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7882A -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7882A
CN110677882A CN201810710055.XA CN201810710055A CN110677882A CN 110677882 A CN110677882 A CN 110677882A CN 201810710055 A CN201810710055 A CN 201810710055A CN 110677882 A CN110677882 A CN 110677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evice
logical channel
information
packet loss
data converg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100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77882B (zh
Inventor
徐小英
杨旭东
戴明增
赵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1005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7882B/zh
Priority to EP19830575.7A priority patent/EP3809755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94422 priority patent/WO202000730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7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7882A/zh
Priority to US17/139,176 priority patent/US20210127305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77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78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速率调整的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分布式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集中式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和/或所述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该分布式网络设备基于第一信息产生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并发送给终端设备,其中,该集中式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基于本申请方法,可实现及时、准确地确定逻辑信道的上行推荐比特速率。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领域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与4G的LTE上的语音呼叫(Voice On LTE)一样,5G也可以支持语音通信,5G VoNR技术场景越来越多,除了用5G手机打电话,还有未来很多物联网场景也需要支持语音通信,比如,5G车联网,欧盟要求所有家用车都必须安装eCall自动紧急呼叫系统,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即使司机和乘客失去知觉无法拨打电话,这个系统也能自动呼叫紧急救援。
LTE系统具有接入网比特速率推荐(Access Network Bit-rate Recommendation,ANBR)功能。基站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的指示信息通知终端设备的推荐比特速率,该指示信息包含逻辑信道标识、上行或下行指示,推荐比特速率索引值。终端设备通过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请求基站推荐指定的逻辑信道的推荐比特速率。
第五代通信(fifth generation,5G)中引入了控制单元(Control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的概念,无线接入网也按照协议层划分为至少一个分布式单元和连接到该至少一个分布式单元的至少一个控制单元。该分布式单元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功能,MAC层功能和物理(Physical,PHY)层功能。该控制单元包括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设计和实现高用户体验的语音通信,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分布式单元和控制单元分离的情况下及时准确的确定终端设备的推荐比特速率。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等,使得在分布式单元和控制单元分离的场景下,通过分布式单元与控制单元之间的相互协作,可以获得足够的信息及时准确决策终端设备的推荐比特速率,提升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和/或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其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由该第一网络设备基于该第一信息获得。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由该第二网络设备产生。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该第二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之前,该方法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该第一请求用于该终端设备获取该逻辑信道的该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基于如下中任一项,该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高于第一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该第一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低于第二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该第二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三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三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四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四门限;或者,该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请求。
通过上述第一方面提出的该第一网络设备与该第二网络设备间的信息交互以及协同决策的方法,得到的第一网络设备或该第二网络设备决策生成的UE的推荐比特速率更准确、及时。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包括:该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负载信息、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三请求中的任一项或者任几项;该第二网络设备将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其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由第二网络设备基于该第二信息获得的。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的使用比例和/或控制信道单元的使用比例;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四请求,该第四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三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基于如下中任一项,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高于第五门限,或者该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该第五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低于第六门限,或者该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该第六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高于第七门限,或者该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该第七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低于第八门限,或者该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该第八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高于第九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九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低于第十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门限;或者,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三请求;或者,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第四请求。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三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该第三信息中包括该逻辑信道的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该第一网络设备将该逻辑信道的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其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由该第一网络设备基于该第三信息,和/或,该丢包信息获得。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由该第二网络设备产生。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为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或者丢包个数;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请求,该第六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请求之前,该方法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五请求,该第五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基于如下中任一项,该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高于第十一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一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低于第十二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二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十三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三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十四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四门限;或者,该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六请求。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包括:该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四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该第四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七请求中的任一项或者任几项;该第二网络设备将该逻辑信道的该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其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由该第二网络设备基于该第四信息和/或该丢包信息获得的。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包括: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的使用比例和/或控制信道单元的使用比例。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网络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八请求,该第八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七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基于如下中任一项,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高于第十五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五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低于第十六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六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十七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七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十八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八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高于第十九门限,或者该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九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低于第二十门限,或者该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十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高于第二十一门限,或者该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二十一门限;或者,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低于第二十二门限,或者该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十二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高于第二十三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二十三门限;或者,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低于第二十四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十四门限;或者,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该第七请求;或者,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或者,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二网络设备的第八请求。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和/或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发送模块,用于将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用于基于该第一信息获得该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由该第二网络设备产生。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发送模块,还用于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该第二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接收模块,用于在该发送模块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之前,接收来自于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该第一请求用于该终端设备获取该逻辑信道的该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和/或,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
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请求;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发送模块基于如下中任一项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高于第一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该第一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低于第二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该第二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三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三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四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四门限;或者,该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请求。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负载信息、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三请求中的任一项或者任几项;发送模块,用于将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用于基于该第二信息获得该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的使用比例和/或控制信道单元的使用比例;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发送模块,还用于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四请求,该第四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三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包括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三请求中的任一项或者任几项;
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该第三请求和/或第四请求;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的负载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的使用比例和/或控制信道单元的使用比例。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发送模块基于如下中任一项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高于第五门限,或者该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该第五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低于第六门限,或者该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该第六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高于第七门限,或者该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该第七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低于第八门限,或者该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该第八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高于第九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九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低于第十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门限;或者,该接收模块接收到该第三请求;或者,该接收模块接收到第四请求。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三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三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该第三信息中包括该逻辑信道的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发送模块,用于将该逻辑信道的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用于基于该第三信息和/或该丢包信息获得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由该第二网络设备产生。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为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或者丢包个数;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发送模块,还用于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请求,该第六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九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接收模块,还用于在该发送模块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请求之前,接收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五请求,该第五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该第三信息中包括该逻辑信道的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
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六请求。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十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发送模块基于如下中任一项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高于第十一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一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低于第十二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二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十三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三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十四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四门限;或者,该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六请求。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四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该第四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七请求中的任一项或者任几项;发送模块,用于将该逻辑信道的该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用于基于该第四信息和/或该丢包信息获得该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包括: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的使用比例和/或控制信道单元的使用比例。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发送模块,还用于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八请求,该第八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十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七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发送模块,用于发送第四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该第四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七请求中的任一项或者任几项;
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该第七请求和/或第八请求。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的使用比例和/或控制信道单元的使用比例。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发送模块基于如下中任一项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高于第十五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五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低于第十六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六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十七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七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十八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八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高于第十九门限,或者该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九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低于第二十门限,或者该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十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高于第二十一门限,或者该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二十一门限;或者,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低于第二十二门限,或者该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十二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高于第二十三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二十三门限;或者,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低于第二十四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十四门限;或者,该接收模块接收到该第七请求;或者,该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或者,该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二网络设备的第八请求。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十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七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中该的第一网络设备或该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应用在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该系统芯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中该的第一网络设备或该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如第五方面~第十二方面中该的第一网络设备和该的第二网络设备。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运行时,以实现根据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中该的第一网络设备或该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
第十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以实现根据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中该的第一网络设备或该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
附图说明
包括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或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包括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端到端下行速率启动调整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种端到端上行速率启动调整流程图;
图4~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系统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或“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本申请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首先,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适用的通信系统进行说明。
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或接入终端、或用户单元、或用户站、或移动站、或移动台、或远方站、或远程终端、或移动设备、或用户终端、或终端、或无线终端设备、或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或无绳电话、或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或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或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或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或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模块、或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以UE为例进行举例说明,但本实施例对于终端设备的具体实现形式并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或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或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或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UMTS)、或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access,WiMAX)通信系统、或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或新无线(NewRadio,NR)系统,以及其他可用于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网络系统,此处不做限定。
附图1示例性给出了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图。该网络架构包括核心网100,终端设备110和140,网络设备120和130。应理解,附图1仅为示例性网络架构图,该网络架构还包括其他网元设备或功能单元,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是GSM系统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如NR nodeB,gNB或gNodeB,CU,DU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以CU与DU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负载信息可以是一个小区上的上行或者下行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或控制信道单元(Channel Control Element,CCE)的使用比例,还可以是DU上的时频资源的使用率或者可用的PRB/CCE资源信息。
可选的,本申请各实施例附图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本申请各实施例附图中的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本申请各实施例附图中的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本申请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二网络设备。
基于上述示出的通信系统,可以实现端到端的推荐比特率调整流程。参照附图2所示,为一种端到端下行速率启动调整流程图。
操作201:第一网络设备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将下行速率从当前速率R0调整为R1;
操作202:第一终端设备进行端到端决策决策,只有R1≥R0才会向第二终端设备请求最大上行速率R1;
操作203: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请求最大上行速率为R1的信息;
请求最大上行速率为R1的信息的具体的作用是请求第二终端设备进行上行速率的调整,且调整后的下行速率值最大包括为R1;
操作204: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推荐比特速率R1的请求信息;
上行推荐比特速率R1的请求信息的具体的作用是请求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包括将上行速率调整为最大值R1;
操作205:第二网络设备经过决策,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将上行速率调整为R2(R2小于R1);
第二网络设备经过决策具体指的是第二网络设备依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无线资源状况信息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推荐比特速率请求信息,得出推荐比特速率R2(R2小于R1);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无线资源状况信息具体的包括上行或者下行丢包率或丢包个数、RLC分段数以及终端所在的小区的负载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
操作206:第二终端设备进行端到端决策,只有R2≤R1才会向第一终端设备通知最大下行速率R2;
操作207: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最大下行速率R2的信息;
通知最大下行速率R2的信息的具体的作用是通知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已经将上行速率调整为R2,并要求第一终端设备将下行速率调整为R2。
参照附图3所示,为一种端到端上行速率启动调整流程图。
操作301:第一网络设备指示第一终端设备将上行速率从当前速率R0调整为R2;
操作302: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最大上行速率为R2的信息;
操作303: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推荐比特速率R2的请求信息;
下行推荐比特速率R2的请求信息的具体的作用是请求第二网络设备是否包括将下行速率调整为最大值R2;
操作304:第二网络设备经过决策,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将下行速率调整为R3(R3小于R2);
第二网络设备经过决策具体指的是第二网络设备依据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无线资源状况信息以及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推荐比特速率请求信息,得出推荐比特速率R3(R3小于R2);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无线资源状况信息具体的包括上行或者下行丢包率或丢包个数、RLC分段数以及终端所在的小区的负载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
操作305: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请求最大下行速率R3的信息;
操作306:第一终端设备进行端到端决策,只有R3≤R0才会直接接收速率推荐R3而不需要再次请求第一网络设备;
操作307: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最大上行速率R3的信息。
附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400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附图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下面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二网络设备。示例性的,附图4所对应的通信方法包括:
操作401: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请求;
该第一请求用于获取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其中,第一请求可以包括在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中;该第一请求可以携带逻辑信道标识,上行或下行指示和推荐比特速率索引值。该第一请求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操作401是可选的。
操作402: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该第一信息包括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丢包信息和/或由该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的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该第一信息可以携带逻辑信道标识、无线承载标识或隧道标识,其中该隧道标识用于标识该一个逻辑信道或一个无线承载的业务所承载的隧道,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无线承载标识或隧道标识确定是哪个业务的信息。
该上行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丢包信息可以包括丢包率或丢包个数。其中,丢包率可以表示设定时间内总的丢包个数。其中,丢包个数可以是一个周期内或设定时间内的丢包个数,该一个周期或设定时间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一个周期或设定时间是两次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丢包个数的时间间隔。可选的,该设定时间包括是协议约定或者是网管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可选方式,介绍如何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给第一终端设备:
可选的方式:第二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一门限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门限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三门限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四门限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二请求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该第二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可选的,该第一门限、该第二门限、该第三门限、该第四门限包括是协议约定或者是网管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请求包括以下可选的方式:
可选的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一请求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请求;
可选的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将终端设备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的该第一请求转发给第二终端设备,相当于该第二请求为该第一请求;
可选的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周期性的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请求。
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信令面或者用户面交互该该第二请求或者该第一信息。
操作403: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确定该逻辑信道的该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
第一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一请求、上行无线链路控制RLC分段数、该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负载信息、该第一信息中的任一项或任几项确定该逻辑信道的该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
操作403是可选的。
操作404:该第一终端设备将确定的逻辑信道的该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发送给该终端设备。
可选的,可以将该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同时携带逻辑信道标识、上行或下行指示、推荐比特速率索引值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该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附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500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5,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附图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下面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二网络设备。示例性的,附图5所对应的通信方法包括:
操作501: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请求;
该第三请求用于获取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其中,第三请求可以包括在MAC CE中;该第三请求可以携带逻辑信道标识,上行或下行指示和推荐比特速率索引值。该第三请求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操作501是可选的。
操作502: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该第二信息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RLC的分段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负载信息、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三请求中的任一项或者任几项;该第二信息可以携带逻辑信道标识、无线承载标识或隧道标识,其中该隧道标识用于标识该一个逻辑信道或一个无线承载的业务所承载的隧道,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无线承载标识或隧道标识确定是哪个业务的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可选方式,介绍如何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给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的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九门限时,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门限时,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一门限时,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二门限时,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三门限时,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四门限时,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三请求时,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第四请求时,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该第四请求用于请求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可选的,该第九门限、该第十门限、该第十一门限、该第十二门限、该第十三门限、该第十四门限包括是协议约定或者是网管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信令面或者用户面交互该该第四请求或者该第二信息。
操作503: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确定该逻辑信道的该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
第二终端设备基于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丢包信息和/或该第二信息确定该逻辑信道的该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
操作503是可选的。
操作504:第二终端设备将确定的逻辑信道的该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发送给终端设备。
可选的,可以将该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同时携带逻辑信道标识、上行或下行指示、推荐比特速率索引值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该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附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600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附图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下面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二网络设备。示例性的,附图6所对应的通信方法包括:
操作601: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五请求;
该第五请求用于获取逻辑信道的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其中,第五请求可以包括在MAC CE中;该第五请求可以携带逻辑信道标识,上行或下行指示和推荐比特速率索引值。该第五请求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操作601是可选的。
操作602: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可选方式,介绍如何使得终端设备将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可选的方式:终端设备周期性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下行逻辑信道下行PDCP层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或低于设定门限时主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可选的,该设定时间和该设定门限包括是协议约定或者是网管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方式: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请求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该下行PDCP丢包信息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操作602是可选的。
操作603: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
该第三信息包括由该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的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该第三信息可以携带逻辑信道标识、无线承载标识或隧道标识,其中该隧道标识用于标识该一个逻辑信道或一个无线承载的业务所承载的隧道,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三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无线承载标识或隧道标识确定是哪个业务的信息。
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可以包括丢包率或丢包个数。其中,丢包率可以表示设定时间内总的丢包个数。其中,丢包个数可以是一个周期内或设定时间内的丢包个数,该一个周期或设定时间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一个周期或设定时间是两次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的时间间隔。可选的,该设定时间包括是协议约定或者是网管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可选方式,介绍如何使得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给第一终端设备:
可选的方式:第二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发送该第三信息给第一终端设备;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一门限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二门限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三门限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四门限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一终端设备的第六请求时,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该第六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
可选的,该第十一门限、该第十二门限、该第十三门限、该第十四门限包括是协议约定或者是网管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
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六请求包括以下可选的方式:
可选的方式:第一终端设备收到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五请求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六请求;
可选的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将来自于终端设备的该第五请求转发给第二终端设备,相当于该第五请求为该第六请求;
可选的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周期性的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六请求。
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信令面或者用户面交互该第六请求或者该第三信息。
操作604:第一终端设备基于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确定该逻辑信道的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
第一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五请求、下行无线链路控制RLC分段数、该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负载信息、该第三信息、该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中的任一项或任几项确定该逻辑信道的该上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
操作604是可选的。
操作605:第一终端设备将确定的该逻辑信道的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发送给终端设备。
可选的,可以将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同时携带逻辑信道标识、上行或下行指示、推荐比特速率索引值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附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700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7,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附图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下面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二网络设备。示例性的,附图7所对应的通信方法包括:
操作701: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五请求;
该第五请求用于获取逻辑信道的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其中,第五请求可以包括在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中;该第五请求可以携带逻辑信道标识,上行或下行指示和推荐比特速率索引值。该第五请求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操作701是可选的。
操作702: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可选方式,介绍如何使得终端设备将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的方式:终端设备周期性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下行逻辑信道下行PDCP层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或低于设定门限时主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可选的,该设定时间和该设定门限包括是协议约定或者是网管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方式: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请求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该下行PDCP丢包信息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操作702是可选的。
操作703: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信令面或者用户面交互该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操作703是可选的。
操作704~操作706和上一实施例的操作603~605相同,操作705是可选的,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800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附图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下面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二网络设备。示例性的,附图8所对应的通信方法包括:
操作801: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七请求;
该第七请求用于获取逻辑信道的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其中,第七请求可以包括在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中;该第七请求可以携带逻辑信道标识,上行或下行指示和推荐比特速率索引值。该第七请求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操作801是可选的。
操作802: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丢包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可选方式,介绍如何使得终端设备将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的方式:终端设备周期性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下行逻辑信道下行PDCP层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或低于设定门限时主动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可选的,该设定时间和该设定门限包括是协议约定或者是网管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方式: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请求后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该下行PDCP丢包信息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操作802是可选的。
操作803: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四信息;
该第四信息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RLC的分段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负载信息、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七请求、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的任一项或者任几项;该第四信息可以携带逻辑信道标识、无线承载标识或隧道标识,其中该隧道标识用于标识该一个逻辑信道或一个无线承载的业务所承载的隧道,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二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无线承载标识或隧道标识确定是哪个业务的信息。
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可以包括丢包率或丢包个数。其中,丢包率可以表示设定时间内总的丢包个数。其中,丢包个数可以是一个周期内或设定时间内的丢包个数,该一个周期或设定时间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一个周期或设定时间是两次该第二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个数的时间间隔。可选的,该设定时间包括是协议约定或者是网管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介绍如何使得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给第二终端设备:
可选的方式:第一终端设备周期性地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五门限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六门限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七门限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八门限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九门限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十门限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二十一门限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十二门限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二十三门限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十四门限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该第十五门限~二十四门限包括是协议约定或者是网管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方式:在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该第七请求或者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该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二终端设备的第八请求时,该第一终端设备向该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该第八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信令面或者用户面交互该第八请求或者该第四信息。
操作804:第二终端设备基于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该第四信息确定该逻辑信道的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
第二终端设备基于该第四信息和/或该下行传输的PDCP层丢包信息确定该逻辑信道的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
操作804是可选的。
操作805:第二终端设备将确定的该逻辑信道的该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发送给终端设备。
可选的,可以将该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同时携带逻辑信道标识、上行或下行指示、推荐比特速率索引值发送给该终端设备。该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附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900的流程示意图,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9,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附图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第二终端设备,下面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一网络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指代附图中第二网络设备。示例性的,附图9所对应的通信方法包括:
操作901: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七请求;
该第七请求用于获取逻辑信道的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其中,第七请求可以包括在媒体接入控制层控制元素(Media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中;该第七请求可以携带逻辑信道标识,上行或下行指示和推荐比特速率索引值。该第七请求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操作901是可选的。
操作902: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丢包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具体分为以下几种可选方式,介绍如何使得终端设备将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可选的方式:终端设备周期性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可选的方式:在下行逻辑信道下行PDCP层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或低于设定门限时主动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可选的,该设定时间和该设定门限包括是协议约定或者是网管配置的、或者是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
可选的方式:终端设备收到网络请求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该下行PDCP丢包信息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信令发送。
操作902是可选的。
操作903: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可选的,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信令面或者用户面交互该下行PDCP层丢包信息。
操作903是可选的。
操作904~操作906和上一实施例的操作803~805相同,操作905是可选的,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1000。下面结合图10对该网络设备1000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描述。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10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0所示,该网络设备1000包括至少一个接收模块1001,发送模块1003,可选的包含处理模块1002。该网络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400~900的功能。示例性的,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和/或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发送模块1003,用于将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可选的,处理模块1002,用于基于该第一信息获得该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
可选的,该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由该第二网络设备产生。
可选的,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可选的,该发送模块1003,还用于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该第二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可选的,该接收模块1001,用于在该发送模块1003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之前,接收来自于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该第一请求用于该终端设备获取该逻辑信道的该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
示例性的,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包括:发送模块1003,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和/或,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可选的,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请求;
可选的,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可选的,该发送模块1003基于如下中任一项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信息: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高于第一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该第一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低于第二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该第二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三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三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四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四门限;或者,该接收模块1001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请求。
示例性的,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终端设备所在的小区的负载信息、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三请求中的任一项或者任几项;发送模块1003,用于将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可选的,处理模块1002,用于基于该第二信息获得该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
可选的,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的使用比例和/或控制信道单元的使用比例;
可选的,该发送模块1003,还用于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四请求,该第四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可选的,该第三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
示例性的,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发送模块1003,用于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包括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三请求中的任一项或者任几项;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可选的,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到该第三请求和/或第四请求;
可选的,该第一网络设备的负载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的使用比例和/或控制信道单元的使用比例。
可选的,该发送模块1003基于如下中任一项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高于第五门限,或者该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该第五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上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低于第六门限,或者该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该第六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高于第七门限,或者该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该第七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低于第八门限,或者该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该第八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高于第九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九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低于第十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门限;或者,该接收模块1001接收到该第三请求;或者,该接收模块1001接收到第四请求。
可选的,该第三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三推荐比特速率。
示例性的,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三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该第三信息中包括该逻辑信道的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发送模块1003,用于将该逻辑信道的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可选的,处理模块1002,用于基于该第三信息和/或该丢包信息获得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
可选的,该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由该第二网络设备产生。
可选的,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为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或者丢包个数;
可选的,该发送模块1003,还用于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请求,该第六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
可选的,该接收模块1001,还用于在该发送模块1003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请求之前,接收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五请求,该第五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该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
示例性的,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包括:发送模块1003,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该第三信息中包括该逻辑信道的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可选的,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六请求。
可选的,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可选的,该发送模块1003基于如下中任一项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三信息: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高于第十一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一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低于第十二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二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十三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三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十四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四门限;或者,该接收模块1001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六请求。
示例性的,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包括: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四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该第四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第七请求中的任一项或者任几项;发送模块1003,用于将该逻辑信道的该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可选的,处理模块1002,用于基于该第四信息和/或该丢包信息获得该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
可选的,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可选的,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包括:该与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的使用比例和/或控制信道单元的使用比例。
可选的,该发送模块1003,还用于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八请求,该第八请求用于请求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可选的,该第七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
示例性的,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包括:发送模块1003,用于发送第四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该第四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七请求中的任一项或者任几项;
该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该第二网络设备具有该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可选的,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到该第七请求和/或第八请求。
可选的,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可选的,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可选的,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负载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的使用比例和/或控制信道单元的使用比例。
可选的,该发送模块1003基于如下中任一项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该第四信息:
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高于第十五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五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率低于第十六门限,或者该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六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十七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七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媒体接入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十八门限,或者该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八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高于第十九门限,或者该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九门限;或者,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无线链路控制层的分段数低于第二十门限,或者该分段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十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高于第二十一门限,或者该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二十一门限;或者,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低于第二十二门限,或者该物理资源块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十二门限;或者,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高于第二十三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二十三门限;或者,在该终端设备所在小区的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低于第二十四门限,或者该控制信道单元使用比例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二十四门限;或者,该接收模块1001接收到该第七请求;或者,该接收模块1001接收到来自于该终端设备的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该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或者,该接收模块1001接收到来自于该第二网络设备的第八请求。
可选的,该第七请求用于获取该逻辑信道的下行第六推荐比特速率。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功能。附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能的通信装置1100。该通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可选的包含收发装置1103和系统总线1104,该收发装置1103用于通信装置1100与其他通信设备(如无线接入网设备,或终端设备,此处不做限定)进行通信交互,比如交互控制信令和/或业务数据等,该收发装置1103可通过具有通信收发功能的电路来实现。该存储器1102用于存储所需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该程序指令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方法400~900中任一设计中的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或者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调用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该程序指令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实现方法400~900中任一设计中的第二终端设备的功能。该至少一个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和收发装置1103通过该系统总线1104耦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1200。下面结合图12对该系统芯片1200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描述,该系统芯片1200可以应用在前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中,通过该系统芯片的处理,使得无线接入网设备能够进行本申请实施例方法400~900所提供的通信方法/系统中任一可能的设计方案中在无线接入网设备进行的操作。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系统芯片12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2所示,该系统芯片12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可选的包含接口电路1203和总线1204;该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存储器1202,接口电路1203通过该总线1204耦合;该系统芯片1200通过该接口电路1203和该无线接入网设备/网络中其他设备进行交互;该存储器1202存储有程序指令,该至少一个处理器1201,调用该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所述程序指令,使得前述第一网络设备和第二网络设备进行本申请实施例方法400~900所提供的通信方法/系统中任一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的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可选的,上述处理器1201和存储器1202可以合成一个处理装置,处理器1201用于执行存储器12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功能。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1202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201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1201。
本申请实施例附图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E,第一网络设备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U,第二网络设备可以是控制单元CU,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用户设备UE指代终端设备,分布式单元DU指代附图中第一网络设备,控制单元CU指代第二网络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与装置,可以使得分布式架构下的基站的CU或DU及时、准确地确定UE的推荐比特速率,从而提升用户体验的有益效果。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该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该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操作。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或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或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3)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和/或所述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具有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产生。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逻辑信道的所述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
7.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和/或,所述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具有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如下中任一项,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高于第一门限,或者所述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所述第一门限;或者,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低于第二门限,或者所述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所述第二门限;或者,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三门限,或者所述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三门限;或者,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四门限,或者所述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四门限;或者,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请求。
10.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三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的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将所述逻辑信道的所述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具有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第三信息,和/或,所述丢包信息获得。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产生。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为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或者丢包个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请求,所述第六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请求之前,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请求,所述第五请求用于获取所述逻辑信道的所述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
16.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的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具有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如下中任一项,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息: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高于第十一门限,或者所述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一门限;或者,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低于第十二门限,或者所述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二门限;或者,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十三门限,或者所述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三门限;或者,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十四门限,或者所述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四门限;或者,
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六请求。
19.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和/或所述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具有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信息获得所述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产生。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中任一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23.根据权利要求19-22中任一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所述第二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中任一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二请求之前,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请求,所述第一请求用于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逻辑信道的所述上行第一推荐比特速率。
25.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中包括: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和/或,所述逻辑信道的上行第二推荐比特速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具有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请求。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28.根据权利要求25-27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基于如下中任一项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高于第一门限,或者所述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所述第一门限;或者,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低于第二门限,或者所述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所述第二门限;或者,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三门限,或者所述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三门限;或者,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上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四门限,或者所述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四门限;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二请求。
29.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于第二网络设备的第三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的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逻辑信道的所述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发向终端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具有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三信息和/或所述丢包信息获得所述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
31.根据权利要求29或30中任一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产生。
32.根据权利要求29-31中任一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为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或者丢包个数。
33.根据权利要求29-32中任一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请求,所述第六请求用于请求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29-33中任一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六请求之前,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五请求,所述第五请求用于获取所述逻辑信道的所述下行第四推荐比特速率。
35.一种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三信息和/或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与逻辑信道对应的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所述第三信息中包括所述逻辑信道的下行第五推荐比特速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具有无线链路控制层功能,媒体接入控制层功能以及物理层功能,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具有所述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功能,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功能以及无线资源控制层功能。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到来自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六请求。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信息包括: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和/或丢包个数。
38.根据权利要求35-37中任一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发送模块基于如下中任一项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息: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高于第十一门限,或者所述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一门限;或者,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率低于第十二门限,或者所述丢包率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二门限;或者,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高于第十三门限,或者所述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高于第十三门限;或者,
与所述逻辑信道对应的所述下行传输的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层的丢包个数低于第十四门限,或者所述丢包个数在设定时间内低于第十四门限;或者,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来自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第六请求。
3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
40.一种系统芯片,所述系统芯片应用在第一网络设备或者第二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芯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中执行,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
41.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如权利要求19-38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和所述的第二网络设备。
42.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运行时,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
4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被执行时,以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18任一所述方法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或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功能。
CN201810710055.XA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6778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0055.XA CN110677882B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EP19830575.7A EP3809755A4 (en) 2018-07-02 2019-07-02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AND ASSOCIATED DEVICE
PCT/CN2019/094422 WO2020007302A1 (zh) 2018-07-02 2019-07-02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7/139,176 US20210127305A1 (en) 2018-07-02 2020-12-31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10055.XA CN110677882B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7882A true CN110677882A (zh) 2020-01-10
CN110677882B CN110677882B (zh) 2021-03-30

Family

ID=690600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1005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677882B (zh) 2018-07-02 2018-07-02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27305A1 (zh)
EP (1) EP3809755A4 (zh)
CN (1) CN110677882B (zh)
WO (1) WO202000730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0277A1 (en) * 2021-08-03 2023-02-09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transmit messages for bit rate query and recommendation over ue-to-network rela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3629623T3 (da) * 2016-05-13 2021-05-03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ystemer og fremgangsmåder til at anbefale en datahastighed i et trådløst kommunikationssystem
CN111131210B (zh) * 2019-12-16 2021-09-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425601B2 (en) * 2020-05-28 2022-08-2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ooling of baseband units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US11588877B2 (en) * 2020-07-08 2023-02-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ttention (AT) interface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 bitrate recommendation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697A (zh) * 2017-05-04 2017-08-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mac控制单元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07534969A (zh) * 2016-04-07 2018-01-0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编解码引擎控制
WO2018031614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Kyocera Corporation Ran-assisted rate adaptation
WO2018064386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Kyocera Corporation Ran-assisted rate adaptation under mobility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07914B2 (en) * 2009-09-30 2015-04-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rate adaptation across network configurations
WO2015008962A1 (en) * 2013-07-17 2015-01-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a radio link control re-transmission failure and a device therefor
US9124914B2 (en) * 2013-10-29 2015-09-01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Credit/penalty-based network-guidance of bitrates for clients
WO2017052436A1 (en) * 2015-09-25 2017-03-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interworking network node for enabling bit rate adaption in media streaming
CN114885375A (zh) * 2016-08-09 2022-08-0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管理用户平面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8039934B (zh) * 2016-10-07 2021-04-06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编解码速率调配的装置及方法
US20180132244A1 (en) * 2016-11-10 2018-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configuring a common uplink portion in new radio
WO2018144928A1 (en) * 2017-02-03 2018-08-09 Kyocera Corporation Radio condition triggering of bitrate request for codec rate adaptation
EP4307588A3 (en) * 2017-06-20 2024-02-28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low-control triggering and feedback
US20190215729A1 (en) * 2018-03-15 2019-07-11 Intel Corporation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mechanisms for signaling radio access network capabilities in multimedia telephony sessions
WO2019245442A1 (en) * 2018-06-21 2019-1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reventing/mitigating packet loss in integrated access backhaul (iab)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4969A (zh) * 2016-04-07 2018-01-02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编解码引擎控制
WO2018031614A1 (en) * 2016-08-11 2018-02-15 Kyocera Corporation Ran-assisted rate adaptation
WO2018064386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Kyocera Corporation Ran-assisted rate adaptation under mobility
CN107046697A (zh) * 2017-05-04 2017-08-1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进行mac控制单元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0277A1 (en) * 2021-08-03 2023-02-09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transmit messages for bit rate query and recommendation over ue-to-network re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09755A4 (en) 2021-08-18
US20210127305A1 (en) 2021-04-29
EP3809755A1 (en) 2021-04-21
CN110677882B (zh) 2021-03-30
WO2020007302A1 (zh) 2020-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7788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605266B (zh) 无线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32271B (zh) 一种pdu会话的动态调整方法、装置
CN117651306A (zh) 在会话中建立GBR QoS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67343B (zh)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及网络侧设备
CN114173420A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9417780B (zh) 覆盖增强ce功能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US11166187B2 (en) Service bearer congest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WO2021030965A1 (zh) 一种中继选择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CN112740630A (zh) 业务处理方法、设备、芯片及计算机程序
CN112888078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0191785A1 (zh) 一种车联网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3950851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3473450A (zh) 下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13498615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512671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9155943B (zh) 用于调整编码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07590B (zh) 上行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602370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09792717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340035B (zh) 业务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3557758B (zh) 用于侧行链路的能力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9792455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450364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应用服务器
CN113543157B (zh) 网络资源控制的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