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8652A - 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88652A
CN110688652A CN201910811508.2A CN201910811508A CN110688652A CN 110688652 A CN110688652 A CN 110688652A CN 201910811508 A CN201910811508 A CN 201910811508A CN 110688652 A CN110688652 A CN 110688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eakage
usb
electromagnetic leakage
signal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15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雨锴
刘文斌
王梦寒
程磊
齐国雷
丁建锋
寇云峰
丁桥
宋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yber Securit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yber Securit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yber Securit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lectronic Technology Cyber Securit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15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886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88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86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50Monitoring users, programs or devices to maintain the integrity of platforms, e.g. of processors, firmware or operating systems
    • G06F21/55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 G06F21/556Detecting local intrusion or implementing counter-measures involving covert channels, i.e. data leakage between proc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其包括USB接口、微处理器和HID键盘芯片,USB接口用于与目标设备相连;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用于在程序的控制下,通过微处理器产生传导信号、辐射信号和差分数据信号。该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场景中,用于分析目标设备、线缆及网络在接入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时的泄漏传播特征,用于给检测设备提供标签化的训练信号,进行电磁信息红黑信号的特征识别与智能检测,也给现场目标设备线路电磁泄漏途径及防护能力的检测,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的工具。

Description

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将用户的各种信息通过辐射泄漏和传导泄漏的方式造成信息泄漏。伴随网络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电磁信息泄漏手段层出不穷,如通过电力线传导产生信息泄漏,通过USB把数据写入移动硬盘产生辐射泄漏,通过运行计算机总线特殊数据操作产生特定频率泄漏等,并使用简易的软件无线电设备在目标附近进行信息窃取。上述泄漏手段结合新型的网络攻击手段,使得电磁信息泄漏威胁具备潜伏能力强、传输隐蔽性高、实现成本低等特点。因此需要深入分析电磁信息泄漏的产生机理,也需要对不同电磁泄漏场景设计小型化、操作快速简便的现场检测系统。作为现场检测重要组成部分的电磁泄漏信号源,其设计必然也趋向于小型化,也需要信号源具有重构多种不同种泄漏信号的功能,如电力线传导信号、线路辐射信号、USB数据信号等,这对快速挖掘电子设备中潜在的电磁泄漏途径、定位防护薄弱点和提升信号分析识别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包括USB接口、微处理器和HID键盘芯片,USB接口用于与目标设备相连;
所述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用于在程序的控制下,通过微处理器产生传导信号、辐射信号和/或差分数据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产生传导信号时:
由微处理器I/O口外加线缆激发出多谐波频点的电磁泄漏载波信号,并通过USB供电接口进行耦合,形成传导泄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产生传导信号时:
由微处理器I/O口外加线缆激发出多谐波频点的电磁泄漏载波信号,通过使用待发送的中文或字符对应的ASCII码及其累加和校验码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并输出,并通过USB接口进行耦合,形成传导泄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辐射信号的种类包括接口线缆辐射信号与内部总线辐射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产生接口线缆辐射信号时:
由微处理器I/O口外加线缆激发出多谐波频点的电磁泄漏载波信号,并通过接口线缆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或:
由微处理器I/O口外加线缆激发出多谐波频点的电磁泄漏载波信号,通过使用待发送的中文或字符对应的ASCII码及其累加和校验码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并输出,输出的信号通过接口线缆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谐波频点范围为150kHz~30MHz,调制方式包括开关键控模式、振幅键控模式和频移键控模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用于产生内部总线辐射辐射信号时:
通过微处理器模拟特定的操作处理,产生低频泄漏信号,并通过内部总线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或:
模拟某种特定的操作处理与不处理相互切换,产生低频泄漏信号,并通过内部总线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或:
模拟不同操作处理相互切换过程,产生低频泄漏信号,并通过内部总线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操作处理包括加、减、乘、除、读取数据和/或写入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用于产生差分数据信号时:
通过HID键盘芯片与微处理器串口建立连接,HID键盘芯片用于接收微处理器串口发送过来的数据并转化成键盘码值,通过USB接口上传给目标设备,并对目标设备中已打开文本文件进行写入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程序的控制流程包括:
信号初始化设置;
发送信号起始标志;
发送信号检查标志;
产生泄漏信号;
发送信号结束标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该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能够应用于实际的场景中,用于分析目标设备、线缆及网络在接入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时的泄漏传播特征,用于给检测设备提供标签化的训练信号,进行电磁信息红黑信号的特征识别与智能检测,也给现场目标设备线路电磁泄漏途径及防护能力的检测,提供了一个简便有效的工具。
本发明提供的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体积小巧、灵活性好,可以用于具有标准USB结构的任意设备或线路,无需外接电源供电,为现场快速检测的便携性提供了保障;
本发明提供的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可以用于产生多种辐射信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程序控制产生电磁泄漏信号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其包括USB接口、微处理器(MCU)和HID键盘芯片。USB接口用于与目标设备相连,且用于为该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供电。
进一步的,通过USB接口直接向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供电,对HID键盘芯片进行+5V供电,将+5V转换为+3.3V对微处理器进行供电。
通过程序控制微处理器,该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可用于产生传导信号、辐射信号和差分数据信号。
该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产生传导信号的方法包括:
由微处理器I/O口外加线缆激发出多谐波频点的电磁泄漏载波信号,并通过USB供电接口进行耦合,形成传导泄漏;
或由微处理器I/O口外加线缆激发出多谐波频点的电磁泄漏载波信号,通过使用待发送的中文或字符对应的ASCII码及其累加和校验码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并输出,并通过USB供电接口进行耦合,形成传导泄漏。
具体的,典型的泄漏频点为10k、100k、1M,谐波频点的范围覆盖150kHz~30MHz,调制方式包括开关键控(OOK)模式、振幅键控(ASK)模式和频移键控(FSK)模式。对于一段包含泄漏信息的特征帧,包含信号起始标志、信号检查标志、用于产生泄漏信号的信息、信号结束标志。程序在结束标志发送后,通过连续解调后,可得到发送的信息对应的文字信息。
通过该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还可用于产生辐射信号,其能够产生的辐射信号种类包括接口线缆辐射信号与内部总线辐射信号。
该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用于产生接口线缆辐射信号时,其产生方法包括:
由微处理器I/O口外加线缆激发出多谐波频点的电磁泄漏载波信号,并通过接口线缆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或由微处理器I/O口外加线缆激发出多谐波频点的电磁泄漏载波信号,通过使用待发送的中文或字符对应的ASCII码及其累加和校验码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并输出,其调制原理与产生传导信号的调制原理相同,输出的信号通过接口线缆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典型的泄漏频点为10k、100k、1M,谐波频点覆盖150kHz~30MHz,调制方式主要有开关键控(OOK)模式、振幅键控(ASK)模式、频移键控(FSK)模式。
该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用于产生内部总线辐射信号时,其产生方法包括:
通过微处理器模拟某种特定的操作处理产生低频泄漏信号,并通过内部总线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或模拟某种特定的操作处理与不处理相互切换来产生低频泄漏信号,并通过内部总线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或模拟不同操作处理相互切换过程产生低频泄漏信号,并通过内部总线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在产生内部总线辐射信号的过程中,典型的操作处理包括加、减、乘、除运算、读取数据和写入数据。
该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用于产生差分数据信号时,其方法包括:
通过HID键盘芯片与微处理器串口建立连接,用于接收微处理器串口发送过来的数据(如ASCII码)并转化成键盘码值通过USB接口上传给目标设备,并对目标设备中打开了的文本文件进行写入操作,可不间断重复写入也可通过延时设置写入。
本实施例中,程序控制的具体工作流程参照图2,程序控制流程开始后,依次进行信号初始化设置、发送信号起始标志、发送信号检查标志、产生泄漏信号以及发送信号结束标志,至此程序控制流程结束。

Claims (10)

1.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其特征在于,包括USB接口、微处理器和HID键盘芯片,USB接口用于与目标设备相连;
所述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用于在程序控制下,通过微处理器产生传导信号、辐射信号和差分数据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其特征在于,产生传导信号时:
由微处理器I/O口外加线缆激发出多谐波频点的电磁泄漏载波信号,并通过USB供电接口进行耦合,形成传导泄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其特征在于,产生传导信号时:
由微处理器I/O口外加线缆激发出多谐波频点的电磁泄漏载波信号,通过使用待发送的中文或字符对应的ASCII码及其累加和校验码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并输出,并通过USB接口进行耦合,形成传导泄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其特征在于,辐射信号的种类包括接口线缆辐射信号与内部总线辐射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其特征在于,产生接口线缆辐射信号时:
由微处理器I/O口外加线缆激发出多谐波频点的电磁泄漏载波信号,并通过接口线缆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或:
由微处理器I/O口外加线缆激发出多谐波频点的电磁泄漏载波信号,通过使用待发送的中文或字符对应的ASCII码及其累加和校验码对载波信号进行调制并输出,输出的信号通过接口线缆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信号和接口线缆辐射信号的泄漏频点为10k、100k、1M,谐波频点范围为150kHz~30MHz,调制方式包括开关键控模式、振幅键控模式和频移键控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其特征在于,产生内部总线辐射辐射信号时:
通过微处理器模拟特定的操作处理,产生低频泄漏信号,并通过内部总线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或:
模拟某种特定的操作处理与不处理相互切换,产生低频泄漏信号,并通过内部总线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或:
模拟不同操作处理相互切换过程,产生低频泄漏信号,并通过内部总线进行辐射,形成辐射泄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其特征在于,操作处理包括加、减、乘、除、读取数据和/或写入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其特征在于,产生差分数据信号时:
通过HID键盘芯片与微处理器串口建立连接,HID键盘芯片用于接收微处理器串口发送过来的数据并转化成键盘码值,通过USB接口上传给目标设备,并对目标设备中已打开文本文件进行写入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控制的流程包括:
信号初始化设置;
发送信号起始标志;
发送信号检查标志;
产生泄漏信号;
发送信号结束标志。
CN201910811508.2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 Pending CN1106886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1508.2A CN110688652A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1508.2A CN110688652A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8652A true CN110688652A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08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1508.2A Pending CN110688652A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8865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9988A (zh) * 2020-07-03 2020-11-17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物理隔离计算机的电磁漏洞主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8007A (zh) * 2000-01-19 2000-06-28 郑宏兴 辐射和传导测量系统
US9497054B1 (en) * 2015-08-18 2016-11-15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interconnect radiation mitigation capabilities
CN206583982U (zh) * 2017-01-17 2017-10-24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航天器多芯屏蔽线缆屏蔽效果测量装置
CN108267647A (zh) * 2017-12-19 2018-07-10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传导电磁泄漏防护的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09558759A (zh) * 2018-11-20 2019-04-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非接触式智能卡电磁攻击的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CN110163099A (zh) * 2019-04-17 2019-08-23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磁泄漏信号的异常行为识别装置与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8007A (zh) * 2000-01-19 2000-06-28 郑宏兴 辐射和传导测量系统
US9497054B1 (en) * 2015-08-18 2016-11-15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having interconnect radiation mitigation capabilities
CN206583982U (zh) * 2017-01-17 2017-10-24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一种航天器多芯屏蔽线缆屏蔽效果测量装置
CN108267647A (zh) * 2017-12-19 2018-07-10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传导电磁泄漏防护的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09558759A (zh) * 2018-11-20 2019-04-02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非接触式智能卡电磁攻击的模拟信号调理电路
CN110163099A (zh) * 2019-04-17 2019-08-23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磁泄漏信号的异常行为识别装置与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LE DU等: "《Estimating the eavesdropping distance for radiated emission and conducted emission from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2017 IEEE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BEIJING)》 *
丁国良等: "《电磁信息泄露研究及进展》", 《军械工程学院学报》 *
刘文斌等: "《基于电磁泄露信号的电子设备行为识别与安全应用》", 《通信技术》 *
刘文斌等: "《软件定义电磁泄漏技术与应用分析》", 《通信技术》 *
杨海南等: "《计算机显示系统电磁信息泄露的检测研究》", 《四川水泥》 *
王梦涵等: "《计算机网络电磁泄露信号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识别》", 《通信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49988A (zh) * 2020-07-03 2020-11-17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物理隔离计算机的电磁漏洞主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1949988B (zh) * 2020-07-03 2022-04-22 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物理隔离计算机的电磁漏洞主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uri et al. USBee: Air-gap covert-channel via 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from USB
CN100419808C (zh) 一种远程控制被控设备的方法及系统
ATE330291T1 (de) Passiver transponder mit niedrigem energieverbrauch
KR20130130426A (ko) 이어폰 포트를 이용한 신호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46282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lossy environment
CN110688652A (zh) 一种usb微型电磁泄漏信号源
CN108267647A (zh) 一种电源传导电磁泄漏防护的检测方法与装置
CN111028825A (zh) 基于离线语音识别与合成的水声数字语音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15085855B (zh) 一种基于软件可重构技术的信号干扰方法和系统
CN202066964U (zh) 一种全球定位系统终端设备
TWI671662B (zh) 主動式觸控筆以及使用其之行動裝置系統
CN111949988B (zh) 一种针对物理隔离计算机的电磁漏洞主动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09672482A (zh) 射频模组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Estudillo-Valdez et al. FPGA realization of an image encryption system using the DCSK-CDMA technique
CN114124148A (zh) 一种基于极化编码的低截获扩频通信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2532342B (zh) 一种背反射通信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201910809U (zh) 便携式cpci架构链路检测设备
Bari et al. Is Broken Cable Breaking Your Security?
Wang et al. Research on the compromising electromagnetic emanations from digital signals
CN117579178B (zh) 基于随机数的量子通信方法和装置、量子通信系统
CN201795733U (zh) 一种采用幅移键控技术的数码电子雷管起爆器
CN201352349Y (zh) 电子信息保护器
CN112887336B (zh) 一种通信安全防护方法及装置
CN201352350Y (zh) 计算机信息干扰器
Luo et al.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DMR system based on SDR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