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8962A -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8962A
CN110748962A CN201910973543.4A CN201910973543A CN110748962A CN 110748962 A CN110748962 A CN 110748962A CN 201910973543 A CN201910973543 A CN 201910973543A CN 110748962 A CN110748962 A CN 1107489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outdoor heat
indoor
outdoor
to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35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先明
胡永
冯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an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7354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4896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489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89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30Expansion means; Dispositions thereof
    • F25B41/31Expansion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内机、用于连通室外机和室内机的管路、室外换热模块以及控制器,室内机包括多个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其所处的运行模式;在同一时刻,多个室内换热器能够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的一个;当室内机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控制器用于控制室外换热模块作为冷凝器使用;当室内机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蒸发器使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达到了支多个室内机在同一时刻运行不同的运行模式且空调系统输出平衡的目的,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在制热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也即,现有空调系统的室外换热器的运行模式是固定的。当在一个室内换热器较多的使用场景中,如酒店、公司,用户的需求可能不同,一些用户可能需要室内换热器进行制热,另外一些用户可能需要室内换热器进行制冷,若室外换热器的运行模式固定不变,则会导致空调系统输出的不平衡,空调系统的运行能力和运行效率均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内机、用于连通所述室外机和所述室内机的管路、室外换热模块以及控制器,所述室内机包括多个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其所处的运行模式;
在同一时刻,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能够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的一个;
当所述室内机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冷凝器使用;
当所述室内机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蒸发器使用。
可选地,所述室外机包括机壳和设于所述机壳内的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包括多个;
当所述室内机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
当所述室内机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
可选地,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和多个第一膨胀装置,所述压缩机、所述气液分离器和多个所述第一膨胀装置设于所述机壳内,多个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和多个所述第一膨胀装置一一对应;
所述管路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液管,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管,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经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气管连通;
对于作为蒸发器使用的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液管、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气管、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气管顺序连通;对于作为冷凝器使用的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气管、所述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所述第一气管、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所述液管顺序连通。
可选地,所述室外机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对应的四通阀,所述四通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四通阀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连接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气管,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气管;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四通阀的工作状态,以控制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使用;
和/或,所述室外机还包括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气管的连通与否。
可选地,所述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和气液分离器,所述室内机还包括与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膨胀装置;
所述管路包括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和液管,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管,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经所述气液分离器与所述第二气管连通;
对于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室内换热器,所述液管、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对应的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气管顺序连通;对于处于所述制热模式的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气管、对应的室内换热器、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所述液管顺序连通。
可选地,所述室内机还包括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对应的第二电磁阀和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对应的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用于控制对应的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气管的连通与否,所述第三电磁阀用于控制对应的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一气管的连通与否。
可选地,所述室外换热模块包括外置换热器模块,所述外置换热器模块独立于所述室外机设置,所述外置换热器模块包括第二室外换热器;
当所述室内机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
当所述室内机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内机、用于连通所述室外机和所述室内机的管路以及室外换热模块,所述室内换热器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其所处的运行模式,在同一时刻,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能够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的运行模式,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的一个;
当所述室内机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冷凝器使用;
当所述室内机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蒸发器使用。
可选地,所述室外机包括机壳和设于所述机壳内的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包括多个;
所述当所述室内机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冷凝器使用,包括:
当所述室内机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控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
所述当所述室内机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蒸发器使用,包括:
当所述室内机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
由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根据多个室内换热器的运行模式来调整室外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平衡空调系统的输出,达到了支多个室内机在同一时刻运行不同的运行模式且空调系统输出平衡的目的,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并确保空调系统处于安全工作区。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揭示了多个室内换热器均处于制冷模式时,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动路径;
图3是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揭示了多个室内换热器均处于制热模式时,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动路径;
图4是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揭示了多个室内换热器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且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动路径;
图5是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揭示了多个室内换热器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且总制冷能力小于总制热能力时,空调系统的制冷剂流动路径;
图6是本发明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
1:室外机;11:压缩机;12:气液分离器;13:第一室外换热器;14:第一膨胀装置;15:第一四通阀;16:第一电磁阀;17:第一截止阀;18:第二截止阀;19:第三截止阀;
2:室内机;21:室内换热器;22:第二膨胀装置;23:第二电磁阀;24:第三电磁阀;
3:管路;31:第一气管;32:第二气管;33:液管;
4:外置换热器模块;41:第二室外换热器;42:第三膨胀装置;43:第二四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传统的空调系统整体要么处于制冷模式,要么处于制热模式,与传统的空调系统不同,本发明的空调系统整体无具体的运行模式,仅包括运行和关闭两种运行状态。在本发明的空调系统运行时,室内换热器的运行模式(制冷、制热等)可由用户控制,室外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制冷、制热等)根据室内换热器的运行模式调节,平衡空调系统的输出,达到了支多个室内机在同一时刻运行不同的运行模式且空调系统输出平衡的目的,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并确保空调系统处于安全工作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可以包括室外机1、室内机2、管路3、室外换热模块以及控制器,其中,管路3用于连通室外机1和室内机2。本实施例中,室内机2包括多个室内换热器21。在同一时刻,多个室内换热器21能够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具体地,每个室内换热器21根据对应的用户指令而选择其所处的运行模式,用户指令可以由用户操作对应的空调遥控器产生。其中,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的一个。本实施例的控制器与每一室内换热器21通信,控制器能够获取各室内换热器21所处的运行模式。
室内机2的总制冷能力为同一时刻所有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的制冷能力之和,室内机2的总制热能力为同一时刻所有处于制热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的制热能力之和。
在本实施例中,同一时刻,当室内机2中的所有室内换热器21均处于制冷模式时,室内机2的总制冷能力最大;当室内机2中的所有室内换热器21均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内机2的总制热能力最大;当室内机2中的部分室内换热器21处于制冷模式,部分室内换热器21处于制热模式时,室内机2的总制冷能力与总制热能力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
控制器用于比较总制冷能力与总制热能力的大小是否相等,若总制冷能力与总制热能力的大小不相等时,控制器则根据总制冷能力与总制热能力的大小差异来决定室外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即控制室外换热模块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使用。具体的,当室内机2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控制器用于控制室外换热模块作为冷凝器使用;当室内机2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器用于控制室外换热模块作为蒸发器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根据多个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来调整室外换热模块的运行模式,平衡空调系统的输出,达到了支多个室内机2在同一时刻运行不同的运行模式且空调系统输出平衡的目的,提高了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并确保空调系统处于安全工作区。
此外,控制器在判断总制冷能力与总制热能力的差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可以获取空调系统的低压值和高压值,若低压值小于预设低压阈值,则控制室外换热模块作为冷凝器使用;若高压值小于预设高压阈值,则控制室外换热模块作为蒸发器使用,从而达到空调系统输出平衡的目的。
当总制冷能力与总制热能力相等时,控制器无需控制室外换热模块,此外,室外换热模块处于关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1可以包括机壳和设于机壳内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室外换热模块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13。可以根据需要在室外机1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室外换热器13包括多个。本实施例中,当总制冷能力与总制热能力的大小不相等时,控制器会根据多个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调整多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的运行模式,具体地,当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控制器用于控制至少部分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作为冷凝器使用;当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器用于控制至少部分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作为蒸发器使用。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控制至少部分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作为冷凝器使用时,具体的,控制器控制至少部分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开启,并控制其处于制热模式。同样的,控制器控制至少部分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具体的,控制器控制至少部分处于关闭状态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开启,并控制其处于制冷模式。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室外机1还包括压缩机11、气液分离器12和多个第一膨胀装置14,压缩机11、气液分离器12和多个第一膨胀装置14设于机壳内,多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和多个第一膨胀装置14一一对应。
管路3包括第一气管31、第二气管32和液管33,压缩机11的排气口连通第一气管31,压缩机11的吸气口经气液分离器12与第二气管32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管31为高压管路,第二气管32为低压管路,具体地,第一气管31用于流通压力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气态制冷剂或气/液混合制冷剂,第二气管32用于流通压力小于第一压力阈值的气态制冷剂或气/液混合制冷剂,液管33用于流通液态制冷剂。
对于处于制冷模式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其作为蒸发器使用,且其所在制冷剂回路的室外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液管33、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14、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二气管32、气液分离器12、压缩机11、第二气管32顺序连通。
对于处于制热模式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其作为冷凝器或或气冷器使用,且其所在制冷剂回路的室外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第二气管32、气液分离器12、压缩、第一气管31、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14、液管33顺序连通。
请再次参见图1,室外机1还包括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四通阀15,第一四通阀15与控制器电连接。本实施例的第一四通阀15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第一端口连接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第二端口连接第一气管31,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连接第二气管32。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用于根据多个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控制第一四通阀15的工作状态,以控制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使用,也即,控制器能够根据多个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控制第一四通阀15的工作状态,以调整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的运行模式。
具体地,对于处于制冷模式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其所在制冷剂回路的室外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液管33、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四通阀15、第二气管32、气液分离器12、压缩机11、第一气管31顺序连通。此时,第一四通阀15用于连通第二气管32与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也即,控制器控制第一四通阀15的第一端口和第三端口,或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导通,以通过第一四通阀15连通第二气管32与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使得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处于制冷模式。
对于处于制热模式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其所在制冷剂回路的室外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第二气管32、气液分离器12、压缩机11、第一气管31、对应的第一四通阀15、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14、液管33。此时,对应的第一四通阀15用于连通第一气管31与第一室外换热器13,也即,控制器控制第一四通阀15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导通,以通过第一四通阀15连通第二气管32与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使得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处于制热模式。
进一步地,室外机1还包括第一电磁阀16,第一电磁阀16用于控制压缩机11的排气口与第一气管31的连通与否。当第一电磁阀16开启时,压缩机11的排气口与第一气管31的连通;当第一电磁阀16关闭时,压缩机11的排气口与第一气管31截止。本实施例中,第一电磁阀16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16的启闭,当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16开启时,压缩机11的排气口与第一气管31连通;当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16关闭时,压缩机11的排气口与第一气管31截止。可以理解地,在第一气管31长度较短或管径较小时,可取消第一电磁阀16的设置。
本实施例的室内机2还包括与多个室内换热器2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膨胀装置22。对于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其作为蒸发器使用,且其所在制冷剂回路的室内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液管33、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第二气管32顺序连通。
对于处于制热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其作为冷凝器或或气冷器使用,且其所在制冷剂回路的室内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第一气管31、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液管33顺序连通。
在某些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1,室内机2还包括与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和与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三电磁阀24,第二电磁阀23用于控制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与第二气管32的连通与否,第三电磁阀24用于控制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与第一气管31的连通与否。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同一时刻,第二电磁阀23和第三电磁阀24中的一个开启,另一个关闭。当第二电磁阀23开启、第三电磁阀24关闭时,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与第二气管32连通;当第二电磁阀23关闭、第三电磁阀24开启时,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与第一气管31连通。本实施例中,第二电磁阀23、第三电磁阀24与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控制器还用于控制第二电磁阀23、第三电磁阀24的启闭。当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23开启、第三电磁阀24关闭时,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与第二气管32连通,与第一气管31截止;当控制器控制第二电磁阀23关闭、第三电磁阀24开启时,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与第二气管32截止,与第一气管31连通。
本实施例中,对于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其所在制冷剂回路的室内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液管33、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第二气管32顺序连通;对于处于制热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其所在制冷剂回路的室内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第一气管31、对应的第三电磁阀24、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液管33顺序连通。
以下实施例以室外机1包括两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室内机2包括两个室内换热器21,且每一第一室外换热器13的总制热能力与每一室内换热器21的总制热能力大致相等,每一第一室外换热器13的总制冷能力与每一室内换热器21的总制冷能力大致相等为例对空调系统进一步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2,开启的室内换热器21均处于制冷模式,开启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均处于制热模式。本实施例中,室外机1的两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室内机2的两个室内换热器21均开启。对于每个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均处于开启状态(一定开度),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均开启,对应的第三电磁阀24均关闭,室内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液管33->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第二气管32。并且,对于每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电子膨胀装置开启(尽可能完全打开),对应的第一四通阀15用于连通第一气管31与所有第一室外换热器13。室外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第二气管32->气液分离器12->压缩机11->第一气管31->对应的第一四通阀15->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14->液管33。如空调系统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6,则控制第一电磁阀16处于关闭状态。
请参见图3,开启的室内换热器21均处于制热模式,开启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均处于制冷模式。本实施例中,室外机1的两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室内机2的两个室内换热器21均开启。对于每个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处于开启状态(一定开度),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关闭,对应的第三电磁阀24开启,室内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第一气管31->对应的第三电磁阀24->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液管33。并且,对于每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14开启(一定开度),对应的第一四通阀15用于连通第二气管32与该第一室外换热器13。室外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液管33->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14->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四通阀15->第二气管32->气液分离器12->压缩机11->第一气管31。如空调系统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6,则控制第一电磁阀16处于开启状态。
请参见图4,开启的室内换热器21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也即,两个室内换热器21中的一个处于制冷模式,另一个处于制热模式。如需要空调系统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即需要制冷压力大于制热压力,则需要控制开启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均处于制冷模式。本实施例中,对于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均处于开启状态(一定开度),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开启,对应的第三电磁阀24关闭,室内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液管33->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即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所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第二气管32。对于处于制热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处于开启状态(一定开度),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关闭,对应的第三电磁阀24开启,室内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第一气管31->对应的第三电磁阀24->处于制热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液管33。并且,对于每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电子膨胀装置开启(尽可能完全打开),对应的第一四通阀15用于连通第一气管31与所有第一室外换热器13。室外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第二气管32->气液分离器12->压缩机11->第一气管31->对应的第一四通阀15->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14->液管33。
请参见图5,开启的室内换热器21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也即,两个室内换热器21中的一个处于制冷模式,另一个处于制热模式。并且,如需要空调系统的总制冷能力小于总制热能力,即需要制冷压力小于制热压力,则控制开启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均处于制热模式。本实施例中,对于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均处于开启状态(一定开度),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开启,对应的第三电磁阀24关闭,室内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液管33->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即处于制冷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所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第二气管32。对于处于制热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处于开启状态(一定开度),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关闭,对应的第三电磁阀24开启,室内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第一气管31->对应的第三电磁阀24->处于制热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液管33。并且,对于每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14开启(一定开度),对应的第一四通阀15用于连通第二气管32与该第一室外换热器13。室外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液管33->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14->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四通阀15->第二气管32->气液分离器12->压缩机11->第一气管31。如空调系统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6,则控制第一电磁阀16处于开启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室外换热器13、室内换热器21包括风冷换热器和/或水冷换热器。也即,第一室外换热器13可以为单个水-制冷剂换热器或空气-制冷剂换热器,也可以为以上两者的组合,组合中两者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室内换热器21可以为单个水-制冷剂换热器或空气-制冷剂换热器,也可以为以上两者的组合,组合中两者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对于水冷换热器,空调系统还包括与该水冷换热器对应配合的水路系统,该水路系统可以包括泵等器件;对于风冷换热器,空调系统还包括与该风冷换热器对应配合的风机。
请再次参见图1,空调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截止阀17、第二截止阀18和第三截止阀19,第一截止阀17用于控制第一气管31的导通与否,第二截止阀18用于控制第二气管32的导通与否,第三截止阀19用于控制液管33的导通与否。当第一截止阀17开启时,第一气管31导通;当第一截止阀17关闭时,第一气管31关闭。当第二截止阀18开启时,第二气管32导通;当第二截止阀18关闭时,第二气管32关闭。当第三截止阀19开启时,液管33导通;当第三截止阀19关闭时,液管33关闭。本实施例的第一截止阀17、第二截止阀18和第三截止阀19可以为电子阀,第一截止阀17、第二截止阀18和第三截止阀19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一控制器能够用于控制第一截止阀17、第二截止阀18和第三截止阀19的启闭。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1不包含第一室外换热器13。请再次参见图1,室外换热模块可以包括外置换热器模块4,外置换热器模块4独立于室外机1设置,具体地,外置换热器模块4外置于机壳,外置换热器模块4包括第二室外换热器41。通过设置外置换热器模块4,可以扩大系统容量或提高运行效率。
本实施例的外置换热器模块4可以作为室内换热器使用,也可以作为室外换热器使用。当外置换热器模块4作为室内换热器使用时,其运行模式由用户控制。当外置换热器模块4作为室外换热器使用时,控制器用于根据多个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调整第二室外换热器41的运行模式,以平衡空调系统的输出。具体地,当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室外换热器41作为冷凝器使用;当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室外换热器41作为蒸发器使用。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1包含第一室外换热器13,且室外换热模块包括外置换热器模块4。本实施例中,当总制冷能力与总制热能力的大小不相等、且室外机1的换热量不足时,控制器用于根据多个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调整第二室外换热器41的运行模式,以平衡空调系统的输出。具体的,当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室外换热器41作为冷凝器使用;当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二室外换热器41作为蒸发器使用。
当室外机1换热量不足时,可通过增加外置换热器模块4的方式,增大空调系统的室外换热能力,进而提高系统输出能力和运行效率。
当总制冷能力与总制热能力的大小不相等,而室外机1的换热量足够时,控制器可以根据多个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调整第一室外换热器13的运行模式即可实现平衡空调系统的输出的目的;当然,控制器也可以根据多个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调整第一室外换热器13和第二室外换热器41的运行模式来实现平衡空调系统的输出的目的;控制器还可以根据多个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调整第二室外换热器41的运行模式来实现平衡空调系统的输出的目的。
其中,外置换热器模块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室外换热器41。若外置换热模块4包括多个第二室外换热器41,在通过控制外置换热模块4的运行模式平衡空调系统的输出时,具体地,当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控制器用于控制至少部分第二室外换热器41作为冷凝器使用;当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器用于控制至少部分第二室外换热器41作为蒸发器使用。
例如,室外机1包括两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室内机2包括三个性能完全相同的室内换热器21,外置换热器模块4包括两个第二室外换热器41。
若其中两个室内换热器21处于制冷模式,另一个处于制热模式,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控制器则可以控制两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处于制热模式,达到了支多个室内机2在同一时刻运行不同的运行模式且空调系统输出平衡的目的;当两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换热能力不足时,进一步控制至少部分第二室外换热器41也处于制热模式,进而实现空调系统输出平衡的目的。
若其中两个室内换热器21处于制热模式,另一个处于制冷模式,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控制器则可以控制两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处于制冷模式,达到了支多个室内机2在同一时刻运行不同的运行模式且空调系统输出平衡的目的;当两个第一室外换热器13换热能力不足时,进一步控制至少部分第二室外换热器41也处于制冷模式,进而实现空调系统输出平衡的目的。
进一步地,外置换热器模块4还包括第三膨胀装置42和第二四通阀43,当第二室外换热器41包括多个时,第三膨胀装置42和第二四通阀43也包括多个,且多个第三膨胀装置42与多个第二室外换热器41一一对应,多个第二四通阀43与多个第二室外换热器41也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的第二四通阀43包括第五端口、第六端口、第七端口和第八端口,第五端口连接对应的第二室外换热器41,第六端口连接第一气管31,第七端口和第八端口连接第二气管32。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用于多个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以及第一室外换热器13的运行模式,调整第二四通阀43的工作状态,以第二室外换热器41的运行模式。
具体地,对于处于制冷模式的第二室外换热器41,其作为蒸发器使用,其所在制冷剂回路的室外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液管33、对应的第三膨胀装置42、第二室外换热器41、对应的第二四通阀43、第二气管32、气液分离器12、压缩机11、第一气管31顺序连通。此时,第二四通阀43用于连通第二气管32与第二室外换热器41,也即,控制器控制第二四通阀43的第五端口和第七端口,或第五端口和第八端口导通,以通过第二四通阀43连通第二气管32与对应的第二室外换热器41,使得对应的第二室外换热器41处于制冷模式。
对于处于制热模式的第二室外换热器41,其作为冷凝器或或气冷器使用,且其所在制冷剂回路的室外侧的制冷剂流向包括:第二气管32、气液分离器12、压缩机11、第一气管31、对应的第二四通阀43、第二室外换热器41、对应的第三膨胀装置42、液管33。此时,第二四通阀43用于连通第一气管31与第二室外换热器41,也即,控制器控制第二四通阀43的第五端口和第六端口导通,以通过第二四通阀43连通第二气管32与对应的第二室外换热器41,使得对应的第二室外换热器41处于制热模式。
第一膨胀装置14、第二膨胀装置22、第三膨胀装置42在空调系统中可以起到降温降压的作用,一般可包括节流阀、普通的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等。本实施例的控制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顺序连通仅说明各个器件之间连接的顺序关系,而各个器件之间还可包括其他器件,例如截止阀等。例如,需要的情况下,可在上述部件之间的管路3中连接油分离器、热气旁通管路、喷气增焓管路等。
此外,对应于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参见图6,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01:获取多个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的一个。
本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21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控制该室内换热器21所处的运行模式,其中,在同一时刻,多个室内换热器21能够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当然,在同一时刻,多个室内换热器21也能够处于相同的运行模式,多个室内换热器21在同一时刻的运行模式的相同与否是根据用户的控制需求决定的,例如,三个室内换热器21,若用户控制其中两个室内换热器21处于制热模式,控制另外一个室内换热器21处于制冷模式,则三个室内换热器21在同一时刻的运行模式不相同;若用户控制三个室内换热器21处于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则三个室内换热器21在同一时刻的运行模式相同。
S602:比较室内机2的总制冷能力与制热能力的大小是否相等;若总制冷能力大于制热能力,则进入S603;若总制热能力大于制冷能力,则进入S604;若总制冷能力与制热能力的大小相等,则结束。
S603:控制室外换热模块作为冷凝器使用。
S604:控制室外换热模块作为蒸发器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1包括机壳和设于机壳内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室外换热模块包括第一室外换热器13。可选地,第一室外换热器13包括多个;具体的,当室内机2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制至少部分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作为冷凝器使用;当室内机2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至少部分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作为蒸发器使用。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的空调系统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解释,此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1)、室内机(2)、用于连通所述室外机(1)和所述室内机(2)的管路(3)、室外换热模块以及控制器,所述室内机(2)包括多个室内换热器(21),所述室内换热器(21)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其所处的运行模式;
在同一时刻,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21)能够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的一个;
当所述室内机(2)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冷凝器使用;
当所述室内机(2)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蒸发器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1)包括机壳和设于所述机壳内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所述室外换热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3)包括多个;
当所述室内机(2)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作为冷凝器使用;
当所述室内机(2)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作为蒸发器使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1)还包括压缩机(11)、气液分离器(12)和多个第一膨胀装置(14),所述压缩机(11)、所述气液分离器(12)和多个所述第一膨胀装置(14)设于所述机壳内,多个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3)和多个所述第一膨胀装置(14)一一对应;
所述管路(3)包括第一气管(31)、第二气管(32)和液管(33),所述压缩机(11)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管(31),所述压缩机(11)的吸气口经所述气液分离器(12)与所述第二气管(32)连通;
对于作为蒸发器使用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所述液管(33)、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14)、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所述第二气管(32)、所述气液分离器(12)、所述压缩机(11)、所述第二气管(32)顺序连通;对于作为冷凝器使用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所述第二气管(32)、所述气液分离器(12)、所述压缩、所述第一气管(31)、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第一膨胀装置(14)、所述液管(33)顺序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3)对应的四通阀(15),所述四通阀(15)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四通阀(15)包括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所述第一端口连接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所述第二端口连接所述第一气管(31),所述第三端口和所述第四端口连接所述第二气管(32);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控制所述四通阀(15)的工作状态,以控制对应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使用;
和/或,所述室外机(1)还包括第一电磁阀(16),所述第一电磁阀(16)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11)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一气管(31)的连通与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1)包括压缩机(11)和气液分离器(12),所述室内机(2)还包括与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21)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膨胀装置(22);
所述管路(3)包括第一气管(31)、第二气管(32)和液管(33),所述压缩机(11)的排气口连通所述第一气管(31),所述压缩机(11)的吸气口经所述气液分离器(12)与所述第二气管(32)连通;
对于处于所述制冷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所述液管(33)、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所述第二气管(32)顺序连通;对于处于所述制热模式的室内换热器(21),所述第一气管(31)、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膨胀装置(22)、所述液管(33)顺序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2)还包括与所述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二电磁阀(23)和与所述室内换热器(21)对应的第三电磁阀(24),所述第二电磁阀(23)用于控制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与所述第二气管(32)的连通与否,所述第三电磁阀(24)用于控制对应的室内换热器(21)与所述第一气管(31)的连通与否。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模块包括外置换热器模块(4),所述外置换热器模块(4)独立于所述室外机(1)设置,所述外置换热器模块(4)包括第二室外换热器(41);
当所述室内机(2)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41)作为冷凝器使用;
当所述室内机(2)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41)作为蒸发器使用。
9.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外机(1)、室内机(2)、用于连通所述室外机(1)和所述室内机(2)的管路(3)以及室外换热模块,所述室内机(2)包括多个室内换热器(21),所述室内换热器(21)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其所处的运行模式,在同一时刻,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21)能够处于不同的运行模式;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所述室内换热器(21)的运行模式,所述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中的一个;
当所述室内机(2)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冷凝器使用;
当所述室内机(2)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蒸发器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1)包括机壳和设于所述机壳内的第一室外换热器(13),所述室外换热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3),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3)包括多个;
所述当所述室内机(2)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冷凝器使用,包括:
当所述室内机(2)的总制冷能力大于总制热能力时,控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作为冷凝器使用;
所述当所述室内机(2)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所述室外换热模块作为蒸发器使用,包括:
当所述室内机(2)的总制热能力大于总制冷能力时,控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13)作为蒸发器使用。
CN201910973543.4A 2019-10-14 2019-10-14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7489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3543.4A CN110748962A (zh) 2019-10-14 2019-10-14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3543.4A CN110748962A (zh) 2019-10-14 2019-10-14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8962A true CN110748962A (zh) 2020-02-04

Family

ID=69278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3543.4A Pending CN110748962A (zh) 2019-10-14 2019-10-14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489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9791A (zh) * 2021-08-12 2021-11-19 珠海市金品创业共享平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管式单冷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69791A (zh) * 2021-08-12 2021-11-19 珠海市金品创业共享平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管式单冷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47203B1 (ko)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EP3159630B1 (en) Air conditioner
EP1978315A2 (en) Outdoor Unit for Multi-Air Conditioner
US11499727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20080060756A (ko) 냉난방 동시형 멀티 공기조화기
CN210951943U (zh) 空调系统
CN210801718U (zh) 可连续制热的空调
CN110748962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4270111A (zh) 热源机组和制冷装置
CN112539453B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EP3578898B1 (en) Out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EP3715735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9237645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80093570A (ko) 공기조화기
KR102509997B1 (ko) 실외 유닛
US11397015B2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20080075581A (ko) 공기조화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1609590A (zh)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KR20080084482A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20060098051A (ko) 냉난 동시형 멀티 공기조화기의 분배유닛
WO2023012891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3139701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6839194A (zh) 空调器的分流控制方法
CN116906985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KR20120049441A (ko) 히트 펌프식 공기조화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