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7675A - 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7675A
CN110717675A CN201910960041.8A CN201910960041A CN110717675A CN 110717675 A CN110717675 A CN 110717675A CN 201910960041 A CN201910960041 A CN 201910960041A CN 110717675 A CN110717675 A CN 1107176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sk
evaluation
occurrence
severity
prob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004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普新
王宇
钟富力
覃铭
黄洁梅
梁思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6004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76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76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76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险评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根据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计算风险发生概率P;根据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对风险事件给电网建设带来的影响大小进行评估,计算风险后果严重程度C;通过结合风险发生概率P以及后果严重程度C,计算风险值R。本发明采用LEC因素分析法,与电网建设实际行业特征相结合,构建电网建设过程中物资合同的风险评估模型;有力促进了电力物资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Description

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险评估数学模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物资合同风险管理直接影响电网企业的经营成效,直接关系到电网企业的合法权益。落实电力物资合同风险管控,是适应电力市场改革的趋势,是营造规范、公平的电力物资供应环境的需求,是防范廉洁风险的措施。
电力物资同贺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在合同签订前进行规划,并在合同履约过程中持续监督把控、不断调整应对。在电力物资合同管理过程中中,更因为电力建设的工作特性而使合同风险管理尤显重要:
1.电力建设项目常伴有较强的时间限制,如必须在年底前通电;
2.物资合同周期较长,履约过程中各方因素容易出现变动,如南网的反措要求发生的改变;
电力建设事关国计民生,而且需要多方协同工作。因此,做好物资合同风险的管控,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物资供货,保证电力建设项目整体进度和质量,是物资合同风险管控的关键。
风险评估方法按性质分可分为定性、定量和两者相结合三种,不同方法各有特点。
(1)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如德尔斐法可以对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评判,但分析过程依赖于专家团队,主观性强,且评价过程中往往只关注风险后果而忽略风险发生的概率。
(2)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如故障树分析法能根据风险因素逻辑关系形成定量计算,使评价过程客观明了,但在量化过程中可能会产出偏差。
(3)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结合了两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建立的评价模型更准确可靠,但也增加了建模的难度。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将专家的决策过程逻辑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但建模过程复杂且需要大量的数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可以对供应商履约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给出直观的风险评价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根据风险形成的原因,结合以往的经验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计算风险的发生概率P;
根据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对风险事件给电网建设带来的影响大小进行评估,计算风险的后果严重程度C;
通过结合风险发生概率P以及后果严重程度C,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风险值 R:R=C×P。
本发明采用LEC因素分析法,与电网建设实际行业特征相结合,构建电网建设过程中物资合同的风险评估模型;有力促进了电力物资合同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到的一种物资采购流程所包含的主要工作环节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物资合同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三个步骤。
(一)风险识别
定义:在风险事故发生前,人们用各种方法来系统地、持续地认识在物资合同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
目的:全面辨识造成风险的危险源、诱因、性质、分类及结果。查找企业各业务单元、各项重要经营活动及其重要业务流程中是否有风险,有哪些风险。
要求:(1)完整。确保主要风险都能够被辨识,至少确保重要重大风险无遗漏。(2)准确。确保所辨识的风险是真正的风险点,且能够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企业带来价值。
风险识别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拆解,找出每个细分环节的输入、中间过程以及输出,罗列出环节中牵涉到的主要主体(包括公司部门和外部主体),从而识别出该工作环节的风险点。
电网的物资采购流程,分为5个主要阶段和12个工作环节(见图1):
1、签约前的物资需求计划、供应商登记审核、招投标采购环节;
2、签约中的合同起草与签订环节;
3、履约中的物资生产与监造、物资配送、到货抽检与验收环节;
4、履约后的安装调试、财务结算、运行质保环节;
5、特殊情况下的合同变更、合同终止环节。
(二)风险评估
定义: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对识别出的风险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风险发生的条件,评估风险对企业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风险的价值等。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
目的:全面了解企业整体的风险现状,评估风险的危害程度、发生频率,找出在现有内外部环境、发展态势和管理水平下,对经营目标实现影响最大的风险,并进行管理优先排序,指明风险管理重点方向。
要求:(1)专业准确。定性与定量相结合。(2)统一评估。风险评估的前提是统一企业各个层面对风险的认识,形成一套通用的风险语言。(3)动态评估。风险评估需要动态管理。
参考图2,本发明的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01、根据风险形成的原因,结合以往的经验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计算风险的发生概率P;
S102、根据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对风险事件给电网建设带来的影响大小进行评估,计算风险的后果严重程度C;
S103、通过结合风险发生概率P以及后果严重程度C,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风险值R:R=C×P。
以下进行具体阐述:
风险评估方法按性质分可分为定性、定量和两者相结合三种,不同方法各有特点。具体选择哪一种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也可综合多种方法建立模型。下面分别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定量相结合评价三个方面出发,介绍几种典型的评价方法。
1、德尔斐法
德尔斐法是一种定性评价的专家调查法,它不是非要以唯一的答案作为最后结果,只是尽量使多数专家的意见趋向集中,但不对回答问题的专家施加任何压力。德尔斐法本质上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具有匿名性、多次有控制反馈以及统计表述专家意见等特点。
运用德尔斐法进行风险评估时,一般步骤如下:
(1)由组织者发给专家调查表,调查表是开放式的,只提出预测问题,并提供相关资料。然后预测组织者要对专家填好的调查表进行汇总整理,归并同类事件,排除次要事件,用准确术语提出一个预测事件一览表,并作为第二轮调查表发给专家。
(2)专家对第二轮调查表所列的每个事件做出评价。然后预测组织者收到第二轮专家意见后,对专家意见作统计处理,整理出第三张调查表。
(3)把第三张调查表发下去后,请专家做以下事情:重审争论;给出自己新的评价;如果修正自己的观点,也请叙述为何改变,原来的理由错在哪里,或者说明哪里不完善。专家们的新评论和新争论返回到组织者手中后,组织者总结专家观点,重点在争论双方的意见,形成第四张调查表。
(4)请专家对第四张调查表再次评价和权衡,作出新的预测。是否要求做出新的论证与评价,取决于组织者的要求。当第四张调查表返回后,组织者归纳总结各种意见的理由以及争论点。
2、故障树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法(FTA)是一种定量评价方法,由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沃特森博士于开发,它采用了逻辑的方法,利用图的形式将可能造成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其各种可能组合方式。该方法能将项目安全风险由粗到细,由大到小,分层排列,容易找出所有基本风险事件,逻辑关系明晰,分析结果准确。
故障树法的分析步骤如下:
(1)确定故障树的顶上事件。将易于发生且后果严重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
(2)调查与顶上事件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做出故障树图,一层一层往下分析各自的直接原因事件,根据彼此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门连接上下层事件,直到所要求的分析深度,形成一株倒置的逻辑树形图。
(3)分析事故的发生规律及特点,通过求取最小割集(或最小经集),找出控制事故的可行方案,并从故障树结构上分析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最小割集的求取方法有行列式法、布尔代数法等;最小径集可利用它与最小割集的对偶性求解。把原来故障树的与门和或门对换,各类事件发生换成不发生,进而求出成功树的最小割集,最后转化为故障树的最小径集。
(4)定量分析。根据各基本事件的故障率,分析顶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按轻重缓急分别采取对策。
3、层次分析法
美国运筹学家萨蒂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将决策的过程数学化,具有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
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大体上可按如下四个步骤进行:
(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应用AHP分析决策问题时,首先要把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这些层次可以分为三类:最高层(目标层)、中间层(准则层)和最底层(方案层)。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层次数不受限制。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
(2)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在决策者的心目中,它们各占有一定的比例。引用数字1-9及其倒数作为标度来定义判断矩阵A=(aij)n×n,如下表所示。
表1判断矩阵标度定义
Figure RE-GDA0002264199950000061
(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判断矩阵一般是不具备完全一致性的,为了保证最终分析结果的合理性,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一致性指标CI(consistencyindex)
其中,λmax为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计算一致性比例CR(consistency ratio)
Figure RE-GDA0002264199950000071
当CR<0.10时,认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否则应对判断矩阵作适当修正。
表2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阶数 1 2 3 4 5 6 7 8
RI 0 0 0.52 0.89 1.12 1.26 1.36 1.41
阶数 9 10 11 12 13 14 15
RI 1.46 1.49 1.52 1.54 1.56 1.58 1.59
(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最终要得到各元素,特别是最低层中各方案对目标的排序权重,从而进行方案选择。对层次总排序也需作一致性检验,计算各层要素对系统总目标的合成权重,并对各被选方案排序。
权重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几何平均法、算术平均法、特征向量法和最小二乘法4种。
几何平均法计算步骤:1)A的元素按行相乘得一新向量;2)将新向量的每个分量开n次方;3)将所得向量归一化即为权重向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2264199950000072
算术平均法计算步骤:1)A的元素按列归一化;2)将归一化后的各列相加;3)将相加后的向量除以n即得权重向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2264199950000073
特征向量法通过将权重向量W右乘权重比矩阵A,最后将所得的权重向量作归一化处理即为所求,计算公式如下:
AW=λmaxW (5)
最小二乘法用拟合方法确定权重向量,使残差平方和为最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2264199950000081
Figure RE-GDA0002264199950000082
4、模糊综合评价法
1965年,美国加州大学的控制论教授Zadeh提出了模糊集的概念,建立了模糊集合理论。Zadeh教授成功运用精确的数学方法描述了模糊概念,宣告了模糊数学的诞生。模糊综合评价就是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应用模糊关系合成的原理,将一些边界不清、不易定量的因素定量化,从多个因素对被评价事物隶属等级状况进行综合性评价的一种方法。具体建模步骤如下:
(1)确定模糊综合评判因素集。因素集可由多层因素共同刻画,例如设因素集为U={u1,u2,…,um},其中ui(i=1,2,…,m)为第一层次,它可由第二层次的n 个因素决定,即ui={ui1,ui2,…,uin}(i=1,2,…,m),同理,第二层次的因素也可由多个第三层次的因素确定。
(2)建立权重集。根据因素集中每个层次的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其相应的权重,这样便得到各个因素层次的权重集。
(3)建立综合评判的评价集。这是评判者对评判对象所作出的所有可能评判结果的集合,它其实代表的是对评判对象变化区间的一个划分。常表示为V={v1,v2,…,vm}。
(4)单因素模糊评判。所谓单因素模糊评判就是单独从因素集中的各个因素ui(i=1,2,…,m)出发进行评判,以确定评判对象对备择集元素vj(j=1,2,…,n) 的隶属度rij。这样就得出第i个因素ui的单因素评判集ri=(ri1,ri2,…,rin)。最终得出总的评判矩阵:
(5)模糊综合评判。第四步反映的只是某个单一因素对评判对象的影响,即评判对象根据不同的单因素而表现出来的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第五步中需要用模糊权向量W将R中不同的行进行综合,就可以得到评判对象从总体上来看对各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即模糊综合评判结果向量。现引入V上的一个模糊子集B,称为模糊综合评判集或模糊综合评判向量,即 B=(b1,b2,…,bn)。
Figure RE-GDA0002264199950000092
bj(j=1,2,…,n)表示被评价对象具有评语vj的程度,称为模糊综合评判指标。
(6)评判指标的处理。评判指标是对每个评判对象综合状况分等级的程度描述,并不能直接被用来对评判对象进行排序,还必须要进一步的分析处理之后才能应用。处理的方法有普通矩阵乘法(即加权平均法)、最大隶属度法则及模糊分布法等。
5、LEC因素分析法
LEC因素分析评价法由美国安全专家格雷厄姆和金尼提出,用于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该方法以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风险的大小,并将所得作业条件危险性数值与规定的作业条件危险性等级相比较,从而确定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该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LEC因素分析法是一种半定量评价方法,具有简单易行、操作性强、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等优点。但由于它主要是根据经验来确定3个因素的分数值及划定危险程度等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6、风险评估方法评析
综上所诉,物资合同风险评估方法按性质分可分为定性、定量和两者相结合三种,不同方法各有特点。
(1)采用定性的分析方法如德尔斐法可以对风险进行全面、深入的评判,但分析过程依赖于专家团队,主观性强,且评价过程中往往只关注风险后果而忽略风险发生的概率。
(2)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如故障树分析法能根据风险因素逻辑关系形成定量计算,使评价过程客观明了,但在量化过程中可能会产出偏差。
(3)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结合了两种评价方法的优点,可以充分考虑各个因素的影响,建立的评价模型更准确可靠,但也增加了建模的难度。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将专家的决策过程逻辑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但建模过程复杂且需要大量的数据。
以下详细介绍本发明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单一的理论方法建立模型会使模型缺乏精度,建模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本发明风险评估模型主要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到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实用性,结合多种风险评估理论方法建立物资合同风险评估模型。模型主框架采用由美国安全专家格雷厄姆和金尼提出的LEC 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通过风险发生概率大小、事故发生后果严重程度和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三个变量的成绩来评价风险。结合物资合同的特点,只考虑风险造成后果和风险发生概率两个因素。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R=C×P (9)
其中C为风险事件发生后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Consequence),P为风险发生的概率(Probability),为R风险值(Risk),风险值越大,风险等级越高。
针对每一个风险点,从源头分析风险形成的原因,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采用定性方式,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风险评估:一是根据风险形成的原因,结合以往的项目经验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形成风险的发生概率;二是根据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对风险事件给电网建设带来的影响大小进行评估(重点关注风险是否会引发安全质量问题或延误电网建设等重大事件),形成风险的后果严重程度。本次建模过程主要有三个关键点:一是构建风险后果的数理模型,对风险后果严重程度进行评定,评价风险后果的因素越多样,模型准确性越高,因此模型中一般会涉及定量的评价因素和定性的评价因素,应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二是构建风险发生概率的数理模型,对风险发生概率大小进行评定,物资合同管理具有环节多、业务量大的特点,数据量大,数据全面,可用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方法构建数理模型。三是建立合理的评分体系,通过评分得出最后的风险评估结果,主要涉及分值的设定与不同评价等级门槛阈值的设定,采用定量的方法建立模型。
A、风险后果严重程度建模
风险后果是风险源引发并造成损失的结果。本发明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风险后果评价模型。
建模主要原则是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逐级递进进行评价,同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将专家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具体评价层次划分如下:
(1)将风险后果作为目标层;
(2)经济损失、无法正常履约、物资质量问题、合同异常、不良影响和法律纠纷作为最底层,构建出系统的递阶层次分析结构。
结合评价要素的实际情况,目标层对最低层的所有元素起支配作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最底层元素进行评价,再根据层次分析的原理即可逐级得到目标层风险后果的最终评价。
本发明建立的模型吸取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点,同时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建模的步骤如下:
①构建风险后果评估因素集C={C1,C2,C3,C4,C5,C6},其中各个指标的具体意义如下:C1为经济损失,C2为无法正常履约,C3为物资质量问题, C4为合同异常,C5为不良影响,C6为法律纠纷。
②主要分为六个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需要建立C1~C6六个评价因素的权重集。权重的求解方法采用“1-9”标度法,先通过专家判断法对评估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给出相对标度,从而得到指标判断矩阵。再通过均方根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具体步骤为先将判断矩阵中每一行元素按行相乘得一新向量;再将新向量的每个分量开n次方;最后将所得向量归一化即为权重向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RE-GDA0002264199950000131
最后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③建立风险后果评价的评价集。根据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可将其划分为轻微、中等和严重三个层次。所得风险后果评价集即为V={轻微,中等,严重}。具体的风险造成后果评价表如表3所示。
表3风险造成后果评价表
Figure RE-GDA0002264199950000141
④根据最底层元素C1~C6对目标层的风险造成后果严重程度进行评判,评判标准如上述表3所示。对于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的评价集可以直接通过专家判断来获得,而对于定量指标来说,则要考虑到其实际值与标准值得偏离情况,偏离有正偏离和负偏离,我们看待偏离要结合具体指标来看。这是由于指标有正指标和负指标之分,正指标是指其值越大越好的指标,负指标则是指其值越小越好的指标。得到定量指标实际值与标准值的偏离情况后,再让所有专家结合实际对定量评价的因素进行具体评判。
⑤根据上一步中的评价结果,把因素到评价集看成是一个模糊映射,可以确定模糊评估矩阵R1j。具体算法为先统计出某评估指标被作出评价集中第 h种评估Vh的专家人数,然后除以参加评估的总专家人数。再通过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得出u1j的综合评价向量B1j
Blj=Wlj*Rlj=W(blj1. blj2. blj3. blj4. blj5. blj6.) (11)
其中W(blj1. blj2. blj3. blj4. blj5. blj6.)表示指标体系中因素层内指标相对于其所属次准则层中元素的权重向量。对最终评判结果归一化处理后,按最大隶属度的原则即可确定营销事故后果的评价结果。
⑥根据中间层的元素对目标层进行评判,得到最后的风险后果严重程度评价结果。在评价过程中,评价结果由步骤①~⑤的模型可以得到。风险造成后果C定量计算采用求均值四舍五入的算法,公式如下(其中符号[x]表示对x 四舍五入取整数):
C=Max{C1,C2,C3,C4,C5,C6} (12)
⑦根据步骤①~⑥得到风险造成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后,按照评分体系赋予相应的分值,分值的选取将在后面具体阐述。
B、风险发生概率数理模型构建
风险发生概率是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评估。常见的做法是根据风险发生的频率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电网设备风险评估和作业风险评估均采用此方式,通过一段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次数来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发生概率的大小可分为:偶然、中等、频繁三个层次,通过历史数据建立模型即可对风险发生概率区间进行评定,评价模型如下:
表4风险发生概率评价模型
Figure RE-GDA0002264199950000151
通过结合风险发生概率以及后果严重程度,对风险点进行等级划分,继而建立风险矩阵。风险矩阵是一种将定性或半定量的后果分级与产生一定水平的风险或风险等级的可能性相结合的方式。风险矩阵在本发明中主要用来根据风险等级对风险、风险来源或风险应对进行排序。它通常作为一种筛查工具,以确定哪些风险需要更细致的分析,或是应首先处理哪些风险。它还被用作一种筛查工具,以挑选哪些风险此时无需进一步考虑。根据其在矩阵中所处的区域,此类的风险矩阵也被广泛用于决定给定的风险是否被广泛接受或不接受。
很多风险事项会有各种结果,并有各种不同的相关可能性。因此,有必要选择正确适用的评分机制。在很多情况下,有必要关注最严重的可信事项,因为这些事项会带来最大的威胁,经常也是管理者最关注的事情。有时,有必要将常见问题和不可能的灾难归为独立风险。关键是要使用与所选结果相关的可能性,而不是整个事项的可能性。
结合物资合同风险评估以及现有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为使建立的模型合理准确,本发明采用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风险后果评价数理模型,采用基于样本特点的函数拟合算法构建风险发生概率评价数理模型,最后通过函数赋值的方式得到评分体系。
根据前两小节可知,风险造成后果严重程度可分为1轻微、2中等、3严重三个层次,风险发生概率大小也可分为1偶然、2中等、3频繁三个层次。通过对风险后果和风险发生概率赋值,根据式(9)即可算得风险分值,根据风险分值可评定风险等级。
评分体系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风险造成后果三个层次的分值设置,二是风险发生概率大小三个层次的分值设置,三是风险等级三个级别的风险值区间的设置。三个部分的分值设置都会影响到最后的评价结果,因此可以认为评分体系建模是一个多因素建模过程,主要采取函数拟合的分值设定方式,通过函数拟合设定分值—模型分析—修正参数的思路建立合理的评分体系。其评分体系如下表所示。
表5风险等级划分方式
Figure RE-GDA0002264199950000161
表6风险后果和风险发生概率评分标准
Figure RE-GDA0002264199950000162
表5为风险等级划分方式,根据风险值划分不同的风险等级。表6为风险后果严重程度C和风险发生概率大小P三个层次对应的分值,表格中的数字代表相应的风险等级。
上述评分体系特点与物资合同风险评估体系契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发明吸取上述评分体系的优点,采用三乘三矩阵的方法,将风险后果、风险发生概率以及风险等级各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值设定参考上述评分体系,风险后果分值满分为50分,风险发生概率分值满分为5分。
最后,风险的应对策略主要分为减轻、预防、转移、回避、自留、后备措施6个方向:
减轻风险:指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少后果的不利影响。比如供应商在物资运输前对物资采取增加防护包装等手段,降低物资在运输途中破损的风险。
预防风险:指采用各种手段防止风险发生。一般分为有形手段和无形手段。有形手段主要指采用物质手段;无形手段分为处理人的因素的教育法,和处理活动、流程的程序法。
转移风险:指借用合同或协议,当事故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电网物资合同一般不存在把风险转移到第三方的可能性。
回避风险:指当项目风险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严重,又无其他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由于物资项目一般都经过严谨的论证和细致的项目管控,因此基本不存在需要采取回避措施的风险。
自留风险:指把风险事件的不利后果自愿接受下来。比如,当某类物资的原材料价格下跌幅度不大时,暂未能触发调价机制的,相当于把项目成本略高的风险进行自留。
后备措施:当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与计划不同,则动用后备措施。比如,当框架协议中的某个供应商因产能不足而拖延、拒绝签订合同时,可以考虑调整标包中物资分配比例。
根据风险的原因和可能导致的后果,结合策略方向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并使风险的应对措施得到落实。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后面描述得会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前面所述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根据风险形成的原因,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计算风险发生概率P;
根据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对风险事件给电网建设带来的影响大小进行评估,计算风险后果严重程度C;
通过结合风险发生概率P以及后果严重程度C,按照以下公式计算风险值R:R=C×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风险可能导致的后果,对风险事件给电网建设带来的影响大小进行评估,形成风险的后果严重程度具体包括:风险是否会引发安全质量问题或延误电网建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险后果严重程度C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风险后果评价模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将风险后果作为目标层;经济损失、无法正常履约、物资质量问题、合同异常、不良影响和法律纠纷作为最底层,构建出系统的递阶层次分析结构;
构建风险后果评估因素集C={C1,C2,C3,C4,C5,C6},其中各个指标的具体意义如下:C1为经济损失,C2为无法正常履约,C3为物资质量问题,C4为合同异常,C5为不良影响,C6为法律纠纷;
分别对所述六个评估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价,建立C1至C6六个评价因素的权重集;
建立风险后果评价的评价集。根据风险后果的严重程度,可将其划分为轻微、中等和严重三个层次;建立一个风险造成后果评价表,该评价表用于建立所述六个评估因素严重程度分级的评价参考标准;
根据最底层元素C1至C6对目标层的风险造成后果严重程度,按照所述风险造成后果评价表进行评判;
根据上述步骤中的评价结果,把因素到评价集看成是一个模糊映射,确定模糊评估矩阵R1j
根据中间层的元素对目标层进行评判,得到最后的风险后果严重程度评价结果;在评价过程中,评价结果由上述步骤的模型可以得到;风险造成后果定量计算采用求均值四舍五入的算法,公式如下:C=Max{C1,C2,C3,C4,C5,C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险发生概率是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评估;根据风险发生的频率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特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次数来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发生概率的大小可分为:偶然、中等、频繁三个层次,通过历史数据建立模型即可对风险发生概率区间进行评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结合风险发生概率以及后果严重程度,对风险点进行等级划分,继而建立风险矩阵;风险矩阵是一种将定性或半定量的后果分级与产生一定水平的风险或风险等级的可能性相结合的方式;风险矩阵用来根据风险等级对风险、风险来源或风险应对进行排序。
CN201910960041.8A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 Pending CN1107176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0041.8A CN110717675A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0041.8A CN110717675A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7675A true CN110717675A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11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0041.8A Pending CN110717675A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7675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1623A (zh) * 2020-07-28 2020-11-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面向任务的飞机驾驶人为差错风险评估方法
CN112446643A (zh) * 2020-12-10 2021-03-05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险链的输变电工程进度风险评估方法
CN112508327A (zh) * 2020-10-20 2021-03-16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元器件技术状态变更评估方法
CN112990697A (zh) * 2021-03-12 2021-06-18 福建万川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招投标风险值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13128851A (zh) * 2021-04-02 2021-07-16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08967A (zh) * 2021-08-18 2021-09-17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力“一网通办”多态数据共享风险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3435759A (zh) * 2021-07-01 2021-09-2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一次设备风险智能评估方法
CN113837639A (zh) * 2021-09-29 2021-12-24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基于多维指标的航空器遭遇尾流风险评估系统
CN114004652A (zh) * 2021-11-02 2022-02-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电网营销业务的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82314A1 (en) * 2003-08-08 2013-10-24 Electric Power Group, Llc Wide-area,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visualization system
CN105023067A (zh) * 2015-08-04 2015-11-04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的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体系
CN106780117A (zh) * 2016-12-02 2017-05-31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项目融资租赁风险评估方法
CN108256708A (zh) * 2016-12-29 2018-07-06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 电网物资供应商履约风险预警的方法
CN109034549A (zh) * 2018-06-29 2018-12-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运营风险评价建模方法
CN109858793A (zh) * 2019-01-23 2019-06-07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82314A1 (en) * 2003-08-08 2013-10-24 Electric Power Group, Llc Wide-area, real-time monitoring and visualization system
CN105023067A (zh) * 2015-08-04 2015-11-04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基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的化工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体系
CN106780117A (zh) * 2016-12-02 2017-05-31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配电网项目融资租赁风险评估方法
CN108256708A (zh) * 2016-12-29 2018-07-06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 电网物资供应商履约风险预警的方法
CN109034549A (zh) * 2018-06-29 2018-12-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运营风险评价建模方法
CN109858793A (zh) * 2019-01-23 2019-06-07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勇胜等: "基于改进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电网建设项目风险评估体系", 《科技和产业》 *
钟立华等: "电力营销风险评价模型研究",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1623A (zh) * 2020-07-28 2020-11-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面向任务的飞机驾驶人为差错风险评估方法
CN112508327A (zh) * 2020-10-20 2021-03-16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元器件技术状态变更评估方法
CN112508327B (zh) * 2020-10-20 2024-03-26 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赛宝实验室)) 元器件技术状态变更评估方法
CN112446643A (zh) * 2020-12-10 2021-03-05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风险链的输变电工程进度风险评估方法
CN112990697A (zh) * 2021-03-12 2021-06-18 福建万川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招投标风险值计算系统及方法
CN113128851A (zh) * 2021-04-02 2021-07-16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施工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35759A (zh) * 2021-07-01 2021-09-2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一次设备风险智能评估方法
CN113435759B (zh) * 2021-07-01 2023-07-04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一次设备风险智能评估方法
CN113408967A (zh) * 2021-08-18 2021-09-17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电力“一网通办”多态数据共享风险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3837639A (zh) * 2021-09-29 2021-12-24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基于多维指标的航空器遭遇尾流风险评估系统
CN113837639B (zh) * 2021-09-29 2023-12-19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基于多维指标的航空器遭遇尾流风险评估系统
CN114004652A (zh) * 2021-11-02 2022-02-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一种电网营销业务的风险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17675A (zh) 一种电网建设风险评估方法
Yazdi et al. A novel extension of DEMATEL approach for probabilistic safety analysis in process systems
Eskander Risk assessmen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Arabian construction projects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Liu et al. An extended multi-criteria group decision-making method with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bidirectional influence relation for emergency medical supplier selection
Orji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COVID-19 pandemic’s impact on sustainable supplier selection in the Nigerian manufacturing sector
El-Sawalhi et al. Contractor pre-qualification model: State-of-the-art
Lazarevic et al. A model for business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 case of the postal company
Tavakkoli-Moghaddam et al. A fuzzy comprehensive approach for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prioritization simultaneously in EPC projects
Sohrabinejad et al. Risk determination, prioritization, and classifying in construction project case study: gharb tehran commercial-administrative complex
Haseli et al. Sustainable resilient recycling partner selection for urban waste management: Consolidating perspectives of decision-makers and experts
Yap et al. Criticality of project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in the deliver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Hsu et al. Deploying Industry 4.0 enablers to strengthen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to mitigate ripple effects: an empirical study of top relay manufacturer in China
Moza et al. Evaluating Project Complexity in Construction Sector in India
Gül et al. Coordinating the ISM Code and OHSAS procedures to improve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at sea
Spieske et al. The future of industry 4.0 and supply chain resilience after the COVID-19 pandemic: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Delphi study
Yevu et al. Modeling the influence patterns of barriers to electronic procurement technology usage in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i et al. Modeling for external stakeholder risk assessment of project portfolios
Fachrurrazi et al. The weights detection of Multi-criteria by using Solver
Tavakoli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medical devices used for COVID-19 patients based on a Markovian-based weighted 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 (WFMEA)
Wilbanks Safety prequalification factors for the selection of contractors within the steel industry
Khalilsanjani et al. Developing a Model Based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Prioritizing Entrepreneurial Challenges Under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Lewicka et al. Environmental risk management in the context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 for agriculture based on the ISO 14001: 2015 Standard
Sagarik Enhancing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Through the Lens of Digital Government Among Asian Economies
Satapathy et al. Agricultural Health and Safety Measures by Fuzzy ahp and Prediction by Fuzzy Expert System: Agricultural Risk Factor
Adams Application of data mining and machine learning on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struck-by incidents on south African construction sites: a CRISP-DM approa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