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0939A -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90939A
CN110690939A CN201810738637.9A CN201810738637A CN110690939A CN 110690939 A CN110690939 A CN 110690939A CN 201810738637 A CN201810738637 A CN 201810738637A CN 110690939 A CN110690939 A CN 110690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d bits
channel
resource blocks
bits
channel se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386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淦明
林伟
杨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386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90939A/zh
Priority to CN202310548586.4A priority patent/CN117394952B/zh
Priority to CN202310551361.4A priority patent/CN116996162A/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00673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10837A/ko
Priority to PCT/CN2019/094285 priority patent/WO2020007271A1/zh
Priority to KR1020217001992A priority patent/KR102487366B1/ko
Priority to EP23211897.6A priority patent/EP4351071A3/en
Priority to JP2021500139A priority patent/JP7356491B2/ja
Priority to EP19831140.9A priority patent/EP3806360B1/en
Publication of CN110690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90939A/zh
Priority to US17/141,847 priority patent/US11569928B2/en
Priority to US18/155,376 priority patent/US20230254062A1/en
Priority to JP2023030992A priority patent/JP7513782B2/ja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payloa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04L1/0068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6Distributed coding, e.g. network coding, involving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85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in response to a specific request, e.g. to a polling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 H04L1/0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diversity reception using space diversity
    • H04L1/0618Space-tim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提高Wi‑Fi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该方法包括:发送方根据采用的MCS方案,对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以产生编码比特,并根据分发原则,将所述编码比特分发到所述多个信道集合或所述多个资源块中。接收方根据接收合并原则,接收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或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承载的编码比特,并根据采用的调制编码MCS方案,对所述编码比特进行信道译码,以产生信息比特。其中,所述MCS方案为:所述多个信道集合中的每一个信道集合所采用的MCS方案,或所述多个资源块中的每一个资源块所采用的MCS方案。

Description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下一代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协议,如802.11ax之后的协议,由于需 向前兼容,因此也会支持802.11ax设备的工作频谱,即会支持2.4吉赫兹(giga Hertz,GHz), 5GHz和6GHz频段(band)。根据最新开放的免费6GHz频段,基于该频段做信道划分,可支 持的带宽可以超过在5GHz支持的最大带宽160兆赫兹(mega hertz,MHz),如240MHz和320MHz。 也就是说,下一代Wi-Fi协议将会引入超大带宽,以支持极高吞吐量(extremelyhigh throughput,EHT)的数据传输。除了超大带宽,下一代Wi-Fi协议所支持的极高吞吐量还可 以通过更多的流数,如将流数增加到16流,以及多个频段(2.4GHz,5GHz和6GHz)合作等 方式提高峰值吞吐量。
然而,由于信道忙,或者所支持的部分频段,如5GHz和6GHz,被其他系统,如军用雷达系统和气象雷达系统所占用,导致Wi-Fi系统占用超大带宽时的可用频段不连续。因此,如何利用上述不连续频段,实现超大带宽,支持极高吞吐量的数据传输,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Wi-Fi系统的频谱资源 利用率和数据速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包括:根据采用的调制编码(modulation coding scheme,MCS)方案,对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以产生编码比特。其中,MCS方案 为: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中的每一个信道集合所采用的MCS方案, 或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OFDMA)传输 的多个资源块中的每一个资源块所采用的MCS方案。然后,根据分发原则,将编码比特分发 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中。
本申请提供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能够根据为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 道集合中的每一个信道集合,或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中的每一个资 源块各选择一种MCS方案,对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产生编码比特,并根据分发原则,将 编码比特分发到上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中,其中,上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 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其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编码比特的 分发方法,能够实现Wi-Fi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如接入点(access point,AP),和终端设备, 如非接入点站点(non-access point station,NON-AP STA或STA),在多个不连续的信道集 合或资源块上传输编码比特,以避免多个信道集合中的部分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中的部 分资源块闲置的情况,能够提高Wi-Fi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分发原则,可以包括:采用循环轮询方式,向多个信道 集合或多个资源块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第一预设关系。其中,第一预设关系用于确定 一次向一个信道集合或资源块分发的一组编码比特的数量。示例性地,第一预设关系可以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011
其中,Si为一次向第i个信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第i个信 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多个信道集合 的个数,或多个资源块的个数。例如,星座点数量为16的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QAM)(下文简称为16QAM)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为4,即将4个比特(bit) 映射至一个OFDM符号上。
可以理解,相邻的两组编码比特必定被分发在不同的信道集合或资源块中,以降低干扰, 获取频域上的交织增益。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上述分发原则,可以包括:采用循环轮询方式,向多个信 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第二预设关系。其中,第二预设关系也用于 确定一次向一个信道集合或资源块分发的一组编码比特的数量。示例性地,第二预设关系可 以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021
其中,Si为一次向第i个信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第i个信 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多个信道集合 的个数,或多个资源块的个数,Ni为第i个信道集合包含的预设信道个数,或者第i个资源块 包含的预设资源块个数,预设资源块个数为将第i个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与预设资源块包含 的子载波数的商四舍五入之后的正整数。
可以理解,相邻的两组编码比特必定被分发在不同的信道集合或资源块中,以降低干扰, 获取频域上的交织增益。
示例性地,所述预设信道可以是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小带宽的信道,也可以 是信道带宽为上述多个信道集合的带宽的公约数的信道。例如,共存在3个信道集合,带宽 分别为40MHz、80MHz和160MHz,则预设信道的带宽可以为20MHz,也可以为40MHz。
同理,预设资源块可以为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小资源块,也可以为包含的子 载波数为上述多个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的公约数的资源块。例如,共存在3个资源块 (resource unit,RU):RU106、RU242、RU484,则预设资源块可以为RU26,也可以为RU106。
可以理解,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所采用的MCS方案相同,或者, 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所采用的MCS方案相同,以降低对信息比特进 行编码、调制和分发的操作复杂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分发原则,还可以包括:若多个信道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 道集合已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装满,则停止向多个信道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道集合分发编码 比特,并继续根据分发原则向多个信道集合中的其他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直至多个信道 集合都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装满后再继续下一轮分发,以便利用全部信道集合中的全部频谱 资源发送编码比特,避免部分频谱资源闲置,进一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分发原则,还可以包括:若多个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 块已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装满,则停止向多个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并 继续根据分发原则向多个资源块中的其他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直至多个资源块都被分发到 的编码比特装满后再继续下一轮分发,以便利用全部资源块中的全部子载波传输编码比特, 避免部分子载波闲置,进一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上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是否连续。因此,上述 多个信道集合在频域上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相应地,上述多个资源块在频域上可以连 续,也可以不连续。
同理,本申请也不需要限定上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的大小是否相同。因此,上 述多个信道集合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应地,上述多个资源块的大小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可选地,对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上述多个资源块可以是分配给同一站点或者同 一站点集合的。例如,资源块A和B同时用于承载站点1和2的编码比特,则站点1和2可以视为同一站点集合。
可选地,上述多个信道集合可以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带宽的信道集合:20兆赫兹MHz、 40MHz、80MHz和160MHz。
可选地,若存在多流,不存在多个分段,则执行编码比特分发方法的信道解析器或者资 源块解析器位于流解析器之后,以简化不同流的发送流程。同理,若存在多个分段,则执行 编码比特分发方法的信道解析器或者资源块解析器位于分段解析器之后,以简化不同分段的 发送流程。当然,若同时存在多流和多个分段,鉴于分段操作通常是针对一个流的,即分段 解析器通常是位于流解析器之后的,则分发编码比特的信道解析器或者资源块解析器仍然位 于分段解析器之后。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包括:根据接收合并原则,接收应用于前导 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或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承载的编 码比特。然后,根据采用的调制编码MCS方案,对编码比特进行信道译码,以产生信息比特。 其中,MCS方案为:多个信道集合中的每一个信道集合所采用的MCS方案,或多个资源块中 的每一个资源块所采用的MCS方案。
本申请提供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能够根据为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 道集合中的每一个信道集合,或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中的每一个资 源块各选择一种MCS方案,然后根据接收合并原则,接收从上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 接收到的编码比特,并根据选择的MCS方案,将接收到的编码比特进行信道译码,以生成信 息比特,其中,上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因此,本申请提 供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能够实现Wi-Fi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如AP,或终端设备,如STA, 在多个连续或不连续的信道集合或资源块上传输数据,以避免多个信道集合中的部分信道集 合,或多个资源块中的部分资源块闲置的情况,能够提高Wi-Fi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 据速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接收合并原则,可以包括:采用循环轮询方式,从多个信道 集合或多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第一预设关系。其中,第一预设关系用于确定 一次从一个信道集合或资源块接收的一组编码比特的数量。示例性地,第一预设关系可以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031
其中,Si为一次从第i个信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第i个信 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信道集合的个 数,或多个资源块的个数。
可以理解,根据上述接收方法,相邻的两组编码比特必定为从不同的信道集合或资源块 接收到的编码比特,以降低干扰,获取频域上的交织增益。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接收合并原则,可以包括:采用循环轮询方式,从多个信 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第二预设关系。其中,第二预设关系也用于 确定一次从一个信道集合或资源块接收的一组编码比特的数量。示例性地,第二预设关系可 以为:
其中,Si为一次从第i个信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第i个信 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多个信道集合 的个数或多个资源块的个数,Ni为第i个信道集合包含的预设信道个数,或者第i个资源块包 含的预设资源块个数,预设资源块个数为将第i个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与预设资源块包含的 子载波数的商四舍五入之后的正整数。
可以理解,相邻的两组编码比特必定为从不同的信道集合或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以 降低干扰,获取频域上的交织增益。
示例性地,上述预设信道可以是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小带宽信道,也可以是 带宽为上述多个信道集合的带宽的公约数信道。
同理,预设资源块可以是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小资源块,也可以是包含的子 载波数为上述多个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的公约数的资源块。
可以理解,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中的每一个信道集合所采用的 MCS方案相同,或者,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中的每一个资源块所采 用的MCS方案相同,以降低接收合并编码比特、信道译码以生成信息比特的操作复杂度。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接收合并原则,还可以包括:若多个信道集合中的至少一 个信道集合承载的全部编码比特已接收完毕,则停止从多个信道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道集合 接收编码比特,并继续根据接收合并原则,从多个信道集合中的其他信道集合接收编码比特, 直至多个信道集合承载的全部编码比特均接收完毕后再继续下一轮接收,以便利用全部信道 集合中的全部频谱资源接收编码比特,避免部分频谱资源闲置,进一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 和数据速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接收合并原则,还可以包括:若多个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 资源块承载的全部编码比特已接收完毕,则停止从多个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块接收编码 比特,并继续根据接收合并原则,从多个资源块中的其他资源块接收编码比特,直至多个资 源块承载的全部编码比特均接收完毕后再继续下一轮接收,以便利用全部资源块中的全部子 载波接收编码比特,避免部分子载波闲置,进一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并不限定上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是否连续。因此,上述 多个信道集合在频域上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相应地,上述多个资源块在频域上可以连 续,也可以不连续。
同理,本申请也不需要限定上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的大小是否相同。因此,上 述多个信道集合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相应地,上述多个资源块的大小可以相同, 也可以不同。
可选地,对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上述多个资源块可以是分配给同一站点或者同 一站点集合的。例如,资源块A和B同时用于承载站点1和2的编码比特,则站点1和2可以视为同一站点集合。
可选地,上述多个信道集合可以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带宽的信道集合:20兆赫兹MHz、 40MHz、80MHz和160MHz。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合并 原则,是与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原则相对应, 以便编码比特的发送方与接收方能够可靠通信。
可以理解,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以及第二方面或第 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使用,本申请不予限 定。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 述的方法,和/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 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一 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和/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 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一个 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编码比特的分发功能。例如, 将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生成编码比特,以及根据分发原则,将编码比特分发至多个信道 集合或多个资源块中。所述收发器用于支持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与其他设备通信,实现接收 和/或发送功能。例如,将分发后的编码比特进行调制,并通过射频器件发送出去。
可选的,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 耦合,其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 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如接入点等,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如站点等,所 述收发器可以是收发电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还可以为通信芯片,所述通信芯片可以应用于上述网络设备和/或终 端设备中。所述收发器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 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 使得该装置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收发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 器被配置为支持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执行上述方法中涉及的编码比特的接收功能。例如,根 据接收合并原则,将从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合并,并对合并后的编码 比特作信道译码,以生成信息比特。所述收发器用于支持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与其他设备通 信,实现接收和/或发送功能。例如,将接收到后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解调以获取编码比 特。
可选的,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 耦合,其保存网络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和处理器集成 在一起,也可以与处理器分离设置。本申请并不限定。
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如站点等,也可以为网络设备,如接入点等,所 述收发器可以是收发电路。可选的,所述收发器也可以为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还可以为通信芯片,所述通信芯片可以应用于上述终端设备和/或网 络设备中。所述收发器可以为通信芯片的输入/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 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运行存储器中的 计算机程序,使得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 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编码比特的分发功能和编码比特的接收功能也可以由同一装置在不 同的通信链路上执行,从而可以实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不同网络设备之间、不同终 端设备之间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形式的单向和/或双向通信。
示例性地,站点1在上行方向上向接入点A发送编码比特,同时在下行方向上接收接入 点A发送的编码比特。相应地,接入点A在上行方向上接收站点1发送的编码比特,同时在 下行方向上向站点1发送编码比特。
示例性地,接入点B接收接入点C发送的编码比特,同时接收接入点C发送的编码比特。 相应地,接入点C向接入点B发送编码比特,同时向接入点B发送编码比特。
示例性地,接入点D同时向站点2和3发送编码比特。又例如,站点4同时接收接入点E和F下发的编码比特。再例如,接入点G和H同时向站点5和6发送编码比特,相应地, 站点5和6同时接收接入点G和H发送的编码比特。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 方式所述的通信装置,和用于执行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通信装 置。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 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的指令,和/或用于执行第二 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的指令。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 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 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和/或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和收发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 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处理功能,所述收发接口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 二方面所涉及的收发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 或第二方面所涉及功能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提供一种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适用于Wi-Fi系统 中分发编码比特到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或者应用于OFDMA传输的多 个资源块,和/或从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或者应用于OFDMA传输的多 个资源块接收编码比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所应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 图;
图2为网络设备102与终端设备106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A为现有Wi-Fi系统中80MHz带宽对应的前导码打孔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3B为现有Wi-Fi系统中80MHz带宽对应的前导码打孔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3C为现有Wi-Fi系统中160MHz带宽对应的前导码打孔方式一的示意图;
图3D为现有Wi-Fi系统中160MHz带宽对应的前导码打孔方式二的示意图;
图4A为现有Wi-Fi系统中单站点在连续160MHz频段上的传输流程的示意图;
图4B为现有Wi-Fi系统中单站点在2个不连续80MHz频段上的传输流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向多个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示意图一;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向多个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示意图二;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向多个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示意图三;
图6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向多个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示意图四;
图6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向多个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示意图五;
图6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向多个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示意图六;
图6G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向多个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示意图七;
图6H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向多个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示意图八;
图7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向多个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示意图一;
图7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向多个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示意图二;
图7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向多个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示意图三;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比特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比特的分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比特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Wi-Fi系统,也可以应用于第4代(4thgeneration,4G)移动通信系统,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全球互联微波 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以及第5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如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等。
本申请将围绕可包括多个设备、组件、模块等的系统来呈现各个方面、实施例或特征。 应当理解和明白的是,各个系统可以包括另外的设备、组件、模块等,并且/或者可以并不包 括结合附图讨论的所有设备、组件、模块等。此外,还可以使用这些方案的组合。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地”、“例如”等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 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 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information)”,“信号(signal)”,“消息(message)”,“信道 (channel)”、“信令(singalling)”、“消息(message)”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 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的(of)”,“相应的(corresponding,relevant)” 和“对应的(corresponding)”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 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时候下标如W1可能会笔误为非下标的形式如W1,在不强调其区别 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 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 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 同样适用。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 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 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 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中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详细说明适用于本申请实 施例的通信系统。图1示出了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 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102和终端设备106,网络设备102和终端设备106均可配 置有多个天线。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和/或其他终端设备,如网络设备 104和终端设备108,且网络设备104和终端设备108也均可配置有多个天线。
应理解,上述网络设备还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编 码器、译码器、调制器、解调器、复用器、解复用器等)。
示例性地,上述网络设备可以为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或可设置于该设备的芯片,该 设备包括但不限于:Wi-Fi系统中的接入点、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家庭基 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传输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或者transmission point,TP)等,还 可以为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以及通信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网桥、 计算机等。
示例性地,上述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 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 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非接入点站点(non-access point station,NON-STA或STA)、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 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 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本申请实施例将前述终端设备及可设置于前述终端设 备的芯片统称为终端设备。
在该通信系统中,一个网络设备或一个终端设备均可以视为一个节点,任意两个或两个 以上节点之间可以存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任意一种形式的通信。示例性的, 同一网络设备可以与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和/或至少一个网络设备通信,同一终端设备也可以与 至少一个网络设备和/或至少一个终端设备通信。例如,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102可以与终 端设备106通信,也可以与网络设备104通信,还可以与终端设备106、终端设备108以及 网络设备104中的至少两个同时通信。又例如,终端设备108可以与网络设备102通信,也 可以与终端设备106通信,还可以与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4,以及终端设备106中的至 少两个通信。
应理解,图1仅为便于理解而示例的简化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 备或者还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图2示出了网络设备102与终端设备106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网络设备102和终端设备106均包括有应用层处理模块、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 TC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处理模块、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处理模块、逻辑链路控制(logical link control,LLC)处理模块、媒体接 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处理模块、物理层(physical layer)基带处理模 块、射频模块和天线。其中,IP处理模块与LLC处理模块通过上层接口连接。
其中,对于发送方,如网络设备102,物理层基带处理模块用于对二进制用户数据,即 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以产生编码比特,对编码比特进行调制以生成调制符号,然后对调制 符号上变频以生成射频信号,并通过天线发送出去。对于接收方,如终端设备106,物理层 基带处理模块用于将射频模块接收到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解调以恢复编码比特,并对编码 比特进行信道译码以恢复信息比特,从而完成了信息比特,即二进制用户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示出了配置有2根天线的网络设备102和配置有1根天线的终端 设备106。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102和终端设备106的天线均可以配置为1或多根。
事实上,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多天线技术被广泛应用,如在Wi-Fi、LTE、5G NR等系统 中。一个节点,如上述网络设备102或终端设备106,可以通过多天线发送或者接收信号,后文简称多入多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在支持MIMO的通信系统中,节点通过调整MIMO发送、接收方案,如调整发送天线的权值,分配不同的信号到不同的天线上等,可以获取分集、复用等增益,提高系统容量、增加系统可靠性。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一对发送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传输的数据,视为一个空间流(spatial stream,SS), 简称流。
实际应用中,不同通信系统可能会支持相同频段。例如,现有Wi-Fi系统,以及军用雷 达系统和气象雷达系统均支持5GHz和6GHz的频段。当Wi-Fi系统支持的部分频段已经被军 用雷达系统或气象雷达系统占用时,剩余频段可能不连续。
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和数据速率,现有Wi-Fi协议,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802.11ax,提出了一种前导码打孔 (preamble puncturing)模式的数据传输,允许网络设备,如接入点,将上述至少两个不连 续频段聚合使用,以提高网络设备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例如,允许接入点将不连 续的20MHz频段和40MHz频段聚合使用。
图3A和图3B依次示出了802.11ax在80MHz带宽下可以支持的前导码打孔方式一和打孔 方式二。图3C和图3D依次示出了802.11ax在160MHz带宽下可以支持的前导码打孔方式一 和打孔方式二。其中,802.11ax中的打孔是指,不在已被占用的频段上传输Wi-Fi信号,不 传物理层前导码和数据部分。本发明涉及的打孔传输,可以为802.11ax中的,或者也可以为 打孔的信道传输物理层前导码,但不传数据部分。
如图3A和图3B所示,80MHz带宽可以分为主20MHz(primary 20MHz,P20)、次20MHz(secondary 20MHz,S20)和次40MHz(secondary 40MHz,S40),其中,P20和S20也可以 合称主40MHz(primary 40MHz,P40),S40还可以进一步分为S40左20MHz(S40left,S40-L) 和S40右20MHz(S40right,S40-R)。鉴于P20主要用于传输控制信令,不能打孔。
示例性地,图3A示出了80MHz带宽下的前导码打孔方式一的打孔图样:S20打孔,且S40 不打孔。示例性地,图3B示出了80MHz带宽下的前导码打孔方式二的两种打孔图样:S20不 打孔但S40-L打孔(对应图3B中的打孔图样1),以及打孔图样2:S20不打孔但S40-R打孔(对应图3B中的打孔图样2)。
如图3C和图3D所示,160MHz带宽可以分为P20、S20、S40和次80MHz(secondary80MHz, S40),其中,P20、S20和S40也可以合称主80MHz(primary 80MHz,P80),S80还可以进一 步分为S80-1、S80-2、S80-3和S80-4,带宽均为20MHz。
示例性地,图3C示出了160MHz带宽下的前导码打孔方式一的两种打孔图样:S20打孔, S40和S80不打孔(对应图3C中的打孔图样1),以及S20打孔,S40不打孔,S80中部分20MHz 打孔(对应图3C中的打孔图样2)。
示例性地,图3D示出了160MHz带宽下的前导码打孔方式二的三种打孔图样:S20不打 孔,S40-L打孔(对应图3D中的打孔图样1)、S20不打孔,S40-R打孔(对应图3D中的打孔图样2),以及S20不打孔,S40全部打孔(对应图3D中的打孔图样3)。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需要限定在图3D所示的三种打孔图样中,S80不被打孔, 或者S80中的至少一个20MHz打孔。
然而,802.11ax中的80MHz的打孔方式二和160MHz打孔方式二没有明确哪些20MHz被 打孔。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802.11ax的HE PPDU中的物理层前导码中的HE-SIG B共有部 分字段中资源分配指示信息来指示哪些20MHz被打孔。
然而,上述前导码打孔方式的传输只能用于下行多用户传输场景,如下行OFDMA,并不 适用于单用户传输场景。另外,为了降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复杂度,802.11ax规定在下行 OFDMA传输中终端设备,如站点,仅在一个资源块上传输,即在一组连续子载波传输上行信 号。可以理解,当该组连续子载波所组成的资源块为配置的系统带宽所能支持的最大子载波 数时,终端设备处于单用户传输场景,或者只有一个终端设备被分配到一个资源块上传输, 也称之为单用户传输。否则,终端设备处于OFDMA传输,即除该终端设备之外,还存在其他 终端设备在其他资源块上与同一接入点之间传输数据。
本申请提到的适用于单用户传输传输方法还适用于MU-MIMO传输(不包括802.11ax中提 到的部分带宽MU-MIMO)。
本申请提到的OFDMA传输包括纯OFDMA传输,即每个资源块分配一个站点,还包括混合 MU-MIMO和OFDMA混合传输,即802.11ax中提到的部分带宽OFDMA传输,某些资源块被分配 同一个站点集合做MU-MIMO传输,某些资源块被分配到单个站点进行单站点传输。
此外,现有Wi-Fi协议,如802.11ax,支持的最大带宽为160MHz,可以为160MHz的连续带宽,也可以由两个不连续80MHz频段(即80MHz+80MHz)组成。为了获得分集增益,现 有Wi-Fi协议支持2种模式的160MHz传输。例如,现有Wi-Fi协议,提出了一种分段解析器(segment parser),用于将编码比特分发到不同的80MHz分段中。图4A示出了单站点在连续160MHz带宽上的传输过程。图4B示出了单站点在80MHz+80MHz上的传输过程。
如图4A所示,单站点在连续160MHz带宽上的传输过程主要包括如下步骤:帧校验序列 前物理层填充(pre-FEC PHY padding),加扰(scrambler),前向纠错编码(forwarderror correction encoding),帧校验序列后物理层填充(post-FEC PHY padding),流解析(stream parser),分段解析(segment parser),星座点映射(constellation mapper),子载波映射 (tone mapper),分段逆解析(segment deparser),每流空时编码(Space timeblock code encoder for one spatial stream),(每空间流插入循环移位分集)(cyclicshift diversity per space-time-stream insertion),(空频映射)(spatial frequencymapper),离散傅里 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IDFT),插入保护间隔和加窗(guard interval insertion and windowing,GI&W)以及模拟和射频(analogand radio frequency,A&RF)。其中,802.11ax协议规定:在大于20MHz的资源块上发送的物理层协议 数据单元(PHY protocol data unit,PPDU)的前向纠错码必须要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换句话说,二进制卷积编码(binaryconvolutional coder,BCC)是在RU26、RU52、RU106和RU242任一资源块上的必选编码方式,而LDPC是在 RU484、RU996和RU996*2中任一资源块上必选的编码方式。当然,除上述必选编码方式外, 每种资源块还可以有备选的编码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与图4A相比,图4B示出的单站点在80MHz+80MHz上的传输过程不包括分段逆解析,其 原因在于:两个80MHz频段需要在不同的射频器件(组)上传输,不需要再将各分段的编码 比特合并在一起。因此,图4B所示的模拟和射频电路的数量为图4A的2倍。
如图4A和图4B所示,现有Wi-Fi协议仅支持单站点在2个具有相同大小频段的分段上 传输,并未考虑分段数量大于2个,和/或分段大小不同场景下的单站点传输方案,从而可能 导致部分可用频谱资源闲置,不利于提高Wi-Fi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
为了解决上述前导码打孔方式的传输方案不适用于单站点传输和上行方向的问题,以及 上述单站点分段解析传输方案不适用于数量多于2个分段,和/或分段大小不同的问题,本申 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包括应用于发送方的将编码比特映射到应用于前导 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或者应用于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后分发的方法,应用 于接收方的从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或者应用于OFDMA传输的多个资 源块接收编码比特的方法,以及把编码比特分散到多个大小不同的分段的分发方法和相应的 接收方法。其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可以均为网络设备,也可以均为终端设备,还可以一个为 网络设备,另一个为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为便于描述,下文中以网络设备为发送方,以终端设备为接收方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实 施例提供的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
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S501-S504:
S501、根据采用的MCS方案,对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以产生编码比特。
其中,调制编码MCS方案为: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中的每一个 信道集合所采用的MCS方案,或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中的每一个资 源块所采用的MCS方案。
示例性地,MCS方案通常用于为发送方指定前向纠错码的编码方案和调制方案。其中, 编码方案用于发送方将信息比特,如语音业务和/或数据业务的二进制序列,进行信道编码, 例如二进制卷积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等。调制方案主要用于将完成信道编码的二级制序列, 即编码比特进行分组,并将每组编码比特进行星座点映射,以生成调制符号,可以包括如下 至少一种: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和星座点数(constellation points)分别为4、8、16、64、128、256、1024的QAM(下文依次简称为4QAM、8QAM、16QAM、 64QAM,128QAM,256QAM和1024QAM)。
相应地,接收方也需要指定与发送方的编码方案对应的译码方案,以及与发送方的调制 方案对应的解调方案。其中,解调方案主要用于接收方将接收到的调制符号进行解调和合并, 以恢复编码比特。译码方案主要用于对恢复的编码比特进行信道译码,以恢复信息比特,从 而完成编码比特的接收流程。换句话说,解调译码为编码调制逆过程。
示例性地,MCS方案可以事先配置在网络设备中,如存储在该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中以 备调用,也可以承载于由该网络设备的上层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中,也可以是发送端根据信 道条件从MCS方案集合中选择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上述多个信道集合可以是包括多个如下至少一种带宽的信道组成的信道集合: 20MHz、40MHz、80MHz和160MHz等。示例性地,所述预设信道可以为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 小带宽信道,也可以为上述最小带宽信道的整数倍,如2倍、4倍、8倍、16倍等。其中,每个信道集合包括的某种预设信道的个数可以为1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多个信道集合中的信道集合在频域上可以连续。例 如,一个信道集合可以包括连续的2个20MHz。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需要限定上述多个信道集 合之间是否连续。
上述多个资源块中的资源块可以为如下资源块:RU26、RU52、RU106、RU242、RU484、RU996 和RU996*2,且各资源块在频域上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其中RU26、RU52、RU106、RU242、 RU484、RU996和RU996*2分别包含26,52,106,242,484,996和2*996子载波,分别包含 24,48,102,234,964,和1960个数据子载波。其中,20MHz,40MHz,80MHz和160MHz带宽 对应的最大资源块分别为RU242、RU484、RU996和RU996*2。
可选地,对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上述多个资源块可以是分配给同一站点或者同 一站点集合的,其中同一站点集合至少包含2个站点,表示该多个站点在同一资源块上做多 用户传输,比如MU-MIMO。例如,资源块A和B同时用于承载站点1和2的编码比特,则站 点1和2属于同一站点集合。
示例性地,网络设备根据MCS方案包含的编码方式,对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以生成 编码比特。鉴于信道编码为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可选地,为了降低将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以生成编码比特的操作复杂度,上述应用于 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可以采用同一个MCS方案,或者,应用于正交频分多 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可以采用同一个MCS方案。因此,若采用的MCS方案相同,则多 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可以共用同一个(组)编码器,以降低系统复杂度和成本。当然, 本申请中的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或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 的多个资源块可以采用不同的MCS方案。
S502、网络设备根据分发原则,将编码比特分发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中。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分发原则,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采用循环轮询方式,向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 第一预设关系。其中,第一预设关系用于确定一次向一个信道集合或资源块分发的一组编码 比特的数量。示例性地,第一预设关系可以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21
其中,Si为一次向第i个信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第i个信 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多个信道集合 的个数,或多个资源块的个数。例如,16QAM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为4,即将4个比 特映射至一个OFDMA符号上,其中多个信道集合或者资源块采用的MCS可以不同。
其中,循环轮询方式可以是round-robin,也可以是其他的循环轮询方式,本申请实施 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为了降低干扰,获取频域上的交织增益,通常将相邻的两组编码比特分发在 不同的信道集合或资源块中。
示例性地,第一预设关系可以事先配置在网络设备中,如存储在该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 中以备调用,也可以承载于由该网络设备的上层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中,还可以是发送端根 据信道条件从MCS方案集合中选择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分发原则,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采用循环轮询方式,向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 第二预设关系。其中,第二预设关系用于确定一次向一个信道集合或资源块分发的一组编码 比特的数量。示例性地,第二预设关系可以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31
其中,Si为一次向第i个信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第i个信 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多个信道集合 的个数,或多个资源块的个数,Ni为第i个信道集合包含的预设信道个数,或者第i个资源块 包含的预设资源块个数,预设资源块个数为将第i个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与预设资源块包含 的子载波数的商四舍五入之后的正整数,其中多个信道集合或者资源块采用的MCS方案可以 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若协议规定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采用的编码方案为LDPC,则可以 将公式(1)和(2)中的调制阶数si确定为1。
实际应用中,预设资源块个数Ni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确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例如,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预设资源块个数Ni
Ni=[Ri/R],
其中,Ri为所述第i个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个数,R为所述预设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个 数,运算符号[]表示四舍五入。
又例如,还可以根据如下公式计算预设资源块个数Ni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32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33
其中,Ri为所述第i个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个数,R为所述预设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个 数,运算符号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34
依次表示向上取整和向下取整。
可以理解,相邻的两组编码比特通常被分发在不同的信道集合或资源块中,以降低相邻 子载波间的数据同时深度衰落,获取频域上的交织增益,降低误码率。
示例性地,所述预设信道可以是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小带宽的信道,比如 20MHz,也可以是带宽为上述多个信道集合的带宽的公约数的信道。例如,共存在3个信道集 合,带宽分别为40MHz、80MHz和160MHz,则预设信道的带宽可以为20MHz(Wi-Fi系统所支 持的最小带宽的信道),也可以为40MHz(最大公约数)。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Wi-Fi系统所支持信道带宽确定为预设信道的带宽,以便复用现有 的信道交织器,以降低成本和系统复杂度。例如,已有的BCC交织器(BCCinterleaver), 和LDPC子载波映射器(LDPC tone mapper)可以是适用于上述IEEE802.11ax提到的子载波 间距为78.125千赫兹(kilo hertz,KHz)的资源块,也可以是适用于子载波间距为312.5KHz 的20MHz,40MHz,80MHz和160MHz带宽的交织器。又例如,鉴于Wi-Fi系统现有的信道交织 器支持的带宽不包括60MHz,通常不会将预设信道的带宽确定为60MHz。
与预设信道类似,预设资源块可以是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小资源块,比如IEEE 802.11ax中的RU26,或者或者下一代协议可能规定的最小资源块RU52,也可以是包含的子 载波数为上述多个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的公约数的资源块。例如,共存在3个资源块: RU106、RU242、RU484,则预设资源块可以为RU106(包含的子载波数为最大公约数的资源块)。
可选地,为了降低将编码比特分发至多个信道或多个资源块、调制、上变频和发送射频 信号的操作复杂度,提高分发效率,上述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可以 采用同一个MCS方案,或者,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可以采用同一个 MCS方案。因此,若采用的MCS方案相同,则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可以共用同一个(组) 调制器,以降低系统复杂度和成本。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分发原则,还可以包括:
编码比特的分发是以OFDM符号数据子载波承载的数据为单元循环分发。若多个信道集合 中的至少一个信道集合已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装满(包含的数据子载波被装满),则网络设 备停止向多个信道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根据分发原则向多个信 道集合中的其他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直至多个信道集合都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装满后形 成一个OFDM符号,再继续下一轮分发,以便利用全部信道集合中的全部频谱资源发送编码比 特,避免部分频谱资源闲置,进一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
示例性地,在多个信道集合,如信道集合1-3,同时形成第一个OFDM符号的过程中,若 信道集合1和2已装满编码比特,而信道集合3没有装满,则停止向信道集合1和2分发编码比特,且继续向信道集合3分发编码比特,直到信道集合1-3均装满编码比特形成完整的OFDM符号后,才会进行下一轮编码比特的分发,形成下一个OFDM符号。
同理,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分发原则,还可以包括:
若多个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块已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装满(包含的数据子载波被装 满),则网络设备停止向多个资源块中的所述至少一个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根据分 发原则向多个资源块中的其他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直至多个资源块都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 装满后形成一个OFDM符号或者在多个资源块上同时形成多个OFDM符号,再继续下一轮分发 形成下个OFDM符号,以便利用全部资源块中的全部子载波传输编码比特,避免部分子载波闲 置,进一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
示例性地,在多个资源块,如资源块1-3,上同时形成第一个OFDM符号的过程中,若资 源块1和3已装满编码比特,而资源块2没有装满,则停止向资源块1和3分发编码比特,且继续向资源块2分发编码比特,直到资源块1-3均装满编码比特形成完整的OFDM符号后,才会进行下一轮编码比特的分发,形成下一个OFDM符号。
下面以几个示例详细说明信道解析器如何向多个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
图6A-图6H各示出了一种多个信道集合场景下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的示意图。其中,分 发动作的执行主体均为信道解析器。
分发方式1:
以图3A示出的80MHz带宽打孔方式一的打孔图样(S20打孔,S40不打孔)为例,则所述多个信道集合包括2个信道集合:P20和S40。假定该2个信道集合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均为4,则如图6A所示,S502可以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公式(1),计算每次向P20和S40分发的编码比特数均为2。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依次向P20和S40各分发2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P20分发编码比特0、1,向S40分发编码比特2、3。第2轮:向 P20分发编码比特4、5,向S40分发编码比特6、7。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包含的数据子载波较少的P20先装满。
鉴于S40包含的数据子载波的个数为P20的2倍,当P20装满后,还需要执行下述步骤:
步骤4:停止向P20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向S40分发编码比特,直到S40也被装满,以便利用S40包含的全部数据子载波传输编码比特,避免资源浪费,从而能在每个信道集合内做交织。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S40包含的数据子载波的个数为P20的2倍,若S40的调制阶数也 为P20的2倍,则P20和S40也会同时装满。例如,P20的调制阶数为2,S40的调制阶数为 4。
分发方式2:
信道集合、打孔图样和调制阶数均与分发方式1相同。假定预设信道为20MHz信道,则 如图6B所示,S502可以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公式(2),计算每次向P20分发的编码比特数为2,且每次向S40分发的编 码比特数为4。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向P20分发2个编码比特,且向S40分发4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P20分发编码比特0、1,向S40分发编码比特2-5。第2轮:向P20 分发编码比特6、7,向S40分发编码比特8、9、10、11。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P20和S40同时装满。
分发方式3:
信道集合、打孔图样和调制阶数均与分发方式1相同。鉴于分发方式2所述示例中的S40 包括2个20MHz的带宽的信道(S40-L和S40-R),也可以按照Wi-Fi所能支持的最小带宽: 20MHz带宽为单位分发编码比特。因此,如图6C所示,S502可以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公式(1),计算每次向P20、S40-L和S40-R分发的编码比特数均为2。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依次向P20、S40-L和S40-R各分发2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P20分发编码比特0、1,向S40-L分发编码比特2、3,向S40-R分 发编码比特4、5。第2轮:向P20分发编码比特6、7,向S40-L分发编码比特8、9,向S40-R 分发编码比特10、11。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P20和S40-L和S40-R同时装满。
分发方式4:
以图3D所示的160MHz带宽打孔方式二的打孔图样3为例(S40打孔,S80不打孔),且假定S80不打孔,则上述多个信道集合包括3个信道集合:P20、S20和S80。假定该3个信 道集合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均为2,如调制方式为BPSK,则如图6D所示,S502可以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公式(1),计算每次向P20、S20和S80分发的编码比特数均为1。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依次向P20、S20和S80分发1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P20分发编码比特0,向S20分发编码比特1,向S80分发编码比特2。第2轮:向P20分发编码比特3,向S20分发编码比特4,向S80分发编码比特5。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P20和S20同时先装满,但S80尚未装满。
鉴于S80包含的数据子载波的个数为P20和S20的4倍多,当P20和S20装满后,还需要执行下述步骤:
步骤4:停止向P20和S20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向S80分发编码比特,直到S80也装满,以便利用S80的全部带宽传输编码比特,避免浪费,以及信道集合内中做交织。
分发方式5:
信道集合、打孔图样和调制阶数均与分发方式4相同。假定预设信道为20MHz带宽的信 道,则如图6E所示,S502可以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公式(2),计算每次向P20、S20和S80分发的编码比特数依次为1、1、4。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依次分别向P20、S20和S80分发1个、1个、4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P20分发编码比特0,向S20分发编码比特1,向S80分发编码比特2-5。第2轮:向P20分发编码比特6,向S20分发编码比特7,向S80分发编码比特8-11。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P20和S20同时先装满,但S80尚未装满。
鉴于S80包含的数据子载波的个数为P20和S20的4倍多,当P20和S20装满后,还需要执行下述步骤:
步骤4:停止向P20和S20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向S80分发编码比特,直到S80也装满,以便利用S80的全部带宽传输编码比特,避免浪费以及信道集合内中做交织。
分发方式6:
打孔图样和调制阶数均与分发方式4相同。鉴于分发方式4中的信道集合P20和S20连 续,依据连续信道聚合原则,可以将P20和S20聚合为一个信道(P40)使用,即分发方式6可以视为共存在2个信道集合:P40和S80,则如图6F所示,S502可以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公式(1),计算每次向P40和S80分发的编码比特数均为1。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依次向P40和S80分发1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P40分发编码比特0,向S80分发编码比特1。第2轮:向P40分发 编码比特2,向S80分发编码比特3。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P40先装满,但S80尚未装满。
鉴于S80包含的数据子载波的个数为P40的2倍多,当P40装满后,还需要执行下述步 骤:
步骤4:停止向P40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向S80分发编码比特,直到S80也装满,以便利用S80的全部带宽传输编码比特,避免浪费以及信道集合内中做交织。
分发方式7:
信道集合、打孔图样和调制阶数均与分发方式6相同。假定预设信道的带宽为该2个信 道集合的带宽的最大公约数40MHz,则如图6G所示,S502可以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公式(2),计算每次向P40、S80分发的编码比特数均依次为1和2。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依次向P40分发1个编码比特,向S80分发2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P40分发编码比特0,向S80分发编码比特1、2。第2轮:向P40 分发编码比特3,向S80分发编码比特4、5。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P40先被装满,但S80尚未装满。
鉴于S80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个数为P40的2倍多,当P40装满后,还需要执行下述步骤:
步骤4:停止向P40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向S80分发编码比特,直到S80也被装满,以便利用S80的全部带宽传输编码比特,避免浪费以及信道集合内中做交织。
分发方式8:
信道集合、打孔图样和调制阶数均与分发方式6相同。假定预设信道为Wi-Fi系统所能 支持的最小信道:20MHz信道,则如图6H所示,S502可以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公式(2),计算每次向P40分发的编码比特数均为2、每次向S80分发的编 码比特数均为4。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向P40分发2个编码比特数,向S80分发4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P40分发编码比特0、1,向S80分发编码比特2-5。第2轮:向P40 分发编码比特6、7,向S80分发编码比特8-11。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P40先被装满,但S80尚未装满。
鉴于S80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个数为P40的2倍多,当P40装满后,还需要执行下述步骤:
步骤4:停止向P40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向S80分发编码比特,直到S80也被装满,以便利用S80的全部带宽传输编码比特,避免浪费以及信道集合内中做交织。
为便于阅读,表1给出了上述分发方式1-8的汇总信息。
表1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61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71
需要说明的是,是否存在部分信道先装满,与下述多种因素相关:信道带宽、计算每次 分发的编码比特数所采用的公式、预设信道带宽、调制阶数等。上述分发方式中,部分信道 先装满的示例均为带宽较小的信道先装满的示例。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带宽较大的信道先装 满的情况。示例性地,对于分发方式2,若P20和S40的调制阶数分别为6和2,根据公式(2) 可知,每次向P20和S40分发的编码比特数分别为3和1,则会导致S40先装满,P20后装满。
此外,上述分发方式1-8中,对于每种分发方式,各信道调制阶数和计算每次分发编码 比特数量的公式都是相同的,且对于采用同一公式(1)或(2)的分发方式,各信道的预设 信道带宽也是相同的。实际应用中,可以为各信道独立选择调制阶数、计算每次分发编码比 特数量的公式和预设信道带宽,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连续的20M信道集合可以基于已有的交织器(包括BCC交织 器和LDPC子载波映射)适用的资源块或者带宽来划分。其中,目前已有的交织器包括:适用 20MHz对应的242子载波资源块,40MHz对应的484子载波资源块,80MHz对应的996子载波资源 块,160MHz对应的2*996子载波资源块,以及下一代Wi-Fi协议可能增加的320MHz对应的资源 块的交织器。以图3A所示打孔图样为例,根据该80MHz前导码打孔传输模式和连续信道聚合原 则,可以把该打孔的80MHz带宽分别聚合成P20以及S40。
定义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81
其中,NBPSCS为调制阶数,也就是公式(2)中的si,即每个OFDM子载波所承载的编码比特数目。令为信道解析器对于P20信道的输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83
为信道解析器对于S40信道的输出,yi为信道解析器的输入,n20为20MHz信道数目,n40为40MHz信道数目。对于信道解析 器,n20=n40=1,则为每个信道分发的编码比特为如下公式所示:
1、信道P20的输入: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84
其中,k=0,1,...,NCBPSS_P20
2、信道S40的输入:
其中k=0,1,...,NCBPSS_S40
又例如,以图3B所示打孔图样1为例,根据该80MHz前导码打孔传输模式和连续信道聚 合原则,可以把该打孔的80MHz带宽分别聚合成P40以及S40-L。当然,也可以图3B所示打 孔图样2为例,根据该80MHz前导码打孔传输模式和连续信道聚合原则,可以把该打孔的80MHz 带宽分别聚合成P40以及S40-R。
对于P40+S40-L或P40+S40-R情况,令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86
为信道解析器对于P40信道的输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87
为信道解析器对于S40-L或S40-R信道的输出,yi为信道解析器的输入,n20为20MHz信道数 目,n40为40MHz信道数目。对于信道解析器,n40=n20=1,其对应公式为:
1、信道P40的输入: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88
其中k=0,1,...,NCBPSS_P40
2、信道S40-L或S40-R的输入: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91
其中k=0,1,...,NCBPSS_S40_Half
再例如,对于P20+S20+S40-L或P20+S20+S40-R情况,令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92
为信道解析器对于P20信道的 输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93
为信道解析器对于S20信道的输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94
为信道解析器对于S40-L或S40-R信道 的输出,yi为信道解析器的输入,n20为20MHz信道数目,n40为40MHz信道数目。对于信道解 析器,n40=0,n20=3,其对应公式为:
1、信道P20的输入: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95
其中k=0,1,...,NCBPSS_P20
2、信道S20的输入:
其中k=0,1,...,NCBPSS_S20
3、信道S40-L或S40-R的输入: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197
其中k=0,1,...,NCBPSS_S40_Half
图7A-图7C分别示出了一种资源块解析器向多个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的方法的示意图。 其中,分发动作的执行主体均为资源块解析器。
分发方式1:
如图7A所示,所述多个资源块包括:1个RU52和1个RU106。假定RU52和RU106的调制阶数均为2,则S502可以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公式(1),计算每次向RU52和RU106分发的编码比特数均为1。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依次向RU52和RU106分发1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RU52分发编码比特0,向RU106分发编码比特1。第2轮:向RU52 分发编码比特2,向RU106分发编码比特3。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RU52先装满,但RU106尚未装满。
鉴于RU106包含的数据子载波的个数为RU52的2倍多,当RU52装满后,还需要执行下 述步骤:
步骤4:停止向RU52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向RU106分发编码比特,直到RU106也装满, 以便利用RU106包含的全部数据子载波传输编码比特,避免浪费。
分发方式2:
如图7B所示,所述多个资源块和调制阶数均与图7A所示分发方式1相同。假定预设资 源块为该2个资源块中的最小资源块RU52,则S502可以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公式(2),计算每次向RU52、RU106分发的编码比特数均依次为1和2。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依次向RU52分发1个编码比特,向RU106分发2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RU52分发编码比特0,向RU106分发编码比特1、2。第2轮:向 RU52分发编码比特3,向RU106分发编码比特4、5。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RU52先被装满,但RU106尚未装满。
鉴于RU106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个数为RU52的2倍多,当RU52装满后,还需要执行下述 步骤:
步骤4:停止向RU52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向RU106分发编码比特,直到RU106也被装 满,以便利用RU106包含的全部数据子载波传输编码比特,避免浪费。
分发方式3:
如图7C所示,所述多个资源块和调制阶数均与图7A所示的分发方式相同。假定预设资 源块为Wi-Fi系统所能支持的最小资源块RU26,则S502可以实现为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公式(2),计算每次向RU52分发的编码比特数均为2、每次向RU106分发的编码比特数均为4。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向RU52分发2个编码比特数,向RU106分发4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RU52分发编码比特0、1,向RU106分发编码比特2-5。第2轮:向RU52分发编码比特6、7,向RU106分发编码比特8-11。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RU52先被装满,但RU106尚未装满。
鉴于RU106包含的数据子载波个数为RU52的2倍多,当RU52装满后,还需要执行下述 步骤:
步骤4:停止向RU52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向RU106分发编码比特,直到RU106也被装 满,以便利用RU106包含的全部数据子载波传输编码比特,避免浪费。
表2示出了资源块解析器向各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的几种分发方式的汇总信息。
表2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201
需要说明的是,资源块解析器向各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也可以采用与上述信道解析器 向各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的分发方式类似的方法进行。例如,除表2所示的3种分发方式 之外,还可以存在其他的分发方式,可以参考上述信道解析器向各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的 分发方式相关的文字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可选地,若存在多流,不存在多个分段,则分发所述编码比特的信道解析器或者资源块 解析器位于流解析器之后;
若存在多个分段,则分发所述编码比特的信道解析器或者资源块解析器位于分段解析器 之后;
若同时存在多流和多个分段,则分发所述编码比特的信道解析器或者资源块解析器位于 分段解析器之后。
可以理解,若只存在一个分段,如上述多个信道集合为一个连续80MHz频段内的部分或 全部频段,依据现有Wi-Fi协议,不需要分段,也就不需要分段逆解析器。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Wi-Fi协议以80MHz为一个分段。当然,随着RF技术的进步,未来 的一组RF器件可能能够支持更大带宽的射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因此,对于可以支持超大带 宽的下一代Wi-Fi协议,也有可能引入更大带宽的分段,如以160MHz带宽为一个分段,数量 多于2个的分段,如3个分段,以及分段大小不同的分段,如大小分别为80MHz和160MHz的 分段。
可以理解,若实际需要的带宽较小时,如40MHz,也可以划分小于80MHz的分段,本申 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当存在多个分段时,可以采用与图6A至图6H所示的信道解析器向多个信道集合分发编 码比特的方法类似的方法,或者与图7A至图7C所示的资源块解析器向多个资源块分发编码 比特的方法类似的方法,由分段解析器向多个分段分发编码比特。
示例性地,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分发原则,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采用循环轮询方式,向多个分段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第一预设关系。其 中,第一预设关系用于确定一次向一个分段分发的一组编码比特的数量。示例性地,第一预 设关系可以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211
其中,Si为一次向第i个分段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第i个分段的MCS方案包含的 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多个分段的个数。
示例性地,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分发原则,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采用循环轮询方式,向多个分段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第二预设关系。其 中,第二预设关系用于确定一次向一个分段分发的一组编码比特的数量。示例性地,第二预 设关系可以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212
其中,Si为一次向第i个分段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第i个分段的MCS方案包含的 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多个分段的个数,Ni为第i个分段包含的预设分段的 个数。其中,预设分段可以是带宽为20MHz的分段,也可以是现有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 持的分段,比如802.11ax协议所支持的80MHz分段,还可以是带宽为上述多个分段的带宽的 公约数的分段。
进一步地,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分发原则,还可以包括:
编码比特的分发是以OFDM符号数据子载波承载的数据为单元循环分发。若多个分段中的 至少一个分段已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装满(包含的数据子载波被装满),则网络设备停止向 多个分段中的至少一个分段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根据分发原则向多个分段中的其他分段分 发编码比特,直至多个分段都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装满后形成一个OFDM符号,再继续下一轮 分发,以便利用全部分段中的全部频谱资源发送编码比特,避免部分频谱资源闲置,进一步 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
如表3所示,共存在3个分段:分段1(20MHz)、分段2(80MHz)和分段3(160MHz), 各分段调制阶数均为2。
具体地,以表3中所示的分发方式1为例,分段解析器向上述3个分段分发编码比特的 步骤如下:
分发方式1:
步骤1、根据公式(2),计算每次向分段1-3分发的编码比特数依次为1、4、8。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依次分别向分段1-3分发1个、4个、8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分段1分发编码比特0,向分段2分发编码比特1-4,向分段3分发编码比特5-12。第2轮:向分段1分发编码比特13,向分段2分发编码比特14-17,向分段 3分发编码比特18-25。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分段1先装满,但分段2和3尚未装满。
步骤4:停止向分段1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向分段2和3分发编码比特,直到分段2和3也同时装满,以便利用分段2和3包含的全部子载波传输编码比特,避免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表3中的分发方式2可以参考图6A-图6H及其对应的文字描述,本申请 实施例不再赘述。
此外,表3中所示的分发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与表1中所示的分发方式和/或表2 中所示的分发方式结合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表3
示例性地,如表4所示,共存在2个分段:分段1(80MHz)和分段2(160MHz),各分段调制阶数均为2。
具体地,以表4中所示的分发方式3为例,分段解析器向上述2个分段分发编码比特的 步骤如下:
分发方式3:
步骤1、根据公式(2),计算每次向分段1和2分发的编码比特数依次为1和2。
步骤2:在每一轮分发中,依次分别向分段1和2分发1个和2个编码比特。
具体地,第1轮:向分段1分发编码比特0,向分段2分发编码比特1和2。第2轮:向 分段1分发编码比特3,向分段2分发编码比特4和5。
步骤3:循环执行步骤2,直到分段1 2同时装满。
需要说明的是,表4中的分发方式1和2可以参考图6A-图6H及其对应的文字描述,本 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此外,表4中所示的分发方式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与表1中所示的分发方式和/或表2 中所示的分发方式结合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表4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231
示例性地,可以将分段解析器、信道解析器和资源块解析器统一设计为一种模块化解析 器,该模块化解析器可以根据不同的配置参数来实现分段解析器、信道解析器和资源块解析 器中之一的功能,以提高设计方案的复用率,降低维护复杂度,提高开发效率。
示例性地,也可以将分段解析器、信道解析器和资源块解析器中的至少两种设计为一个 解析器,用于将编码比特直接分发至每个分段包含的每个信道集合中,或者每个分段的每个 信道集合包含的每个资源块中。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分段、同一分段中的不同信道集合、同一信道集合中的不同资源块, 均可以独立配置上述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所涉及的各种参数,如编码方式、调制阶数、预设 频谱资源、计算每次分发的编码比特数的公式。其中,预设频谱资源可以是上述预设信道、 预设资源块、预设分段中的一种。
可以理解,一次向一个信道集合映射的编码比特的数量,为一次向该信道集合包含的全 部资源块映射的编码比特数之和,一次向一个分段映射的编码比特的数量,为一次向该分段 包含的全部信道集合映射的编码比特数之和。
图8A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的一种流程示意图。如图8A所示, 在流解析器之后,存在2个分段解析器,且每个分段上均包括多个信道集合,每个信道集合 各需要一个信道解析器。并且,在每流空时编码器之前,每个信道均包括一个与信道解析器 一一对应的信道逆解析器,以便将各信道集合中完成星座点映射和子载波映射的调制符号作 空时编码。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A所示,若上述2个分段不连续,鉴于每个分段通常配置有独立的 模拟和射频电路,不需要将各分段的调制符号合并处理,只需要将各分段的调制符号分别完 成剩余的分发流程即可,因此不需要分段逆解析器。
当然,若上述2个分段连续,则需要在信道逆解析之后、每流空时编码之前设置分段逆 解析器,将各分段的调制符号合并后发送。
可以理解,接收方需要按照与图8A所示的顺序完全相反的方法流程接收编码比特。例如, 可以按照信道集合、分段、流这种从小到大的粒度依次接收合并编码比特,之后对合并后的 编码比特作信道译码,从而得到发送方发送的信息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图8A所示的发送流程是以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 这一场景为例进行说明的。
可以理解,若需要向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则图 8A所示的信道解析和信道逆解析也可以分别替换为资源块解析和资源块逆解析。并且,由于 现有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通常小于等于80MHz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即发送的PPDU的带宽 通常小于等于80MHz,因此也不需要图8A中的分段解析器和分段逆解析器。鉴于上述原因, 向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的发送流程可以参见图8B。
需要说明的是,802.11ax协议规定,BCC编码是在RU26、RU52、RU106或RU242子载波资源块上的一种必选的编码方式,而LDPC编码是在RU484、RU996、RU996*2资源块上唯一的编码方式,也是RU26、RU52、RU106或RU242子载波资源块上的一种可选的编码方式。因此,如果资源块为RU26、RU52、RU106或RU242子载波资源块,则图8B中的LPDC编码可以换成 BCC编码,LDPC子载波映射可以换成BCC交织器(BCC interleaver),且需要将BCC交织器 的位置调整在星座点映射之后。
S503、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合并原则,接收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 或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承载的编码比特。
其中,所述接收合并原则与上述分发原则相对应,是上述分发原则所规定的处理流程的 逆序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接收合并原则,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采用循环轮询方式,从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 第一预设关系。其中,第一预设关系用于确定一次从一个信道集合或资源块接收的一组编码 比特的数量。示例性地,第一预设关系可以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241
其中,Si为一次从第i个信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第i个信 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信道集合的个 数,或多个资源块的个数。
可以理解,终端设备根据上述接收方法,相邻的两组编码比特必定为从不同的信道集合 或资源块接收到的编码比特,以降低干扰,获取频域上的交织增益。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接收合并原则,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采用循环轮询方式,从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 第二预设关系。其中,第二预设关系也用于确定一次从一个信道集合或资源块接收的一组编 码比特的数量。示例性地,第二预设关系可以为:
Figure BDA0001722665200000251
其中,Si为一次从第i个信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第i个信 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多个信道集合 的个数或多个资源块的个数,Ni为第i个信道集合包含的预设信道个数,或者第i个资源块包 含的预设资源块个数,预设资源块个数为将第i个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与预设资源块包含的 子载波数的商四舍五入之后的正整数。
可以理解,相邻的两组编码比特必定为从不同的信道集合或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以 降低干扰,获取频域上的交织增益。
示例性地,上述预设信道可以是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小带宽信道,也可以是 带宽为上述多个信道集合的带宽的公约数的信道。
同理,预设资源块可以是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小资源块,也可以是包含的子 载波数为上述多个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的公约数的资源块。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接收合并原则,还可以包括:
若多个信道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道集合承载的全部编码比特已接收完毕,则停止从多个 信道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道集合接收编码比特,并继续根据接收合并原则,从多个信道集合 中的其他信道集合接收编码比特,直至多个信道集合承载的全部编码比特均接收完毕后再继 续下一轮接收,以便利用全部信道集合中的全部频谱资源接收编码比特,避免部分频谱资源 闲置,进一步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接收合并原则,还可以包括:
若多个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块承载的全部编码比特已接收完毕,则终端设备停止从 多个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块接收编码比特,并继续根据接收合并原则,从多个资源块中 的其他资源块接收编码比特,直至多个资源块承载的全部编码比特均接收完毕后再继续下一 轮接收,以便利用全部资源块中的全部子载波接收编码比特,避免部分子载波闲置,进一步 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是否连续。因此, 上述多个信道集合在频域上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相应地,上述多个资源块在频域上可 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
可选地,对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上述多个资源块可以是分配给同一站点或者同 一站点集合的。例如,资源块A和B同时用于承载站点1和2的编码比特,则站点1和2可以视为同一站点集合。
可选地,上述多个信道集合可以是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带宽的信道集合:20兆赫兹MHz、 40MHz、80MHz和160MHz。
可选地,为了降低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和解调以恢复编码比特的操作复杂度, 提高接收效率,上述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可以采用同一个MCS方案, 或者,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可以采用同一个MCS方案。因此,若采 用的MCS方案相同,则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可以共用同一个(组)解调器,以便降低 系统复杂度和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S503为S502的逆过程,通过执行S503,终端设备即可恢复网络设备发 送的编码比特。
S504、终端设备根据MCS方案,对编码比特进行信道译码,以产生信息比特。
可选地,为了降低对接收到的编码比特进行信道译码以恢复信息比特的操作复杂度,提 高接收效率,上述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可以采用同一个MCS方案, 或者,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可以采用同一个MCS方案。因此,若采 用的MCS方案相同,则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可以共用同一个(组)译码器,以便降低 系统复杂度和成本。鉴于信道译码为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S504为S501的逆过程,通过执行S504,终端设备即可恢复网络设备发 送的信息比特,即完成了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此外,上述S501-S504是以发送方为网络设备,且接收方为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的。 事实上,上述方法实施例适用于发送方和接收方均为至少一个终端设备和/或至少一个网络设 备组成的设备集合的场景。
示例性地,发送方为终端设备1,用于执行S501-S502,接收方为网络设备A,用于执行 S503-S504。
示例性地,发送方为终端设备1,用于执行S501-S502,接收方为终端设备2,用于执行 S503-S504。
示例性地,发送方为网络设备A,用于执行S501-S502,接收方为网络设备B,用于执行 S503-S504。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发送方也可以同时接收接收方发送的编码比特,上述接收方也可以 同时向发送方发送编码比特,以便实现双向通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在执行S501-S504之前,还需要主控设备确定采用的MCS方 案、分发原则和接收合并原则,并下发至受控设备。其中,主控设备是指处于主控地位的网 络设备或终端设备,可以为上述发送方和接收方中的一个,也可以为除上述发送方和接收方 之外的其他网络设备,如服务器。受控设备是指处于受控地位的网络设备和/或终端设备,可 以为上述发送方和接收方中的部分设备或全部设备。
示例性地,若发送方和接收方中包括有网络设备,则可以该网络设备为主控设备,也可 以该网络设备的上层网络设备,如核心网设备,为主控设备。示例性地,若发送方和接收方 均为终端设备,则可以其中一个终端设备,如提供Wi-Fi热点的终端设备,为主控设备,其 他终端设备为受控设备。
可以理解,上述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数量均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以便支持一对一、一对多、 多对一、多对多的通信。
本申请提供的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发送方能够根据为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 多个信道集合中的每一个信道集合,或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中的每 一个资源块各选择一种MCS方案,对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产生编码比特,并根据分发原 则,将编码比特分发到上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中;对应地,接收方能够根据接收合 并原则,将从上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资源块接收到的编码比特和并,然后根据上述MCS方 案,将接收到的编码比特进行信道译码,以生成信息比特。其中,上述多个信道集合或多个 资源块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其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因此,本申请提供的编码 比特的传输方法,能够实现Wi-Fi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如AP,和终端设备,如STA,在多个 不连续的信道集合或资源块上传输编码比特,以避免多个信道集合中的部分信道集合,或多 个资源块中的部分资源块闲置的情况,能够提高Wi-Fi系统的频谱资源利用率和数据速率。
以上结合图1至图8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以下结合图9至图11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适用于图1所示 出的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编码比特的分发和/或接收功能。为了便于说明,图 9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90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 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 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 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如S503和S504。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例 如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信息比特和编码比特等。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 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 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 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 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 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 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 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 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9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一个处理器。在 实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 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 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 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9中的处理器可以集成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 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 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 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的各个部件可 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 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 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 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900的收发器 901,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如图5部分所述的接收功能和发送功能。将具有处理功能 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900的处理单元902。如图9所示,终端设备900包括收发器901和 处理单元902。收发器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器901中用于 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器9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 即收发器901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输入口、接收电路等, 发送单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处理器902可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以控制收发器901接收信号和/或发送信号, 完成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收发器901的功能可以考虑通 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专用芯片实现。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可以为接入点的结构示意 图。如图10所示,该网络设备1000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执行上述方法实施 例中编码比特的分发和/或接收功能。网络设备10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器件,如远端射 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0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1002。 所述RRU 1001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0011 和射频器件10012。所述RRU 10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 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信令消息。所述BBU 1002部分主要用 于进行基带处理,对接入点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1001与BBU 10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 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接入点。
所述BBU 1002为网络设备1000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 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所述BBU 1002可以用于控制网络设 备10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实例中,所述BBU 10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 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Wi-Fi网),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 Wi-Fi网,5G网或其他网)。所述BBU 1002还包括存储器10021和处理器10022,所述存储器10021用于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10021存储上述实施例中的信息比特和编码比特。所述处理器10022用于控制网络设备1000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网络设备1000执行S501-S503。所述存储器10021和处理器10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 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图11给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100的结构示意图。装置1100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 描述的方法,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所述通信装置1100可以是芯片,网络设备, 如接入点,终端设备,如站点等。
所述通信装置1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所述处理器1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 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 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如,接入点、站点、或芯片等) 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器,用以实现 信号的输入(接收)和输出(发送)。例如,通信装置可以为芯片,所述收发器可以是芯片的 输入和/或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所述芯片可以用于终端或基站或其他网络设备。又如, 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或基站或其他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器可以为射频芯片等。
所述通信装置1100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处理器1101,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01可实 现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1100包括用于生成MCS方案、分发原则和接收合 并原则的部件(means),以及用于发送上述MCS方案、分发原则和接收合并原则的部件(means)。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实现所述生成上述MCS方案、分发原则和接收合 并原则的means以及发送上述MCS方案、分发原则和接收合并原则的means的功能。例如 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生成上述MCS方案、分发原则和接收合并原则,通过输入/输出 电路、或芯片的接口发送上述MCS方案、分发原则和接收合并原则。所述上述MCS方案、 分发原则和接收合并原则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1100包括用于接收上述MCS方案、分发原则和接 收合并原则的部件(means)。上述MCS方案、分发原则和接收合并原则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 施例中的相关描述。例如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电路、或芯片的接口接收上述MCS方案、分发 原则和接收合并原则。
可选的,处理器1101除了实现图5所示的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其他功能。
可选的,一种设计中,处理器1101也可以包括指令1103,所述指令可以在所述处理器 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1100也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 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11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102,其上存 有指令11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1100执行上述方法实 施例中描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存储器中还可以存储有数据。可选的处理器中也可以存储 指令和/或数据。例如,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1102可以存储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编码比 特和信息比特,或者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MCS方案、分发原则和接收合并原则等。所述处 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11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105以及天线1106。所 述处理器11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装置(站点或者接入点)进行控制。所述收发器 1105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等,用于通过天线1106实现通信装置的收发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执行编码比特的分发功能的分发装置,以及执行 上述编码比特的接收功能的接收装置进行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 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 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或者功能单元 的形式实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或者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 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12示出了上述编码比特的分发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分发装置包括编码模 块1201和分发模块1202,所述编码模块1201和分发模块1202执行上述对应方法中对应的 步骤。应理解,图12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装置具有上述对应方法中编码比特的分发装置的 任意功能。
图13示出了上述编码比特的接收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模 块1301和译码模块1302,所述接收模块1301和译码模块1302执行上述相应方法中对应的 步骤。应理解,图13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装置具有上述对应方法中编码比特的接收装置的 任意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和/或,一个或多个终 端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 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 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 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 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 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 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 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 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 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 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如电路)、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 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 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 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 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 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 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 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 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 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 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但也可能表示的是一种“和/或”的关系,具体可参考前后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以下至少一项 (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 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 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 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 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 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 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 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 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 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 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 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 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 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 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 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 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 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 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 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 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 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 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 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3)

1.一种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采用的MCS方案,对信息比特进行信道编码,以产生编码比特;其中,所述调制编码MCS方案为: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中的每一个信道集合所采用的MCS方案,或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中的每一个资源块所采用的MCS方案;
根据分发原则,将所述编码比特分发到所述多个信道集合或所述多个资源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原则,包括:
采用循环轮询方式,向所述多个信道集合或所述多个资源块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第一预设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关系为:
Figure FDA0001722665190000011
其中,Si为一次向第i个信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所述第i个信道集合或所述第i个资源块的所采用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所述多个信道集合的个数,或所述多个资源块的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原则,包括:
采用循环轮询方式,向所述多个信道集合或所述多个资源块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第二预设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关系为:
Figure FDA0001722665190000012
其中,Si为一次向第i个信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分发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所述第i个信道集合或所述第i个资源块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所述多个信道集合的个数,或所述多个资源块的个数,Ni为所述第i个信道集合包含的预设信道个数,或者所述第i个资源块包含的预设资源块个数,所述预设资源块个数为将所述第i个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与所述预设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的商四舍五入之后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信道为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小带宽的信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资源块为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小资源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中所采用的MCS方案相同;
或者,
所述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所采用的MCS方案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原则,还包括:
若所述多个信道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道集合已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装满,则停止向所述多个信道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根据所述分发原则向所述多个信道集合中的其他信道集合分发编码比特,直至所述多个信道集合都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装满后再继续下一轮分发。
10.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发原则,还包括:
若所述多个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块已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装满,则停止向所述多个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并继续根据分发原则向所述多个资源块中的其他资源块分发编码比特,直至所述多个资源块都被分发到的编码比特装满后再继续下一轮分发。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信道集合在频域上为已有的交织器适用的信道带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资源块在频域上连续或不连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是分配给同一站点或者同一站点集合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信道集合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带宽的信道集合:20兆赫兹MHz、40MHz、80MHz和160MHz。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存在多流,不存在多个分段,则分发所述编码比特的信道解析器或者资源块解析器位于流解析器之后;
若存在多个分段,则分发所述编码比特的信道解析器或者资源块解析器位于分段解析器之后;
若同时存在多流和多个分段,则分发所述编码比特的信道解析器或者资源块解析器位于分段解析器之后。
16.一种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接收合并原则,接收应用于前导码打孔单用户传输的多个信道集合或应用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承载的编码比特;
根据采用的调制编码MCS方案,对所述编码比特进行信道译码,以产生信息比特;其中,所述MCS方案为:所述多个信道集合中的每一个信道集合所采用的MCS方案,或所述多个资源块中的每一个资源块所采用的MCS方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合并原则,包括:
采用循环轮询方式,从所述多个信道集合或所述多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第一预设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关系为:
Figure FDA0001722665190000021
其中,Si为一次从第i个信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所述第i个信道集合或所述第i个资源块所采用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所述信道集合的个数,或所述多个资源块的个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合并原则,包括:
采用循环轮询方式,从所述多个信道集合或所述多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的数量满足第二预设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关系为:
Figure FDA0001722665190000031
其中,Si为一次从第i个信道集合或第i个资源块接收的编码比特的数量,si为所述第i个信道集合或所述第i个资源块所采用的MCS方案包含的星座点映射的调制阶数,i≤M,M为所述多个信道集合的个数或所述多个资源块的个数,Ni为所述第i个信道集合包含的预设信道个数,或者所述第i个资源块包含的预设资源块个数,所述预设资源块个数为将所述第i个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与所述预设资源块包含的子载波数的商四舍五入之后的正整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信道为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小带宽信道。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资源块为无线保真Wi-Fi系统所支持的最小资源块。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信道集合所采用的MCS方案相同;
或者,
所述多个资源块所采用的MCS方案相同。
24.根据权利要求16-23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合并原则,还包括:
若所述多个信道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道集合承载的全部编码比特已接收完毕,则停止从所述多个信道集合中的至少一个信道集合接收编码比特,并继续根据所述接收合并原则,从所述多个信道集合中的其他信道集合接收编码比特,直至所述多个信道集合承载的全部编码比特均接收完毕后再继续下一轮接收。
25.根据权利要求16-23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合并原则,还包括:
若所述多个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块承载的全部编码比特已接收完毕,则停止从所述多个资源块中的至少一个资源块接收编码比特,并继续根据所述接收合并原则,从所述多个资源块中的其他资源块接收编码比特,直至所述多个资源块承载的全部编码比特均接收完毕后再继续下一轮接收。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信道集合在频域上为已有的交织器适用的信道带宽。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资源块在频域上连续或不连续。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A传输的多个资源块是分配给同一站点或者同一站点集合的。
29.根据权利要求16-28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信道集合包括如下至少一种带宽的信道集合:20兆赫兹MHz、40MHz、80MHz和160MHz。
3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和/或如权利要求16-29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
3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和/或如权利要求16-29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
3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的指令,和/或如权利要求16-29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的指令。
3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分发方法,和/或如权利要求16-29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比特的接收方法。
CN201810738637.9A 2018-07-06 2018-07-06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0690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8637.9A CN110690939A (zh) 2018-07-06 2018-07-06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2310548586.4A CN117394952B (zh) 2018-07-06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2310551361.4A CN116996162A (zh) 2018-07-06 2018-07-06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0217001992A KR102487366B1 (ko) 2018-07-06 2019-07-01 코딩된 비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PCT/CN2019/094285 WO2020007271A1 (zh) 2018-07-06 2019-07-01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KR1020237000673A KR20230010837A (ko) 2018-07-06 2019-07-01 코딩된 비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23211897.6A EP4351071A3 (en) 2018-07-06 2019-07-01 Coded bi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1500139A JP7356491B2 (ja) 2018-07-06 2019-07-01 符号化ビット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EP19831140.9A EP3806360B1 (en) 2018-07-06 2019-07-01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ded bits
US17/141,847 US11569928B2 (en) 2018-07-06 2021-01-05 Coded bi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8/155,376 US20230254062A1 (en) 2018-07-06 2023-01-17 Coded Bi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23030992A JP7513782B2 (ja) 2018-07-06 2023-03-01 符号化ビット分配装置、符号化ビット受信装置、符号化ビット分配方法、符号化ビット受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記録媒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8637.9A CN110690939A (zh) 2018-07-06 2018-07-06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48586.4A Division CN117394952B (zh) 2018-07-06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2310551361.4A Division CN116996162A (zh) 2018-07-06 2018-07-06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90939A true CN110690939A (zh) 2020-01-14

Family

ID=6905991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1361.4A Pending CN116996162A (zh) 2018-07-06 2018-07-06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1810738637.9A Pending CN110690939A (zh) 2018-07-06 2018-07-06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51361.4A Pending CN116996162A (zh) 2018-07-06 2018-07-06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569928B2 (zh)
EP (2) EP3806360B1 (zh)
JP (2) JP7356491B2 (zh)
KR (2) KR102487366B1 (zh)
CN (2) CN116996162A (zh)
WO (1) WO202000727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5143A (zh) * 2020-03-12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芯片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771937B (zh) * 2020-03-09 2022-07-21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位元流處理方法
CN115280694A (zh) * 2020-03-13 2022-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多个资源单元的调制和二进制卷积编码
TWI796630B (zh) * 2020-01-21 2023-03-21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資料處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28942B2 (en) * 2019-03-22 2023-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parsing to support resource unit aggregation
US20230014333A1 (en) * 2019-12-03 2023-01-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ceiving ppdu via multiple ru in wireless lan system
US11601219B2 (en) * 2019-12-20 2023-03-07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Interleaving of combinations of multiple resource units in WLAN
US11115149B2 (en) * 2020-01-10 2021-09-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odulation and coding for multiple resource units in wireless network
WO2024080577A1 (ko) * 2022-10-14 2024-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랜 시스템에서 mcs 설정에 기초한 ppdu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10094A1 (en) 2001-02-13 2002-08-15 Reddy Naveen S. Spot beam hopping packet scheduler system
JP4934723B2 (ja) * 2006-07-12 2012-05-16 インテル・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予測可能な変調および符号化方式を決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101613893B1 (ko) * 2007-10-04 2016-04-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인터리빙 방법 및 장치
JP5082816B2 (ja) 2007-12-13 2012-11-2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局側集線装置、アクセス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106375B2 (en) * 2009-06-19 2015-08-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rranging resource allocation messages to reduce blind decoding complexity in OFDMA-based systems
WO2012044457A1 (en) * 2010-09-29 2012-04-05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Stream parsing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14220675A (ja) 2013-05-09 2014-11-20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US20150089382A1 (en) 2013-09-26 2015-03-26 Wu-chi Feng Application context migration framework and protocol
KR20170013905A (ko) 2014-06-02 2017-02-07 마벨 월드 트레이드 리미티드 고효율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멀티플렉싱(ofdm) 물리 계층(phy)
US9992000B2 (en) 2015-04-10 2018-06-0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plicating preamble information
US9819527B2 (en) * 2015-07-02 2017-11-14 Intel IP Corporation Transmitter for spatial modulation in a high-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
WO2017044591A1 (en) * 2015-09-11 2017-03-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Inc. Multiple resource unit allocation for ofdma wlan
US10231225B2 (en) 2015-12-21 2019-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mble design aspects for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US20190141717A1 (en) * 2017-11-06 2019-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interleaving in single user preamble puncturing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6630B (zh) * 2020-01-21 2023-03-21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資料處理方法
US11711786B2 (en) 2020-01-21 2023-07-2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Optimization of resource unit and segment parser design for aggregated and multi-resource unit operations in extreme high-throughput systems
TWI771937B (zh) * 2020-03-09 2022-07-21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位元流處理方法
US11515987B2 (en) 2020-03-09 2022-11-29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Leftover bits processing for proportional round-robin resource unit parsing in extreme high-throughput systems
US11916846B2 (en) 2020-03-09 2024-02-27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Leftover bits processing for proportional round-robin resource unit parsing in extreme high-throughput systems
CN113395143A (zh) * 2020-03-12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芯片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80203A1 (zh) * 2020-03-12 2021-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芯片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80694A (zh) * 2020-03-13 2022-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多个资源单元的调制和二进制卷积编码
CN115280694B (zh) * 2020-03-13 2024-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多个资源单元的调制和二进制卷积编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394952A (zh) 2024-01-12
EP3806360A1 (en) 2021-04-14
KR20210022099A (ko) 2021-03-02
US11569928B2 (en) 2023-01-31
EP3806360C0 (en) 2024-01-10
JP2023073260A (ja) 2023-05-25
KR20230010837A (ko) 2023-01-19
WO2020007271A1 (zh) 2020-01-09
KR102487366B1 (ko) 2023-01-10
EP3806360A4 (en) 2021-08-18
US20230254062A1 (en) 2023-08-10
EP4351071A2 (en) 2024-04-10
JP2021529492A (ja) 2021-10-28
US20210126735A1 (en) 2021-04-29
EP4351071A3 (en) 2024-07-03
EP3806360B1 (en) 2024-01-10
JP7513782B2 (ja) 2024-07-09
JP7356491B2 (ja) 2023-10-04
CN116996162A (zh) 2023-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56491B2 (ja) 符号化ビット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US10200228B2 (en) Interleaver design for dual sub-carrier modulation in WLAN
CN109803426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EP3157218B1 (en) Ldpc tone mapping schemes for dual sub-carrier modulation in wlan
US984402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8632005B (zh) 一种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91448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0225122B2 (en) Low PAPR dual sub-carrier modulation scheme for BPSK in WLAN
US989466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002828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wireless networks
TWI653862B (zh) 雙子載波調製方法和無線站點
WO202224756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W202139662A (zh) 基於刺穿模式之正交分頻多工(ofdm)傳輸之控制
CN117394952B (zh) 编码比特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671208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6326070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40129174A1 (en) Unequal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for probabilistic constellation shaping in wlans
CN118214512A (zh) 一种指示编码调制策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