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3721A - 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3721A
CN110703721A CN201911180119.0A CN201911180119A CN110703721A CN 110703721 A CN110703721 A CN 110703721A CN 201911180119 A CN201911180119 A CN 201911180119A CN 110703721 A CN110703721 A CN 110703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limit
data
production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18011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3721B (zh
Inventor
周燕
王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Int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Products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18011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37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3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3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3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37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7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produc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252Scheduling production, machining, job sh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包括:使用针对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的第一控制界限来监控所述生产过程;针对所述生产过程的即将发生的改变,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二控制界限,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响应于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Description

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信息处理,更具体地,涉及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过程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生产环境中,例如产品制造、产品测试,等等。通过对与生产过程相关的被控参数进行监控并据此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成本、增加产量并提高产品质量。
尽管相关理论和技术已得到较为成熟的发展,但面对日益复杂的生产环境和更高程度的控制需求,过程控制系统在具体实施时仍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一些选出的概念,其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被进一步描述。该发明内容部分并非是要标识出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任何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是要被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针对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的第一控制界限来监控所述生产过程;针对所述生产过程的即将发生的改变,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二控制界限,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响应于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使用针对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的第一控制界限来监控所述生产过程的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生产过程的即将发生的改变,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二控制界限的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用于响应于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模块。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其用于存储指令;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用针对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的第一控制界限来监控所述生产过程;针对所述生产过程的即将发生的改变,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二控制界限,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响应于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公开中描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对本公开的实现以示例的形式而非限制的形式进行了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实施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示例性环境;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示例性数据流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示例性装置的框图;以及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示例性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说明书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实现无需这些具体细节就可以实施。在其它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电路、结构和技术,以免影响对说明书的理解。
说明书通篇中对“一个实现”、“实现”、“示例性实现”、“一些实现”、“各种实现”等的引述表示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现可以包括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然而,并不是说每个实现都必须要包含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一些实现可以具有针对其它实现描述的特征中的一些、全部,或者不具有针对其它实现描述的特征。
在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可能会用到术语“耦合”和“连接”及其派生词。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术语并非是要作为彼此的同义词。相反,在特定的实现中,“连接”用于表示两个或更多部件彼此直接物理或电接触,而“耦合”则用于表示两个或更多部件彼此协作或交互,但是它们可能、也可能不直接物理或电接触。
首先参照图1,其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实施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示例性操作环境100。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现中,操作环境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数据采集装置110以及控制装置120,数据采集装置110和控制装置120可以通过网络130来彼此通信地耦合。
数据采集装置110通常部署在生产过程中的适当位置处,例如,数据采集装置110可以部署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生产设备中、或者部署在生产设备附近。数据采集装置110用于在生产过程的执行期间采集生产数据,生产数据的示例可以包括图像数据、温度数据、速度数据、电流数据等各种类型的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例如,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指示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生产设备运行是否正常。通过对采集到的生产数据的监控,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例如由下面描述的控制装置120所进行的。生产过程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的制造、产品的测试,等等。一个完整的生产可以多个生产过程的组合,这些生产过程之间相互配合,彼此会对对方产生影响。
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数据采集装置110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是传感器,例如物联网(IoT)传感器。在一些实现中,数据采集装置110可以包括任意类型的传感器,例如:图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等等,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具体示例。在一些实现中,传感器被部署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生产设备中或其附近,用于采集与该生产设备的生产相关的数据。传感器可以被配置为按照指定的频率来采集生产数据,例如,所述指定的频率可以是传感器出厂时预设的。在一些示例中,传感器的数据采集频率可以是响应于来自外部(例如,监控装置120)的指示信号而调整的。
此外,在一些示例中,数据采集装置110也可以是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生产设备自身或其一部分,这里生产设备自身或其一部分能够直接提供相应的生产数据。
控制装置120可以被配置为基于数据采集装置110采集到的生产数据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控制装置120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移动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可穿戴设备,智能电话,蜂窝电话,手持设备,消息传送设备,计算机,个人计算机(PC),台式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手持计算机,平板计算机,工作站,迷你计算机,大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网络设备,web设备,基于处理器的系统,多处理器系统,消费电子设备,可编程消费电子设备,电视,数字电视,机顶盒,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现中,控制装置120通常可以部署在远离生产过程和相应的数据采集装置110的位置处。
在一些实现中,控制装置120的功能可以通过运行在其上的应用来实现。在一些示例中,控制装置110上可以运行有过程控制工具,过程控制工具用于对来源于至少一个数据采集装置110的生产数据进行处理以实施本公开中描述的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案。所述过程控制工具可以被实施为过程控制系统的一部分。在另一些示例中,所述过程控制工具可以被实施为控制装置110上的一个单独的组件。
网络130用于将数据采集装置110和控制装置120通信地耦合。网络130可以包括任意类型的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或者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的组合。通信网络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公共电话网(PSTN)、互联网(Internet)、内联网(Intranet)、物联网(IoT)、红外(IR)网络、蓝牙(Bluetooth)网络、近场通信(NFC)网络、ZigBee网络,等等。此外,尽管图1中示出了单个网络130,但是网络130可以被配置为包括多个网络。在一些实现中,控制装置120与至少一个数据采集装置110之间也可以不通过网络130而直接通信地耦合。
此外,在示例性操作环境100中还可以部署有一个或多个其它装置(未示出)。例如,操作环境100中可以部署有数据存储装置,例如数据库,用于存储采集到的生产数据等数据,以供后续需要时使用。此外,操作环境100中还可以部署有单独的计算装置,所述计算装置可以用于确定控制装置120进行的监控所需的控制界限。
此外,尽管在图1中控制装置120被示出为单个设备,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控制装置120也可以被实现为一组设备。在一些实现中,控制装置120可以被实施为一台服务器、服务器阵列或服务器集群。此外,在一些实现中,控制装置120或其至少一部分可以被部署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在一些实现中,控制装置120或其至少一部分可以被部署在云端,采用云计算技术来实现。本公开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特定架构。
在过程控制系统中,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通常需要针对指示该生产过程的状态的一个或多个被控参数来设置相应的控制界限。典型地,控制界限由上控制界限和下控制界限构成,其界定了在生产过程中被控参数的值的可允许范围,这是判断生产过程稳定性、确保过程质量的基础。例如,一旦发现被控参数值达到或超过控制界限,则可以认为所监控的该生产过程不再稳定,需要采取一定措施。
控制界限通常是基于从生产过程的执行中得到的批量的真实生产数据(如,批量的被控参数值)来计算得出的。然而,当有新的过程改变时,例如对生产过程的至少一部分的调整或更新,要实施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这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改变后的生产过程尚未有任何真实生产数据产生,也就无法据此计算出相对应的新的控制界限。
若针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执行不设置控制界限,显然存在非常大的风险,也与过程控制系统的原则相悖。另一方面,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若沿用旧的控制界限也并不合理,因为生产过程改变前后所产生的生产数据并不一样,采用旧控制界限并不能正确地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通常采取的方式是针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将控制界限放宽到规格界限,等待后续再进行调整。然而,不同于用于区分生产过程的质量或稳定性的控制界限的是,规格界限是根据产品的要求来预先设定的,其目的是用来区分产品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规格界限一旦被触及甚至超过,往往表示产品质量已经存在问题。因此,采用规格界限作为控制界限,意味着放松了对生产过程的监控从而存在潜在风险,而且降低的质量或稳定性控制对下游生产过程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接下来参考图2,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示例性方法200的流程图。方法200例如可以在图1中所示的控制装置120或任何类似的或相关的实体中实现。
示例性方法200可用于监控生产过程。如图2所示,方法200开始于步骤210。在该步骤210中,使用针对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的第一控制界限来监控所述生产过程。在一些实现中,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例如可以包括该生产过程的执行期间采集到的温度、压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各种类型的过程相关变量。
在一些实现中,在生产过程的执行期间,所述参数的值可以根据相应的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来确定,例如作为图1中的数据采集装置110的示例的那些传感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些实现中,传感器可以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来采集数据。在另一些实现中,传感器的采集动作也可以响应于外界触发,例如响应于来自控制装置120的指令,等等。
在一些实现中,数据采集装置110采集到的数据可以直接对应于所需的参数值。例如,压力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出作为被控参数的压力的当前值,温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出作为被控参数的温度的当前值;湿度传感器可以直接检测出作为被控参数的湿度的当前值,等等。
在一些实现中,还需要对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以确定所需的参数值。这样的数据处理可以由数据采集装置自身来完成,也可以借助于相应的数据处理装置。在一些实现中,数据采集装置和/或相应的数据处理装置等,也可以属于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在一些实现中,生产过程可以由多个阶段构成。所述多个阶段至少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其中,所述第一阶段例如可以进行产品的制造、产品的测试等任何适当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二阶段用于对采集到的针对所述第一阶段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包括所述参数的值在内的生产数据。在一个具体示例中,所述第一阶段用于加工制造一工件,而被控参数是工件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布置在第一阶段的输出端的、作为数据采集装置的示例的图像传感器对所输出的工件进行拍照而获得工件图像,然后在第二阶段中,通过对所采集到的该工件图像进行图像分析处理(例如,可以由相应的数据处理装置来完成),可以界定出图像中该工件的轮廓进而确定其长度值,作为被控参数的当前值。在另外的具体示例中,考虑被控参数是工件的直径、工件相对于载带上指定位置的偏移等情形,也可以采用类似于上述的机制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仅为示例而非限制,第二阶段所进行的数据处理可以取决于采集到的针对第一阶段的数据的具体情况而变化。
在一些实现中,所述第一控制界限是基于所述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例如,在生产过程执行期间,每一个生产周期都有相应的真实生产数据产生,其中包括被控参数值。所述被控参数值可以作为样本被存储在存储装置中,以供后续使用。在一些实现中,可以通过对已获取的预定数目的样本参数值进行统计分析来确定控制界限。更具体地,在一个实现中,可以计算N个样本参数值x1,x2,x3,…,xn的均值
Figure BDA0002291026720000071
和标准差σ,以
Figure BDA0002291026720000072
为中心线,上下3个σ的范围(即)定为控制界限。均值和标准差的计算方式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这里不再赘述。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取决于实际需要,在这里将更大的范围(例如,)或者更小的范围(例如,
Figure BDA0002291026720000075
)定为控制界限也同样是可能的。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控制界限的确定可以取决于具体实现而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特定示例。
此外,在生产环境中典型的情形是,存在着多个并行的相同的生产过程。在一些实现中,针对其中的特定一个生产过程的控制界限也可以是基于这样的多个相同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来确定的。这可以进一步降低确定该控制界限所需的等待时间。此外,也可以理解的是,这样确定的控制界限也可以被施加于多个相同生产过程中的其它一个或更多生产过程。
在一些实现中,控制界限可以由另外的一个或多个处理装置来确定并将其提供给控制装置120进行使用。此外,在一些实现中,也可以由控制装置120自身来确定要使用的控制界限。本公开并不限于此。
此外,在一些实现中,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可以包括,控制装置120通过显示屏来显示控制图,控制图的界面上例如可以包括上述的上下控制界限,以及在一些情况下还可以包括上述的中心线,等等。图中的各个数据点可以对应于被控参数的包括当前值在内的一段时间内采集到的一组值,由此可以使得控制装置120的操作人员直观地观察到所监控的生产过程的状态变化。
方法200然后前进到步骤220,在该步骤220中,针对所述生产过程的即将发生的改变,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二控制界限,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
在一些实现中,在确定生产过程即将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运行生产过程仿真器来提前对尚未真正实施的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仿真器的输入可以包括之前累积的用于相应生产过程的输入数据。仿真器在执行时能够尽可能准确模拟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真正执行环境,由此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与真正执行改变后的生产过程时得到的真实生产数据更为接近。此外,对于存在着多个并行的相同的生产过程的典型环境,所述输入数据还可以包括用于其它相同的生产过程的输入数据。
在一些实现中,基于这样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可以采用与前面讨论第一控制界限的确定时描述的类似的方式,使用统计分析工具来生成预测的控制界限,即,前文中所述的第二控制界限。在一个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实现中,在通过运行仿真器得到足够量的仿真生产数据之后,可以计算所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中预定数目的N个仿真样本参数值x1,x2,x3,…,xn的均值和标准差σ,将
Figure BDA0002291026720000082
定为第二控制界限。与无论是针对改变前的生产过程的第一控制界限、还是用于区分产品质量的规格界限相比,显然,该第二控制界限能够更合理地适应于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此外,在一些实现中,所述生产过程可以包括多个阶段,所述改变可以包括对于所述多个阶段中的一个或更多阶段的改变。此外,针对如前所述的所述生产过程至少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并且所述第二阶段用于对采集到的针对所述第一阶段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生产数据的情形,在一些实现中,所述改变可以是对所述第二阶段的改变。例如,所述改变可以是对于所述第二阶段中采用的数据处理算法(例如,图像分析处理算法)做出的改变,可以出于各种可能的原因来实施这样的改变,包括纠正原先的数据处理算法中的错误、改善数据处理算法的执行效率、提高作为数据处理算法的执行结果而获得的包括所述参数的值在内的生产数据的准确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步骤220中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可以包括对改变后的第二阶段进行仿真。在一个具体实现中,可以由仿真器利用之前累积的采集到的针对所述第一阶段的数据(其在这里是用于第二阶段的输入数据)来仿真运行改变后的数据处理算法,以此来得到仿真生产数据,进而可以如前所述的那样基于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所述第二控制界限。
之后,方法200前进到步骤230,在该步骤230中,响应于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现中,随着生产过程发生改变,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的监控所采用的控制界限可以同步地从针对改变前的生产过程的第一控制界限切换到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预测得出的第二控制界限。相比于传统方式中在遇到生产过程改变的场景时因缺乏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真实生产数据而将第一控制界限切换到相对宽松的规格界限的情况,本公开的一些实现中在同样的场景下采用的第二控制界限能够更有效地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
在一些实现中,以与前面类似的方式,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同样可以包括采用可视化的形式来呈现采集到的被控参数值与第二控制界限等的关系,由此使得控制装置120的操作人员直观地观察到所监控的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状态变化。此外,在一些实现中,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可以包括:响应于确定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中的所述参数的值满足与所述第二控制界限相关联的预设标准,发出警报信号以指示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状态异常。通过在生产过程发生改变时就立即转而采用第二控制界限来进行监控,可以及早发现改变后的生产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避免了常规方案中由于采用过于宽松的规格界限而使得生产过程稳定性无法有效控制,甚至引发在生产过程改变后的产品质量问题。
在一些实现中,前述的与第二控制界限相关联的预设标准例如可以包括:当前的参数值达到或超过第二控制界限,例如,等于或者大于第二控制界限中的上控制界限、等于或者小于第二控制界限中的下控制界限;一定时间段内有一定量的参数值达到或超过第二控制界限;或者一定时间段内有一定量的参数值虽然仍在第二控制界限之内,但持续位于中心线一侧;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预设标准可以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而变化,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具体示例。
此外,在一些实现中,发出警报信号可以包括:通过显示器以可视的形式指示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状态异常。附加地或者替代地,在一些实现中,发出警报信号可以包括:通过扬声器以可听的形式指示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状态异常。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它类型的用户可感知的指示方式也是可行的。此外,在一些实现中,所述信号还可以包括:向一个或多个目标接收者,例如控制装置120的操作人员,发送指示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状态异常的通知。通知的具体实现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式,例如:电话通知、短消息通知、电子邮件通知、和/或应用内通知,等等。
借助于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从而能及早发现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异常、并且在发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警告或通知,可以允许操作人员迅速启动相应的动作来分析、调查并处置异常状况,这对于降低生产过程的改变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尤为重要。
此外,在一些实现中,示例性方法2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三控制界限,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是基于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使用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来替代所述第二控制界限以继续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在一些实现中,在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之后,如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执行已经累积足够量的真实生产数据,则可以借助于与前面讨论的类似的方式(例如,使用统计分析工具),来确定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三控制界限。在成功确定第三控制界限之后,可以将当前使用的第二控制界限(即,预测的控制界限)切换为第三控制界限,用后者来继续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由此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改变期间的监控操作的平滑过渡。
此外,生产过程仿真器经常的用途是供操作人员进行错误调试,验证该生产过程的一个生产周期能否正常完成。由于这些以及其它原因,在很多情况下生产过程仿真器需要诸多手动配置才能运行,这是非常繁琐且耗时的。即便有已累积的足够多的输入数据,但由于将其配置到仿真器中需要重复的大量的手动操作,因此无法在短时间内产生确定预测的第二控制界限所需的足够量的仿真生产数据。在一些实现中,可以采用自动化配置工具来配置用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所需的批量数据。自动化配置工具可以基于用户的简单指定来自动读取批量输入数据的信息以及其它信息,并据此来生成仿真器运行所需的配置文件。仿真器根据配置文件来自动执行仿真从而产生足够量的仿真生产数据,这能够极大地提高效率,使得在生产过程真正发生改变之前确定预测的控制界限成为可能。
接下来转到图3,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示例性数据流图。该数据流图反映的是与预测的控制界限(即,前文中所述的第二控制界限)的确定相关的过程。如图3所示,通过把要用于生产过程仿真的批量数据的信息提供给自动化配置工具310,可以自动生成仿真器320进行仿真所需的全部配置数据。基于上述配置数据,仿真器320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由此产生足够量的仿真生产数据。上述仿真生产数据,更具体地其中的被控参数值,被提供给统计分析工具330,后者基于此按照指定的方式来确定出预测的控制界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设置自动化配置工具310的目的在于简化对仿真器320的操作,在一些替代的实现中,也可以将自动化配置工具310与仿真器320组合在一起。此外,在一些实现中,也可以不设置自动化配置工具310。
上文中结合图2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方法200的流程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方法200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并不是这里所描述的每一个操作都是实现本公开的一个特定实现所必需的。在另外一些实现中,方法200还可以包括在说明书中描述的其它操作。可以理解的是,示例性方法200的各种操作可以用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
下面参考图4,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示例性装置400的框图。装置400例如可以在图1中所示的控制装置120或任何类似的或相关的实体中实现。
示例性装置400可用于监控生产过程。如图4所示,装置400可以包括模块410,其用于使用针对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的第一控制界限来监控所述生产过程。装置400还可以包括模块420,其用于针对所述生产过程的即将发生的改变,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二控制界限,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此外,装置400还可以包括模块430,其用于响应于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此外,在一些实现中,装置400还可以包括附加的模块,用于执行说明书中已经描述的其它操作,例如结合图2的示例性方法200的流程图而描述的各种操作。例如,装置400可以包括用于在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之后,基于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来确定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三控制界限的模块;例如,装置400还可以包括用于使用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来替代所述第二控制界限以继续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模块,等等。此外,在一些实现中,装置400的各种模块还可以进行组合或拆分,例如,模块410和模块430可以组合为一个监控模块,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示例性装置400可以用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
现在转到图5,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现的示例性设备500的框图。设备500例如可以在图1中所示的控制装置120或任何类似的或相关的实体中实现。
示例性设备可用于监控生产过程。如图5所示,设备5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10。处理器510可以包括任意类型的通用处理单元(例如但不限于:CPU、GPU,等等)、专用处理单元、核心、电路、控制器,等等。此外,示例性设备5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520,存储器520可以包括任意类型的可以用于存储数据的介质。在一个实现中,存储器520被配置为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执行时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510执行本文中所述的操作,例如,结合图2的示例性方法200的流程图而描述的各种操作,等等。
此外,在一些实现中,设备500还可以耦合到或配备有一种或多种外设部件,所述外设部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扬声器、鼠标、键盘,等等。另外,在一些实现中,设备500还可以配备有通信接口,其可以支持各种类型的有线/无线通信协议以与通信网络进行通信。通信网络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公共电话网、互联网、内联网、物联网、红外网络、蓝牙网络、近场通信(NFC)网络、ZigBee网络,等等。
此外,在一些实现中,上述及其它部件之间可以经由一种或多种总线/互连来相互通信,所述总线/互连可以支持任何合适的总线/互连协议,包括外围组件互连(PCI)、快速PCI快速、通用串行总线(USB)、串行附接SCSI(SAS)、串行ATA(SATA)、光纤通道(FC)、系统管理总线(SMBus),或其它合适的协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于设备500的结构的上述描述仅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其它结构的设备/系统也是可行的,只要能够用来实现本文中所述的功能,例如,前面结合示例性方法200所描述的。
本公开的各种实现可以包括或操作多个组件、部件、单元、模块、实例或机制,其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来实现。硬件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设备、处理器、微处理器、电路、电路元件(例如、晶体管、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等等)、集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LD)、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存储单元、逻辑门、寄存器、半导体器件、芯片、微芯片、芯片组,等等。软件的示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软件组件、程序、应用、计算机程序、应用程序、系统程序、机器程序、操作系统软件、中间件、软件模块、例程、子例程、函数、方法、过程、软件接口、应用编程接口(API)、指令集、计算机代码、计算机代码段、字、值、符号、或其任意组合。确定一个实现是使用硬件、软件、和/或固件来实现可以取决于多种因素而变化,例如期望的计算速率、功率级别、耐热性、处理周期预算、输入数据速率、输出数据速率、存储器资源、数据总线速度,以及其它的设计或性能约束,正如一个给定的实现所期望的。
这里描述的一些实现可以包括制品。制品可以包括存储介质。存储介质的示例可以包括用任意方法或技术实现的用以存储信息(例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它数据)的易失性的和非易失性的、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闪速存储器或其它存储器技术,光盘(CD)、数字多用盘(DVD)或其它光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任何其它的能够用于存储信息的介质。在一些实现中,制品可以存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在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处理单元执行这里所述的操作。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包括任意合适类型的代码,例如,源代码、编译代码、解释代码、可执行代码、静态代码、动态代码,等等。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使用任意适当的高级的、低级的、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的、编译的和/或解释的编程语言来实现。
下面描述本公开的一些示例性实现。
示例1:一种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用针对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的第一控制界限来监控所述生产过程;针对所述生产过程的即将发生的改变,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二控制界限,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响应于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示例2:在示例1的方法中,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包括:响应于确定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中的所述参数的值满足与所述第二控制界限相关联的预设标准,发出警报信号以指示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状态异常。
示例3:在示例1的方法中,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三控制界限,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是基于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使用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来替代所述第二控制界限以继续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示例4:在示例1的方法中,使用自动化配置工具来配置用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所需的批量数据。
示例5:在示例1的方法中,所述生产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并且其中,所述改变包括对所述多个阶段中的一个或更多阶段的改变。
示例6:在示例5的方法中,所述多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述第二阶段用于对采集到的针对所述第一阶段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包括所述参数的值的生产数据,并且其中,所述改变包括对所述第二阶段的改变,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第二阶段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
示例7:一种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使用针对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的第一控制界限来监控所述生产过程的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生产过程的即将发生的改变,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二控制界限的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用于响应于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模块。
示例8:在示例7的装置中,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包括:响应于确定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中的所述参数的值满足与所述第二控制界限相关联的预设标准,发出警报信号以指示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状态异常。
示例9:在示例7的装置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三控制界限的模块,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是基于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用于使用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来替代所述第二控制界限以继续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模块。
示例10:在示例7的装置中,使用自动化配置工具来配置用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所需的批量数据。
示例11:在示例7的装置中,所述生产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并且其中,所述改变包括对所述多个阶段中的一个或更多阶段的改变。
示例12:在示例11的装置中,所述多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述第二阶段用于对采集到的针对所述第一阶段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包括所述参数的值的生产数据,并且其中,所述改变包括对所述第二阶段的改变,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第二阶段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
示例13:一种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其用于存储指令;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使用针对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的第一控制界限来监控所述生产过程;针对所述生产过程的即将发生的改变,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二控制界限,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响应于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示例14:在示例13的设备中,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包括:响应于确定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中的所述参数的值满足与所述第二控制界限相关联的预设标准,发出警报信号以指示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状态异常。
示例15:在示例13的设备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三控制界限,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是基于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使用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来替代所述第二控制界限以继续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示例16:在示例13的设备中,使用自动化配置工具来配置用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所需的批量数据。
示例17:在示例13的设备中,所述生产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并且其中,所述改变包括对所述多个阶段中的一个或更多阶段的改变。
示例18:在示例17的设备中,所述多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述第二阶段用于对采集到的针对所述第一阶段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包括所述参数的值的生产数据,并且其中,所述改变包括对所述第二阶段的改变,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第二阶段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
示例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文中所述的方法。
上面已经描述的内容包括所公开的架构的示例。当然并不可能描述组件和/或方法的每种可以想见的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许多其它的组合和排列也是可行的。因此,该新颖架构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代、修改和变型。

Claims (19)

1.一种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包括:
使用针对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的第一控制界限来监控所述生产过程;
针对所述生产过程的即将发生的改变,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二控制界限,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
响应于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包括:
响应于确定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中的所述参数的值满足与所述第二控制界限相关联的预设标准,发出警报信号以指示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状态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三控制界限,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是基于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
使用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来替代所述第二控制界限以继续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自动化配置工具来配置用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所需的批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产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并且
其中,所述改变包括对所述多个阶段中的一个或更多阶段的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述第二阶段用于对采集到的针对所述第一阶段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包括所述参数的值的生产数据,并且
其中,所述改变包括对所述第二阶段的改变,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第二阶段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
7.一种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装置,包括:
用于使用针对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的第一控制界限来监控所述生产过程的模块;
用于针对所述生产过程的即将发生的改变,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二控制界限的模块,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
用于响应于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包括:
响应于确定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中的所述参数的值满足与所述第二控制界限相关联的预设标准,发出警报信号以指示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状态异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三控制界限的模块,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是基于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
用于使用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来替代所述第二控制界限以继续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使用自动化配置工具来配置用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所需的批量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生产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并且
其中,所述改变包括对所述多个阶段中的一个或更多阶段的改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多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述第二阶段用于对采集到的针对所述第一阶段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包括所述参数的值的生产数据,并且
其中,所述改变包括对所述第二阶段的改变,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第二阶段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
13.一种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设备,包括:
存储器,其用于存储指令;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使用针对指示生产过程的状态的参数的第一控制界限来监控所述生产过程;
针对所述生产过程的即将发生的改变,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二控制界限,其中,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
响应于所述生产过程发生改变,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使用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来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包括:
响应于确定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中的所述参数的值满足与所述第二控制界限相关联的预设标准,发出警报信号以指示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状态异常。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所述指令在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还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
获取针对所述参数的第三控制界限,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是基于改变后的生产过程的生产数据来确定的;以及
使用所述第三控制界限来替代所述第二控制界限以继续监控改变后的生产过程。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使用自动化配置工具来配置用于对改变后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所需的批量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生产过程包括多个阶段,并且
其中,所述改变包括对所述多个阶段中的一个或更多阶段的改变。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多个阶段包括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所述第二阶段用于对采集到的针对所述第一阶段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获得包括所述参数的值的生产数据,并且
其中,所述改变包括对所述第二阶段的改变,所述第二控制界限是基于对改变后的第二阶段进行仿真而得到的仿真生产数据来确定的。
1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180119.0A 2019-11-27 2019-11-27 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7037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0119.0A CN110703721B (zh) 2019-11-27 2019-11-27 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180119.0A CN110703721B (zh) 2019-11-27 2019-11-27 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3721A true CN110703721A (zh) 2020-01-17
CN110703721B CN110703721B (zh) 2021-10-29

Family

ID=69207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180119.0A Active CN110703721B (zh) 2019-11-27 2019-11-27 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37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4760A (zh) * 2020-12-25 2021-04-20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信息处理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5867A (zh) * 2005-10-25 2007-05-02 费舍-柔斯芒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和其他过程控制系统中的非周期控制通信
US20100306515A1 (en) * 2009-05-28 2010-1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dictors with Adaptive Prediction Threshold
CN105718754A (zh) * 2016-03-09 2016-06-2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炼化过程参数动态报警阈值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145987A (zh) * 2017-05-27 2017-09-0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监测聚合物驱注采井间窜流通道发育的预警方法
CN108615340A (zh) * 2018-05-07 2018-10-02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动态报警阈值设计和报警消除的方法与系统
CN110335450A (zh) * 2019-06-28 2019-10-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安全阈值的动态报警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5867A (zh) * 2005-10-25 2007-05-02 费舍-柔斯芒特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和其他过程控制系统中的非周期控制通信
US20100306515A1 (en) * 2009-05-28 2010-12-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redictors with Adaptive Prediction Threshold
CN105718754A (zh) * 2016-03-09 2016-06-29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炼化过程参数动态报警阈值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145987A (zh) * 2017-05-27 2017-09-08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监测聚合物驱注采井间窜流通道发育的预警方法
CN108615340A (zh) * 2018-05-07 2018-10-02 山东科技大学 一种动态报警阈值设计和报警消除的方法与系统
CN110335450A (zh) * 2019-06-28 2019-10-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安全阈值的动态报警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4760A (zh) * 2020-12-25 2021-04-20 车主邦(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生产信息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3721B (zh) 2021-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75357B2 (en) Event analyzing device, event analyzing system, event analyz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0901398B2 (en) Controller, control program,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US10838938B2 (en) Process monitorer, process monitering system, process monitering method, process monitering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am
US20180275631A1 (en) Control system,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20210191375A1 (en)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measurements on a virtual basis,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18084894A (ja) 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制御装置
WO2019003404A1 (ja) 非定常検出装置、非定常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非定常検出方法
CN110703721B (zh) 用于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KR101998972B1 (ko) 변수 구간별 불량 발생 지수를 도출하여 공정 불량 원인을 파악하고 시각화하는 방법
CN115277261A (zh) 基于工控网络病毒的异常机器智能识别方法、装置、设备
CN112862222A (zh) 空调回风温度的预测方法、异常监控方法和相关装置
US927451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cord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the operation of foundation fieldbus devices
EP318066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vanced process control
CN111555899A (zh) 告警规则配置方法、设备状态监测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JP2019125252A (ja) 情報処理装置、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2073544B (zh) 用于处理传感器数据的方法、计算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210116902A1 (en) Sensor measurement synchronicity
TWI647770B (zh) 晶圓的良率判斷方法以及晶圓合格測試的多變量偵測方法
CN103942615A (zh) 噪点剔除方法
US20190303456A1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CN111176931A (zh) 一种运营监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22270056A1 (ja) 予測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TWI820612B (zh) 衝壓設備的異常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媒體
CN111240939A (zh) 电网信息系统的运维数据异常检测方法、装置
JP2020184336A (ja) 連続プロセスのための予測分析を実装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