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1733B - 供电电路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供电电路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1733B
CN110701733B CN201910971109.2A CN201910971109A CN110701733B CN 110701733 B CN110701733 B CN 110701733B CN 201910971109 A CN201910971109 A CN 201910971109A CN 110701733 B CN110701733 B CN 1107017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voltage
signal
module
resis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711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701733A (zh
Inventor
贺杰
王少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711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1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1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1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701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1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6Improving electric energy efficiency or saving
    • F24F11/47Responding to energy cos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9/00Control, e.g. of pump delivery, or pump pressure of, or safety measures for, machines,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47/00
    • F04B49/06Control using electricit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H02M3/3352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with galvanic isolation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of both the power stage and the feedback loo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供电电路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和空调器,其中,供电电路控制方法通过接收负载驱动信号并获取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根据待驱动负载的驱动类型和/或工作状态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从而在驱动不同负载或者负载工作状态变化时可输出与负载类型和/或工作状态匹配的工作电压,实现降功耗的目的。

Description

供电电路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电电路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器中,内外机主控板的供电一般采用开关电源模块驱动步进电机,继电器等设备,并采用稳压芯片降压为MCU提供工作电压。开关电源模块的反馈为电阻分压反馈,输出为固定输出,在连接不同负载或者负载工作在不同状态时无法根据负载情况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导致功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供电电路控制方法,旨在降低空调器的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用于具有多个负载的空调器,所述供电电路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到负载驱动信号时,获取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
根据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当前待驱动负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用于接收交流电源并转换出直流电源至多个负载的开关电源模块和用于对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控的反馈模块;其中,
所述根据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当前待驱动负载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待驱动负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载驱动信号包括压缩机工作指令和送风指令,所述根据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待驱动负载,以及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待驱动负载工作步骤具体包括:
在接收到压缩机工作指令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用于控制压缩机启动/关断的继电器模块;
在接收到所述送风指令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用于带动导风条摇摆或者定位至预设角度的步进电机模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在接收到压缩机工作指令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用于控制压缩机启动/关断的继电器模块步骤具体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工作指令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至继电器模块,以控制继电器快速吸合并开始计时;
在达到预设时间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第二电压信号至继电器驱动电路,以控制所述继电器保持吸合状态;
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指令包括导风条摇摆指令和导风条定位角度指令,所述在接收到所述送风指令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用于带动导风条摇摆或者定位至预设角度的步进电机模块步骤具体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导风条摇摆指令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第三电压信号至所述步进电机模块,以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导风条进行摇摆送风动作;
在接收到所述导风条定位角度指令时,输出第四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第四电压信号至所述步进电机模块,以控制所述步进电机控制导风条定位在预设角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供电电路,用于空调器,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开关电源模块,用于接收交流电源并转换出直流电源至多个负载;
反馈模块,用于对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控;
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供电电路控制程序,当所述供电电路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馈模块包括分压电路和驱动电路;
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分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及负载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信号端连接;
所述分压电路,用于分压检测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并输出电压采样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压采样信号和所述处理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调节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节点为所述分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一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节点为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互连,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一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供电电路。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接收负载驱动信号并获取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根据待驱动负载的驱动类型和/或工作状态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从而在驱动不同负载或者负载工作状态变化时可输出与负载类型和/或工作状态匹配的工作电压,实现降功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供电电路另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供电电路又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供电电路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发明提出一种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用于具有多个负载的空调器,其中,供电电路100用于为空调器中的低压负载或者控制器提供工作电源,例如继电器、步进电机等,供电电路100为常规结构,可包括整流滤波电路、开关管、开关管驱动电路、变压器等,供电电路100将前端输入的交流电源进行整流变压,并根据控制端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对应调整输出电压大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供电电路控制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所述供电电路控制方法包括:
S10、接收到负载驱动信号时,获取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
负载驱动信号表征待驱动负载的类型以及工作状态,例如用户通过遥控器发出送风指令时,则表示需要驱动步进电机带动导风条220进行送风工作,或者用户通过遥控器发出制热制冷指令时,则表示需要控制室外机主继电器闭合以进行制热制冷工作。
S20、根据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当前待驱动负载。
获取了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后,控制供电电路100对应输出电压信号,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待驱动负载或者待驱动负载的不同工作状态时所需要的工作电压,例如,在需要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时,则输出电压信号至步进电机,在需要步进电机停止工作时,则停止输出或者降低电压信号至步进电机,供电电路100输出的电压信号跟随负载的类型和工作状态可调,无需持续输出电压信号,从而达到降低功耗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供电电路100包括用于接收交流电源并转换出直流电源至多个负载的开关电源模块10和用于对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控的反馈模块20。
本实施例中,开关电源模块10的电源输入端用于输入交流电源,并对交流电源进行整流滤波以及电压转换,即开关电源模块10包括用于整流滤波的整流滤波电路和用于电源转换的开关电源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对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源进行电压转换,开关电源电路可为集成的开关电源模块10,或者由开关电源芯片、变压器等元器件组成的电源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的受控端接收反馈模块20的反馈信号,并输出与反馈信号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
其中,所述根据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当前待驱动负载步骤具体包括:
S21、根据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20,以使所述反馈模块20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待驱动负载。
在确定了待驱动负载的类型以及工作状态后,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反馈电路,反馈电路输出反馈信号至开关电源模块10,以使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待驱动负载,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的电压大小与控制信号的电压大小可呈正比例或者反比例变化,即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的电压大小跟随控制信号的大小对应变化。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负载驱动信号包括压缩机工作指令和送风指令,即开关电源模块10为控制压缩机320启动/关断的继电器模块310以及为控制导风条220动作的步进电机模块210提供电源,且在空调器中,送风模式和压缩机320工作模式不同时进行,即空调器在压缩机320工作模式时,空调器进行制冷制热工作而不进行送风工作,在送风模式时,进行送风工作而不进行制冷制热工作,因此,在接收到不同类型负载驱动信号时,需要输出大小不同的电压信号至对应的负载,具体地,所述根据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20,以使所述反馈模块20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待驱动负载,以及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待驱动负载工作步骤具体包括:
S30、在接收到压缩机工作指令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20,以使所述反馈模块2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用于控制压缩机320启动/关断的继电器模块310。
需要说明的是,继电器模块310为空调器中常规结构,用于控制室外机压缩机320启动/关断,至少包括一继电器,继电器的开关连接在交流电源与压缩机驱动电路之间,继电器的通断决定压缩机320处于启动状态还是关断状态,开关电源模块10的电源输出端与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接收开关控制信号,在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分别接收到相应的信号时,开关控制信号和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的电压信号形成电流回路,继电器的线圈得电吸合开关,从而连通交流电源和压缩机驱动电路并为压缩机驱动电路提供工作电源,继电器模块310还可包括继电器驱动电路,开关电源模块10为继电器驱动电路提供工作电源,继电器驱动电路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对应控制继电器的线圈得电或者失电,从而控制继电器的开关通断,继电器模块310的结构可根据空调器的结构需求进行设计,在接收到压缩机工作指令时,控制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电压信号至继电器模块310,以为继电器模块310进行通断动作提供工作电压。
S40、在接收到所述送风指令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20,以使所述反馈模块2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用于带动导风条220摇摆或者定位至预设角度的步进电机模块210。
同理,步进电机模块210为空调器中常规结构,至少包括一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通过连接件与导风条220固定安装并且联动,导风条220的个数可根据步进电机的个数而设置,步进电机带动导风条220实现左右摇摆送风或者上下摇摆送风等,还可根据电压信号的大小或者有无控制导风条220定位在预设角度,步进电机模块210还可包括步进电机驱动器,开关电源模块10为步进电机驱动器提供工作电源,步进电机驱动器根据开关控制信号对应控制步进电机转动,从而控制导风条220摇摆或者定位至预设角度,在接收到送风指令时,控制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步进电机模块210,以为步进电机模块210提供动力,进而带动导风条220动作执行送风工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在接收到压缩机工作指令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20,以使所述反馈模块2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用于控制压缩机320启动/关断的继电器模块310步骤具体包括:
S31、在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工作指令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20,以使所述反馈模块20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至继电器模块310,以控制继电器快速吸合并开始计时;
S32、在达到预设时间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20,以使所述反馈模块20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第二电压信号至继电器驱动电路,以控制所述继电器保持吸合状态;
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继电器的线圈在励磁的瞬间,需要一个瞬间的大电流来使得磁场建立,以使继电器的开关闭合或者断开;因此在继电器上电时,需要较大的供电电压对继电器的线圈的供电,在此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电压值较大的第一电压信号对继电器的线圈进行供电,且优选高于继电器的额定电压,过低的驱动电压会造成继电器闭合速度过慢,影响继电器RY的使用寿命。而当继电器上电完成后,继电器所需较小的电压即可保持对开关的控制作用,因此此时继电器线圈不需要较大的保持电流,本方案中设置在继电器上电后预设时间,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第二电压信号对所述继电器线圈进行供电,由于第二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小于第一电压信号的电压值,因此在保证继电器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减少继电器的用电损耗,第一电压信号和第二电压信号的大小根据继电器的型号和性能对应设置,例如在上电时输出12V的第一电压信号,预设时间后输出8V的第二电压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指令包括导风条摇摆指令和导风条定位角度指令,所述在接收到所述送风指令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20,以使所述反馈模块20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用于带动导风条220摇摆或者定位至预设角度的步进电机模块210步骤具体包括:
S41、在接收到所述导风条摇摆指令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20,以使所述反馈模块20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第三电压信号至所述步进电机模块210,以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导风条220进行摇摆送风动作;
S42、在接收到所述导风条定位角度指令时,输出第四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20,以使所述反馈模块20根据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第四电压信号至所述步进电机模块210,以控制所述步进电机控制导风条220定位在预设角度。
本实施例中,在送风模式下,导风条220具有两种形态,即摇摆送风以及定位送风,在不同工作状态下通过提供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当接收到导风条摇摆指令时,需要驱动步进电机带动导风条220摇摆时,调节开关电源模块10的输出电压,以提供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步进电机模块210,当接收到导风条定位角度指令时,需要驱动步进电机带动导风条220改变定位角度时,调节开关电源模块10的输出电压,以提供另一匹配的电压信号至步进电机模块210。
如图2和图7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供电电路100,用于空调器,所述供电电路100包括:
开关电源模块10,用于接收交流电源并转换出直流电源至多个负载;
反馈模块20,用于对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控;
处理器30、存储器(图未示出)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供电电路控制程序,当所述供电电路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30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开关电源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待驱动负载,反馈模块20的第一信号端连接开关电源模块10的输出端,反馈模块20的第二信号端连接处理器30的信号端,以及输出端连接开关电源模块10的受控端。
开关电源模块10的电源输入端用于输入交流电源,并对交流电源进行整流滤波以及电压转换,即开关电源模块10包括用于整流滤波的整流滤波电路和用于电源转换的开关电源电路,开关电源电路对整流滤波电路输出的直流电源进行电压转换,开关电源电路可为集成的开关电源芯片,或者由开关管、变压器等元器件组成的开关电源电路,开关电源电路的受控端接收反馈模块20的反馈信号,并输出与反馈信号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
处理器30用于接收负载驱动信号,根据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供电电路控制程序识别获取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并对应输出控制信号至反馈模块20,反馈模块20根据控制信号对应输出反馈信号至开关电源模块10,以使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待驱动负载,处理器30可为微处理器30、单片机、PLC控制器等。
以及,反馈模块20获取开关电源模块10的电压信号以及处理器30输出的控制信号并进行线性拟合,开关电源模块10的电压信号与控制信号呈比例变化,即改变控制信号的大小时,开关电源模块10的的电压信号随之改变,可呈正比例或者反比例变化。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馈模块20包括分压电路21和驱动电路22;
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的电源输出端、所述分压电路21的信号输入端及负载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21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2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30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2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22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的信号端连接;
所述分压电路21,用于分压检测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的输出电压,并输出电压采样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22;
所述驱动电路22,用于根据所述电压采样信号和所述处理器30输出的控制信号调节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的输出电压。
分压电路21用于通过电阻分压的方式采集开关电源模块10输出端的电压,采用至少两个电阻获取输出电压值,并输出电压采样信号,通常状态下,开关电源模块10根据电压采样信号对应调整并输出固定的电压。
处理器30根据负载驱动信号对应输出控制信号,在开关电源模块10与不同类型的负载或者不同工作状态的负载连接时,控制信号和分压电路21输出的电压采样信号在驱动电路22中进行信号拟合,在改变控制信号的电压值时,电压采样信号对应的电压值呈比例变化,在一实施例中,电压采样信号对应的电压值与控制信号呈反比例变化,即开关电源模块10的输出电压与控制信号对应的电压呈反比例变化,因此,处理器30根据负载驱动信号输出不同电压等级的控制信号时,开关电源模块1010的输出电压对应改变,以适配不同类型或者不同工作状态的待驱动负载,降低空调器的功耗。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分压电路21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模块1010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节点为所述分压电路21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驱动电路22包括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和第一工作电压VREF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为所述驱动电路2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节点为所述驱动电路2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的反相输入端互连,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一工作电压VREF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为所述驱动电路22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节点为所述驱动电路22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的反相输入端互连,所述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一工作电压VREF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电压VREF保持恒定,可由电源电路或者经稳压电路输出,根据电路结构可得到一下等式:
Figure BDA0002230285900000111
Figure BDA0002230285900000112
Figure BDA0002230285900000113
V1为分压电路21输出端电压,即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节点电压;V0为开关电源模块1010输出端电压,即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电压;V2为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电压;VREF为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压,即第一工作电压VREF;VMCU为处理器30输出的控制信号的电压;根据公式可知,第一工作电压VREF保持不变,因此,电压V2同样需要保持不变,在处理器30输出的控制信号的电压改变时,电压V1需要保持反比例变化,即开关电源模块1010的输出电压与处理器30的输出电压保持反比例变化,处理器30在获取了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或工作状态后输出对应大小的控制信号至驱动电路22,以使开关电源模块10的输出电压输出反比例的电压信号至待驱动负载,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22还包括稳压电路40,所述稳压电路40包括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电容C1、三端稳压管IC2和第二工作电压VCC输入端;
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所述三端稳压管IC2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4-A的输出端互连,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所述三端稳压管IC2的输入端及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互连,所述三端稳压管IC2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工作电压VCC输入端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电压VREF由稳压电路40提供,第一工作电压VREF通常为2.5V,第二工作电压VCC经第九电阻R9和第十电阻R10分压后,经三端稳压管IC2恒定输出2.5V的直流电压。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供电电路100,该供电电路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用于具有多个负载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用于接收交流电源并转换出直流电源至多个负载的开关电源模块和用于对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控的反馈模块;所述供电电路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到负载驱动信号时,获取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工作状态,所述负载驱动信号表征待驱动负载的类型以及工作状态;
根据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工作状态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和获取的开关电源模块的电压信号并进行线性拟合后,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待驱动负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驱动信号包括压缩机工作指令和送风指令,所述根据当前待驱动负载的类型和工作状态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待驱动负载,以及输出开关控制信号控制待驱动负载工作步骤具体包括:
在接收到压缩机工作指令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用于控制压缩机启动/关断的继电器模块;
在接收到所述送风指令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用于带动导风条摇摆或者定位至预设角度的步进电机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电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压缩机工作指令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用于控制压缩机启动/关断的继电器模块步骤具体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压缩机工作指令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第一电压信号至继电器模块,以控制继电器快速吸合并开始计时;
在达到预设时间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第二电压信号至继电器驱动电路,以控制所述继电器保持吸合状态;
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对应的电压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电电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指令包括导风条摇摆指令和导风条定位角度指令,所述在接收到所述送风指令时,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对应大小的电压信号至用于带动导风条摇摆或者定位至预设角度的步进电机模块步骤具体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导风条摇摆指令时,输出第三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第三电压信号至所述步进电机模块,以控制步进电机带动导风条进行摇摆送风动作;
在接收到所述导风条定位角度指令时,输出第四控制信号至所述反馈模块,以使所述反馈模块根据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开关电源模块输出第四电压信号至所述步进电机模块,以控制所述步进电机控制导风条定位在预设角度。
5.一种供电电路,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开关电源模块,用于接收交流电源并转换出直流电源至多个负载;
反馈模块,用于对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控;
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供电电路控制程序,当所述供电电路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控制方法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模块包括分压电路和驱动电路;
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所述分压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及负载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所述分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信号端连接;
所述分压电路,用于分压检测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并输出电压采样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电压采样信号和所述处理器输出的控制信号调节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电路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开关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节点为所述分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和第一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
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连接且连接节点为所述驱动电路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均接地,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互连,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及所述第一工作电压输入端连接。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
CN201910971109.2A 2019-10-11 2019-10-11 供电电路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和空调器 Active CN110701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1109.2A CN110701733B (zh) 2019-10-11 2019-10-11 供电电路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71109.2A CN110701733B (zh) 2019-10-11 2019-10-11 供电电路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1733A CN110701733A (zh) 2020-01-17
CN110701733B true CN110701733B (zh) 2021-04-27

Family

ID=69199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71109.2A Active CN110701733B (zh) 2019-10-11 2019-10-11 供电电路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17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4132A (zh) * 2021-09-26 2021-12-24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器滤网模块的供电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7184A (zh) * 2008-02-28 2008-08-06 上海交通大学 输出可调型开关电源的采样反馈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US9483065B2 (en) * 2012-05-23 2016-11-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Power regulation with load detection
CN103576564B (zh) * 2012-07-23 2016-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02829526B (zh) * 2012-08-29 2014-07-23 宁波奥克斯电气有限公司 开关电源的直流输出电压控制方法
TWI474593B (zh) * 2012-09-06 2015-02-21 Fsp Technology Inc 具功率因數校正與脈寬調變機制的電源供應裝置及其方法
CN103023325B (zh) * 2012-12-06 2015-11-25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低功耗控制方法及电路
DE102014113426A1 (de) * 2014-09-17 2016-03-17 Rheotec Messtechnik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Wandlung einer elektrischen Größe, insbesondere zur Wandlung einer Eingangsspannung UE an einem Spannungseingang in eine Ausgangsspannung UA an einem Spannungsausgang der Schaltungsanordnung
CN209948963U (zh) * 2019-07-23 2020-01-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输出电压可调电路、电源电路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1733A (zh) 2020-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9901B (zh) 功率因数校正系统、功率因数校正方法以及控制器
JP3461730B2 (ja) 電源装置
CN111342685B (zh) 升降压驱动电路、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678504B (zh) 泵系统和用于操作该系统的方法
CN110701733B (zh) 供电电路控制方法、供电电路和空调器
CN103836766A (zh)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自动调节静压方法和装置
CN204299915U (zh) 电风扇自动调速温控器
CN111313728A (zh) 升降压驱动电路、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39611B (zh) 车载室外机控制电路和车载空调器
JP2010146819A (ja) リレーの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111245262A (zh) 升降压驱动电路、空调器、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2524357U (zh) Pg电机无极调速驱动装置
JP2005337519A5 (zh)
JP2012165560A (ja) 電源制御装置
CN109405165A (zh) 太阳能空调器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203744460U (zh) 一种用于带反馈直流电机的自动控制电路
CN218997958U (zh) 车用单线圈无刷直流风扇的电机驱动器
CN111404437A (zh) 升降压驱动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110564A (zh) 一拖多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768593A (zh) 单相无刷电机控制器
CN2298616Y (zh) 自动稳压式交流调压器
CN103618487A (zh) 励磁电压控制的电动势闭环串励电动机调压调速控制方法
CN214281270U (zh) 一种室外机风机控制电路
JP2011017491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4959341U (zh) 一种智能电动机节能控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