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50530A - 一种业务系统及其数据核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系统及其数据核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50530A
CN110750530A CN201910860807.5A CN201910860807A CN110750530A CN 110750530 A CN110750530 A CN 110750530A CN 201910860807 A CN201910860807 A CN 201910860807A CN 110750530 A CN110750530 A CN 1107505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subsystem
checking
call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080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50530B (zh
Inventor
孙燕
何青松
李联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ubei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ubei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ubei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ubei Shang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6080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505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50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0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50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50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06F16/285Clustering or class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业务系统及应用于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将业务系统的功能类型,与业务系统间存在的调用关系作为匹配条件,确定用于核对所述存在调用关系的业务系统的核对策略,再对业务系统数据中的不同数据类型进行定义,通过预先配置的不同系统调用场景下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核对要点,对存在调用关系的业务系统包含的各项数据进行核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核对规则,避免了每次人为制定核对方案造成的资源浪费与核对缺失。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系统及其数据核对方法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系统及其数据核对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业务实现方式中,一个包含完整业务流程的业务系统不会只由一个子系统组成,往往需要上下游多个子系统的配合。通常来说,业务流程会由少则十几个、多则上百个的子系统以及它们各自的数据库组成,在保障这些业务、数据一致性的过程中,数据核对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问题发现方法。
由于完整业务流程中往往子系统众多,且子系统功能各有侧重,系统数据类型复杂,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通用的制定核对方案的规则,往往需要依赖研发人员对繁多的子系统进行梳理规划,关系理清,再人工一一制定包括不同子系统的具体核对方案,传统方案会大量消耗研发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且人工制定核对方案往往会存在核对缺失或核对重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系统及其数据核对方法,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业务系统,所述业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业务主体子系统、以及至少一个业务串联子系统,
所述业务主体子系统中,包含至少一种业务功能的实现逻辑;
所述业务串联子系统中,仅包含用于业务主体子系统之间连接或调度的实现逻辑。
可选地,所述业务主体子系统中,还包含用于业务主体子系统之间连接或调度的实现逻辑。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所述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给定业务系统,确定业务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
根据子系统之间调用关系,得到若干组包含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
针对任一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根据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功能类型,在预先配置的核对策略库中进行匹配,以确定用于核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的核对策略;
根据所确定的核对策略,对所述给定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核对。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核对策略进行数据核对,包括:
根据所述核对策略中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核对方式,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中包含的各项数据进行核对。
可选地,所述不同数据类型包括业务主体数据类型或业务流水数据类型,
其中,所述业务主体数据用于记录业务数据的静态状态,所述业务流水数据用于记录业务数据的动态变化。
可选地,所述业务主体数据类型包括:阶段业务主体数据类型、资金业务主体数据类型与资产业务主体数据类型。
可选地,业务流水数据类型包括:系统接口调用流水数据类型与资金资产变化流水数据类型。
可选地,所述核对策略库中的核对策略,包括:
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被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的第一核对策略;
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串联子系统,被调用方业务主体子系统的第二核对策略;
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被调用方业务串联子系统的第三核对策略。
可选地,所述第一核对策略,包括:
获取对应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被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可选地,所述第二核对策略,包括:
获取对应业务串联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可选地,所述第三核对策略,包括:
获取对应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业务串联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可选地,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还包括:
确定给定业务主体系统;
将所述业务主体系统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所述业务主体系统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所述业务主体系统的业务流水数据与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核对。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应用于所述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调用关系确定模块:用于针对给定业务系统,确定业务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
调用关系提取模块:用于根据子系统之间调用关系,得到若干组包含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
核对策略确定模块:用于针对任一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根据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功能类型,在预先配置的核对策略库中进行匹配,以确定用于核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的核对策略;
业务系统核对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核对策略,对所述给定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核对。
可选地,所述业务系统核对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核对策略中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核对方式,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中包含的各项数据进行核对。
可选地,所述不同数据类型包括业务主体数据类型或业务流水数据类型,
其中,所述业务主体数据用于记录业务数据的静态状态,所述业务流水数据用于记录业务数据的动态变化。
可选地,所述业务主体数据类型包括:阶段业务主体数据类型、资金业务主体数据类型与资产业务主体数据类型。
可选地,所述业务流水数据类型包括:系统接口调用流水数据类型与资金资产变化流水数据类型。
可选地,所述核对策略库中的核对策略,包括:
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被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的第一核对策略;
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串联子系统,被调用方业务主体子系统的第二核对策略;
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被调用方业务串联子系统的第三核对策略。
可选地,所述第一核对策略,包括:
获取对应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被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可选地,所述第二核对策略,包括:
获取对应业务串联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可选地,所述第三核对策略,包括:
获取对应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业务串联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可选地,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装置,还包括:
内部核对模块:用于确定给定业务主体系统;
将所述业务主体系统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所述业务主体系统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所述业务主体系统的业务流水数据与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核对。
根据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上述应用于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应用于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对应的操作。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业务系统数据核对方法,将业务系统的功能类型,与业务系统间存在的调用关系作为匹配条件,确定用于核对所述存在调用关系的业务系统的核对策略,再对业务系统数据中的不同数据类型进行定义,通过预先配置的不同系统调用场景下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核对要点,对存在调用关系的业务系统包含的各项数据进行核对。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通用的核对规则,避免了每次人为制定核对方案造成的资源浪费与核对缺失。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
此外,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任一实施例并不需要达到上述的全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业务系统的一种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用于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子系统调用关系的一种示意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子系统调用关系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5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子系统调用关系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6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用于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装置的一种示意图;
图7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计算机设备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说明书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现今的业务实现方式中,一个包含完整业务流程的业务系统不会只由一个子系统组成,往往需要上下游多个子系统的配合。通常来说,业务流程会由少则十几个、多则上百个的子系统以及它们各自的数据库组成,在保障这些业务、数据一致性的过程中,数据核对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问题发现方法。
由于完整业务流程中往往子系统众多,且子系统功能各有侧重,系统数据类型复杂,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通用的制定核对方案的规则,往往需要依赖研发人员对繁多的子系统进行梳理规划,关系理清,再人工一一制定包括不同子系统的具体核对方案,传统方案会大量消耗研发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且人工制定核对方案往往会存在核对缺失或核对重复。
针对以上问题,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系统,以及应用于这种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和数据核对装置。下面对本实施例涉及的业务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所示,所述业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业务主体子系统、以及至少一个业务串联子系统,其中:
所述业务主体子系统中,包含至少一种业务功能的实现逻辑;
所述业务串联子系统中,仅包含用于业务主体子系统之间连接或调度的实现逻辑。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主体子系统中,还包含用于业务主体子系统之间连接或调度的实现逻辑。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所述的业务系统可以是一种完整的业务流程链路,该业务链路由很多业务子系统组成,这些业务子系统可以进行层层调用。
为了更好地制定业务系统的具体核对策略,本申请对各个业务子系统按照功能类型进行划分,具体地,可分为业务主体子系统和业务串联子系统。
在日常的业务系统工作过程中,由各个业务主体子系统通过对数据库的数据读写,对业务逻辑的调用来完成业务功能的具体实现;由各个业务串联子系统通过对系统间的调用、调度,将各个系统连接完成整个业务流程。
在本申请提供的其中一种实施例中,业务串联子系统并非必须存在的子系统,也可由业务主体子系统完成系统之间的连接调用,即在业务主体子系统中增加用于业务主体子系统之间连接或调度的实现逻辑。
需要注意的是,在两个业务主体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对严谨性和平滑性要求较高时,系统之间的连接调用逻辑会较为复杂。由业务主体子系统完成系统之间的连接调用会加重主体子系统的复杂性,进而加重业务主体子系统的整体负担。此时优选的方案为,设计业务串联子系统,用于串联这两个业务主体子系统,实现业务主体子系统之间的平滑调用的同时,避免增加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负担。
应用于上文所述的业务系统,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业务系统数据核对方法,参见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01,针对给定业务系统,确定业务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
给定业务系统可以是一条包含多个子系统的业务链路,该业务链路上包括多个层层调用的子系统,具体地,子系统可以被分为业务主体子系统和业务串联子系统。
其中,业务主体子系统主要负责数据库的数据读写和业务逻辑具体实现,是业务流程中的最重要系统。业务串联子系统通常包括业务链路中各种上游系统对下游操作的流水调用逻辑,并可用于根据业务的具体需求进行调度和重试,记录调度重试的流水状态等。
S202,根据子系统之间调用关系,得到若干组包含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
具体地,该若干组包含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的形式可以为:子系统A调用子系统B,子系统B调用子系统C…等等。
S203,针对任一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根据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功能类型,在预先配置的核对策略库中进行匹配,以确定用于核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的核对策略;
其中,功能类型指的是子系统包含的主要功能逻辑是用于业务实现功能,还是用于系统串联。即根据任一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判断调用关系对中的两个子系统分别是业务主体子系统或业务串联子系统。
举例说明,在一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中,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被调用方为业务串联子系统,根据该调用关系和调用双方的功能类型,在预先配置的核对策略库中进行匹配,确定业务主体子系统调用业务串联子系统时,应采取何种核对策略进行核对。
例如,如下表1,该核对策略库中可包括多组调用关系和核对策略的映射关系。
子系统调用关系对A 子系统调用关系对B 子系统调用关系对C
第一核对策略 第二核对策略 第三核对策略
表1
具体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可以根据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系统功能类型进一步划分,举例说明,可分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业务主体子系统调用业务串联子系统,业务串联子系统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三种调用关系。
在步骤S202中,核对策略库中的核对策略是预先配置的,配置方法具体为:将各个业务子系统使用的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分类,确定在不同的调用行为中会产生变化的数据类型,并确定不同的调用关系对所产生的调用行为,从而为不同的调用关系对配置核对策略,该核对策略中包括对不同类型的数据的核对方针。
S204,根据所确定的核对策略,对所述给定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核对。
其中,根据所述核对策略中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核对方式,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中包含的各项数据进行核对的方式为:根据所述核对策略中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核对方式,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中包含的各项数据进行核对。
首先,将业务子系统中的不同数据类型进行划分,所述数据类型可包括业务主体数据类型或业务流水数据类型,
所述业务主体数据用于记录业务数据的静态状态,如业务所处的状态,如阶段状态、资金状态、资产状态等;所述业务流水数据用于记录业务数据的动态变化,如,系统发生的动作或资产发生的变化等。
通常情况下,业务串联系统的记录的都是业务流水数据,业务主体处理系统则两者皆可记录。根据数据类型,核对时考虑的数据间核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业务主体数据核对;
2.业务流水数据核对;
3.业务流水数据与业务主体数据核对;
4.业务主体数据与业务流水数据。
参见图3,图4,图5,为本申请其中一种实施例提出的三种子系统调用关系,根据这三种子系统调用关系具体说明对应的三种核对策略,如下:
a)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被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的第一核对策略;
具体地,该第一核对策略,可以包括:
获取对应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被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b)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串联子系统,被调用方业务主体子系统的第二核对策略;
具体地,该第二核对策略,可以包括:
获取对应业务串联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c)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被调用方业务串联子系统的第三核对策略。
具体地,该第三核对策略,可以包括:
获取对应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业务串联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业务系统进行核对时,可能不止针对包含调用关系的一对子系统进行核对,也存在对业务主体子系统进行内部核对的场景。针对这类应用场景,本申请提供第四核对策略,具体地,该第四核对策略,包括:
确定给定业务主体系统;
将所述业务主体系统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所述业务主体系统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所述业务主体系统的业务流水数据与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核对。
对于不同调用关系,对应核对策略中的核对要点可参考下表2。
Figure BDA0002199699860000121
表2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第一核对策略,第二核对策略,第三核对策略以及第四核对策略中,每一类核对策略对应的各个数据核对步骤是没有核对顺序之分的,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定核对顺序。
举例说明,针对以下第一核对策略:
1)获取对应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被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2)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3)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4)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在执行第一核对策略进行数据核对的过程,需要先执行上述步骤1,即获取对应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被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接下来的核对步骤则可以自行设定执行顺序,如按照步骤1、2、3、4顺序执行核对,或按照步骤1、3、2、4顺序执行核对,等等。
进一步地,还可在以上的核对策略的基础上对数据进一步深入分析,再次对数据类型再次分类,细化业务主体数据与业务流水数据下的更多数据类型。
举例说明:所述业务主体数据类型还可包括:阶段业务主体数据类型、资金业务主体数据类型与资产业务主体数据类型。
所述业务流水数据类型还可包括:系统接口调用流水数据类型与资金资产变化流水数据类型。
在进一步细化数据类型的基础上,可对核对分析要点做进一步的补充和扩展。形成更详细的核对策略。
下面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申请提供的应用于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进行说明:
以某一业务系统中包含的三个子系统为例,其中,第一子系统为串联系统,第二子系统为主要包括业务逻辑的订单主体子系统,第三子系统为包括业务逻辑与串联逻辑的凭证主体子系统;
其中,第一子系统的数据库表中包括流水表,用于记录调用的流水状态;
第二子系统的数据库表中包括订单数据表,支付数据表,结算数据表和退款数据表;
第三子系统的数据库表中包括凭证流水表,用于记录凭证发放,消费,退款的流水数据;和凭证状态表,用于记录凭证的本身状态。
在进行核对时,上述不同子系统的核对过程如下:
在第一子系统调用第二子系统时(即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串联子系统,被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进行核对,此时应启动第二核对策略:
在第二核对策略中,除了内部核对外,还应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举例说明:可将第一子系统中的流水表中包含的退款流水数据,与第二子系统中的订单数据表中包含的订单状态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核对;将第一子系统中的流水表中包含的退款流水数据与第二子系统中的退款数据表中包含的退款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核对,等等。
在第三子系统调用第二子系统时(即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被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进行核对,此时应启动第一核对策略:
举例说明:可将第三子系统中的凭证流水和将第三子系统中的凭证状态进行数据一致性核对(即业务主体数据进行内部核对);将第三子系统中的凭证流水和第二子系统中的订单状态进行数据一致性核对(即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将第三子系统中的凭证状态和第二子系统中的结算数据进行数据一致性核对(即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等等。
可以看出,本申请将对子系统按照功能类型进行分类,对子系统使用的数据按照数据类型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系统调用方式,根据数据类型匹配不同的核对要点,并创建了核对策略。对于核对策略可有不同的应用方式,如:为不同核对策略配置标准化核对执行代码,当针对其中一种系统调用方式匹配策略后,直接自动化执行代码进行核对。或,将核对策略推送给技术人员,由技术人员进一步配置更有针对性的非标准化核对执行代码,等等。
相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装置,该装置用于控制业务系统以及其中包含的各个子系统,以完成对给定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参见图6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调用关系确定模块610,调用关系提取模块620,核对策略确定模块630:和业务系统核对模块640。
调用关系确定模块610:用于针对给定业务系统,确定业务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
调用关系提取模块620:用于根据子系统之间调用关系,得到若干组包含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
核对策略确定模块630:用于针对任一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根据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功能类型,在预先配置的核对策略库中进行匹配,以确定用于核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的核对策略;
业务系统核对模块640: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核对策略,对所述给定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核对。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系统核对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核对策略中针对不同数据类型的核对方式,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中包含的各项数据进行核对
进一步地,所述不同数据类型包括业务主体数据类型或业务流水数据类型,其中,所述业务主体数据用于记录业务数据的静态状态,所述业务流水数据用于记录业务数据的动态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主体数据类型包括:阶段业务主体数据类型、资金业务主体数据类型与资产业务主体数据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流水数据类型包括:系统接口调用流水数据类型与资金资产变化流水数据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核对策略库中的核对策略,包括:
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被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的第一核对策略;
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串联子系统,被调用方业务主体子系统的第二核对策略;
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被调用方业务串联子系统的第三核对策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核对策略,包括:
获取对应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被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核对策略,包括:
获取对应业务串联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核对策略,包括:
获取对应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业务串联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装置,还包括:
内部核对模块:用于确定给定业务主体系统;
将所述业务主体系统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所述业务主体系统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所述业务主体系统的业务流水数据与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核对。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其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应用于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给定业务系统,确定业务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
根据子系统之间调用关系,得到若干组包含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
针对任一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根据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功能类型,在预先配置的核对策略库中进行匹配,以确定用于核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的核对策略;
根据所确定的核对策略,对所述给定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核对。
图7示出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更为具体的计算设备硬件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输入/输出接口1130、通信接口1140和总线1150。其中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输入/输出接口1130和通信接口1140通过总线1150实现彼此之间在设备内部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1110可以采用通用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方式实现,用于执行相关程序,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存储器1120可以采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静态存储设备,动态存储设备等形式实现。存储器11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和其他应用程序,在通过软件或者固件来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时,相关的程序代码保存在存储器1120中,并由处理器1110来调用执行。
输入/输出接口1130用于连接输入/输出模块,以实现信息输入及输出。输入输出/模块可以作为组件配置在设备中(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外接于设备以提供相应功能。其中输入设备可以包括键盘、鼠标、触摸屏、麦克风、各类传感器等,输出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器、扬声器、振动器、指示灯等。
通信接口1140用于连接通信模块(图中未示出),以实现本设备与其他设备的通信交互。其中通信模块可以通过有线方式(例如USB、网线等)实现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例如移动网络、WIFI、蓝牙等)实现通信。
总线1150包括一通路,在设备的各个组件(例如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输入/输出接口1130和通信接口1140)之间传输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述设备仅示出了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输入/输出接口1130、通信接口1140以及总线1150,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实现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其他组件。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设备中也可以仅包含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所必需的组件,而不必包含图中所示的全部组件。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应用于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给定业务系统,确定业务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
根据子系统之间调用关系,得到若干组包含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
针对任一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根据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功能类型,在预先配置的核对策略库中进行匹配,以确定用于核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的核对策略;
根据所确定的核对策略,对所述给定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核对。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业务系统,所述业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业务主体子系统、以及至少一个业务串联子系统,
所述业务主体子系统中,包含至少一种业务功能的实现逻辑;
所述业务串联子系统中,仅包含用于业务主体子系统之间连接或调度的实现逻辑。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业务系统,所述业务主体子系统中,还包含用于业务主体子系统之间连接或调度的实现逻辑。
3.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给定业务系统,确定业务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
根据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得到若干组包含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
针对任一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根据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功能类型,在预先配置的核对策略库中进行匹配,以确定用于核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的核对策略;
根据所确定的核对策略,对所述给定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核对策略库中的核对策略,包括:
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被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的第一核对策略;
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串联子系统,被调用方业务主体子系统的第二核对策略;
用于核对调用方为业务主体子系统,被调用方业务串联子系统的第三核对策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核对策略,包括:
获取对应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被调用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二核对策略,包括:
获取对应业务串联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三核对策略,包括:
获取对应业务主体子系统的调用数据库,和对应业务串联子系统的被调用数据库;
分别对调用数据库和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内部核对;
将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主体数据与被调用数据库中的业务流水数据进行数据核对。
8.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调用关系确定模块:用于针对给定业务系统,确定业务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
调用关系提取模块:用于根据子系统之间调用关系,得到若干组包含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
核对策略确定模块:用于针对任一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根据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功能类型,在预先配置的核对策略库中进行匹配,以确定用于核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的核对策略;
业务系统核对模块:用于根据所确定的核对策略,对所述给定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核对。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给定业务系统,确定业务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
根据子系统之间调用关系,得到若干组包含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
针对任一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根据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功能类型,在预先配置的核对策略库中进行匹配,以确定用于核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的核对策略;
根据所确定的核对策略,对所述给定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核对。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业务系统的数据核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针对给定业务系统,确定业务系统中所包含的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调用关系;
根据子系统之间调用关系,得到若干组包含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
针对任一组子系统调用关系对,根据调用方与被调用方的功能类型,在预先配置的核对策略库中进行匹配,以确定用于核对所述子系统调用关系对的核对策略;
根据所确定的核对策略,对所述给定业务系统进行数据核对。
CN201910860807.5A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业务系统及其数据核对方法 Active CN110750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0807.5A CN110750530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业务系统及其数据核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0807.5A CN110750530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业务系统及其数据核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0530A true CN110750530A (zh) 2020-02-04
CN110750530B CN110750530B (zh) 2022-08-02

Family

ID=69276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0807.5A Active CN110750530B (zh) 2019-09-11 2019-09-11 一种业务系统及其数据核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5053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76659A (zh) * 2020-04-13 2020-07-31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组件、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98382A (zh) * 2020-04-01 2020-08-2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链数据校核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708767A (zh) * 2020-05-12 2020-09-25 苏宁云计算有限公司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2949278A (zh) * 2021-02-24 2021-06-1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8134A (zh) * 2006-04-03 2007-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间件实现多媒体融合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US20080317217A1 (en) * 2007-06-22 2008-12-25 Fausto Bernardini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optimizing resources of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tilized by a service request
CN103136276A (zh) * 2011-12-02 2013-06-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核对系统,方法及装置
US20130339285A1 (en) * 2012-06-15 2013-12-19 Barry S. DRESDNER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dynamic selection of rules processing mode
CN104156442A (zh) * 2014-08-13 2014-11-1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的多维度累计的方法及系统、累计数据应用方法
CN105893522A (zh) * 2016-03-30 2016-08-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大数据分析模型业务开发生成和管理系统
CN106326219A (zh) * 2015-06-16 2017-01-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核对业务系统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53646A (zh) * 2016-03-02 2017-09-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8345658A (zh) * 2018-01-30 2018-07-3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算法计算轨迹的分解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667726A (zh) * 2018-04-26 2018-10-16 中体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交易系统和二级路由控制方法
CN110222042A (zh) * 2019-05-30 2019-09-10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已核对业务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架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68134A (zh) * 2006-04-03 2007-05-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中间件实现多媒体融合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US20080317217A1 (en) * 2007-06-22 2008-12-25 Fausto Bernardini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optimizing resources of a data processing system utilized by a service request
CN103136276A (zh) * 2011-12-02 2013-06-0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核对系统,方法及装置
US20130339285A1 (en) * 2012-06-15 2013-12-19 Barry S. DRESDNER Systems and/or methods for dynamic selection of rules processing mode
CN104156442A (zh) * 2014-08-13 2014-11-19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的多维度累计的方法及系统、累计数据应用方法
CN106326219A (zh) * 2015-06-16 2017-01-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核对业务系统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153646A (zh) * 2016-03-02 2017-09-1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5893522A (zh) * 2016-03-30 2016-08-2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大数据分析模型业务开发生成和管理系统
CN108345658A (zh) * 2018-01-30 2018-07-31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算法计算轨迹的分解处理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8667726A (zh) * 2018-04-26 2018-10-16 中体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交易系统和二级路由控制方法
CN110222042A (zh) * 2019-05-30 2019-09-10 口碑(上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确定已核对业务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架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天祺: "大庆油田第九采油厂生产信息采集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信息科技辑》 *
阎美蓉: "电信收入保障业务稽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8382A (zh) * 2020-04-01 2020-08-2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链数据校核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WO2021196936A1 (zh) * 2020-04-01 2021-10-07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链数据校核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1476659A (zh) * 2020-04-13 2020-07-31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组件、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76659B (zh) * 2020-04-13 2023-08-15 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系统、组件、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08767A (zh) * 2020-05-12 2020-09-25 苏宁云计算有限公司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1708767B (zh) * 2020-05-12 2022-11-15 苏宁云计算有限公司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2949278A (zh) * 2021-02-24 2021-06-1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50530B (zh)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0530B (zh) 一种业务系统及其数据核对方法
CN111898139B (zh) 数据读写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2020017540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pediting rule-based data processing
WO2019134232A1 (zh) 核保校验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3793071A (zh) 一种可疑群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9598407B (zh) 一种业务流程的执行方法及装置
CN111539811B (zh) 风险账户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020846B (zh) 一种转账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674188A (zh) 一种特征提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325055A (zh) 业务关联数据表的筛选及核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TW202026970A (zh) 金額結算系統及方法
CN112560114A (zh) 调用智能合约的方法及装置
CN112330181A (zh) 基于区块链的企业信用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0298508A (zh) 行为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694664A (zh) 业务系统的核对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9325015A (zh) 一种领域模型的特征字段的提取方法及装置
CN110020196A (zh) 一种基于不同数据源的用户分析方法和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07392408B (zh) 一种信用分数的提示信息输出方法及装置
KR102356115B1 (ko) 인적 자원 관리를 위한 사용자의 성향 기반의 직책 추천 방법 및 장치
CN113506164B (zh) 一种风控决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US8739115B2 (en) Using infeasible nodes to select branching variables
CN113988718A (zh) 一种风险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418670A (zh) 一种案件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553487A (zh) 一种业务对象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947825A (zh) 一种用户资产交易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