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82797A - 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82797A
CN110682797A CN201810730572.3A CN201810730572A CN110682797A CN 110682797 A CN110682797 A CN 110682797A CN 201810730572 A CN201810730572 A CN 201810730572A CN 110682797 A CN110682797 A CN 1106827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harging
brake
motor
electric vehicle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305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简连达
许逸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Orange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Qianhai Orange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Qianhai Orange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Qianhai Orange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305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827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82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827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7/00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7/10Dynamic electric regenerative br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应用于具有马达驱动器、马达、回充控制线路以及电池模块的电动车控制系统,并且包括下列步骤:马达驱动器判断是否接收油门控制信号以及剎车控制信号;于接收剎车控制信号时控制马达及回充控制线路采用主要力道执行回充动作;及,于没有接收油门控制信号并且没有接收剎车控制信号时,控制马达及回充控制线路采用小于主要力道的次要力道执行回充动作。

Description

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尤其涉及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动车有别于传统的引擎车,主要是依靠马达系统来驱动车轮,进而带动电动车朝前方、后方移动。
电动车中的马达可以依据控制指令朝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部分电动车厂商借由此特性开发了电动车的剎车回充功能。
所述剎车回充功能指的是在电动车行进时,借由对马达的制动(例如抑制转速或是令马达反向旋转)来达到剎车的目的。借此,不但可利用剎车时产生的动能来为电池进行充电,还可有效延长剎车机构(例如剎车皮)的寿命。
现有电动车在执行所述剎车回充功能时,对于马达的制动力道是固定的,但是驾驶人对于这种制动力道的感受会很强烈,甚至可能会造成不适。因此,有部分驾驶人无法接受所述剎车回充功能,而存在着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可以调整回充动作的力道,以降低驾驶人因为回充动作所感受到的不舒适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所述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是应用于一电动车的一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至少包括一马达驱动器、一马达及一回充控制线路,该剎车回充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该马达驱动器判断是否接收该电动车的一油门控制信号及一剎车控制信号;
b)该马达驱动器于接收该剎车控制信号时控制该马达及该回充控制线路采用一主要力道执行一回充动作;及
c)该马达驱动器于没有接收该剎车控制信号并且也没有接收该油门控制信号时,控制该马达及该回充控制线路采用一次要力道执行该回充动作,其中该次要力道相异于该主要力道。
如上所述,其中该马达驱动器在该步骤b)中执行该回充动作所采用的回充电流大于在该步骤c)中执行该回充动作所采用的回充电流。
如上所述,其中更包括一步骤a1:该马达驱动器于接收该油门控制信号时控制该马达对应旋转以令该电动车进行加速。
如上所述,其中该步骤c)包括下列步骤:
c1)该马达驱动器于没有接收该剎车控制信号并且也没有接收该油门控制信号时,取得该电动车的一目前速度;
c2)依据该目前速度由多个该次要力道中取得对应的一回充力道,其中该多个次要力道分别小于该主要力道;及
c3)控制该马达及该回充控制线路采用所取得的该回充力道执行该回充动作。
如上所述,其中该多个次要力道的数量至少为三组,并且各该次要力道分别对应至不同的速度区间。
如上所述,其中该多个次要力道至少包括对应至时速六十公里以上的一第一次要力道、对应至时速三十公里至时速六十公里的一第二次要力道、以及对应至时速三十公里以下的一第三次要力道,其中该第一次要力道大于该第二次要力道,该第二次要力道大于该第三次要力道。
如上所述,其中更包括下列步骤:
d)判断该电动车是否静止;及
e)于该电动车静止前重复执行该步骤a)至该步骤c)。
如上所述,其中该步骤c)包括下列步骤:
c1)该马达驱动器于没有接收该剎车控制信号并且也没有接收该油门控制信号时,取得该马达的一目前转速;
c2)依据该目前转速由多个该次要力道中取得对应的一回充力道,其中该多个次要力道分别小于该主要力道;及
c3)控制该马达及该回充控制线路采用所取得的该回充力道执行该回充动作。
相较于相关技术,本发明可以依据驾驶人的驾驶方式来调整回充动作的力道,借此降低回充动作可能带来的不舒适感,进而提高驾驶人对于剎车回充功能的接受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动车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方块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回充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剎车时间的第一实施例的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剎车时间的第二实施例的曲线图。
其中,附图标记:
1…控制系统
11…马达驱动器
12…马达
13…回充控制线路
14…电池模块
S10~S24…控制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兹就本发明之一较佳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
参阅图1,为本发明的电动车控制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方块图。本发明揭露了一种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下面简称为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电动车的控制系统1。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系统1主要包括电动车的马达驱动器11、马达12、回充控制线路13及电池模块14。
马达驱动器11接收电动车的油门控制信号及剎车控制信号,以对马达12进行控制。具体地,马达12可依据油门控制信号朝一方向(例如顺时针方向)高速旋转,以令电动车加速,并且可依据剎车控制信号朝另一方向(例如逆时针方向)旋转,以令电动车减速。此外,马达12还可回报电动车目前的速度信息至马达驱动器11,以令马达驱动器11将速度信息显示于电动车的仪表板(图未标示)上。
当马达12减速时(即,马达驱动器11没有接收所述油门控制信号,或是直接接收了所述剎车控制信号),马达驱动器11会输出电动车目前的速度信息至回充控制线路13,并借由回充控制线路13来实现回充动作。
具体地,回充控制线路13可依据马达12减速时的动能来产生回充能量(例如将马达12反方向旋转所产生的电流进行放大,以产生足够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并且依据此回充能量对电池模块14进行充电。并且,充电后的电池模块14再进一步供电给马达驱动器11。
为了进行上述回充动作,控制系统1需制动所述马达12以产生一回充力道(即,回充电流)。因此,当控制系统1启动了回充功能时,马达12减速的速度将会比没有启动回充功能时的速度来得更快。本发明的其中一个技术目的在于,依据驾驶人的驾驶方式来调整所述回充力道,使得电动车在进行回充动作时不会给驾驶人有不舒服的感觉。
续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的回充控制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图2主要揭露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并且各个步骤分别由图1所示的控制系统1中的各个组件来执行。
如图2所示,当所述电动车启动后,控制系统1通过马达驱动器11判断是否接收电动车的油门控制信号(步骤S10),并且判断是否接收电动车的剎车控制信号(步骤S12)。具体地,本发明的马达驱动器11是在电动车启动后持续判断并接收电动车的油门控制信号及剎车控制信号,上述步骤S10与步骤S12可先后执行或同时执行,两者的执行顺序不以图2所示者为限。
若马达驱动器11于步骤S10中判断有接收到电动车的油门控制信号,则马达驱动器11直接依据油门控制信号来控制马达12对应旋转(例如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借此令电动车进行加速(步骤S14)。
若马达驱动器11判断没有接收到电动车的油门控制信号,但是接收到了电动车的剎车控制信号,即表示驾驶人是有目的性地进行剎车,此时马达驱动器11除了依据剎车控制信号抑制马达12(例如控制马达12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以进行剎车之外,还控制马达12及回充控制线路13采用一个主要力道来执行回充动作(步骤S16)。如前文所述,由于马达12除了必须依据剎车控制信号来剎车之外,还必须产生所述主要力道以执行回充动作,因此马达12减速的速度会比没有执行回充动作时来得更快(即,下降斜率更大)。
若马达驱动器11判断没有接收到电动车的油门控制信号,同时也没有接收到电动车的剎车控制信号,即表示驾驶人仅仅只是没有加速(即,无目的性地进行剎车)。此时,马达驱动器11控制马达12及回充控制线路13采用一个次要力道来执行所述回充动作,其中所述次要力道相异于上述的主要力道。
若驾驶人是有目的性地进行剎车(即,主动剎车),则体感上会比较能够接受马达12以较大的幅度(即,较大的斜率)进行降速,因此马达驱动器11会采用较大的回充电流来执行所述回充动作。相反地,若驾驶人是无目的性地进行剎车(即,没有加油也没有剎车,而是令电动车滑行),则由于没有紧急剎车的意图,体感上较难接受马达12以较大的幅度进行降速,因此马达驱动器11会采用较小的回充电流来执行所述回充动作。换句话说,马达驱动器11在接收到剎车控制信号时执行回充动作所采用的回充电流,将会大于在没有收到剎车控制信号时执行回充动作所采用的回充电流。意即,所述主要力道会大于所述次要力道。
具体地,马达驱动器11可预先设定有多组不同的次要力道,各个次要力道分别对应至不同大小的回充电流。若马达驱动器11在步骤S12中判断没有接收到电动车的油门控制信号,同时也没有接收到电动车的剎车控制信号,则马达驱动器11首先取得电动车的目前速度(步骤S20),接着依据目前速度从多个次要力道中取得对应的回充力道(步骤S22),并且再控制马达12及回充控制线路13采用所取得的回充力道来执行所述回充动作(步骤S24)。本实施例中,多组次要力道皆分别小于所述主要力道。
本发明中,所述多组次要力道是分别对应至不同的速度区间。于上述实施例中,马达驱动器11主要是从马达12取得电动车的速度信息,并依据速度信息判断电动车的目前速度落在哪一个速度区间,接着再决定要采用哪一组次要力道。
值得一提的是,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次要力道亦可分别对应至不同的马达转速区间。借此,马达驱动器11可以在判断没有接收到电动车的油门控制信号,同时也没有接收到电动车的剎车控制信号时,由马达12取得目前转速,接着依据目前转速从多个次要力道中取得对应的回充力道,最后再控制马达12及回充控制线路13采用所取得的回充力道来执行所述回充动作。
于步骤S16或是步骤S24后(即,执行了所述回充动作后),马达驱动器11判断电动车是否静止(步骤S18),即,判断电动车的马达12是否已经停止转动,或是电动车的速度是否已经无法再下降。若电动车尚未静止,则马达驱动器11返回步骤S10,以持续判断要控制马达12进行加速、依据主要力道控制马达12及回充控制线路13执行回充动作、或是依据多个次要力道的其中之一控制马达12及回充控制线路13执行回充动作。若电动车已经静止,则马达驱动器11结束此控制方法。
续请参阅图3及图4,分别为本发明的剎车时间的第一实施例的曲线图以及第二实施例的曲线图。
图3所示者为驾驶人有目的性地剎车(即,马达驱动器11有接收到剎车控制信号)时所产生的速度曲线图。于图3中,驾驶人在时间t1时主动按下剎车,故马达驱动器11于时间t1开始采用所述主要力道控制马达11及回充控制线路13执行回充动作。由于回充动作的影响,马达11减速的速度较正常剎车时来得更快(斜率较大)。
图4所示者为驾驶人无目的性地剎车(即,马达驱动器11没有接收到油门控制信号也没有接收到剎车控制信号)时所产生的速度曲线图。当驾驶人放开油门,且电动车的目前速度高于第一速度v1时,马达驱动器11会控制马达11及回充控制线路13采用第一次要力道执行回充动作;当电动车的目前速度下降至第一速度v1与第二速度v2之间时,马达驱动器11会控制马达11及回充控制线路13改采第二次要力道执行回充动作;当电动车的目前速度下降至第二速度v2以下时,马达驱动器11会控制马达11及回充控制线路13改采第三次要力道执行回充动作。其中,第一次要力道大于第二次要力道,且第二次要力道大于第三次要力道。
于图4的实施例中,多个次要力道的数量主要是以三个为例,并且这三个次要力道分别对应至电动车的不同速度区间。然而,马达驱动器11实可视驾驶人的实际需求来设定多个次要力道的数量,以及各个次要力道所对应的速度区间,而不以图4所示者为限。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速度v1可例如为时速六十公里,所述第二速度v2可例如为时速三十公里。马达驱动器11在电动车的时速超过六十公里且没有收到油门控制信号以及剎车控制信号时,可采用第一次要力道来执行回充动作;在电动车的时速介于三十公里至六十公里之间且没有收到油门控制信号以及剎车控制信号时,可采用第二次要力道来执行回充动作;并且,在电动车的时速低于三十公里且没有收到油门控制信号以及剎车控制信号时,采用第三次要力道来执行回充动作。本发明在电动车的速度越低时,采用越小的力道来执行回充动作,借此可提供驾驶人较为舒适的剎车回充的体验。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马达驱动器11实可依据电动车的有效输出功率来决定上述速度区间以及对应的次要力道(例如有效输出功率2000瓦的电动车的最高时速约为90公里,有效输出功率1000瓦的电动车的最高时速约为60公里),而不以上述为限。
通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电动车可依据驾驶人当前的驾驶方式来决定回充动作所要采用的力道(回充电流),借此令驾驶人不会因为回充动作而感受到不适。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应用于一电动车的一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至少包括一马达驱动器、一马达及一回充控制线路,其特征在于,该剎车回充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该马达驱动器判断是否接收该电动车的一油门控制信号及一剎车控制信号;
步骤b)该马达驱动器于接收该剎车控制信号时控制该马达及该回充控制线路采用一主要力道执行一回充动作;及
步骤c)该马达驱动器于没有接收该剎车控制信号并且也没有接收该油门控制信号时,控制该马达及该回充控制线路采用一次要力道执行该回充动作,其中该次要力道相异于该主要力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马达驱动器在该步骤b)中执行该回充动作所采用的回充电流大于在该步骤c)中执行该回充动作所采用的回充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步骤a1:该马达驱动器于接收该油门控制信号时控制该马达对应旋转以令该电动车进行加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c1)该马达驱动器于没有接收该剎车控制信号并且也没有接收该油门控制信号时,取得该电动车的一目前速度;
步骤c2)依据该目前速度由多个该次要力道中取得对应的一回充力道,其中该多个次要力道分别小于该主要力道;及
步骤c3)控制该马达及该回充控制线路采用所取得的该回充力道执行该回充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次要力道的数量至少为三组,并且各该次要力道分别对应至不同的速度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次要力道至少包括对应至时速六十公里以上的一第一次要力道、对应至时速三十公里至时速六十公里的一第二次要力道、以及对应至时速三十公里以下的一第三次要力道,其中该第一次要力道大于该第二次要力道,该第二次要力道大于该第三次要力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下列步骤:
d)判断该电动车是否静止;及
e)于该电动车静止前重复执行该步骤a)至该步骤c)。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c)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c1)该马达驱动器于没有接收该剎车控制信号并且也没有接收该油门控制信号时,取得该马达的一目前转速;
步骤c2)依据该目前转速由多个该次要力道中取得对应的一回充力道,其中该多个次要力道分别小于该主要力道;及
步骤c3)控制该马达及该回充控制线路采用所取得的该回充力道执行该回充动作。
CN201810730572.3A 2018-07-05 2018-07-05 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06827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0572.3A CN110682797A (zh) 2018-07-05 2018-07-05 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30572.3A CN110682797A (zh) 2018-07-05 2018-07-05 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82797A true CN110682797A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06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30572.3A Pending CN110682797A (zh) 2018-07-05 2018-07-05 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827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5094A (zh) * 2020-01-17 2021-07-2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电池回充强度控制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1259U (en) * 2011-05-17 2012-01-21 rong-feng Lin Power device for electric racing car
CN104828073A (zh) * 2014-04-10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TW201720687A (zh) * 2015-12-02 2017-06-16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動能回充控制器、動能回充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21259U (en) * 2011-05-17 2012-01-21 rong-feng Lin Power device for electric racing car
CN104828073A (zh) * 2014-04-10 2015-08-1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TW201720687A (zh) * 2015-12-02 2017-06-16 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 動能回充控制器、動能回充控制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35094A (zh) * 2020-01-17 2021-07-2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电池回充强度控制方法
CN113135094B (zh) * 2020-01-17 2022-10-14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车的电池回充强度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34987B2 (en) Control apparatus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02791989B (zh) 油门踏板装置
US1032882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orque of electric vehicle
KR102555912B1 (ko) 전기 모터를 구비하는 차량 및 그를 위한 주행 제어 방법
US11679754B2 (en) Hybrid vehicle and driving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US948137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peed change of hybrid vehicle
KR20200068156A (ko) 차량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3029595A (zh) 用于控制电动车的上坡驱动的系统和方法
CN103043056A (zh) 控制车轮轴扭矩的方法和用于其的控制系统
JP6626519B2 (ja) 車両用制御装置
US20180273039A1 (en) Serv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generative braking of eco-friendly vehicle
KR20190078111A (ko) 이동 수단의 회생 제동 방법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장치
CN110682797A (zh) 电动车的剎车回充控制方法
US11413972B2 (en) Control system to eliminate power train backlash
TW202000498A (zh) 電動車的剎車回充控制方法
CN112092789B (zh) 车辆制动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车辆
SE2150176A1 (e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
JP2000270404A (ja) 回生電力制御装置
US20200108722A1 (en)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a brake system, brake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CN112124269A (zh) 车辆用行驶控制装置
CN112569609A (zh) 车辆及其游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590236B (zh) 电动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EP3815995B1 (en) Eco-friendly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braking for the same
KR102619724B1 (ko) 배터리 팩, 및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의 dc/dc 컨버터 제어 방법
KR20210099683A (ko) 회생 제동량 분배 장치, 회생 제동량 분배 시스템 및 회생 제동량 분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