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90910A -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90910A CN110690910A CN201910907065.7A CN201910907065A CN110690910A CN 110690910 A CN110690910 A CN 110690910A CN 201910907065 A CN201910907065 A CN 201910907065A CN 110690910 A CN110690910 A CN 1106909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target
- antennas
- performance
- seque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102100032533 ADP/ATP translocase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3
- 101000768061 Escherichia phage P1 Antirepressor protein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3
- 101000796932 Homo sapiens ADP/ATP translocase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102100026396 ADP/ATP translocase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8
- 102100026397 ADP/ATP translocase 3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8
- 102100026400 ADP/ATP translocase 4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000718417 Homo sapiens ADP/ATP translocase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000718437 Homo sapiens ADP/ATP translocase 3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000718447 Homo sapiens ADP/ATP translocase 4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01100476574 Staphylococcus aureus (strain N315) ant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具有双连接模式的终端,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以及第二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对至少两个第二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基于第一天线序列和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其中,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如此,在双连接模式下,可以为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选择不同的目标天线,避免天线切换时发生冲突情况,保证天线切换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天线切换技术是指从多个天线中选择当前效率最佳的天线,天线切换技术主要存在以下优点:1、使用效率最佳的天线发射,能够提升了上行链路的性能;2、弱信号通话时,可以减少掉话;3、上行选择发射功率较低的天线,在保证数据传输速率的基础上,降低了功耗。
当前天线切换技术都是针对第四代移动通信(the 4th generation of cellular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4G),在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 of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s,简称5G),终端在双连接模式下,即终端可以与主基站和辅基站同时建立两个连接,会向主基站和辅基站同时发射,而当前的天线切换技术不能够满足这种双连接场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应用于具有双连接模式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以及第二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
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目标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切换装置,应用于具有双连接模式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
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以及第二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目标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
所述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以及第二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
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目标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第一方面的方法的步骤。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具有双连接模式的终端提供了一种天线切换方法,首先根据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第一天线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根据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第二天线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其次根据第一天线序列和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最后,进行天线切换,利用目标第一天线向第一基站进行发送射频信号,利用目标第二天线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如此,在双连接模式下,可以为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选择不同的目标天线,避免天线切换时发生冲突情况,保证天线切换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架构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在双连接模式下的通信模块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4G通信中天线构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构架的第一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构架的第二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切换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5G新空口(New Radio,NR)组网定义了两种方案,分别是独立组网(Standalone,SA)和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
在非独立组网中,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可以工作于单连接模式和双连接模式,这里单连接模式例如可以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模式,双连接模式例如可以为进化的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UMTS)陆地无线接入(Evolved-UMTS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和NR双连接(EUTRA-NR Dual Connectivity,EN-DC)模式。在双连接模式下,UE与非独立组网中的主基站和辅基站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与LTE基站和NR基站均进行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速率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双连接架构中。其中,终端101可以与主基站102(也称为主节点)建立空口连接,从而实现与主基站102之间的通信;终端101也可以与辅基站103(也称为辅节点)建立空口连接,从而实现与辅基站103之间的通信;终端101还可以同时与主基站102和辅基站103建立空口连接,从而同时实现与主基站102和辅基站103之间的通信。
终端101在双连接模式下,与主基站102和辅基站103同时建立两个连接,其中,主基站102主要负责传输信令,辅基站103负责传输数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主要针对双连接模式下的终端。
图1所示的主基站102和辅基站103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个例子中,主基站102为LTE基站,辅基站103为NR基站。在另一个例子中,主基站102为NR基站,辅基站103也为NR基站。在又一个例子中,主基站102为NR基站,辅基站103为LTE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主基站102和辅基站103的类型不做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双连接模式为EN-DC模式或下一代EN-DC(next generation EN-DC,NGEN-DC)模式,这种情况下,主基站为LTE基站,辅基站为NR基站,终端与LTE基站和NR基站均进行通信。
在另一个示例中,双连接模式为NR-进化的UMTS(NR-EUTRA,NE-DC)模式,这种情况下,主基站为NR基站,辅基站为LTE基站,终端与LTE基站和NR基站均进行通信,第一基站为主基站时第二基站为辅基站,第一基站为辅基站时第二基站为主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双连接模式并不局限于上述EN-DC模式、NE-DC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对于双连接模式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
具体实现时,主基站和辅基站的部署方式可以为共站部署(如,NR基站和LTE基站可以设置在一个实体设备上),也可以为非共站部署(如,NR基站和LTE基站可以设置在不同实体设备上),本申请对此可以不做限定。这里,LTE基站也可以称为演进基站(evolvedNode B,eNB),NR基站也可以称为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主基站和辅基站覆盖范围的相互关系本申请可以不做限定,例如主基站和辅基站可以重叠覆盖。
对于终端101的具体类型,本申请可以不做限定,其可以为任何支持上述双连接模式的用户设备,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地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应用于具有双连接模式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组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组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一天线组包括至少了两个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天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处于双连接模式,在所述双连接模式下,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均进行通信。在一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为辅基站,所述第二基站为主基站,其中,辅基站负责传输数据,主基站主要负责传输信令,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形成双连接架构,参照图1。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双连接模式例如是EN-DC模式、或者NGEN-DC模式、或者NE-DC模式。以EN-DC模式为例,所述第一基站为NR基站(即gNB),所述第二基站为LTE基站(即eNB),终端与NR基站和LTE基站同时进行通信。相比于单连接模式下终端需要与一个基站(如LTE基站或NR基站)进行通信,双连接模式下的终端耗电量更大。为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限制终端的传输速率来节省终端在双连接模式下的耗电。
图2为用户设备在双连接模式下的通信模块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用户设备为实现与两个基站的同时通信,需要具备两套通信模块,两套通信模块分别对应两个基站。其中,第一调制解调模块(modem)和第一射频通路(包括第一射频电路和第一射频天线)形成第一套通信模块,第一套通信模块对应第一基站,用于实现UE发送上行数据至第一基站,并接受第一基站的下行数据。第二调制解调模块(modem)和第二射频通路(包括第二射频电路和第二射频天线)形成第二套通信模块,第二套通信模块对应第二基站,第二套通信模块对应第二基站,用于实现UE发送上行数据至第二基站,并接受第二基站的下行数据。在一个示例中,第一modem为5G modem,第二modem为4G modem,第一射频电路为5G RF,第二射频电路为4G RF。双连接模式下,第一通信模块和第二通信模块同时工作;单连接模式下,仅第一通信模块或第二通信模块工作。比如,当目标基站为第一基站时,确定UE不支持双连接模式,关闭第一通信模块,即关闭第一modem。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获取第一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以及第二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
步骤302: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
步骤303: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
步骤304: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目标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包括:采用预设的第一排序规则对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第一天线序列;采用预设的第二排序规则对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第二天线序列。示例性的,第一排序规则可以为按照天线性能从优到劣或者从劣到优的顺序对第一天线进行排序,第二排序规则可以为按照天线性能从优到劣或者从劣到优的顺序对第一天线进行排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性能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或发射信号强度。
示例性的,当性能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时,对第一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对第二天线的接收信号强度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这里,接收信号强度越高表明天线的性能参数越优,接收信号强度越低表明天线的性能参数越劣。
当性能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时,对第一天线的发射信号强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对第二天线的发射信号强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这里,发射信号强度越低表明天线的性能参数越优,发射信号强度越高表明天线的性能参数越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目标天线和目标第二目标天线,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天线序列中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序列中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基于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选择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选择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包括: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时,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作为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作为所述目标第二天线。
实际应用中,当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中的天线完全不同时,即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不存在共用天线,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天线切换算法独立运行,即分别从第一天线序列中选择最优的第一天线向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从第二天线序列中选择最优的第二天线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
或者,当所述第一天线组中至少部分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即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存在共用天线时,且最优第一天线和最优第二天线不是共用天线时,分别从第一天线序列中选择最优的第一天线向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从第二天线序列中选择最优的第二天线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这里,共用天线既能够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也能够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组中至少部分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所述基于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选择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包括: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作为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第二天线序列中性能次优第二天线作为目标第二天线。
也就是说,在双连接模式中,当确定的最优第一天线和最优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为了避免天线切换时发生冲突情况,在天线切换算法中,首先保证第一基站的功能不会受到影响,再保证第二基站的功能。因此,使用最优第一天线向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使用次优第二天线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这里,次优第一天线可以只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或者为共用天线。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天线组中至少部分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所述基于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选择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包括: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获取所述第一天线序列中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所述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性能参数门限值时,将所述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作为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作为目标第二天线;所述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小于性能参数门限值时,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作为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第二天线序列中性能次优第二天线作为目标第二天线。
也就是说,在双连接模式中,当确定的最优第一天线和最优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为了避免天线切换时发生冲突情况,在天线切换算法中,要保证第一站的功能不会受到影响,即当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能够满足第一基站的功能,则使用次优的第一天线和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同时保证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的性能;否则,使用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性能次优的第二天线,首先保证第一基站的功能不会受到影响,再保证第二基站的功能。
实际应用中,在确定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将向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的第一天线切换为目标第一天线,利用目标第一天线向第一基站进行发送射频信号;将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的第二天线切换为目标第一天线,利用目标第二天线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
这里,若当前向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的第一天线与目标第一天线为同一天线则无需执行切换操作,若不同,则执行切换操作;若当前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的第二天线与目标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则无需执行切换操作,若不同,则执行切换操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具有双连接模式的终端提供了一种天线切换方法,首先根据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第一天线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根据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第二天线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其次根据第一天线序列和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最后,进行天线切换,利用目标第一天线向第一基站进行发送射频信号,利用目标第二天线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如此,在双连接模式下,可以为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选择不同的目标天线,避免天线切换时发生冲突情况,保证天线切换的成功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以下具体实现方案。
图4为4G通信中天线构架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天线构架包括:主集接收(PrimaryReceive,PRX)和发送(Transmit,TX)的上天线,分集接收(Diversity Receive,DRX)的下天线,针对4G通信天线切换算法有以下两种:基于接收功率的切换算法和基于发射功率的切换算法。其中,
(a)基于接收功率的切换算法包括:预设时间段内,上天线发射时,若分集接收的接收信号强度(DRX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DRX RSSI)-主集接收的接收信号强度(PRX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PRX RSSI)>门限值,上天线发射切换至下天线发射;当前下天线发射,PRX RSSI-DRX RSSI>门限值,下天线发射切换至上天线发射。
(b)基于发射功率的切换算法包括:预设时间段内,上天线发射时,发射功率(TXPower)>门限值,上天线发射切换至下天线发射;下天线发射时,TX Power>门限值,下天线发射切换至上天线发射。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构架的第一组成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基站为LTE基站,第二基站为NR基站,LTE和NR存在共用天线硬件接口(Antenna hardware interface,ANT)1,LTE使用ANT0和ANT1,可以在这两支天线上实现切换,ANT0用于LTE PRX+TX,ANT1用于LTE DRX+NR DRX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NR使用ANT2、ANT3、ANT4和ANT1可以在这4个天线上实现切换,ANT2用于NR PRX+TX,ANT3用于NRDRX,ANT4用于NR PRX和MIMO,在天线切换时,由于硬件的限制,LTE和NR不能同时使用ANT1进行发射。
在EN-DC模式下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依据LTE的RSSI大小对ANT0和ANT1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为(ANT_x,ANT_y);其中,ANT_x的天线性能优于ANT_y;
步骤2:依据NR的RSSI大小对ANT2,ANT3,ANT4,ANT1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为(ANT_a,ANT_b,ANT_c,ANT_d),ANT_a的天线性能最优,ANT_d的天线性能最劣;
步骤3:当ANT_x和ANT_a不为同一个天线时,LTE选用最优天线ANT_x发射,NR选用最优天线ANT_a发射;当ANT_x和ANT_a为同一个天线时,考虑LTE在ANT_y上的RSSI,如果RSSI_ANT_y>门限值,则NR优先,NR使用最佳天线ANT_a发射,LTE使用次佳天线ANT_y发射;如果RSSI_ANT_y<门限值,则LTE优先,LTE使用ANT_x发射,NR使用次佳天线ANT_b发射。
这里,在天线切换方法中,首先保证LTE的功能不会受到影响,然后在此基础上来提升NR的上行性能。因此,如果LTE和NR的最优天线相同,当LTE的次优RSSI小于某个门限值时,LTE使用最优的天线来保证锚的功能,当LTE的次优RSSI大于某个门限值时,使用次优天线LTE的性能能够保证,NR使用最优天线提升上行传输速率。
在EN-DC模式下本申请实施例另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依据LTE的RSSI大小对ANT0和ANT1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为(ANT_x,ANT_y);其中,ANT_x的天线性能优于ANT_y;
步骤2:依据NR的RSSI大小对ANT2,ANT3,ANT4,ANT1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为(ANT_a,ANT_b,ANT_c,ANT_d),ANT_a的天线性能最优,ANT_d的天线性能最劣;
步骤3:当ANT_x和ANT_a不为同一个天线时,LTE选用最优天线ANT_x发射,NR选用最优天线ANT_a发射;当ANT_x和ANT_a为同一个天线时,LTE使用最佳天线ANT_x发射,NR使用次佳天线ANT_b发射。
这里,在天线切换方法中,始终保证LTE的高优先级,LTE始终使用最优天线发射,NR使用次优天线发射。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构架的第二组成结构示意图,LTE和NR不存在共用天线硬件接口。LTE使用ANT0和ANT1,可以在这两支天线上实现切换,ANT0用于LTE PRX+TX,ANT1用于LTE DRX。NR使用ANT2、ANT3、ANT4和ANT5,可以在这4个天线上实现切换,ANT2用于NRPRX+TX,ANT3用于NR DRX,ANT4用于NR PRX和MIMO,ANT5用于NR DRX和MIMO。
在EN-DC模式下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1:依据LTE的RSSI大小对ANT0和ANT1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为(ANT_x,ANT_y);其中,ANT_x的天线性能优于ANT_y;
步骤2:依据NR的RSSI大小对ANT2,ANT3,ANT4,ANT1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为(ANT_a,ANT_b,ANT_c,ANT_d),ANT_a的天线性能最优,ANT_d的天线性能最劣;
步骤3:当ANT_x和ANT_a不为同一个天线时,LTE选用最优天线ANT_x发射,NR选用最优天线ANT_a发射。
这里,LTE使用ANT0和ANT1,NR使用ANT2、ANT3、ANT4和ANT5,因为LTE和NR之间不存在共用天线,LTE和NR天线切换算法独立运行。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天线切换装置,应用于具有双连接模式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天线切换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701,用于获取第一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以及第二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
处理单元702,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702,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目标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采用预设的第一排序规则对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第一天线序列;采用预设的第二排序规则对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第二天线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天线序列中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序列中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基于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选择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中至少部分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作为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第二天线序列中性能次优第二天线作为目标第二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中至少部分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获取所述第一天线序列中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所述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性能参数门限值时,将所述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作为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作为目标第二天线;所述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小于性能参数门限值时,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作为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第二天线序列中性能次优第二天线作为目标第二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单元702,具体用于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时,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作为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作为所述目标第二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性能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具有双连接模式的终端提供了一种天线切换方法,首先根据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第一天线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根据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第二天线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其次根据第一天线序列和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最后,进行天线切换,利用目标第一天线向第一基站进行发送射频信号,利用目标第二天线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如此,在双连接模式下,可以为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选择不同的目标天线,避免天线切换时发生冲突情况,保证天线切换的成功率。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组801和第二天线组802;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组用于向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组用于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一天线组包括至少了两个第一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天线;
所述终端还包括:处理器803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804,
其中,所述处理器803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以及第二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
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目标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3具体用于实现以下步骤:采用预设的第一排序规则对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第一天线序列;采用预设的第二排序规则对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第二天线序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3具体用于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所述第一天线序列中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序列中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基于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选择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3具体用于实现以下步骤:所述第一天线组中至少部分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作为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第二天线序列中性能次优第二天线作为目标第二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3具体用于实现以下步骤:所述第一天线组中至少部分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获取所述第一天线序列中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所述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性能参数门限值时,将所述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作为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作为目标第二天线;所述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小于性能参数门限值时,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作为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第二天线序列中性能次优第二天线作为目标第二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03具体用于实现以下步骤: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时,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作为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作为所述目标第二天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性能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
当然,实际应用时,如图8所示,该UE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8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8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8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80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具有双连接模式的终端提供了一种天线切换方法,首先根据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第一天线进行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根据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第二天线进行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其次根据第一天线序列和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最后,进行天线切换,利用目标第一天线向第一基站进行发送射频信号,利用目标第二天线向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如此,在双连接模式下,可以为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选择不同的目标天线,避免天线切换时发生冲突情况,保证天线切换的成功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SPD,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evice)、可编程逻辑装置(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可以理解地,对于不同的设备,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器功能的电子器件还可以为其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上述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DD,Hard Disk Drive)或固态硬盘(SSD,Solid-State Drive);或者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和设备在进行基于天线切换方法处理时,仅以上述各程序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处理分配由不同的程序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程序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处理。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和设备与天线切换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天线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双连接模式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以及第二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
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目标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目标天线和目标第二目标天线,包括:采用预设的第一排序规则对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第一天线序列;
所述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包括:采用预设的第二排序规则对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进行排序,得到所述第二天线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目标天线和目标第二目标天线,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天线序列中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以及所述第二天线序列中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
基于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选择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目标天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中至少部分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所述基于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选择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包括:
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作为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第二天线序列中性能次优第二天线作为目标第二天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组中至少部分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组中的至少部分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所述基于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选择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包括:
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为同一天线时,获取所述第一天线序列中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
所述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大于或者等于性能参数门限值时,将所述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作为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作为目标第二天线;
所述性能次优的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小于性能参数门限值时,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作为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第二天线序列中性能次优第二天线作为目标第二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选择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目标天线,包括:
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和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时,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一天线作为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将所述性能最优的第二天线作为所述目标第二天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性能参数为接收信号强度。
8.一种天线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双连接模式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
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以及第二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目标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
9.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天线组和第二天线组;
所述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和配置为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一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以及第二天线组中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射频信号,所述第二天线用于向所述第二基站发送射频信号;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一天线序列;
基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的性能参数,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天线进行性能排序得到第二天线序列;
基于所述第一天线序列和所述第二天线序列,选择目标第一天线和目标第二天线;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天线和所述目标第二天线为不同天线。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07065.7A CN110690910B (zh) | 2019-09-24 | 2019-09-24 |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07065.7A CN110690910B (zh) | 2019-09-24 | 2019-09-24 |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90910A true CN110690910A (zh) | 2020-01-14 |
CN110690910B CN110690910B (zh) | 2021-05-25 |
Family
ID=69110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07065.7A Active CN110690910B (zh) | 2019-09-24 | 2019-09-24 |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90910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27344A (zh) * | 2020-02-25 | 2020-06-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
CN111654316A (zh) * | 2020-05-22 | 2020-09-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EP3876426A1 (en) * | 2020-03-03 | 2021-09-0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Rf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5336189A (zh) * | 2020-04-09 | 2022-11-1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双连接中的天线管理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3979A (zh) * | 2000-07-19 | 2012-10-10 | 索尼公司 | 分集式天线装置及方法 |
CN105934980A (zh) * | 2014-01-13 | 2016-09-0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双连接的上行链路传输 |
CN106664741A (zh) * | 2014-08-08 | 2017-05-1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CN106664129A (zh) * | 2014-08-29 | 2017-05-10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用于双连接的天线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483075A (zh) * | 2017-08-30 | 2017-12-1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20180368098A1 (en) * | 2017-06-15 | 2018-12-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ersistent paging collision enhancement using dynamically switched higher-order antennas in idle-mode |
CN109361444A (zh) * | 2018-11-30 | 2019-02-1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
US10291310B1 (en) * | 2018-04-09 | 2019-05-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Gap-based antenna measurement for antenna switch diversity |
CN109951207A (zh) * | 2019-03-20 | 2019-06-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
CN110266329A (zh) * | 2019-07-08 | 2019-09-20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
-
2019
- 2019-09-24 CN CN201910907065.7A patent/CN11069091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23979A (zh) * | 2000-07-19 | 2012-10-10 | 索尼公司 | 分集式天线装置及方法 |
CN105934980A (zh) * | 2014-01-13 | 2016-09-07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双连接的上行链路传输 |
CN106664741A (zh) * | 2014-08-08 | 2017-05-10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用户终端、无线通信系统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
CN106664129A (zh) * | 2014-08-29 | 2017-05-10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用于双连接的天线的方法和装置 |
US20180368098A1 (en) * | 2017-06-15 | 2018-12-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ersistent paging collision enhancement using dynamically switched higher-order antennas in idle-mode |
CN107483075A (zh) * | 2017-08-30 | 2017-12-1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切换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0291310B1 (en) * | 2018-04-09 | 2019-05-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Gap-based antenna measurement for antenna switch diversity |
CN109361444A (zh) * | 2018-11-30 | 2019-02-1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09951207A (zh) * | 2019-03-20 | 2019-06-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
CN110266329A (zh) * | 2019-07-08 | 2019-09-20 |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27344A (zh) * | 2020-02-25 | 2020-06-23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系统及电子设备 |
EP3876426A1 (en) * | 2020-03-03 | 2021-09-08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Rf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WO2021175161A1 (en) * | 2020-03-03 | 2021-09-1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Rf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1303318B2 (en) | 2020-03-03 | 2022-04-12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RF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5336189A (zh) * | 2020-04-09 | 2022-11-11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双连接中的天线管理 |
CN115336189B (zh) * | 2020-04-09 | 2023-11-03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双连接中的天线管理 |
CN111654316A (zh) * | 2020-05-22 | 2020-09-11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1654316B (zh) * | 2020-05-22 | 2022-01-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90910B (zh) | 2021-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90910B (zh) | 天线切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US20180132158A1 (en) | Uplink-Assisted Mobility Procedure In Millimeter Wav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US9401756B2 (en) | Method for configuring multiple antennas and rel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EP3068156B1 (en) | Beam precoding manner reporting method, and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 |
EP3038423B1 (en) | Antenna system and processing method | |
CN105007606A (zh) | 小区选择重选参数确定方法、基站、终端及通信系统 | |
US11265067B2 (en) | Beam training of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 |
CN104185230A (zh) | 用于执行无线电通信的通信设备和方法 | |
CN108347766B (zh) | 一种上行移动性下的寻呼传输方法、通信站点及通信节点 | |
CN102916715B (zh) | 无线通信设备 | |
EP3487203A1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 |
US11172414B2 (en) | Coordinated cell determin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 |
US20220304043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5828394A (zh) | 一种多链路设备的链路选择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US20200229003A1 (en) |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CN114980338A (zh) |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832924A (zh) | 干扰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JP2023134649A (ja) | サイドリンクにおける伝送モードの決定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 |
US11646770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illimeter-wave MIMO mode selection | |
CN105144822A (zh) | 用于一个无线模块侦听寻呼信号而不中断运行在连接模式的其它无线模块的数据传输的通信装置 | |
CN108966243B (zh) | 下行业务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885558A (zh) | 配置辅助上行链路sul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225779A (zh) | 终端的定向切换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462889B (zh) | 一种波束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和存储介质 | |
CN101795474B (zh) | 自动配置中继节点的服务小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