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50069A - 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50069A
CN110650069A CN201910992157.XA CN201910992157A CN110650069A CN 110650069 A CN110650069 A CN 110650069A CN 201910992157 A CN201910992157 A CN 201910992157A CN 110650069 A CN110650069 A CN 110650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dn node
cdn
data
proportion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215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50069B (zh
Inventor
高超
毛帅
吴天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nownse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9215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500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50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500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500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50Network service management, e.g. ensuring proper service fulfilment according to agreements
    • H04L41/5003Managing SLA; Interaction between SLA and QoS
    • H04L41/5009Determining service level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r violations of service level contracts, e.g. violations of agreed response time or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TB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 H04L43/0864Round trip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6Threshold monito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1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taking into account QoS or priority requi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04L67/63Routing a service request depending on the request content or context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分别部署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探测设备发来的探测数据,探测数据包括可用性数据和网络质量数据;接收每个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条:在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CDN节点的http服务不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在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比例;CDN节点与源站不连通。通过对节点的可用性、网络质量以及节点到源站的连通性的监控,在节点出现问题时,自动将有问题的节点下线,使用户的访问不受节点问题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是构建在现有网络基础之上的智能虚拟网络,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有效提升网站的访问效果、安全性和稳定性。CDN作为网站的反向代理,如果CDN的节点发生问题,会影响用户对网站的访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对CDN节点的可用性、网络质量以及CDN节点到源站的连通性的监控,在CDN节点出现问题时,自动将有问题的CDN节点下线,使用户的访问不受CDN节点问题的影响。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包括:接收分别部署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探测设备发来的探测数据,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可用性数据和网络质量数据,所述可用性数据表示CDN节点的http服务的可用性;接收每个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条: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所述CDN节点的http服务不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比例;所述CDN节点与源站不连通。
上述方案通过对CDN节点的多方面监控,实现对CDN节点下线状态的自动调度,在节点发生问题时,自动把有问题的节点下线,使用户访问网站不受CDN节点问题的影响,很好的解决了因CDN节点故障、网络波动等导致的用户访问网站时出现的问题。而且,能够全面监控和分析CDN节点的各项指标,增加了CDN节点自动下线控制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包括:向域名解析服务器发送控制信息,以使所述域名解析服务器在解析域名时不再将用户的访问请求定位到所述CDN节点。
当需要控制CDN节点下线时,只需修改整个网络访问过程中的域名解析部分,便能实现CDN节点的快速自动下线,域名解析服务器在接收到控制信息之后,在解析域名时将不再将用户的访问请求定位到该CDN节点。
可选的,所述网络质量数据包括下列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探测设备对CDN节点的http服务进行探测后获得的http服务的响应时间、探测设备利用ping命令对CDN节点进行探测后获得的CDN节点的丢包率和往返时间。
可选的,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比例,包括:响应时间大于第一阈值的数量占响应时间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一比例,或者丢包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数量占丢包率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二比例,或者往返时间大于第三阈值的数量占往返时间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三比例。
在CDN节点网络质量不佳时,虽然该CDN节点此时仍然能为用户提供服务,但由于用户访问的等待时间过长,会导致用户访问页面时体验不佳,因此,在网络质量较差时(如响应时间过长,或丢包率过大,或往返时间过长),可控制该CDN节点进行下线。
可选的,在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周期性接收所述多个探测设备发来的探测数据以及每个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在已下线的所述CDN节点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将所述CDN节点进行上线处理;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所述CDN节点的http服务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三预设比例,且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高于第二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四预设比例,且所述CDN节点与源站连通。
在CDN节点下线之后,仍持续对该CDN节点进行监控,当节点恢复正常后,将其进行上线处理。
可选的,在所述CDN节点处于上线状态的情况下,所述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是根据对所述CDN节点生成的日志进行分析后获得。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CDN节点控制装置,包括: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分别部署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探测设备发来的探测数据,以及接收每个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可用性数据和网络质量数据,所述可用性数据表示CDN节点的http服务的可用性;节点下线模块,用于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条: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所述CDN节点的http服务不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比例;所述CDN节点与源站不连通。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CDN节点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多个探测设备以及CDN节点,所述多个探测设备分别部署于不同区域,所述探测设备和所述CDN节点均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探测设备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对CDN节点的探测数据,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可用性数据和网络质量数据,所述可用性数据表示CDN节点的http服务的可用性;所述CDN节点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探测数据和所述连通状态,并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条: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所述CDN节点的http服务不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比例;所述CDN节点与源站不连通。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DN节点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DN节点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DN节点控制方法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CDN节点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CDN是在现有网络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通过将网站的内容缓存到CDN节点中,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实现网络访问的加速。目前对CDN节点的下线控制一般采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在CDN节点出现问题时,通过人工对CDN节点进行手动下线,而且一些CDN节点的自动下线的方法中,仅是探测节点的访问情况是否有问题,如果访问CDN节点失败,则对节点进行下线,但是这些方法中并没有考虑到CDN节点的网络、性能或者与源站的连通性等因素对用户的访问所带来的影响,由此,本申请提供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通过对CDN中的各节点进行监控,能够快速发现出现问题的CDN节点,并及时对CDN中出现问题的节点进行自动下线处理,进而解决因CDN节点故障、网络波动、与源站无法连通等因素所导致的用户访问网站时出现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利用CDN节点控制系统的实体硬件设备进行实施,下文首先介绍该CDN节点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该CDN节点控制系统包括:服务器101、多个探测设备102和CDN节点103,其中,CDN节点103和每个探测设备102均与服务器101通信连接。该CDN节点控制系统可直接基于现有网络中已经部署好的CDN进行构建。上述的CDN节点103是指由服务器101进行监控和控制的节点,其可以是现有CDN中的一个、多个或者所有的CDN节点,该服务器101也可以是任一具有网络通信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
多个探测设备分别部署于不同区域,如分别部署在国内各主要城市,每个探测设备在工作时按照一定的频率对CDN节点进行探测,并根据探测的结果生成探测数据,并向服务器发送该探测数据。每一个探测设备均可以对CDN节点控制系统中的所有CDN节点进行探测,每个探测设备上部署有探测程序,该探测程序可用于定时探测CDN节点的http服务,获得可用性数据,该可用性数据可表示CDN节点的http服务是否可用。如果CDN节点的http服务不可用,则表明该CDN节点当前不可访问,此时服务器可控制该CDN节点进行下线。
该探测设备还用于探测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比如,上述探测程序在探测CDN节点的http服务时,还可获得CDN节点的http服务的响应时间;此外,还可在每个探测设备上部署ping程序,探测设备按照一定的频率利用ping命令探测节点的丢包率和往返时间。当CDN节点在网络质量不佳时(如响应时间过长,或丢包率过大,或往返时间过长),虽然该CDN节点仍然能为用户提供服务,但由于用户访问的等待时间过长,会导致用户访问页面时体验不佳,因此,在网络质量较差时,服务器可控制该CDN节点进行下线。
对于一个CDN节点而言,一个探测设备获得的探测数据仅是单点的探测数据,服务器将根据对同一个CDN节点的多点探测数据对该CDN节点进行综合监控和分析,并进一步对CDN节点进行控制。
每个CDN节点上部署有日志分析程序或者探测程序,该日志分析程序或者探测程序用于获得该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该连通状态表明CDN节点与源站是否连通,即CDN节点是否可正常访问源站的资源,当CDN节点无法正常访问源站时,即便用户能够访问该CDN节点,仍然不能正常获取所需内容,因此,在CDN节点与源站不连通时,服务器控制该CDN节点进行下线。
基于上述提供的CDN节点控制系统,本实施例提供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下文以服务器为例对该方法进行阐述。请参照图2,该方法具体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分别部署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探测设备发来的探测数据,该探测数据包括可用性数据和网络质量数据。
其中,可用性数据表示CDN节点的http服务的可用性,即可用性数据可以为可用或不可用。网络质量数据可包括下列数据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探测设备对CDN节点的http服务进行探测后获得的http服务的响应时间、探测设备利用ping命令对CDN节点进行探测后获得的CDN节点的丢包率和往返时间。
每个探测设备每隔预设时间(比如一分钟)对各CDN节点的http服务探测一次,探测后可获得两个数据,一个是CDN节点的http服务是否可用,另一个是CDN节点的http服务的响应时间。预设时间设置的越短,探测设备探测的频率也就越快,越能及时发现CDN节点出现的问题,但是,频率越快会给探测设备增加负荷,使得探测设备耗电增加,因此,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对预设时间进行限定。
用户在进行网络访问时,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于同一域名,使用某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可以正常访问,但使用另一运营商网络的用户却无法访问,或者处于某一地区网络的用户的访问速度很快,而处于另一地区网络的用户访问却十分缓慢。探测设备部署于不同城市以及不同的运营商(如电信、移动、联通等),可模拟不同地区、不同运营商的用户对CDN节点的访问过程,从而使服务器能够更加准确的对CDN节点进行控制。
同时,多点设置探测设备的目的还在于尽可能排除干扰因素,比如,处于北京网络的某探测设备的探测数据表明某CDN节点存在问题,但是如果位于其他城市网络的探测数据表明该CDN节点不存在问题,那么很有可能是探测设备所使用的北京网络所致,而非CDN节点的问题。通过在多点设置探测设备,能够避免探测设备的地区网络、运营商对探测数据的影响,可提高整个CDN节点控制方法的容错性。
步骤202:接收每个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个CDN节点上部署日志分析程序,利用该日志分析程序对CDN节点生成的日志进行分析可获知该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CDN节点每隔预设时间向服务器发送该连通状态。
步骤203: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
对于同一CDN节点,服务器每隔预设时间将接收到该CDN节点的多个可用性数据、多个网络质量数据和连通状态,服务器根据以上数据对CDN节点进行控制。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条:
(1)在CDN节点对应的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CDN节点的http服务不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
(2)在CDN节点对应的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比例。
其中,网络质量数据包括响应时间、丢包率和往返时间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满足以下任一情况时,可视为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中的条件(2):
A、在CDN节点对应的多个响应时间中,响应时间大于第一阈值的数量占响应时间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一比例;
B、在CDN节点对应的多个丢包率中,丢包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数量占丢包率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二比例;
C、在CDN节点对应的多个往返时间中,往返时间大于第三阈值的数量占往返时间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三比例。
(3)CDN节点与源站不连通。
服务器设置第一预设条件,一方面,可通过判断CDN节点的http服务是否可使用,即用户是否能够正常访问CDN节点来判定是否将CDN节点下线,一方面,可通过判断CDN节点的当前网络质量,如响应时间、丢包率和往返时间来判定是否将CDN节点下线,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判断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性来判定是否将CDN节点下线。在CDN节点不可访问时,或者CDN节点的当前网络质量不佳时,或者CDN节点到达源站出现问题时,则将该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
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一些CDN节点由于网络或机器本身的性能问题,节点的响应时间是比较长的,这将导致用户访问页面的体验不佳,同时,CDN节点如果访问源站有问题,也会导致用户无法正常访问页面,因此本实施例在监控CDN节点时考虑到了实际中的多种情况,对于这些会影响用户访问体验的CDN节点及时将其进行下线,使用户的访问不受CDN节点问题的影响,用户始终可感受到优质的网络访问体验。
上述所阐述的是针对一个CDN节点的分析过程,服务器将接收针对所有CDN节点的探测数据和连通状态,并分别对每个CDN节点对应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对CDN节点的自动下线控制,使得出现问题的CDN节点及时下线,该CDN节点下线之后将不再向用户提供服务。
具体的,服务器在确认CDN节点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向域名解析服务器(DNS服务器)发送控制信息。CDN通过接管DNS,能够将用户的访问请求定位到离用户路由最短、位置最近、负载最轻的CDN节点上,使得用户的访问请求能够被引导到CDN节点而不是源站点,因此,当需要控制CDN节点下线或者上线时,也只需修改整个网络访问过程中的域名解析部分,便能实现CDN节点的快速自动上下线。DNS服务器在接收到该控制信息之后,在解析域名时将不再将用户的访问请求定位到该CDN节点。
CDN节点在下线之后,探测设备仍然每隔预设时间对已下线的CDN节点进行探测,获得已下线的CDN节点的探测数据,并向服务器发送该探测数据,CDN节点仍然每隔预设时间分析该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并向服务器发送该连通状态。
由于CDN节点在下线之后,将不再生成用于分析CDN节点与源站连通状态的日志,因此可在CDN节点上单独部署探测程序,该探测程序能够用于探测该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情况。可选的,在CDN节点处于上线状态的情况下,CDN节点发来的连通状态是日志分析程序对CDN节点生成的日志进行分析后获得的,在CDN节点处于下线状态的情况下,CDN节点发来的连通状态是CDN节点中部署的探测程序对源站进行探测后获得的。
服务器周期性地接收多个探测设备发来的探测数据以及每个CDN节点发来的连通状态,针对已下线的CDN节点,在其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则将该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上线处理。其中,第二预设条件同时包括下列多条:
(1)在CDN节点对应的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CDN节点的http服务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三预设比例。
(2)在CDN节点对应的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高于第二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四预设比例。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同时满足以下情况时,可视为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中的条件(2):
A、在CDN节点对应的多个响应时间中,响应时间小于第四阈值的数量占响应时间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四比例。其中,第四阈值可以与第一阈值相同,也可以小于第一阈值。
B、在CDN节点对应的多个丢包率中,丢包率小于第五阈值的数量占丢包率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五比例。其中,第五阈值可以与第二阈值相同,也可以小于第二阈值。
C、在CDN节点对应的多个往返时间中,往返时间小于第六阈值的数量占往返时间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六比例。其中,第六阈值可以与第三阈值相同,也可以小于第三阈值。
(3)CDN节点与源站连通。
在已下线的CDN节点为可用状态、且网络质量优、且与源站连通的情况下,服务器可自动控制该CDN节点上线,该CDN节点上线之后再次向用户提供服务。
本实施例以图3为例,阐述本实施例中CDN节点控制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服务器上部署有中心处理程序,该中心处理程序根据探测到的CDN节点的http服务是否可用、http服务的响应时间、CDN节点的丢包率和往返时间以及CDN节点到源站是否有问题,来调度CDN节点的上下线状态,中心处理程序的具体步骤如下:
1、分析多点探测CDN节点http服务得到的可用性数据,如果大于30%的可用性数据表明CDN节点不可用,则节点作下线处理,否则,节点保持上线。
2、分析多点探测CDN节点http服务得到的响应时间数据,如果大于30%的响应时间大于第一阈值,则节点作下线处理,否则,节点保持上线。
3、分析多点ping探测的丢包率数据,如果大于30%的丢包率大于第二阈值,则节点作下线处理,否则,节点保持上线。
4、分析多点ping探测的往返时间数据,如果大于30%的往返时间大于第三阈值,则节点作下线处理,否则,节点保持上线。
5、分析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如果CDN节点到源站存在问题,则节点作下线处理,否则,节点保持上线。
上述所给出的比例仅是举例示意,比如,服务器除了通过判断表明CDN节点不可用的数据是否达到一定的比例以外,还可通过判断该不可用的数据是否达到一定的数量来对CDN节点进行控制。所设置的比例或数量均可根据对网络的需求进行调整,比如某公司要求CDN节点的访问体验需达到十分完美的程度,那么这个比例或者数量可以设置的非常小,或者,如果认为CDN节点的响应速度慢一些也可以忍受,那么这个比例或者数量也可以设的稍大一些,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随时对比例或者数量的值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提供的CDN节点控制方法,通过对CDN节点的多方面监控,实现对CDN节点上下线状态的自动调度,在节点发生问题时,自动把有问题的节点下线,而在节点问题恢复时,自动把节点上线,这样能够快速的处理问题,使用户访问网站不受CDN节点问题的影响,很好的解决了因CDN节点故障、性能不佳等导致的用户访问网站时出现的问题。而且,在调度CDN节点的上下线状态的过程中,监控的数据包括CDN节点是否可访问、CDN节点的网络质量和CDN节点到源站的连通性,然后根据预设的上下线策略实现CDN节点的自动调度,相比于现有技术,能够全面监控和分析CDN节点的各项指标,增加了CDN节点自动上下线的准确性,同时,整个调度过程中无需人工干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工干预不能及时响应的问题,最终可使得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不同运营商的网络用户均能够享受优质的CDN访问体验。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CDN节点控制装置,请参阅图4,该装置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分别部署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探测设备发来的探测数据,以及接收每个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可用性数据和网络质量数据,所述可用性数据表示CDN节点的http服务的可用性;
节点下线模块302,用于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条: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所述CDN节点的http服务不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比例;所述CDN节点与源站不连通。
可选的,所述网络质量数据包括下列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探测设备对CDN节点的http服务进行探测后获得的http服务的响应时间、探测设备利用ping命令对CDN节点进行探测后获得的CDN节点的丢包率和往返时间。
可选的,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比例,包括:响应时间大于第一阈值的数量占响应时间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一比例,或者丢包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数量占丢包率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二比例,或者往返时间大于第三阈值的数量占往返时间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三比例。
可选的,节点下线模块302具体用于:向域名解析服务器发送控制信息,以使所述域名解析服务器在解析域名时不再将用户的访问请求定位到所述CDN节点。
可选的,该装置还包括节点上线模块303,其中,数据接收模块301用于周期性接收所述多个探测设备发来的探测数据以及每个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节点上线模块303用于在已下线的所述CDN节点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将所述CDN节点进行上线处理;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所述CDN节点的http服务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三预设比例,且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高于第二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四预设比例,且所述CDN节点与源站连通。
可选的,在所述CDN节点处于上线状态的情况下,所述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是根据对所述CDN节点生成的日志进行分析后获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CDN节点控制方法。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存储器402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401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CDN节点控制方法。
电子设备400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403,其中,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通过通信总线4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其中,处理器401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4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存储器4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作为缓存),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通信总线403是连接所描述的元素的电路并且在这些元素之间实现传输。例如,处理器401通过通信总线403从其它元素接收到命令,解码接收到的命令,根据解码的命令执行计算或数据处理。
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收发器404。处理器和收发器404相连,如通过通信总线403相连。收发器404能够接收探测设备发来的探测数据以及CDN节点发来的连通状态,收发器404还能够向域名解析服务器发送控制信息。
电子设备400上部署有中心处理程序,可根据收发器404接收的探测数据和连通状态实现对CDN节点的自动上下线控制,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台式计算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具有网络通信能力的计算设备,上述CDN节点控制系统中的服务器属于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分别部署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探测设备发来的探测数据,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可用性数据和网络质量数据,所述可用性数据表示CDN节点的http服务的可用性;
接收每个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
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条:
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所述CDN节点的http服务不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比例;所述CDN节点与源站不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包括:
向域名解析服务器发送控制信息,以使所述域名解析服务器在解析域名时不再将用户的访问请求定位到所述CDN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质量数据包括下列数据中的一个或多个:探测设备对CDN节点的http服务进行探测后获得的http服务的响应时间、探测设备利用ping命令对CDN节点进行探测后获得的CDN节点的丢包率和往返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比例,包括:响应时间大于第一阈值的数量占响应时间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一比例,或者丢包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数量占丢包率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二比例,或者往返时间大于第三阈值的数量占往返时间的总数量的比例大于第三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周期性接收所述多个探测设备发来的探测数据以及每个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
在已下线的所述CDN节点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将所述CDN节点进行上线处理;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所述CDN节点的http服务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三预设比例,且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高于第二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四预设比例,且所述CDN节点与源站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CDN节点处于上线状态的情况下,所述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是根据对所述CDN节点生成的日志进行分析后获得。
7.一种CDN节点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分别部署在不同区域的多个探测设备发来的探测数据,以及接收每个CDN节点发来的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可用性数据和网络质量数据,所述可用性数据表示CDN节点的http服务的可用性;
节点下线模块,用于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条: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所述CDN节点的http服务不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比例;所述CDN节点与源站不连通。
8.一种CDN节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多个探测设备以及CDN节点,所述多个探测设备分别部署于不同区域,所述探测设备和所述CDN节点均与所述服务器通信连接;
所述探测设备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对CDN节点的探测数据,所述探测数据包括可用性数据和网络质量数据,所述可用性数据表示CDN节点的http服务的可用性;
所述CDN节点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所述CDN节点与源站的连通状态;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探测数据和所述连通状态,并将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CDN节点进行下线处理;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以下任意一条: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可用性数据中,表示所述CDN节点的http服务不可用的数据的占比大于第一预设比例;在所述CDN节点对应的多条网络质量数据中,所述CDN节点的网络质量数据低于第一预设值的占比大于第二预设比例;所述CDN节点与源站不连通。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总线,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所述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92157.XA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06500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2157.XA CN110650069B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2157.XA CN110650069B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0069A true CN110650069A (zh) 2020-01-03
CN110650069B CN110650069B (zh) 2021-12-14

Family

ID=68994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2157.XA Active CN110650069B (zh) 2019-10-17 2019-10-17 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50069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4601A (zh) * 2020-03-24 2020-07-28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服务调度系统和方法
CN112165517A (zh) * 2020-09-22 2021-01-01 成都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源探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225225A (zh) * 2021-04-27 2021-08-0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根镜像检测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38106A (zh) * 2021-06-22 2021-09-2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1237827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推送视频流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78972A (zh) * 2021-09-15 2021-12-1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预估内容分发网络cdn系统中的日志增量的方法
US11212329B2 (en) 2020-05-28 2021-12-28 Wangs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ushing video stream
CN114124897A (zh) * 2021-11-30 2022-03-01 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27851A (zh) * 2020-09-30 2022-04-12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防止在不一致的主机节点上调度或执行资源
CN114726859A (zh) * 2022-03-07 2022-07-08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回源请求的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03007A (zh) * 2022-05-19 2022-09-23 亿点云计算(珠海)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云的服务发现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818A (zh) * 2010-12-30 2011-05-11 北京世纪互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分布式智能dns库系统
CN102932451A (zh) * 2012-10-31 2013-02-13 北龙中网(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针对内容分发网络的解决系统
CN107483280A (zh) * 2016-06-07 2017-12-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服务节点设备监控的方法及设备
CN107707377A (zh) * 2017-06-12 2018-02-16 贵州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网络节点可用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33169A (zh) * 2018-06-21 2018-11-1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上线管理方法和节点
US20190075182A1 (en) * 2016-01-15 2019-03-07 Verizon Digital Media Services Inc. Partitioned Serialized Caching and Delivery of Large Files
CN109462510A (zh) * 2018-12-06 2019-03-1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n节点质量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85336A (zh) * 2019-01-24 2019-06-14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的离线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981777A (zh) * 2019-03-27 2019-07-05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dn的副本维护方法、服务器、副本存储节点以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5818A (zh) * 2010-12-30 2011-05-11 北京世纪互联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分布式智能dns库系统
CN102932451A (zh) * 2012-10-31 2013-02-13 北龙中网(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针对内容分发网络的解决系统
US20190075182A1 (en) * 2016-01-15 2019-03-07 Verizon Digital Media Services Inc. Partitioned Serialized Caching and Delivery of Large Files
CN107483280A (zh) * 2016-06-07 2017-12-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服务节点设备监控的方法及设备
CN107707377A (zh) * 2017-06-12 2018-02-16 贵州白山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析网络节点可用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08833169A (zh) * 2018-06-21 2018-11-1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上线管理方法和节点
CN109462510A (zh) * 2018-12-06 2019-03-1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dn节点质量评估的方法及装置
CN109885336A (zh) * 2019-01-24 2019-06-14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设备的离线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981777A (zh) * 2019-03-27 2019-07-05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cdn的副本维护方法、服务器、副本存储节点以及系统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4601A (zh) * 2020-03-24 2020-07-28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节点服务调度系统和方法
US11212329B2 (en) 2020-05-28 2021-12-28 Wangsu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ushing video stream
WO2021237827A1 (zh) * 2020-05-28 2021-12-02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推送视频流的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65517A (zh) * 2020-09-22 2021-01-01 成都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回源探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327851A (zh) * 2020-09-30 2022-04-12 慧与发展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防止在不一致的主机节点上调度或执行资源
CN113225225A (zh) * 2021-04-27 2021-08-06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根镜像检测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38106A (zh) * 2021-06-22 2021-09-2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2267366A1 (zh) * 2021-06-22 2022-12-29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38106B (zh) * 2021-06-22 2023-02-21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网络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778972A (zh) * 2021-09-15 2021-12-10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预估内容分发网络cdn系统中的日志增量的方法
CN113778972B (zh) * 2021-09-15 2022-05-1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预估内容分发网络cdn系统中的日志增量的方法
CN114124897A (zh) * 2021-11-30 2022-03-01 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4897B (zh) * 2021-11-30 2023-08-22 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26859A (zh) * 2022-03-07 2022-07-08 网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回源请求的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03007A (zh) * 2022-05-19 2022-09-23 亿点云计算(珠海)有限公司 基于分布式云的服务发现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50069B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50069B (zh) 一种cdn节点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979592A1 (en) Decentralization processing method, communication proxy, host and storage medium
US10505977B2 (en) Diffusing denial-of-service attacks by using virtual machines
EP3629521B1 (en) Rating method for service node, domain name system (dns) scheduling method and server
EP2695430B1 (en) Intelligent p-gw relocation for sipto service continuity
CN109936613B (zh) 应用于服务器的容灾方法和装置
US10230685B2 (en) Subscriber session director
CN108600051B (zh) BGP Anycast集群服务质量探测方法和探测设备
CN106658559B (zh) 一种基于上下文预测的移动服务质量保持方法
CN105103495A (zh) 用于允许或拒绝第一和第二设备之间的测量请求的接纳控制
CN104301140A (zh) 业务请求响应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012836A (zh) 一种进程生存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11565133B (zh) 专线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262479B (zh) 一种网络文件共享的方法、服务器和网络文件共享的系统
CN108156024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网站可用性探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311896A (zh) 健康检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49166A1 (zh) 网络访问方法、客户端、网络交互方法及调度、网络系统
CN108235800B (zh) 一种网络故障探测方法、控制中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846294B (zh) 一种主备服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460486B (zh) 服务节点的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0224872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4702439A (zh) 监控网络节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8512698B (zh) 一种网络容灾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242937B (zh) 一种网络测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347766A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