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8468A - 摄像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8468A
CN110708468A CN201810748497.3A CN201810748497A CN110708468A CN 110708468 A CN110708468 A CN 110708468A CN 201810748497 A CN201810748497 A CN 201810748497A CN 110708468 A CN110708468 A CN 110708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osure
preview
image data
shoot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4849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8468B (zh
Inventor
罗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Rockchip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Rockchip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Rockchip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Rockchip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4849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84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8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8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8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8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1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creasing the dynamic range of the image compared to the dynamic range of the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和曝光控制单元;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采用上述方案,在图像预览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曝光参数进行不同程度的曝光或者第一像素感光阵列采用低于预设值的曝光参数进行曝光,得到预览图像数据,而后根据曝光得到的预览图像数据确定拍摄曝光参数,使得在图像拍摄过程中,可以直接采用图像预览阶段确定的拍摄曝光参数进行拍摄,相较于在图像拍摄阶段先确定拍摄曝光参数、再进行曝光拍摄的方式,上述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图像拍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摄像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拍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光比环境下拍摄,普通相机因受到动态范围的限制,不能记录高光亮部分或者暗部的细节。而经过HDR(High-Dynamic Range,是一种照片处理程序)程序处理的照片,即使在大光比情况拍摄下,无论高光、暗部都能够获得比普通照片更佳的层次。目前,对于HDR图像合成,通常需要采用至少三帧图像进行合成,即一帧正常曝光帧、一帧固定比例的长曝光帧和一帧固定比例的短曝光帧,例如正常曝光帧的曝光时间为t,长曝光帧的曝光时间为nt(n为大于1的正整数),短曝光帧的曝光时间为t/n(n为大于1的正整数)。采用这种曝光方式无法做到对环境的自适应调整,即无法在拍摄时配置合理的曝光参数,也就无法获得最佳的HDR效果,影响了用户的感官体验。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摄像的技术方案,用以解决图像拍摄过程中由于无法根据当前环境自适应调整曝光参数,导致合成的HDR图像效果不佳,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和计算机程序;
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得到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并使得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
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曝光单元连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进行第一预览曝光之前,曝光控制单元以预设数量个像素感光单元为同一单位,将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感光单元合并作为一个大面积高灵敏度像素感光单元;
在进行第二预览曝光之前,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与模数转换器建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连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并对经过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的图像进行第一处理,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处理包括:以预设数量个像素为单位,将图像上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点拟合为一个像素点。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与第二拍摄曝光参数之后,接收图像拍摄指令,通过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单元,采用第一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一拍摄曝光,得到第一拍摄图像数据,以及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对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第二拍摄图像数据;
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步骤“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单元,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重复上述步骤N次,得到N帧第二拍摄图像数据;
对N帧第二拍摄图像数据进行叠加,得到虚拟长曝光图像数据;
将虚拟长曝光图像数据与1帧第一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步骤“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使得所有像素感光单元采用调整后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拍摄场景下的高光细节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一拍摄曝光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步骤“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使得所有像素感光单元采用调整后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场景下的暗部细节或大部分像素所在的亮度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进一步地,曝光参数包括快门参数、光圈参数、曝光补偿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摄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
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得到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并使得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
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曝光单元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进行第一预览曝光之前,曝光控制单元以预设数量个像素感光单元为同一单位,将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感光单元合并作为一个大面积高灵敏度像素感光单元;
在进行第二预览曝光之前,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与模数转换器建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连接;所述方法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并对经过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的图像进行第一处理,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处理包括:以预设数量个像素为单位,将图像上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点拟合为一个像素点。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以下步骤:
在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与第二拍摄曝光参数之后,接收图像拍摄指令,通过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单元,采用第一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一拍摄曝光,得到第一拍摄图像数据,以及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对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第二拍摄图像数据;
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单元,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重复上述步骤N次,得到N帧第二拍摄图像数据;
对N帧第二拍摄图像数据进行叠加,得到虚拟长曝光图像数据;
将虚拟长曝光图像数据与1帧第一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使得所有像素感光单元采用调整后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拍摄场景下的高光细节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一拍摄曝光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使得所有像素感光单元采用调整后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拍摄场景下的暗部细节部分或大部分像素所在的亮度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一般地,第一曝光参数与第二曝光参数的比例不超过设置的最大动态曝光比例,这将有利于图像噪声的均衡性,因此需要在第一曝光参数与第二曝光参数选择上做一定的平衡,这样既可以保证获取到较多的图像高光细节,又可以让大部分像素的亮度落到图像的最佳显示亮度区间内。
进一步地,曝光参数包括快门参数、光圈参数、曝光补偿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和计算机程序;
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预设曝光程度;
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和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
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预设曝光程度;
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和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摄像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得到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并使得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采用上述方案,在图像预览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曝光参数进行不同程度的曝光,并根据曝光得到的预览图像数据确定拍摄曝光参数,使得在图像拍摄过程中,可以直接采用图像预览阶段确定的拍摄曝光参数进行拍摄,相较于在图像拍摄阶段先确定拍摄曝光参数、再进行曝光拍摄的方式,上述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图像拍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图像直方图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暗部细节尽可能保留的拍摄图像;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高光细节尽可能保留的拍摄图像;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合成的HDR图像。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摄像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摄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曝光单元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涉及的曝光单元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曝光单元的电路结构图;
附图标记:
101、曝光控制单元;
102、曝光单元;103、像素感光单元;131、光电感应单元;132、放大器;
104、模数转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一般对于图像sensor采集的原始图像,其分辨率一般能够达到1024x1024或4096x4096。而对于一幅图像而言,图像上像素点的亮度值被定义为0到255共256个数值,数值越大,代表像素点的亮度越高。其中0代表纯黑色的最暗区域,255表示最亮的纯白色,而中间的数字就是不同亮度的灰色。亮度一般被分为了5个区域,从暗到亮依次为:黑色,阴影(又称暗部),中间调,高光和白色。
如图1所示,横轴代表0-255的亮度数值,竖轴代表图像中对应亮度的像素数量,这个函数图像就被称为直方图。直方图中柱子的高度,代表了图像中有相应数量的像素点的亮度值为柱子所在的横坐标对应的亮度数值,因而通过直方图就可以看出来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亮度的分布和比例。当直方图的波峰是在中间偏左的位置(阴影区域),说明图像画面中有很多深灰或者深色部分,图像整体偏暗;反之,当直方图的波峰是在中间偏右的位置(高亮区域),说明图像画面中有很多白色或者高亮部分,图像整体偏亮。参考资料如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511799
本发明中的HDR图像在合成过程中至少需要一帧短曝光图像(即曝光时间小于正常曝光时间的图像)和一帧正常曝光图像,为了使得合成后的图像达到更好的感官体验效果,就需要分别让待合成的两张图像在当前场景下的暗部细节和高光细节尽可能保留,这就拍摄图像时的曝光参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曝光参数过大时,就会导致图像上处于高光区域范围的像素点过曝,整个图像偏亮,影响用户感官;同理,当曝光参数过小时,就会导致图像上阴影区域(即暗部区域)的像素点颜色更深,整个图像偏暗,影响用户感官。因而在图像拍摄过程中尽快确定合理的曝光参数是十分有必要的,其不仅可以提高图像拍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拍摄的图像在当前场景下的高光细节和暗部细节部分尽可能保留,提高图像拍摄质量。
为了能够尽快确定合理的曝光参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为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电子设备,如单反相机、包含有摄像头的移动终端、个人计算机等。如图5所示,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102、曝光控制单元101、处理器和计算机程序;
所述曝光单元102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103;所述曝光控制单元101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103均连接;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首先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得到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并使得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
而后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在图像预览阶段,处理器通过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不同的预览曝光参数进行不同程度的曝光,并根据曝光得到的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相应的拍摄曝光参数,使得在图像拍摄过程中,可以直接采用图像预览阶段确定的拍摄曝光参数进行拍摄,相较于在图像拍摄阶段先确定拍摄曝光参数、再进行曝光拍摄的方式,上述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图像拍摄效率,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104,所述模数转换器104与曝光单元102连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进行第一预览曝光之前,曝光控制单元以预设数量个像素感光单元为同一单位,将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感光单元合并作为一个大面积高灵敏度像素感光单元。所述连接线为硬件线路,用于连接像素感光单元与模数转换器。所述预设数量可以为奇数个,也可以为偶数个,优选为偶数个,数值可以为2个、4个或8个。在进行模数转换前,将将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感光单元合并作为一个大面积高灵敏度像素感光单元,可以使得同一单位的像素感光单元产生的光电流汇集到一级,最终经过模数转换器后生成一个像素值,也即得到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是分辨率较低、像素点数量较少的图像数据,其可以用于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指导在图像拍摄阶段进行曝光程度较低(低于正常曝光程度)的图像的拍摄。
在进行第二预览曝光之前,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与模数转换器建立连接。当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与模数转换器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产生的光电流经过模数转换器进行模数转换,对应生成第二预览图像数据上的一个像素点对应的亮度数值。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可以用于确定图像拍摄阶段的第二图像拍摄参数,进而指导正常曝光程度的图像拍摄。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连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并对经过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的图像进行第一处理,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处理包括:以预设数量个像素为单位,将图像上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点拟合为一个像素点。
简言之,对于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生成方式,既可以采用上一实施例所描述的,在模数转换前通过将若干个像素感光单元的光电流汇集为一个较大的光电流(通过连接线的切换进行控制),再对较大的光电流进行模数转换对应为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上相应位置的一个像素点的亮度值,得到分辨率较小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也可以采用本实施例中说描述的,先对各个像素感光单元产生的光电流进行模数转换,每一像素感光单元的光电流经过模数转换后对应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的图像的一个像素点的亮度值,而后再将图像上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点拟合为一个像素点。以预设数量为4个为例,则依次(通常为从左到右、自上而下)将经过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的图像上的像素点以4个为单位拟合为一个像素点,从而得到分辨率较小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优选的,拟合的方式如下:取4个像素点的亮度平均值,作为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上像素点的亮度值。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与第二拍摄曝光参数之后,接收图像拍摄指令,通过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单元,采用第一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一拍摄曝光,得到第一拍摄图像数据,以及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对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第二拍摄图像数据;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
由于在图像预览阶段时(即接收到图像预览指令时),已拍摄图像时所需的曝光参数进行计算(包括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和第二拍摄曝光参数),使得在图像拍摄阶段,可以直接根据预览阶段结算得到的拍摄曝光参数进行拍摄,并通过HDR算法将拍摄得到的图像合成高动态范围的HDR图像即可,从而有效提高了HDR图像的生成效率。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步骤“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包括:通过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单元,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重复上述步骤N次,得到N帧第二拍摄图像数据;对N帧第二拍摄图像数据进行叠加,得到虚拟长曝光图像数据;将虚拟长曝光图像数据与1帧第一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
使用N帧正常曝光图像(即第二拍摄图像数据)的目的在于降低图像噪声,以便获得更清晰干净的图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装置可以包括缓存单元,在拍摄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缓存在缓存单元中,以便执行HDR算法时调用处理。所述缓存单元为具有图像存储功能的部件,例如终端的内存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步骤“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包括: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使得所有像素感光单元采用调整后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拍摄场景下的高光细节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一拍摄曝光参数。例如当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对应的直方图的波峰处于中间区域时,需要调整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使得直方图的波峰整体向右移动,以便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上的高光细节尽可能保留。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步骤“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包括: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使得所有像素感光单元采用调整后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场景下的暗部细节部分或大部分像素所在的亮度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二拍摄曝光参数。例如当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对应的直方图的波峰处于中间区域时,需要调整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使得直方图的波峰整体向左移动,以便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场景下的暗部细节部分或大部分像素所在的亮度部分尽可能保留。
简言之,HDR图像合成需要至少1张曝光时间较长和1张曝光时间较短的图像。对于曝光时间较长的图像而言,需要尽可能地保留暗部细节,表现在直方图在阴影区域的柱子高度尽可能高;反之,对于曝光时间较短的图像而言,需要尽可能地保留高光细节,表现在直方图在高光区域的柱子高度尽可能高。而在图像预览阶段,通过曝光控制单元对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和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所包含的像素感光单元进行不同程度的曝光,从而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和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并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来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以及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来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在图像拍摄阶段,采用第一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一拍摄曝光,得到暗部细节尽可能保留的图像,如图2所示;以及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高光细节尽可能保留的图像,如图3所示。而后采用HDR算法对图2和图3进行合成,合成得到的HDR图像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图4相较于图2、图3而言,无论是暗部细节还是高光细节都得到了很好地保留。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对第一预览图像数据进行数字增益补偿,使得进行数字增益补偿后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上的像素点的亮度均值与第二预览图像数据中非过曝像素点的亮度均值保持一致,并采用数字增益补偿后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来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所述非过曝像素点为第二预览图像数据上亮度值处于饱和亮度范围内的像素点。第二预览图像数据上的过曝像素点的亮度值往往较大,会影响到对亮度均值的计算(即使得亮度均值整体偏大),这种情况下,在不过曝的情况下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亮度均值很难达到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的像素均值。因而在计算过程中,是将数字增益补偿后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上的亮度均值与第二预览图像数据中非过曝像素点的亮度均值进行比较。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在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和第二预览图像数据之后,只对第二预览图像数据进行显示,对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不进行显示。用户在拍摄图像过程中,一般会先进行预览操作,当点击拍摄按钮(即装置接收到图像拍摄指令)时,才会对图像进行拍摄。在预览阶段,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上的像素点由于曝光程度较低,整体表现偏暗,如果进行显示,将影响到用户的视觉体验。为了提高用户在预览阶段的视觉体验,因而在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和第二预览图像数据之后,只对第二预览图像数据进行显示,对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不进行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曝光参数包括快门参数、光圈参数、曝光补偿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曝光参数的不同,决定了像素感光单元进行曝光的程度不同,得到的图像数据的亮度值也就不同。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摄像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应用于摄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进入步骤S601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得到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并使得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
而后进入步骤S602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曝光单元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进行第一预览曝光之前,曝光控制单元以预设数量个像素感光单元为同一单位,将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感光单元合并作为一个大面积高灵敏度像素感光单元。具体是通过同一连接线将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感光单元与模数转换器连接,即同一单位的像素感光单元都与某一连接线连接,该连接线又与模数转换器连接。
在进行第二预览曝光之前,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与模数转换器建立连接。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连接;所述方法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并对经过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的图像进行第一处理,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处理包括:以预设数量个像素为单位,将图像上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点拟合为一个像素点。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以下步骤:
在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与第二拍摄曝光参数之后,接收图像拍摄指令,通过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单元,采用第一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一拍摄曝光,得到第一拍摄图像数据,以及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对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第二拍摄图像数据;
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单元,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重复上述步骤N次,得到N帧第二拍摄图像数据;
对N帧第二拍摄图像数据进行叠加,得到虚拟长曝光图像数据;
将虚拟长曝光图像数据与1帧第一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使得所有像素感光单元采用调整后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拍摄场景下的高光细节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一拍摄曝光参数。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使得所有像素感光单元采用调整后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场景下的暗部细节部分或大部分像素所在的亮度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在某些实施例中,曝光参数包括快门参数、光圈参数、曝光补偿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
在某些实施例中,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和计算机程序;
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首先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预设曝光程度。优选的,预设曝光程度为拍摄HDR图像正常图像所需的曝光程度。曝光单元包括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和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和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所包含的像素感光单元互不重叠。
如图7和图8所示,曝光单元共包括9x6个像素感光单元,其中黑色填充部分表示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所包含的像素感光单元,白色填充部分表示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所包含的像素感光单元。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所包含的像素感光单元可以相较于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所包含的像素感光单元规则排布,如图8所示,可以以6个像素感光单元(2行3列)为单位,每6个像素感光单元中,有5个像素感光单元为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所包含的像素感光单元,剩余1个像素感光单元为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所包含的像素感光单元。当然,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所包含的像素感光单元可以相较于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所包含的像素感光单元不规则排布,如图7所示。
而后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和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不仅可以用于确定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即曝光程度低于正常曝光参数的图像对应的拍摄参数),还可以用于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即曝光程度为正常曝光参数的图像对应的拍摄参数)。
具体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的方式如下: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使得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采用调整后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拍摄场景下的高光细节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一拍摄曝光参数。例如当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对应的直方图的波峰处于中间区域时,需要调整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使得直方图的波峰整体向右移动,以便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上的高光细节尽可能保留。
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的方式如下: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使得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采用调整后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拍摄场景的暗部细节或者大部分(即数量超过预设数量)像素所在的亮度信息联系区间细节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二拍摄曝光参数。例如当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对应的直方图的波峰处于中间区域时,需要调整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使得直方图的波峰整体向左移动,以便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场景下的暗部细节部分或大部分像素所在的亮度部分尽可能保留。
每一像素感光单元包括光电感应单元131和放大器132,光电感应单元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以为光敏二极管;放大器132用于对光电感应单元131转换得到的电流信号进行放大,而后放大后的电流信号进入模数转换器104进行模数转换,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进行输出,处理器根据数字信号的大小就可以生成相应的图像数据。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的曝光动态范围大于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的像素感光单元的曝光动态范围。优选的,为了使得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的曝光动态范围更大,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在硬件实现上,所采用的电容相较于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的像素感光单元所采用的电容的电荷存储容量来得更大,从而使得第一预览图像能够在图像亮度和图像动态范围间获得更好的平衡。
实施例一:请参阅图9,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的电路结构图。其中,P为光电二极管,用于接收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K为放电开关,C1为COMS等效电容,C2为拓展电容,G为放大器。相较于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而言,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多并联了C2用于转移电荷,保证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中的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荷能够更多的被存储,而不会快速饱和,从而有效提高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的曝光动态范围。
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的电路结构图。其中,G为放大器。在这一实施例中,可以采用过饱和自动释放电荷并重采样的方式来累计过饱和次数,进而提高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的曝光动态范围。具体地,预先设置参考电压,当光电二极管P接收光信号转换得到的电压超过参考电压时,通过导通开关K2,使得COMS等效电容C1存储的电荷得到释放,同时将计数器的值+1。这样,通过统计计数器的值就可以换算出本次光电二极管溢出部分的电荷,保证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中的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荷不会处于饱和状态(饱和后即放电),从而有效提高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的曝光动态范围。
如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涉及的曝光单元的电路结构图。图11中有9个像素感光单元(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任意数量,这里只是以9个举例说明),位于正中心的像素感光单元(图11中用椭圆圈出)为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周围的8个像素感光单元为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从图11中可以看出,相较于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而言,位于正中心的像素感光单元多并联了电容C2用于转移电荷,保证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中的光电二极管产生的电荷能够更多的被存储,而不会快速饱和,从而有效提高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的曝光动态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模数转换器104(即图11中的AD)的数量为多个,一般相同列的像素感光单元与同一模数转换器连接,并根据时序依次进行模数转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模数转换器与像素感光单元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其他组合,例如可以是以行来划分,将同一行的像素感光单元与同一模数转换器,也可以是跨行或跨列的某一个或多个像素感光单元连接至同一模数转换器。简言之,同一模数转换器连接的像素感光单元,其即可以是包含有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以及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也可以是只包含第二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还可以是只包含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中的像素感光单元。
在本实施方式中,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
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预设曝光程度;
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和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的拍摄参数还可以为大于两个,即根据第一预览图像可以确定三个以上的拍摄曝光参数,从而在图像拍摄阶段,指导曝光单元进行多重曝光。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摄像方法和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和计算机程序;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得到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并使得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采用上述方案,在图像预览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曝光参数进行不同程度的曝光,并根据曝光得到的预览图像数据确定拍摄曝光参数,使得在图像拍摄过程中,可以直接采用图像预览阶段确定的拍摄曝光参数进行拍摄,相较于在图像拍摄阶段先确定拍摄曝光参数、再进行曝光拍摄的方式,上述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图像拍摄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和计算机程序;
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得到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并使得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
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曝光单元连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进行第一预览曝光之前,曝光控制单元以预设数量个像素感光单元为同一单位,将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感光单元合并作为一个大面积高灵敏度像素感光单元;
在进行第二预览曝光之前,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与模数转换器建立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连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并对经过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的图像进行第一处理,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处理包括:以预设数量个像素为单位,将图像上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点拟合为一个像素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与第二拍摄曝光参数之后,接收图像拍摄指令,通过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单元,采用第一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一拍摄曝光,得到第一拍摄图像数据,以及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对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第二拍摄图像数据;
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步骤“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单元,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重复上述步骤N次,得到N帧第二拍摄图像数据;
对N帧第二拍摄图像数据进行叠加,得到虚拟长曝光图像数据;
将虚拟长曝光图像数据与1帧第一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步骤“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使得所有像素感光单元采用调整后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拍摄场景下的高光细节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一拍摄曝光参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步骤“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使得所有像素感光单元采用调整后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二预览图像数据上的暗部细节部分或大部分像素所在的亮度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曝光参数包括快门参数、光圈参数、曝光补偿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
9.一种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摄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
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以及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得到第二预览图像数据,并使得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
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曝光单元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进行第一预览曝光之前,曝光控制单元以预设数量个像素感光单元为同一单位,将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感光单元合并作为一个大面积高灵敏度像素感光单元;
在进行第二预览曝光之前,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与模数转换器建立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模数转换器与每一个像素感光单元分别通过不同的连接线连接;所述方法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各个像素感光单元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并对经过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的图像进行第一处理,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处理包括:以预设数量个像素为单位,将图像上属于同一单位的像素点拟合为一个像素点。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以下步骤:
在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与第二拍摄曝光参数之后,接收图像拍摄指令,通过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单元,采用第一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一拍摄曝光,得到第一拍摄图像数据,以及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对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第二拍摄图像数据;
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拍摄图像数据和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控制曝光单元,采用第二拍摄曝光参数进行第二拍摄曝光,得到第二拍摄图像数据;重复上述步骤N次,得到N帧第二拍摄图像数据;
对N帧第二拍摄图像数据进行叠加,得到虚拟长曝光图像数据;
将虚拟长曝光图像数据与1帧第一拍摄图像数据采用HDR算法合成为HDR图像。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使得所有像素感光单元采用调整后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一预览图像数据在当前拍摄场景下的高光细节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一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一拍摄曝光参数。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二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二拍摄曝光参数包括:
通过曝光控制单元调整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使得所有像素感光单元采用调整后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二预览曝光后,得到的第二预览图像数据上的暗部细节部分或大部分像素所在的亮度部分尽可能保留,记录此时的第二预览曝光参数为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16.如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曝光参数包括快门参数、光圈参数、曝光补偿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
17.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和计算机程序;
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预设曝光程度;
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和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18.一种摄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曝光单元、曝光控制单元、处理器;
所述曝光单元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感光单元;所述曝光控制单元与每个像素感光单元均连接;
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图像预览指令,曝光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像素感光单元阵列采用第一预览曝光参数进行第一预览曝光,得到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的曝光程度小于预设曝光程度;
根据第一预览图像数据确定第一拍摄曝光参数和第二拍摄曝光参数。
CN201810748497.3A 2018-07-10 2018-07-10 摄像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708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8497.3A CN110708468B (zh) 2018-07-10 2018-07-10 摄像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8497.3A CN110708468B (zh) 2018-07-10 2018-07-10 摄像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8468A true CN110708468A (zh) 2020-01-17
CN110708468B CN110708468B (zh) 2021-10-12

Family

ID=691923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48497.3A Active CN110708468B (zh) 2018-07-10 2018-07-10 摄像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8468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4638A (zh) * 2020-04-30 2020-09-11 深圳英飞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机宽动态成像曝光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3766124A (zh) * 2021-08-31 2021-12-07 广东艾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10600A (zh) * 2021-08-12 2021-12-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3965688A (zh) * 2021-11-30 2022-01-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摄像模组、摄像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7120A1 (en) * 2007-12-07 2009-06-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sensor, image taking apparatus, and state inspection system
CN101904166A (zh) * 2007-12-19 2010-12-01 伊斯曼柯达公司 使用预览图像选择曝光的摄像装置
CN103685992A (zh) * 2013-12-31 2014-03-26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生成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方法及图像传感器
CN104836947A (zh) * 2015-05-06 2015-08-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和装置
US20150244916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CN105827964A (zh) * 2016-03-24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60248990A1 (en) * 2015-02-23 2016-08-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sensor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ing same
CN106534714A (zh) * 2017-01-03 2017-03-22 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曝光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483836A (zh) * 2017-09-27 2017-1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707827A (zh) * 2017-11-14 2018-02-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高动态图像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09593A (zh) * 2017-11-13 2018-03-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图像的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47120A1 (en) * 2007-12-07 2009-06-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sensor, image taking apparatus, and state inspection system
CN101904166A (zh) * 2007-12-19 2010-12-01 伊斯曼柯达公司 使用预览图像选择曝光的摄像装置
CN103685992A (zh) * 2013-12-31 2014-03-26 上海集成电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生成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方法及图像传感器
US20150244916A1 (en) * 2014-02-21 2015-08-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of the same
US20160248990A1 (en) * 2015-02-23 2016-08-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e sensor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ing same
CN104836947A (zh) * 2015-05-06 2015-08-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和装置
CN105827964A (zh) * 2016-03-24 2016-08-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534714A (zh) * 2017-01-03 2017-03-22 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曝光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7483836A (zh) * 2017-09-27 2017-1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09593A (zh) * 2017-11-13 2018-03-1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拍摄图像的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7707827A (zh) * 2017-11-14 2018-02-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高动态图像拍摄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4638A (zh) * 2020-04-30 2020-09-11 深圳英飞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摄像机宽动态成像曝光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3810600A (zh) * 2021-08-12 2021-12-1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终端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3766124A (zh) * 2021-08-31 2021-12-07 广东艾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拍照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65688A (zh) * 2021-11-30 2022-01-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传感器、摄像模组、摄像装置及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8468B (zh) 2021-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8468B (zh) 摄像方法和装置
US928839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8174590B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image pickup method
CN104038702B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7978240B2 (en) Enhancing image quality imaging unit and image sensor
US8310562B2 (en) Imaging control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control method for compressing the dynamic range of image data
US911885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optical black compensation of added images
JP3822393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制御方法
JP2014154982A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2105225A (ja)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13127338A1 (zh) 成像方法及成像装置
US20070139543A1 (en) Auto-adaptive frame rate for improved light sensitivity in a video system
CN110233972B (zh) 一种摄像方法和装置
JP2016208402A (ja)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JP4335728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170131B2 (ja) 撮像制御方法および撮像制御装置
JP2005080190A (ja) ホワイトバランス調整方法及び電子カメラ
JP4814749B2 (ja) 固体撮像装置
JPH0698227A (ja) システムクロック可変形ディジタル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7020463B2 (ja) 撮像装置
JP2018093301A (ja) 撮像素子及び撮像素子の制御方法
JP2012195675A (ja) 撮像装置
JP6590055B2 (ja) 撮像装置
JP3794672B2 (ja) 固体撮像装置
JP2004056407A (ja) 固体電子撮像素子および固体電子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350003 building 18, No.89, software Avenue, Gulou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Ruixin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ddress before: 350003 building 18, No.89, software Avenue, Gulou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Fuzhou Rockchips Electronics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