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31973A - 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31973A
CN110731973A CN201910693912.4A CN201910693912A CN110731973A CN 110731973 A CN110731973 A CN 110731973A CN 201910693912 A CN201910693912 A CN 201910693912A CN 110731973 A CN110731973 A CN 1107319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sition
skin
birch
concentration
ju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39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莎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tural Medicine Institute of Zhejiang Yangshengtang Co Ltd
Zhejiang Yangshengtang Institute of Natural Med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angshengtang Institute of Natural Med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angshengtang Institute of Natural Med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angshengtang Institute of Natural Med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391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3197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31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3197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2178 priority patent/WO202101783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18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 A61K8/96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8/97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from algae, fungi, lichens or plants; from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8/9783Angiosperms [Magnoliophyta]
    • A61K8/9789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Birds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Cosmetic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包含浓缩桦树汁,其浓缩倍数为约1.05‑8倍,优选约1.1‑4倍。

Description

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包含浓缩桦树汁,其浓缩倍数为约1.05-8倍,优选约1.1-4倍。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包括药物组合物和化妆品组合物,尤其是护肤化妆品组合物。
背景技术
桦树汁是从桦木科植物中流出的汁液,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素、细胞分裂素、矿物质等,具有良好的抗炎舒敏功效,能够抑制由各种原因(包括外界温度过冷过热、紫外线辐射、洗涤剂刺激、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对皮肤的迫害等)引起的皮肤红斑、水肿、刺痛、发热、瘙痒、血管扩张问题。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浓缩的桦树汁,其浓缩倍数为约1.05-8倍,优选约1.1-4倍。
再一方面,本发明涉及浓缩的桦树汁在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中的用途,其中浓缩的桦树汁的浓缩倍数为约1.05-8倍,优选约1.1-4倍。
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包含(A)浓缩桦树汁,其浓缩倍数为约1.05-8倍,优选约1.1-4倍。
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包括药物组合物和化妆品组合物,尤其是护肤化妆品组合物。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桦树汁得自桦木科桦树属,其可来自白桦(Betula alba)、柔毛桦(Betula pubescens)、垂枝桦(Betula Pendula)和亚洲白桦(Betula platyphylla)这四个品种。所述桦树汁为在解冻至早春发叶之间,人工在桦树的树干基部钻孔收集而得的无色透明、无沉淀、无杂物,具有桦树清香营养丰富的汁液。所述桦树汁可商购获得并原样采用,例如可购自大兴安岭超越野生浆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本发明中的浓缩桦树汁是将上述商购产品浓缩得到的。浓缩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加热浓缩、低温真空浓缩、膜浓缩等。在本发明中,优选通过低温冷冻浓缩或膜浓缩工艺进行浓缩,例如,将商购的桦树汁原液输入低温干燥设备,降温至-40℃至-70℃,抽真空至0.1-30Pa而进行低温真空浓缩,从而得到不同浓缩倍数的浓缩桦树汁。
意料不到地,本发明人发现,与未浓缩的桦树汁原液相比,浓缩桦树汁具有显著更好的抗炎功效,表现为能够有效保护肥大细胞,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由各种原因(包括外界温度过冷过热、紫外线辐射、洗涤剂刺激、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对皮肤的迫害等)引起的皮肤红斑、水肿、刺痛、发热、瘙痒、血管扩张问题,修复脆弱肌肤,增强肌肤屏障,可舒缓和治疗敏感皮肤。
进一步地,本发明人还发现,浓缩的桦树汁的抗炎功效与其浓缩程度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随着浓缩倍数增加而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因此,控制桦树汁的浓缩倍数是关键的,在本发明中,控制桦树汁的浓缩倍数为约1.05-8倍,优选约1.1-4倍。
优选地,本发明的皮肤外用组合物不包含EDTA盐、多磷酸钠、偏磷酸钠、葡萄糖酸等螯合剂。
优选地,本发明的皮肤外用组合物不包含任何外加的水,但不排除各组分中固有地包含的水分。
所述(A)浓缩桦树汁的含量可以为约18-98%重量,优选20-95%重量,更优选22-90%重量,最优选30-90%重量,基于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的总重量。
除所述(A)浓缩桦树汁外,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还可以任选地包含(B)皮肤外用组合物中常用的成分,特别是护肤化妆品组合物中常用的成分。所述常用成分是本领域已知的,包括例如媒介物、活性成分和辅料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选择组分(B)的类型和用量,例如,组分(B)的含量为约2-82%重量,基于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的总重量。
所述媒介物是本领域已知的,包括例如稀释剂、分散剂或载体等。其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乙醇、双丙甘醇、丁二醇等。所述媒介物在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其通常占组分(B)总重量的0.5-20%。
所述活性成分是本领域已知的,包括例如润肤剂、保湿剂、抗炎活性成分等。
所述润肤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橄榄油、澳洲坚果油、甜杏仁油、葡萄籽油、鳄梨油、玉米油、芝麻油、大豆油、花生油、白池花籽油、红花籽油、狗牙蔷薇果油、刺阿干树仁油、霍霍巴籽油、向日葵籽油、毛瑞榈果油、角鲨烷、棕榈酸乙基己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氢化聚异丁烯、异十六烷、异十二烷、碳酸二乙基己酯、碳酸二辛酯、月桂酰肌氨酸异丙酯、异壬酸异壬酯、氢化聚癸烯、甘油三(乙基己酸)酯、鲸蜡醇乙基己酸酯、双-二乙氧基二甘醇环己烷1,4-二羧酸酯、辛酸/癸酸甘油三酯、油醇芥酸酯、辛基十二醇肉豆蔻酸酯、辛基十二醇、聚二甲基硅氧烷、辛基聚甲基硅氧烷、鲸蜡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等的一种或多种。固体润肤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鲸蜡醇、硬脂醇、鲸蜡硬脂醇、山嵛醇、鲨肝醇、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蜂蜡、小烛树蜡、巴西棕榈蜡、羊毛脂、地蜡、霍霍巴籽蜡、石蜡、微晶蜡、氢化米糠蜡、氢化椰油甘油酯类、甘油山嵛酸酯/二十酸酯、肉豆蔻醇肉豆蔻酸酯、双-二甘油多酰基己二酸酯-2、牛油果树果脂、木鲁星果棕籽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润肤剂在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其通常占组分(B)总重量的1-50%。
所述保湿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甘油、双甘油、丁二醇、丙二醇、1,3-丙二醇、双丙甘醇、1,2-戊二醇、聚乙二醇-8、聚乙二醇-32、甲基葡糖醇聚醚-10、甲基葡糖醇聚醚-20、PEG/PPG-17/6共聚物、甘油聚醚-7、甘油聚醚-26、甘油葡糖苷、PPG-10甲基葡糖醚、PPG-20甲基葡糖醚、PEG/PPG/聚丁二醇-8/5/3甘油、蔗糖、海藻糖、鼠李糖、甘露糖、棉子糖、甜菜碱、赤藓醇、木糖醇、尿素、甘油聚醚-5乳酸酯、透明质酸钠、水解透明质酸钠、乙酰化透明质酸钠、聚谷氨酸钠、水解小核菌胶、出芽短梗酶多糖、银耳多糖、酸豆籽多糖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保湿剂在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其通常占组分(B)总重量的1-30%。
所述抗炎活性成分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甘草酸二钾、马齿苋(PORTULACAOLERACEA)提取物、燕麦(AVENA SATIVA)仁提取物(燕麦酰基邻氨基苯甲酸)、泛醇、尿囊素、生物糖胶-1、β-葡聚糖、果聚糖、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根提取物、欧洲七叶树(AESCULUS HIPPOCASTANUM)提取物、红没药醇、4-叔丁基环己醇、神经酰胺3、氢化卵磷脂、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提取物、水解蜂王浆蛋白、谷维素、植物鞘氨醇、五羟黄酮(槲皮素)、姜根提取物、迷迭香叶提取物、白花黄春菊提取物、金盏花提取物、积雪草提取物、柚皮苷、橙皮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炎活性成分也可以是糖皮质激素或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可的松、红霉素、糠酸莫米松、丙酸氟替卡松、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所述抗炎活性成分在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其通常占组分(B)总重量的0.01-10%。
所述辅料是本领域已知的,包括例如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香料等。
所述乳化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山梨坦橄榄油酸酯、聚山梨醇酯-60、聚山梨醇酯-8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PEG-40氢化蓖麻油、PPG-26-丁醇聚醚-26、PEG-4聚甘油-2硬脂酸酯、PEG-60氢化蓖麻油、硬脂醇聚醚-2、硬脂醇聚醚-21、PPG-13-癸基十四醇聚醚-24、鲸蜡硬脂基葡糖苷、PEG-100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SE、椰油基葡糖苷、鲸蜡硬脂醇聚醚-25、PEG-40硬脂酸酯、聚甘油-3甲基葡糖二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柠檬酸酯、聚甘油-10硬脂酸酯、聚甘油-10肉豆蔻酸酯、聚甘油-10二油酸酯、聚甘油-10月桂酸酯、聚甘油-10异硬脂酸酯、聚甘油-10油酸酯、聚甘油-10二异硬脂酸酯、聚甘油-6月桂酸酯、聚甘油-6肉豆蔻酸酯、蔗糖硬脂酸酯、蔗糖多硬脂酸酯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乳化剂在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其通常占组分(B)总重量的0.5-10%。
所述增稠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卡波姆类、丙烯酸(酯)类及其衍生物、黄原胶、阿拉伯胶、聚乙二醇-14M、聚乙二醇-90M、琥珀酰聚糖、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高分子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在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其通常占组分(B)总重量的0.1-10%。
所述防腐剂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羟苯甲酯、羟苯丙酯、苯氧乙醇、苯甲醇、苯乙醇、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山梨酸钾、苯甲酸钠、氯苯甘醚、脱氢乙酸钠、辛酰羟肟酸、1,2-己二醇、1,2-戊二醇、对羟基苯乙酮、辛甘醇、甘油辛酸酯、十一碳烯酸甘油酯、山梨坦辛酸酯、乙基己基甘油、牡丹根提取物等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腐剂在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中的含量是本领域已知的,例如,其通常占组分(B)总重量的0.01-2%。
本发明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合适的方法制备。例如,使用化妆品领域中常用的溶解槽、乳化锅、分散器、输送泵等设备制备。制备时先将水溶性物质投入水相溶解釜,将油溶性物质投入油相溶解釜,将两个釜的温度加热至约80℃,其中对于易结块的原料,可先用分散器将其预分散。待溶解完成后将油相和水相输送至乳化锅中,均质乳化约5-15分钟。乳化完成后将料体温度降至常温,加入任选的香精、防腐剂等,并视需要调节产物的pH。相关检测指标都合格后方可灌装出货。以上制备方法可根据剂型要求进行删减或调整。
本发明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可以是药物组合物或者化妆品组合物,尤其是化妆品组合物。所述化妆品组合物可以是化妆水、喷雾、乳液、膏、霜或凝胶等各种剂型。
实施例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当理解为,这些实施例、对比例仅仅是用于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而不应理解为用于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实施例1:桦树汁原液和浓缩桦树汁对RBL-2H3细胞释放组胺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和对比桦树汁原液和不同浓缩倍数的浓缩桦树汁对RBL-2H3细胞释放组胺的影响。
1.桦树汁的浓缩
将购自大兴安岭超越野生浆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新鲜白桦树汁原液输入低温干燥设备,降温至-65℃,抽真空至0.1Pa,分别浓缩至1.05倍、1.1倍、1.2倍、1.5倍、2倍、4倍、8倍。
2.测试方法
实验原理:化合物48/80(一种G蛋白激活剂)是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反应的工具药,其机制是作用于肥大细胞膜,引起细胞内钙离子的增加从而使第二信使cAMP和cGMP量发生改变,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并释放组胺。
实验材料:细胞RBL-2H3细胞株由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动物中心提供;测试样品包括6种待测样品组合物,试剂包括胎牛血清、台氏盐、化合物48/80、组胺Elisa试剂盒。
实验步骤:
(1)化合物48/80溶液配制:称取1.0mg的48/80粉末,用1mL台氏液稀释,取50uL稀释到1000uL,即浓度为50ug/mL的48/80溶液,需现配现用。
(2)台氏液配制:台氏盐一份,用80mL灭菌去离子水稀释,定容到100mL配制成10倍浓度台氏液,并高压灭菌。
(3)细胞处理:对数生长期RBL-2H3细胞铺满培养瓶底后用含0.25%胰蛋白酶,0.03%EDTA的消化液消化细胞,1200rpm,5分钟离心;1倍台氏液重悬计数,稀释到1*104/mL;再次1200rpm,5分钟离心去上清。
(4)样品分组及测试:
模型组:取700uL细胞悬液离心后台氏液重悬,37℃放置30分钟。
样品组:取700uL细胞悬液离心后样品液重悬,37℃放置30分钟。
将以上样品混匀后分装到3管,每管200uL;模型组和6个样品组:加50uL的48/80溶液到细胞悬液,终浓度为10ug/mL,37℃放置20分钟。每组3个重复。
(5)组胺测定:将上述各组样本置入冰盒冷却10分钟以终止反应。将反应终止后的样本离心(4℃,1500rpm,30分钟),使细胞沉淀在EP管底部,转移上清到新的离心管。以250μL的1倍台氏液重悬沉淀的细胞,置入90℃水浴锅加热,5分钟后取出,立即置入冰盒,待样本彻底冷却后取出,再次置入90℃水浴锅加热,反复冻融数次,破碎细胞。将上清和细胞液稀释10倍,原液于-20℃冰箱保存。稀释后的样品采用进口组胺试剂盒进行组胺测定并计算。组胺释放率计算公式为:
组胺释放率(%)=胞外组胺释放量/(胞外组胺释放量+胞内组胺量)*100%
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148732690000091
以上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桦树汁原液及浓缩倍数为1.05-8倍的桦树汁均能够显著降低RBL-2H3细胞的组胺释放率。尤其是浓缩倍数为1.1-4倍的桦树汁的RBL-2H3细胞组胺释放率显著低于桦树汁原汁。
实施例2:桦树汁原液和浓缩桦树汁对斑马鱼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和对比桦树汁原液和不同浓缩倍数的桦树汁对斑马鱼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
1.桦树汁的浓缩
将购自大兴安岭超越野生浆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新鲜白桦树汁原液输入低温干燥设备,降温至-65℃,抽真空至0.1Pa,分别浓缩至1.05倍、1.1倍、1.2倍、1.5倍、2倍、4倍、8倍。
2.测试
试验动物:受精后5天(5dpf)的斑马鱼
考察指标:类胰蛋白酶释放量
实验方法:
收集AB野生型斑马鱼胚胎,在28.5℃培养箱中用E3buffer培养至5dpf,每天换液。随机将5dpf的斑马鱼幼鱼以每孔10尾的数量转入48孔细胞培养板中分组,每组4个复孔。
模型组:RO水(纯水)+15μg/ml P物质(SP);
阳性药组:60μg/ml酮替芬+15μg/ml SP;
待测样品组:桦树汁原液和不同浓缩倍数的桦树汁+15μg/ml SP。
以及对应于上述加入SP诱导脱颗粒各组,另设阴性对照组(不含SP)和背景对照组(不含斑马鱼幼鱼)。
吸干各组孔内残余的E3buffer并加入250μl对应各个组别的溶液,在28.5℃培养箱中避光反应60分钟。60分钟后,取各组上清液200ul于96孔细胞培养板中,再分别加入酶反应底物Na-苯甲酰-DL-精氨酸-对硝基酰胺盐酸盐(BAPNA)使其浓度达到400μg/ml。将96孔板避光加盖放入28.5℃培养箱中反应2h,2h后测量一次全板405nm下的光吸收值,数值大小反映了斑马鱼肥大细胞的类胰蛋白酶释放情况。
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148732690000101
Figure BDA0002148732690000111
以上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桦树汁原液及浓缩倍数为1.05-8倍的桦树汁均能够非常显著地抑制斑马鱼类过敏模型的脱颗粒程度,显著降低类胰蛋白酶的释放。尤其是浓缩倍数为1.1-4倍的桦树汁的斑马鱼肥大细胞的保护率显著高于桦树汁原汁。
实施例3:桦树汁原液和浓缩桦树汁对小鼠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和对比桦树汁原液和不同浓缩倍数的桦树汁对小鼠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影响。
1.桦树汁的浓缩
将购自大兴安岭超越野生浆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新鲜白桦树汁原液输入反渗透循环装置,运行压力控制在0.5-5bar,运行温度控制在20-35℃,循环,直至桦树汁分别浓缩至1.1倍、1.2倍、1.5倍、2倍、4倍。
2.测试方法
试验动物:ICR小鼠,雄性
考察指标: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a(IL-1a)
试验试剂: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SDS)、1%氢化可的松软膏、脱毛膏
实验方法:将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12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各待测样品组。所有小鼠用脱毛膏去除小鼠腹部约2*2cm区域面积皮肤毛发。正常组不做其他处理,模型组、阳性组、各待测样品组连续5天涂抹10%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完成造模。造模后,阳性组用1%氢化可的松药膏涂抹皮肤,每天3次,连续2天;模型组不做处理;各待测样品组喷涂相应的混合桦树汁,每天3次,连续2天。实验第7天,观察各组实验小鼠皮肤状况,并取小鼠血清测定炎症因子IL-1a含量。
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148732690000121
注:*表示与原汁相比为显著,P值小于0.05;**表示与原汁相比为极显著,P值小于0.01。
以上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桦树汁原液及浓缩倍数为1.05-8倍的桦树汁均能够显著地抑制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小鼠血清中IL-1a的表达。特别地,与桦树汁原液相比,浓缩倍数为1.1-4倍的桦树汁的IL-1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桦树汁原液。
实施例4:桦树汁原液和浓缩桦树汁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测试和对比桦树汁原液和不同浓缩倍数的桦树汁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的影响。
1.桦树汁的浓缩
将购自大兴安岭超越野生浆果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新鲜白桦树汁原液输入反渗透循环装置,运行压力控制在0.5-5bar,运行温度控制在20-35℃,循环,直至桦树汁分别浓缩至1.1倍、1.2倍、1.5倍、2倍、4倍。
2.测试方法
试验动物:ICR小鼠,雄性
考察指标:耳厚度指数、耳重量、炎症指标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
试验材料:1%2,4-二硝基氟苯(DNFB)丙酮橄榄油溶液(4:1)、1%氢化可的松软膏、脱毛膏
实验方法:将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12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各待测样品组。各组实验小鼠用脱毛膏去除腹部约2*2cm区域面积皮肤毛发。正常组小鼠腹部及耳部均匀涂以丙酮橄榄油溶液对照。模型组、阳性组、各待测样品组小鼠涂抹含1%DNFB的丙酮橄榄油溶液,进行致敏和激发建立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模型。激发后,模型组喷以蒸馏水;阳性组涂以1%氢化可的松软膏,连续2天,3次/天;各待测样品组喷涂相应的混合桦树汁,每天3次,连续给药2天。
测试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2148732690000131
Figure BDA0002148732690000141
注:*表示与原汁相比为显著,P值小于0.05;**表示与原汁相比为极显著,P值小于0.01。
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桦树汁原汁及浓缩倍数为1.05-8倍的桦树汁均能够显著抑制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的耳厚度和耳重量,并显著提高血清中IL-4/IFN-γ的比值。这表明浓缩倍数1.05-8倍的浓缩桦树汁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尤其是浓缩倍数为1.1-4倍时,耳厚度和耳重量显著低于桦树汁原液,血清中IL-4/IFN-γ的比值显著高于桦树汁原液。
实施例5:抗炎喷雾组合物的制备
所述抗炎喷雾组合物的配方如下表所述:
序号 成分 A1 A2
1 1.2倍浓缩桦树汁 90.7 0
2 0 90.7
3 透明质酸钠 0.05 0.05
4 尿囊素 0.1 0.1
5 泛醇 0.5 0.5
6 羟苯甲酯 0.15 0.15
7 水解透明质酸钠 0.2 0.2
8 PPG-10甲基葡糖醚 1 1
9 甘油 3 3
10 双丙甘醇 4 4
11 苯氧乙醇 0.3 0.3
上述抗炎喷雾组合物如下制备:
1.将原料1、2、3、4、5、6、7、8、9、10投入乳化锅,边搅拌边升温至80℃,保温10分钟;
2.边搅拌边降温至45℃;
3.加入原料11,搅拌10分钟;
4.检验合格后出料。
对18名自评为敏感性皮肤的志愿者进行半脸对照测试,测试周期4周:
1)用Periscan PIM 3测试志愿者左右两侧面颊部位的血流灌注值;
2)用Neurometer CPT对志愿者左右两侧面颊部位的电流感觉阈值进行测定;
3)通过VISIA-CR采集志愿者在使用前后偏正光条件下的面部图形,利用IPP软件分析志愿者左右两侧面颊部位不同测试时间点同一测量区域的红斑面积。
结果显示,与使用A2配方的一侧相比,使用A1抗炎护肤喷雾的面颊部位的血流灌注值显著下降,红斑面积显著减少,电流感觉阈值显著提高。
实施例6:抗炎面霜组合物的制备
所述抗炎面霜组合物的配方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148732690000151
上述抗炎面霜组合物如下制备:
1.油相:将4、6、7、8、9、11、12、13、15号原料加入油相锅,并加热至80℃,溶解,混合均匀;
2.将2、16、18号原料在常温下混合均匀;
3.将10、14、17号原料在常温下混合均匀;
4.水相:将1、3、5号原料加热到80℃,加入步骤2的混合物,
溶解,混合均匀;
5.乳化:将水相和油相加入乳化罐中,保温在80℃,在3000rpm速度下均质乳化5分钟,乳化完成后加入19号原料;
6.搅拌降温至40℃时加入步骤3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出料,得到所述抗炎面霜组合物。
20名受试者使用上述配方的抗炎面霜4周后,对使用情况进行主观评估。结果有18人反映皮肤含水量显著增加,面部刺痛、发热和红血丝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皮肤变得更加光滑细嫩。
实施例6:抗炎乳液组合物
所述抗炎乳液组合物的配方如下表所示:
原料 重量%
1 2倍浓缩白桦(BETULA ALBA)树汁 72.55
2 甘油 6.00
3 双丙甘醇 5.00
4 角鲨烷 5.00
5 牛油果树(BUTYROSPERMUM PARKII)果脂 2.00
6 合成鲸蜡 1.00
7 异十二烷 2.00
8 黄原胶 0.10
9 燕麦仁提取物 3.50
10 泛醇 0.05
11 丙烯酸(酯)类/C10-30烷醇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 0.10
12 PEG-100硬脂酸酯,甘油硬脂酸酯 1.00
13 C14-22醇,C12-20烷基葡糖苷 1.00
14 羟苯甲酯 0.20
15 精氨酸 0.10
16 苯氧乙醇 0.40
上述抗炎乳液组合物如下制备:
1.油相:将4、5、6、7、12、13号原料加入油相锅,并加热至80℃,溶解,混合均匀;
2.将2、8、11号原料在常温下混合均匀;
3.将9、10、16号原料等原料在常温下混合均匀;
4.水相:将1、3、14号原料加热到80℃,加入步骤2的混合物,
溶解,混合均匀;
5.乳化:将水相和油相加入乳化罐中,保温在80℃,在3000rpm速度下均质乳化5分钟,乳化完成后加入15号原料;
6.搅拌降温至40℃时加入步骤3的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出料,得到所述抗炎乳液组合物。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进行若干改进和变换,这些改进和变化也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浓缩的桦树汁,其浓缩倍数为1.05-8倍,优选1.1-4倍。
2.浓缩的桦树汁在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中的用途,其中所述浓缩桦树汁的浓缩倍数为1.05-8倍,优选1.1-4倍。
3.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是药物组合物或者化妆品组合物。
4.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是护肤化妆品组合物。
5.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不包含任何外加的水。
6.一种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包含(A)浓缩桦树汁,所述浓缩桦树汁的浓缩倍数为1.05-8倍,优选1.1-4倍。
7.权利要求6所述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是药物组合物或者化妆品组合物。
8.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中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是护肤化妆品组合物。
9.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不包含任何外加的水。
10.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皮肤外用组合物,其中所述(A)浓缩桦树汁的含量为18-98%重量,优选20-95%重量,更优选22-90%重量,最优选30-90%重量,基于所述皮肤外用组合物的总重量。
CN201910693912.4A 2019-07-30 2019-07-30 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Pending CN11073197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3912.4A CN110731973A (zh) 2019-07-30 2019-07-30 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PCT/CN2020/102178 WO2021017834A1 (zh) 2019-07-30 2020-07-15 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3912.4A CN110731973A (zh) 2019-07-30 2019-07-30 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31973A true CN110731973A (zh) 2020-01-31

Family

ID=69267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3912.4A Pending CN110731973A (zh) 2019-07-30 2019-07-30 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31973A (zh)
WO (1) WO202101783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7877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美白化妆品组合物
WO2021017845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防脱生发组合物
WO2021017834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WO2021103581A1 (zh) * 2019-11-28 2021-06-03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或疤痕修复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09084200A1 (ja) * 2007-12-27 2011-05-12 花王株式会社 ニキビ肌用皮膚外用剤
CN110731928A (zh) * 2019-07-30 2020-01-31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抗衰老化妆品组合物
CN110731921A (zh) * 2019-07-30 2020-01-31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具有祛痘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CN110731976B (zh) * 2019-07-30 2024-02-06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防脱生发组合物
CN110731925A (zh) * 2019-07-30 2020-01-31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美白化妆品组合物
CN110731973A (zh) * 2019-07-30 2020-01-31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CN110731929A (zh) * 2019-08-21 2020-01-31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混合的桦树汁及其在护肤化妆品组合物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回清杰等: ""桦树液系列化妆品"", 《日用化学工业》 *
蒋中海: ""黑龙江桦树汁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白桦树汁浓缩液"",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017877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美白化妆品组合物
WO2021017845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防脱生发组合物
WO2021017834A1 (zh) * 2019-07-30 2021-02-04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WO2021103581A1 (zh) * 2019-11-28 2021-06-03 浙江养生堂天然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具有促进伤口愈合和/或疤痕修复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17834A1 (zh)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31973A (zh) 具有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CN110731974B (zh) 具有增强的抗炎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CN110731928A (zh) 抗衰老化妆品组合物
CN110731923B (zh) 增强的保湿化妆品组合物
WO2021031750A1 (zh) 混合的桦树汁及其在护肤化妆品组合物中的应用
EP2260829A2 (de) Verwendung eines Extraktes aus Schneealgen in kosmetischen oder dermatologischen Formulierungen
CN110731975A (zh) 具有抗湿疹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JP7407269B2 (ja) 強化された抗湿疹有効性を有する皮膚局所用組成物
CN108078828B (zh) 一种婴儿霜及其制备工艺
CN108670878A (zh) 抗皮肤过敏的化妆品组合物
CN110731926A (zh) 保湿化妆品组合物
CN109350579B (zh) 美白化妆品添加剂和美白醒肤露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36880A (zh) 一种含有纳米银离子的婴儿护理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46784A (zh) 一种具有提升皮肤屏障功能、加强皮肤健康的护肤组合物
US20210154112A1 (en) Use of a new composition for preventing or slowing the appearance of signs of inflammation
CN115317417A (zh) 一种含愈创木提取物的修护痘敏肌的组合物及其护肤品
CN113398043A (zh) 一种复合黑水虻虫油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8434046A (zh) 一种保湿化妆品组合物及保湿霜
CN112842976B (zh) 酵母菌发酵的桦树汁及其在抗炎化妆品组合物中的应用
CN115813841A (zh) 去屑止痒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应用,洗发水及制备方法
CN114948814A (zh) 紫珠果提取物在制备抑制组胺生成的护肤品中的应用
CN114632136A (zh) 具有增强的抗湿疹功效的皮肤外用组合物
KR20170047515A (ko) 그라비올라 항균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피부 활력 증진용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10025870A (ko) 감태, 톳, 개청각, 우뭇가사리, 제주진득찰 및 랍도시아루베스켄스의 혼합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피부 보습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3456547B (zh) 一种舒敏抗炎功效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208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3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