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8303A - 医疗互动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医疗互动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8303A
CN110718303A CN201910018804.7A CN201910018804A CN110718303A CN 110718303 A CN110718303 A CN 110718303A CN 201910018804 A CN201910018804 A CN 201910018804A CN 110718303 A CN110718303 A CN 1107183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ysiological
data set
physiological data
terminal 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0188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淳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ian Landseed Medical Educ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ian Landseed Medical Educa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ian Landseed Medical Educa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Asian Landseed Medical Educ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7183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830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5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simulation or modelling of medical dis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06Q50/2057Career enhancement or continuing education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a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一种医疗互动系统及其运作方法,该运作方法包括:通过一服务器,接收来自一第一通讯端装置的一第一设置信号;通过该服务器,相应于该第一设置信号,提供一第一生理数据组套至一第二通讯端装置,以令该第二通讯端装置显示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通过该服务器,接收来自该第一通讯端装置的一第二设置信号,其中该第二设置信号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且该模拟治疗行为对应于该第二通讯端装置显示的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以及通过该服务器,相应于该第二设置信号,提供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的一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该第二通讯端装置。

Description

医疗互动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案涉及一种系统及一种方法。具体而言,本案涉及一种医疗互动系统及运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医疗训练方法可利用电子技术辅助学习。
医疗人员需要大量病例演练来处理各种医疗状况,以避免失误。然而,传统的医疗训练方法麻烦而昂贵,受限于教师人力及医疗训练场地,又不易于紧急危难状况中演练,而造成学习困难。因此,一种解决方法当被提出。
发明内容
本案的一实施态样涉及一种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根据本案一实施例,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包括:通过一服务器,接收来自一第一通讯端装置的一第一设置信号;通过该服务器,相应于该第一设置信号,提供一第一生理数据组套至一第二通讯端装置,以令该第二通讯端装置显示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以及通过该服务器,接收来自该第一通讯端装置的一第二设置信号,其中该第二设置信号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且该模拟治疗行为对应于该第二通讯端装置显示的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以及通过该服务器,相应于该第二设置信号,提供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的一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该第二通讯端装置。
于一实施例中,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还包括:通过该服务器,从一生理数据库提供一生理数据组套参考信息至该第一通讯端装置;其中该第一设置信号相应于该生理数据组套参考信息。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理波形、生理数值、麻醉数值及/或生理性声音。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理影像。
于一实施例中,通过该服务器,相应于该第二设置信号,提供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的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该第二通讯端装置的操作包括:根据相应于该第二设置信号的一第一数据内容,取得一第二数据内容;及通过该服务器,提供包括该第一数据内容及该第二数据内容的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该第二通讯端装置。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病历参考信息,该第一通讯端装置用以对该模拟治疗行为进行一录影,标记该录影的录像开始时间点及录像结束时间点,以及对该录影加注评语。
本案的另一实施态样涉及一种电子装置。根据本案一实施例,电子装置包括一或多处理元件、一存储器、以及一或多程序。该一或多程序储存于该存储器中,并用以被该一或多处理元件所执行,以令该一或多处理元件进行以下操作;接收来自一第一通讯端装置的一第一设置信号;相应于该第一设置信号,提供一第一生理数据组套至一第二通讯端装置,以令该第二通讯端装置显示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接收来自该第一通讯端装置的一第二设置信号,其中该第二设置信号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且该模拟治疗行为对应于该第二通讯端装置显示的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以及相应于该第二设置信号,提供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的一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该第二通讯端装置。
于一实施例中,执行该一或多程序还包括以下操作:从一生理数据库提供一生理数据参考信息至该第一通讯端装置;其中该第一设置信号相应于该生理数据参考信息。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理性波形、生理性数值、麻醉数值及/或生理性声音。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理影像。
于一实施例中,执行该一或多程序还包括以下操作:根据相应于该第二设置信号的一第一数据内容,取得一第二数据内容;及提供包括该第一数据内容及该第二数据内容的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该第二通讯端装置。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病历参考信息,该第一通讯端装置用以对该模拟治疗行为进行一录影,标记该录影的录像开始时间点及录像结束时间点,以及对该录影加注评语。
通过上述一实施例,即可实现一种医疗互动系统,使医疗教学更为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医疗互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操作方法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医疗互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医疗互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操作例的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的示意图;以及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医疗互动系统
100:服务器
110:处理元件
120:存储器
20:第一通讯端装置
30:第二通讯端装置
10a:医疗互动系统
MedNet:网络平台
AP1:安全认证
AP2:生理数据库
AP3:录影管理夹
AP4:图档数据夹
AP5:项目与评分
AP6:管理数据库
200:方法
SE1-SE5:操作
A-E:设定档
300:方法
S1-S4: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公开内容的精神,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公开内容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精神与范围。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耦接”,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而“耦接”还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操作或动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也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术语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公开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公开的术语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公开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语“大致”、“约”等,用以修饰任何可些微变化的数量或误差,但这种些微变化或误差并不会改变其本质。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医疗互动系统1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医疗互动系统10包括服务器100、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及第二通讯端装置30。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00、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及第二通讯端装置30进行有线或无线通讯。应注意到,上述服务器100、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及第二通讯端装置30的数量仅为例示,其他数量也在本案范围之中。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可用电子装置实现,例如平板电脑、智能型手机、或笔记型电脑等。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可安装一或多应用程序于其上,并利用此一或多应用程序与服务器100进行一部分或全部后续操作。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讯端装置20例如为训练者的通讯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讯端装置30可用电子装置实现,例如平板电脑、智能型手机、笔记型电脑、或单纯的显示装置等。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讯端装置30可安装一或多应用程序于其上,并利用此一或多应用程序与服务器100进行一部分或全部后续操作。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讯端装置30例如为受训者的通讯显示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00包括一或多处理元件110及存储器120。在本实施例中,此一或多处理元件110电性连接存储器120。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一或多处理元件110例如可用中央处理器及/或微处理器等处理器实现,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存储器120可包括一或多个存储器装置,其中每一存储器装置或多个存储器装置的集合包括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存储器120可包括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随身盘、磁带、可由网络存取的数据库、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思及具有相同功能的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一或多处理元件110可运行或执行储存于存储器120中的各种软件程序及/或指令集,以执行服务器100的各种功能。
应注意到,上述医疗互动系统10及其中装置的实现方式不以上述实施例所公开的为限,且连接关系也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凡足以令医疗互动系统10实现下述技术内容的连接方式与实现方式皆可运用于本发明。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讯端装置20、第二通讯端装置30、及服务器100可运行或执行各种软件程序及/或指令集,以各别执行其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讯端装置20用以传送训练者的指令至服务器100,以令服务器100提供对应的数据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并于第二通讯端装置30的画面上显示对应的数据。受训者依照第二通讯端装置30所显示的数据进行模拟治疗行为,训练者得以根据受训者的模拟治疗行为进行相应处置(如评分、或改变模拟患者的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可接收来自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第一设置信号。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设置信号是第一通讯端装置20相应于训练者的指令所发出,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第一设置信号例如是相应于模拟病患的初始生理状态。例如,训练者可通过第一通讯端装置20输入一或多生理数值,以令第一通讯端装置20产生对应的第一设置信号。又例如,训练者可通过第一通讯端装置20选择一预设的生理状态,以令第一通讯端装置20产生对应的第一设置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用以根据第一设置信号,提供相应的第一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例如可直接提供前述训练者输入的生理数值,或相应于前述训练者选择的预设的生理状态提供第一生理数据组套。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生理数据组套可为一生理数据集(如下述的生理设定档A-E),其可包括多个数据内容。例如,第一生理数据组套可为包括体温为摄氏36.8度、呼吸速率为每分钟16次、血二氧化碳值为38毫米汞柱、动脉压为130/75毫米汞柱、血压为130/75毫米汞柱、血氧值为99%、心跳数为每分钟72次的生理数据集。
进一步而言,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生理数据组套包括生理波形、生理数值、麻醉数值及/或生理性声音。具体而言,生理波形可包括心电图(ECG)、血氧值(SpO2)、动脉压(ABP)、心跳、血二氧化碳值(EtCO2)、心律不整波,而不以为此限;生理数值可包括心跳数、血压、血氧值(SpO2)、动脉压(ABP)、体温(BT)、呼吸速率(RR)、血二氧化碳值(EtCO2),而不以为此限;麻醉数值可包括强直后计数(PTC)、四连刺激(TOF)、笑气(N2O)、二氧化碳(CO2)、及氧气(O2)等,而不以为此限;生理性声音可包括心脏杂音等,而不以为此限。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中的心律不整波可包括正常波(Normal Wave)、心室速率过快(Ventricular Tachycardia)、心房扑动(Atrial Flutter)、窦性心动过速(Sinus Tachycardia)、房室交界区性心律(Junctional Rhythm)、窦性心动过慢(SinusBradycardia)、心房纤维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心室停止(Ventricular Asystole)、心室律动(Ventricular Rhythm)、3度房室传导阻滞(Third-Degree AtrioventricularBlock)、2度房室传导阻滞(Second-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心脏节律器(Pacemaker)等,而不以为此限。
此外,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也可包括生理影像。具体而言,生理影像可包括X光片、心电图(12-Lead ECG)、超音波影像、电脑断层扫描影像、病例情境模拟图、病历参考信息、及实验室抽血报告等,而不以为此限。在一实施例中,病历参考信息可为过往病史,例如一位50岁男性,吸烟习惯已维持30年,家族遗传有高血压病及心肌梗塞家族史。在一实施例中,病历参考信息可为疾病特征,例如,病人主诉每次行走1至2分钟就会有胸痛及喘息现象,必须停下来休息1至2分钟就会缓解。上坡或爬楼梯胸痛会更严重,但坐着或站着都不会疼痛。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本案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病历参考信息可为医疗案例剧情,例如,医疗模拟训练场景可设定为小镇医院的急诊,另有简单开刀房。医院里有一位妇产科专科医师,及一位新生儿科医师,必要时受训者可以打电话给这两位该领域专家。训练任务设定受训者扮演为急诊科一线的医师及护理人员的角色,当救护车到达时,急救人员(由教师扮演)将病人送进急诊室,请受训者做相应的模拟医疗处理;此医疗案例剧情的病人初始数据为一位31岁第一胎初产妇,目前怀胎39周,此产妇于过马路时遭货车掉落货物击中胸腹部,产妇跌倒后被急救队员立即送到急诊。产妇外观特征为:瘀青外伤,乱发,苍白,呼吸每分钟50次,目前意识不清。产妇声音特征为无法对话,微弱呻吟,喘息。产妇其他特征为瞳孔大小对称,呼吸急迫,胸前及腹部有瘀青外伤,右大腿骨弯折,瘀青外伤且严重肿大。上述实施例仅为例示,本案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另可接收来自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第二设置信号,其中第二设置信号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设置信号是第一通讯端装置20相应于训练者的指令所发出,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第二设置信号例如是相应于模拟病患在接受受训者的模拟治疗行为的生理状态。例如,训练者可通过第一通讯端装置20输入一或多生理数值,以令第一通讯端装置20产生对应的第二设置信号。又例如,训练者可通过第一通讯端装置20选择一预设的生理状态,以令第一通讯端装置20产生对应的第二设置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可根据第二设置信号,提供相应于模拟治疗行为的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该第二通讯端装置30。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例如可直接提供前述训练者输入的生理数值,或相应于前述训练者选择的预设的生理状态提供第二生理数据组套。在一实施例中,类似于第一生理数据组套,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也可为一生理数据集(如下述的生理设定档A-E),其可包括多个数据内容。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生理数据组套的种类及态样大致相同于第一生理数据组套,故在此不赘述。
通过上述的操作,受训者可通过医疗互动系统取得相应于训练者指令的生理数据组套,以进行模拟治疗行为,且训练者可通过医疗互动系统确认模拟治疗行为是否正确,以进一步给予不同指令。如此一来,即可有效地进行医疗训练。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可具有生理数据库。在一实施例中,生理数据库可由存储器120实现,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可从生理数据库中提供生理数据组套参考信息到第一通讯端装置20。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设置信号是相应于生理数据组套参考信息。例如,在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取得生理数据组套参考信息(如车祸大量出血时病患的血压)后,训练者可根据此生理数据组套参考信息,决定输入的生理数值或选择预设的生理数据组套,而使第一通讯端装置20传送相应的第一设置信号。由此,训练者可于生理数据库取得对应不同病例的生理数据组套参考信息,并依据欲实施的模拟病例训练,通过第一通讯端装置20传送相应的设置信号(如第一设置信号)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从而显示于受训者装置画面上,以令实现不同病例的模拟医疗训练。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可根据相应于第二设置信号的第一数据内容,取得第二数据内容。例如,在训练者输入血压数值(如第一数据内容)时,服务器100可相应地取得心跳数(如第二数据内容)。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是根据生理数据库取得对应于第一数据内容的第二数据内容。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是利用一生理规则演算法取得对应于第一数据内容的第二数据内容。
应注意到,上述根据第一数据内容取得第二数据内容的操作也可在第一通讯端装置20或第二通讯端装置30上执行。在如此的实施例中,第一通讯端装置20或第二通讯端装置30也可能具有前述生理数据库。
而后,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提供包括第一数据内容及第二数据内容的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
通过如此操作,当训练者输入一笔生理信息时,医疗互动系统10可自动取得其它对应的生理信息,而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以下将搭配图2中的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以提供本案更具体细节,然本案不以下述实施例为限。
图2为根据本案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医疗互动系统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医疗互动系统10a包括服务器100、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及第二通讯端装置30。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100、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及第二通讯端装置30皆大致相同于前述医疗互动系统10的服务器100、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及第二通讯端装置30,故相关细节在此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可利用服务器100架设一个网络平台MedNet;在此实施例中,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及第二通讯端装置30可通过网络平台MedNet进行通讯,但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通讯方式可为有线或无线通讯,而不以此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网络平台MedNet可具有一或多功能,例如包括安全认证AP1、生理数据库AP2、录影管理夹AP3、图档数据夹AP4、项目与评分AP5、及管理数据库AP6等,而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上述功能AP1-AP6可用一或多程序实现。
在一实施例中,安全认证AP1用以确保第一通讯端装置20、第二通讯端装置30、及服务器100间的信息安全。在一实施例中,安全认证AP1可通过设备固件安全性认证以验证装置,从而实现医疗互动系统10a的安全性。举例而言,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及第二通讯端装置30存取网络平台MedNet时,须通过设备固件安全性认证后,方可使用医疗互动系统10a。在一实施例中,安全认证AP1用以阻挡没有通过设备固件安全性认证的设备存取网络平台MedNet,从而实现医疗互动系统10a的安全性。在一实施例中,安全认证AP1也可通过软件方式验证装置,故本案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
在一实施例中,生理数据库AP2可供服务器100、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及/或第二通讯端装置30读取生理数据组套,其中生理数据组套的项目可参照上述关于第一生理数据组套内容的说明,故相关细节在此不赘述。在一实施例中,训练者可于生理数据库AP2取得对应病例的生理数据组套参考信息,并依据欲演练的医疗状况病例,通过第一通讯端装置20传送相应的设置信号(如第一设置信号)至服务器100,以令服务器100提供相应的生理数据组套(如第一生理信号)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并显示于第二通讯端装置30的画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3,录影管理夹AP3可存放录像相关信息,例如模拟治疗行为的录像档案、录像开始及结束标记点、录像标题、及评语等,而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训练者的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可通过例如录像镜头对受训者的模拟治疗行为进行录像,并存放于录影管理夹AP3。此外,在一实施例中,训练者的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可设置录像相关信息,如录像开始时间点及录像结束时间点、录像标题、及对录影加注的评语等,并存放这些录像相关信息于录影管理夹AP3。在一实施例中,训练者的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可于录影管理夹AP3读取录像相关信息,例如录像开始及结束标记点、录像标题、及评语等,举例而言,训练者可通过录影管理夹AP3来记录受训者的模拟医疗训练过程,并可于影片加注录像开始及结束标记点、录像标题、及评语等,以利受训者于模拟医疗训练结束后观看。通过上述操作,受训者可通过录影管理夹AP3来观看的模拟医疗训练过程,并可检视训练者所给予的评语。
在一实施例中,图档数据夹AP4可供服务器100及第一通讯端装置20存取生理影像,其中生理影像的项目可参照上述关于第一生理数据组套内容的说明,故相关细节在此不赘述。在一实施例中,训练者可于图档数据夹AP4取得对应病例的生理影像,并依据欲演练的医疗状况病例,通过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及服务器传送相应的生理影像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并显示于受训者装置画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参照图4,项目与评分AP5可存放训练者评分的相关信息,例如学生姓名、编号、日期、项目评分、及回馈等,而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训练者的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可存放受训者评分的相关信息于项目与评分AP5,例如学生姓名、编号、日期、项目评分、及回馈等。通过上述操作,受训者可于项目与评分AP5中得知训练者对于受训者于医疗训练过程的项目分数与回馈,以呈现受训者于模拟医疗训练的评估及成效。
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功能AP1至AP5可通过管理数据库AP6进行操作,而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可通过管理数据库AP6对一或多程序功能进行操作。举例而言,训练者欲使用项目与评分AP5时,可于装置显示荧幕上通过管理数据库功能AP6对项目与评分AP5进行操作。
使说明易懂,以下段落将搭配图1与图5提供操作例,然本案不以这些操作例为限。
参照图1与图5,图1与图5显示医疗互动系统10的应用实例,在本操作例中,服务器100、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及第二通讯端装置30皆大致相同于前述医疗互动系统10的服务器100、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及第二通讯端装置30,故相关细节在此不赘述。
在本操作例中,服务器100可于生理数据库(如前述生理数据库AP2)中读取生理数据组套,其中生理数据组套的项目可参照上述关于第一生理数据组套内容的说明,故相关细节在此不赘述。
在本操作例中,服务器100于生理数据库中读取的生理数据组套可包括一或多预设生理数据集。
在本操作例中,预设生理数据组套依健康状态由生命特征正常至生命特征微弱依序对应生理设定档A、生理设定档B、生理设定档C、生理设定档D、及生理设定档E。例如,生理设定档A对应生命特征正常的预设生理数据组套,生理设定档B对应的生命特征较生理设定档A对应的生命特征微弱,生理设定档C对应的生命特征较生理设定档B对应的生命特征微弱并以此类推。例如,生理设定档A包括体温为摄氏36.8度、呼吸速率为每分钟16次、血二氧化碳值为38毫米汞柱、动脉压为130/75毫米汞柱、血压为130/75毫米汞柱、血氧值为99%、心跳数为每分钟72次的信息;生理设定档E包括体温为摄氏35.0度、呼吸速率为每分钟0次、血二氧化碳值为75毫米汞柱、动脉压为60/0毫米汞柱、血压为60/0毫米汞柱、血氧值为30%、心跳数为每分钟0次的信息,
在操作SE1中,训练者可指定初始病征为呼吸窘迫急症,并令第一通讯端装置20提供相应的设置信号(如第一设置信号)至服务器100。服务器100接收来自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第一设置信号,并传送相应于生理设定档B的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其中生理设定档B对应的生命特征与呼吸窘迫急症相符,受训者可于第二通讯装置30的荧幕画面中得知生理设定档B的生理数据组套,从而进行模拟治疗行为。
根据受训者相应于第一生理数据组套的模拟治疗行为,服务器100接收来自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第二设置信号,并传送相应的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举例而言,若受训者实施模拟治疗行为内容为供给纯氧,病情好转,则进行操作SE2,服务器100收到来自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设置信号(如前述第一设置信号),并据以传送相应于生理设定档A的预设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至此医疗训练结束;反之,若模拟治疗行为内容错误或没有治疗,且等待10分钟后没有正确治疗,则病情严重,进行操作SE3,服务器100收到来自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设置信号(如前述第二设置信号),并传送生理设定档C的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
举例而言,训练者可根据受训者的模拟治疗行为,发送对应的设置信号(如前述第一设置信号)至受训者的设备(如前述第二通端装置)(操作SE1),以令受训者设备显示相应的生理数据组套于受训者设备的荧幕上。在一实施例中,训练者可观察相应于受训者的模拟治疗行为,若受训者有对假人实施供给纯氧,训练者会发送生理设定档A至受训者的设备以表示治疗完毕,病情好转(操作SE2)。在一实施例中,若受训者模拟治疗行为内容错误或没有治疗,训练者会发送生理设定档C至受训者的设备以表示病情严重(操作SE3)。
在提供生理设定档C(操作SE3)后,若受训者未及时对假人实施紧急模拟治疗行为,模拟病患的生理状态进入呼吸停止,进行操作SE4,服务器100收到来自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设置信号,并传送生理设定档D的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反之,若受训者及时对假人实施紧急治疗时,意即病情好转,进行操作SE2,服务器100收到来自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设置信号,并传送生理设定档A的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至此医疗训练结束。
在一实施例中,在提供生理设定档C(操作SE3)后,训练者可观察受训者的模拟治疗行为,若受训者有及时对假人实施紧急治疗,训练者会发送生理设定档A至受训者的设备以表示治疗完毕,病情好转(操作SE2)。在一实施例中,若受训者未及时对假人实施紧急治疗,训练者会发送生理设定档D至受训者的设备(操作SE4),其中生理设定档D的生理数据组套相应于呼吸停止。
在提供生理设定档D(操作SE4)后,举例而言,若受训者仍未及时实施紧急模拟治疗时,则模拟病患的生理状态由呼吸停止改变为心脏停止跳动,进行操作SE5,服务器100接收到来自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第一设置信号,并传送生理设定档E的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至此医疗训练结束。在一实施例中,在提供生理设定档D后,若受训者仍未及时对假人实施紧急治疗,训练者会发送生理设定档E至受训者的设备,其中生理设定档E的生理数据组套相应于心脏停止跳动。
以下将搭配图6中的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以提供本案更具体细节,然本案不以下述实施例为限。
应注意到,此一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可应用于相同或相似于图1中所示结构的装置。而为使叙述简单,以下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以图1中的服务器100为例进行对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的叙述,然本发明不以此应用为限。
此外,此一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也可作为一电脑程序,并储存于一非暂态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中,而使电脑或电子装置读取此记录媒体后执行虚拟实境方法。非暂态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可为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随身盘、磁带、可由网络存取的数据库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思及具有相同功能的非暂态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
另外,应了解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的操作,除特别叙明其顺序者外,均可依实际需要调整其前后顺序,甚至可同时或部分同时执行。
再者,在不同实施例中,这些操作也可适应性地增加、置换、及/或省略。
参照图6,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300包括以下操作。
在操作S1中,服务器100接收来自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第一设置信号。在一实施例中,训练者可于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装置画面中操作,以令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发送第一设置信号至服务器100。
在操作S2中,相应于第一设置信号,服务器100提供第一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以令第二通讯端装置30显示第一生理数据组套。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讯端30可接收自服务器100提供的第一生理数据组套,并将第一生理数据组套显示于第二通讯端装置30的荧幕画面上。
在操作S3中,服务器100可接收来自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第二设置信号,其中第二设置信号相应于模拟治疗行为,且该模拟治疗行为对应于第二通讯端装置20显示的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在一实施例中,受训者可根据显示于第二通讯端装置30的荧幕画面上的第一生理数据组套,进行模拟治疗行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通讯端装置20是根据受训者的模拟治疗行为,传送第二设置信号至服务器100。在一实施例中,训练者可根据受训者的模拟治疗行为,控制第一通讯端装置20传送的第二设置信号为何(如传送对应前述生理设定档A的第二设置信号,或传送对应前述生理设定档C的第二设置信号)。
在操作S4中,相应于第二设置信号,服务器100可提供相应于模拟治疗行为的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通讯端装置30可接收来自服务器100相应第二设置信号的第二生理数据组套,并将第二生理数据组套显示于装置画面上。
另外,在一实施例中,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300还包括,服务器100可从生理数据库中提供生理参考数据至第一通讯端装置20。第一设置信号可以是相应于生理数据组套所产生。例如,第一通讯端装置20可通过服务器100取得所要的生理数据组套(如车祸大量出血时病患的血压),并传送相应的第一设置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第二生理数据组套的至少一种包含生理波形、生理数值、生理影像、及/或生理性声音,关于此一实施例的细节可参照上述相应于图1的实施例,故在此不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可根据相应于第二设置信号的第一数据内容,取得第二数据内容。而后,在一实施例中,服务器100提供包括第一数据内容及第二数据内容的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
例如,在训练者输入血压数值130/15毫米汞柱(如第一数据内容)时,服务器100可相应地取得体温为摄氏36.8度、呼吸速率为每分钟16次、血二氧化碳值为38毫米汞柱、动脉压为130/75毫米汞柱、血氧值为99%、心跳数为每分钟72次的信息(如第二数据内容)。而后,服务器100可提供包括血压数值、体温、呼吸速率、血二氧化碳值、动脉压、血氧值、心跳数的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
又例如,训练者可于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生理数据库中选取生理数据组套,服务器可取得相应生理数据组套的生理数据。在一实施例中,训练者于第一通讯端装置20的生理数据库中选取生理设定档A时,则服务器100可相应地取得体温为摄氏36.8度、呼吸速率为每分钟16次、血二氧化碳值为38毫米汞柱、动脉压为130/75毫米汞柱、血压为130/75毫米汞柱、血氧值为99%、心跳数为每分钟72次的信息。而后,服务器100可提供包括血压数值、体温、呼吸速率、血二氧化碳值、动脉压、血氧值、心跳数的生理数据组套至第二通讯端装置30。
关于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300的其它细节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赘述。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一服务器,接收来自一第一通讯端装置的一第一设置信号;
通过该服务器,相应于该第一设置信号,提供一第一生理数据组套至一第二通讯端装置,以令该第二通讯端装置显示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
通过该服务器,接收来自该第一通讯端装置的一第二设置信号,其中该第二设置信号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且该模拟治疗行为对应于该第二通讯端装置显示的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以及
通过该服务器,相应于该第二设置信号,提供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的一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该第二通讯端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该服务器,从一生理数据库提供一生理数据组套参考信息至该第一通讯端装置;
其中该第一设置信号相应于该生理数据组套参考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理波形、生理数值、麻醉数值及/或生理性声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理影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该服务器,相应于该第二设置信号,提供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的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该第二通讯端装置的操作包括:
根据相应于该第二设置信号的一第一数据内容,取得一第二数据内容;及
通过该服务器,提供包括该第一数据内容及该第二数据内容的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该第二通讯端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疗互动系统的运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病历参考信息,该第一通讯端装置用以对该模拟治疗行为进行一录影,标记该录影的录像开始时间点及录像结束时间点,以及对该录影加注评语。
7.一种医疗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或多处理元件;
一存储器,电性连接该一或多处理元件;以及
一或多程序,其中该一或多程序储存于该存储器中,并用以被该一或多处理元件所执行,以令该一或多处理元件进行以下操作:
接收来自一第一通讯端装置的一第一设置信号;
相应于该第一设置信号,提供一第一生理数据组套至一第二通讯端装置,以令该第二通讯端装置显示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
接收来自该第一通讯端装置的一第二设置信号,其中该第二设置信号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且该模拟治疗行为对应于该第二通讯端装置显示的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以及
相应于该第二设置信号,提供相应于该模拟治疗行为的一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该第二通讯端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执行该一或多程序还包括以下操作:
从一生理数据库提供一生理数据参考信息至该第一通讯端装置;
其中该第一设置信号相应于该生理数据参考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理性波形、生理性数值、麻醉数值及/或生理性声音。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生理影像。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执行该一或多程序还包括以下操作:
根据相应于该第二设置信号的一第一数据内容,取得一第二数据内容;及
提供包括该第一数据内容及该第二数据内容的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至该第二通讯端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医疗互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生理数据组套与该第二生理数据组套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病历参考信息,该第一通讯端装置用以对该模拟治疗行为进行一录影,标记该录影的录像开始时间点及录像结束时间点,以及对该录影加注评语。
CN201910018804.7A 2018-07-13 2019-01-09 医疗互动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Withdrawn CN11071830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24372 2018-07-13
TW107124372A TWI686764B (zh) 2018-07-13 2018-07-13 醫療互動系統及其運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8303A true CN110718303A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08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018804.7A Withdrawn CN110718303A (zh) 2018-07-13 2019-01-09 医疗互动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8303A (zh)
TW (1) TWI68676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4836A (zh) * 2020-07-23 2020-10-09 北京道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真实训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3534A (zh) * 2007-02-16 2007-08-08 天津大学 中医教学用模拟人系统
CN103680234A (zh) * 2012-08-30 2014-03-26 忠欣股份有限公司 临床诊断的学习系统及方法
TW201545105A (zh) * 2014-05-27 2015-12-01 Dalin Tzu Chi Hospital Buddhist Tzu Chi Medical Foundation 互動式醫療學習系統
CN105632309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天津市医学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真教学平台
CN106297464A (zh) * 2016-08-19 2017-01-04 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诊疗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55988B2 (ja) * 2016-09-29 2022-04-19 シンバイオニクス リミテッド 仮想現実環境または拡張現実環境の中の手術室内での医療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3534A (zh) * 2007-02-16 2007-08-08 天津大学 中医教学用模拟人系统
CN103680234A (zh) * 2012-08-30 2014-03-26 忠欣股份有限公司 临床诊断的学习系统及方法
TW201545105A (zh) * 2014-05-27 2015-12-01 Dalin Tzu Chi Hospital Buddhist Tzu Chi Medical Foundation 互動式醫療學習系統
CN105632309A (zh) * 2014-11-06 2016-06-01 天津市医学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真教学平台
CN106297464A (zh) * 2016-08-19 2017-01-04 上海梅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诊疗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4836A (zh) * 2020-07-23 2020-10-09 北京道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真实训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6764B (zh) 2020-03-01
TW202006653A (zh) 2020-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eumar et al. Part 1: executive summary: 2015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update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Wik et al. Quality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during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Zomorodi et al. Developing a mobility protocol for early mobilization of patients in a surgical/trauma ICU
Whitelaw et al. Comparison of a two-finger versus two-thumb method for chest compressions by healthcare providers in an infant mechanical model
Fuerch et al. Impact of a novel decision support tool on adherence to Neonatal Resuscitation Program algorithm
Vandrey et al. Simulator Training for Novice Critical Care Nurses: Preparing providers to work with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Garside et al. Intraosseous vascular access in critically ill adults—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ehlert Pediatric advanced life support study guide
US11532132B2 (en) Adaptive interactive medical training program with virtual patients
CN111696416A (zh) 一种医学技能训练模拟人
Yamada et al. Simulation-based patient-specific multidisciplinary team training in preparation for the resuscit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conjoined twins
CN111403041A (zh) 基于虚拟标准病人的诊断流程模拟系统
Greer et al. In-situ interprofessional perinatal drills: the impact of a structured debrief on maximizing training while sensing patient safety threats
Kusunoki et al. Understanding visual attention of teams in dynamic medical settings through vital signs monitor use
CN110718303A (zh) 医疗互动系统及其运作方法
Shilkofski et al. Recognition and treatment of unstable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by pediatric residents in a simulation scenario
Cvietusa et al. Diaphragmatic flutter presenting as inspiratory stridor
Vargas et al.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manual: Cardiopulmonary-cerebral resuscitation
Littmann Apparent atrial dissociation and electrical alternans
Dhar et al. Nonpharmacological behavior guidance for children during dental treatment visi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Part 2
Olson et al. Variability in the time to initiation of CPR in continuously monitored pediatric ICUs
Entenmann et al. Standardized training for AVT pacing in paediatric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junctional ectopic tachycardia
Selbst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Secrets E-Book
Estabrooks An Analysis of Certified Athletic Trainers' Ability to Provide High-quality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over Hockey Shoulder Pads
WO2015147696A1 (ru) Тренажер хирургической операционно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