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75581A - 防误报门窗磁及其防误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防误报门窗磁及其防误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75581A
CN110675581A CN201910915821.0A CN201910915821A CN110675581A CN 110675581 A CN110675581 A CN 110675581A CN 201910915821 A CN201910915821 A CN 201910915821A CN 110675581 A CN110675581 A CN 1106755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window
passive infrared
module
infrared de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158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1582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755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75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755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02Mechanical actuation
    • G08B13/08Mechanical actuation by opening, e.g. of door, of window, of drawer, of shutter, of curtain, of blin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3/00Burglar, theft or intruder alarms
    • G08B13/18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 G08B13/18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 G08B13/19Actuation by interference with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Actuation by intruding sources of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using passive 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using infrared-radiation detection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误报门窗磁,所述门窗磁与智能家居系统通信连接,门窗磁包括配合工作的磁控模块与磁条,还包括:被动红外检测模块,朝向门窗外侧进行安装并配置入网,用于检测门窗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异常;可控电源模块,与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磁控模块在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被触发的条件下提供电力;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可控电源模块和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连接,用于与所述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双向通讯,对所述门窗磁的安防等级进行控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误报门窗磁的防误报方法,本发明增加被动红外模块,使得门窗磁在提供一定的安防保障的前提下,给予用户正常的使用体验,并能够减少误报。

Description

防误报门窗磁及其防误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安防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误报门窗磁及其防误报方法。
背景技术
门窗磁主要运用于智能安防领域检测门窗的开关状态的改变情况,目前的门窗磁只要是主模块和磁条分离便会触发报警信号,而传统智能家居系统的布防和撤防方式,只是通过对信号进行反馈或者不反馈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只要门窗磁主模块和磁条分离就触发报警信号并发送。而由于家庭中对于门窗的开合比较的频繁,而且具有一定人为的正常情况,致使门窗磁会频繁的误报报警信号,这种方式会造成一定射频信号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而之前有人提出的可控制式的门窗磁,将门窗磁与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双向通讯,对其进行布防撤防时,直接控制电源的开关,虽然该方法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减少能量消耗,但是这也是目前用户避免误报最常见的解决手段。但是当家中有一些角落的门窗或者只有老人、小孩在家时,为了避免误报而撤防将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也有人提出一种拥有一个开启范围的防误报门窗磁,但是开启的范围在15厘米以内,但是这也限制了用户一定程度上的自由,而且也会影响用户正常的生活,用户的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误报门窗磁及其防误报方法,本发明采用不同的安防等级,结合被动红外传感器对门窗磁进行控制,在提供一定的安防保障之上,减少了门窗磁的误报,提升了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误报门窗磁,所述门窗磁与智能家居系统通信连接,门窗磁包括配合工作的磁控模块与磁条,还包括:
被动红外检测模块,朝向门窗外侧进行安装并配置入网,用于检测门窗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异常;
可控电源模块,与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磁控模块在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被触发的条件下提供电力;
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可控电源模块和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连接,用于与所述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双向通讯,对所述门窗磁的安防等级进行控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智能网关、移动终端和云端,所述门窗磁通过所述智能网关与所述云端进行通信,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云端通信连接,并通过智能网关与门窗磁的通讯模块连接,从而对所述门窗磁的安防等级进行控制。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的检测方向与门窗平面之间具有30°-45°的夹角。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防误报门窗磁的防误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门窗磁具有被动红外检测模块的一侧朝向门窗外侧进行安装,并配置入网;
S2、门窗磁通过通讯模块获取智能家居系统的低/高安防等级信号,开启被动红外检测模块;
S3、判断被动红外检测模块是否检测到异常,如果没有则继续检测,否则进入步骤S4;
S4、开启可控电源模块,门窗磁开始工作,如果此时门窗被打开或者已经打开导致磁控模块和磁条距离超过安防等级的限制,则会报警,门窗磁将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直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没有检测到异常,然后断开可控电源模块,并返回步骤S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2中获取智能家居系统的低/高安防等级信号具体如下:
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开启低/高安防等级的信息,信息传输给云端,云端将信息传输给智能网关,再经由智能网关传送给门窗磁,控制门窗磁开启低/高安防等级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不同的安防等级,结合被动红外传感器对门窗磁进行控制,实现在发出降低安防等级命令之后,在提供一定的安防保障之上,减少了门窗磁的误报,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门窗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防误报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家居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防误报门窗磁,所述门窗磁与智能家居系统6通信连接,门窗磁包括配合工作的磁控模块4与磁条5,还包括:
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朝向门窗外侧进行安装并配置入网,用于检测门窗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异常;
可控电源模块3,与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连接,用于为所述磁控模块4在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被触发的条件下提供电力;
通讯模块1,分别与所述可控电源模块3和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连接,用于与所述智能家居系统6进行双向通讯,对所述门窗磁的安防等级进行控制。
对所述门窗磁的安防等级进行控制意为相比于用户离家的布防等级来说,家中有人的安防等级要稍微降低一些,不需要门窗磁处于只要被分离就触发报警的高安防等级中,适当的降低安防等级,能够使门窗磁在提供一定的安防保障的前提下,减少误报。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家居系统6包括智能网关、移动终端、云端及其他的智能家居设备,所述门窗磁通过所述智能网关与所述云端进行通信,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云端通信连接,并通过智能网关与门窗磁的通讯模块连接,从而对所述门窗磁的安防等级进行控制。
具体地,智能网关为两个不同高层协议网络的连接器,本实施例用于连接门窗磁与智能网关的ZigBee协议网络和智能网关与云端的Internet网络;移动终端例如手机APP,用于用户控制包括门窗磁在内的智能家居设备,云端作为手机APP和智能网关信息交换的中间平台,配置入网过程中,通过手机APP操作智能网关的配置模式,发现安装的门窗磁,将其与网关协议连接,通过智能网关连入智能家居系统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的检测方向与门窗平面之间具有30°-45°的夹角;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的检测方向并不是垂直或平行于门窗墙体平面,而是具有一定的角度,保证只要有人接近门窗就能够被检测到;而被动红外检测的角度与门窗平面呈30°-45°为宜。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上所述的防误报门窗磁的防误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门窗磁具有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的一侧朝向门窗外侧进行安装,并配置入网,具有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的一侧是指在门窗磁上预留有被动红外检测小孔的那一平面;
S2、门窗磁通过通讯模块1获取智能家居系统6的低/高安防等级信号,开启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
S3、判断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是否检测到异常,如果没有则继续检测,否则进入步骤S4;
S4、开启可控电源模块3,门窗磁开始工作,如果此时门窗被打开或者已经打开导致磁控模块4和磁条5距离超过安防等级的限制,则会报警,门窗磁将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直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没有检测到异常,然后断开可控电源3模块,并返回步骤S3。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步骤S2中获取智能家居系统6的低/高安防等级信号具体如下:
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开启低/高安防等级的信息,信息传输给云端,云端将信息传输给智能网关,再经由智能网关传送给门窗磁,控制门窗磁开启低/高安防等级模式。在实施时,低/高安防等级的获取,可由手机APP发起,例如用户在手机APP上点击回家按钮,发送开启低安防等级的信息,信息传输给云端,云端将信息传输给智能网关,再经由智能网关传送给门窗磁,门窗磁开启低安防等级模式;同样的,在手机APP上点击离家按钮,发送开启高安防等级的信息,并通过云端、智能网关到达门窗磁,开启高安防等级模式;在手机APP上点击设备开关按钮,发送关闭信息,经由云端、智能网关,关闭门窗磁。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原理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中通讯模块1可以接收和发射信号,当接收到智能家居系统6主机的提高安防等级信号,将信号传输到可控电源模块3,可控电源模块3执行信号将磁控模块4的电源通路,磁控模块4和磁条5正常进行工作。当磁条5与磁控模块4的距离超出范围时,产生报警信号,传输到通讯模块1,再与智能家居系统6进行通信。
当通讯模块1接收到智能家居系统6的降低安防等级信号,将信号传输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通路开始工作,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如果检测到门窗外有人靠近则将信号传输给可控电源模块3,电源通路,则磁控模块4和磁条5开始正常工作,如果此时磁条5和磁控模块4距离超出范围则产生报警信号,如果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没有一直没有检测到有人靠近,则一直将磁控模块4的电源断路,可以减少非正常需要的报警信号,能够持续的为智能家居提供安防保障,而且被动红外检测模块2对于人体红外特别的敏感性,将进一步的减少误报的情况。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防误报门窗磁,所述门窗磁与智能家居系统通信连接,门窗磁包括配合工作的磁控模块与磁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被动红外检测模块,朝向门窗外侧进行安装并配置入网,用于检测门窗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异常;
可控电源模块,与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连接,用于为所述磁控模块在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被触发的条件下提供电力;
通讯模块,分别与所述可控电源模块和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连接,用于与所述智能家居系统进行双向通讯,对所述门窗磁的安防等级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报门窗磁,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智能网关、移动终端和云端,所述门窗磁通过所述智能网关与所述云端进行通信,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云端通信连接,并通过智能网关与门窗磁的通讯模块连接,从而对所述门窗磁的安防等级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误报门窗磁,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的检测方向与门窗平面之间具有30°-45°的夹角。
4.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防误报门窗磁的防误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门窗磁具有被动红外检测模块的一侧朝向门窗外侧进行安装,并配置入网;
S2、门窗磁通过通讯模块获取智能家居系统的低/高安防等级信号,开启被动红外检测模块;
S3、判断被动红外检测模块是否检测到异常,如果没有则继续检测,否则进入步骤S4;
S4、开启可控电源模块,门窗磁开始工作,如果此时门窗被打开或者已经打开导致磁控模块和磁条距离超过安防等级的限制,则会报警,门窗磁将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直到被动红外检测模块没有检测到异常,然后断开可控电源模块,并返回步骤S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误报门窗磁的防误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获取智能家居系统的低/高安防等级信号具体如下:
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开启低/高安防等级的信息,信息传输给云端,云端将信息传输给智能网关,再经由智能网关传送给门窗磁,控制门窗磁开启低/高安防等级模式。
CN201910915821.0A 2019-09-25 2019-09-25 防误报门窗磁及其防误报方法 Pending CN1106755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5821.0A CN110675581A (zh) 2019-09-25 2019-09-25 防误报门窗磁及其防误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15821.0A CN110675581A (zh) 2019-09-25 2019-09-25 防误报门窗磁及其防误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75581A true CN110675581A (zh) 2020-01-10

Family

ID=69079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15821.0A Pending CN110675581A (zh) 2019-09-25 2019-09-25 防误报门窗磁及其防误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7558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29083U (zh) * 2014-06-03 2014-12-17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门磁装置及智能布防门磁系统
CN105279872A (zh) * 2015-10-30 2016-01-27 沈阳智汇万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入户门的防盗监控装置及监控系统
CN206249508U (zh) * 2016-10-28 2017-06-1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家庭安防监控系统
CN207115674U (zh) * 2017-07-17 2018-03-16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语音防误操作提示装置
CN207458266U (zh) * 2017-05-10 2018-06-05 义乌控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ZigBee网关的门磁探测系统
CN209233869U (zh) * 2019-03-04 2019-08-09 佛山大鱼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安防网关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029083U (zh) * 2014-06-03 2014-12-17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门磁装置及智能布防门磁系统
CN105279872A (zh) * 2015-10-30 2016-01-27 沈阳智汇万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入户门的防盗监控装置及监控系统
CN206249508U (zh) * 2016-10-28 2017-06-13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家庭安防监控系统
CN207458266U (zh) * 2017-05-10 2018-06-05 义乌控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ZigBee网关的门磁探测系统
CN207115674U (zh) * 2017-07-17 2018-03-16 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语音防误操作提示装置
CN209233869U (zh) * 2019-03-04 2019-08-09 佛山大鱼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安防网关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66591U (zh) 一种基于wifi和云服务器的智能门锁系统
CN201282476Y (zh) 智能家庭信息终端
CN105225301A (zh) 一种基于wifi和云服务器的智能门锁系统
CN202750176U (zh) 基于3g无线通信远程视频监护系统
CN208092921U (zh) 一种小区式住房家庭燃气双重报警系统
CN104574885A (zh) 基于电子钥匙的安防系统控制方法及安防系统
CN103116962B (zh) 基于物联网的外遮阳节能卷帘窗智能安防系统
CN106227049A (zh) 物联网智能家居监控系统
CN103325202A (zh) 一种防盗报警系统
CN205301849U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CN205281722U (zh) 一种智能家居安防服务机器人
CN110675581A (zh) 防误报门窗磁及其防误报方法
CN203070082U (zh) 一种远程家居控制和安全防护系统
CN105188206A (zh) 一种可视化室内照明分区智能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05765U (zh) 智能门磁装置
CN105608855A (zh) 一种远程控制和报警系统
CN202090713U (zh) 一种新型智能安全门控制系统
CN205068651U (zh) 一种智能门铃
CN204631580U (zh) 基于ZigBee的家用无线监控管理系统
CN207690254U (zh) 一种新型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CN203179195U (zh) 一种防盗探测装置
CN203179202U (zh) 一种家庭防盗系统
CN105929699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家庭管理系统
CN203535735U (zh) 一种用于安防的防干扰通讯装置
CN206313537U (zh) 用电设备电力回路生物识别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