编码发送端发送未经编码的视频流,视频编码发送端接收到视频流后,会分别对视频流进行浅压缩和深压缩,得到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
其中,可以通过浅压缩的压缩格式包括JPEG 2000,可以通过深压缩的压缩格式包括H.264、H.265,H.264的压缩比可达到102∶1;在相同的图像质量下,相比于H.264,通过H.265编码的视频大小将减少大约39-44%。深压缩与浅压缩相比,压缩的比例更高,占用带宽更小,但是解压缩用的时间更多导致延时更高,并且深压缩属于有损压缩,深压缩解压缩后的视频流与浅压缩解压缩后的视频流相比存在更多的失真。
交换机2,用于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视频解码接收端3。
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负责视频流的转发和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连接。交换机接收视频编码发送端发送的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并向对应的视频解码接收端发送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
视频解码接收端3,用于检测网络环境,根据网络环境接收浅压缩视频流和/或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接收到的视频流。
视频解码接收端是接收编码的视频流并对接收的视频流解码的设备,解码可以理解为对编码的视频流解压缩。视频解码接收端与交换机通信连接,首先检测网络环境,之后基于不同的网络环境解码不同的视频流,以实现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自动变换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的目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流传输系统,视频编码发送端将接收到的视频流编码为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并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一起发送至交换机;视频解码接收端根据网络环境接收交换机输出的浅压缩视频流和/或深压缩视频流,并解码接收到的视频流。可以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自动变换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增加视频传输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另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参见图2所示的另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
图2中的视频编码发送端1包括深压缩模块11、浅压缩模块12和第一网络控制模块13;深压缩模块11和浅压缩模块12设置于外部的信号源4和第一网络控制模块13之间;第一网络控制模块13与交换机2通信连接。
深压缩模块11,用于将信号源4发送出的视频流压缩为深压缩视频流;并将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模块13;
浅压缩模块12,用于将信号源4发送出的视频流压缩为浅压缩视频流;并将浅压缩视频流发送至第一网络控制模块13;
第一网络控制模块13,用于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交换机2。
信号源与深压缩模块和浅压缩模块连接,用于产生视频图像数据(即视频流),为视频编码发送端提供视频来源。深压缩模块将信号源发出的视频图像数据进行深压缩,以产生深压缩视频流;浅压缩模块将信号源发出的视频图像数据进行浅压缩,以产生浅压缩视频流;第一网络控制模将这两种编码后的视频流(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通过网络发送到交换机。
图2中的视频解码接收端3包括:第二网络控制模块31、网络检测模块32、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33、浅压缩解码模块34、深压缩解码模块35和视频输出模块36;第二网络控制模块31与交换机2通信连接;浅压缩解码模块34和深压缩解码模块35设置于第二网络控制模块31和视频输出模块36之间;网络检测模块32与第二网络控制模块31和交换机2均通信连接;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33设置于网络检测模块32与视频输出模块36之间;
网络检测模块32,用于检测网络环境,将检测结果发送至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33和第二网络控制模块31。
网络检测模块检测的网络环境包括网络速率和丢包率,网络检测模块分别与交换机、第二网络控制模块、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相连,网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网络环境,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和第二网络控制模块。
具体地,网络检测模块根据其芯片预置功能,检测网络速率,如果检测结果是百兆网环境(网络传输速率为100Mbps),自动向第二网络控制模块请求深压缩视频流,如果检测结果是千兆网环境(网络传输速率为1000Mbps)且网络丢包率没有达到阈值(该阈值可以为5%-10%),则向第二网络控制模块请求浅压缩视频流,如果丢包率达到了阈值则向第二网络控制模块请求深压缩视频流。
第二网络控制模块31,用于接收与检测结果相匹配的视频流。
第二网络控制模块分别与交换机、网络检测模块、浅压缩解码模块、深压缩解码模块相连;第二检测模块根据检测结果来确定请求的压缩视频流类型,当网络状况好时,第二检测模块请求浅压缩视频流,当网络状况不好时,第二检测模块请求深压缩视频流。此外,也可以同时请求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用于视频传输备份,或者以画中画的形式组合传输。确定了请求的压缩视频流类型后,将不同类型的压缩视频流传送到相应的解码模块。
浅压缩解码模块34,用于如果从第二网络控制模块31接收到浅压缩视频流,解码浅压缩视频流。
浅压缩解码模块分别与第二网络控制模块、视频输出模块连接,用于解码第二网络控制模块传输来的浅压缩视频流。
深压缩解码模块35,用于如果从第二网络控制模块31接收到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深压缩视频流。
深压缩解码模块分别与第二网络控制模块、视频输出模块连接,用于解码第二网络控制模块传输来的深压缩视频流。
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33,用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解压缩方式,将解压缩方式发送至视频输出模块36。
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分别与网络检测模块和视频输出模块相连,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用于接收网络检测模块发出的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解压缩方式,同时,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向视频输出模块发送选择压缩方式控制信号。
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速率和丢包率选择不同,确定不同类型的视频流进行解压缩,例如:
如果网络速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并且丢包率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解压缩浅压缩视频流;
第一阈值可以为1000Mbps,网络速率大于第一阈值说明现在网络是千兆网络,带宽较高,满足浅压缩视频流的传输条件;第二阈值可以在5%-10%之间,如果丢包率小于第二阈值则说明现在的网络情况良好,适于传输浅压缩视频流。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解压缩浅压缩视频流。
如果网络速率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或者丢包率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解压缩深压缩视频流。
对于网络速率小于等于第一阈值(此时的网络环境可能为百兆网络,不满足传输浅压缩视频流的传输条件),或者丢包率大于第二阈值(此时的网络情况不好,不适于传输浅压缩视频流),只要满足这两个条件之一,则确定解压缩深压缩视频流。
具体解压缩深压缩视频流或浅压缩视频流的方式,可以是:判断网络速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如果网络速率小于等于第一阈值,确定解压缩深压缩视频流;如果网络速率大于第一阈值,则判断丢包率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丢包率小于第二阈值,确定解压缩浅压缩视频流;如果丢包率大于等于第二阈值,确定解压缩深压缩视频流。
可以首先判断网络速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接下来判断丢包率是否大于第二阈值;也可以首先判断丢包率是否大于第二阈值,接下来判断网络速率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只有当上述两个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才确认解压缩浅压缩视频流,否则,确认解压缩深压缩视频流。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还有同时需要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的情况,这里以需要以画中画的形式展现视频为例。参见图3所示的一种画中画视频流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一个画中画视频流中,浅压缩视频流占据大部分空间,深压缩视频流只占据很小的地方(图中为右上角,但是实际使用可以为其他地方)。这种情况下需要同时解压缩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还用于:如果网络速率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并且丢包率小于预设的第四阈值,确定解压缩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
由于画中画视频流也包括浅压缩视频流,所以也需要丢包率和网络速率满足条件,其中,第三阈值需要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第四阈值需要等于或大于第二阈值,即画中画视频流对于网络速率和丢包率的需求,要等于或大于单纯解压缩浅压缩视频流的需求。
视频输出模块36,用于接收解压缩方式,根据解压缩方式向浅压缩解码模块34和/或深压缩解码模块35发送解压缩控制信号。
视频输出模块分别与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浅压缩解码模块和深压缩解码模块相连,视频输出模块接收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发送来的压缩方式控制信号,并根据上述压缩方式控制信号向深压缩解码模块或浅压缩解码模块请求解压缩后的视频流,将接收到的解码后的视频流输出给其他设备。
对于画中画视频流,视频输出模块,还用于:如果接收到解码后的浅压缩视频流和解码后的深压缩视频流,将解码后的浅压缩视频流和解码后的深压缩视频流组合为画中画视频流。
如图3所示,网络状态好的情况下视频输出模块会同时接收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可以在显示设备上同时呈现浅压缩流的解码图像和深压缩的解码图像,在一个大画面中显示。当需要高画质低延时的观看效果时,就将浅压缩流在大画面中显示,同时我们将即将要观看的源的流以深压缩的方式显示在小画面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流传输系统还包括显示设备,如图2所示,显示设备5与视频解码接收端3通信连接;显示设备5用于显示视频解码接收端3解码的视频流。
也就是说,如果视频解码接收端发送了浅压缩视频流或深压缩视频流,那么显示设备就显示浅压缩视频流或深压缩视频流;如果视频解码接收端发送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那么显示设备就显示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流传输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如图2所示,客户端6与交换机2通信连接;客户端6,用于接收交换机2发送的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深压缩视频流,并显示解码后的深压缩视频流。
视频流传输系统可能会有多个信号源、视频编码发送端、视频解码接收端和显示设备组成,多个视频编码发送端和视频解码接收端共用一个交换机和客户端。
客户端内配置有预置软件,与交换机互联,负责调度多个发送端和多个接收端的视频流映射关系,以及显示控制等,另一方面,交换机将经过深压缩后的视频流通过网络传送给客户端,客户端进行解码显示,完成视频流预览。因为只是对视频流预览,不需要过高画质,并且可能需要对多个信号源的视频流进行预览,需要降低每一个视频流占用的带宽,因此,客户端适合接收深压缩视频流,解码并显示该深压缩视频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流传输系统,针对目前市面上的视频流传输系统只能选择浅压缩或者深压缩其中一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流传输技术方案,即在同一个视频流传输系统上同时支持浅压缩和深压缩两种方式,且能够根据网络状况自动变换两种传输方式的技术方案,当网络状况良好时选择浅压缩保证图像质量和低延时,当网络状况不好时,选择深压缩的传输方式,保证显示端还有画面显示;同时利用深压缩流来作为预览画面,以及利用原有的传输通道实现跨省长距离传输,保证了在不同网络状态下的视频显示状态,解决了目前市面上编码流单一问题,同时解决了老旧网络环境下新设备不兼容问题,还可以提供视频预览功能。
实施例3
对应上述视频流传输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视频流传输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视频流传输系统,参见图4所示的一种视频流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2,视频编码发送端将接收到的视频流编码为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交换机。
例如,以1080p60的视频源和千兆网络环境为例来具体说明视频流传输方法:1080p60的信号源与视频编码发送端相连,视频编码发送端将接收到的视频流分别进行深压缩(压缩格式H.264或H.265,码率512Kbps-40Mbps)和浅压缩(压缩格式JPEG 2000,码率500Mbps-700Mbps),形成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同时以组播的形式,通过编码发送端的第一网络控制模块传输到交换机。
步骤S404,交换机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视频解码接收端。
交换机接收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后,将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传输给视频解码接收端的第二网络控制模块,同时将视频解码接收端传输给客户端。
步骤S406,视频解码接收端检测网络环境,根据网络环境接收浅压缩视频流和/或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接收到的视频流。
在视频解码接收端的网络检测模块内设置丢包率阈值为5%,视频输出模块向浅压缩解码模块请求浅压缩视频流,同时,网络检测模块检测网络包丢包率;网络检测模块检测到此时丢包率达到5%以上,将检测到的结果传输给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发出控制信号给视频输出模块,视频输出模块切断浅压缩视频流的请求,改成请求深压缩视频流;深压缩视频流通过深压缩解码模块解码后传输给视频输出模块,由视频传输模块与显示设备相连,将解压后的深压缩视频流显示到显示设备上。
另外,客户端将接收到的深压缩视频流进行解码显示,完成视频源预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流传输方法,视频编码发送端将接收到的视频流编码为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并将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一起发送至交换机;视频解码接收端根据网络环境接收交换机输出的浅压缩视频流和/或深压缩视频流,并解码接收到的视频流。可以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自动变换深压缩视频流和浅压缩视频流,增加视频传输的稳定性,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视频流传输方法,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视频流传输系统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视频流传输方法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视频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编码发送端、交换机和视频解码接收端;所述视频编码发送端、所述交换机和所述视频解码接收端依次通信连接;
所述视频编码发送端用于将接收到的视频流编码为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将所述浅压缩视频流和所述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所述交换机;
所述交换机,用于将所述浅压缩视频流和所述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所述视频解码接收端;
所述视频解码接收端,用于检测网络环境,根据所述网络环境接收浅压缩视频流和/或所述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接收到的视频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编码发送端包括深压缩模块、浅压缩模块和第一网络控制模块;所述深压缩模块和所述浅压缩模块设置于外部的信号源和所述第一网络控制模块之间;所述第一网络控制模块与所述交换机通信连接;
所述深压缩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源发送出的视频流压缩为所述深压缩视频流;并将所述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控制模块;
所述浅压缩模块,用于将所述信号源发送出的视频流压缩为所述浅压缩视频流;并将所述浅压缩视频流发送至所述第一网络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网络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浅压缩视频流和所述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所述交换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解码接收端包括:第二网络控制模块、网络检测模块、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浅压缩解码模块、深压缩解码模块和视频输出模块;所述第二网络控制模块与所述交换机通信连接;所述浅压缩解码模块和所述深压缩解码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网络控制模块和所述视频输出模块之间;所述网络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二网络控制模块和所述交换机均通信连接;所述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设置于所述网络检测模块与所述视频输出模块之间;
所述网络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网络环境,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和所述第二网络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网络控制模块,用于接收与所述检测结果相匹配的视频流;
所述浅压缩解码模块,用于如果从所述第二网络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浅压缩视频流,解码所述浅压缩视频流;
所述深压缩解码模块,用于如果从所述第二网络控制模块接收到所述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所述深压缩视频流;
所述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确定解压缩方式,将所述解压缩方式发送至视频输出模块;
所述视频输出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解压缩方式,根据所述解压缩方式向所述浅压缩解码模块和/或所述深压缩解码模块发送解压缩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频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结果包括:网络速率和丢包率;
所述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还用于:
如果所述网络速率大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并且所述丢包率小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解压缩所述浅压缩视频流;
如果所述网络速率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或者所述丢包率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解压缩所述深压缩视频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频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还用于:
判断所述网络速率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如果网络速率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确定解压缩所述深压缩视频流;
如果网络速率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判断所述丢包率是否小于所述第二阈值;
如果所述丢包率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确定解压缩所述浅压缩视频流;
如果所述丢包率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阈值,确定解压缩所述深压缩视频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视频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压缩方式选择模块,还用于:
如果所述网络速率大于预设的第三阈值,并且所述丢包率小于预设的第四阈值,确定解压缩所述深压缩视频流和所述浅压缩视频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频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输出模块,还用于:
如果接收到解码后的所述浅压缩视频流和解码后的所述深压缩视频流,将解码后的所述浅压缩视频流和解码后的所述深压缩视频流组合为画中画视频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视频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流传输系统还包括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与所述视频解码接收端通信连接;
所述显示设备用于显示所述视频解码接收端解码的视频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频流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流传输系统还包括:客户端;所述客户端与所述交换机通信连接;
所述客户端,用于接收所述交换机发送的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所述深压缩视频流,并显示解码后的所述深压缩视频流。
10.一种视频流传输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视频流传输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视频编码发送端将接收到的视频流编码为浅压缩视频流和深压缩视频流,将所述浅压缩视频流和所述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交换机;
所述交换机将所述浅压缩视频流和所述深压缩视频流发送至视频解码接收端;
所述视频解码接收端检测网络环境,根据所述网络环境接收浅压缩视频流和/或所述深压缩视频流;解码接收到的视频流。
CN201911126009.6A 2019-11-15 2019-11-15 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07532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6009.6A CN110753230A (zh) 2019-11-15 2019-11-15 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26009.6A CN110753230A (zh) 2019-11-15 2019-11-15 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3230A true CN110753230A (zh) 2020-02-04

Family

ID=69283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26009.6A Pending CN110753230A (zh) 2019-11-15 2019-11-15 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323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5776A (zh) * 2021-02-25 2021-03-26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转码压缩方法及系统
CN112995543A (zh) * 2021-05-19 2021-06-18 北京小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视频切换系统、方法、设备
CN113038137A (zh) * 2021-03-09 2021-06-25 深圳市东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的输出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0646A (zh) * 2014-09-22 2015-01-07 何震宇 一种基于移动流媒体的自适应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7734282A (zh) * 2017-08-25 2018-02-23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8540745A (zh) * 2017-03-06 2018-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清双流视频的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传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70646A (zh) * 2014-09-22 2015-01-07 何震宇 一种基于移动流媒体的自适应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8540745A (zh) * 2017-03-06 2018-09-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高清双流视频的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传输系统
CN107734282A (zh) * 2017-08-25 2018-02-23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视频通讯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65776A (zh) * 2021-02-25 2021-03-26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转码压缩方法及系统
CN112565776B (zh) * 2021-02-25 2021-07-20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转码压缩方法及系统
CN113038137A (zh) * 2021-03-09 2021-06-25 深圳市东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的输出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8137B (zh) * 2021-03-09 2022-12-23 深圳市东微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频数据的输出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95543A (zh) * 2021-05-19 2021-06-18 北京小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视频切换系统、方法、设备
CN112995543B (zh) * 2021-05-19 2021-08-06 北京小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视频切换系统、方法、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81473B2 (en) Method for effectively implementing a multi-room television system
KR10121609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JP3801984B2 (ja) 帯域幅スケーラを含むマルチキャスト伝送システム
US908398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 rate video com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TWI383684B (zh) 多媒體串流之動態視訊編碼系統與方法
CN102439971B (zh) 用于无线系统中的无压缩视频通信的累进速率适配的方法和系统
CN110753230A (zh) 视频流传输系统和方法
US9014277B2 (en) Adaptation of encoding and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in pictures that follow scene changes
US10171815B2 (en) Coding manner switching method, transmit end, and receive end
CN103369318A (zh) 利用来自视频源的静态内容信息的视频传输
CN103248947A (zh) 一种视频多屏共享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系统
US9406252B2 (en) Adaptive multi-standard video coder supporting adaptive standard selection and mid-stream switch-over
TWI395491B (zh) 適應性解碼嵌入式視訊位元流之方法及接收系統
US20070089144A1 (en) Wireless HDTV display link
EP2579595A2 (en) Streaming transcoder with adaptive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transcode coordination
CN114827669B (zh) 一种视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4470745A (zh) 一种基于srt的云游戏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106378A (zh) 一种控制设备、显示设备以及显示系统
KR20100135155A (ko) 메시지 교환 방법, 싱크 디바이스 및 소스 디바이스
CN220457482U (zh) 一种无线音视频信号传输延长器
CN111885403B (zh) 一种支持双信号的无线传屏方法及无线传屏器
JP2004242156A (ja) 通信品質通知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対応システム
KR20020042962A (ko) 동영상 인코딩 장치 및 무선 단말기의 동영상 디코딩 장치
KR100713363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엠펙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04702970A (zh) 一种同步视频数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