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4443A - 儿童手推车 - Google Patents

儿童手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4443A
CN110654443A CN201910924434.3A CN201910924434A CN110654443A CN 110654443 A CN110654443 A CN 110654443A CN 201910924434 A CN201910924434 A CN 201910924434A CN 110654443 A CN110654443 A CN 110654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locking
rod
hand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44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然
马聪泉
赵国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 Bab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 Bab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 Bab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 Bab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44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44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4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4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7/00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 B62B7/04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 B62B7/06Carriages for children; Perambulators, e.g. dolls' perambulators having more than one wheel axis; Steering devices therefor collapsible or fold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9/102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details of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9/12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involving parts that are adjustable, attachable or detach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10Perambulator bodies; Equipment therefor
    • B62B9/14Equipment protecting from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e.g. Hoods; Weather screens; Cat nets
    • B62B9/142Equipment protecting from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e.g. Hoods; Weather screens; Cat nets by flexible canopies, covers or 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9/00Accessories or detai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ildren's carriages or perambulators
    • B62B9/20Handle bars;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BHAND-PROPELLED VEHICLES, e.g. HAND CARTS OR PERAMBULATORS; SLEDGES
    • B62B2205/00Hand-propelled vehicles or sledges being foldable or dismountable when not in 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riages For Children, Sleds, And Other Hand-Operat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儿童手推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后脚杆以及分别与所述后脚杆转动配合的前脚杆和手把杆,所述车架具有展开以及收折状态,所述后脚杆、前脚杆和手把杆三者之间连接有用于切换车架状态的联动组件,所述手把杆上设有用于安装座椅的底座,所述座椅包括相互转动安装的固定座和座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底座相应的适配结构;在所述手把杆和前脚杆之间设有将所述车架保持在展开状态的第一车架锁定机构;所述底座上活动安装有联动件,所述联动件受所述座板抵压时将所述第一车架锁定机构保持在锁定状态,在所述座板远离时释放所述第一车架锁定机构。

Description

儿童手推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童车领域,特别是涉及儿童手推车。
背景技术
现有童车的车架多为可折叠结构,从结构上看既有多关节的复杂连杆机构,也有相对简洁的连杆类型。
相关技术文件公开了一种快速收折的儿童车架,包括前腿组、后脚组、手把组、两个折叠结构,各折叠结构包括下关节、上关节、关节支撑座:在各个折叠结构中,下关节与前腿组连接:上关节与子把组连接:关节支撑座与后脚组连接:下关节与关节支撑座可转动连接,上关节与关节支撑座可转动连接:能使下关节、上关节相互间产生相反方向连动转动的连动连杆其一端与上关节可转动连接,所述连动连杆其另一端与下关节可转动连接:还包括能限制下关节、上关节相对关节支撑座转动的控制机构。
与现有技术类似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车架包括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三者通过一铰链机构相对转动配合,铰链机构既可以是单轴结构也可以具有多个旋转轴线的多轴结构;前脚杆、后脚杆以及把手杆的相对旋转可以实现车架的收折与展开;但此类结构中收折和展开过程相对繁琐,更重要的收折后体积较大且外形不够工整,不利于用户进行搬运和存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儿童手推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后脚杆以及分别与所述后脚杆转动配合的前脚杆和手把杆,所述车架具有展开以及收折状态,所述后脚杆、前脚杆和手把杆三者之间连接有用于切换车架状态的联动组件,所述手把杆上设有用于安装座椅的底座,所述座椅包括相互转动安装的固定座和座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底座相应的适配结构;
在所述手把杆和前脚杆之间设有将所述车架保持在展开状态的第一车架锁定机构;所述底座上活动安装有联动件,所述联动件受所述座板抵压时将所述第一车架锁定机构保持在锁定状态,在所述座板远离时释放所述第一车架锁定机构。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滑动安装于所述手把杆的第一滑动件,且所述第二车架锁定机构作用在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手把杆之间;
连接在所述前脚杆和所述后脚杆之间的折叠连杆;
滑动安装于所述折叠连杆第二滑动件;
铰接于所述后脚杆的联动杆,该联动杆的两端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铰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滑动件为设置在所述折叠连杆上的弧形孔,所述联动杆的底部通过销轴滑动安装在所述弧形孔内,所述儿童手推车收折过程中,所述销轴沿所述弧形孔引导所述联动杆运动;
或所述第二滑动件为第二滑套,所述联动杆的底部通过销轴与所述第二滑套铰接,所述儿童手推车收折过程中,所述第二滑套沿所述折叠连杆运动。
可选的,所述第一车架锁定机构包括:
第一锁定槽,设置在所述前脚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
锁钩,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第一锁定槽以保持所述前脚杆和所述底座的相对位置;
所述联动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一端为与所述锁钩联动的动作端,另一端为与座椅相作用的触发端;
所述联动件与所述锁钩的联动方式为:
所述联动件通过联动销轴与所述锁钩铰接,所述锁钩上设有供联动销轴穿设的联动销孔;
或所述联动件抵压在所述锁钩上;
或所述联动件通过中间部件与所述锁钩传动。
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
锁定工作腔,由所述底座内部中空形成且用于收容所述锁钩,所述锁定工作腔底部开放用于供所述锁钩与所述第一锁定槽相互作用;
滑道,贯穿设置在所述底座内且位于所述锁定工作腔的上方,所述联动件安装在所述滑道内且所述触发端自下而上探出所述底座,所述动作端自上而下探入所述锁定工作腔。
可选的,所述第二车架锁定机构包括:
第二锁定槽,开设在所述手把杆;
第二锁舌,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且具有锁定态和释锁态,锁定态下,所述第二锁舌进入所述第二锁定槽,释锁态下,所述第二锁舌退出所述第二锁定槽、以释放所述手把杆和所述第一滑动件的相对运动;
第二锁舌复位件,用于将所述第二锁舌保持在锁定态。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动件为第一滑套,该第一滑套的侧壁带有安装室,所述第二锁舌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室内,所述第二锁舌复位件作用在所述第二锁舌和安装室内壁之间。
可选的,所述手把杆为空心杆,内部为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安装有手把加长杆以形成所述可伸缩结构,所述手把加长杆滑动至相应位置时推动所述第二锁舌退出所述第二锁定槽;
所述手把加长杆伸入所述滑动腔的一端带有与所述第二锁舌作用的导向驱动面,该导向驱动面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舌进入释锁态。
可选的,所述手把杆和所述手把加长杆之间设有第三车架锁定机构,该第三车架锁定机构包括:
第三锁定槽,开设在所述手把杆靠近所述手把加长杆的一端;
第三锁舌,安装在所述手把加长杆上具有锁定态和释锁态,锁定态下,所述第三锁舌探出所述手把加长杆的表面以进入所述第三锁定槽,释锁态下,所述第三锁舌缩入所述手把加长杆表面以释放所述手把杆和所述手把加长杆相对运动;
第三锁舌复位件,用于将所述第三锁舌保持在锁定态;
第三锁舌拉线,滑动安装在所述手把加长杆内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锁舌进入释锁态。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铰接有提手,所述儿童手推车在收折状态下,所述前脚杆和所述手把杆分别从所述后脚杆的两相对侧向所述后脚杆靠拢,所述折叠连杆收纳在所述前脚杆与所述后脚杆之间,所述联动杆靠拢所述后脚杆,所述提手位于所述儿童手推车的顶部以供提拉所述儿童手推车。
可选的,所述座椅包括: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适配结构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安装;
所述座板,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
背板,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或所述座板上;
第一锁定机构,作用在所述座板和所述固定座之间、以保持所述座板和所述固定座的相对位置;
第二锁定机构,作用在所述背板和所述固定座或所述座板之间、以保持所述背板和所述固定座或所述座板的相对位置。
可选的,展开状态下,所述座板叠置在固定座上方,所述固定座具有相对的前缘和后缘,在所述固定座的后缘两侧设别带有第一固定耳,且所述第一固定耳延伸至座板上方、所述第一固定耳与所述座板、所述背板的相应部分相互扣合分别形成第一转动关节和第二转动关节。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
第一锁销,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座板中的一者上;
第一锁槽,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座板中的另一者上
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锁销进入或退出所述第一锁槽。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槽开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前缘部位;
所述座板由所述固定座的后缘向前缘延伸并探出所述固定座的前缘,探出部分形成扩展部,在所述扩展部的底侧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扩展部围成安装室,所述第一锁销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室内,所述安装室在正对所述第一锁槽的位置处留有锁销进出口,所述安装室内还设有作用于所述第一锁销并驱动所述第一锁销进入所述第一锁槽的弹性件;
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避让口,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锁销一体结构或分体固定安装,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避让口延伸至安装室外部。
可选的,所述座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固定耳,所述背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固定耳,座椅同侧中,所述第二固定耳和所述第三固定耳分别扣合在所述第一固定耳的两侧,三者并通过枢轴转动配合;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
第二锁销,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耳和所述第三固定耳中的一者上;
若干个第二锁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耳和所述第三固定耳中的另一者上
所述第二锁槽至少包括展开第二锁槽和收折第二锁槽,所述展开第二锁槽和所述收折第二锁槽之间通过弧形通道连通,在所述背板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锁销沿所述弧形通道运动,所述背板处于展开和收折状态下所述第二锁销相应的卡入所述展开第二锁槽和所述收折第二锁槽;
第二驱动件,滑动安装在所述背板上;
牵引索,连接在所述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锁销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销进入所述弧形通道。
可选的,所述第二锁槽开设在所在第一固定耳的径向;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锁销在第三固定耳的径向上移动以进入或退出第二锁槽;所述第二锁销包括:
牵引部,一端与所述牵引索连接,内部设有引导孔并通过所述引导孔套设在所述枢轴上;
销头,设置在所述牵引部背向所述牵引索的一端,且用于进入或退出所述第二锁槽。可选的,所述背板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驱动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槽内;
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由所述导向槽起延伸至各转动关节的附近,所述牵引索收容在所述引导槽内并联动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转动关节内的所述第二锁销。
可选的,在座椅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驱动件滑动安装在所述背板的中部,所述引导槽为两条,分布在所述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两侧,所述第二驱动件通过提拉所述牵引索同步驱动所述第一转动关节和所述第二转动关节内的第二锁销;
所述牵引索为一根,包括:
位于牵引索长度方向中部的提拉段,所述第二驱动件上开设有联动槽,所述提拉段穿过所述联动槽;
分别连接在所述提拉段两端的延伸段,各延伸段收容在对应的引导槽内;
分别与相应延伸段连接的工作段,所述工作段穿引进入对应侧的转动关节,并与转动关节内的所述第二锁销相连。
可选的,所述固定座、所述座板和所述背板中的一者上转动安装有前扶手杆,所述前扶手杆上设有用于保持所述前扶手杆空间位置的第三锁定机构;所述第三锁定机构包括:
第三锁销,滑动安装在所述前扶手杆上;
第三锁槽,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座板、背板中一者上;
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锁销进入或退出所述第三锁槽。
可选的,所述座椅还包括遮阳棚,所述背板的后侧设有安装腔;所述遮阳棚上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沿背板高度方向滑动插入所述安装腔;
所述滑动杆上排布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安装腔内滑动安装有锁定块,该锁定块卡入相应的定位槽以保持遮阳棚高度。
可选的,所述滑动杆平行设置有两根,两根滑动杆相向的一侧均设有多个所述定位槽,所述锁定块设有两个且设置在两根所述滑动杆之间,所述两个锁定块背向运动以进入对应的定位槽或相向运动以退脱出对应的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两个所述锁定块之间还设有压簧,所述压簧用于驱动所述两个锁定块背向运动;所述两个锁定块上均设有拨钮,所述拨钮用于驱动所述锁定块进入或退出所述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定位槽在所述背板的高度方向上的一侧壁为导向斜壁,所述导向斜壁用于在所述滑动杆沿着所述背板高度方向移动时驱动所述锁定块退出所述定位槽。
可选的,所述背板的后侧设有固定板,该固定板与所述背板相互扣合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所述拨钮经由所述条形孔延伸出所述固定板。
可选的,所述遮阳棚还包括:
横杆,所述横杆的轴向端面设有第一棘齿;
所述滑动杆,与所述横杆固定连接;
棚杆座,转动安装于所述横杆上,所述棚杆座上带有与所述第一棘齿相啮合的第二棘齿,用于保持所述棚杆座的转动角度;
棚体,固定于所述棚杆座;
棘齿压簧,作用在所述横杆和所述棚杆座之间,保持所述第一棘齿和所述第二棘齿相互抵紧。
可选的,所述横杆的一端螺纹配合有中心轴,所述棚杆座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所述中心轴上的端部设有压帽,所述棘齿压簧抵压在所述压帽和所述棚杆座之间。
可选的,所述棚杆座包括:
主动棚杆座,与所述横杆沿中心轴的轴向相抵,所述第二棘齿分布在所述主动棚杆座的一侧,所述主动棚杆座的另一侧分布有第三棘齿;
从动棚杆座,与所述主动棚杆座背向所述横杆的一侧相抵,所述从动棚杆座上该设有与所述第三棘齿相啮合的第四棘齿;
所述棘齿压簧一端与所述压帽相抵,另一端与所述从动棚杆座背向所述主动棚杆座的一侧相抵;
所述棚体固定在所述从动棚杆座上。
可选的,所述压帽和所述横杆的距离为工作距离,所述工作距离包括所述主动棚杆座在所述中心轴的轴向宽度,所述从动棚杆座在所述中心轴的轴向宽度,以及配合余量;
当所述第一棘齿和所述第二棘齿啮合且所述第三棘齿和所述第四棘齿啮合时,所述配合余量释放在所述压帽和所述从动棚杆座之间;
当所述从动棚杆座受到驱动时,所述配合余量释放在所述主动棚杆座和所述从动棚杆座之间;
当所述主动棚杆座受到驱动时,所述配合余量释放在所述主动棚杆座和所述横杆之间。
可选的,使用状态下,所述棚体由所述从动棚杆座向座椅前侧延伸,所述主动棚杆座上还安装有向座椅后侧延伸的扩展棚体。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可拆卸的座椅提高儿童手推车的适应性,在展开状态下,座椅能够按需调整,方便操作;在收折状态下,座椅可以拆卸,减小体积;更重要的是车架的锁定机构通过座椅的状态触发,能够充分利用车架部件的运动关系来切换锁定机构的不同状态,提高部件的利用率,更保证车架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意外释锁,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儿童手推车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儿童手推车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儿童手推车联动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儿童手推车第一车架锁定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儿童手推车手把杆和手把加长杆配合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儿童手推车第三车架锁定机构爆炸示意图;
图8-1为一实施例中用于儿童手推车的座椅的示意图;
图8-2为图8-1中座椅中的转动关节放大示意图;
图8-3为图8-1中座椅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8-4为图8-3中座椅省略第一锁定机构的盖板的示意图;
图8-5为图8-4中座椅的第一锁定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8-6为为图8-1中座椅省略背板示意图;
图8-7为图8-6中的座椅第二锁定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8-8为另一实施例中座椅安装有前扶手杆示意图;
图8-9为图8-8中座椅第二驱动件和牵引索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8-10为图8-8中座椅的前扶手杆内部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8-11为图8-10中座椅的第三锁定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9-1为一实施例中座椅的示意图;
图9-2为图9-1中座椅的背面示意图;
图9-3为图9-2中的座椅省略固定板后的示意图;
图9-4为图9-3中的座椅的安装腔内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9-5为一实施例中座椅的遮阳棚爆炸图;
图9-6为图9-中座椅的遮阳棚的配合关系放大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固定座;10、适配结构;11、第一转动关节;12、第二转动关节;13、第一固定耳;14、前缘;15、后缘;
2、座板;21、扩展部;22、第二固定耳;
3、背板;31、第三固定耳;32、导向槽;33、引导槽;331、防脱结构;34、固定板;341、安装腔;342、条形孔;
4、第一锁定机构;41、第一锁销;42、第一锁槽;43、第一驱动件;44、盖板;
5、第二锁定机构;51、第二锁销;511、牵引部;512、销头;513、引导孔;52、第二锁槽;53、弧形通道;54、第二驱动件;541、提拉部;542、联动槽;55、牵引索;
6、前扶手杆;61、第三锁定机构;611、第三锁销;612、第三驱动件;613、扶手安装部;
7、遮阳棚;71、滑动杆;711、定位槽;712、导向斜壁;72、锁定块;721、拨钮;73、压簧;74、横杆;741、第一棘齿;75、棚杆座;751、主动棚杆座;752、第二棘齿;753、第三棘齿;754、第四棘齿;755、从动棚杆座;76、棚体;761、扩展棚体;77、棘齿压簧;78、中心轴;781、压帽;
8、车架;81、后脚杆;811、后脚座;812、联动槽;82、前脚杆;83、手把杆;831、底座;8311、锁定工作腔;8312、滑道;8313、防脱件;8314、引导件;832、滑动腔;833、手把加长杆;8331、导向驱动面;84、联动组件;841、第一滑动件;8411、安装室;842、折叠连杆;8421、限位挡片;843、第二滑动件;844、联动杆;8441、保护垫块;85、提手;
91、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1、第一锁定槽;912、锁钩;9121、联动销孔;913、联动件;9131、动作端;9132、触发端;9133、限位挡边;92、第二车架锁定机构;921、第二锁定槽;922、第二锁舌;9221、第二锁舌斜面;93、第三车架锁定机构;931、第三锁定槽;932、第三锁舌;933、第三锁舌拉线;934、引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公开了儿童手推车,包括车架8,车架8包括后脚杆81以及分别与后脚杆81转动配合的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车架8具有展开以及收折状态,后脚杆81、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三者之间连接有用于切换车架状态的联动组件84,手把杆83上设有用于安装座椅的底座831,座椅包括相互转动安装的固定座1和座板2,固定座1上设有与底座831相应的适配结构10;
在手把杆83和前脚杆82之间设有将车架8保持在展开状态的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底座831上活动安装有联动件913,联动件913受座板2抵压时将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保持在锁定状态,在座板2远离时释放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可拆卸的座椅提高儿童手推车的适应性,在展开状态下,座椅能够按需调整,方便操作,例如图1中所示的座椅可以反向安装,从图中不难看出,因为适配结构10和底座831的形状,座椅也能正向安装,当座椅反向安装时,后脚座811还提供了给儿童使用的脚踏,操作灵活,舒适便捷;
在收折状态下,座椅可以拆卸,减小体积;更重要的是车架的锁定机构通过座椅的状态触发,能够充分利用车架部件的运动关系来切换锁定机构的不同状态,提高部件的利用率,更保证车架了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意外释锁,提高了安全性能。
在车架的设计上,参考图1至2的公开的实施例,车架8包括后脚杆81以及分别与后脚杆81转动配合的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车架8具有展开以及收折状态,后脚杆81、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三者之间连接有用于切换车架8状态的联动组件84,在手把杆83和前脚杆82之间设有将车架8保持在展开状态的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手把杆83上设有用于安装座椅的底座831,底座831上活动安装有联动件913,联动件913受座椅抵压时将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保持在锁定状态,在座椅脱离时释放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
在手把杆83和联动组件84之间设有将车架8保持在展开状态的第二车架锁定机构92;手把杆83为可伸缩结构,且在伸缩过程中释放第二车架锁定机构92。
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的作用在于确定手把杆83和前脚杆82的空间位置关系。原理上,手把杆83、前脚杆82以及前脚杆82三者转动配合,因此,手把杆83、前脚杆82以及前脚杆82可能同轴铰接,也可能手把杆83、前脚杆82以及前脚杆82中任意两者铰接,另一者铰接在前两者的任意一者上来实现三者的转动配合。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为了约束手把杆83、前脚杆82的相对位置,相应的需要根据不同的设置来调整锁定方式,因为在车架8收折或展开过程中,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产生的相对转动可以是相对枢轴而言的角度上的变化,还可能是空间距离上的原理或靠近。当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的相对运动体现为角度上变化时,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需要锁定两者的转动关系;当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的相对运动体现为距离变化时,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需要锁定两者的空间位置。
同时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通过联动件913与座椅实现联动,能够根据座椅的空间位置来触发动作。联动的设计为更复杂的功能提供了结构基础,例如当儿童乘坐在儿童手推车上时,车架8无法从展开状态进入收折状态,保证了儿童的安全;再例如当收折座椅时自动解锁车架8,方便收折过程,改善用户体验等。
本实施例中的车架8除了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外,还通过第二车架锁定机构92保持锁定状态,提高了安全性。第二车架锁定机构92并非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的简单冗余重复,而是在车架8的另一位置实现锁定,即手把杆83和联动组件84之间。联动组件84作为实现车架8变形的重要传动部件,第二车架锁定机构92设置在此能够在相同材料、结构的前提下,获得更大的锁定力矩,从而保证车架8的安全。
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和第二车架锁定机构92来确定车架8的空间状态,其中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通过座椅的空间状态触发联动,第二车架锁定机构92通过可伸缩的手把杆83触发联动,能够充分利用车架8部件的运动关系来切换锁定机构的不同状态,提高部件的利用率;更重要的是,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和第二车架锁定机构92可以互为二道锁,从而保证车架8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意外释锁,提高了安全性能。
本申请中所表述的前脚杆82和后脚杆81指代的童车正向推行时的前后关系,并不局限于绝对方向上的前后,例如当用户站立于童车后方,对手把杆83施加拉力以驱动童车后退时,前脚杆82就位于后脚杆81行进方向上的后侧。
在车架8的具体设置上,参考图2至3公开的实施例中,联动组件84包括:
滑动安装于手把杆83的第一滑动件841,且第二车架锁定机构92作用在第一滑动件841和手把杆83之间;
连接在前脚杆82和后脚杆81之间的折叠连杆842;
滑动安装于折叠连杆842第二滑动件843(参考图3);
铰接于后脚杆81的联动杆844,该联动杆844的两端还分别与第一滑动件841和第二滑动件843铰接。
联动组件84用于联动后脚杆81、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三者的运动关系,从而实现车架8的展开和折叠。从连接关系看,联动组件84的设置提供了各部件的运动行程和运动轨迹的限制。本实施例中的车架8收折和展开的动作主要通过联动杆844同步后脚杆81、前脚杆82以及手把杆83。当手把杆83运动时,会带动第一滑动件841的相对运动;第一滑动件841的运动会驱动联动杆844运动,联动杆844铰接于后脚杆81上,一端的运动会导致另一端的随动从而导致第二滑动件843的运动;第二滑动件843的运动会导致折叠连杆842运动,折叠连杆842连接在前脚杆82和后脚杆81之间从而导致前脚杆82和后脚杆81的相对运动;因此在本实施例的童车车架8中,杆件能够相互制动,从而实现了车架8的同步收折或展开,而收折或展开过程中各杆件位置、连接等关系的变化通过第一滑动件841和第二滑动件843释放,保证了车架8稳定性的同时优化了车架8变化的过程。
本申请中所表述的距离,角度,长度,以及比例等都是在运动关系简图的基础上的,例如假设联动杆844为弯曲的异形部件时,联动杆844的长度为两端连接直线的长度;再例如联动杆844摆动角度的描述中,摆动角度所指的联动杆844两端实际与其他部件铰接的作用点之间的连线所摆动的角度,其余同理。
参考图3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滑动件843为设置在折叠连杆842上的弧形孔,联动杆844的底部通过销轴滑动安装在弧形孔内,儿童手推车收折过程中,销轴沿弧形孔引导联动杆844运动。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滑动件843也可以设置为第二滑套,联动杆844的底部通过销轴与第二滑套铰接,儿童手推车收折过程中,第二滑套沿折叠连杆842运动。
第二滑动件843的作用是释放联动杆844和折叠连杆842之间的运动行程,因此弧形孔和滑套的作用是相似的,在不同的设计中可以根据两者的不同优点进行按需选择。例如弧形孔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方便,易于组装的优点;滑套具有连接强度高,对于滑动部分的压力小等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后脚杆81为杆件一体弯曲成型,通过后脚座811实现与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的转动配合,与后脚杆81的发现连接关系的联动组件84的各部件均连接在后脚座811上,未与后脚杆81的杆体发生直接连接。后脚座811上设有避让联动杆844的联动槽812,且在联动槽812内设置有联动杆844和后脚座811的铰接孔(图未示)。
在锁定机构的工作过程中,参考图4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包括:
第一锁定槽911,设置在前脚杆82靠近底座831的一端;
锁钩912,一端转动安装在底座831上,另一端能够进入或退出第一锁定槽911以保持前脚杆82和底座831的相对位置;
联动件913,滑动安装在底座831上,且一端为与锁钩912联动的动作端9131,另一端为与座椅相作用的触发端9132;
联动件913与锁钩912的联动方式为:
联动件913通过联动销轴与锁钩912铰接,锁钩912上设有供联动销轴穿设的联动销孔9121;
或联动件913抵压在锁钩912上;
或联动件913通过中间部件与锁钩912传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槽911为管槽前脚杆82的横杆,锁钩912进入第一锁定槽911即与勾住横杆实现锁定,退出第一锁定槽911即释放横杆实现解锁。锁钩912进入第一锁定槽911时,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之间的相对位置被锁定。在图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手把杆83、前脚杆82以及后脚杆81同轴铰接,因此在车架8收折的过程中,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相邻的端面会相互远离,进入第一锁定槽911的锁钩912能够遏制该运动趋势,从而实现锁定。锁钩912实际上具有三个端部,分别与底座831转动连接,与联动件913联动以及与第一锁定槽911接触的锁钩912头部。当联动件913对锁钩912产生驱动时,锁钩912以与底座831转动连接处为转动轴线转动,从而实现锁钩912头部进入或退出第一锁定槽911。在实际产品中,还可以设计弹性件以将锁钩912保持在退出第一锁定槽911的状态,以满足自动解锁,弹性件可以设计为多种形式,例如抵压在锁钩912和底座831之间的压簧,或抵压在联动件913和底座831之间的压簧,或牵拉在锁钩912和底座831之间的拉簧,或牵拉在联动件913和底座831之间的拉簧等等。
联动件913作为锁钩912的触发部件,需要稳定的运动状态限制。在一实施例中,底座831包括:
锁定工作腔8311,由底座831内部中空形成且用于收容锁钩912,锁定工作腔8311底部开放用于供锁钩912与第一锁定槽911相互作用;
滑道8312,贯穿设置在底座831内且位于锁定工作腔8311的上方,联动件913安装在滑道8312内且触发端9132自下而上探出底座831,动作端9131自上而下探入锁定工作腔8311。
锁定工作腔8311为锁钩912实际活动的空间,将活动的锁钩912设置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能够避免外界异物对锁钩912活动产生影响,也可以避免夹手间隙的可能。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锁钩912部分探出锁定工作腔8311以实现与第一锁定槽911的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槽911可以延伸至锁定工作腔8311内部以实现与锁钩912的配合。
滑道8312在图中为贯穿底座831且连通底座831上部空间和锁定工作腔8311的通道,滑道8312为联动件913提供滑动引导,以提高滑动件运动的稳定性。在图中所示的方案中,滑道8312的形状与联动件913互补,顶部还设有防止联动件913向上脱出滑道8312的防脱件8313,在锁定工作腔8311内还收容有引导件8314。引导件8314的作用在于在锁定工作强这个相对空旷的环境内,约束锁钩912和联动件913的工作路径,提高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的稳定性。
联动件913在滑动方向上延伸外,还在滑动方向的两侧延伸出限位挡边9133,该设计可以在保证联动件913约束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对滑道8312的精度要求,降低生产成本。
参考图5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二车架锁定机构92包括:
第二锁定槽921,开设在手把杆83;
第二锁舌922,安装在第一滑动件841上且具有锁定态和释锁态,锁定态下,第二锁舌922进入第二锁定槽921,释锁态下,第二锁舌922退出第二锁定槽921、以释放手把杆83和第一滑动件841的相对运动;
第二锁舌复位件(图未示),用于将第二锁舌922保持在锁定态。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841为第一滑套,该第一滑套的侧壁带有安装室8411,第二锁舌922滑动设置在安装室8411内,第二锁舌复位件作用在第二锁舌922和安装室8411内壁之间。
第二锁舌922的作用在于阻止手把杆83和第一滑动件841的相对运动,联动组件84的运动需要通过第一滑动件841在手把杆83上的运动来释放,因此第二锁舌922能够阻止车架8在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之间切换。在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锁舌922的运动方向与第一滑动件841的滑动方向垂直,从而获得更大的锁止力矩;
安装室8411用于收容第二锁舌922并为第二锁舌复位件提供安装空间,更重要的是,安装室8411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内部环境,该设计有两个层次的优点,第一个层次为物理上的隔绝,安装室8411隔绝了外部环境中的杂质异物,避免了第二锁舌922收到干涉的情况;第二个层次为解锁关系上的先后,第二锁舌922收容在安装室8411内,用户需要按照预设的解锁顺序才能实现对第二锁舌922的操作,为安全设计提供了结构基础。例如可以设计为只有当车架8上未乘坐儿童时才能触发解锁动作的形式来保障安全。
在手把杆83的具体设置上,参考图5至6公开的实施例中,手把杆83为空心杆,内部为滑动腔832,滑动腔832内滑动安装有手把加长杆833以形成可伸缩结构,手把加长杆833滑动至相应位置时推动第二锁舌922退出第二锁定槽921;
手把加长杆833伸入滑动腔832的一端带有与第二锁舌922作用的导向驱动面8331,该导向驱动面8331用于驱动第二锁舌922进入释锁态。
滑动腔832为手把加长杆833提供了滑动轨迹的约束,配合第二锁舌922与手把加长杆833互动方向均在夹角,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手把加长杆833在滑动至相依位置时会与第二锁舌922相互作用,从而驱动第二锁舌922退出第二锁定槽921。具体的,参考图示方案,手把加长杆833的导向驱动面8331会驱使第二锁舌922远离手把加长杆833的滑动轴线,从而退出第二锁定槽921。
在手把加长杆833和手把杆83的锁定管关系上,参考图7公开的实施例中,手把杆83和手把加长杆833之间设有第三车架锁定机构93,该第三车架锁定机构93包括:
第三锁定槽931,开设在手把杆83靠近手把加长杆833的一端;
第三锁舌932,安装在手把加长杆833上具有锁定态和释锁态,锁定态下,第三锁舌932探出手把加长杆833的表面以进入第三锁定槽931,释锁态下,第三锁舌932缩入手把加长杆833表面以释放手把杆83和手把加长杆833相对运动;
第三锁舌复位件(图未示),用于将第三锁舌932保持在锁定态;
第三锁舌拉线933,滑动安装在手把加长杆833内且用于驱动第三锁舌932进入释锁态。
图示的技术方案中,第三锁舌932和第二锁舌922的作用类似,都是通过在部件运行的方向上形成一个止动点从而实现锁定。在具体的配合关系上,第三锁舌932探出手把加长杆833的表面以进入第三锁定槽931,此时手把加长杆833的运动趋势同时第三锁舌932和第三锁定槽931的相抵实现遏制。在锁定的保持和解锁上,第三锁舌复位件和第三锁舌拉线933成组设置,第三锁舌拉线933用于驱动第三锁舌932克服第三锁舌复位件的作用力来退出第三锁定槽931。
在实际产品中,因为尺寸和操作方便的原因,在手把加长杆833的内部还设有引导槽934,用于改变拉线的运动方向,例如向手把握持方向延伸,以方便用户在手把握持部位就能实现对第三锁舌932的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锁舌932和第二锁舌922会发生相对接触。当第二锁舌922在导向驱动面8331的作用下推出第二锁槽时,可能会与第二锁槽的槽壁仍有一定的干涉,造成第一滑动件841滑动不畅等影响用户体验的情况。本实施例通过第三锁舌932和第二锁舌922的相互对正的位置,从而利用第三锁舌复位件的驱动力将第三锁舌932抵压在第二锁舌922上,将第二锁舌922进一步抵推至安装室8411内,避免了第二锁舌922和第二锁槽的槽壁的干涉。同时第三锁舌932的头部能够设置相应的倒角,以避免与第二锁槽的槽壁的干涉。
或者如图5中所示,第二锁舌922表面自身设置较小的第二锁舌斜面9221,以避免在释锁状态下与第二锁槽的槽壁仍有一定的干涉的问题。
在实际产品中,折叠连杆842上自身设有限位挡片8421,限位挡片8421能够限制折叠连杆842的展开程度,当展开到位后,限位挡片8421会与折叠连杆842中的一者相抵,在图中所示的方案中,限位挡片8421安装在折叠连杆842靠近前脚杆82的一者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挡片8421也可以设置在折叠连杆842的另一者上。
在收折过程中,联动杆844的底部会向折叠连杆842靠拢,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碰撞和限制折叠连杆842的最大折叠行程,联动杆844底部安装有保护垫块8441,保护垫块8441设有突出的软垫用于与折叠连杆842相抵。
在车架8的整体收折形态上,在一实施例中,底座831上铰接有提手85,儿童手推车在收折状态下,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分别从后脚杆81的两相对侧向后脚杆81靠拢,折叠连杆842收纳在前脚杆82与后脚杆81之间,联动杆844靠拢后脚杆81,提手85位于儿童手推车的顶部以供提拉儿童手推车。
当车架8处于收折状态下,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分别从后脚杆81的两相对侧向后脚杆81贴靠,此时底座831为车架8的最高位置,提手85安装在此处能够方便用户提拉。更重要的是,在车架8的收折过程中,当第一车架锁定机构91和第二车架锁定机构92解锁后,用户只需要向上提拉提手85,在重力的作用下,前脚杆82和手把杆83分别从后脚杆81的两相对侧向后脚杆81靠拢,自动完成收折过程。
在座椅和车架的联动关系上,参考图8-1公开的实施例中,座椅包括:
固定座1,用于与儿童手推车可拆卸连接,且固定座1上设有与儿童手推车的车架相应的适配结构10;
座板2,转动安装在固定座1上;
背板3,转动安装在固定座1或座板2上;
第一锁定机构4,作用在座板2和固定座1之间、以保持座板2和固定座1的相对位置;
第二锁定机构5,作用在背板3和固定座1或座板2之间、以保持背板3和固定座1或座板2的相对位置。
座板2和背板3,转动安装在固定座1上,当三者保持转动安装时,具有多种装配方式,例如座板2和背板3中一者与固定座1保持转动安装,另一者转动安装在固定座1或者与固定座1保持转动安装的一者上;再例如如图中所示的三者同轴铰接,或者其他多种方式。
在座椅自身的收折和展开过程中,通过独立的第一锁定机构4和第二锁定机构5来分别实现座板2和背板3的锁定,同时因为固定座1的可拆卸连接,因此在某些特定的场合中,座椅本身能够拆卸以实现更好的车架收折效果。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优化座椅的结构,实现了更为规整的童车收折造型。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通过收折座椅甚至拆卸座椅来实现更好的车架收折效果。对于产品设计开发而言,座椅的收折动作可以用于联动车架折叠或者起到触发某个锁定机构的作用或者起到二道锁的作用,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扩展了产品的设计范围。
在具体的配合关系上,在一实施例中,座板2具有与固定座1相抵靠的展开状态和相对转动分离的收折状态;固定座1的两相对侧设有同轴线布置的第一转动关节11和第二转动关节12,座板2、背板3均通过第一转动关节11和第二转动关节12与固定座1转动安装。
座板2作为主要承受重量的部件,需要稳定的支撑,因此在展开状态的座板2与固定座1相抵靠来实现受力,保证的儿童等乘客的安全性。固定座1在两侧设置第一转动关节11和第二转动关节12,在转动关系上,因为第一转动关节11和第二转动关节12为同轴线设置,因此两者相互补强,提高了座板2、背板3以及固定座1的连接关系。在实际产品中,固定座、座板2、以及背板3可以设置为同轴铰接。在进入收折状态下,背板3和座板2可能相互靠近也可能相互远离,具体的收折过程可以根据不同的车架收折关系设置。
在展开的形态上,参考图8-1至图8-2公开的实施例中,展开状态下,座板2叠置在固定座1上方,固定座1具有相对的前缘14和后缘15,在固定座1的后缘15两侧设别带有第一固定耳13,且第一固定耳13延伸至座板2上方、第一固定耳13与座板2、背板3的相应部分相互扣合分别形成第一转动关节11和第二转动关节12。
座椅从空间形态上来看,背板3与座板2相邻的位置最适宜设置转动关节,方便实现座椅的收折和展开。固定座1本体设置在座板2的下方,用于承托座板2即乘客的重量,同时第一固定耳13延伸至座板2上方,方便实现配合关系。因此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案具有强度高,收折过程顺畅,收折状态下体积小等优点。
座椅的安全性除了需要较好的承载能力外,稳定的空间位置也是很重要的。参考图8-3至图8-5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4包括:
第一锁销41,滑动安装在固定座1和座板2中的一者上;
第一锁槽42,设置在固定座1和座板2中的另一者上
第一驱动件43,用于驱动第一锁销41进入或退出第一锁槽42。
第一锁销41进入第一锁槽42后,座板2和固定座1之间被相互锁定,即座板2不能相对座板2运动,从而保证座板2稳定的空间位置。第一驱动件43方便用户操作第一锁销41。从设计原理上,第一驱动件43能够实现锁销设计在一个封闭空间内,让用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无法接触到锁销,从而避免了夹手间隙的可能。
在第一锁定机构4的设计位置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锁槽42开设在固定座1的前缘14部位;座板2由固定座1的后缘15向前缘14延伸并探出固定座1的前缘14,探出部分形成扩展部21,在扩展部21的底侧固定有盖板44,盖板44与扩展部21围成安装室,第一锁销41滑动设置在安装室内,安装室在正对第一锁槽42的位置处留有锁销进出口(图未示),安装室内还设有作用于第一锁销41并驱动第一锁销41进入第一锁槽42的弹性件(图未示);
盖板44上开设有避让口,第一驱动件43与锁销一体结构或分体固定安装,第一驱动件43的至少一部分经由避让口延伸至安装室外部。
盖板44起到了保护第一锁销41的作用。座板2和固定座1以座板2的后缘15以相对转动的转轴,而第一锁槽42开设在固定座1的前缘14,相比其他位置,远离转轴的锁定机构能够在相同材料的情况下提供更大的锁定力矩,避免意外解锁的可能。第一锁定机构4还设有用于将第一锁销41保持在第一锁槽42的弹性件,确保座板2的安全性。
本申请中的座椅的座板2、背板3以及固定座1三者能相互转动,因此转动关系的设计非常重要。参考图8-2公开的实施例中,座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固定耳22,背板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固定耳31,座椅同侧中,第二固定耳22和第三固定耳31分别扣合在第一固定耳13的两侧,三者并通过枢轴转动配合。
座板2、背板3以及固定座1三者通过相互扣合的固定耳形成配合关系。本实施例的单个转动关节中,第二固定耳22和第三固定耳31分别扣合在第一固定耳13的两侧。
在空间的形态上,固定座1位于三者的最下层,但是固定座的后缘15向座板2的上方延伸形成两个第一固定耳13,座板2自身的后缘延伸形成两个第二固定耳22,背板自身的底缘延伸形成两个第三固定耳31。在单个转动关节上,第一固定耳13,第二固定耳22以及第三固定耳31相互扣合形成转动关节。在实际产品中,扣合顺序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第一固定耳13和第三固定耳31分别扣合在第二固定耳22的两侧,在例如第一固定耳13和第二固定耳22分别扣合在第三固定耳31的两侧等等,上述变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基础上很容易得到的变形,因此应认为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同样的,固定耳和本体之间不一定为一体材料形成,例如图中所示的方案中,背板3与第三固定耳31为可拆卸安装。具体安装方式的不同,应当认为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转动关节能够为座板2、背板3以及固定座1三者提供稳定的转动配合,实际使用中的空间位置确定依靠第二锁定机构5实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锁定机构5包括:
第二锁销51,滑动安装在第一固定耳13和第三固定耳31中的一者上;
若干个第二锁槽52,设置在第一固定耳13和第三固定耳31中的另一者上
第二锁槽52至少包括展开第二锁槽52和收折第二锁槽52,展开第二锁槽52和收折第二锁槽52之间通过弧形通道53连通,在背板3相对固定座1转动过程中第二锁销51沿弧形通道53运动,背板3处于展开和收折状态下第二锁销51相应的卡入展开第二锁槽52和收折第二锁槽52;
第二驱动件54,滑动安装在背板3上;
牵引索55,连接在第二驱动件54和第二锁销51之间、用于驱动第二锁销51进入弧形通道53。
当第二锁销51进入弧形通道53时,第一固定耳13和第三固定耳31能够以枢轴为转动轴线转动,即背板3和固定座1能相互转动,第二锁销51通过弧形通道53释放运动行程;当第二锁销51进入任一个第二锁槽52时,第二锁销51所在的第二锁槽52的槽壁会与第二锁销51相抵,从而遏制背板3和固定座1相互转动的运动趋势,实现背板3和固定座1的锁止。
在实际产品中,第二驱动件54可选多个安装位置,例如靠近用户推手附近的背板3顶部,再例如靠近第一锁定机构4附近,又例如靠近转动关节附近等等,牵引索55的设置为第二驱动件54的灵活布置提供的结构基础,在一些产品中,第二驱动件54可能又车架的某零件担任,在收折和展开过程中同步实现第二锁定机构5的锁定和释锁。
在第二锁定机构5的具体锁定动作设置上,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锁槽52开设在所在第一固定耳13的径向;第二驱动件54驱动第二锁销51在第三固定耳31的径向上移动以进入或退出第二锁槽52;第二锁销51包括:
牵引部511,一端与牵引索55连接,内部设有引导孔513并通过引导孔513套设在枢轴上;
销头512,设置在牵引部511背向牵引索55的一端,且用于进入或退出第二锁槽52。
牵引部511作为主体部件,为销头512的移动提供了基础。在实际产品中,牵引部511上设有引导孔513,枢轴穿设其中,引导孔513以枢轴为引导部件约束牵引部511的移动,从而保证第二锁销51只能实现牵引索55轴向的运动。相较于其他的锁定形式,径向锁定能够提供较大的锁定力矩,同时通过第二锁槽52的槽壁设计,可以实现多种功能。例如槽壁设计为引导面,可以实现背板3展开到位不需要触发第二驱动件54就能实现自动锁定等改善用户体验的功能。
在第二驱动件54的设计上,参考图8-8至图8-9公开的实施例中,背板3上开设有导向槽32,第二驱动件54滑动安装在导向槽32内;
背板3上开设有与导向槽32相连通的引导槽33,引导槽33由导向槽32起延伸至各第三固定耳31,即转动关节的附近,牵引索55收容在引导槽33内并联动第二驱动件54和转动关节内的第二锁销51。
牵引索55只能传递自身轴向的应力,当施加作用力方向与自身轴向不一致时,就会发生位移和形变。引导槽33的设计可以调整牵引索55的受力方向,提高了第二驱动件54安装的灵活性,为座椅整体设计以及和不同车架配套设计都提供了结构基础。如图中所示,引导槽33内设有防止牵引索55脱出的防脱结构331。
在一实施例中,在座椅宽度方向上,第二驱动件54滑动安装在背板3的中部,引导槽33为两条,分布在第二驱动件54的两侧,第二驱动件54通过提拉牵引索55同步驱动第一转动关节11和第二转动关节12内的第二锁销51;
牵引索55为一根,包括:
位于牵引索55长度方向中部的提拉段,第二驱动件54上开设有联动槽542,提拉段穿过联动槽542;
分别连接在提拉段两端的延伸段,各延伸段收容在对应的引导槽33内;
分别与相应延伸段连接的工作段,工作段穿引进入对应侧的转动关节,并与转动关节内的第二锁销51相连。
通过单个第二驱动件54实现两个第二锁定机构5的同步解锁,能够在保证锁定强度的同时不增加用户的操作成本。牵引索55设置为一根的优点在于便于装配,牵引索55通过收到提拉沿着引导槽33移动,从而牵拉两侧的第二锁定机构5中的第二锁销51实现解锁。图中,第二驱动件54上还设有用于均匀受力的提拉牵引索55的提拉部541,联动槽542设置在提拉部541上,联动槽542上也设有相应的防脱结构331。在一些实际产品中,牵引索55的设置形式可能出现变形,例如牵引索55变为左右独立的两根,在中部连接至第二驱动件54上,该设计与本实施例中同理,应理解为本实施的技术方案的等同替换。
参考图8-10至图8-11公开的实施例中,固定座、座板2和背板3中的一者上转动安装有前扶手杆6,前扶手杆6上设有用于保持前扶手杆6空间位置的第三锁定机构61;第三锁定机构61包括:
第三锁销611,滑动安装在前扶手杆6上;
第三锁槽(图未示),设置在固定座、座板2、背板3中一者上;
第三驱动件612,用于驱动第三锁销611进入或退出第三锁槽。
在图中所示实施例中,固定座、座板2和背板3三者铰接处设有扶手安装部613,前扶手杆6自身为U形且通过开口两端与扶手安装部613铰接,第三锁定机构61设置在前扶手杆6和扶手安装部613的铰接处。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锁销611滑动安装在前扶手杆6内,滑动方向为前扶手杆6和扶手安装部613铰接轴的径向,且能够部分探入扶手安装部613内从而实现前扶手杆6和扶手安装部613转动配合的锁止,第三驱动件612贯穿并滑动安装在前扶手杆6的侧壁上,一端在前扶手杆6的内部与第三锁销611联动,一端探出前扶手杆6的侧壁供用户操作。第三锁销611上设有引导坡面,第三驱动件612在前扶手杆6的内部的一端与引导坡面配合,以驱动第三锁销611克服第三弹性件的弹力朝向前扶手杆6运动以退出扶手安装部613,此时前扶手杆6和扶手安装部613两者释锁且能相互转动。
在座椅的具体设置上,参考图9-1公开的实施例中,座椅包括活动安装于背板3的遮阳棚7,背板3的后侧设有安装腔341;遮阳棚7上设有滑动杆71,滑动杆71沿背板3高度方向滑动插入安装腔341;
滑动杆71上排布有多个定位槽711,安装腔341内滑动安装有锁定块72,该锁定块72卡入相应的定位槽711以保持遮阳棚7高度。
当滑动杆71在安装腔341内滑动时,会带动遮阳棚7相对座椅运动,从而实现遮阳棚7在高度方向上的调整,以实现不同的乘坐空间感受。遮阳棚7的高度依靠锁定块72和定位槽711之间的配合实现,当锁定块72卡入定位槽711时,滑动杆71相对背板3的运动受阻,遮阳棚7与座椅的相对位置锁定。
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可调节高度的遮阳棚7来实现多种功能,例如对不同体型的儿童的适配,再例如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中,也可以方便的调整遮阳棚7的位置,提升了使用过程中的便利性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滑动杆71的具体设置上,在一实施例中,滑动杆71平行设置有两根,两根滑动杆71相向的一侧均设有多个定位槽711,锁定块72设有两个且设置在两根滑动杆71之间,两个锁定块72背向运动以进入对应的定位槽711或相向运动以退脱出对应的定位槽711。
滑动杆71在数量上的增加能够提高遮阳棚7调整的稳定性。除了结构强度上的优势外,两根滑动杆71还能较单根滑动杆71提供定位平面,单根滑动杆71的设计中,遮阳棚7可能会以滑动杆71轴向为旋转轴线发生转动的趋势,而平行设置的两根滑动杆71可以遏制该运动趋势。尽管单根滑动杆71可以通过结构设计来克服上述问题,例如滑动杆71截面为非圆形等,但是平行设置的两根滑动杆71对遮阳棚7转动的遏制效果更好,稳定力矩更大,该优点随着两根滑动杆71之间的间距变大而增强。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两根滑动杆71上均设有定位槽711,因此能够提高定位的效果。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两根滑动杆71上均设有定位槽711还可以设计为其他形式。例如两根滑动杆71上的定位槽711为错位布置,而非对称布置,该设计的优点在于能够减小锁定块72在遮阳棚7调节高度的过程中两次锁定的间隔距离,提供更多的锁定位置,优化用户体验。
在锁定块72的驱动上,在一实施例中,两个锁定块72之间还设有压簧73,压簧73用于驱动两个锁定块72背向运动;两个锁定块72上均设有拨钮721,拨钮721用于驱动锁定块72进入或退出定位槽711。
压簧73实现锁定块72的自动锁定,拨钮721实现锁定块72的解锁动作,该设计的优点在于确保遮阳棚7在默认状态下为锁定状态,避免了意外的松动情况;同时压簧73提供解锁阈值,避免意外解锁。
在定位槽711和锁定块72的优化上,在一实施例中,定位槽711在背板3的高度方向上的一侧壁为导向斜壁712,导向斜壁712用于在滑动杆71沿着背板3高度方向移动时驱动锁定块72退出定位槽711。
导向斜壁712的设置能够使得在滑动杆71在受到沿着滑动方向的力时能够克服锁定块72的锁定效果,实现调整。具体的解锁阈值可以通过导向斜壁712与滑动杆71的滑动方向的夹角、导向斜壁712与锁定块72接触面的形状、导向斜壁712与锁定块72接触面的摩擦力大小等参数来设定,该设计在实际产品中有多种应用。例如图9-4中所示的,锁定槽的下侧壁为导向斜壁712,相应的锁定块72上也设有与导向斜壁712形状互补的斜面,该设计的优点在于当用户用力提拉遮阳棚7时,无需通过拨钮721驱动锁定块72就能实现滑动杆71的运动。遮阳棚7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自发的上提,因此该设计保证了锁定强度的同时兼顾了日常使用的方便。再例如其他的设计方案中,定位槽711的上下侧壁可以都设计为导向斜壁712,但是需要较大的驱动力才能实现锁定块72的退出,该设计的用意在于保护锁定块72,当遮阳棚7受到较大的应力时,能够保护性的缩回而不会损坏部件。具体的设置可以更具使用需要在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上进行简单的适应性修改。
在拨钮721的设置上,在一实施例中,背板3的后侧设有固定板34,该固定板34与背板3相互扣合形成安装腔341,固定板34上开设有条形孔342,拨钮721经由条形孔342延伸出固定板34。
固定板34起到了隔离外界和安装腔341的作用,因此用户或者儿童不会接触到安装腔341内的锁定块72和滑杆,避免了不必要的夹手间隙,提升了安全性。
在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中,在一实施例中,遮阳棚7还包括:
横杆74,横杆74的轴向端面设有第一棘齿741;
滑动杆71,与横杆74固定连接;
棚杆座75,转动安装于横杆74上,棚杆座75上带有与第一棘齿741相啮合的第二棘齿752,用于保持棚杆座75的转动角度;
棚体76,固定于棚杆座75;
棘齿压簧77,作用在横杆74和棚杆座75之间,保持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相互抵紧。
棘齿的作用在于锁定棚杆座75和横杆74相对角度,从而确定棚体76的状态。当用户用力驱动棚体76时,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之间会产生相对转动的趋势并在棘齿在作用下抵压棘齿压簧77,从而相互远离,当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远离至非啮合状态,棚杆座75和横杆74之间就能自由转动,从而调整遮阳棚7的空间位置。
在装配关系上,在一实施例中,横杆74的一端螺纹配合有中心轴78,棚杆座75转动安装在中心轴78上,中心轴78上的端部设有压帽781,棘齿压簧77抵压在压帽781和棚杆座75之间。
中心轴78在实际产品中由螺杆提供,中心轴78不仅仅是棚杆座75和横杆74的转动轴线,还是棚杆座75远离或靠近横杆74的引导件,在中心轴78的引导下,棚杆座75抵压棘齿压簧77远离横杆74或者受棘齿压簧77抵压贴靠横杆74。
在棚杆座75的具体设置上,在一实施例中,棚杆座75包括:
主动棚杆座751,与横杆74沿中心轴78的轴向相抵,第二棘齿752分布在主动棚杆座751的一侧,主动棚杆座751的另一侧分布有第三棘齿753;
从动棚杆座755,与主动棚杆座751背向横杆74的一侧相抵,从动棚杆座755上该设有与第三棘齿753相啮合的第四棘齿754;
棘齿压簧77一端与压帽781相抵,另一端与从动棚杆座755背向主动棚杆座751的一侧相抵;
棚体76固定在从动棚杆座755上。
通过棘齿的相互作用,实现当用户驱动主动棚杆座751与横杆74发生相对转动时,从动棚杆座755会一同转动;当用户驱动从动棚杆座755与横杆74发生相对转动时,主动棚杆座751不会与横杆74发生相对转动。该设计为调整遮阳棚7形态提供了机构基础。
在啮合关系上,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啮合,第三棘齿753和第四棘齿754啮合,两对棘齿啮合在一个固定的空间中,在相互转动的过程中,会产生主动和从动的效果。具体参考图9-5公开的实施例中,压帽781和横杆74的距离为工作距离,工作距离包括主动棚杆座751在中心轴78的轴向宽度,从动棚杆座755在中心轴78的轴向宽度,以及配合余量;
当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啮合且第三棘齿753和第四棘齿754啮合时,配合余量释放在压帽781和从动棚杆座755之间;
当从动棚杆座755受到驱动时,配合余量释放在主动棚杆座751和从动棚杆座755之间;
当主动棚杆座751受到驱动时,配合余量释放在主动棚杆座751和横杆74之间。
因为压帽781和横杆74的端面约束了工作距离,在工作距离一定且配合余量不足以释放两组棘齿时,配合余量的分配决定了棘齿的释放关系。
当从动棚杆座755受到驱动时,第三棘齿753和第四棘齿754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会相对远离,将配合余量释放在主动棚杆座751和从动棚杆座755之间,此时在棘齿压簧77的作用下,会使得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保持在啮合状态,因此主动棚杆座751与横杆74保持锁定,从动棚杆座755自身能够相对横杆74转动;
当主动棚杆座751受到驱动时,第一棘齿741和第二棘齿752产生相对运动趋势,会相对远离,将配合余量释放在主动棚杆座751和横杆74之间,为了得到配合余量,主动棚杆座751需要抵压从动棚杆座755来实现抵压棘齿压簧77,因此第三棘齿753和第四棘齿754会保持在啮合状态,因此主动棚杆座751与从动棚杆座755保持锁定,且主动棚杆座751与从动棚杆座755一同相对横杆74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使用状态下,棚体76由从动棚杆座755向座椅前侧延伸,主动棚杆座751上还安装有向座椅后侧延伸的扩展棚体761。
扩展棚体761向座椅后侧延伸靠近用户,因此用户可以方便在推行位置(童车后方)就可以调整后整个遮阳棚7的空间位置,同时用户还可以单独调节棚体76,因为棚体76安装在从动棚杆座755上,因此不会影响扩展棚体761的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儿童手推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后脚杆以及分别与所述后脚杆转动配合的前脚杆和手把杆,所述车架具有展开以及收折状态,所述后脚杆、前脚杆和手把杆三者之间连接有用于切换车架状态的联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杆上设有用于安装座椅的底座,所述座椅包括相互转动安装的固定座和座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与所述底座相应的适配结构;
在所述手把杆和前脚杆之间设有将所述车架保持在展开状态的第一车架锁定机构;所述底座上活动安装有联动件,所述联动件受所述座板抵压时将所述第一车架锁定机构保持在锁定状态,在所述座板远离时释放所述第一车架锁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包括:
滑动安装于所述手把杆的第一滑动件;
连接在所述前脚杆和所述后脚杆之间的折叠连杆;
滑动安装于所述折叠连杆第二滑动件;
铰接于所述后脚杆的联动杆,该联动杆的两端还分别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第二滑动件铰接;
所述第一车架锁定机构包括:
第一锁定槽,设置在所述前脚杆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
锁钩,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能够进入或退出所述第一锁定槽以保持所述前脚杆和所述底座的相对位置;
所述联动件,滑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一端为与所述锁钩联动的动作端,另一端为与座椅相作用的触发端;
所述联动件与所述锁钩的联动方式为:
所述联动件通过联动销轴与所述锁钩铰接,所述锁钩上设有供联动销轴穿设的联动销孔;
或所述联动件抵压在所述锁钩上;
或所述联动件通过中间部件与所述锁钩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手把杆和所述联动组件之间设有将所述车架保持在展开状态的第二车架锁定机构;所述手把杆为可伸缩结构,且在伸缩过程中释放所述第二车架锁定机构;所述第二车架锁定机构作用在所述第一滑动件和所述手把杆之间且包括:
第二锁定槽,开设在所述手把杆;
第二锁舌,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动件上且具有锁定态和释锁态,锁定态下,所述第二锁舌进入所述第二锁定槽,释锁态下,所述第二锁舌退出所述第二锁定槽、以释放所述手把杆和所述第一滑动件的相对运动;
第二锁舌复位件,用于将所述第二锁舌保持在锁定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把杆为空心杆,内部为滑动腔,所述滑动腔内滑动安装有手把加长杆以形成可伸缩结构,所述手把加长杆滑动至相应位置时推动所述第二锁舌退出所述第二锁定槽;
所述手把加长杆伸入所述滑动腔的一端带有与所述第二锁舌作用的导向驱动面,该导向驱动面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舌进入释锁态;
所述手把杆和所述手把加长杆之间设有第三车架锁定机构,该第三车架锁定机构包括:
第三锁定槽,开设在所述手把杆靠近所述手把加长杆的一端;
第三锁舌,安装在所述手把加长杆上具有锁定态和释锁态,锁定态下,所述第三锁舌探出所述手把加长杆的表面以进入所述第三锁定槽,释锁态下,所述第三锁舌缩入所述手把加长杆表面以释放所述手把杆和所述手把加长杆相对运动;
第三锁舌复位件,用于将所述第三锁舌保持在锁定态;
第三锁舌拉线,滑动安装在所述手把加长杆内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锁舌进入释锁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包括:
所述固定座,通过所述适配结构与所述底座可拆卸安装;
所述座板,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
背板,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或所述座板上;
第一锁定机构,作用在所述座板和所述固定座之间、以保持所述座板和所述固定座的相对位置;
第二锁定机构,作用在所述背板和所述固定座或所述座板之间、以保持所述背板和所述固定座或所述座板的相对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
第一锁销,滑动安装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座板中的一者上;
第一锁槽,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座板中的另一者上
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锁销进入或退出所述第一锁槽;
所述第一锁槽开设在所述固定座的前缘部位;
所述座板由所述固定座的后缘向前缘延伸并探出所述固定座的前缘,探出部分形成扩展部,在所述扩展部的底侧固定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扩展部围成安装室,所述第一锁销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室内,所述安装室在正对所述第一锁槽的位置处留有锁销进出口,所述安装室内还设有作用于所述第一锁销并驱动所述第一锁销进入所述第一锁槽的弹性件;
所述盖板上开设有避让口,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锁销一体结构或分体固定安装,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至少一部分经由所述避让口延伸至安装室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展开状态下,所述座板叠置在固定座上方,所述固定座具有相对的前缘和后缘,在所述固定座的后缘两侧设别带有第一固定耳,且所述第一固定耳延伸至座板上方、所述第一固定耳与所述座板、所述背板的相应部分相互扣合分别形成第一转动关节和第二转动关节;
所述座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固定耳,所述背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固定耳,座椅同侧中,所述第二固定耳和所述第三固定耳分别扣合在所述第一固定耳的两侧,三者并通过枢轴转动配合;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
第二锁销,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耳和所述第三固定耳中的一者上;
若干个第二锁槽,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耳和所述第三固定耳中的另一者上
所述第二锁槽至少包括展开第二锁槽和收折第二锁槽,所述展开第二锁槽和所述收折第二锁槽之间通过弧形通道连通,在所述背板相对所述固定座转动过程中所述第二锁销沿所述弧形通道运动,所述背板处于展开和收折状态下所述第二锁销相应的卡入所述展开第二锁槽和所述收折第二锁槽;
第二驱动件,滑动安装在所述背板上;
牵引索,连接在所述所述第二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锁销之间、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销进入所述弧形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还包括遮阳棚,所述背板的后侧设有安装腔;所述遮阳棚上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沿背板高度方向滑动插入所述安装腔;
所述滑动杆上排布有多个定位槽,所述安装腔内滑动安装有锁定块,该锁定块卡入相应的定位槽以保持遮阳棚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平行设置有两根,两根滑动杆相向的一侧均设有多个所述定位槽,所述锁定块设有两个且设置在两根所述滑动杆之间,所述两个锁定块背向运动以进入对应的定位槽或相向运动以退脱出对应的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铰接有提手,所述儿童手推车在收折状态下,所述前脚杆和所述手把杆分别从所述后脚杆的两相对侧向所述后脚杆靠拢,所述折叠连杆收纳在所述前脚杆与所述后脚杆之间,所述联动杆靠拢所述后脚杆,所述提手位于所述儿童手推车的顶部以供提拉所述儿童手推车。
CN201910924434.3A 2019-09-27 2019-09-27 儿童手推车 Pending CN1106544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4434.3A CN110654443A (zh) 2019-09-27 2019-09-27 儿童手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4434.3A CN110654443A (zh) 2019-09-27 2019-09-27 儿童手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4443A true CN110654443A (zh) 2020-01-07

Family

ID=69039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4434.3A Pending CN110654443A (zh) 2019-09-27 2019-09-27 儿童手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444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4079A (zh) * 2020-07-14 2020-11-03 梁永佳 一种折叠儿童推车
CN113306621A (zh) * 2021-06-28 2021-08-27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推车的适配器及儿童推车
CN113442991A (zh) * 2021-08-17 2021-09-28 苏州流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儿童三轮车连动折叠结构及儿童三轮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74079A (zh) * 2020-07-14 2020-11-03 梁永佳 一种折叠儿童推车
CN113306621A (zh) * 2021-06-28 2021-08-27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推车的适配器及儿童推车
CN113306621B (zh) * 2021-06-28 2022-08-02 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推车的适配器及儿童推车
CN113442991A (zh) * 2021-08-17 2021-09-28 苏州流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儿童三轮车连动折叠结构及儿童三轮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4443A (zh) 儿童手推车
EP3789269B1 (en) Child stroller apparatus
US10000226B2 (en) Infant stroller apparatus
EP2192022B1 (en) Foldable stroller and fold linkage for same
CN101722975A (zh) 具有多向使用状态的婴儿承载装置
CN210882284U (zh) 一种座椅背靠可联动收合的婴儿车
CN211076033U (zh) 儿童手推车
CN216140048U (zh) 儿童推车
CN211076034U (zh) 便于收折的儿童手推车
CN210502813U (zh) 儿童推车的解锁装置、儿童用品的解锁装置及儿童推车
CN208646947U (zh) 可切换单双座的多功能童车
CN208646941U (zh) 带有联动关节锁定结构的可折叠童车
CN209290467U (zh) 可快速折叠的童车
CN216580662U (zh) 儿童推车
CN206086455U (zh) 儿童安全座椅支撑座
CN207173703U (zh) 前扶手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儿童座兜、儿童推车
CN211642308U (zh) 可折叠的童车
CN208646952U (zh) 带有顶棚调节结构的童椅
CN108454687B (zh) 可切换单双座的多功能童车
CN211076039U (zh) 便于调节遮阳棚的座椅
TW202214470A (zh) 兒童承載機構及相關的兒童載具
CN110171458B (zh) 儿童推车的解锁装置、儿童用品的解锁装置及儿童推车
CN210122133U (zh) 一种童车
CN211076038U (zh) 用于儿童手推车的座椅
CN213735145U (zh) 可折叠的儿童手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