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6978B -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6978B
CN110646978B CN201910932699.8A CN201910932699A CN110646978B CN 110646978 B CN110646978 B CN 110646978B CN 201910932699 A CN201910932699 A CN 201910932699A CN 110646978 B CN110646978 B CN 1106469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area
display area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326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46978A (zh
Inventor
谢天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3269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69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6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69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469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69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2Light shielding layers, e.g. black matrix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显示装置的非指纹识别区位于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指纹识别区位于第二非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相对设置;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位于导光板的入光面侧的多个发光元件、以及位于导光板出光面侧的遮光胶带;该遮光胶带设置于第一非显示区,而第二非显示区未设置有遮光胶带;或者,第一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一遮光胶带,第二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二遮光胶带,且第一遮光胶带的宽度大于第二遮光胶带的宽度,和/或第一遮光胶带单位面积的透光率大于第二遮光胶带单位面积的透光率;以使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与非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功耗低、清晰度高、寿命长、无辐射、重量轻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液晶显示器包括阵列基板、对置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因此通常在阵列基板背离对置基板的一侧设置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即为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光源。
当前,为丰富显示器的功能,通常会在显示器中设置具有特定功能的器件。例如,为使液晶显示器实现指纹识别功能,会在液晶显示器中设置指纹识别元件,指纹识别元件的光源产生光线到达手指与液晶显示器的接触面,以使光线在手指的指纹脊和谷发生反射;反射回的光线由指纹识别元件接收,该指纹识别元件根据相应的成像原理进行成像,实现指纹识别。现有技术中,为使液晶显示器满足轻薄的特点,通常会将背光模组提供的背光光源复用指纹识别元件的光源。
但是,当将指纹识别元件设置于背光模组靠近液晶显示器显示面一侧时,设置指纹识别元件的区域背光透过率将小于未设置指纹识别元件的区域,如此对于高屏占比的显示器将会出现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与非指纹识别区的亮度不同,从而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以改善显示不均的现象,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非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指纹识别区和非指纹识别区;所述非指纹识别区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指纹识别区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侧的多个发光元件、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出光面侧的遮光胶带;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垂直;多个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其中,所述遮光胶带设置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未设置有所述遮光胶带;或者,
所述遮光胶带包括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所述第一遮光胶带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遮光胶带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遮光胶带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遮光胶带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一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显示装置采用侧入式的背光模组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该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位于导光板入光面侧的多个发光元件以及位于导光板出光面侧的遮光胶带;由于显示装置的非指纹识别区位于第一非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指纹识别区位于第二非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通过在第一非显示区设置遮光胶带,该遮光胶带能够遮挡发光元件为第一非显示区和非指纹识别区提供的部分光,而第二非显示区不设置遮光胶带,发光元件为第二非显示区和指纹识别区提供的光没有遮光胶带的遮光,使得背光模组对应指纹识别区的位置的发光亮度大于背光模组对应非指纹识别区的位置的发光亮度;而显示面板对应指纹识别区的位置设置有指纹识别元件,相较于显示面板对应非指纹识别区的位置增加了指纹感应电路,使得显示面板对应指纹识别区的位置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对应非指纹识别区的位置的开口率,如此背光模组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对应指纹识别区的位置处的透过率小于该背光模组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对应非指纹识别区的位置处的透过率,从而能够使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与非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或者,在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均设置遮光胶带,且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第一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小于位于第二非显示区的第二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和/或,在非显示区指向第二显示区的第一方向上,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的第一遮光胶带的宽度大于位于第二非显示区的第二遮光胶带的宽度,以使第一遮光胶带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均强于第二遮光胶带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此时背光模组对应指纹识别区的位置的发光亮度大于背光模组对应非指纹识别区的位置的发光亮度;而显示面板对应指纹识别区的位置设置有指纹识别元件,使得显示面板与指纹识别区对应的位置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与非指纹识别区对应的位置的开口率,如此背光模组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对应指纹识别区的位置处的透过率小于该背光模组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对应非指纹识别区的位置处的透过率,从而能够使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与非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截面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B-B截面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C截面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非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该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包括指纹识别区和非指纹识别区;非指纹识别区位于第一非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指纹识别区位于第二非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之间;显示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位于导光板的入光面侧的多个发光元件、以及位于导光板出光面侧的遮光胶带;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导光板的出光面垂直;多个发光元件位于非显示区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与导光板的出光面平行,且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其中,遮光胶带设置于第一非显示区,第二非显示区未设置有遮光胶带;或者,遮光胶带包括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第一遮光胶带位于第一非显示区,第二遮光胶带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遮光胶带的宽度大于第二遮光胶带的宽度;和/或,第一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小于第二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非显示区设置有遮光胶带,而第二非显示区未设置遮光胶带时,遮光胶带能够遮挡发光元件为第一非显示区和与该第一非显示区对应的非指纹识别区的部分光,而发光元件为第二非显示区和指纹识别区提供的光不会被遮光胶带遮挡,以使背光模组的指纹识别区的发光亮度大于非指纹识别区的发光亮度,由于显示面板对应指纹识别区的位置设置有指纹识别元件,因此相较于显示面板对应非指纹识别区的位置增加了指纹感应电路,使得显示面板对应指纹识别区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对应非指纹识别区的开口率,如此背光模组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对应指纹识别区的位置处的透过率小于该背光模组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对应非指纹识别区的位置处的透过率,从而能够使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与非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或者,当第一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一遮光胶带,第二非显示区设置有第二遮光胶带,且第一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大于第二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和/或,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遮光胶带的宽度大于第二遮光胶带的宽度,以使第一遮光胶带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强于第二遮光胶带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此时背光模组的指纹识别区的发光亮度大于非指纹识别区的发光亮度,由于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区设置有指纹识别元件,使得显示面板对应指纹识别区的位置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对应非指纹识别区的位置的开口率,如此背光模组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对应指纹识别区的位置处的透过率小于该背光模组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对应非指纹识别区的位置处的透过率,从而能够使显示装置的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与非指纹识别区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进而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遮光胶带可仅设置在显示装置的第一非显示区,而显示装置的第二非显示区未设置有遮光胶带;或者,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非显示区设置的第一遮光胶带的宽度大于第二非显示区设置的第二遮光胶带的宽度;或者,第一非显示区设置的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大于第二非显示区设置的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或者,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非显示区设置的第一遮光胶带的宽度大于第二非显示区设置的第二遮光胶带的宽度,且第一非显示区设置的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大于第二非显示区设置的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以下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包括指纹识别元件,该指纹识别元件可与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内的膜层结构在同种工艺下采用同种材料形成,即指纹识别元件为面内指纹识别元件,或者该指纹识别元件也外挂于背离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即该指纹识别元件为外挂的指纹识别元件。但是,无论是外挂的指纹识别元件还是面内指纹识别元件,该指纹识别元件均位于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靠近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的一侧,本发明实施例对指纹识别元件的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同时,为便于描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对应第一显示区的位置为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显示面板对应第一显示区中指纹识别区的位置为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显示面板对应第一显示区中非指纹识别区的位置为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显示面板对应非显示区的位置为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对应非显示区中第一非显示区的位置为显示面板的第一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对应非显示区中第二非显示区的位置为显示面板的第二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对应第二显示区的位置为显示面板的第二显示区。
同样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对应第一显示区的位置为背光模组的第一显示区,背光模组对应第一显示区中指纹识别区的位置为背光模组的指纹识别区,背光模组对应第一显示区中非指纹识别区的位置为背光模组的非指纹识别区;背光模组对应非显示区的位置为背光模组的非显示区,背光模组对应非显示区中第一非显示区的位置为背光模组的第一非显示区,背光模组对应非显示区中第二非显示区的位置为背光模组的第二非显示区;背光模组对应第二显示区的位置为背光模组的第二显示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截面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1中B-B截面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沿第一方向X,显示装置100包括依次设置的非显示区130、第一显示区110和第二显示区120;其中,非显示区130包括第一非显示区131和第二非显示区132,第一显示区110包括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且非指纹识别区111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31与所述第二显示区120之间;指纹识别区112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32与第二显示区120之间,即非指纹识别区111与第一非显示区131对应,指纹识别区与第二非显示区132对应。其中,显示装置100的指纹识别区112中设置有指纹识别元件(图中未示出)。
结合图1和图2,显示装置100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20和背光模组10。该背光模组10包括导光板11、位于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01侧的多个发光元件12、以及位于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02侧的遮光胶带13。其中,多个发光元件12沿与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依次排列,且该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均与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02平行。其中,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01与出光面1102垂直,即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01为该导光板11的侧端面,示例性的发光元件12可与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01之间具有预留间隙。其中,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01为导光板11中与发光元件12的出光面相对的面。
示例性的,背光模组10为侧入式的背光模组,该侧入式的背光模组10还可以包括盒状的模组框14,导光板11收容于该盒状的模组框14内,且该盒状的模组框14用于支撑和保护背光模组10中的其它部件。背光模组10的发光元件12可通过电路板15固定于模组框14的底面上,该发光元件12可与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01之间具有预留间隙。该发光元件12出射的一部分光会通过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01进入导光板11中,并由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02射出并提供给显示面板20,该发光元件12出射的另一部分光会通过该发光元件12与导光板11之间的预留间隙射出提供给显示面板20。此外,背光模组10还可以包括粘贴胶带16,该粘贴胶带16用于将背光模组10的盒状的模组框14与显示面板20背离显示面101的一侧粘贴固定在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的附图,图2中模组框14可根据实际应用进行设计。此外,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均为示例性的说明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本发明实施例对各膜层的结构及形状不做具体限定。
继续结合参考图1和图2,显示装置100的指纹识别元件(图2中未示出)设置于该显示装置100的指纹识别区112内,且该指纹识别元件与显示面板20的发光单元(图2中未示出)共用背光模组10提供的光源,该指纹识别元件位于背光模组10靠近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101的一侧,即指纹识别元件可位于显示面板20内,也可位于显示面板20与背光模组10之间。此时,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相较于显示面板20的非指纹识别区增加了指纹感应电路,使得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开口率,如此背光模组10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的透过率小于其在显示面板20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透过率。
结合图1和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背光模组10的遮光胶带13设置于第一非显示区131中,而第二非显示区132中未设置遮光胶带。其中,遮光胶带13能够遮挡发光元件12出射的部分光,同时该遮光胶带13也具有一定的吸光作用,能够将发光元件12出射的部分光吸收。当第一非显示区131中设置遮光胶带13,而第二非显示区132未设置有遮光胶带时,该遮光胶带13能够将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31内的发光元件12与导光板11之间的预留间隙中出射的部分光遮挡,此时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亮度小于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的亮度,而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光透过率小于显示面板20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光透过率,如此能够使得显示装置100的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其中,当背光模组10的第一非显示区131设置有遮光胶带,而背光模组10的第二非显示区132未设置有遮光胶带时,背光模组10的粘贴胶带16可以具有一定的遮光能力,以遮挡部分由发光元件12与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01之间的预留间隙出射的光,防止由发光元件12与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01之间的预留间隙直射至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101,而出现一条亮带,影响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图1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示例性的附图,图1中仅示例性的示出了指纹识别区112将非指纹识别区111划分为两个区域;此外,指纹识别区也可以位于非指纹识别区的一侧,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同时,图1中仅示例性的示出指纹识别区111的形状为矩形,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识别区111的形状也可以为椭圆形、圆形或其它形状,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为背光模组的第一非显示区设置遮光胶带,而背光模组的第二非显示区未设置遮光胶带的情况,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可以均设置有相应的遮光胶带。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中与图1中相同之处,可参照图1的描述,在此仅对图4中与图1中不同之处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背光模组的遮光胶带13包括第一遮光胶带1301和第二遮光胶带1302,该第一遮光胶带1301设置于第一非显示区131,第二遮光胶带1302设置于第二非显示区132。其中,在第一方向X上,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31的第一遮光胶带1301的宽度W1大于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32的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宽度W2。
具体的,第一遮光胶带1301和第二遮光胶带1302能够分别遮光发光元件12初始的部分光,同时第一遮光胶带1301和第二遮光胶带1302也具有一定的吸光作用,能够将发光元件12出射的部分光吸收。发光元件12提供给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部分光需透过第一非显示区131,发光元件12提供给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部分光需透过第二非显示区132。第一遮光胶带1301能够遮挡和吸收发光元件12提供给非指纹识别区111的部分光,第二遮光胶带1302能够遮挡和吸收发光元件12提供给指纹识别区112的部分光。在第一方向上,第一遮光胶带1301的宽度W1大于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宽度W2,使得第一遮光胶带130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均强于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使得背光模组提供给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亮度小于背光模组提供给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亮度;同时,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相较于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增加了指纹感应电路,使得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开口率,使得背光模组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透过率小于其在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透过率;如此能够使显示装置100的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此外,设置于第一非显示区131的第一遮光胶带1301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也可小于设置于第二非显示区132的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此时,当第一遮光胶带1301与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尺寸相同时,第一遮光胶带130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均强于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使得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亮度小于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的亮度;同时,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开口率,使得背光模组10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的透过率小于其在显示面板20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透过率;如此能够使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101的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满足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发光亮度趋于一致的前提下,第一遮光胶带1301和第二遮光胶带1302可以仅是宽度上的不同;或者,第一遮光胶带1301和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宽度不同,同时单位面积的透光率也不同;或者,第一遮光胶带1301和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宽度可以相同,仅是单位面积的透光率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第一遮光胶带1301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小于第二遮光胶带1302单位面积的透光率。此时,在第一方向X上,第一遮光胶带1301的宽度W可与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宽度W相同。
可选的,图6是图4中C-C截面的一种显示装置的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6所示,背光模组的遮光胶带13包括第一遮光胶带1301和第二遮光胶带1302,在垂直于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02的方向Z上,第一遮光胶带1301的厚度T1大于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厚度T2。
具体的,当第一遮光胶带1301的厚度T1大于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厚度T2时,该第一遮光胶带1301单位面积的吸收光的能力大于第二遮光胶带1302单位面积的吸收光的能力,以使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亮度小于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的亮度,而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20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开口率,使得背光模组10提供光在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的透过率小于其在显示面板20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透过率,如此能够使显示装置100的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4,背光模组的遮光胶带13包括第一遮光胶带1301和第二遮光胶带1302,该第一遮光胶带1301为黑色的遮光胶带,第二遮光胶带1302为灰色的遮光胶带。
具体的,当第一遮光胶带1301为黑色的遮光胶带,而第二遮光胶带1302为灰色的遮光胶带时,第一遮光胶带1301的颜色深于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颜色,该第一遮光胶带1301的光吸收效果强于第二遮光胶带1302的光吸收效果,使得背光模组提供给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亮度小于背光模组提供给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亮度,而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开口率,使得背光模组提供的光在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透过率小于其在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透过率,如此能够使显示装置100的显示面101的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和图7所示,遮光胶带13包括楔形结构;在沿非显示区130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X上,楔形结构在垂直于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02方向Z上的厚度逐渐减小。
具体的,遮光胶带13为楔形结构时,从非显示区110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X上,该遮光胶带13的厚度逐渐减小,致使该遮光胶带13的透光率依次递增。发光元件12位于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01侧,该发光元件12发出的光从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01侧向与该导光板11的入光面1101相对的另一侧传输,从而在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02所在平面中,距离发光元件12较近的位置处的发光亮度强于距离发光元件12较远的位置处的发光亮度。将遮光胶带13设置为楔形结构,能够使距离发光元件12较近的位置处的吸光率大于距离发光元件12较远的位置处的吸光率,从而能够在非显示区130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X上,遮光胶带13的透光率依次递增,以在非显示区130指向第二显示区的方向上,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光的亮度能够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部分膜层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背光模组10还包括位于导光板11出光面1102侧的多个油墨颗粒21。其中,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02侧同时设置有遮光胶带13和油墨颗粒21,遮光胶带13和油墨颗粒21均可遮挡和吸收发光元件出射的部分光。
示例性的,结合图1和图8,当第一非显示区131设置有遮光胶带13,而第二非显示区132未设置遮光胶带时,由于发光元件12提供的部分光可从第二非显示区132中直接射出,因此未设置遮光胶带的第二非显示区132会出现一条亮带。通过在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02侧设置油墨颗粒21,该油墨颗粒可遮挡和吸收发光元件12出射的部分光,从而能够避免第二非显示区132出现亮带,而影响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同时,当第一非显示区131和第二非显示区132均设置有油墨颗粒21时,设置于第一非显示区131和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油墨颗粒21均能够遮挡和吸收,如此,能够防止因仅在第一非显示区131设置油墨颗粒21或仅在第二非显示区132设置油墨颗粒21,而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其中,第一非显示区131设置的油墨颗粒21可与第二非显示区132设置的油墨颗粒21可以相同或不同。
示例性的,结合图4和图8,当第一非显示区131设置有第一遮光胶带1301,第二非显示区132设置有第二遮光胶带1302时,同时在第一非显示区131和第二非显示区132设置油墨颗粒21,该油墨颗粒21同样能够遮挡和吸收发光元件12出射的部分光,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均一性。其中,第一非显示区131和第二非显示区132所设置的油墨颗粒21可以相同或不同。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8,背光模组10还包括位于导光板11靠近显示面板20一侧的扩散板17。当背光模组10包括遮光胶带13和油墨颗粒21时,该遮光胶带13和油墨颗粒21可均设置在扩散板17上。
具体的,背光模组10的扩散板17中具有扩散粒子,该扩散粒子能够使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02出射的光发生无规则折射,并在扩散板17背离导光板11的一侧出射,以对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02出射的光起到平衡扩散的作用。当将遮光胶带13和油墨颗粒21均设置于扩散板17上时,其不会影响扩散板17中扩散粒子的折射性能,进而不会影响背光模组10的性能。
此外,背光模组10还可以包括位于导光板11背离显示面板20一侧的反射片18以及位于导光板11靠近显示面板20一侧的光学膜片19。其中,反射片18能够将从导光板11背面(与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02相对的面)出射的光重新返回至导光板11,并经导光板11匀光后由导光板11的出光面1102侧射出,以提高光的利用率。光学膜片19例如可以为增光膜,该增光膜19对光具有汇聚作用,能够使光在纵向和横向上得到增强,提高发光亮度,该增光膜19例如可以为棱镜。因此,基于背光模组10各膜层的结构及性能,将遮光胶带13和油墨颗粒21设置于扩散板17上,可降低工艺难度,同时能够避免油墨颗粒21和遮光胶带13对背光模组10的性能产生影响。其中,油墨颗粒21可采用油墨丝印的方式形成。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8,背光模组10的油墨颗粒21和遮光胶带13可分别位于扩散板17相对的两侧。如此,能够保证遮光胶带13与扩散板17接触的表面为平整的表面,使得遮光胶带13与扩散板17具有良好的贴合度。同时,当背光模组10的油墨颗粒21和遮光胶带13可分别位于扩散板17相对的两侧时,油墨颗粒21的遮光性能和吸光性能与遮光胶带13的遮光性能和吸光性能互不影响,确保遮光胶带13和油墨颗粒21具有相应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均一性。
可选的,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沿非显示区13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上,油墨颗粒21的尺寸依次递减。
具体的,结合图8和图9,油墨颗粒21的尺寸越大遮光面积越大。当在沿非显示区13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上,油墨颗粒21的尺寸依次递减时,该油墨颗粒21在沿非显示区13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上的遮光效果依次递减,以在导光板11出光面1102所在平面上,发光亮度较强的位置处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强于发光亮度较弱的位置处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从而在沿非显示区13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上,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光的亮度能够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9,在由第一非显示区131指向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方向上,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31的油墨颗粒21的尺寸大于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油墨颗粒的尺寸。
具体的,在第一非显示区131指向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方向上,第一非显示区131的油墨颗粒21的尺寸大于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油墨颗粒的尺寸,例如可以为同一行的油墨颗粒21中,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31的油墨颗粒21的尺寸大于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油墨颗粒的尺寸,以使第一非显示区131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强于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此时背光模组提供给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发光亮度小于背光模组提供给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发光亮度,同时,由于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的开口率,如此最终能够使显示装置100的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沿非显示区13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上,油墨颗粒21的排布密度依次递减。
具体的,结合图8和图10所示,油墨颗粒21的排布密度越大,单位面积的油墨颗粒21的数量越多,即单位面积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越强。当在沿非显示区13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上,油墨颗粒21的排布密度依次递减时,该油墨颗粒21在沿非显示区13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上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依次递减,以在导光板11出光面1102所在平面上,发光亮度较强的位置处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强于发光亮度较弱的位置处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从而在沿非显示区13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上,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光的亮度能够趋于一致,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0,在由第一非显示区131指向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方向上,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31的油墨颗粒21的排布密度大于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油墨颗粒的排布密度。
具体的,在第一非显示区131指向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方向上,第一非显示区131的油墨颗粒21的排布密度大于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油墨颗粒的排布密度,例如可以为同一行的油墨颗粒中,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31的油墨颗粒21的排布密度大于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油墨颗粒的排布密度,以使第一非显示区131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强于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此时背光模组提供给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发光亮度小于在背光模组提供给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发光亮度,同时,由于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的开口率,如此最终能够使显示装置100的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可选的,油墨颗粒可通过油墨丝印的方式形成,该油墨颗粒与油墨颗粒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发光元件提供的光能够透过油墨颗粒与油墨颗粒之间的间隙,而不会被油墨颗粒完全遮挡。因此,为进一步使显示装置的第一显示区的指纹识别区和非指纹识别区的显示发光亮度趋于一致,可将油墨颗粒延伸至第一非显示区的指纹识别区和非指纹识别区。此时,在由非指纹识别区指向指纹识别区的方向上,位于非指纹识别区的油墨颗粒的尺寸大于位于指纹识别区的油墨颗粒的尺寸;和/或,在由非指纹识别区指向指纹识别区的方向上,位于非指纹识别区的油墨颗粒的排布密度大于位于指纹识别区的油墨颗粒的排布密度。
示例性的,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结合参考图8和图11,同一行的油墨颗粒21中,位于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油墨颗粒21的尺寸大于位于指纹识别区112的油墨颗粒21的尺寸,此时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均强于指纹识别区112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使得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发光亮度小于在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发光亮度,同时,由于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的开口率,如此最终能够使显示装置100的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示例性的,继续结合图8和图11,同一行油墨颗粒21中,位于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油墨颗粒21的排布密度也可大于位于指纹识别区112的油墨颗粒21的排布密度,同样可以使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和光吸收效果均强于指纹识别区112的油墨颗粒21的遮光效果光吸收效果,使得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发光亮度小于在背光模组10提供给显示面板20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发光亮度,同时,由于显示面板的指纹识别区112的开口率小于显示面板的非指纹识别区的开口率,如此最终能够使显示装置100的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显示亮度趋于一致,提高显示装置100的显示效果。
此外,油墨颗粒21的颜色越深,该油墨颗粒21的遮光性能越强。其中,位于第一非显示区131的油墨颗粒21的颜色也可深于位于第二非显示区132的油墨颗粒21的颜色时,同样可使显示装置100的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发光亮度趋于一致;当在显示区130指向第二显示区120的方向X上,油墨颗粒的颜色可以依次变浅时,也可提高显示装置100显示均一性。当油墨颗粒21延伸至第一显示区110时,非指纹识别区111的油墨颗粒21的颜色可深于非指纹识别区112的油墨颗粒21的颜色,以使显示装置100的指纹识别区112和非指纹识别区111的发光亮度趋于一致;此外,设置于非显示区130的油墨颗粒21的颜色可以为黑色的,而设置于第一显示区110的油墨颗粒21的颜色可以为浅色的,例如可以为灰色,以确保显示装置100的第一显示区110能够具有足够的显示亮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因此该电子设备也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文理解,下文中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电子设备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其他具有指纹识别功能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的非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第一非显示区和第二非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指纹识别区和非指纹识别区;所述非指纹识别区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所述指纹识别区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的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侧的多个发光元件、以及位于所述导光板出光面侧的遮光胶带;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垂直;多个所述发光元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且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平行,且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其中,所述遮光胶带设置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非显示区未设置有所述遮光胶带;或者,
所述遮光胶带包括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所述第一遮光胶带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遮光胶带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遮光胶带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遮光胶带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一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遮光胶带的单位面积的透光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出光面侧的多个油墨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油墨颗粒的尺寸依次递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油墨颗粒的尺寸大于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所述油墨颗粒的尺寸;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二非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油墨颗粒的排布密度依次递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第一非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所述油墨颗粒的排布密度大于位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所述油墨颗粒的排布密度;所述第一非显示区和所述第二非显示区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非指纹识别区指向所述指纹识别区的方向上,位于所述非指纹识别区的所述油墨颗粒的尺寸大于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油墨颗粒的尺寸;和/或,
在由所述非指纹识别区指向所述指纹识别区的方向上,位于所述非指纹识别区的所述油墨颗粒的排布密度大于位于所述指纹识别区的油墨颗粒的排布密度;
所述非指纹识别区和所述指纹识别区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的扩散板;所述油墨颗粒和所述遮光胶带均设置于所述扩散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颗粒和所述遮光胶带分别位于所述扩散板相对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遮光胶带包括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时,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遮光胶带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遮光胶带的厚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胶带包括楔形结构;
沿所述非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楔形结构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遮光胶带包括第一遮光胶带和第二遮光胶带时,所述第一遮光胶带为黑色的遮光胶带,所述第二遮光胶带为灰色的遮光胶带。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910932699.8A 2019-09-29 2019-09-29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6469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2699.8A CN110646978B (zh) 2019-09-29 2019-09-29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32699.8A CN110646978B (zh) 2019-09-29 2019-09-29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6978A CN110646978A (zh) 2020-01-03
CN110646978B true CN110646978B (zh) 2022-04-29

Family

ID=69011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32699.8A Active CN110646978B (zh) 2019-09-29 2019-09-29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69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2249B (zh) * 2020-10-28 2022-02-11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屏下指纹识别装置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2612074A (zh) * 2020-12-18 2021-04-06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759590B (zh) * 2021-10-13 2023-04-2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TWI829395B (zh) * 2022-09-14 2024-01-11 瑞儀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與包含背光模組的顯示裝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13084U (zh) * 2014-12-30 2015-07-2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膜组合装置及背光显示装置
CN108538206A (zh) * 2018-05-25 2018-09-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26103A (zh) * 2018-06-29 2018-11-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376570A (zh) * 2018-07-09 2019-02-22 东莞市美光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屏下指纹识别模组的微型补光照明系统
KR20190030907A (ko) * 2017-09-15 2019-03-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0262101A (zh) * 2019-04-29 2019-09-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04130B (zh) * 2015-06-18 2020-08-28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屏幕上指纹感应的屏幕下光学传感器模块
CN106203408A (zh) * 2016-08-31 2016-12-07 上海箩箕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指纹传感器模组
CN107065274B (zh) * 2017-06-19 2020-03-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13084U (zh) * 2014-12-30 2015-07-29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棱镜膜组合装置及背光显示装置
KR20190030907A (ko) * 2017-09-15 2019-03-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8538206A (zh) * 2018-05-25 2018-09-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26103A (zh) * 2018-06-29 2018-11-16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9376570A (zh) * 2018-07-09 2019-02-22 东莞市美光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屏下指纹识别模组的微型补光照明系统
CN110262101A (zh) * 2019-04-29 2019-09-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6978A (zh) 2020-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46978B (zh)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135188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일체형 다기능 광학시트
CN210155481U (zh) 一种背光模组、屏下光学指纹系统、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US7559683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light guiding plate including plurality of discontinuously formed prisms
US8284346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2016002222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US9921362B2 (en) Backlight sour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0955084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3197370B (zh) 导光板制作方法
CN108317436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9031791B (zh) 显示装置
KR102222297B1 (ko) 균일한 휘도가 가능한 반사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US11022743B2 (en) Backlight source comprising light guide plate and light bar,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backlight source
CN106896578A (zh) 一种背光源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170013696A (ko) 광학산 렌즈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과 표시장치
JP200331579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2015004132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KR20160092968A (ko) 표시 패널 유닛 및 표시 장치
CN10940740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7073469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KR20090060067A (ko) 확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용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20116290A (ko) 액정표시장치
CN113985516B (zh) 一种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108019668B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KR100880217B1 (ko) 백라이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