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17463A - 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17463A
CN110717463A CN201910969807.9A CN201910969807A CN110717463A CN 110717463 A CN110717463 A CN 110717463A CN 201910969807 A CN201910969807 A CN 201910969807A CN 110717463 A CN110717463 A CN 1107174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visible light
infrared image
frequency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98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泽
吕子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ps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ps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ps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ps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6980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174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17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174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4Vascular pattern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属于生物识别领域,其中,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包括:在待机模式下,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若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则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其中,上述第二频率大于上述第一频率。本申请以低功耗状态对采集的第一红外图像进行生物体侦测并确定是否进入工作模式,生物体只需将待测部位靠近图像采集区域,即可触发生物识别过程,从而实现了以非接触的方式对生物体身份的自动侦测及识别。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生物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物特征识别的发展,目前比较成熟的生物识别特征技术包括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掌纹识别等,但是其中指纹或人脸容易被伪造、破解,其安全性较差;而虹膜识别虽然安全性高,但其设备成本也高、仍无法广泛为市场所接受;掌纹识别和掌静脉识别是较新的生物识别技术,掌纹识别相较于传统的指纹识别具有更多的特征点,可以达到更高的安全性;掌静脉识别不仅存在的特征点很多,而且掌静脉隐藏在皮下,无法轻易被盗取或伪造。
目前的掌静脉识别技术和掌纹识别技术通常是以摄像的方式来获取掌静脉或掌纹的图像,为了实现对用户掌静脉或掌纹的自动识别,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带有触摸感应功能的限位装置来限定手掌位置,当用户手掌放置在该限位装置上时,基于触摸感应触发摄像头获取掌静脉或掌纹的图像。
然而,限位装置的设置不仅增加了生物识别装置的体积与重量,还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成本,而且手掌需要接触限位装置,无法保证卫生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可实现以非接触的方式对生物体身份的自动侦测及识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包括:
在待机模式下,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
若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则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
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其中,上述第二频率大于上述第一频率。
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包括:
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直至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
上述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具体为:基于符合上述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包括:
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
当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时,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作为目标图像;
上述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具体为:基于上述目标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内以上述第二频率未采集到符合上述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则进入上述待机模式。
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或者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之后还包括:
当上述生物识别结果为成功或失败时,进入上述待机模式。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包括:
红外图像采集模块;
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
以及,图像采集控制模块;
以及,生物识别模块;
上述图像采集控制模块用于:在待机模式下,控制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时,进入工作模式,控制上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控制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第二红外图像;
上述生物识别模块用于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其中,上述第二频率大于上述第一频率。
基于本申请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图像采集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时,进入工作模式,控制上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并控制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第二红外图像;
上述生物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基于采集到的符合上述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基于本申请第二方面或者本申请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图像采集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时,进入工作模式,控制上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或控制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第二红外图像;
当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时,控制上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和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作为目标图像;
上述生物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基于上述目标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步骤。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上述第一方面的任一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步骤。
由上可见,本申请中设置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并使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通过在待机模式下,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以低功耗状态对生物体进行自动侦测;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存在生物体特征时(即侦测到生物体时),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由于本申请是以低功耗状态采集第一红外图像进行生物体侦测以确定是否进入工作模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只需将诸如手掌等部位靠近图像采集区域,即可触发生物识别过程,而无需设置限位装置,从而实现了以非接触的方式对生物体身份的自动侦测及识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下,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申请。如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阐述本申请提供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之前,先对一种可实现该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该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包括:
基板10,成像镜头11、分光部件12、红外光传感器13、可见光传感器14、主动光源15和数据处理器16;
上述成像镜头11、分光部件12、红外光传感器13、可见光传感器14、主动光源15和数据处理器16通过上述基板10电气连接;上述分光部件12设置于上述红外光传感器13和可见光传感器14上方,上述成像镜头11设置于上述分光部件12上方;
其中,图1所示的实线箭头用于表示被反射的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的传播路径、虚线箭头用于表示上述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经过分光部件时的透射和/或反射路径;
具体的,上述主动光源15用于发射可见光和/或红外光,当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处于待机模式时,主动光源15以第一频率发射红外光,被反射的红外光经过成像镜头11成像后,形成的红外光图像(即第一红外图像)由红外光传感器13接收并传输至数据处理器16,完成采集第一红外图像的动作;
其中,上述数据处理器16用于判断获得的上述第一红外图像是否存在生物特征。
若上述数据处理器16判断上述第一红外图像存在生物特征,则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切换至工作模式,即上述主动光源15以第二频率发射可见光和/或红外光,被生物体反射的上述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经过成像镜头11成像后,射入分光部件12并由其进行分光处理(即将上述可见光和红外光分离),经过分光处理后,形成的可见光图像由可见光传感器14接收、形成的红外光图像(即第二红外图像)由红外光传感器13接收,将接收的上述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传输至数据处理器16;
其中,上述数据处理器16用于判断上述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
若判断上述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达到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则数据处理器16即可基于上述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可选的,上述分光部件12包括用于透过红外光的红外光分光部件以及用于透过可见光的可见光分光部件组成;上述红外光分光部件包括设置于红外光传感器13上方的红外光滤光片及设置于上述红外光滤光片上方的半透半反镜,上述可见光分光部件包括设置于可见光传感器14上方的可见光滤光片及设置于上述红外光滤光片上方的半透半反镜;当可见光和/或红外光射入分光部件12后,上述半透半反镜透过部分光线至红外光滤光片,同时反射另一部分光线至全反镜(透过的部分光线与反射的部分光线比例优选为各50%)并由其完全反射至可见光滤光片;其中,上述红外光滤光片用于对透过半透半反镜的部分光线进行滤光处理,透过红外光并由红外光传感器13接收,上述可见光滤光片用于对全反镜反射的另一部分光线进行滤光处理,透过可见光并由可见光传感器14接收。
可选的,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还可以设置导光环17,上述导光环17设置于主动光源15上方,用于提高成像质量。
下面以一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该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21:在待机模式下,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机模式可理解为空闲状态下运行的模式。在待机模式下,以较低频率(即第一频率)发射红外光,通过接收被反射的红外光,实现第一红外图像的采集。
可选的,以图1所示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为例,可以通过带有红外光光源的主动光源15发射红外光,由红外光传感器13接收被反射的红外光,基于接收到的红外光采集第一红外图像。具体的,上述主动光源与上述红外光传感器可以分体式设计,也可以集成于一体(例如,带有红外光光源的红外光传感器),此处不做限定。
步骤22:若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则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
其中,上述第二频率大于上述第一频率。
具体的,由于生物体内的红血球对红外光有相对较强的吸收能力,因此若接收到的红外光是由生物体反射得到,则此时所采集到的红外图像也将携带有特殊的生物特征。基于此原理,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确定第一红外图像中是否存在生物体特征,并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时,进入工作模式,以更快的频率(即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将生物体待识别部位(例如:手掌)靠近图像采集区域,以触发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是指执行本申请中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的装置)从待机模式切换至工作模式;可选的,上述生物体待识别部位靠近图像采集区域可以为由远至近(或者由近至远)的移动过程,便于上述生物体待识别部位能够在最佳位置处被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采集到符合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步骤22可以表现为:若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则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直至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当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后,可停止图像采集并触发后续步骤(如步骤23);
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下,步骤22也可以表现为:若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则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直至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当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后,可停止图像采集并触发后续步骤(如步骤23);
或者,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下,步骤22也可以表现为:若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则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当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时,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作为目标图像。在确定目标图像之后,可停止图像采集并触发后续步骤(如步骤23)。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图像质量要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通过预设图像质量要求作为图像采集的约束,使得用于生物识别的图像能够包含尽可能多的特征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误判的概率。
进一步的,若在预设时间内以上述第二频率未采集到符合上述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则由上述工作模式切换至上述待机模式(即返回步骤21)。
步骤23: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见光图像可用于反映生物体表面纹理特征,而第二红外图像可用于反映生物体皮下静脉特征,因此,步骤23中基于上述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可进行生物识别。具体的,在步骤23中,可基于上述可见光图像进行掌纹识别和/或基于上述第二红外图像进行掌静脉识别。
在一种应用场景中,若步骤22表现为: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直至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则步骤23具体表现为:基于符合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若步骤22表现为: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直至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则步骤23具体表现为:基于符合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或者,在另一种应用场景中,若步骤22表现为:当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时,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作为目标图像;则步骤23具体表现为:基于上述目标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进一步的,当上述生物识别的结果为成功或失败时,进入上述待机模式。也即,返回步骤21。
参照步骤21-22的描述,上述第一红外图像和上述第二红外图像可通过发射红外光,并基于被反射的红外光采集得到,上述可见光图像可通过发射可见光,并基于被反射的可见光采集得到;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得发射的红外光和/或可见光均匀化,提高图像质量,可以对发射的红外光和可见光进行导光处理;则上述步骤21中,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具体为:以上述第一频率发射经导光处理的红外光,以采集第一红外图像。
参照步骤21-23的描述,进行生物识别需要采集到符合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可选的,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得到图像质量较佳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减少误判的概率,可以对被生物体反射的可见光和/或红外光进行分光处理;则上述步骤22中,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具体为:以上述第二频率发射的可见光和/或红外光,被反射的可见光和/或红外光经过分光处理后,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
其中,在进行分光处理时,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中的分光部件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其他可以进行分光处理的结构,只要可以达到分离可见光与红外光的效果即可,具体分光方式此处不做限定。
由上可见,本申请中设置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并使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通过在待机模式下,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以低功耗状态对生物体进行自动侦测;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存在生物体特征时(即侦测到生物体时),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由于本申请是以低功耗状态采集第一红外图像进行生物体侦测以确定是否进入工作模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只需将诸如手掌等部位靠近图像采集区域,即可触发生物识别过程,而无需设置限位装置,从而实现了以非接触的方式对生物体身份的自动侦测及识别。
本申请以另一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该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31:在待机模式下,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
具体的,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在待机模式下,以较低的频率(即第一频率)发射红外光,通过接收被反射的红外光,实现第一红外图像的采集。
步骤32:判断第一红外图像是否有生物特征;
具体的,由于生物体内的红血球对红外光有相对较强的吸收能力,因此若接收到的红外光是由生物体反射得到,则此时所采集到的红外图像也将携带有特殊的生物特征。基于此原理,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确定第一红外图像中是否存在生物体特征,若判断上述第一红外图像存在生物体特征(即用户手掌已接近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则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进入工作模式,触发步骤33,若不存在,则保持待机模式,即返回步骤31。
步骤33: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
其中,上述第二频率大于上述第一频率;
具体的,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以更快的频率(即第二频率)发射可见光和红外光,通过接收的被生物体反射的上述可见光和红外光,实现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的采集。
步骤34:判断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是否符合图像质量要求;
具体的,以图1所示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为例,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器16判断上述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若判断上述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符合图像质量要求,触发步骤35,若不符合,则返回步骤33。
步骤35:基于符合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见光图像可用于反映生物体表面纹理特征,而第二红外图像可用于反映生物体皮下静脉特征,因此,步骤35中基于上述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可进行生物识别。具体的,在步骤35中,可基于上述可见光图像进行掌纹识别,并基于上述第二红外图像进行掌静脉识别。
当得出生物识别的结果时,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切换至待机模式(即返回步骤31)。
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并使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使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在待机模式下,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即以低功耗状态对生物体进行自动侦测;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存在生物体特征时(即侦测到生物体时),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由于本申请是以低功耗状态采集第一红外图像进行生物体侦测以确定是否进入工作模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只需将诸如手掌等部位靠近图像采集区域,即可触发生物识别过程,而无需设置限位装置,从而实现了以非接触的方式对生物体身份的自动侦测及识别。
本申请以再一实施例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进行描述,如图4所示,该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41-42:
其中,步骤41~42可以参照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31~32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43: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
其中,上述第二频率大于上述第一频率;
具体的,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以更快的频率(即第二频率)发射可见光或红外光,通过接收被生物体反射的上述可见光或红外光,实现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的采集。
步骤44:判断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是否符合图像质量要求;
具体的,以图1所示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为例,可以通过数据处理器16判断上述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是否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由此可以得到生物体待识别部位与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相对位置较为合适的时刻,若判断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符合图像质量要求,则基于该时刻触发步骤45,若不符合,则返回步骤43。
步骤45: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作为目标图像;
具体的,当判断上述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符合图像质量要求后,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立即同时发射可见光和红外光,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并将其作为目标图像,确定目标图像之后,可停止图像采集并触发步骤46。
步骤46:基于符合图像质量要求的目标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图像中的可见光图像可用于反映生物体表面纹理特征,而目标图像中的第二红外图像可用于反映生物体皮下静脉特征,因此,步骤46中可基于上述目标图像可进行生物识别。
当得出生物识别的结果时,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切换至待机模式(即返回步骤41)。
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并使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使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在待机模式下,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即以低功耗状态对生物体进行自动侦测;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存在生物体特征时(即侦测到生物体时),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判断上述可见光图像或二红外图像符合图像质量要求后,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作为目标图像并基于该目标图像进行生物识别。由于本申请是以低功耗状态采集第一红外图像进行生物体侦测以确定是否进入工作模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只需将诸如手掌等部位靠近图像采集区域,即可触发生物识别过程,而无需设置限位装置,从而实现了以非接触的方式对生物体身份的自动侦测及识别。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如图5所示,该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50包括:红外图像采集模块51、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52、图像采集控制模块53以及生物识别模块54。
其中,上述图像采集控制模块53用于:在待机模式下,控制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时,进入工作模式,控制上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控制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第二红外图像;
上述生物识别模块54用于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上述第二频率大于上述第一频率。
具体的,上述图像采集控制模块53可用于: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时,进入工作模式,控制上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并控制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第二红外图像;
或者,上述图像采集控制模块53也可以用于: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时,进入工作模式,控制上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或控制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第二红外图像;当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时,控制上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和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并将其作为目标图像。
进一步的,当上述图像采集控制模块53用于控制上述可见光图像和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时,上述生物识别模块54具体基于采集到的符合上述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或者,当上述图像采集控制模块53用于控制上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或控制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第二红外图像时,上述生物识别模块54具体基于上述目标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可选的,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还包括:模式切换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若在预设时间内以上述第二频率未采集到符合上述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则由上述工作模式切换至上述待机模式;或者,还可以用于当上述生物识别的结果为成功或失败时,由工作模式切换至上述待机模式。
可选的,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还包括:导光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当需要对发射的可见光和/或红外光进行导光处理时,使发射的上述可见光和/或红外光均匀化,提高图像质量,其中,上述导光模块可以是导光环,也可以是导光板,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的,上述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还包括:分光模块(图中未示出),用于当需要对被反射的可见光和/或红外光进行分光处理时,分离上述可见光和/或红外光并获得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其中,上述分光模块可以由半透半反镜、全反镜、红外光滤光片和可见光滤光片构造组成,也可以是其他分光构造,只要可以达到分离可见光与红外光的效果即可,此处不做限定。
由上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并使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通过在待机模式下,控制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以低功耗状态对生物体进行自动侦测;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存在生物体特征时(即侦测到生物体时),切换至工作模式,控制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控制上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第二红外图像,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由于本申请是以低功耗状态采集第一红外图像进行生物体侦测以确定是否触发进入工作模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只需将诸如手掌等部位靠近图像采集区域,即可触发生物识别过程,而无需设置限位装置,从而实现了以非接触的方式对生物体身份的自动侦测及识别。
实施例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可在上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具体地,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的上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待机模式下,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
若上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则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
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其中,上述第二频率大于上述第一频率。
假设上述为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则在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包括:
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直至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
上述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具体为:基于符合上述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在上述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包括:
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
当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时,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作为目标图像;
上述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具体为:基于上述目标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在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内以上述第二频率未采集到符合上述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则进入上述待机模式。
在上述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或者上述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作为基础而提供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之后还包括:
当上述生物识别结果为成功或失败时,进入上述待机模式。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或全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
由上可见,本申请中设置第一频率和第二频率,并使第二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通过在待机模式下,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以低功耗状态对生物体进行自动侦测;当上述第一红外图像存在生物体特征时(即侦测到生物体时),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由于本申请是以低功耗状态采集第一红外图像进行生物体侦测以确定是否进入工作模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只需将诸如手掌等部位靠近图像采集区域,即可触发生物识别过程,而无需设置限位装置,从而实现了以非接触的方式对生物体身份的自动侦测及识别。
上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上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上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及其细节举例可结合至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和设备中,相互参照,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实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是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由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上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机模式下,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
若所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则进入工作模式,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
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其中,所述第二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包括:
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直至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
所述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具体为:基于符合所述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包括:
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
当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时,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作为目标图像;
所述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具体为:基于所述目标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内以所述第二频率未采集到符合所述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则进入所述待机模式。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生物识别的结果为成功或失败时,进入所述待机模式。
6.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红外图像采集模块;
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
以及,图像采集控制模块;
以及,生物识别模块;
所述图像采集控制模块用于:在待机模式下,控制所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一频率采集第一红外图像;当所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时,进入工作模式,控制所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和/或控制所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第二红外图像;
所述生物识别模块用于基于采集到的可见光图像和/或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其中,所述第二频率大于所述第一频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时,进入工作模式,控制所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并控制所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第二红外图像;
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基于采集到的符合所述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控制模块具体用于:
当所述第一红外图像中存在生物特征时,进入工作模式,控制所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可见光图像或控制所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以第二频率采集第二红外图像;
当采集到符合预设的图像质量要求的可见光图像或第二红外图像时,控制所述可见光图像采集模块和所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采集可见光图像和第二红外图像作为目标图像;
所述生物识别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图像进行生物识别。
9.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969807.9A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07174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9807.9A CN110717463A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9807.9A CN110717463A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17463A true CN110717463A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11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9807.9A Pending CN110717463A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17463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2281A (zh) * 2010-12-27 2012-07-04 北京北科慧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2799821A (zh) * 2012-07-11 2012-11-28 深圳市飞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卡与持卡人身份验证的方法及人脸识别身份验证装置
CN104699474A (zh) * 2013-12-10 2015-06-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765615A (zh) * 2013-09-09 2016-07-13 L·F·格拉泽 通信设备
CN106250851A (zh) * 2016-08-01 2016-12-21 徐鹤菲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6462756A (zh) * 2016-09-17 2017-02-2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采集装置及方法、终端设备及屏幕亮灭的控制方法
CN106942196A (zh) * 2017-03-31 2017-07-14 重庆光电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驱蚊方法及装置
CN107004152A (zh) * 2014-10-10 2017-08-01 维普公司 允许多种配置的非接触式生物特征识别装置
CN107238868A (zh) * 2017-07-31 2017-10-10 深圳市无牙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毫米波实时成像安全检测系统及安全检测方法
CN107341469A (zh) * 2017-06-30 2017-11-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96140A (zh) * 2018-05-08 2018-09-2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8958614A (zh) * 2018-07-04 2018-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9142904A (zh) * 2017-06-28 2019-01-04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故障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0111581A (zh) * 2019-05-21 2019-08-09 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 目标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42281A (zh) * 2010-12-27 2012-07-04 北京北科慧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非接触式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02799821A (zh) * 2012-07-11 2012-11-28 深圳市飞瑞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卡与持卡人身份验证的方法及人脸识别身份验证装置
CN105765615A (zh) * 2013-09-09 2016-07-13 L·F·格拉泽 通信设备
CN104699474A (zh) * 2013-12-10 2015-06-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004152A (zh) * 2014-10-10 2017-08-01 维普公司 允许多种配置的非接触式生物特征识别装置
CN106250851A (zh) * 2016-08-01 2016-12-21 徐鹤菲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设备及移动终端
CN106462756A (zh) * 2016-09-17 2017-02-22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指纹采集装置及方法、终端设备及屏幕亮灭的控制方法
CN106942196A (zh) * 2017-03-31 2017-07-14 重庆光电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驱蚊方法及装置
CN109142904A (zh) * 2017-06-28 2019-01-04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特高压直流输电换流阀故障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07341469A (zh) * 2017-06-30 2017-11-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38868A (zh) * 2017-07-31 2017-10-10 深圳市无牙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 毫米波实时成像安全检测系统及安全检测方法
CN108596140A (zh) * 2018-05-08 2018-09-28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人脸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8958614A (zh) * 2018-07-04 2018-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0111581A (zh) * 2019-05-21 2019-08-09 哈工大机器人(山东)智能装备研究院 目标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虞和济等编著: "《设备故障诊断工程》", 30 June 2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7051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ometric recognition
JP6631808B2 (ja) 虹彩利用生体認証のため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609970B2 (ja) 無線端末の機能への制御アクセス
CN111368780B (zh) 一种基于指纹和指静脉的联合识别处理方法及系统
WO2019019836A1 (zh) 解锁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US2021011764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402679A (zh) 非接触式掌纹掌脉识别系统
WO2020041987A1 (zh) 生物特征识别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856614A (zh) 一种避免移动终端误休眠方法及装置
US20160366317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image based biometric recognition
US20190278898A1 (en) One-button power-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terminal thereof
WO2016197389A1 (zh) 一种用于检测活体对象的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US11594076B2 (en) Remote biometric identification and lighting
CN110826410B (zh) 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设备
CN201282494Y (zh) 一种具有静脉识别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10717463A (zh) 一种非接触式生物识别方法及装置
CN204680031U (zh) 一种指静脉识别模块及具有其的装置
CN209625240U (zh) 一种静脉识别身份认证装置及系统
CN111950446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KR101561817B1 (ko) 얼굴과 손 인식을 이용한 생체 인증 장치 및 방법
CN104715237A (zh) 一种指静脉识别模块及具有其的装置
CN202548861U (zh) 一种指纹识别仪
KR102089618B1 (ko) 생체정보를 이용한 대중교통 무임승차 작동 방법 및 그의 처리 시스템
JP2003016433A (ja) 指紋照合における生体識別方法,方式,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511885B (zh) 手掌感兴趣区域提取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