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700367A - 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700367A
CN110700367A CN201911058862.9A CN201911058862A CN110700367A CN 110700367 A CN110700367 A CN 110700367A CN 201911058862 A CN201911058862 A CN 201911058862A CN 110700367 A CN110700367 A CN 1107003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ob
control
key shaft
key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588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鹏程
田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ei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ei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ei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ei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588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7003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700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7003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11/00Other component parts of water-closets, e.g. noise-reducing means in the flushing system, flushing pipes mounted in the bowl, seals for the bowl outlet, devices preventing overflow of the bowl contents; devices forming a water seal in the bowl after flushing, devices eliminating obstructions in the bowl outlet or preventing backflow of water and excrements from the waterpipe
    • E03D11/02Water-closet bowls ; Bowls with a double odour seal optionally with provisions for a good siphonic action; siphons as part of the bowl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包括: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旋钮体、用于支撑旋钮体的旋钮支撑体;旋钮体通过按键轴与旋钮支撑体相连接;旋钮体的空腔中设置有第一信号收发器及磁感应组件;旋钮体外周设有可绕所述磁感应组件旋转的多极磁环。第一信号收发器根据按压信息或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发出控制信号,旋钮体可在不安装于智能坐便器时进行使用,可通过发出按压信息或旋转信息的方式对智能坐便器进行精准控制,确保用户更加方便、灵活地使用控制旋钮启动所需的功能,大幅提高了控制旋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智能化洁具在生活中的便捷性,采用智能坐便器替代传统坐便器成为大势所趋,智能坐便器可通过控制旋钮进行控制。由于智能坐便器所具有的功能越来越多,例如部分智能坐便器具有蒸汽清洁、除臭、烘干等功能,现有的控制旋钮因设计缺陷导致无法对智能坐便器进行精确、灵活地控制,用户难以方便、快捷、精准地通过控制旋钮启动所需的功能,给用户的使用造成诸多困扰。因此,现有的控制旋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难以方便、快捷、精准控制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旨在解决现有的控制旋钮在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难以方便、快捷、精准控制的问题。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旋钮,其中,包括: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旋钮体、用于支撑所述旋钮体的旋钮支撑体;
所述旋钮体通过按键轴与所述旋钮支撑体相连接;
所述旋钮体的空腔中设置有第一信号收发器及磁感应组件;所述旋钮体外周设有可绕所述磁感应组件旋转的多极磁环,所述磁感应组件可感应磁场变化以获取所述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
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用于根据按压信息或所述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发出控制信号。
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空腔中还设置有按键,所述按键可通过所述按键轴进行按压,以将所述按压信息输出至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
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旋钮体包括通过所述按键轴与所述旋钮支撑体相连接的旋钮盖、安装于所述旋钮盖上的旋钮旋转套及设置于所述旋钮旋转套外周且可沿所述旋钮旋转套旋转的环形旋钮旋转外壳;所述多极磁环固定设置于所述旋钮旋转外壳上。
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旋钮盖上固定设有凹形按键垫,所述按键轴的顶端顶入所述凹形按键垫内;所述旋钮旋转套、所述旋钮盖及所述凹形按键垫组合形成所述空腔。
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旋钮支撑体内设有固定架凹孔,所述旋钮盖上设有按键轴通孔,所述按键轴通孔内设置有轴套,所述按键轴通过按键轴卡接环固定于所述轴套的通孔内,所述按键轴插入所述固定架凹孔内并进行固定以使所述旋钮盖与所述旋钮支撑体相连接。
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旋钮支撑体内固定设置有按键轴固定架,所述按键轴固定架上设有所述固定架凹孔。
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旋钮显示屏,所述旋钮旋转套外侧设有旋钮外观屏,所述旋钮外观屏用于获取用户的触控操作以生成所述按压信息并输出至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
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旋钮电池。
所述的控制旋钮,其中,所述空腔内还设置有充电接收线圈。
一种智能坐便器,其中,包括陶瓷体、主机本体及上述的控制旋钮;
所述主机本体包括主机底座及可安装于所述主机底座上的主机壳体;
所述主机底座固定设置于所述陶瓷体上,所述控制旋钮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上;
所述主机壳体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旋钮支撑体进行连接的旋钮底座。
所述的智能坐便器,其中,所述旋钮支撑体的凹槽底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旋钮底座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旋钮支撑体与所述旋钮底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通过按键轴将旋钮体及旋钮支撑体进行连接,旋钮体的空腔中设置有第一信号收发器、按键及磁感应组件,按键可通过所述按键轴进行按压;旋钮体外周设有可绕所述磁感应组件旋转的多极磁环,通过磁感应组件感应磁场变化以获取所述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第一信号收发器根据按键的按压信息或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发出控制信号。旋钮体可在不安装于智能坐便器时进行使用,可通过发出按压信息或旋转信息的方式对智能坐便器进行精准控制,确保用户更加方便、灵活地使用控制旋钮启动所需的功能,大幅提高了控制旋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坐便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
图8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
图9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
Figure BDA0002257315470000041
Figure BDA000225731547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1,图1为本发明的智能坐便器的结构图;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结构图;图3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5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6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7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8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9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10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图11为本发明的控制旋钮的局部结构图。如图所示,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其中,控制旋钮70包括: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旋钮体73、用于支撑所述旋钮体73的旋钮支撑体76;所述旋钮体73通过按键轴734与所述旋钮支撑体76相连接;
所述旋钮体73的空腔730中设置有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按键7323及磁感应组件7325,所述按键7323可通过所述按键轴734进行按压;所述旋钮体73外周设有可绕所述磁感应组件7325旋转的多极磁环7331,所述磁感应组件7325可感应磁场变化以获取所述多极磁环7331的旋转信息;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用于根据所述按键的按压信息或所述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发出控制信号。具体的,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按键7323及磁感应组件7325均可设置与空腔730内的旋钮PCB板7321上,具体的按键及磁感应组件设置于旋钮PCB板的近按键轴的一侧,多极磁环环绕设置于旋钮PCB板的外侧,磁感应组件可以是霍尔感应器。若空腔内设置有按键,用户通过按压旋钮体,即可使按键接收到按键轴的按压信息,用户通过旋转旋钮体,即可使磁感应组件接收到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根据按压信息或旋转信息即可通过制信号发射器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以方便地对智能坐便器进行控制。所发出的控制信号为无线控制信号,因此旋钮体可在不安装于智能坐便器时进行使用,也可固定安装于智能坐便器上进行使用,用户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灵活。
多极磁环包含多个“N极”及多个“S极”,“N极”的数量与“S极”的数量相同,具体的,如图所示,多极磁环的阴影部分表示“N极”,空白部分表示“S极”。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旋钮体73包括通过所述按键轴734与所述旋钮支撑体76相连接的旋钮盖731、安装于所述旋钮盖731上的旋钮旋转套732及设置于所述旋钮旋转套732外周且可沿所述旋钮旋转套732旋转的环形旋钮旋转外壳733;所述旋钮盖731上固定设有凹形按键垫7313,所述按键轴734的顶端顶入所述凹形按键垫7313内;所述旋钮旋转套732、所述旋钮盖731及所述凹形按键垫7313组合形成所述空腔730;多极磁环7331固定设置于所述旋钮旋转外壳733上,具体的,多极磁环7331固定设置于所述旋钮旋转外壳733的内侧,其中,空腔可为密封空腔或非密封空腔。空腔中设置有旋钮PCB板、按键、旋钮显示屏、第一信号收发器等精密电子元器件,由于控制旋钮采用无线方式对控制信号进行传输,因此控制旋钮无外部接线用户按压或旋转旋钮体时水或水蒸汽无法进入上述密闭空间内,也即智能坐便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水或水蒸汽进入上述密闭空间内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这一设计可避免因外部接线而影响控制旋钮的密封性,大幅提升了控制旋钮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旋钮支撑体76内固定设置有按键轴固定架762,所述按键轴固定架762上设有固定架凹孔763,所述旋钮盖731上设有按键轴通孔7311,所述按键轴通孔7311内设置有轴套7312,所述按键轴734通过按键轴卡接环7344固定于所述轴套7312的通孔内,所述按键轴734插入所述固定架凹孔763内并进行固定以使所述旋钮盖731与所述旋钮支撑体76相连接。其中,按键轴固定架762可与旋钮支撑体76一体成型,也即是直接在旋钮支撑体76内设置固定架凹孔763。按键轴卡接环可将按键轴牢固固定于轴套的通孔内并限定按键轴无法在轴套内沿轴向滑动,以避免按键轴从轴套内脱出;按键轴插入固定架凹孔内并进行固定,固定的方式可以是过盈压接或嵌件注塑。环形的旋钮旋转外壳套设于旋钮旋转套外侧并可沿旋钮旋转套外周旋转,旋钮旋转套受外力按压向内挤压旋钮盖,轴套可在按键轴通孔内沿轴向进行滑动,固定设置于按键轴固定架上的按键轴使凹形按键垫压缩形变并对凹形按键垫施加一个反作用力;撤销施加于旋钮旋转套上的按压外力,则压缩形变的凹形按键垫舒张恢复原始形状,并将旋钮旋转套向外推至初始位置。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腔730内还设置有旋钮显示屏7329,所述旋钮旋转套732外侧设有旋钮外观屏7328。旋钮显示屏用于发出提示信息以对用户进行提示,旋钮外观屏为对旋钮显示屏进行保护的透明层,旋钮外观屏中还可预置显示图案,旋钮显示屏发出的灯光配合旋钮外观屏可点亮预置显示图案以显示提示信息。此外,旋钮外观屏还可以是具有触控功能的外观屏,若空腔内未设置按键,则可通过旋钮外观屏替代按键的功能,用户通过在旋钮外观屏上进行触控操作,即可使旋钮外观屏获取用户的触控操作并生成按压信息。
当用户旋转旋钮旋转外壳时,带动多极磁环旋转,旋钮PCB板上所设置的磁感应组件感应到因多极磁环旋转而产生的磁场变化,即可获取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通过第一信号收发器发射与旋转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对智能坐便器进行控制,并通过旋钮显示屏对用户发出提示信息,以实现旋转控制;当用户按压旋钮旋转套时,旋钮旋转套带动旋钮盖沿按键轴的轴向进行运动并使凹形按键垫压缩形变,按键轴固定架对按键轴施加一个反作用力,按键轴在反作用的作用下通过凹形按键垫按压旋钮PCB板上的按键,按键接收到按压信息,通过第一信号收发器发射与按压信息对应的控制信号以对智能坐便器进行控制,并通过旋钮显示屏对用户发出提示信息,以实现按压控制。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腔730内还设置有旋钮电池7327,旋钮电池即可对控制旋钮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供电,旋钮电池可以是锌锰电池、氧化银电池等不可充电的化学电池,还可以是锂离子电池、银锌电池等可充电电池。
在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空腔730内还设置有充电接收线圈7314,若空腔内未设置旋钮电池,则充电接收线圈可通过接收到的电能对控制旋钮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供电;若空腔内设置了旋钮电池,可将旋钮电池与充电接收线圈电连接,以通过充电接收线圈接收电能对旋钮电池进行充电。
一种智能坐便器,其中,包括陶瓷体11、主机本体13、及上述的控制旋钮70,主机本体13包括主机底座131及可安装于所述主机底座131上的主机壳体132,所述主机底座131固定设置于所述陶瓷体11上,所述控制旋钮70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132上,所述主机壳体132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旋钮支撑体76进行连接的旋钮底座75。
所述旋钮支撑体76的凹槽底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旋钮底座75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旋钮支撑体76与所述旋钮底座75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具体的,第一连接部可以是旋钮磁吸体761,第二连接部可以是磁铁752,所述旋钮支撑体76与所述旋钮底座75通过所述旋钮磁吸体761与所述磁铁752的磁吸力进行连接;第一连接部还可以是插销,第二连接部可以是插孔,旋钮支撑体与所述旋钮底座通过插销插入插孔内进行连接。
具体的,旋钮底座固定设置与主机盖板内侧,所述旋钮底座75上设置有旋钮支撑凹槽751及旋钮驱动组件754,具体的,旋钮支撑凹槽与旋钮支撑体相适配,将旋钮支撑体置于旋钮支撑凹槽内,则旋钮磁吸体与磁铁相吸附,通过磁吸力使旋钮体与旋钮底座牢固连接,此时旋钮体固定安装于智能坐便器上。
所述旋钮底座75内还设置有充电发射线圈753。旋钮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充电发射线圈工作,充电发射线圈用于通过无线输电的方式将电能输送至充电接收线圈,充电接收线圈接收充电发射线圈所输送的电能。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旋钮支撑凹槽751的内壁还设置有防滑凸起7511。防滑凸起可避免用户旋转旋钮旋转外壳时,旋钮支撑体在旋钮支撑凹槽内滑动,以提高用户通过控制旋钮进行旋转控制的精确性。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旋钮驱动组件754包括旋钮驱动支架7541及安装于所述旋钮驱动支架7541上的旋钮驱动盖板7542,所述旋钮驱动组件754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旋钮驱动支架7541上的第二信号收发器7543。第二信号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信号收发器所发出的控制信号。此外,第二信号收发器还可发出包含控制指令的指令信号至第一信号收发器,第一信号接收器接收指令信号,用于对旋钮体内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控制。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旋钮驱动支架7541上固定设置有驱动PCB板7544,所述驱动PCB板7544上设有底座LED灯7545,所述底座LED灯7545与设置于所述旋钮支撑凹槽751外周的底座导光条7512相连接。为增强智能坐便器在接收到控制信号时对用户进行提示的效果,可通过驱动PCB板点亮底座LED灯,并通过与底座LED灯相连接的底座导光条向用户发出灯光提示信息,以增强对用户进行提示的效果。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旋钮驱动组件75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旋钮驱动支架7541下端的驱动电机7546、与所述驱动电机7546固定连接的驱动齿轮7547、设置于所述旋钮支撑凹槽751外侧且与驱动齿轮齿连接的环形齿轮7548,所述旋钮支撑凹槽751外侧壁还设置有支撑凹槽推杆7513,所述环形齿轮7548外壁设置有螺旋槽7549,所述支撑凹槽推杆7513可在所述螺旋槽7549内沿所述螺旋槽7549进行螺旋转动,所述旋钮支撑凹槽751下端还设置有限位轴7514,所述限位轴7514穿过设置于所述旋钮底座75上的限位轴轴套755。限位轴轴套及限位轴相互配合以限定旋钮支撑凹槽仅能沿竖直方向进行运动,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旋转,驱动齿轮带动与之齿连接的环形齿轮旋转,旋转支撑凹槽上所设置的支撑凹槽推杆沿螺旋槽进行螺旋转动,由于旋转支撑凹槽被限定只能进行竖直方向运动,则环形齿轮旋转时可通过螺旋槽推动旋转支撑凹槽沿竖直方向向上或向下运动,旋钮支撑凹槽推动放置于旋钮支撑凹槽内的旋钮体沿竖直方向运动。具体的,当需要取出旋钮体时,则可通过旋钮驱动组件将旋钮体推出以方便取出旋钮体;当将旋钮体安装与旋钮底座上进行使用时,则可通过旋钮驱动组件将旋钮体收缩,以使旋钮体与旋钮底座的结合更加稳固,并使控制旋钮更加美观。
本发明的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通过按键轴将旋钮体及旋钮支撑体进行连接,旋钮体的空腔中设置有第一信号收发器、按键及磁感应组件,按键可通过所述按键轴进行按压;旋钮体外周设有可绕所述磁感应组件旋转的多极磁环,通过磁感应组件感应磁场变化以获取所述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第一信号收发器根据按键的按压信息或多极磁环的旋转信息发出控制信号。旋钮体可在不安装于智能坐便器时进行使用,可通过发出按压信息或旋转信息的方式对智能坐便器进行精准控制,确保用户更加方便、灵活地使用控制旋钮启动所需的功能,大幅提高了控制旋钮使用过程中的便捷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发出控制信号的旋钮体(73)、用于支撑所述旋钮体(73)的旋钮支撑体(76);
所述旋钮体(73)通过按键轴(734)与所述旋钮支撑体(76)相连接;
所述旋钮体(73)的空腔(730)中设置有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及磁感应组件(7325);所述旋钮体(73)外周设有可绕所述磁感应组件(7325)旋转的多极磁环(7331),所述磁感应组件(7325)可感应磁场变化以获取所述多极磁环(7331)的旋转信息;
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用于根据按压信息或所述多极磁环(7331)的旋转信息发出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730)中还设置有按键(7323),所述按键(7323)可通过所述按键轴(734)进行按压,以将所述按压信息输出至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体(73)包括通过所述按键轴(734)与所述旋钮支撑体(76)相连接的旋钮盖(731)、安装于所述旋钮盖(731)上的旋钮旋转套(732)及设置于所述旋钮旋转套(732)外周且可沿所述旋钮旋转套(732)旋转的环形旋钮旋转外壳(733);所述多极磁环(7331)固定设置于所述旋钮旋转外壳(73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盖(731)上固定设有凹形按键垫(7313),所述按键轴(734)的顶端顶入所述凹形按键垫(7313)内;所述旋钮旋转套(732)、所述旋钮盖(731)及所述凹形按键垫(7313)组合形成所述空腔(730)。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支撑体(76)内设有固定架凹孔(763),所述旋钮盖(731)上设有按键轴通孔(7311),所述按键轴通孔(7311)内设置有轴套(7312),所述按键轴(734)通过按键轴卡接环(7344)固定于所述轴套(7312)的通孔内,所述按键轴(734)插入所述固定架凹孔(763)内并进行固定以使所述旋钮盖(731)与所述旋钮支撑体(76)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支撑体(76)内固定设置有按键轴固定架(762),所述按键轴固定架(762)上设有所述固定架凹孔(76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730)内还设置有旋钮显示屏(7329),所述旋钮旋转套(732)外侧设有旋钮外观屏(7328),所述旋钮外观屏(7328)用于获取用户的触控操作以生成所述按压信息并输出至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器(732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730)内还设置有旋钮电池(7327)。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控制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730)内还设置有充电接收线圈(7314)。
10.一种智能坐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体(11)、主机本体(13)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旋钮(70);
所述主机本体(13)包括主机底座(131)及可安装于所述主机底座(131)上的主机壳体(132);
所述主机底座(131)固定设置于所述陶瓷体(11)上,所述控制旋钮(70)固定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132)上;
所述主机壳体(132)上固定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旋钮支撑体(76)进行连接的旋钮底座(7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支撑体(76)的凹槽底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旋钮底座(75)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旋钮支撑体(76)与所述旋钮底座(75)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
CN201911058862.9A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 Pending CN1107003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8862.9A CN110700367A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58862.9A CN110700367A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700367A true CN110700367A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04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58862.9A Pending CN110700367A (zh) 2019-11-01 2019-11-01 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7003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7175A (zh) * 2022-03-09 2022-06-07 深圳贝迅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坐便器的控制方法及智能坐便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7175A (zh) * 2022-03-09 2022-06-07 深圳贝迅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坐便器的控制方法及智能坐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8434A (zh) 齿轮总成及包括该齿轮总成的门装机构
CN110700367A (zh) 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
CN211472763U (zh) 一种控制旋钮及其智能坐便器
CN110086904B (zh) 终端设备
CN110761376B (zh) 一种控制器伸缩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018877U (zh) 自动窗帘开关控制装置
CN112689038A (zh) 电子装置的装饰组件和电子装置
CN204909698U (zh) 超声波牙刷主体及其充电座
CN112104941B (zh) 电子设备
CN212137873U (zh) 一种防尘音箱
CN211157841U (zh) 一种具有高精度注射数据采集装置的胰岛素笔
US20070141916A1 (en) Automatic-opening containing device
CN113086884A (zh) 电动升降机构及应用该电动升降机构的电子坐便器
CN207426812U (zh) 一种电池的感应充电组件
CN211240029U (zh) 一种高灵敏度多功能智能音响
CN209173239U (zh) 一种冷光美牙仪一体机
CN214231610U (zh) 一种电动牙刷
CN205800971U (zh) 一种无线充电车载支架
CN220495091U (zh) 一种带时间显示的压力感应电动牙刷
CN216962699U (zh) 一种旋转功能调节的电动牙刷
CN218233673U (zh) 一种柔性连接伸缩旋钮控制组件及马桶
CN216067334U (zh) 电动工具
CN220569149U (zh) 有线无线多功能一体式便携充电鼠标
CN214985876U (zh) 一种童车牙箱内置的电磁刹车结构
CN220896830U (zh) 一种多功能耳机充电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