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4934A -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4934A
CN110704934A CN201910965798.6A CN201910965798A CN110704934A CN 110704934 A CN110704934 A CN 110704934A CN 201910965798 A CN201910965798 A CN 201910965798A CN 110704934 A CN110704934 A CN 1107049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ormation
value
monitoring
display method
monitoring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657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国栋
许杰
黄永进
杨石飞
褚伟洪
潘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GID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GID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GID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GIDI Engineering Consult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657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49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4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49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4Browsing; Visualisation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20Finite element generation, e.g. wire-frame surface description, tesse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ometr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结构监测数据;S2、将结构网格化;S3、采用插值算法,计算各网格变形值;S4、通过颜色或放大变形值的方式显示所述结构的变形效果。本发明将结构监测数据采用变形色彩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展现,减少监测人员对基坑变形情况核查的工作量,通过变形监测技术提高了结构监测数据判读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可能发生的人为遗漏;将BIM三维可视化技术与变形值色彩表达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新的结构监测数据后处理模式和数据判读方式使基坑变形情况更加直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结构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ui 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快速推广,其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也在逐渐加深。通过BIM技术可以将结构的基本信息实现模型的可视化、参数化。随着基坑变形监测技术的发展,数据采集已经实现实时、自动化、无线传输等新技术,数据采集的数据量呈几何级增长,传统人工方法一般采用一天一测或者一天两测,当采用自动化监测新技术后实现了一天多测,海量的监测数据对监测数据的展示提出了挑战,新型的监测数据展示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结构监测数据;
S2、将结构网格化;
S3、采用插值算法,计算各网格变形值;
S4、通过颜色或放大变形值的方式显示所述结构的变形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选择所述结构的一个面设置剖切线,对所述结构按照剖切线进行网格剖切,形成多个实体。
进一步地,所述结构的尺寸长B、宽为A,单个所述网格的长为b、宽度为a,所述a/A、b/B值均不高于1。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所述结构按照剖切线进行网格剖切后,将收集到的结构监测数据与监测点所在位置的网格进行对应;
S32、将网格与对应的监测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对所述结构的其余位置未知监测数据的网格进行插值计算,将插值计算得到的监测数据赋予对应的网格。
进一步地,所述插值计算的方法为线性插值或二次曲线插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通过颜色方式显示结构变形效果包括:
S401、设置颜色渐变色带,通过所述色带的RGB值与变形监测值建立对应关系;
S402、将网格赋予变形监测值对应的RGB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通过放大变形值的方式显示结构变形效果包括:
S411、将变形监测值放大n倍,并将放大后的变形监测值形成单元格,所述单元格在垂直于所述结构的面上发生位移;
S412、将所述单元格赋予放大后的变形值。
进一步地,所述将变形监测值放大倍n的取值范围为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可直观、高效展示结构实时变形监测数据,提高用户对工程监测数据的可视化体验;
2)、清晰地结构变形云图展示技术,有利于工程人员对整个实体结构变形的掌控,通过监测数据的快速响应与反馈,有利于对工程风险提前预控,保证工程安全;
3)、本方法适用面广,对各种工程结构类型均有良好的实用性,对于基坑工程地连墙、地上结构梁、板、柱都能适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网格化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网格化尺寸标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色带的RGB值与变形监测值的对应关系图;
图4是本发明的单元格位移与变形监测值对应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矩形基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地连墙围护深层水平位移的实际监测值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地连墙围护深层水平位移的插值计算值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地连墙围护网格划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2所示,本发明的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结构监测数据;本发明中,需要统一监测数据的单位,监测数据应收集完整,保证实际布设的每个监测点都有监测数据,为实现结构变形监测趋势查看,另需保证每个监测点在多次监测时都能收集到监测数据,收集到的监测数据真实、可靠,能够反映结构的实际变形。
S2、将结构网格化;选择所述结构的一个面设置剖切线,对所述结构按照剖切线进行网格剖切,形成多个实体。所述结构的尺寸长B、宽为A,单个所述网格的长为b、宽度为a,本发明中,为保证云图效果良好,需要控制a/A、b/B的值在一定范围区间内,即结构实体的单个网格足够小,才能保证云图效果,优选地,所述a/A、b/B值均不高于1。
S3、采用插值算法,计算各网格变形值;
S4、通过颜色或放大变形值的方式显示所述结构的变形效果。
本发明的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所述结构按照剖切线进行网格剖切后,将收集到的结构监测数据与监测点所在位置的网格进行对应;
S32、将网格与对应的监测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对所述结构的其余位置未知监测数据的网格进行插值计算,将插值计算得到的监测数据赋予对应的网格。优选地,本发明的所述插值计算的方法为线性插值或二次曲线插值。
参阅图3所示,所述步骤S4中,通过颜色方式显示结构变形效果包括:
S401、设置颜色渐变色带,通过所述色带的RGB值与变形监测值建立对应关系;如图3所示,对应的色带的RGB值与变形监测值一一对应,如:颜色1(R=a1,G=b1,B=c1)、颜色2(R=a2,G=b2,B=c2),颜色3(R=a3,G=b3,B=c3)分别对应所有变形监测值中的最小值、中间值与最大值,中间变形监测值对应的RGB值通过线性插值方法或者二次曲线拟合方法进行确定,可根据不同可视化效果进行选择。
S402、将网格赋予变形监测值对应的RGB值。具体地,在确认网格插值计算得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RGB值后,将对应的单个网格根据RGB值赋予色彩即可,然后通过全局视角查看整个结构模型,即可查看到结构体的变形云图,用户可以通过查看实体模型颜色来辨别结构体具体位置的变形大小,从而提前预控因结构变形过大导致的风险事件。
参阅图4所示,所述步骤S4中,通过放大变形值的方式显示结构变形效果包括:
S411、将变形监测值放大n倍,并将放大后的变形监测值形成单元格,所述单元格在垂直于所述结构的面上发生位移;鉴于最终展示效果,需要对n值的取值范围进行确认,结构位移变形取值单位为毫米,结构的尺度取值单位为米,本发明中,所述将变形监测值放大倍n的取值范围为1~+∞。
S412、将所述单元格赋予放大后的变形值。具体地,在确认网格插值计算得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变形值后,将对应的单个单元格根据放大后的变形值发生位移,然后通过全局视角查看整个结构模型,即可查看到结构体的变形效果,用户可以通过查看实体模型变形来辨别结构体具体位置的变形大小,从而提前预控因结构变形过大导致的风险事件。
实施例一:
参阅图5-8所示,以某矩形基坑为例,基坑还未开挖,基坑围护顶部圈梁平面轮廓为矩形,当基坑开挖后,顶部圈梁发生位移变形。圈梁埋设xi、xj、xk和yi、yj、yk等圈梁位移监测点,当圈梁变形后xi、xj、xk和yi、yj、yk等监测点发生位移至xi+1、xj+1、xk+1和yi+1、yj+1、yk+1,围护内部埋设多个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管。
1)获取结构监测数据:收集所有圈梁位移监测点、及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可根据已收集的监测数据拟合形成变形曲线。
2)采用插值算法,计算各网格变形值:将基坑一侧边界等间距划分,划分为20份,即a/A值为0.05,然后,根据已知的圈梁测值及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数据,采用线性插值方法,计算出其余位置的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数据。
3)选择颜色,设置颜色渐变色带,通过色带RGB值与变形监测值建立对应关系:颜色1(R=255,G=0,B=0)、颜色2(R=0,G=255,B=0),颜色3(R=0,G=0,B=255)分别对应所有变形监测值中的最小值、中间值与最大值,中间变形监测值对应的RGB值通过线性插值方法进行插值计算。
4)将结构“网格化”:沿着基坑地连墙深度方向进行网格划分40份,即b/B值为0.025。
5)将网格赋予变形监测值对应的RGB值:在确认网格插值计算得到的监测数据对应的RGB值后,将对应的单个网格根据RGB值赋予色彩即可,然后通过全局视角查看整个结构模型,即可查看到结构体的变形云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结构监测数据;
S2、将结构网格化;
S3、采用插值算法,计算各网格变形值;
S4、通过颜色或放大变形值的方式显示所述结构的变形效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选择所述结构的一个面设置剖切线,对所述结构按照剖切线进行网格剖切,形成多个实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的尺寸长B、宽为A,单个所述网格的长为b、宽度为a,所述a/A、b/B值均不高于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所述结构按照剖切线进行网格剖切后,将收集到的结构监测数据与监测点所在位置的网格进行对应;
S32、将网格与对应的监测数据作为边界条件,对所述结构的其余位置未知监测数据的网格进行插值计算,将插值计算得到的监测数据赋予对应的网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值计算的方法为线性插值或二次曲线插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过颜色方式显示结构变形效果包括:
S401、设置颜色渐变色带,通过所述色带的RGB值与变形监测值建立对应关系;
S402、将网格赋予变形监测值对应的RGB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通过放大变形值的方式显示结构变形效果包括:
S411、将变形监测值放大n倍,并将放大后的变形监测值形成单元格,所述单元格在垂直于所述结构的面上发生位移;
S412、将所述单元格赋予放大后的变形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变形监测值放大倍n的取值范围为1~+∞。
CN201910965798.6A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 Pending CN1107049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5798.6A CN110704934A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65798.6A CN110704934A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4934A true CN110704934A (zh) 2020-01-17

Family

ID=691995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65798.6A Pending CN110704934A (zh) 2019-10-12 2019-10-12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4934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5520A (zh) * 2020-04-03 2020-07-10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CAD与WebGl的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方法
CN112836789A (zh) * 2020-12-27 2021-05-25 苏州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神经网络算法的地连墙变形动态预测方法
CN114254426A (zh) * 2022-02-28 2022-03-29 深圳大学 地下空间深基坑开挖风险监测的轻量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2642A (zh) * 2015-12-11 2016-03-30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带有时间轴和变形色彩的三维可视化基坑监测数据方法
CN105586995A (zh) * 2016-03-04 2016-05-18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深基坑变形监测方法
CN106815439A (zh) * 2017-01-20 2017-06-09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9934474A (zh) * 2019-03-05 2019-06-25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深基坑监测风险评估系统及评估方法
CN110263365A (zh) * 2019-05-06 2019-09-20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离散光滑插值技术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2642A (zh) * 2015-12-11 2016-03-30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带有时间轴和变形色彩的三维可视化基坑监测数据方法
CN105586995A (zh) * 2016-03-04 2016-05-18 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深基坑变形监测方法
CN106815439A (zh) * 2017-01-20 2017-06-09 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109934474A (zh) * 2019-03-05 2019-06-25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深基坑监测风险评估系统及评估方法
CN110263365A (zh) * 2019-05-06 2019-09-20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离散光滑插值技术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孟永东等: "边坡工程中监测数据场三维云图实时动态可视化方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95520A (zh) * 2020-04-03 2020-07-10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CAD与WebGl的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方法
CN111395520B (zh) * 2020-04-03 2022-01-28 沈阳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CAD与WebGl的装配式结构预制柱和叠合梁深化设计方法
CN112836789A (zh) * 2020-12-27 2021-05-25 苏州大学 一种基于复合神经网络算法的地连墙变形动态预测方法
CN114254426A (zh) * 2022-02-28 2022-03-29 深圳大学 地下空间深基坑开挖风险监测的轻量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CN114254426B (zh) * 2022-02-28 2022-05-17 深圳大学 地下空间深基坑开挖风险监测的轻量可视化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04934A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Web端轻量化展示方法
JP6103828B2 (ja) トンネル内空変位計測方法
CN104501766B (zh) 深基坑开挖边坡垂直位移矢量角监测参数与预警方法
CN105442642A (zh) 带有时间轴和变形色彩的三维可视化基坑监测数据方法
CN106682325B (zh) 基于bim的拱坝施工期变形场动态拟合分析方法
CN106339820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水工建筑物实测性态多维度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0030972A (zh) 基于ExcelVBA的隧道超欠挖检测方法
CN111191880A (zh) 一种基于数字化映射的边坡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方法
CN103425054B (zh) 一种基于数字化的电力隧道施工控制方法
CN111441330A (zh) 基于bim+gis的基坑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09615696B (zh) 一种工程地质信息三维可视化处理方法
CN110263365A (zh) 一种基于离散光滑插值技术的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CN113158451A (zh) 一种基于一维洪水演进模型的大区域河流三维模拟方法
CN116663762A (zh) 一种城市规划地下空间勘察测绘方法及系统
KR100683120B1 (ko) 일조권 침해 분석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5238553A (zh) 一种地埋管线渗漏浸蚀的危险区域划分方法和系统
CN105976430A (zh) 建筑物变形的三维分析系统及方法
CN115637743A (zh) 一种深大基坑施工智能监测变形的方法
JP3691454B2 (ja) 地盤変位測位システム
CN102800128A (zh) 利用散点图矩阵和回归分析建立地形描述精度模型的方法
CN114511995B (zh) 一种基于cesium模型的洪水分级预警方法
JP5780413B2 (ja) 堆積量推定方法、堆積量推定図、及び堆積量推定プログラム
CN110717290B (zh) 一种基于三次插补法画大坝等值线的方法
CN111765868A (zh)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并按不同网格划分的土方测量方法
JP2000266859A (ja) 地震動推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