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40436A - 一种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40436A
CN110740436A CN201910822966.6A CN201910822966A CN110740436A CN 110740436 A CN110740436 A CN 110740436A CN 201910822966 A CN201910822966 A CN 201910822966A CN 110740436 A CN110740436 A CN 1107404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type base
frequency band
terminal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29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40436B (zh
Inventor
王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lytechni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lytechn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lytechni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lytechnic
Priority to CN2019108229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404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404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04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404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404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resource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第一终端在高频段发送预定义序列;第二类基站收到后,确定高频段中空闲的高频资源,将其通过波束发送给第一类基站;第一类基站选择接收质量最优的波束作为定位波束,并确定其接收波束方向,然后获取与第一终端的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基于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和接收波束方向获取最优发送波束方向,通过最优发送波束方向激活第二类基站;第二类基站发送包含高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的波束;第一终端接收波束后,发送接入导频给第二类基站,如果没有收到第二类型基站的响应信息,则转入低频段通信模式与第一类型基站进行通信。本发明鲁棒性好,有效降低物联网能量消耗。

Description

一种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屏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
背景技术
5G将满足人们在居住、工作、休闲和交通等各种区域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即便在密集住宅区、办公室、体育场、露天集会、地铁、快速路、高铁和广域覆盖等具有超高流量密度、超高连接数密度、超高移动性特征的场景,也可以为用户提供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云桌面、在线游戏等极致业务体验。与此同时,5G还将渗透到物联网及各种行业领域,与工业设施、医疗仪器、交通工具等深度融合,有效满足工业、医疗、交通等垂直行业的多样化业务需求,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5G应用场景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移动宽带(MBB,Mobile Broadband)和物联网(IoT, Internet of Things)。其中,移动宽带接入的主要技术需求是高容量,提供高数据速率,以满足数据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物联网主要是受机器通信(MTC,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需求的驱动,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类型,包括低速率的海量机器通信(MMC,Massive Machine Communication)和低时延高可靠的机器通信。其中,对于低速率的海量机器通信,海量节点低速率接入,传输的数据包通常较小,间隔时间会相对较长,这类节点的成本和功耗通常也会很低;对于低时延高可靠的机器通信,主要面向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比较高的机器通信,例如实时警报、实时监控等。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一种需要研究的场景是使用高频段通信的物联网中接入方法,常用的接入方案主要依靠复杂的波束搜索匹配,严重增加物联网终端的功耗,是物联网系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
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S101:任何需要接入物联网的第一终端在预定义的高频段资源上以满功率的方式重复 T次发送预定义序列,然后转入低频段通信,其中,T为正整数;
S102:第二类型基站收到预定义序列后,且预定义序列的信号接收质量大于第一设定值时,第二类型基站确定高频段中空闲的高频资源,通过空闲的高频资源发送若干个波束给第一类型基站,其中,第二类型基站为支持高频段通信的基站,第一类型基站为既支持高频段通信又支持低频段通信的基站;
S103:第一类型基站从若干个波束中选择接收质量最优的波束作为定位波束,测量并存储接收到的定位波束的信噪比SNR1及接收定位波束时使用的接收波束;
S104:第二类型基站进入休眠状态,第一类型基站通过低频段发送低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给第一终端;
S105:第一终端基于低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在低频段发送接入导频给第一类型基站,第一终端转入高频段通信模式;
S106:第一类型基站测量并存储接收接入导频的信噪比SNR2,基于接入导频获取第一类型基站与第一终端的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
S107:第一类型基站根据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和接收波束方向确定和第二类型基站通信时使用的最优发送波束方向,使用高频段通过最优发送波束方向向第二类型基站发送激活信息,其中,激活信息至少包括SNR1与SNR2的差值信息的绝对值;
S108:第二类型基站收到激活信息后,发送携带高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的波束,高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第一终端发送接入导频的重复次数Z,Z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S109:第一终端尝试接收波束,获取高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第一终端基于获取到的高频段接入参数信息重复Z次发送接入导频给第二类型基站;
S110:如果第一终端重复Z次发送接入导频给第二类型基站后,没有收到第二类型基站的响应信息,则第一终端转入低频段通信模式与第一类型基站进行通信;
S111:第一终端接入第一类型基站后,第一终端通知第一类型基站其尝试接入过第二类型基站但没有成功的失败通知信息;
S112:第一类型基站收到失败通知信息后,通知第二类型基站,并通知想要接入物联网的第一终端后续以重复T/2次发送预定义序列给第二类型基站;
S113:当第二类型基站收到预定义序列的信号接收质量大于第二设定值时,返回执行步骤S102,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第一设定值。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06中,所述第一类型基站获取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的方法为:基于接入导频,获取第一终端与自己的低频段信道H,对低频段信道H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矢量V,第一类型基站找到与右奇异矢量V相似性最高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矢量,然后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矢量确定第一类型基站与第一终端的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07中,所述最优发送波束方向是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与接收波束方向的角度和值的平均值。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第一设定值为5dB,第二设定值为10dB。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08中,如果所述差值信息的绝对值在5dB范围内,则所述第二类型基站发送N个波束宽度为X度的波束,如果所述差值信息的绝对值在5dB 范围外,则所述第二类型基站发送2N个波束宽度为X/2度的波束,其中,N为大于等于12 的整数,X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30的整数。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第二类基站在休眠状态时,仅有部分时间窗口接收所述第一类型基站发送信息。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05中,所述第一终端在低频段发送接入导频的持续时间为20ms的正整数倍,包含的接入导频序列重复次数为10的正整数倍。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类型基站的天线呈均匀直线分布或平面分布,所述第二类型基站只有一条射频通道,每个时刻只能发送或接收一个方向的波束。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类型基站只有其电量储备达到10%以上才能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基站发送的激活信息发送波束,如果所述第二类型基站的电量储备未能达到10%,则所述第二类型基站给所述第一类型基站发送响应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类型基站其电量不满足发送所述波束的条件,所述第一类型基站转入低频段通信。
本发明作进一步改进,在步骤S108中,所述重复次数Z与所述波束宽度有关,当所述波束宽度为X/2时,所述Z取值为3,当所述波束宽度为X时,所述Z取值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鲁棒性好,尽可能的保证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类型基站与第一终端进行通信,从而降低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功率消耗,满足“绿色”通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
S101:任何需要接入物联网的第一终端在预定义的高频段资源上以满功率的方式重复 T次发送预定义序列{1,-1,1,-1,1-1,1,-1},然后第一终端转入低频段通信,其中,第一终端为既支持高频段通信模式又支持低频段通信模式的终端,且第一终端每个时刻只能工作在一种通信模式,本例T为大于等于8的整数。
S102:第二类型基站收到预定义序列后,且预定义序列的信号接收质量大于5dB时,第二类型基站对6GHz~100GHz之内的高频段信号进行采样,通过压缩感知算法确定高频段中空闲的高频资源,第二类型基站通过空闲的高频资源以时分方式发送Y个波束给第一类型基站,其中,第二类型基站为支持高频段通信的基站,第一类型基站为既支持高频段通信又支持低频段通信的基站。
S103:第一类型基站从Y个波束中选择接收质量最优的波束作为定位波束,第一类型基站测量开存储接收到的定位波束的信噪比SNR1及第一类型基站接收定位波束时使用的接收波束。
S104:第二类型基站进入休眠状态,第一类型基站通过低频段发送低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给第一终端。
所述第二类基站的休眠状态为仅有部分时间窗口接收第一类型基站发送信息的状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尽可能降低第二类型基站的电量消耗,满足“绿色”通信需求。
S105:处于低频段通信模式的第一终端基于低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在低频段发送接入导频给第一类型基站,第一终端转入高频段通信模式。
第一终端在低频段发送接入导频的持续时间为20ms的正整数倍,包含的接入导频序列重复次数为10的正整数倍。这样做的好处使第一类型基站尽可能收到高质量的接入导频,从而更好地进行后续的角度估计等操作。
S106:第一类型基站测量并存储接收接入导频的信噪比SNR2,第一类型基站基于接入导频获取第一类型基站与第一终端的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
本例所述第一类型基站获取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的方法为:
第一类型基站基于接入导频,获取第一终端与自己的低频段信道H,对低频段信道H 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矢量V,第一类型基站找到与右奇异矢量V 相似性最高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矢量,然后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矢量确定第一类型基站与第一终端的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
S107:第一类型基站根据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和接收波束方向确定和第二类型基站通信时使用的最优发送波束方向,使用高频段通过最优发送波束向第二类型基站发送激活信息,其中,激活信息至少包括SNR1与SNR2的差值信息的绝对值。本例的最优发送波束方向采用的是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与接收波束方向的角度和值的平均值。这样做的好处是:只激活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类型基站,从而降低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功率消耗。
优选地,第一类型基站发送激活信息15s后转入转入低频段通信。这样做的好处是避免第一终端无法使用高频段进行通信后,系统无法继续给其提供服务的问题。
S108:第二类型基站收到激活信息后,如果差值信息的绝对值在5dB范围内,则第二类型基站发送N个波束宽度为X度的波束,如果差值信息的绝对值在5dB范围外,则第二类型基站发送2N个波束宽度为X/2度的波束,其中,N为大于等于12的整数,X为大于0 且小于等于30的整数,波束携带高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高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第一终端发送接入导频的重复次数Z,Z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上述基于差值信息的绝对值确定波束个数和角度的好处在于当差值信息的绝对值小于等于特定阈值时,说明第二类型基站与第一终端的位置比较近,因此发送波束不会扩散地特别大,所以可以用比较少且比较窄的发送波束就可以以很大概率确保第一终端成功接收发送波束,而当差值信息的绝对值大于特定阈值时,说明第二类型基站与第一终端的位置比较远,因此发送波束可能会扩散地比较大大,所以可以用比较多且比较宽的发送波束才能以很大概率确保第一终端成功接收发送波束。
优选地,本例的重复次数Z与波束宽度有关,当波束宽度为X/2时,Z取值为3,当波束宽度为X时,Z取值6。这样做的原因是波束越窄,说明第二类型基站认为第一终端与自己的距离越近,通信质量越好,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少的重复次数获得比较好的接入导频质量,反之亦然。
S109:第一终端尝试接收波束,获取高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第一终端基于获取到的高频段接入参数信息重复Z次发送接入导频给第二类型基站。
如果第一终端转入高频段通信模式20s后未能成功接收波束,则第一终端转入低频段通信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终端最终从低频段通信模式中获得服务。
S110:如果第一终端重复Z次发送接入导频给第二类型基站后,没有收到第二类型基站的响应信息,则第一终端转入低频段通信模式与第一类型基站进行通信。这样做的好处是当高频段通信无法使用时,使终端快速转入低频段模式从系统中获取服务。
S111:第一终端接入第一类型基站后,第一终端通知第一类型基站其尝试接入过第二类型基站但没有成功的失败通知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类型基站可以知道它与第二类型基站之间的链路可能存在问题,从而可以采取措施快速恢复相关链路,保证第一终端接入系统,尽可能的与第二类型基站通信。
S112:第一类型基站收到失败通知信息后,第一类型基站通知第二类型基站,并通知想要接入系统的第一终端后续以重复T/2次发送预定义序列{1,-1,1,-1,1-1,1,-1}给第二类型基站。这样做的好处是尽可能确保第一终端和第二类型基站的距离尽可能地接近,避免离第二类型基站距离比较远的第一终端激活第二类型基站。
S113:当第二类型基站收到预定义序列的信号接收质量大于10dB时,才进行步骤S102 及后续相关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说明之前可能有很多第一终端想要接入系统,造成第二类型基站接收到的预定义序列的信噪比比较高,超过5dB这个阈值,但实际上第一终端并不在第二类型基站附近,从而造成了第二类型基站功耗的增加,因此通过增加到10dB阈值的方式来尽可能确保第一终端和第二类型基站的距离尽可能地接近。本例的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为其他值。
优选地,本例第一类型基站的天线呈均匀直线分布或平面分布,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用离散傅里叶变换矢量进行最优发送波束角度匹配。
本例的第二类型基站只有一条射频通道,每个时刻只能发送或接收一个方向的波束。这样做的原因是由于高频的模数和数模转换器件非常昂贵,所以本例尽可能降低第二类型基站的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本例第二类型基站采取太阳能供电方式,只有其电量储备达到10%以上才能基于第一类型基站发送的激活信息发送波束。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满足“绿色”通信需求的同时,优先确保第二类型基站的基本工作电量需求,避免由于电量耗尽带来的维修成本大幅增加的问题。
如果第二类型基站的电量储备未能达到10%,则第二类型基站给第一类型基站发送响应信息,通知第一类型基站其电量不满足发送波束的条件,第一类型基站转入低频段通信。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终端会无法使用高频段进行后续通信,后续需要借助低频段与第一类型基站通信。
本例能够尽可能保证第一终端接入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覆盖范围内的第二类型基站,鲁棒性好,采用多个降低能耗的方式,从而有效降低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功率消耗。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发明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发明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1:任何需要接入物联网的第一终端在预定义的高频段资源上以满功率的方式重复T次发送预定义序列,然后转入低频段通信,其中,T为正整数;
S102:第二类型基站收到预定义序列后,且预定义序列的信号接收质量大于第一设定值时,第二类型基站确定高频段中空闲的高频资源,通过空闲的高频资源发送若干个波束给第一类型基站,其中,第二类型基站为支持高频段通信的基站,第一类型基站为既支持高频段通信又支持低频段通信的基站;
S103:第一类型基站从若干个波束中选择接收质量最优的波束作为定位波束,测量并存储接收到的定位波束的信噪比SNR1及接收定位波束时使用的接收波束;
S104:第二类型基站进入休眠状态,第一类型基站通过低频段发送低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给第一终端;
S105:第一终端基于低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在低频段发送接入导频给第一类型基站,第一终端转入高频段通信模式;
S106:第一类型基站测量并存储接收接入导频的信噪比SNR2,基于接入导频获取第一类型基站与第一终端的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
S107:第一类型基站根据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和接收波束方向确定和第二类型基站通信时使用的最优发送波束方向,使用高频段通过最优发送波束方向向第二类型基站发送激活信息,其中,激活信息至少包括SNR1与SNR2的差值信息的绝对值;
S108:第二类型基站收到激活信息后,发送携带高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的波束,高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至少包括第一终端发送接入导频的重复次数Z,Z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S109:第一终端尝试接收波束,获取高频段接入参数配置信息,第一终端基于获取到的高频段接入参数信息重复Z次发送接入导频给第二类型基站;
S110:如果第一终端重复Z次发送接入导频给第二类型基站后,没有收到第二类型基站的响应信息,则第一终端转入低频段通信模式与第一类型基站进行通信;
S111:第一终端接入第一类型基站后,第一终端通知第一类型基站其尝试接入过第二类型基站但没有成功的失败通知信息;
S112:第一类型基站收到失败通知信息后,通知第二类型基站,并通知想要接入物联网的第一终端后续以重复T/2次发送预定义序列给第二类型基站;
S113:当第二类型基站收到预定义序列的信号接收质量大于第二设定值时,返回执行步骤S102,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第一设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6中,所述第一类型基站获取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的方法为:基于接入导频,获取第一终端与自己的低频段信道H,对低频段信道H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最大奇异值对应的右奇异矢量V,第一类型基站找到与右奇异矢量V相似性最高的离散傅里叶变换矢量,然后基于离散傅里叶变换矢量确定第一类型基站与第一终端的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7中,所述最优发送波束方向是最优空间波束传输方向与接收波束方向的角度和值的平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设定值为5dB,第二设定值为10d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8中,如果所述差值信息的绝对值在5dB范围内,则所述第二类型基站发送N个波束宽度为X度的波束,如果所述差值信息的绝对值在5dB范围外,则所述第二类型基站发送2N个波束宽度为X/2度的波束,其中,N为大于等于12的整数,X为大于0且小于等于30的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类基站在休眠状态时,仅有部分时间窗口接收所述第一类型基站发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5中,所述第一终端在低频段发送接入导频的持续时间为20ms的正整数倍,包含的接入导频序列重复次数为10的正整数倍。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基站的天线呈均匀直线分布或平面分布,所述第二类型基站只有一条射频通道,每个时刻只能发送或接收一个方向的波束。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型基站只有其电量储备达到10%以上才能基于所述第一类型基站发送的激活信息发送波束,如果所述第二类型基站的电量储备未能达到10%,则所述第二类型基站给所述第一类型基站发送响应信息,通知所述第一类型基站其电量不满足发送所述波束的条件,所述第一类型基站转入低频段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8中,所述重复次数Z与所述波束宽度有关,当所述波束宽度为X/2时,所述Z取值为3,当所述波束宽度为X时,所述Z取值6。
CN201910822966.6A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 Active CN1107404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2966.6A CN110740436B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2966.6A CN110740436B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0436A true CN110740436A (zh) 2020-01-31
CN110740436B CN110740436B (zh) 2021-04-16

Family

ID=69267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2966.6A Active CN110740436B (zh) 2019-09-02 2019-09-02 一种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4043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4735A (zh) * 2018-12-25 2019-05-0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物联网中鲁棒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9861805A (zh) * 2019-01-16 2019-06-07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波束感知的窄带物联网中数据传输方法
CN110149133A (zh) * 2019-04-15 2019-08-20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波束空间的大规模上行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4735A (zh) * 2018-12-25 2019-05-03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物联网中鲁棒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9861805A (zh) * 2019-01-16 2019-06-07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波束感知的窄带物联网中数据传输方法
CN110149133A (zh) * 2019-04-15 2019-08-20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波束空间的大规模上行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40436B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75356B (zh) 波束管理方法及其用户设备
US9860911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545119B (zh) 具有功率节省功能的波束管理电子设备和方法
CN111526565B (zh) 一种参考信号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187858B2 (en) System for boosting a network signal, and the method thereof
CN108810928A (zh) 一种接收波束恢复请求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8347766B (zh) 一种上行移动性下的寻呼传输方法、通信站点及通信节点
WO2021008495A1 (zh) 波束配置方法和装置
US20200186230A1 (en) Performing receive beamforming in a fifth generation millimeter wave system
US9942778B2 (en) Virtual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572863B (zh) 一种高频物联网的系统接入方法
Mohamed et al. Millimeter wave beamforming based on WiFi fingerprinting in indoor environment
US20220167339A1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890910A (zh) 扇区扫描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0238922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64677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llimeter-wave MIMO mode selection
JP2023546939A (ja) グループに基づくビーム報告
WO2022086778A1 (en) Method for beam failure reporting procedure
CN110677894B (zh) 一种物联网中通信节点的入网方法
CN110430584B (zh) 一种毫米波网络中非活跃用户的上行多波束初始接入方法
CN110740436A (zh) 一种鲁棒的物联网通信节点的接入方法
CN110602797B (zh) 一种物联网中的接入方法
CN109660943B (zh) 一种自适应的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
CN116711228A (zh) 一种传输参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3543322A (zh) 一种波束对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