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9880A - 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及追踪光源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及追踪光源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9880A
CN110649880A CN201910815510.7A CN201910815510A CN110649880A CN 110649880 A CN110649880 A CN 110649880A CN 201910815510 A CN201910815510 A CN 201910815510A CN 110649880 A CN110649880 A CN 110649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panel
connecting rod
metal tube
light source
tra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55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9880B (zh
Inventor
刘海洋
贾艳刚
张秋月
王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Green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Green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Green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Green New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55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9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9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9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9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9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02S20/32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ar track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30/0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30/4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rotary movement
    • F24S30/48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for rotary movement with three or more rotation axes or with multiple degrees of freedo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SSOLAR HEAT COLLECTORS; SOLAR HEAT SYSTEMS
    • F24S30/00Arrangements for moving or orienting solar heat collector modules
    • F24S2030/10Special components
    • F24S2030/11Driv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及追踪光源的方法,属于光伏发电领域。其中,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包括圆周等分的若干光伏面板,基座,和蓄电池,其中,所述光伏面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光伏面板之间绝缘处理,所述基座包括铰接安装在每个光伏面板下方的连杆,固定在地面上并与连杆滑动连接的壳体,以及固定安装在连杆下方的电磁组件,其中,所述电磁组件和连杆在壳体内做直线运动,所述连杆围绕基座的中心轴圆周等分,所述电磁组件与光伏面板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电磁组件电连接;本发明通过基座中的电磁组件对电流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磁场加以利用带动光伏面板位移偏转,在没有增加耗电元件的情况下实现了光伏面板对光源的追踪。

Description

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及追踪光源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领域,具体是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及追踪光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发电作为清洁、安全和可靠的新能源,其主要原理是根据光伏效应,利用硅材料制作的光伏面板受到太阳光的照射产生电能的特性进行光电转换,而影响其发电量的主要因素是光伏面板的受光面积,随着技术的发展薄膜光伏面板这一技术的逐渐发展通过将薄膜光伏面板的表面形状设计为半球状结构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即可在相同的占地面积上提供更大的受光面积。
而在半球状结构的薄膜光伏面板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照射角的改变,使得半球状结构的光伏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在表面局部地区产生阴影,使得光伏面板需要跟随太阳发生偏转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而现有技术实现光伏面板的偏转都是在光伏面板外额外增加感应元件、控制单元以及动力源实现光伏面板的偏转,这些技术手段在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从蓄电池中额外的为这些元器件进行供电,这与提升光伏面板的发电能力这一出发点是相悖的。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在减少感应元件、控制单元以及动力源这些耗电元器件的情况下实现光伏面板对光源进行追踪的发电装置。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及追踪光源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包括:圆周等分的若干光伏面板,所述光伏面板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光伏面板之间绝缘处理;基座,包括:铰接安装在每个光伏面板下方的连杆,固定在地面上并与连杆滑动连接的壳体,以及固定安装在连杆下方的电磁组件,其中,所述电磁组件和连杆在壳体内做直线运动,所述连杆围绕基座的中心轴圆周等分,所述电磁组件与光伏面板电连接;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电磁组件电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组件包括:一端与光伏面板电连接,另一端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导线,固定安装在壳体内的金属管,收容于金属管内并固定在连杆下方的磁铁组件,以及安装在壳体的上方,连杆的下方的弹簧,其中,所述导线螺旋缠绕在金属管外侧,所述磁铁组件沿金属管的中线轴方向做直线运动,所述金属管的材质为铁磁材质。
由于电能通过导线从光伏面板传输至蓄电池的过程中会在导线周围产生磁场,所以利用电能在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磁化金属管,能够使磁铁组件在金属管中发生位移,带动连杆克服弹簧的弹力,使光伏面板面向太阳的一侧发生位移,从而达到追踪光源的效果。
并且为了更好的磁化金属管,所以使用磁化效果好的铁磁材质制作金属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杆和光伏面板之间铰接有万向节,由于光伏面板之间是固定连接的,所以一侧光伏面板的发电量大另一侧光伏面板的发电量小时光伏面板会发生偏转,所以为了减少连杆对光伏面板产生的反作用力需要在连杆和光伏面板之间铰接万向节避免连杆影响光伏面板发生偏转。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管的顶端磁极与磁铁组件的两端的磁极相同,所述金属管的底端磁极与磁铁组件的两端的磁极相异。
想要将导线周围的磁场力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就需要磁铁组件顶端的磁极与金属管顶端的磁极相同,磁铁组件底端的磁极与金属管底端的磁极相异,这样磁铁组件的顶端在同极相斥的特性下受到金属管顶端的推力,磁铁组件的底端在异极相吸的特性下受到金属管的吸力,使得导线周围的磁场力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磁铁组件包括:一端与连杆固定连接的第一永磁磁铁,与第一永磁磁铁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隔离块,以及与隔离块固定连接的第二永磁磁铁,其中,所述隔离块与金属管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永磁磁铁和第二永磁磁铁相对应的一端的磁极为同极。
因为金属管在被磁化后两端方向相异,想要达到磁铁组件顶端的磁极与金属管顶端的磁极相同,磁铁组件底端的磁极与金属管底端的磁极相异的效果就需要磁铁组件两端的磁极相同,而这样的磁铁是不存在的,所以就需要使用两个永磁磁铁,并使永磁磁铁相对应的一端为同极,这样就能够使磁铁组件两端的磁极相同。
而且为了保证磁铁组件直线运动的纯直度,所以使隔离块与金属管滑动连接,为了解决两个永磁磁铁同极相斥的问题,所以将第一永磁磁铁和第二永磁磁铁固定安装在隔离块的两端。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磁铁组件的下方还延伸有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与壳体滑动连接。
为了保证磁铁组件在金属管中直线运动的纯直度,所以在磁铁组件的下方还延伸有导向轴,通过导向轴与壳体的滑动连接保证磁铁组件在金属管中直线运动的纯直度,能够避免磁铁组件中的永磁磁铁在运动过程中与金属管接触影响磁铁组件的直线移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连杆和导向轴的配合处均安装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与连杆和导向轴相配合。
为了保证磁铁组件和连杆在金属管中直线运动的纯直度,以及减少摩擦,所以通过在壳体与连杆和导向轴的配合处均安装有直线轴承,并使直线轴承与连杆和导向轴相配合来保证连杆和磁铁组件的直线运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管的材质为硅钢,所述隔离块、连杆和导向轴均为铜制材质。
因为需要光伏面板实时的追踪光源,而影响光伏面板偏转速度的因素在于磁铁组件在金属管中的工作方向改变的速度,而影响磁铁组件在金属管中工作方向改变速度的因素在与金属管的磁化和退磁的速度,金属管磁化速度和退磁速度越快磁铁组件工作方向改变的速度越快,也就越灵敏,金属管磁化速度和退磁速度越慢磁铁组件工作方向改变的速度越慢,也就越迟钝,所以采用硅钢这一磁化和退磁速度快的材料来制作金属管。
为了避免连杆和导向轴受到金属管的吸引影响磁铁组件的工作,所以使用铜质材质这一材料来制作连杆和导向轴,因为铜质材质为非铁磁材料所以不易被金属管吸引,也不易被磁化,而且铜制材质本身稳固不易被磁化,能够在满足导向的应用。
因为两个永磁磁铁的同极相对时间过长会影响永磁磁铁的磁力强度,所以使用铜质材质来制作隔离块,因为铜质材质为非铁磁材料所以不易导磁,所以能够减少永磁磁铁同极相对造成的磁力消耗。
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的追踪光源的方法,包括:光伏面板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向蓄电池输送电能,由于导线螺旋缠绕在金属管外侧,所以金属管被导线的磁场磁化,而且被磁化的金属管底端的磁极方向与磁铁组件底端的磁极方向相异,被磁化的金属管顶端的磁极方向与磁铁组件底端的磁极方向相同,所以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特性的影响下磁铁组件克服弹簧的弹力带动光伏面板向下位移;
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此时东面的光伏面板正对着太阳,西面的光伏面板有一部分被弧形的半球状光伏面板遮挡太阳光产生阴影,此时东面的光伏面板发电量大于西面的光伏面板,东面的光伏面板下的电磁组件产生磁场强度大于西面的光伏面板下的电磁组件产生磁场强度,在磁铁组件和连杆的带动下,东面的光伏面板向下位移量大于西面的光伏面板,光伏面板的中心轴偏向太阳,在太阳从东方向西方位移的过程中光伏面板的中心轴跟随太阳偏转。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及追踪光源的方法,其中,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以降低光伏面板电力消耗从而实现提升光伏面板的发电能力这一出发点,在没有增加感应元件、控制单元以及动力源这些耗电元件的情况下,通过电磁组件利用电流传输过程中产生的磁场实现光伏面板的偏转达到光伏面板的中心轴偏向太阳,在太阳从东方向西方位移的过程中光伏面板的中心轴跟随太阳偏转对光源进行追踪的效果,降低了光伏面板的耗电载荷,提高了光伏面板的受光面积,达到了增加光伏面板发电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轴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万向节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4所示附图标记为:光伏面板1、基座2、蓄电池3、连杆21、壳体22、电磁组件23、万向节211、导线231、金属管232、磁铁组件233、弹簧234、第一永磁磁铁2331、隔离块2332、第二永磁磁铁2333、导向轴2334、直线轴承2335。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经申请人在研究光伏发电设备时分析,光伏面板的发电量与光伏面板的面积以及光伏面板的受光面积有关,随着技术的发展薄膜光伏面板这一技术的逐渐发展通过将薄膜光伏面板的表面形状设计为半球状结构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即可在相同的占地面积上提供更大的受光面积,但是这一技术有一缺陷就是在半球状结构的薄膜光伏面板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照射角的改变,使得半球状结构的光伏面板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在表面局部地区产生阴影,使得光伏面板需要跟随太阳发生偏转才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而现有技术实现光伏面板的偏转都是在光伏面板外额外增加感应元件、控制单元以及动力源实现光伏面板的偏转,这些技术手段在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从蓄电池中额外的为这些元器件进行供电,这与提升光伏面板的发电能力这一出发点是相悖的。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申请人研发了一种能够在减少感应元件、控制单元以及动力源这些耗电元器件带来的耗电载荷的情况下实现光伏面板对光源进行追踪的发电装置。
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包括:光伏面板1、基座2、蓄电池3、连杆21、壳体22、电磁组件23、万向节211、导线231、金属管232、磁铁组件233、弹簧234、第一永磁磁铁2331、隔离块2332、第二永磁磁铁2333、导向轴2334、直线轴承2335。
其中,为了方便装配若干光伏面板1均为扇形,且弯曲成预定弧度,围绕圆形铝合金薄板的中心轴圆周等分分布,使用螺钉固定安装在铝型材薄板上形成半球状,其中,为了使光伏面板1更加牢固的固定在铝型材薄板上所以每个光伏面板1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因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不同区域的光伏面板1发电量的不同实现偏转追踪光源的,所以光伏面板1需要绝缘处理,相互之间不能通电,保证每个光伏面板1都能得到自身产生电流的控制。
基座2,包括壳体22、连杆21、和电磁组件23,围绕壳体22的中心轴圆周等分有若干支撑脚,支撑脚上开有通孔,安装壳体22时使用膨胀螺钉穿过支撑脚的通孔将支撑脚固定在地面上,围绕壳体22的中心轴圆周等分有若干收容腔,在壳体22上还安装有端盖,端盖上开有与收容腔和连杆21相配合的通孔,电磁组件23收容于壳体22的收容腔内,连杆21穿过端盖与电磁组件23固定连接,其中,收容腔、连杆21和电磁组件23与光伏面板1相对应,每个光伏面板1下都设有相互配合一个收容腔、连杆21和电磁组件23,其中,为了保证连杆21和电磁组件23在收容腔内工作的平稳,连杆21与端盖滑动连接,通过端盖对连杆21进行限位。因为本发明是通过电磁组件23对电能传输的过程中产生的磁场力加以利用,通过电磁组件23带动连杆21在壳体22内做直线运动实现对光源的追踪的,所以电磁组件23还与光伏面板1电连接,因为光伏面板1的位移是相对于连杆21做转动的,所以需要连杆21铰接在光伏面板1的下方。
蓄电池3与电磁组件23电连接,作用是将光伏面板1发的电存储起来,所以蓄电池3通过电磁组件23与光伏面板1电连接然后安装在安全的地方即可,如图1、图2所示,蓄电池3固定安装在基座2的下方,安装时埋在地面下,既对蓄电池3进行保护,又使得本装置得到固定。
电磁组件23,包括导线231、金属管232、磁铁组件233、和弹簧234,导线231的两端与光伏面板1和蓄电池3电连接,且导线231螺旋缠绕在金属管232的外侧,磁铁组件233与金属管232同心收容于金属管232内,并且磁铁组件233固定安装在连杆21的下方,并带动连杆21在金属管232内做直线运动。因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流在从光伏面板1通过导线231传输至蓄电池3的过程中会在导线231的周围产生的磁场将金属管232磁化,然后通过磁化后的金属管232对磁铁组件233施加垂直向下的力,从而实现磁铁组件233带动连杆21,连杆21带动光伏面板1发生位移实现追踪光源的,所以金属管232的材质为能够被磁化的铁磁材质,为了保证磁铁组件233在金属管232内稳定的做直线运动,所以使磁铁组件233与金属管232滑动连接。只有磁化后的金属管232对磁铁组件233施加垂直向下的力没有办法实现光伏面板1的复位和偏转,所以在壳体22的上方,连杆21的下方安装有弹簧234,弹簧234与壳体22顶部的端盖抵接,连杆21的顶端延伸有凸缘,弹簧234与凸缘的底面抵接,这样受光面积大的光伏面板1克服弹簧234的弹力向下位移,受光面积小的光伏面板1克服不了弹簧234的弹力向上位移,实现了光伏面板1的偏转。
在此实施例中,金属管232的顶端磁极与磁铁组件233的两端的磁极相同,所述金属管232的底端磁极与磁铁组件233的两端的磁极相异,想要将导线231周围的磁场力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就需要磁铁组件233顶端的磁极与金属管232顶端的磁极相同,磁铁组件233底端的磁极与金属管232底端的磁极相异,这样磁铁组件233的顶端在同极相斥的特性下受到金属管232顶端的推力,磁铁组件233的底端在异极相吸的特性下受到金属管232的吸力,使得导线231周围的磁场力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因为光伏面板1发电通过导线231进入蓄电池3的过程中的电流为直流电,所以导线231顺时针螺旋缠绕在金属管232外时,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以判断出金属管232的底端磁极为N极,顶端为S极,此时使磁铁组件233两端的磁极为S极。
导线231逆时针螺旋缠绕在金属管232外时,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以判断出金属管232的底端磁极为S极,顶端为N极,此时使磁铁组件233两端的磁极为N极。
装配过程:首先将蓄电池3安装在基座2的壳体22下方,然后将蓄电池3埋藏在地面下,然后通过膨胀螺钉将壳体22固定在地面上,然后将导线231螺旋缠绕在金属管232外,并使导线231的一端与蓄电池3电连接,然后将金属管232和导线231固定安装在壳体22内,然后将弹簧234抵接在端盖的上方,使连杆21穿过端盖,使连杆21与端盖滑动连接,并使弹簧234抵接在连杆21顶端凸缘的下方,然后将磁铁组件233固定安装在连杆21的下方,再将磁铁组件233同心安装在金属管232内并使磁铁组件233与金属管232滑动连接,然后使用螺钉将端盖固定在壳体22的上方,至此完成基座2的装配,最后使导线231穿过端盖使导线231的另一端与光伏面板1电连接,将连杆21铰接在光伏面板1的下方。
工作原理:光伏面板1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向蓄电池3输送电能,由于导线231螺旋缠绕在金属管232外侧,所以金属管232被导线231的磁场磁化,而且被磁化的金属管232底端的磁极方向与磁铁组件233底端的磁极方向相异,被磁化的金属管232顶端的磁极方向与磁铁组件233底端的磁极方向相同,所以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特性的影响下磁铁组件233克服弹簧234的弹力带动光伏面板1向下位移。
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此时东面的光伏面板1正对着太阳,西面的光伏面板1有一部分被弧形的半球状光伏面板1遮挡太阳光产生阴影,此时东面的光伏面板1发电量大于西面的光伏面板1,东面的光伏面板1下的电磁组件23产生磁场强度大于西面的光伏面板1下的电磁组件23产生磁场强度,在磁铁组件233和连杆21的带动下,东面的光伏面板1向下位移量大于西面的光伏面板1,达到光伏面板1的中心轴偏向太阳的效果,在太阳从东方向西方位移的过程中光伏面板1的中心轴始终跟随太阳偏转,达到追踪光源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是根据光伏面板1发电通过导向将电能输送至蓄电池3的过程中,电能因为电流磁效应的原因在导线231的周围产生磁场,根据电流磁效应原理对导线231周围的磁场加以利用,使导线231螺旋缠绕在金属管232外利用导线231周围的磁场将金属管232磁化,然后磁铁组件233和磁化后的金属管232之间因为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特性可以得到光伏面板1发电时磁化金属管232对磁铁组件233施加垂直向下的力,克服弹簧234的弹力使光伏面板1发生偏转对光源进行追踪,在没有增加感应元件、控制单元以及动力源这些耗电元件的情况下,降低了光伏面板1的耗电载荷,提高了光伏面板1的受光面积,达到了增加光伏面板1发电量的效果。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连杆21和光伏面板1之间铰接有万向节211,由于光伏面板1之间是固定连接的,所以一侧光伏面板1的发电量大另一侧光伏面板1的发电量小时光伏面板1会发生偏转,所以为了减少连杆21对光伏面板1产生的反作用力需要在连杆21和光伏面板1之间铰接万向节211避免连杆21影响光伏面板1发生偏转。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磁铁组件233包括:第一永磁磁铁2331、隔离块2332、和第二永磁磁铁2333,第一永磁磁铁23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杆21的下方,隔离块2332固定连接在第一永磁磁铁2331的另一端,第二永磁磁铁2333固定连接在隔离块2332的下方,其中,隔离块2332与金属管232滑动连接,第一永磁磁铁2331和第二永磁磁铁2333相对应的一端的磁极为同极。因为金属管232在被磁化后两端方向相异,想要达到磁铁组件233顶端的磁极与金属管232顶端的磁极相同,磁铁组件233底端的磁极与金属管232底端的磁极相异的效果就需要磁铁组件233两端的磁极相同,而这样的磁铁是不存在的,所以就需要使用两个永磁磁铁,并使永磁磁铁相对应的一端为同极,这样就能够使磁铁组件233两端的磁极相同。
而且为了保证磁铁组件233直线运动的纯直度,所以使隔离块2332与金属管232滑动连接,如图3所示为了避免第一永磁磁铁2331和第二永磁磁铁2333与金属管发生接触,所以第一永磁磁铁2331和第二永磁磁铁2333的外形尺寸小于隔离块的外形尺寸。为了解决两个永磁磁铁同极相斥的问题,所以将第一永磁磁铁2331和第二永磁磁铁2333固定安装在隔离块2332的两端。
在此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杆21的底端延伸有台阶轴,台阶轴上开有螺纹,第一永磁磁铁2331的中间位置开有通孔,隔离块2332的两端开有螺纹孔,装配时使连杆21底端的台阶轴穿过第一永磁磁铁2331与隔离块2332螺接,并使台阶部与第一永磁磁铁2331抵接,使得第一永磁磁铁2331和隔离块2332都得到固定,然后将第二永磁磁铁2333螺接在隔离块2332的下方,使第二永磁磁铁2333也得到了固定。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磁铁组件233的下方还延伸有导向轴2334,导向轴2334与壳体22滑动连接,为了保证磁铁组件233在金属管232中直线运动的纯直度,所以在磁铁组件233的下方还延伸有导向轴2334,通过导向轴2334与壳体22的滑动连接保证磁铁组件233在金属管232中直线运动的纯直度,能够避免磁铁组件233中的永磁磁铁在运动过程中与金属管232接触影响磁铁组件233的直线移动。
在此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隔离块2332的底端中间位置开有螺纹孔,第二永磁磁铁2333的中间位置开有通孔,导向轴2334的顶端设有台阶轴,台阶轴上开有螺纹,壳体22的底端开有通孔,装配时,导向轴2334的台阶轴穿过第二永磁磁铁2333的底端与隔离块2332的螺纹孔螺接,并且台阶部与第二永磁磁铁2333抵接,使导向轴2334和第二永磁磁铁2333得到固定,并且导向轴2334与壳体22底端的通孔滑动连接,保证磁铁组件233直线运动的纯直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壳体22与连杆21和导向轴2334的配合处均安装有直线轴承2335,直线轴承2335与连杆21和导向轴2334相配合,如图3所示,为了保证磁铁组件233和连杆21在金属管232中直线运动的纯直度,以及减少摩擦,所以通过在壳体22与连杆21和导向轴2334的配合处均安装有直线轴承2335,并使直线轴承2335与连杆21和导向轴2334相配合来保证连杆21和磁铁组件233的直线运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管232的材质为硅钢,所述隔离块2332、连杆21和导向轴2334均为铜制材质,因为需要光伏面板1实时的追踪光源,而影响光伏面板1偏转速度的因素在于磁铁组件233在金属管232中的工作方向改变的速度,而影响磁铁组件233在金属管232中工作方向改变速度的因素在与金属管232的磁化和退磁的速度,金属管232磁化速度和退磁速度越快磁铁组件233工作方向改变的速度越快,也就越灵敏,金属管232磁化速度和退磁速度越慢磁铁组件233工作方向改变的速度越慢,也就越迟钝,所以采用硅钢这一磁化和退磁速度快的材料来制作金属管232。
为了避免连杆21和导向轴2334受到金属管232的吸引影响磁铁组件233的工作,所以使用铜质材质这一材料来制作连杆21和导向轴2334,因为铜质材质为非铁磁材料所以不易被金属管232吸引,也不易被磁化,而且铜制材质本身稳固不易被磁化,能够在满足导向的应用。
因为两个永磁磁铁的同极相对时间过长会影响永磁磁铁的磁力强度,所以使用铜质材质来制作隔离块2332,因为铜质材质为非铁磁材料所以不易导磁,所以能够减少永磁磁铁同极相对造成的磁力消耗,而且非铁磁材料的铜质材质制作的隔离块2332与金属管232的滑动连接还不会受到磁化后金属管232磁力的影响产生反作用力。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 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周等分的若干光伏面板(1),所述光伏面板(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光伏面板(1)之间绝缘处理;
基座(2),包括:铰接安装在每个光伏面板(1)下方的连杆(21),固定在地面上并与连杆(21)滑动连接的壳体(22),以及固定安装在连杆(21)下方的电磁组件(23),其中,所述电磁组件(23)和连杆(21)在壳体(22)内做直线运动,所述连杆(21)围绕基座(2)的中心轴圆周等分,所述电磁组件(23)与光伏面板(1)电连接;
蓄电池(3),所述蓄电池(3)与电磁组件(2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组件(23)包括:一端与光伏面板(1)电连接,另一端与蓄电池(3)电连接的导线(231),固定安装在壳体(22)内的金属管(232),收容于金属管(232)内并固定在连杆(21)下方的磁铁组件(233),以及安装在壳体(22)的上方,连杆(21)的下方的弹簧(234),其中,所述导线(231)螺旋缠绕在金属管(232)外侧,所述金属管(232)与磁铁组件(233)滑动连接,所述金属管(232)的材质为铁磁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1)和光伏面板(1)之间铰接有万向节(2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232)的顶端磁极与磁铁组件(233)的两端的磁极相同,所述金属管(232)的底端磁极与磁铁组件(233)的两端的磁极相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组件(233)包括:一端与连杆(21)固定连接的第一永磁磁铁(2331),与第一永磁磁铁(233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隔离块(2332),以及与隔离块(2332)固定连接的第二永磁磁铁(2333),其中,所述隔离块(2332)与金属管(23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永磁磁铁(2331)和第二永磁磁铁(2333)相对应的一端的磁极为同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组件(233)的下方还延伸有导向轴(2334),所述导向轴(2334)与壳体(22)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2)与连杆(21)和导向轴(2334)的配合处均安装有直线轴承(2335),所述直线轴承(2335)与连杆(21)和导向轴(2334)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232)的材质为硅钢,所述隔离块(2332)、连杆(21)和导向轴(2334)均为铜制材质。
9.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的追踪光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面板(1)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向蓄电池(3)输送电能,由于导线(231)螺旋缠绕在金属管(232)外侧,所以金属管(232)被导线(231)的磁场磁化,而且被磁化的金属管(232)底端的磁极方向与磁铁组件(233)底端的磁极方向相异,被磁化的金属管(232)顶端的磁极方向与磁铁组件(233)底端的磁极方向相同,所以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特性的影响下磁铁组件(233)克服弹簧(234)的弹力带动光伏面板(1)向下位移;
太阳从东方升起时,此时东面的光伏面板(1)正对着太阳,西面的光伏面板(1)的一部分被弧形的半球状光伏面板(1)遮挡产生阴影,此时东面的光伏面板(1)发电量大于西面的光伏面板(1),东面的光伏面板(1)下的电磁组件(23)产生磁场强度大于西面的光伏面板(1)下的电磁组件(23)产生磁场强度,在磁铁组件(233)和连杆(21)的带动下,东面的光伏面板(1)向下位移量大于西面的光伏面板(1),光伏面板(1)的中心轴偏向太阳,在太阳从东方向西方位移的过程中光伏面板(1)的中心轴跟随太阳偏转。
CN201910815510.7A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及追踪光源的方法 Active CN110649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5510.7A CN110649880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及追踪光源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5510.7A CN110649880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及追踪光源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9880A true CN110649880A (zh) 2020-01-03
CN110649880B CN110649880B (zh) 2021-01-29

Family

ID=69009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5510.7A Active CN110649880B (zh) 2019-08-30 2019-08-30 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及追踪光源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98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7803A (zh) * 2021-04-09 2021-08-10 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光储装置及粉尘监测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621A (zh) * 2011-05-25 2011-08-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向日葵向阳原理的仿生日光跟踪系统
CN107015576A (zh) * 2017-06-08 2017-08-04 严友希 一种基于向日葵向阳原理的自动追光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7621A (zh) * 2011-05-25 2011-08-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向日葵向阳原理的仿生日光跟踪系统
CN107015576A (zh) * 2017-06-08 2017-08-04 严友希 一种基于向日葵向阳原理的自动追光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7803A (zh) * 2021-04-09 2021-08-10 宝武清洁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光储装置及粉尘监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9880B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8803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oring energy
CN111181346B (zh) 一种面向海洋机器人的电磁式振动能量收集装置
US20090295520A1 (en) Magnetic structure
KR20090046790A (ko) 에너지를 저장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0649880B (zh) 一种追踪光源的发电装置及追踪光源的方法
US20110304146A1 (en) Conductor apparatus having optimized magnetic resistance with respect to at least one magnetic element moving in proximity thereto
CN104410244A (zh) 一种径向充磁的永磁海洋波动发电装置
US20090295253A1 (en) Motor/generator
CN113037134A (zh) 一种可穿戴式多源环境能量俘获装置
US20100013345A1 (en) Bi-metal coil
CN107956641B (zh) 一种复合式发电的球形机器人
CN210977741U (zh) 波浪发电机
CN103280910B (zh) 轴向磁场磁电式微发电机
US20220220931A1 (en) Wave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and dual-axial wave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CN210977742U (zh) 波浪发电装置
CN112104263A (zh) 一种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
CN101769223A (zh) 海浪发电方法及装置
CN105738784A (zh) 适于卧式电机定子绝缘故障放电点的定位系统及检测方法
WO2008002412A1 (en) Bi-metal coil
CN110752766B (zh) 一种太阳风发电设备
CN213125872U (zh) 一种振动能量收集发电装置
CN216564657U (zh) 用于旋转部件无线供电的能量发射装置
CN212278096U (zh) 一种盘式重力发电机
CN116404846A (zh) 一种全向电磁式机械能收集装置
KR200272092Y1 (ko) 자생능 발전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