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63014B - 主机设备和触控笔设备之间的多协议通信 - Google Patents

主机设备和触控笔设备之间的多协议通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63014B
CN110663014B CN201880034545.0A CN201880034545A CN110663014B CN 110663014 B CN110663014 B CN 110663014B CN 201880034545 A CN201880034545 A CN 201880034545A CN 110663014 B CN110663014 B CN 1106630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ylus
scrambled
code
data field
hos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454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63014A (zh
Inventor
B·伊马尼罗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ublication of CN1106630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30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630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630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KSECRET COMMUNICATION; JAMMING OF COMMUNICATION
    • H04K1/00Secret communication
    • H04K1/003Secret communication by varying carrier frequency at or within predetermined or random interv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主机设备与触控笔设备进行通信。主机设备处的数字化仪接收从触控笔设备发射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包括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和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已加扰的数据字段已被触控笔设备使用伪随机序列加扰。解扰器使用伪随机序列对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扰,以在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中输出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同步器将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和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与受支持的代码模式进行同步。

Description

主机设备和触控笔设备之间的多协议通信
背景
触控笔设备是通常呈笔形的可被用于与诸如平板计算机之类的主机设备进行交互的书写用具。在许多实现中,触控笔设备与包括位于主机设备的电子显示器内的电容耦合电极网格(作为数字化仪的一部分)的触摸敏感显示器进行交互,尽管用于触控笔设备与主机设备之间通信的其他机制也可被采用。在各种实现中,活动触控笔设备可以与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通信,无论是单向地(例如,从触控笔设备到数字化仪)还是双向地。
随着对触控笔设备和主机设备作出改进,这两个设备的通信协议和能力也在不断演进。但是,这种演进会导致传统触控笔设备与更新的主机设备或更新的触控笔设备与传统主机设备之间的通信不兼容和/或信令干扰,从而防止或损害了各设备之间的准确通信。
概述
本文所描述的实现包括被配置成与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通信的触控笔设备。主机设备处的数字化仪接收从触控笔设备发射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包括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和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已被触控笔设备使用伪随机序列加扰。解扰器使用伪随机序列对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扰,以在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中输出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同步器将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和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与受支持的代码模式进行同步。
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以下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集。本概述并不旨在标识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亦非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本文还描述和陈述了其他实现。
附图简述
图1例示了包括触控笔设备和主机设备的示例系统,其中至少一个设备支持多协议通信。
图2例示了主机设备与触控笔设备建立通信的示例操作。
图3例示了在触控笔设备处的示例性经加扰的触控笔信号的生成和传输。
图4例示了在主机设备处的示例经加扰的触控笔信号的接收和同步。
图5例示了在触控笔设备处生成和发射经加扰的触控笔信号的示例操作。
图6例示了在触控笔设备处生成和发射经加扰的触控笔信号的示例操作,其中加扰状态的改变由触控笔状态的改变来触发。
图7例示了示例触控笔设备的各组件。
图8例示了在主机设备处接收和同步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的示例操作。
图9例示了将触控笔代码信号从触控笔设备传送到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的示例操作,其中加扰状态的改变由触控笔状态的改变来触发。
图10例示了用于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触控笔设备进行通信的示例主机设备的示例框图。
详细描述
一些电子计算设备(在本文中被称为示例“主机设备”)包括具有内置数字化仪的显示器,以便感测触控笔设备的书写尖端的位置。使用此类电子计算设备,用户可通过在主机设备的显示器的感测表面上(例如,在平板和/或触摸屏中)移动触控笔的书写尖端来与数字化仪进行交互。书写尖端相对于感测表面的位置由数字化仪跟踪。在一些技术中,尽管其他技术可被采用,但书写尖端的位置可基于对触控笔设备的发射电极与数字化仪的一个或多个电极之间的电容耦合的检测来确定。为了准确地标识尖端位置,在一些技术中,发射电极被物理地定位在触控笔设备的书写尖端内。三维尖端位置、触控笔设备的角度倾斜(相对于数字化仪的平面)以及旋转位置(围绕触控笔设备的长轴)也可通过数字化仪来检测。
另外,在有源触控笔设备中,触控笔设备可将一个或多个触控笔代码信号从触控笔设备电极发射到数字化仪,该数字化仪可包括多个X和Y取向的导体或电阻膜以接收经发射的信号。多个触控笔代码信号还可并发地被触控笔设备发射。触控笔设备发射的(一个或多个)数据信号可由数字化仪接收,并被主机设备在单向通信信道中解释为触控笔代码。一些主机-触控笔设备对可处理主机设备和触控笔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
在一个实现中,示例有源触控笔设备生成可由主机设备中的示例数字化仪检测到的经调制的信号。经调制的信号可基于经选择的通信协议来被生成,并且被周期性地重复一段延长时间(例如,直到在触控笔设备启用的情况下,触控笔状态改变,尖端压力改变)。经调制的信号载有触控笔代码,该触控笔代码的长度约为15ms(毫秒),但在各种实现中可能为更短或更长的时间。此信号可用诸如设备标识(例如,触控笔ID)、操作模式(例如,悬停、着墨、擦除)、压力信息、倾斜信息、按钮按压、滑动控制器以及其他信息之类的信息来编码。
信号的重复性质与具有多个通信协议的信号的并发传输相结合会导致多个信号之间或多个信号之中的干扰。例如,支持传统的协议信号的主机设备可能会将更新的协议信号误解释为传统的协议信号。在此上下文中,更新的协议信号将被视为“干扰因素”。此外,在缺失本文所公开的加扰技术的情况下,更新的协议信号的重复性质增加了误解释将会持续达多个重复帧的可能性。所公开的加扰技术基本上避免了在多个触控笔代码帧上接收重复的经误解释的信号,因为每个连续帧都包含由不同的伪随机序列(PRS)分段加扰/解扰的数据字段。如此,在多个帧上的重复误解释可被避免。对帧中的数据字段进行解扰是指使用加扰代码对数据字段进行解扰的动作,该数据字段最初是使用相同的加扰代码(例如,使用XOR(异或)操作)被加扰的。帧中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没有使用加扰代码被加扰或被解扰。
触控笔信息可被分配给触控笔代码帧的各个部分。例如,信标代码可被编码在信号的第一部分中;触控笔标识符和操作模式可被编码在信号的第二部分中,而压力信息可被编码在信号的第三部分中。其他触控笔代码帧格式可在其他协议中被采用。此类信息可被主机设备(例如,平板、智能电话)检测,并被主机设备用于与触控笔设备进行交互(例如,以在主机系统的显示器中提供功能、以转发到主机设备的操作系统、以作为输入或控制信息转发到主机设备上执行的应用)。例如,主机设备使用可标识的压力信息来检测处于着墨模式的触控笔。主机设备可使用此信息(结合通过数字化仪检测到的位置信息)来显示数字墨水,其粗细取决于被编码在信号中的压力信息。
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可被配置成以一定的增量对检测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行采样。例如,数字化仪采样率可以与触控笔代码帧长度同步。另外,触控笔设备可被特定地配置成与某些主机设备(例如,来自特定制造商的设备)一起工作。如此,触控笔代码帧长度和触控笔信号的构成可被配置成与某些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一起工作。触控笔代码在不同的操作状态之间可以是静态的并且是重复的,因为它跨多个通信窗口以相同的触控笔代码帧格式(例如,相同的信息被分配给15ms长的触控笔代码帧的相同数据字段)重复相同的信息,原因是主机设备中的数字化仪被配置成检测特定的帧格式和内容。多个触控笔代码帧格式可同时被触控笔设备和/或主机设备支持。
当将不同的触控笔设备与不同的主机设备混合在一起时,匹配可被每个设备支持的各种触控笔代码帧格式变得很有挑战性。在一些实现中,触控笔设备可并发地将不同格式的帧发射到数字化仪,各帧中的一个或多个与可能被触控笔/主机设备配对支持的格式相对应。但是,如果新的触控笔设备尝试与传统主机设备进行通信(反之亦然),则传统主机设备可能没有经由新的触控笔设备的更新的帧格式准确地通信的能力。如此,例如,触控笔设备使用符合传统通信协议的信号与主机设备进行通信,触控笔设备可能将其与符合不同和/或更新的通信协议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并发地发射。例如,触控笔设备可将传统通信协议的信号与不同协议的一个或多个信号并发地发射,其中各信号被拟定成是正交的(例如,具有时域正交性、频域正交性、码域正交性、空间正交性、复表示正交性)。不幸的是,由于在主机设备处同步经发射的信号时不能充分保持预期的正交性,因此主机设备可能会将更新的帧格式误解释为传统帧格式,进而获得错误的触控笔代码。一个挑战是快速且准确地获得具有被两个设备都支持的通信帧格式的触控笔代码信号,特别是在仅具有从触控笔设备到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的单向通信的配对中。
图1例示了包括触控笔设备102和主机设备104的示例系统100,其中至少一个设备支持多协议通信。触控笔设备102通常由用户握持,该用户将触控笔设备102从其与主机设备104的通信范围外的位置106移动到其与主机设备104的通信范围内的位置108。主机设备104在其显示器110中包括数字化仪。
在位置106和位置108两者处,触控笔设备102都在发射一个或多个触控笔代码信号(在其相应位置中被显示为信号112和信号114)以便与主机设备104通信。应当理解,在每个位置处,触控笔设备102可并发地发射多个触控笔代码信号,触控笔代码信号中的一些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包括不同的触控笔代码帧格式。在位置106处,主机设备104不能准确地接收并处理信号112,因为触控笔设备102在其与主机设备104的通信范围外。在位置106处,触控笔设备102在其与主机设备104的通信范围内移动。因此,在位置108处,触控笔设备102可成功地与主机设备104通信,但会受到通信错误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相互不支持的通信协议、信号误同步、命令误解释等等。在图1中,成功的通信通过在显示器110上显示悬停标记116来展示。
另外,如果触控笔设备102支持多个通信协议,则触控笔设备102可并发地以每个受支持的通信协议发射信号。从这个意义上讲,术语“并发地”可以包括但不必同时传输,并且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编码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幅移键控(ASK)、相移键控(PSK)和频移键控(FSK)。多个信号的这种并发传输可能导致数字化仪将各信号中的一者误解释为各信号中的另一信号,从而导致对预期的触控笔代码的误解释。这种误解释更可能是由于触控笔设备信号的典型重复性所致。例如,在缺失本文所公开的加扰技术的情况下,如果存在对触控笔帧的帧的误解释,则帧传输的重复性(例如,被多次发射的同一帧)可能会加重误解释,因为经误解释的数据被周期性地重复。使用所公开的加扰技术,此类误解释可被快速地检测并纠正,因为与第一经误解释的帧相比,后续帧使用不同的PRS分段被加扰/解扰。
传统主机设备在确定帧开始时间之前尝试检测传统的协议。更新的主机设备(其也应支持传统触控笔设备)也可在确定帧开始时间之前开始检测传统的协议信号。在这两种情况下,由于缺失对齐或其他因素而可能不正交的更新的协议信号可能会被误解释成传统的协议信号。为了避免这种错误通信,触控笔设备102使用加扰技术,该加扰技术使用伪随机序列对触控笔代码帧中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进行加扰,并将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发射给主机设备104的数字化仪。主机设备104的数字化仪接收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使用同一伪随机序列对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行解扰,并且尝试使用受支持的代码模式在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上进行同步。如果解扰之后的同步成功,则主机设备104具有以主机设备104可以理解的通信协议获取触控笔代码的高可能性。如果解扰之后的同步不成功,则触控笔代码很有可能以主机设备104不支持的通信协议被发射。如此,主机设备104不会获取(并因此不会误解释)采用不支持的通信协议的触控笔代码。
图2例示了主机设备与触控笔设备建立通信的示例操作200。对于传统主机设备(例如,不支持所公开的加扰技术的那些主机设备)而言,在一个实现中,主机设备仅检查未经加扰的传统的协议信号。
对于更新的主机设备,至少四个主机/触控笔设备配对可能存在:
1.触控笔设备和主机设备不支持任何共同的通信协议。
2.主机设备和触控笔设备支持至少一个共同的通信协议,并且主机设备与触控笔设备相比至少支持一种更新的通信协议。
3.主机设备和触控笔设备支持至少一个共同的通信协议,并且触控笔设备与主机设备相比至少支持一种更新的通信协议。
4.触控笔设备和主机设备支持(一个或多个)相同的通信协议。
在第一配对情况下(没有共同的受支持的通信协议),两个设备之间无法进行准确的通信。然而,在缺失本文所公开的加扰技术的情况下,主机设备更有可能将来自触控笔设备的不受支持的协议的传输误解释为采用受支持的协议的触控笔代码。操作200在判定操作206处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测试。在第二情况下(主机设备支持更新的协议),主机设备首先经由第一(共同的)协议与触控笔设备建立通信,并然后依次测试更新的(支持的)协议,直到在判定操作214中最新的协议被确定为不成功。在第三情况下(触控笔设备支持更新的协议),主机设备首先经由第一(共同的)协议建立与触控笔设备建立通信,并然后依次测试更新的(受支持的)协议(如果有的话),直到主机设备在判定操作210中耗尽其更新的协议选项,使得触控笔设备的更新的协议未经测试并且未使用。在第四情况下(设备支持相同的协议),主机设备首先经由第一(共同的)协议与触控笔设备建立通信,并然后依次测试更新的(受支持的)协议(如果有的话),直到主机设备在判定操作210中耗尽其更新的协议选项,此时触控笔设备也耗尽其更新的协议选项。其他情况可作为这些主题的变型而存在。
接收操作202在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处接收一个或多个触控笔代码帧。触控笔代码帧中的一个或多个包括触控笔代码的帧中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触控笔代码的帧中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由触控笔设备使用伪随机序列进行加扰。(注意:对于某些传统的协议,未经加扰的触控笔帧可能是唯一受支持的帧格式。)帧的示例数据字段可能包括但不限于信标数据字段、数字数据字段、压力数据字段、以及错误检测和/或纠正的一个或多个字段。术语“适当的子集”表示帧的至少一个数据字段被加扰并且帧的至少一个数据字段未被加扰(即,未经加扰)。如果通信协议支持加扰,则获取操作204可使用同一伪随机序列对接收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行解扰,并且尝试使用第一受支持的帧格式从(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中获取触控笔代码。通常,第一受支持的帧格式是最早的普遍地被支持的或传统的帧格式,其可被解扰,尽管其他普遍地被支持的帧格式(如果可用)也可被采用。如果判定操作206确定使用第一受支持的帧格式获取触控笔代码不成功,则触控笔设备和主机设备很可能不支持共同的通信协议。如此,终止操作208终止主机设备和触控笔设备之间的通信协商。
如果在判定操作206中确定使用第一受支持的帧格式获取触控笔代码成功,则判定操作210确定主机设备是否支持更新的通信帧格式。如果不是,则处理操作216使用最新的成功的帧格式(即,第一受支持的帧格式)来处理正确地获取的触控笔代码。否则,另一获取操作212使用新的伪随机序列对接收到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行解扰,并尝试使用更新的帧格式从此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中获取触控笔代码。通常,更新的帧格式是被主机设备支持的下一个最新协议(每个更新的帧格式都被接连地测试),尽管测试受支持的帧格式的其他增量方法可被采用。
如果判定操作214确定使用更新的受支持的帧格式获取触控笔代码不成功,则触控笔设备和主机设备在处理操作216中继续使用先前成功的帧格式(例如,成功的最新的帧格式)进行通信和交互。否则,如果判定操作214确定使用更新的受支持的帧格式获取触控笔代码成功,则判定操作210确定主机设备是否支持另一帧格式。如果是,则在此循环中对该帧格式(以及其他可能受支持的帧格式)进行增量测试。否则,触控笔设备和主机设备在处理操作216中继续使用先前成功的帧格式(例如,成功的最新的帧格式)进行通信和交互。
图3例示了在触控笔设备处的示例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的生成和传输(共同地在300处)。示例触控笔代码帧302包括多个数据字段:信标数据字段、数字数据字段和压力数据字段。信标数据字段被数字化仪使用以定位触控笔尖端相对于数字化仪的位置,并使数字化仪与触控笔代码信号的时序同步。数字数据字段将一个或多个操作参数发射到数字化仪,该操作参数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触控笔标识符。压力数据字段对指示在触控笔尖端上感测到的压力的压力数据(例如,当尖端被压在主机设备的显示屏上时)进行编码。其他数据字段和帧协议可被采用,并且其变型呈现更新的设备与传统的设备之间潜在的通信协议差异的各示例——传统的设备可能不支持被新的设备支持的更新的通信协议。而且,在缺失本文所公开的加扰技术的情况下,更新的协议信号更可能被误解释为传统的协议信号。
触控笔设备中的加扰器使用伪随机序列(PRS)304比特对示例触控笔代码帧302进行加扰,诸如通过将PRS 304与示例触控笔代码帧302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相乘或异或来实现。通常,PRS或PRS分段可由序列生成器或状态机生成,该序列生成器或状态机可在触控笔和主机设备两者中以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使得每个设备使用相同PRS分段对相同帧的相同数据字段进行加扰/解扰。通过与示例触控笔代码帧302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相乘,示例触控笔代码帧302的至少一个数据字段不被加扰。其他加扰技术可被采用。
加扰器生成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306,其具有帧内由PRS加扰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在所例示的情况下,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306包括经加扰的信标数据字段和未经加扰的数字和压力数据字段。然而,应当理解,替换实现可加扰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数据字段、部分数据字段、或触控笔代码帧内的多于一个的数据字段。触控笔设备中的调制器调制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306以生成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作为经调制的信号308以供传输。示例调制方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幅移键控(ASK)、相移键控(PSK)、频移键控(FSK)、及其组合和/或混合。触控笔设备中的发射机(例如,耦合到发射电极)发射经调制的信号308,以供处于通信范围内的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接收。
应当理解,加扰和调制可使用时域正交性、频域正交性、码域正交性、空间正交性、复表示正交性的正交性属性和/或其他正交性属性。加扰可在数据级别(例如,通过XOR运算)或在调制级别(例如,通过乘以±1)被执行。
图4例示了在主机设备处的示例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的接收和同步(共同地在400处)。主机设备中的收发机或接收机从触控笔设备接收经调制的信号402。经调制的信号402包括由触控笔设备生成和发射的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
主机设备中的解调器对经调制的信号402进行解调以生成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404。图4中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404被显示为具有帧内由PRS加扰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在所例示的情况下,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404包括经加扰的信标数据字段和未经加扰的数字和压力数据字段。经加扰的信标数据字段和未经加扰的数字和压力数据字段。然而,应当理解,替换实现可加扰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数据字段、部分数据字段、或触控笔代码帧内的多于一个的数据字段。
主机设备中的解扰器使用与发射触控笔设备所使用的同一PRS 406对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404进行解扰。解扰器生成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408,其中信标数据字段已被解扰,而数字和压力数据字段保持未经加扰。然后,主机设备中的同步器将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408与一个或多个期望的触控笔代码进行同步或尝试进行同步。
图5例示了在触控笔设备处生成和发射经加扰的触控笔信号的示例操作500。生成操作502生成与触控笔状态(例如,悬停、着墨、按钮按压、擦除)相关联的新的触控笔代码帧。加扰操作504使用新的PRS比特对触控笔代码帧中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进行加扰。应当理解,用于对触控笔代码中数据字段的每个适当子集进行加扰的PRS可以针对每个触控笔代码帧被刷新生成、可以从PRS分段的列表中选择、可以是PRS的分段,使得长PRS的每一分段被应用于连续的触控笔代码帧的数据字段等。
调制操作506对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行调制以作为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进行传输。传输操作508发射经调制的加扰触控笔代码信号。判定操作510确定触控笔设备的状态是否存在改变(例如,悬停、着墨、按钮按压、擦除)。如果是,则处理返回到生成操作502以生成与新的触控笔状态相关联的新的触控笔代码帧,该新的触控笔代码帧在加扰操作504中用新的PRS比特进行加扰。否则,重复操作512恢复先前未经加扰、未经调制的触控笔代码帧,并且处理前进到加扰操作504,加扰操作504用新的PRS比特对触控笔代码帧进行加扰。
图6例示了在触控笔设备处生成和发射经加扰的触控笔信号的示例操作600,其中加扰状态的改变由触控笔状态的改变来触发。生成操作602生成与触控笔状态(例如,悬停、着墨、按钮按压、擦除)相关联的新的触控笔代码帧。加扰操作604使用新的PRS比特对触控笔代码帧中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进行加扰。应当理解,用于对触控笔代码中数据字段的每个适当子集进行加扰的PRS可以针对每个触控笔代码帧被刷新生成、可以从PRS分段的列表中选择、可以是PRS的分段,使得长PRS的每一分段被应用于连续的触控笔代码帧的数据字段等。
调制操作606对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行调制以作为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进行传输。传输操作608发射经调制的加扰触控笔代码信号。判定操作610确定触控笔设备的状态是否存在改变(例如,悬停、着墨、按钮按压、擦除)。如果是,则复位操作614复位一个或多个加扰状态且处理返回到生成操作602以生成与新的触控笔状态相关联的新的触控笔代码帧,该新的触控笔代码帧在加扰操作604中用新的PRS比特进行加扰。否则,重复操作612恢复先前未经加扰、未经调制的触控笔代码帧,并且处理前进到加扰操作604,加扰操作604用新的PRS比特对触控笔代码帧进行加扰。
主机设备和触控笔设备两者都可检测触控笔状态的改变。例如,可以从压力数据字段中的非零值检测到从悬停到着墨的状态改变;可以从触控笔代码帧中的数据字段值或触控笔设备发射的触控笔代码帧协议的改变(例如,不同的触控笔代码格式)检测到触控笔上按钮按压状态的改变。因为两个设备都可以检测到这种状态改变,所以两个设备都可以响应于这种检测而同步其各自的加扰状态。
基于对触控笔状态改变的检测而重置加扰状态为主机-触控笔设备对提供了以同步方式改变加扰/解扰操作的机会。对加扰状态进行重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切换加扰操作的开启/关闭
●重置主PRS或PRS分段列表中将从其获取下一个个体PRS分段的位置
·改变在加扰和解扰中使用的PRS分段的相位或大小
·切换到不同的加扰PRS分段列表
图7例示了示例触控笔设备700的组件。触控笔设备700包括无线通信单元702。无线通信单元702被配置成经由各种示例协议与一个或多个主机设备进行通信,包括但不限于蓝牙、Wi-Fi、近场通信(NFC)等。无线通信单元702可以从主机设备接收协议规范命令。无线通信单元702可以包括用于对协议规范命令进行解码的解码器。触控笔设备700包括电源704,该电源704可以包括用于为触控笔设备700的各个组件供电的电池。
触控笔设备700进一步包括传感器模块706。传感器模块706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以用于收集触控笔设备700的操作信息。在各种实现中,传感器模块706包括用于检测压力、倾斜和加速度的传感器和/或电路系统。传感器模块706还监视触发不同操作模式(例如,写入、擦除、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模式按钮(例如,按钮720)的致动。
触控笔设备700包括数字化仪信号发射机/收发机710,其包括存储在触控笔设备700的存储器708中并且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单元722执行以与主机的数字化仪进行通信的硬件、电路系统和/或指令。存储器708存储一个或多个通信协议(包括触控笔代码帧格式)以及用于与设备通信的其他信息。存储器708还存储主伪随机序列(PRS)比特728(例如,长PRS、PRS分段的列表),可以从中提取各个PRS分段以供加扰器726用于加扰触控笔代码帧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字段(例如,触控笔代码帧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数字化仪信号发射机/收发机710的数字化仪信号发射机将经生成的信号发射到数字化仪。数字化仪信号发射机被耦合到发射电极724(在触控笔设备的尖端附近或位于触控笔设备的另一部分中)以将触控笔代码信号发射到主机设备中的数字化仪。触控笔设备700的各种组件(例如,无线通信单元702、存储器708、传感器模块706、数字化仪信号发射机/收发机710,发射电极724和加扰器726)彼此通信地耦合。
图8例示了在主机设备处接收和同步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的示例操作800。接收操作804经由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接收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包括触控笔代码帧,其可能被主机设备支持或可能不被主机设备支持。
解调操作806对经调制的经加扰的帧信号进行解调以生成经加扰的代码帧。解扰操作808使用与用于在发射触控笔处对代码帧进行加扰相同的PRS比特对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中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进行解扰。同步操作810尝试将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与一个或多个受支持的代码模式同步。受支持的代码模式不限于先前已知的模式,并且还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部分已知的模式(例如,具有主机已知的一些数据字段以及被主机忽略的其他数据字段的帧)和计算出的模式(例如,CRC模式、错误检测代码和/或错误纠正代码)。
判定操作812确定与受支持的代码模式的同步尝试是否成功。如果否,则处理前进到接收操作804以尝试获取另一触控笔代码。否则,处理操作814将经同步的触控笔代码帧作为触控笔代码进行处理,并然后处理前进到接收操作804,以尝试获取另一触控笔代码。
图9例示了将触控笔代码信号从触控笔设备传送到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的示例操作900,其中加扰状态的改变由触控笔状态的改变来触发。接收操作904经由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接收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包括触控笔代码帧,其可能被主机设备支持或可能不被主机设备支持。
解调操作906对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进行解调以生成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判定操作908确定触控笔设备的状态是否存在改变(例如,悬停、着墨、按钮按压、擦除)。如果否,则处理前进到解扰操作912。否则,重置操作910重置一个或多个加扰状态,并然后处理前进到解扰操作912。
解扰操作912使用与用于在发射触控笔处对代码帧进行加扰相同的PRS比特对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中的数据字段的一部分进行解扰。同步操作914尝试将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与一个或多个受支持的代码模式同步。判定操作916确定与受支持的代码模式的同步尝试是否成功。如果否,则处理前进到接收操作904以尝试获取另一触控笔代码。否则,处理操作918将经同步的触控笔代码帧作为触控笔代码进行处理,并然后处理前进到接收操作904,以尝试获取另一触控笔代码。
在至少一个实现中,具有互不相同的PRS分段的不同PRS集可被用于在多个并发或独立发射的信号之间提供经增强的多样性。例如,一个PRS集可以与悬停状态相关联,另一唯一的PRS集可以与着墨状态相关联,又一唯一的PRS集可以与按钮按压状态相关联,等等。然后,主机设备使用针对给定加扰状态的假设来测试每个连续的触控笔代码帧,直到实现同步为止。通过匹配与特定加扰状态相关联的PRS集,主机设备可以更有效地区分不同的加扰状态(例如,并且从而区分触控笔的不同的信号协议和操作状态)。此外,当触控笔设备和主机设备支持双向通信时,主机设备可以指定由特定触控笔设备使用的PRS集,以在多个触控笔设备之间增加加扰多样性。
图10例示了用于与本文所描述的示例触控笔设备进行通信的示例主机设备的示例框图。主机设备1000可以是客户端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移动设备、台式机、平板或服务器/云设备。主机设备10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2和存储器1004。存储器1004一般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存储器)两者。操作系统1010驻留在存储器1004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2执行。
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1012、模块或分段(诸如绘图应用、文档编辑应用、数字化仪控制器1039等)被加载到存储器1004和/或存储1020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2执行。诸如通信协议参数、帧格式、伪随机序列和PRS分段、触控笔标识等数据可被加载到存储器1004或存储1020中并且可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02检索以供应用(例如,数字化仪控制器1039)等使用。存储1020可以对于主机设备1000而言是本地的,或者可以对于主机设备1000而言是远程的并通信地连接到主机设备1000,并且可以包括另一服务器。
主机设备1000包括电源1016,该电源由一个或多个电池或其他电源供电并且该电源向主机设备1000的其他组件供电。电力供应1016还可以被连接到外部功率源,该外部功率源对内置电池或其他功率源进行超驰控制(override)或再充电。
主机设备10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通信收发机1030以提供到一个或多个其他服务器和/或客户端设备(例如,移动设备、台式计算机、或膝上型计算机)的网络连接(例如,移动电话网络、
Figure BDA0002287359670000131
),包括经由天线1032的无线传输。主机设备1000包括数字化仪传感器1021,其用于与一个或多个触控笔设备通信并确定触控笔设备的位置和操作模式。数字化仪传感器1021被耦合到或包括解扰器电路1040、加扰状态管理器1050、解调器电路1042以及同步器电路1044,其中的一者或多者可由主机设备1000中的固件或软件来辅助。解扰器电路1040或解扰器被配置成对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中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进行解扰,诸如使用伪随机码片段。加扰状态管理器1050被配置成检测从触控笔设备接收到的表示触控笔状态改变的信号的改变,包括但不限于悬停和着墨状态之间的改变、按钮按压状态的改变、擦除状态的改变、触控笔设备尖端压力水平的改变。解调器电路1042或解调器被配置成解调由主机设备接收的经调制的触控笔信号。同步器电路1044或同步器被配置成尝试将触控笔代码帧与给定通信协议的受支持的代码模式进行同步。
主机设备1000可进一步包括网络适配器1036,其是一种类型的通信设备。主机设备1000可以使用该适配器和任何其他类型的通信设备来在广域网(WAN)或局域网(LAN)上建立连接。应当理解,所示出的网络连接是示例性的,且可以使用用于在主机设备1000与其他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其他通信设备和装置。
主机设备10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1034(例如,键盘或鼠标),使得用户可以输入命令和信息。这些和其他输入设备可以通过诸如串行端口接口、并行端口、通用串行总线(USB)等一个或多个接口1038耦合到服务器。主机设备1000可进一步包括显示器1022,诸如触摸屏显示器。
主机设备1000可包括各种各样的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无形计算机可读通信信号。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可由能由主机设备1000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来体现,并包含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移动和不可移动存储介质两者。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包括无形通信信号,而是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一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存储介质。有形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存储器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可被用来储存所需信息且可以由主机设备1000访问的任何其他有形介质。与有形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相比,无形计算机可读通信信号可具体化驻留在诸如载波或其他信号传输机制等已调数据信号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术语“已调数据信号”意指使其一个或多个特性以便于在信号中编码信息的方式来被设置或改变的信号。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无形通信信号包括通过有线介质(诸如有线网络或直接有线连接)和无线介质(诸如声学、RF、红外和其他无线介质)传播的信号。
在一个实现中,示例主机设备被配置成与触控笔设备进行通信,并且包括在主机设备处的数字化仪,该数字化仪被配置成接收来自触控笔设备的经发射的信号作为包括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具有多个数据字段,包括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和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被触控笔设备使用伪随机序列加扰。在主机设备处的解调器被耦合到数字化仪并被配置成解调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以输出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在主机设备处的解扰器被耦合到解调器并被配置成使用伪随机序列对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扰,以在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中输出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在主机设备处的同步器被耦合到解扰器并被配置成将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和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与受支持的代码模式进行同步。
任何先前的主机设备的另一示例主机设备被配置成响应于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与给定通信协议的受支持的代码模式的成功同步,将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作为从触控笔设备接收到的正确获取的触控笔代码进行处理。
任何先前的主机设备的另一示例主机设备被配置成使得数字化仪与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并发地从触控笔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每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具有多个数据字段的触控笔代码帧。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不包括经加扰的数据字段。
任何先前的主机设备的另一示例主机设备被配置成使得经发射的信号包括多个重复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每个重复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包括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序列来加扰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同步器无法在不同通信协议的多个重复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上进行同步。
任何先前的主机设备的另一示例主机设备包括加扰状态管理器,该加扰状态管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触控笔状态改变而与触控笔设备的加扰状态同步地重置主机设备的加扰状态。
任何先前的主机设备的另一示例主机设备,其中触控笔状态改变表示触控笔设备中悬停状态和着墨状态之间的改变。
任何先前的主机设备的另一示例主机设备,其中触控笔状态改变表示触控笔设备中到按钮按压状态的改变或从按钮按压状态的改变。
任何先前的主机设备的另一示例主机设备,其中触控笔状态改变表示触控笔设备的尖端上的压力水平的改变。
任何先前的主机设备的另一示例主机设备包括加扰状态管理器,该加扰状态管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触控笔状态改变而与触控笔设备的加扰状态同步地重置主机设备的加扰状态,其中加扰状态包括唯一的伪随机序列集。
用于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的示例方法包括在第二设备处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经发射的信号作为包括经加扰的代码帧的经调制的经加扰的代码信号。经加扰的代码帧具有多个数据字段,包括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和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被第一设备使用伪随机序列加扰。该示例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第二设备处对经调制的经加扰的代码信号进行解调以输出经加扰的代码帧。该示例方法进一步包括使用伪随机序列在第二设备处对经加扰的代码帧的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扰,以在经解扰的代码帧中输出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经解扰的代码帧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该示例方法进一步包括在第二设备处将经解扰的代码帧的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和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与受支持的代码模式进行同步。
任何先前的方法的另一示例方法包括响应于经解扰的代码帧与给定通信协议的受支持的代码模式的成功同步,将经解扰的代码帧作为从第一设备接收到的正确获取的代码进行处理。
任何先前的方法的另一示例方法包括与经调制的经加扰的代码信号并发地从第一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每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具有多个数据字段的代码帧。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不包括经加扰的数据字段。
任何先前的方法的另一示例方法包括其中经发射的信号包括多个重复的经加扰的代码帧的操作。每个重复的经加扰的代码帧包括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序列来加扰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该示例方法进一步包括无法在不同通信协议的多个重复的经加扰的代码帧上进行同步。
任何先前的方法的另一示例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第一设备的状态改变而与第一设备的加扰状态同步地重置第二设备的加扰状态。
任何先前的方法的另一示例方法包括响应于检测到第一设备的状态改变而与第一设备的加扰状态同步地重置第二设备的加扰状态,其中加扰状态包括唯一的伪随机序列集。
一个或多个示例有形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包含用于在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电路上执行一过程的指令,该过程包括:在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处接收来自触控笔设备的经发射的信号作为包括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具有多个数据字段,包括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和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被触控笔设备使用伪随机序列加扰。该过程进一步包括在主机设备处对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进行解调以输出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在主机设备处使用伪随机序列对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扰以在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中输出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以及在主机设备处将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与受支持的代码模式进行同步。
任何先前的介质的另一示例介质包含用于执行处理的指令,该处理具有响应于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与给定通信协议的受支持的代码模式的成功同步,将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作为从触控笔设备接收到的正确获取的触控笔代码进行处理的操作。
任何先前的介质的另一示例介质包含用于执行过程的指令,该过程具有与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并发地从触控笔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的操作,每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具有多个数据字段的触控笔代码帧,该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不包括经加扰的数据字段。
任何先前的介质的另一示例介质包含用于执行过程的指令,其中经发射的信号包括多个重复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每个重复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包括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序列加扰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并且该处理进一步包括无法在不同通信协议的多个重复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上进行同步。
任何先前的介质的另一示例介质包括具有响应于检测到第一设备的状态改变而与第一设备的加扰状态同步地重置第二设备的加扰状态的操作的过程。
一种用于从触控笔设备到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进行通信的示例主机设备,包括用于在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处接收来自触控笔设备的经发射的信号作为包括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的装置。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具有多个数据字段,包括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和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被触控笔设备使用伪随机序列加扰。示例主机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在主机设备处对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进行解调以输出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装置。示例主机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使用伪随机序列在主机设备处对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扰以在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中输出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的装置。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该示例主机设备进一步包括用于在主机设备处将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和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与受支持的代码模式进行同步的装置。
任何先前的主机设备的另一示例主机设备包括用于响应于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与给定通信协议的受支持的代码模式的成功同步,将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作为从触控笔设备接收到的正确获取的触控笔代码进行处理的装置。
任何先前的方法的另一示例主机设备包括用于与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并发地从触控笔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的装置。每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具有多个数据字段的触控笔代码帧。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不包括经加扰的数据字段。
任何先前的主机设备的另一示例主机设备包括用于响应于检测到触控笔状态改变而与触控笔设备的加扰状态同步地重置主机设备的加扰状态的装置。
任何先前的主机设备的另一示例主机设备包括用于响应于检测到触控笔状态改变而与触控笔设备的加扰状态同步地重置主机设备的加扰状态的装置,其中加扰状态包括唯一的伪随机序列集。
在此所述的本发明的各实现方式可以被实现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步骤。本发明的逻辑操作可被实现为:(1)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中执行的处理器实现的步骤的序列;以及(2)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系统内的互连机器或电路模块。该实现是取决于实现本发明的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要求的选择问题。相应地,构成此处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逻辑操作被不同地称为操作、步骤、对象或模块。此外,应该理解,逻辑操作可以以任何顺序执行、按需添加或忽略,除非明确地声明,或者按由权利要求语言固有地要求特定的顺序。
上面的说明、示例和数据提供了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和使用的完整描述。因为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本发明的许多实现方式,所以本发明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此外,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特征可以与另一实现方式相组合而不偏离所记载的权利要求书。

Claims (16)

1.一种被配置成与触控笔设备进行通信的主机设备,所述主机设备包括:
在所述主机设备处的数字化仪,所述数字化仪被配置成接收来自所述触控笔设备的经发射的信号作为包括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所述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具有多个数据字段,所述多个数据字段包括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和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所述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由所述触控笔设备使用伪随机序列来加扰;
在所述主机设备处的解调器,所述解调器被耦合到所述数字化仪并被配置成解调所述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以输出所述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
在所述主机设备处的解扰器,所述解扰器被耦合到所述解调器并被配置成使用所述伪随机序列对所述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所述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扰以在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中输出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所述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一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以及
在所述主机设备处的同步器,所述同步器被耦合到所述解扰器并被配置成将所述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所述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和所述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与受支持的代码模式进行同步;
其中所述经发射的信号包括多个重复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每个重复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包括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序列加扰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并且所述同步器无法在不同通信协议的多个重复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上进行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设备被配置成响应于所述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与给定通信协议的受支持的代码模式的成功同步,将所述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作为从所述触控笔设备接收到的正确获取的触控笔代码进行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仪进一步被配置成与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并发地从所述触控笔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每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具有多个数据字段的触控笔代码帧,所述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不包括经加扰的数据字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加扰状态管理器,所述加扰状态管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触控笔状态改变而与所述触控笔设备的加扰状态同步地重置所述主机设备的加扰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状态改变表示所述触控笔设备中悬停状态和着墨状态之间的改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状态改变表示所述触控笔设备中到按钮按压状态的改变或从按钮按压状态的改变。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笔状态改变表示所述触控笔设备的尖端上的压力水平的改变。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加扰状态管理器,所述加扰状态管理器被配置成响应于检测到触控笔状态改变而与所述触控笔设备的加扰状态同步地重置所述主机设备的加扰状态,其中所述加扰状态包括唯一的伪随机序列集。
9.一种用于从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进行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处接收来自所述第一设备的经发射的信号作为包括经加扰的代码帧的经调制的经加扰的代码信号,所述经加扰的代码帧具有多个数据字段,所述多个数据字段包括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和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所述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由所述第一设备使用伪随机序列来加扰;
在所述第二设备处对经调制的经加扰的代码信号进行解调以输出经加扰的代码帧;
在所述第二设备处使用所述伪随机序列对所述经加扰的代码帧的所述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扰以在经解扰的代码帧中输出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所述经解扰的代码帧进一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以及
在所述第二设备处将所述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所述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和所述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与受支持的代码模式进行同步;
其中所述经发射的信号包括多个重复的经加扰的代码帧,每个重复的经加扰的代码帧包括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序列加扰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并进一步包括:
无法在不同通信协议的多个重复的经加扰的代码帧上进行同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经解扰的代码帧与给定通信协议的所述受支持的代码模式的成功同步,将所述经解扰的代码帧作为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到的正确获取的代码进行处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与经调制的经加扰的代码信号并发地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每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具有多个数据字段的代码帧,所述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不包括经加扰的数据字段。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改变而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加扰状态同步地重置所述第二设备的加扰状态。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检测到所述第一设备的状态改变而与所述第一设备的加扰状态同步地重置主机设备的加扰状态,其中所述加扰状态包括唯一的伪随机序列集。
14.一个或多个有形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包含用于在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电路上执行一过程的指令,所述过程包括:
在主机设备的数字化仪处接收来自触控笔设备的经发射的信号作为包括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所述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具有多个数据字段,所述多个数据字段包括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和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所述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由所述触控笔设备使用伪随机序列来加扰;
在所述主机设备处对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进行解调以输出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
在所述主机设备处使用所述伪随机序列对所述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所述至少一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进行解扰以在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中输出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所述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进一步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未经加扰的数据字段;以及
在所述主机设备处将所述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的所述至少一个经解扰的数据字段与受支持的代码模式进行同步;
所述经发射的信号包括多个重复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每个重复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包括使用不同的伪随机序列加扰的数据字段的适当子集,并且所述过程进一步包括:
无法在不同通信协议的多个重复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上进行同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有形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过程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所述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与给定通信协议的所述受支持的代码模式的成功同步,将所述经解扰的触控笔代码帧作为从所述触控笔设备接收到的正确获取的触控笔代码进行处理。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有形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过程进一步包括:
与经调制的经加扰的触控笔代码信号并发地所述触控笔设备接收一个或多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每个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包括具有多个数据字段的触控笔代码帧,所述附加的经调制的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不包括经加扰的数据字段。
CN201880034545.0A 2017-05-25 2018-04-25 主机设备和触控笔设备之间的多协议通信 Active CN1106630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605,369 2017-05-25
US15/605,369 US10439753B2 (en) 2017-05-25 2017-05-25 Multi-protoco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host devices and stylus devices
PCT/US2018/029243 WO2018217381A1 (en) 2017-05-25 2018-04-25 Multi-protocol communications between host devices and stylus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63014A CN110663014A (zh) 2020-01-07
CN110663014B true CN110663014B (zh) 2023-03-14

Family

ID=62200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4545.0A Active CN110663014B (zh) 2017-05-25 2018-04-25 主机设备和触控笔设备之间的多协议通信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39753B2 (zh)
EP (1) EP3631604B1 (zh)
CN (1) CN110663014B (zh)
WO (1) WO20182173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06747A1 (ja) 2017-11-29 2019-06-06 株式会社ワコム アクティブペンとセンサコントローラとの間で実行される通信方法及びアクティブペン
CN111052051B (zh) * 2018-08-13 2022-03-1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射方法、信号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3874820A (zh) * 2019-06-11 2021-12-31 株式会社和冠 笔及传感器控制器
CN110865722B (zh) * 2019-09-26 2021-05-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KR102666301B1 (ko) * 2019-12-30 2024-05-1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표시장치, 터치회로 및 펜 센싱 방법
TWI731650B (zh) * 2020-04-15 2021-06-21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筆、觸控電子裝置與觸控系統
KR20220058695A (ko) 2020-10-29 2022-05-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US20220337626A1 (en) * 2021-04-16 2022-10-20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tocol dialect scheme for security in system connected to network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488A (zh) * 2003-07-15 2006-08-23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CN103677339A (zh) * 2013-11-25 2014-03-26 泰凌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磁笔、电磁触控接收装置以及两者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06031109A (zh) * 2014-03-25 2016-10-12 英特尔Ip公司 对无线传输进行加扰的器件、方法和系统
CN106598290A (zh) * 2016-11-23 2017-04-2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设备、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288126B (de) 1965-04-06 1969-01-30 CSF-Compagnie Generale de TeIegraphie Sans FiI, Paris Vergleichsschaltungsanordnung mit veränderlichem Schwellwert zur Identifizierung einer Gruppe von zyklisch wiederholten Signalen
JP2502115B2 (ja) 1988-03-01 1996-05-29 三田工業株式会社 送査部材停止位置調整装置
US5428369A (en) 1994-06-07 1995-06-27 Kensington Microware Limited Computer pointing device
EP1011234A1 (en) 1998-12-18 2000-06-21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Synchronisation of a RF receiver using chirp signals with a passive correlator
US7426643B2 (en) 2004-06-22 2008-09-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Input device feature
US20070246539A1 (en) 2004-06-30 2007-10-25 Anoto Ab Data Processing in an Electric Pen
US20080169132A1 (en) 2007-01-03 2008-07-17 Yao Ding Multiple styli annotation system
US8971305B2 (en) 2007-06-05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seudo-random sequence mapp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019245B2 (en) 2007-06-28 2015-04-28 Intel Corporation Multi-function tablet pen input device
US8094137B2 (en) 2007-07-23 2012-01-10 Smart Technologies Ulc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contact on a display
WO2009113815A2 (en) 2008-03-13 2009-09-17 Lg Electronics Inc. Random access method for improving scrambling efficiency
US9107239B2 (en) 2008-04-07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define control channels using reserved resource blocks
US8481872B2 (en) 2008-12-22 2013-07-09 N-Trig Ltd. Digitizer, stylus and method of synchronization therewith
US8448094B2 (en) 2009-01-30 2013-05-21 Microsoft Corporation Mapping a natural input device to a legacy system
EP2689378A2 (en) 2011-03-21 2014-01-29 N-Trig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hentication with a computer stylus
US9477350B2 (en) 2011-04-26 2016-10-25 Sent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tive ultrasonic touch devices
US9329703B2 (en) 2011-06-22 2016-05-03 Apple Inc. Intelligent stylus
US20140099894A1 (en) * 2012-10-09 2014-04-1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pertaining to testing a stylus communication path for interference
US9516659B2 (en) 2012-12-06 2016-12-06 Intel Corporation Carrier type (NCT) information embedded i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US9335874B2 (en) 2013-03-12 2016-05-10 Bby Solutions, Inc. Validated touchscreen stylus interaction method
WO2015013546A1 (en) 2013-07-24 2015-01-29 FiftyThree, Inc.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henticat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CN105659196A (zh) 2013-09-12 2016-06-08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与数字化仪系统的触控笔同步
US9495011B1 (en) 2013-12-18 2016-11-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Device-stylus ha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32597B2 (en) 2014-06-12 2017-04-2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Configurable active stylus devices
US9763087B2 (en) * 2014-07-14 2017-09-1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ryptographic key exchange over an electrostatic channel
US9703433B2 (en) 2014-08-18 2017-07-11 Stmicroelectronics Asia Pacific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and an active stylus
EP3241098B1 (en) 2015-01-04 2023-02-2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ctive stylus communication with a digitizer
US9772697B2 (en) * 2015-01-04 2017-09-2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Touch down detection with a stylus
US9924019B2 (en) 2015-05-15 2018-03-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omatic device pairing
GB201520760D0 (en) 2015-05-27 2016-01-06 Mypinpad Ltd And Licentia Group Ltd Encoding methods and systems
US9898100B2 (en) 2015-06-04 2018-02-20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uthenticating stylus device
US10133400B2 (en) 2015-07-01 2018-11-20 Tactual Labs Co. Pressure informed decimation strategies for input event processing
US20180239445A1 (en) 2017-02-20 2018-08-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 stylus
US10185415B2 (en) 2017-02-24 2019-01-2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figurable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stylus device and a host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3488A (zh) * 2003-07-15 2006-08-23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CN103677339A (zh) * 2013-11-25 2014-03-26 泰凌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磁笔、电磁触控接收装置以及两者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
CN106031109A (zh) * 2014-03-25 2016-10-12 英特尔Ip公司 对无线传输进行加扰的器件、方法和系统
CN106598290A (zh) * 2016-11-23 2017-04-26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设备、信息传输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43079A1 (en) 2018-11-29
WO2018217381A1 (en) 2018-11-29
US10439753B2 (en) 2019-10-08
EP3631604A1 (en) 2020-04-08
CN110663014A (zh) 2020-01-07
EP3631604B1 (en) 2022-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63014B (zh) 主机设备和触控笔设备之间的多协议通信
CN107111388B (zh) 用于与数字化仪的通用触控笔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US7548736B2 (en) Transmitter, receiver, data transfer system,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for transmission, computer program for reception, and recording medium
US10838518B2 (en) Method using active stylus and sensor controller, sensor controller, and active stylus
US924083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for commissioning of network nodes
US2014026966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configuration of packet preambles for synchronization-based transmissions
EP3637231B1 (en)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JP2012253744A (ja) チャネル選択情報を受け取るための方法
US10503318B2 (en) Touch sensitiv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spreading and method thereof
US20240118764A1 (en) Method of palm rejection and sensor controller
US11923887B2 (en) Emulation-based cross-technology for decoding communications
Lee et al. Syncvibe: Fast and secure device pairing through physical vibration on commodity smartphones
US9742510B2 (en) Packe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noise power estimation using orthogonal sequence,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US963480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able signal demodulation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90081747A (ko) 직교성을 갖는 동기 워드를 이용한 독립적인 패킷 검출 방법 및 그 수신 장치
KR20150111242A (ko)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TWI603228B (zh) 解算展頻信號的觸控處理裝置、系統與其方法
CN110352402A (zh) 触控笔的固件升级方法、终端及触控笔
US20230359299A1 (en) Active pen, sensor controller, and position detection device configured for bidirection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 slots
US20230400944A1 (en) Active pen, position detection syste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10235377A (zh) 解调器
KR10185773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임피던스 스위칭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장치
JP2007251930A (ja) 無線復調回路および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
KR20080068339A (ko) 리모컨기능을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적외선 신호수신에러 검출 방법
JP2014160970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