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8760A -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8760A
CN110708760A CN201911133643.2A CN201911133643A CN110708760A CN 110708760 A CN110708760 A CN 110708760A CN 201911133643 A CN201911133643 A CN 201911133643A CN 110708760 A CN110708760 A CN 110708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s
subframe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subframe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336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8760B (zh
Inventor
W·陈
H·徐
P·盖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to CN2019111336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87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8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8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8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8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12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e.g. by allocating physical layer transmission capac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03Arrangements for wireless physical lay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Abstract

某些方面一般涉及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设备。例如,某些方面提供用于动态地和/或可靠地指示下行链路或上行链路子帧配置中的至少一者的方法和设备。一种方法包括广播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确定适合用于处理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UE)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以及把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发信令通知所述一个或多个UE。其它方法包括接收此类广播信息块消息,接收指示适合用于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的信令,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基站通信。

Description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3/041302,国际申请日为2013年5月16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1380024236.2,名称为“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2年5月1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647,811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援引明确纳入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一般涉及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并且例如用以动态地和/或可靠地指示下行链路子帧配置或上行链路子帧配置中的至少一者。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语音、数据等等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这些系统可以是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和发射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系统。此类多址系统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长期演进(LTE)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TE-A)系统、以及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
一般而言,无线多址通信系统能同时支持多个无线终端的通信。每个终端经由前向和反向链路上的传输与一个或多个基站通信。前向链路(或即下行链路)是指从基站至终端的通信链路,而反向链路(或即上行链路)是指从终端至基站的通信链路。这种通信链路可经由单输入单输出、多输入单输出或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来建立。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正在利用数目不断增长的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例如,许多地理区域现在由多个无线通信系统服务,每个无线通信系统可利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空中接口技术。为了提高此类网络环境中的无线终端的多功能性,目前已存在朝着能够在多种无线电技术下操作的多模无线终端发展的增大的趋势。例如,多模实现使得终端能从地理区域中的多个系统当中选择系统(每个系统可利用不同的无线电接口技术),并随后与一个或多个所选取的系统通信。
发明内容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广播信息块消息,该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确定适合用于处理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UE)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以及把该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发信令通知所述一个或多个UE。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该设备一般包括用于广播信息块消息的装置,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用于确定适合用于处理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的装置,以及用于把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发信令通知所述一个或多个UE的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一般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代码,用于广播信息块消息,该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确定适合用于处理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以及把该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发信令通知该一个或多个UE。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该设备一般包括处理系统,其被配置成广播信息块消息,该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确定适合用于处理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以及把该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发信令通知该一个或多个UE。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方法一般包括接收广播信息块消息,该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接收指示适合用于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的信令,以及根据该第二子帧配置与该基站通信。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设备一般包括用于接收广播信息块消息的装置,该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用于接收指示适合用于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的信令的装置,以及用于根据该第二子帧配置与该基站通信的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一般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代码,用于接收广播信息块消息,该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接收指示适合用于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的信令,以及根据该第二子帧配置与该基站通信。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设备一般包括处理系统,其配置成接收广播信息块消息,该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接收指示适合用于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的信令,以及根据该第二子帧配置与该基站通信。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理解下面阐述的具体说明,本公开的各方面和实施例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始终作相应标示。
图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多址无线通信系统。
图2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接入点和用户终端的框图。
图3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可在无线设备中利用的各种组件。
图4是概念地解说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电信系统中的帧结构的示例的框图。
图5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TDD-LTE标准中的帧中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DL/UL)配置的示例列表。
图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动态地改变用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子帧配置的示例操作。
图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检测用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子帧配置中的改变的示例操作。
图8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动态地改变用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子帧配置的示例操作。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检测用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子帧配置中的改变的示例操作。
图10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动态地改变用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子帧配置的示例操作。
图1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检测用在无线通信设备中的子帧配置中的改变的示例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然而,本公开可用许多不同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解释为被限定于本公开通篇给出的任何具体结构或功能。相反,提供这些方面是为了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其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传达本公开的范围。基于本文中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领会,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本文中所披露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不论其是与本公开的任何其他方面相独立地还是组合地实现的。例如,可以使用本文所阐述的任何数目的方面来实现装置或实践方法。另外,本公开的范围旨在覆盖使用作为本文中所阐述的本公开的各种方面的补充或者另外的其他结构、功能性、或者结构及功能性来实践的此类装置或方法。应当理解,本文中所披露的本公开的任何方面可由权利要求的一个或多个元素来实施。
措辞“示例性”在本文中用于表示“用作示例、实例或解说”。本文中描述为示例性摂的任何方面不必被解释为优于或胜过其他方面。
尽管本文描述了特定方面,但这些方面的众多变体和置换落在本公开的范围之内。尽管提到了优选方面的一些益处和优点,但本公开的范围并非旨在被限定于特定益处、用途或目标。确切而言,本公开的各方面旨在宽泛地适用于不同的无线技术、系统配置、网络、和传输协议,其中一些藉由示例在附图和以下对优选方面的描述中解说。该详细描述和附图仅仅解说本公开而非限定本公开,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技术方案来定义。
示例无线通信系统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网络,诸如码分多址(CDMA)网络、时分多址(TDMA)网络、频分多址(FDMA)网络、正交FDMA(OFDMA)网络、单载波FDMA(SC-FDMA)网络等。术语“网络”和“系统”常被可互换地使用。CDMA网络可实现诸如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UTRA)、CDMA2000等无线电技术。UTRA包括宽带-CDMA(W-CDMA)和低码片率(LCR)。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TDMA网络可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之类的无线电技术。OFDMA网络可以实现诸如演进UTRA(E-UTRA)、IEEE 802.11、IEEE 802.16、IEEE802.20、等无线电技术。UTRA、E-UTRA和GSM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长期演进(LTE)是即将发布的使用E-UTRA的UMTS版本。UTRA、E-UTRA、GSM、UMTS以及LTE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3GPP)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CDMA2000在来自名为“第三代伙伴项目2”(3GPP2)的组织的文献中描述。
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是在发射机侧利用单载波调制且在接收机侧利用频域均衡的传输技术。SC-FDMA具有与OFDMA系统相近的性能以及本质上相同的总体复杂度。然而,SC-FDMA信号因其固有的单载波结构而具有较低的峰均功率比(PAPR)。SC-FDMA已引起极大的注意,在较低PAPR在发射功率效率的意义上极大地裨益移动终端的上行链路通信中尤其如此。它目前是3GPP LTE或演进UTRA中的上行链路多址方案的工作设想。
接入点(“AP”)可包括、被实现为、或称为:B节点、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演进型B节点(eNodeB)、基站控制器(“BSC”)、基收发机站(“BTS”)、基站(“BS”)、收发机功能(“TF”)、无线电路由器、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无线电基站(“RBS”)或其它某个术语。
接入终端(“AT”)可包括、被实现为、或被称为接入终端、订户站、订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设备、用户装备、用户站、或其他某个术语。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终端可包括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式设备、站(“STA”)、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某种合适的处理设备。因此,本文中所教导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被纳入到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据助理)、娱乐设备(例如,音乐或视频设备、或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配置成经由无线或有线介质通信的任何其它合适的设备中。在一些方面,节点是无线节点。此类无线节点可例如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来为网络(例如,广域网(诸如因特网)或蜂窝网络)提供连通性或提供至该网络的连通性。
参照图1,解说了根据一个方面的多址无线通信系统。接入点100(AP)可包括多个天线群,一个群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个群包括天线108和110,并且另外一个群包括天线112和114。在图1中,为每个天线群仅示出了两个天线,然而,可为每个天线群利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接入终端116(AT)可与天线112和114处于通信中,其中天线112和114在前向链路120上向接入终端116传送信息,并在反向链路118上接收来自接入终端116的信息。接入终端122可与天线106和108处于通信中,其中天线106和108在前向链路126上向接入终端122传送信息,并在反向链路124上接收来自接入终端122的信息。在FDD系统中,通信链路118、120、124和126可使用不同频率进行通信。例如,前向链路120可使用与反向链路118所使用的不同的频率。
每群天线和/或它们被设计成在其中通信的区域常常被称为接入点的扇区。在本公开的一方面中,每个天线群可被设计成与在由接入点100覆盖的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通信。
在前向链路120和126上进行的通信中,接入点100的诸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以改善不同接入终端116和122的前向链路的信噪比。而且,与接入点通过单个天线向其所有接入终端发射相比,接入点使用波束成形向随机散布在其覆盖范围中各处的诸接入终端发射对邻蜂窝小区中的接入终端造成的干扰较少。
图2解说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200中的发射机系统210(也称为接入点)和接收机系统250(也称为接入终端)的一方面的框图。在发射机系统210处,从数据源212向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提供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每个数据流可在各自相应的发射天线上被发射。TX数据处理器214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定的特定编码方案来格式化、编码、和交织该数据流的话务数据以提供经编码数据。
每个数据流的经编码数据可使用OFDM技术来与导频数据复用。导频数据通常是以已知方式处理的已知数据码型,并且可在接收机系统处用于估计信道响应。随后基于为每个数据流选定的特定调制方案(例如,BPSK、QPSK、M-PSK或M-QAM)来调制(即,码元映射)该数据流的经复用的导频和经编码数据以提供调制码元。每个数据流的数据率、编码、和调制可由处理器230执行的指令来确定。存储器232可存储供发射机系统210使用的数据和软件。
所有数据流的调制码元随后被提供给TX MIMO处理器220,其可进一步处理这些调制码元(例如,针对OFDM)。TX MIMO处理器220然后将NT个调制码元流提供给NT个发射机(TMTR)222a到222t。在本公开的某些方面中,TX MIMO处理器220向这些数据流的码元并向发射该码元的天线施加波束成形权重。
每个发射机222接收并处理各自相应的码元流以提供一个或多个模拟信号,并进一步调理(例如,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这些模拟信号以提供适于在MIMO信道上传输的经调制信号。来自发射机222a到222t的NT个经调制信号随后分别从NT个天线224a到224t被发射。
在接收机系统250处,所发射的经调制信号可被NR个天线252a到252r所接收,并且从每个天线252接收到的信号可被提供给各自相应的接收机(RCVR)254a到254r。每个接收机254可调理(例如,滤波、放大、及下变频)各自相应的收到信号,数字化该经调理信号以提供采样,并且进一步处理这些采样以提供相应的“收到”码元流。
RX(接收)数据处理器260随后从NR个接收机254接收这NR个收到码元流并基于特定接收机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处理以提供NT个“检出”码元流。RX数据处理器260随后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每个检出码元流以恢复该数据流的话务数据。RX数据处理器260所作的处理可与发射机系统210处由TX MIMO处理器220和TX数据处理器214所执行的处理互补。
处理器270周期性地确定要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处理器270编制包括矩阵索引部分和秩值部分的反向链路消息。存储器272可存储供接收机系统250使用的数据和软件。该反向链路消息可包括关于通信链路和/或收到数据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该反向链路消息随后由还从数据源236接收数个数据流的话务数据的TX数据处理器238处理,由调制器280调制,由发射机254a到254r调理,并被传送回发射机系统210。
在发射机系统210处,来自接收机系统250的经调制信号被天线224所接收,由接收机222调理,由解调器240解调,并由RX数据处理器242处理,以提取由接收机系统250传送的反向链路消息。处理器230随后确定要使用哪个预编码矩阵来确定波束成形权重,并随后处理所提取的消息。
图3解说了可在图1中所解说的无线通信系统内采用的无线设备302中可利用的各种组件。无线设备302是可被配置成实现本文描述的各种方法的设备的示例。无线设备302可以是基站100或各用户终端116和122中的任何用户终端。
无线设备302可包括控制无线设备302的操作的处理器304。处理器304也可被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两者的存储器306向处理器304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306的一部分还可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处理器304通常基于存储器306内存储的程序指令来执行逻辑和算术运算。存储器306中的指令可以是可执行的以实现本文描述的方法。
无线设备302还可包括外壳308,该外壳310可包括发射机312和接收机212以允许在无线设备302和远程位置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送和接收。发射机310和接收机312可被组合成收发机314。单个或多个发射天线316可被附连至外壳308且电耦合至收发机314。无线设备302还可包括(未示出)多个发射机、多个接收机和多个收发机。
无线设备302还可包括可用于力图检测和量化由收发机314收到的信号的电平的信号检测器318。信号检测器318可检测诸如总能量、每副载波每码元能量、功率谱密度之类的信号以及其它信号。无线设备302还可包括供处理信号时使用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320。
无线设备302的各个组件可由总线系统322耦合在一起,该总线系统322除数据总线外还可包括电源总线、控制信号总线以及状态信号总线。
图4示出了用于时分双工长期演进(TDD-LTE)载波的帧结构400。如所解说的,TDD-LTE载波具有长度为10ms的帧402。帧402具有两个5ms的半帧404,每一个半帧404包括五个1ms的子帧406。每个子帧406可以是下行链路子帧(D)、上行链路子帧(U)或者特殊子帧(S)。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可以被分成两个0.5ms的时隙408。特殊子帧可以被分成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410、保护时段(GP)412以及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414。取决于配置,DwPTS、UpPTS以及GP的持续时间可以变化。
图5解说了根据LTE标准的TDD-LTE帧402中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配置的示例列表。在这一表格中,D、U以及S分别指示下行链路子帧406、上行链路子帧406和特殊子帧406。特殊子帧S可包括DwPTS 410、GP 412以及UpPTS 414字段。如所解说的,具有5ms切换点周期性以及10ms切换点周期性的若干DL/UL配置可被选择用于TDD-LTE帧402。具有5ms切换点周期性的配置可在一个帧内包括两个特殊子帧,而具有10ms切换点周期性的配置可在一个帧内包括一个特殊子帧。配置0、1和2可在10ms的TDD-LTE帧402内具有两个相同的5ms的半帧404。尽管图5中示出了七种配置,但本方法和装置也可使用更多或更少数目的配置和/或不同配置。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
UE可根据子帧配置(诸如图5中所解说的那些配置)来与基站通信。UE可接收指示要用于与基站通信的子帧配置的广播信息块消息(例如,系统信息块)。对于本公开的某些方面,UE和基站之间使用的子帧配置可基于实际话务需求而动态改变。例如,如果在一较短持续时间内在下行链路上需要大的数据突发,则可改变配置,例如,从配置#1(6DL:4UL)改为配置#5(9DL:1UL),如图5中所解说的。对于某些方面,TDD配置的适配被期待为不慢于640ms。然而,该适配可能快至10ms(即1个无线电帧的长度)。如果UE没有正确地检测到子帧配置中的改变,则UE在与基站通信的同时可能浪费资源并且造成对其它UE的干扰。因此,本公开的某些方面提供了用于动态且可靠地指示帧中的TDD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子帧配置的技术。
图6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动态地改变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例如,在一个或多个UE与基站之间)的子帧配置的示例操作600。操作600可例如由基站来执行。在602,基站可广播信息块消息,该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此类广播可基于时间周期重复。
在604,基站可确定适合用于处理与一个或多个UE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例如,与一个或多个UE的通信可包括UE的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的突发,而第二子帧配置与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可包括更多的子帧用于此类传输。
在606,基站可把该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发信令通知该一个或多个UE(例如,在广播包括子帧配置的另一信息块消息之前)。如果只存在有限数目的UE(例如,1个或2个),则优选专用信令。否则,可优选多播或广播信令。
对于某些方面,该指示可包括用于指示第二子帧配置的一个或多个比特。例如,采用七种DL/UL子帧配置(如图5中所解说的),可能需要三个比特来指示七种配置中的一个。然而,如果要支持更多种配置,则可能需要额外的比特。可能也存在基于第一子帧配置来限制第二子帧配置的可能配置数目的需要。例如,对于配置#0(4DL:6UL)的第一子帧配置,仅允许对于第二子帧配置的4种可能配置,即配置#0、#1、#2和#5,并且可仅需两个比特来指示这四种配置中的一个。
对于某些方面,可基于预定数目、广播信号和/或无线电资源控制信号来重复信令。该重复可以是在相同的子帧(例如,帧的第一子帧)或者不同子帧(例如,第一和第二子帧)中。虽然相同的信息被重复,但具体的物理层传输机制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
对于某些方面,信令可提供对于使用第二子帧配置的持续时间或者何时采用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例如,一个3比特的信息字段可被用于指示该配置将被用于1、2、4、8、16、32或64个帧,或者一个信息字段可被用于指示该持续时间可在8、16或24个帧之后开始。
图7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检测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例如,在UE与基站之间)的子帧配置中的改变的示例操作700。操作700可例如由UE来执行。在702,UE可接收广播信息块消息,该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
在704,UE可接收指示适合用于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的信令(例如,在接收包括子帧配置的另一广播信息块消息之前)。
在706,UE可根据第二子帧配置与基站通信。对于某些方面,如果没有正确地检测到指示第二子帧配置的信令,则UE可使用预定的子帧配置用于处理与基站的通信。例如,UE可基于循环冗余校验(CRC)来确定第二子帧配置没有被正确检测到或者基于对数似然比(LLR)确定第二子帧配置被可靠地检测到。例如,UE可假设DSUDDDDDDD(配置#5),因为UE监视用于可能的DL传输的大部分子帧,这可能是最保守的配置。作为另一示例,UE可监视在各配置之间所共用的DL子帧中的DL传输。参考图5,子帧0、1和5被指定为各配置之间的DL子帧。此外,UE可在子帧2中传送UL传输,该子帧在各配置之间是共用的。
如以上所描述的,如果存在有限数目的UE需要此类信息,则可优选专用信令。专用信令可以是以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增强型PDCCH(ePDCCH)的形式。例如,可重新使用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格式1A(或者其它DCI格式),其中一个或多个比特的信息字段可被用于指示DL/UL子帧配置。对于某些方面,新的信息字段可被用于传输这些比特,或者可重新使用现有信息字段中的一个(例如,跨载波信息字段)。PDCCH或ePDCCH可与DL准予或UL准予相关联,或者不与任何准予相关联。PDCCH(或ePDCCH)可由蜂窝小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C-RNTI)或新的C-RNTI(例如,类似于半持久调度(SPS)的C-RNTI)加扰。对于某些方面,指示新的DL/UL子帧配置的新的PDCCH(或ePDCCH)可取消之前发送的现有DL/UL子帧配置指示。
对于某些方面,多播或广播信令可由基站用于发信令通知子帧配置的改变,如以上所描述的。这种类型的信令可使用现有控制信道或新的控制信道。例如,可使用现有的PDCCH或ePDCCH(例如,通过公共的搜索空间)。聚集等级1和/或2可被引入用于更高效的传输,因为当前仅支持聚集等级4和8。可以存在对信令的CRC保护(例如,16比特)。
对于某些方面,可引入新信道(例如,类似于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来传递此类信令。例如,可在例如16个资源元素(RE)中传递三比特的信息。新信道可使用传统控制区域(例如,使用控制信道元素(CCE)的一部分)或者数据区域(例如,类似于ePDCCH)。新信道所使用的资源可穿插于传统UE的其它信道的资源元素(RE),而非传统UE可在新信道的RE附近进行速率匹配。然而,CRC可能或可能不可用(例如,如果像PCFICH没有CRC)。
为了改善UE检测子帧配置中的改变的可靠性,DL/UL子帧配置可被用作为输入,用于修改或构造用于指示该配置的控制信道传输、在该配置的持续期间(例如,一帧)的控制信道传输和/或在该配置的持续期间的数据信道传输的至少一个物理层特性。例如,如果新信道被设计并且像PCFICH,则扰码序列的初始化可进一步取决于DL/UL子帧配置。附加地或者单独地,新信道的RE的位置可进一步取决于DL/UL子帧配置。因此,假设了错误的TDD DL/UL配置的UE可能无法对该新信道进行解码。
作为另一示例,在配置(例如,子帧配置#5)的持续期间,用于ePDC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扰码序列可以是TDD DL/UL子帧配置的函数。因此,只有成功检测到正在使用中的配置的UE可以对控制信道传输进行解码。对于某些方面,对控制信道(例如,PDCCH或者ePDCCH)的修改可仅被应用于子集。例如,修改可仅被应用于UE专用的搜索空间(而不是公共搜索空间)、仅被应用于一些子帧(而不是一些其它的子帧)、仅被应用于ePDCCH(而不是PDCCH,如果UE被配置成监视PDCCH和ePDCCH两者)或者仅被应用于低聚集等级(而不是更高的聚集等级)。因此,存在至少一个没有基于子帧配置被修改的解码候选。可通过某个显式信令(例如,RRC)、隐式信令和/或预定信令来使这类修改能够被用于UE。
对于某些方面,如果控制信道(例如,PDCCH或ePDCCH)调度PDSCH,则控制信道中的信息字段可指示哪个UL子帧携带了对应的ACK/NAK。例如,如果TDD DL/UL子帧配置为UE所知(例如,经由其它信令),则可提供1比特的指示来指示UE要在第一UL子帧中(例如,在4ms时或4ms之后)或第二UL子帧(例如,在4ms时或4ms之后)中传输ACK/NAK。可以以此方式来平衡UL ACK/NAK负载。然而,如果TDD DL/UL子帧配置是未知的,则可提供3比特指示来指示在PDSCH子帧(子帧n)之后的哪个子帧携带了对应的ACK/NAK,例如n+k+4,其中k=0,…,7,如该3比特指示所给出的。因此,UE可能不需要知晓TDD DL/UL子帧配置,但仍然可至少在子帧中被调度。
类似地,如果控制信道调度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则控制信道中的信息字段可指示哪个UL子帧是用于PUSCH传输,或者哪个子帧是用于相同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的下一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PDCCH传输,或者两者的组合。以此方式,信令可提供对用于响应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HARQ响应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对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和/或对响应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HARQ响应或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指示。类似机制可被应用于非周期性地CQI触发。
替换地,控制信道中的一个或多个比特的信息字段可指示下行链路HARQ和/或ULHARQ操作,其中TDD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子帧配置被用于确定相应的HARQ定时。例如,控制字段可包括一比特的信息字段,用于指示下行链路HARQ定时是继续遵照基于之前的子帧配置的HARQ定时,还是遵照基于新的子帧配置的HARQ定时。
图8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动态地改变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例如,在一个或多个UE与基站之间)的子帧配置的示例操作800。操作800可例如由基站来执行。在802,基站可广播信息块消息,该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在804,基站可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对于要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者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
图9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检测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例如,在UE与基站之间)的子帧配置中的改变的示例操作900。操作900可例如由UE来执行。在902,UE可接收广播信息块消息,该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在904,UE可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接收对于要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者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在906,UE可根据该指示处理子帧中的该至少一个子帧。
图10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动态地改变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例如,在一个或多个UE与基站之间)的子帧配置的示例操作1000。操作1000可例如由基站来执行。在1002,基站可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对于要被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在1004,基站可根据来自不知晓子帧配置的用户装备(UE)的指示接收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该子帧配置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
图11解说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检测用于无线通信设备中(例如,在UE与基站之间)的子帧配置中的改变的示例操作1100。操作1100可例如由UE来执行。在1102,UE可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接收对于要被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而无需知晓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该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在1104,UE可根据该指示发送子帧中的该至少一个子帧。
以上所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可由能够执行相应功能的任何合适的装置来执行。这些装置可包括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和/或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处理器。一般而言,在附图中解说操作的场合,那些操作可具有带相似编号的相应配对装置加功能组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确定”涵盖各种各样的动作。例如,“确定”可包括演算、计算、处理、推导、研究、查找(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其他数据结构中查找)、探知及诸如此类。而且,“确定”可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访问(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及诸如此类。而且,“确定”还可包括解析、选择、选取、确立及类似动作。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涵盖:a、b、c、a-b、a-c、b-c、以及a-b-c。
上面描述的方法的各种操作可由能够执行这些操作的任何合适的装置来执行,诸如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电路、和/或模块。一般而言,在附图中所解说的任何操作可由能够执行这些操作的相对应的功能性装置来执行。
结合本公开所描述的各种解说性逻辑框、模块、以及电路可用设计成执行本文所描述功能的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的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的硬件组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换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市售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此类配置。
结合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直接在硬件中、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中、或在这两者的组合中体现。软件模块可驻留在本领域所知的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可使用的存储介质的一些示例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等等。软件模块可包括单条指令、或许多条指令,且可分布在若干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的程序间以及跨多个存储介质分布。存储介质可被耦合到处理器以使得该处理器能从/向该存储介质读写信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以被整合到处理器。
本文所公开的方法包括用于达成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动作。这些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以相互互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换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骤或动作的特定次序,否则具体步骤和/或动作的次序和/或使用可以改动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所描述的功能可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介质可以是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能被用来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它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软盘、和
Figure BDA0002278991280000161
碟,其中盘(disk)常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disc)用激光来光学地再现数据。
因此,某些方面可包括用于执行本文中给出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此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其上存储(和/或编码)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这些指令能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以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操作。对于某些方面,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包装材料。
软件或指令还可以在传输介质上传送。例如,如果软件是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等无线技术从web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送而来的,则该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以及微波等无线技术就被包括在传输介质的定义里。
此外,应当领会,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它恰适装置能由用户终端和/或基站在适用的场合下载和/或以其他方式获得。例如,此类设备能被耦合至服务器以促成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的装置的转移。替换地,本文所述的各种方法能经由存储装置(例如,RAM、ROM、诸如压缩碟(CD)或软盘等物理存储介质等)来提供,以使得一旦将该存储装置耦合至或提供给用户终端和/或基站,该设备就能获得各种方法。此外,能利用适于向设备提供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任何其他合适的技术。
应该理解的是,权利要求并不被限定于以上所解说的精确配置和组件。可在以上所描述的方法和设备的布局、操作和细节上作出各种改动、更换和变形而不会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尽管上述内容针对本公开的各方面,然而可设计出本公开的其他和进一步的方面而不会脱离其基本范围,且其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来确定的。

Claims (106)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广播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
确定适合用于处理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UE)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以及
把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发信令通知所述一个或多个UE。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一个或多个UE的通信包括UE的下行链路数据的突发;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下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一个或多个UE的通信包括来自UE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突发;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上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广播包括子帧配置的另一信息块消息之前发信令通知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经由对于一个或多个单独UE的专用信令来发信令通知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来发信令通知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PDCCH或者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还提供对于使用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持续时间的指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还提供对于何时要采用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经由控制信道传输来发信令通知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以及
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至少一个物理层特性基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传输包括一组控制信道解码候选,其中所述解码候选的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物理层特性基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而所述解码候选的第二子集的物理层特性不基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经由多播或广播信令中的至少一者来发信令通知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信道传输或控制信道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至少一个物理层特性基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RE)的位置取决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预定数目、广播信号或者无线电资源控制信号而重复所述信令。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信令通知对于响应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响应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其中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信令通知对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其中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信令通知对于响应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响应或者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指示,其中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
1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广播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
接收指示适合用于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的信令;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基站通信。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基站通信包括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数据的突发;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下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基站通信包括基站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突发;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上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2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是在接收包括子帧配置的另一广播信息块消息之前被发信令通知的。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是经由专用信令被发信令通知的。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是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被发信令通知的。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是经由PDCCH或者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被发信令通知的。
2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还提供对于使用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持续时间的指示。
2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还提供对于何时采用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
2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是经由控制信道传输被发信令通知的;以及
用于指示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至少一个物理层特性基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道传输包括一组控制信道解码候选,其中所述解码候选的第一子集的至少一个物理层特性基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而所述解码候选的第二子集的物理层特性不基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3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信道传输或控制信道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一个或多个部分的至少一个物理层特性基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3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是基于预定数目、广播信号、或者无线电资源控制信号而重复的。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的信令是以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至少一个不同物理层特性来重复的。
3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果没有正确地检测到指示第二子帧配置的信令,则使用预定的子帧配置用于处理与基站的通信。
34.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是经由多播或广播信令中的至少一个被发信令通知的。
35.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一个或多个资源元素(RE)的位置取决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3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指示对于响应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响应的上行链路子帧的信令,其中指示上行链路子帧的信令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
37.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指示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信令,其中所述指示上行链路子帧的信令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
38.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收指示响应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响应或者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子帧的信令,其中所述指示下行链路的信令包括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
3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广播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以及
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要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者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包括发信令通知对于用于响应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响应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
41.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包括发信令通知对于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
42.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包括发信令通知对于用于响应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响应或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指示。
4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接收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
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接收对于要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者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以及
根据所述指示处理所述子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子帧。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指示包括接收对于用于响应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响应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指示包括接收对于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
46.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指示包括接收对于用于响应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响应或控制信道的下行链路子帧的指示。
4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对于要被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以及
根据来自不知晓子帧配置的用户装备(UE)的指示接收所述子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子帧,所述子帧配置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包括发信令通知对于相对于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子帧的、用于上行链路ACK/NACK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
4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接收对于要被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而无需知晓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以及根据所述指示发送所述子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子帧。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指示包括接收对于相对于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子帧的、用于上行链路ACK/NACK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
5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广播信息块消息的装置,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
用于确定适合用于处理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UE)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的装置;以及
用于把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发信令通知所述一个或多个UE的装置。
52.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一个或多个UE的通信包括UE的下行链路数据的突发;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下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53.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一个或多个UE的通信包括来自UE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突发;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上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54.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广播包括子帧配置的另一信息块消息之前发信令通知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55.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经由对于一个或多个单独UE的专用信令来发信令通知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来发信令通知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57.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经由多播或广播信令中的至少一者来发信令通知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5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广播信息块消息的装置,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
用于接收指示适合用于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的信令的装置;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基站通信的装置。
59.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与基站通信的装置包括用于经由来自所述基站的下行链路数据的突发来通信的装置;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下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60.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与基站通信的装置包括用于经由来自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突发来通信的装置;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上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61.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是在接收包括子帧配置的另一广播信息块消息之前被发信令通知的。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是经由专用信令被发信令通知的。
63.如权利要求6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是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型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被发信令通知的。
64.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令是基于预定数目、广播信号、或者无线电资源控制信号而重复的。
65.如权利要求6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的信令是以所述控制信道传输的至少一个不同物理层特性来重复的。
66.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是经由多播或广播信令中的至少一个被发信令通知的。
6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广播信息块消息的装置,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以及
用于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对于要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者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的装置。
68.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的装置包括用于发信令通知对于用于响应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响应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的装置。
69.如权利要求6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的装置包括用于发信令通知对于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的装置。
70.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接收信息块消息的装置,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
用于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接收对于要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者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的装置;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处理所述子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子帧的装置。
71.如权利要求7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接收所述指示的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对于用于响应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响应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的装置。
72.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接收所述指示的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对于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的装置。
7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对于要被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的装置;以及
用于根据来自不知晓子帧配置的用户装备(UE)的指示接收所述子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子帧的装置,所述子帧配置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
74.如权利要求7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的装置包括用于发信令通知对于相对于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子帧的、用于上行链路ACK/NACK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的装置。
7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用于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接收对于要被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而无需知晓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的装置;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指示发送所述子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子帧的装置。
76.如权利要求7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接收所述指示的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对于相对于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子帧的、用于上行链路ACK/NACK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的装置。
7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广播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确定适合用于处理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UE)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以及把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发信令通知所述一个或多个UE;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78.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一个或多个UE的通信包括UE的下行链路数据的突发;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下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79.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一个或多个UE的通信包括来自UE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突发;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上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80.如权利要求7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广播包括子帧配置的另一信息块消息之前发信令通知所述第二子帧配置。
8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接收广播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接收指示适合用于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的信令,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基站通信;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82.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经由来自所述基站的下行链路数据的突发来与所述基站通信;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下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83.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经由所述基站的上行链路数据的突发来与所述基站通信;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上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84.如权利要求8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是在接收包括子帧配置的另一广播信息块消息之前被发信令通知的。
8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广播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以及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对于要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者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86.如权利要求8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经由对于用于响应于下行链路传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响应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来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
87.如权利要求8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经由对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来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
88.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接收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接收对于要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者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以及根据所述指示处理所述子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子帧;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89.如权利要求8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经由对于用于响应于下行链路传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响应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来接收所述指示。
90.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经由对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来接收所述指示。
9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对于要被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以及根据来自不知晓子帧配置的用户装备(UE)的指示接收所述子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子帧,所述子帧配置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92.如权利要求9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经由对于相对于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子帧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来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
9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成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接收对于要被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而无需知晓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以及根据所述指示发送所述子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子帧;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
94.如权利要求9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经由对于相对于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子帧的、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来接收所述指示。
9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用于:
广播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确定适合用于处理与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UE)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以及
把所述第二子帧配置的指示发信令通知所述一个或多个UE。
96.如权利要求95所述的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与一个或多个UE的通信包括UE的下行链路数据的突发;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下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9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用于:
接收广播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子帧配置;
接收指示适合用于处理与基站的通信的第二子帧配置的信令;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基站通信。
98.如权利要求97所述的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包括经由来自所述基站的下行链路数据的突发来与所述基站通信;以及
所述第二子帧配置与所述第一子帧配置相比包括用于下行链路的更多的子帧。
9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用于:
广播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以及
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对于要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者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
100.如权利要求99所述的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经由对于用于响应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响应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来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
10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用于:
接收信息块消息,所述信息块消息包括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
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接收对于要被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过程或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者的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以及
根据所述指示处理所述子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子帧。
102.如权利要求101所述的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经由对于用于响应于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响应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来接收所述指示。
10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用于:
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发信令通知对于要被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
根据来自不知晓子帧配置的用户装备(UE)的指示来接收所述子帧中的至少一个子帧;以及
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
104.如权利要求103所述的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经由对于相对于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子帧的、用于上行链路ACK/NACK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来发信令通知所述指示。
10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用于:
经由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者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PDCCH)中的至少一者中的信息字段来接收对于要被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至少一个子帧的指示,而无需知晓指示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上行链路传输或者所述一组子帧中的哪些子帧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中的至少一者的子帧配置;以及
根据所述指示发送所述子帧中的所述至少一个子帧。
106.如权利要求105所述的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经由对于与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子帧有关的、用于上行链路ACK/NACK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的指示来接收所述指示。
CN201911133643.2A 2012-05-16 2013-05-16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708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33643.2A CN110708760B (zh) 2012-05-16 2013-05-16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261647811P 2012-05-16 2012-05-16
US61/647,811 2012-05-16
US13/894,874 US10349385B2 (en) 2012-05-16 2013-05-15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bframe configur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US13/894,874 2013-05-15
PCT/US2013/041302 WO2013173558A2 (en) 2012-05-16 2013-05-16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bframe configur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201911133643.2A CN110708760B (zh) 2012-05-16 2013-05-16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201380024236.2A CN104521303B (zh) 2012-05-16 2013-05-16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4236.2A Division CN104521303B (zh) 2012-05-16 2013-05-16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8760A true CN110708760A (zh) 2020-01-17
CN110708760B CN110708760B (zh) 2023-04-07

Family

ID=4958125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4236.2A Active CN104521303B (zh) 2012-05-16 2013-05-16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N201911133643.2A Active CN110708760B (zh) 2012-05-16 2013-05-16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24236.2A Active CN104521303B (zh) 2012-05-16 2013-05-16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10349385B2 (zh)
EP (2) EP3860277B1 (zh)
JP (3) JP6651355B2 (zh)
KR (1) KR102123707B1 (zh)
CN (2) CN104521303B (zh)
ES (1) ES2869427T3 (zh)
WO (1) WO201317355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80521A1 (ko) * 2012-05-31 2013-1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13251860A (ja) * 2012-06-04 2013-12-12 Ntt Docomo Inc 通信制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EP4080976A1 (en) * 2012-09-26 2022-10-2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dynamic tdd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CN104854773B (zh) * 2013-01-14 2018-05-11 英特尔Ip公司 无线网络中的能量采集设备
US9578600B2 (en) 2014-02-13 2017-02-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dvanced indication for ePDCCH
CN104380780B (zh) 2014-05-30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0201016B2 (en) * 2015-02-18 2019-0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ell access using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10432386B2 (en) * 2015-10-19 2019-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TDD) subframe structure with latency reduction
US9820201B1 (en) 2015-11-12 2017-11-14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based on target configuration
US10772087B2 (en) * 2015-11-14 2020-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layer signaling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10123347B2 (en) * 2015-12-04 2018-11-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coupling uplink latency using common uplink burst in TDD subframe structure
US10411928B2 (en) * 2016-02-23 2019-09-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cyclic prefix (CP) length
US10285189B2 (en) * 2016-04-10 2019-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Fifth generation (5G) time division duplex (TDD) legacy coexistence design
WO2017199205A1 (en) 2016-05-20 2017-11-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cheduling multiple subframes in unlicensed spectrum
US10757563B1 (en) * 2016-07-12 2020-08-25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UE operation based on TDD configuration support per location
US11234220B2 (en) * 2016-10-05 2022-01-2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KR20180068677A (ko) * 2016-12-14 2018-06-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0952241B2 (en) * 2017-02-14 2021-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index determination for bundled channel transmission in special subframes
WO2018166615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Huawei Technologies Duesseldorf Gmbh Techniques for latency-aware processing of radio frames
US10945250B2 (en) 2017-06-23 2021-03-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hereof
KR102419642B1 (ko) * 2017-06-23 2022-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무선 액세스 기술들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의 무선 통신 방법
US11888787B2 (en) * 2019-11-22 2024-01-3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rame structur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90514A1 (en) * 2008-03-26 2009-11-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ell Specific Sub-Frame Configuration
CN101668328A (zh) * 2008-09-05 201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系统及演进网络基站、用户设备
CN102143499A (zh) * 2011-03-29 2011-08-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子帧配置信息通知和子帧配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281099A (zh) * 2011-08-08 2011-1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Tdd无线帧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0402321D0 (sv) * 2004-09-23 2004-09-2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01791B2 (en) 2008-01-31 2015-04-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Detection of time division duplex downlink/uplink configuration
US8522101B2 (en) 2008-04-15 2013-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HARQ indicator channel (PHICH) resource assignment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US9584216B2 (en) * 2008-10-31 2017-02-28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allocation of subframe scheduling for time divison duplex operation in a packet-bas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225920B1 (ko) * 2008-11-14 2013-01-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526419B2 (en) 2009-01-05 2013-09-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vision of inter-frequency subframe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20113875A1 (en) * 2009-01-27 2012-05-10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modifying a transmission frame
CA2759021C (en) 2009-04-17 2015-12-0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ulticast/broadcast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 subframe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design
KR101637357B1 (ko) * 2009-04-30 2016-07-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855062B2 (en) 2009-05-28 2014-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election of subframe formats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5285535B2 (ja) * 2009-08-17 2013-09-11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移動局
US9124406B2 (en) 2009-12-29 2015-09-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Fallback operation for cross-carrier signaling in multi-carrier operation
BRPI1100024A2 (pt) * 2010-02-17 2016-05-03 Zte Usa Inc métodos e sistemas para transmissão csi-rs em sistemas avançados lte
BR112012025200A2 (pt) * 2010-04-06 2016-06-21 Nec Corp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stação base,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método implementado em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método para configurar o indicador de formato de controle multi-portador e método para operar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US8923126B2 (en) * 2010-06-18 2014-12-30 Mediatek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transmissions betwee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utilizing the same
CN102387506B (zh) 2010-08-30 2015-06-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共存时的物理资源配置和信号发送方法及系统
WO2012113131A1 (en) * 2011-02-21 2012-08-3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Dynamic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CN104883243B (zh) * 2011-02-24 2018-06-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载波聚合系统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2684855A (zh) * 2011-03-11 2012-09-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定时关系的指示方法
KR101948348B1 (ko) * 2011-04-01 2019-02-14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네트워크에 대한 연결성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398607B2 (en) * 2011-04-05 2016-07-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2142761A1 (en) 2011-04-21 2012-10-26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Error prevention in dynamic uplink/downlink configuration change for time division duplex
US9001756B2 (en) * 2011-04-27 2015-04-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and 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 enhancements
KR101851240B1 (ko) 2011-05-23 2018-04-2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을 위한 동적 시분할 복식 데이터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3703708B (zh) * 2011-07-22 2016-11-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设定子帧的方法
KR101595676B1 (ko) * 2011-08-12 2016-02-18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융통성있는 대역폭 동작을 위한 다운링크 리소스 할당
WO2013048514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Intel Corporation Multicast service using unicast subframe
US9197379B2 (en) * 2011-10-03 2015-11-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odified PHICH
US9119120B2 (en) * 2012-01-23 2015-08-25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user association and offloading techniques for integrated multi-ra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602251B2 (en) * 2012-01-27 2017-03-2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evices for reconfiguring uplink and downlink allocations in time domain duplexing wireless systems
US20140126513A1 (en) * 2012-03-14 2014-05-08 Nec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ovid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user equipment
US9531573B2 (en) * 2012-04-09 2016-12-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yclic prefix reduction in MMwav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43984B2 (en) * 2012-04-13 2015-09-22 Intel Corporation Mapping of 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521669B2 (en) * 2012-04-16 2016-12-13 Blackberry Limited HARQ for dynamic change of the TDD UL/DL configuration in LTE TDD systems
WO2013169074A1 (en) * 2012-05-10 2013-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frame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td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014064B2 (en) * 2012-05-11 2015-04-21 Intel Corporation Scheduling an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timing indication for an uplink-downlink (UL-DL) re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90514A1 (en) * 2008-03-26 2009-11-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ell Specific Sub-Frame Configuration
CN101668328A (zh) * 2008-09-05 201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系统及演进网络基站、用户设备
CN102143499A (zh) * 2011-03-29 2011-08-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子帧配置信息通知和子帧配置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2281099A (zh) * 2011-08-08 2011-12-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Tdd无线帧中传输数据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等: "R1-122508 "Methods to support different time scales for TDD UL-DL reconfigura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
LG ELECTRONICS: "R1-122318 "TDD DL-UL Reconfiguration Methods for eIMTA"", 《3GPP TSG_RAN\WG1_RL1》 *
SAMSUNG: "R1-122267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of TDD UL-DL configuration"", 《3GPP TSG_RAN\WG1_RL1》 *
彭佛才等: "eICIC及其未来发展", 《移动通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869427T3 (es) 2021-10-25
US20190289590A1 (en) 2019-09-19
JP2015523772A (ja) 2015-08-13
EP3860277C0 (en) 2023-11-29
US20130308568A1 (en) 2013-11-21
EP3860277B1 (en) 2023-11-29
CN110708760B (zh) 2023-04-07
KR20150011373A (ko) 2015-01-30
JP6651355B2 (ja) 2020-02-19
EP3860277A1 (en) 2021-08-04
WO2013173558A3 (en) 2014-02-27
EP2850896B1 (en) 2021-02-17
CN104521303A (zh) 2015-04-15
EP2850896A2 (en) 2015-03-25
CN104521303B (zh) 2019-11-29
KR102123707B1 (ko) 2020-06-16
WO2013173558A2 (en) 2013-11-21
JP2018207508A (ja) 2018-12-27
JP6755906B2 (ja) 2020-09-16
US10349385B2 (en) 2019-07-09
JP2020092441A (ja) 2020-06-11
JP7224312B2 (ja) 2023-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8760B (zh) 用于无线网络的子帧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KR102344382B1 (ko) 물리적 다운링크 공유 채널(pdsch)에 대한 송신 시간 간격(tti) 번들링
KR101512725B1 (ko) 다운링크 채널 자원 할당을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들
US9686788B2 (en) Subframe configurations for LTE TDD systems
CN110149192B (zh) 长期演进(lte)中对控制信道的传输时间区间(tti)集束
EP2467966B1 (en) Mimo related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2027485A1 (en) Handling ambiguous relay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pdcch) decoding for a relay node
WO2011032102A1 (en) Cross-subframe control channel design
JP2013520136A (ja) リレーバックホールリンクにおけるシグナルの早期復号化を促す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160010463A (ko) 안테나 스위치 다이버시티를 위한 동적 트리거 알고리즘
EP253726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plink transmit diversity
KR10180491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590770B2 (en) Method of handl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