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5688A -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45688A
CN110645688A CN201911046647.7A CN201911046647A CN110645688A CN 110645688 A CN110645688 A CN 110645688A CN 201911046647 A CN201911046647 A CN 201911046647A CN 110645688 A CN110645688 A CN 1106456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box
box body
electronic control
automatically controlled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4664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志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4664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4568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456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456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3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体及电控盒盖。电控盒体具有第一敞开端,第一敞开端的侧边沿形成第一翻边部,第一翻边部的邻近电控盒体的中心的一端连接有导向部,在由第一敞开端的侧边沿至电控盒体的中心的方向上,导向部朝向远离背壁的方向倾斜延伸;电控盒盖的周沿形成有第二翻边部,第二翻边部与电控盒体的侧壁抵接,第一翻边部与电控盒盖的远离电控盒体的表面抵接,在电控盒盖安装至电控盒体的过程中,导向部用于引导电控盒盖与第一翻边部配合。根据本发明的电控盒组件,电控盒体与电控盒盖装配方便,且装配后的电控盒体与电控盒盖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

Description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控盒通常由电控盒盖和电控盒体装配而成,但是由于电控盒盖和电控盒体结构不理想,电控盒盖和电控盒体存在装配困难较大、装配工序复杂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控盒组件,该电控盒组件的电控盒盖和电控盒体装配方便、装配工序简单。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控盒组件的空调室内机。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控盒组件,包括:电控盒体,所述电控盒体具有第一敞开端,所述电控盒体的与所述第一敞开端相对的壁为所述电控盒体的背壁,所述第一敞开端的侧边沿形成有朝向所述电控盒体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的邻近所述电控盒体的中心的一端连接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一翻边部之间具有夹角,在由所述第一敞开端的侧边沿至所述电控盒体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导向部朝向远离所述背壁的方向倾斜延伸;电控盒盖,所述电控盒盖盖设在所述第一敞开端,所述电控盒盖的周沿形成有朝向所述电控盒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二翻边部与所述电控盒体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电控盒盖的远离所述电控盒体的表面抵接,在所述电控盒盖安装至所述电控盒体的过程中,所述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电控盒盖与所述第一翻边部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电控盒组件,通过在电控盒体的第一敞开端的侧边沿形成有朝向电控盒体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一翻边部,且第一翻边部的邻近电控盒体的中心的一端连接有导向部,电控盒盖的周沿形成有朝向电控盒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翻边部,在电控盒盖安装至电控盒体的过程中,导向部可以引导电控盒盖与第一翻边部配合,使得电控盒体与电控盒盖装配方便,且第二翻边部与电控盒体的侧壁抵接、第一翻边部与电控盒盖的远离电控盒体的表面抵接,装配后的电控盒体与电控盒盖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向部的自由端形成为弧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体的顶面形成有密封凸起,位于所述电控盒盖的顶部的所述第二翻边部与所述密封凸起的邻近所述第一敞开端的表面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背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敞开端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内限定出容纳槽。
可选地,在由所述电控盒体的一端至所述电控盒体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容纳槽的深度逐渐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体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进线孔,所述电控盒体的背壁上形成有第一出线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线孔形成为U形、圆形或椭圆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进线孔内设有过线卡,所述过线卡内限定出过线空间,所述过线卡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沿所述过线卡的周向延伸,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进线孔的内周壁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形成有第一进线孔,强电线束适于从位于所述电控盒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的一个上的所述第一进线孔走线,弱电线束适于从位于所述电控盒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的另一个上的所述第一进线孔走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电控盒盖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向邻近所述电控盒体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盖与所述电控盒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电控盒盖上形成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凸耳与所述电控盒体的侧壁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电控盒体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支撑件均与所述电控盒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支撑件用于将所述电控盒体连接固定在整机内。
可选地,每个所述支撑件包括:主体部;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部包括相连且互成角度的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控盒体的相邻两个侧壁相连,所述固定部适于将电控盒体连接固定在整机内。
可选地,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走线盒,所述走线盒设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走线盒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件的邻近所述电控盒盖的一侧,所述走线盒具有第二进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所述走线盒的所述线束经所述第二出线孔出线后连接至所述电控盒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走线盒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扣,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卡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走线盒上形成有第一紧固孔,多个所述第一卡扣沿所述第一紧固孔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件上形成有第二紧固孔,多个所述第一卡孔沿所述第二紧固孔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二紧固件适于穿设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以将所述走线盒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走线盒和支撑件中的一个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走线盒和支撑件中的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走线盒,所述走线盒与电控盒体相连,所述走线盒具有第二进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所述走线盒的所述线束经所述第二出线孔出线后连接至所述电控盒体内。
可选地,所述走线盒内设有用于定位线束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与所述走线盒的底壁间隔开,位于所述走线盒内的所述线束可绕过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以使得所述线束的最低处形成有回水弯,位于所述走线盒的所述线束经所述第二出线孔出线后连接至所述电控盒体内。
可选地,所述走线盒包括:走线盒体,所述走线盒体具有第二敞开端;走线盒盖,所述走线盒盖盖设在所述走线盒体的所述第二敞开端,所述走线盒盖的一端与所述走线盒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走线盒盖的另一端与所述走线盒体可拆卸地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走线盒体和所述走线盒盖中的一个上形成有第二卡扣,所述走线盒体和所述走线盒盖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卡扣配合的第二卡孔,所述走线盒盖上形成有朝向邻近所述走线盒体的方向凹陷的限位槽,第三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并与所述走线盒体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走线盒盖的一部分邻近朝向所述走线盒体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压线部,所述压线部邻近所述限位槽,所述压线部适于压紧在位于所述走线盒内的所述线束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电控盒盖与所述电控盒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电控盒盖上形成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凸耳与所述电控盒体的侧壁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所述走线盒盖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紧固件的避让缺口。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部件和换热器部件,所述风机部件和所述换热器部件设在所述机壳内;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上述电控盒组件,电控盒组件装配简单,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的装配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电控盒体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支撑件均与所述电控盒体可拆卸地相连,两个所述支撑件均与所述机壳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机壳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梁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梁,所述第一加强梁为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每个所述第一加强梁均与所述机壳相连,第二加强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梁相连,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梁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梁上形成有限位缺口,所述电控盒体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限位缺口内。
可选地,每个所述支撑件上均形成有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加强梁的方向凹陷,所述避让凹槽与所述第二加强梁的除去形成有所述限位缺口的部分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机壳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梁,所述第一加强梁为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每个所述第一加强梁均与所述机壳相连,每个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定位支耳,每个所述第一加强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支耳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接线盒组件,所述接线盒组件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的接线,所述接线盒组件设在所述电控盒组件的后侧且邻近所述机壳的后侧壁,所述接线盒组件与所述电控盒组件电连接,所述机壳的后侧壁上形成有检修口,所述接线盒组件与所述检修口相对设置。
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具有较高的装配效率,有利于提高空调器的装配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后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组件的主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组件的后视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组件的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组件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组件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体的结构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电控盒体的侧视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支撑件的结构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走线盒的主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走线盒的结构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走线盒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空调室内机1000;
电控盒组件100;
电控盒体1;第一敞开端11;背壁12;凸出部121;容纳槽1211;第一翻边部13;导向部131;密封凸起14;第一进线孔15;过线卡151;
电控盒盖2;第二翻边部21;安装凸耳22;强电标志23;
支撑件3;主体部31;连接部32;第一子连接部321;第二子连接部322;固定部33;第一卡孔34;第二紧固孔35;第一定位孔36;定位支耳37;避让凹槽38;
走线盒4;第二进线孔41;第二出线孔42;第一卡扣43;第一紧固孔44;定位柱45;定位板46;走线盒体47;第二敞开端471;第二卡扣472;走线盒盖48;第二卡孔481;限位槽482;压线部483;避让缺口484;
主控板5;
主控板支架6;
防火挡板7;
机壳200;进风口201;出风口202;滑动门203;
第一加强梁300;第二定位孔301;
第二加强梁400;限位缺口401;
接线盒组件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控盒组件100。
参考图5-图9,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控盒组件100,包括电控盒体1及电控盒盖2。电控盒体1具有第一敞开端11,电控盒体1的与第一敞开端11相对的壁为电控盒体1的背壁12,第一敞开端11的侧边沿形成有朝向电控盒体1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一翻边部13,第一翻边部13可以与背壁12平行设置。第一翻边部13的邻近电控盒体1的中心的一端连接有导向部131,导向部131与第一翻边部13之间具有夹角,在由第一敞开端11的侧边沿至电控盒体1的中心的方向上,导向部131朝向远离背壁12的方向倾斜延伸。
电控盒盖2盖设在第一敞开端11,电控盒盖2的周沿形成有朝向电控盒体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翻边部21,第二翻边部21与电控盒体1的侧壁抵接,第一翻边部13与电控盒盖2的远离电控盒体1的表面抵接,在电控盒盖2安装至电控盒体1的过程中,导向部131用于引导电控盒盖2与第一翻边部13配合。通过导向部131引导电控盒盖2,使得电控盒盖2可以顺畅滑入第一翻边部13与背壁12之间的空隙内,从而使得电控盒体1与电控盒盖2装配简单。另一方面,第一翻边部13可以在前后方向上限位滑入第一翻边部13与背壁12之间的空隙内的电控盒盖2。电控盒盖2的周沿形成的第二翻边部21与电控盒体1的侧壁抵接,从而可以在周向方向上固定电控盒盖2和电控盒体1,避免电控盒盖2与电控盒体1脱离配合,从而使得装配后的电控盒体1与电控盒盖2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
装配电控盒体1与电控盒盖2时,先通过导向部131引导电控盒盖2的边缘进入第一翻边部13与背壁12之间的空隙内,然后电控盒盖2逐渐滑入第一翻边部13与背壁12之间的空隙内,此时第一翻边部13抵接电控盒盖2的远离电控盒体1的表面,防止电控盒盖2脱离和错位。电控盒盖2继续滑入,直到第二翻边部21与电控盒体1的侧壁完全抵接,使得电控盒盖2无法继续滑入,此时电控盒体1与电控盒盖2完成装配。
根据本发明的电控盒组件100,通过在电控盒体1的第一敞开端11的侧边沿形成有朝向电控盒体1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一翻边部13,且第一翻边部13的邻近电控盒体1的中心的一端连接有导向部131,电控盒盖2的周沿形成有朝向电控盒体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翻边部21,在电控盒盖2安装至电控盒体1的过程中,导向部131可以引导电控盒盖2与第一翻边部13配合,使得电控盒体1与电控盒盖2装配方便,且第二翻边部21与电控盒体1的侧壁抵接、第一翻边部13与电控盒盖2的远离电控盒体1的表面抵接,装配后的电控盒体1与电控盒盖2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
参考图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盒组件100包括主控板支架6和安装在主控板支架6上的主控板5,主控板支架6连接在电控盒体1内部,主控板5可以接收用户的电信号并且控制整机,例如电控盒组件100用于空调室内机1000时,整机为空调室内机1000。
参考图10和图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导向部131的自由端形成为弧形,这种设计使得导向部131引导电控盒盖2时,电控盒盖2与导向部131的自由端顺滑接触,方便电控盒盖2与电控盒体1的装配,且避免装配过程中出现刮手情况。
参考图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电控盒体1的顶面形成有密封凸起14,位于电控盒盖2的顶部的第二翻边部21与密封凸起14的邻近第一敞开端11的表面抵接。这种设计使得密封凸起14可以封闭电控盒体1与电控盒盖2装配时顶部出现的缝隙,从而防止水和灰尘从该缝隙处进入电控盒组件100内部,从而提高了电控盒组件100的可靠性。
参考图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背壁12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第一敞开端11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121,凸出部121内限定出容纳槽1211。例如,背壁12的一部分朝向远离第一敞开端11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121;或者。背壁12整体朝向远离第一敞开端11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121。这种设计可以增大电控盒组件100的内部空间,方便设置在电控盒组件100内设置拓展部件。
参考图11,可选地,在由电控盒体1的一端至电控盒体1的另一端的方向上,容纳槽1211的深度逐渐变化。这种设计可以提高电控盒体1的结构强度,防止凸出部121变形。
参考图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电控盒体1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进线孔15,电控盒体1的背壁12上形成有第一出线孔。线束可以从第一进线孔15进入电控盒组件100,电控盒组件100的出线可以从第一出线孔走线,这种设计使得电控盒组件100走线整洁规范。
参考图10,可选地,第一进线孔15形成为U形、圆形或椭圆形。这种设计使得第一进线孔15的内周壁顺滑,防止第一进线孔15的内周壁割伤线束。
参考图9,可选地,第一进线孔15内设有过线卡151,过线卡151内限定出过线空间,过线卡151可以固定第一进线孔15内的线束,防止线束窜动。过线卡151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定位槽且定位槽沿过线卡151的周向延伸,定位槽与第一进线孔15的内周壁配合使得过线卡151固定在电控盒体1上,提高了电控盒体1走线的可靠性。
参考图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电控盒体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形成有第一进线孔15,强电线束适于从位于电控盒体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的一个上的第一进线孔15走线,弱电线束适于从位于电控盒体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的另一个上的第一进线孔15走线。例如,强电线束适于从位于电控盒体1的左侧壁上的第一进线孔15走线,弱电线束适于从位于电控盒体1的右侧壁上的第一进线孔15走线;或者,强电线束适于从位于电控盒体1的右侧壁上的第一进线孔15走线,弱电线束适于从位于电控盒体1的左侧壁上的第一进线孔15走线。这种设计使得连接电控盒组件100的强电线束和弱电线束分开,可以减少强电线束对于弱电线束的影响,使得电控盒组件100走线整洁规范,提高电控盒组件100的走线可靠性。
参考图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电控盒盖2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向邻近电控盒体1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电控盒盖2的前表面的一部分朝向邻近电控盒体1的方向倾斜延伸;或者,电控盒盖2的前表面整体朝向邻近电控盒体1的方向倾斜延伸。这种设计有利于电控盒组件100避让其他结构。例如,电控盒组件100设置在空调室内机1000中时。这种设计有利于电控盒组件100避让位于电控盒组件100上方的风机蜗壳。
参考图5,参考图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盒盖2上形成有强电标志23,例如可以通过注塑形成强电标志23,从而省去人为粘贴强电标贴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强电标志23可以提醒用户电控盒组件100的强电危险,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
参考图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电控盒盖2与电控盒体1可拆卸地相连,这种设计方便拆装电控盒盖2与电控盒体1,便于维护和更换电控盒组件100的内部部件。电控盒盖2上形成有安装凸耳22,安装凸耳22与电控盒体1的侧壁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例如第一紧固件为螺钉,这种设计有利于提高电控盒盖2与电控盒体1的连接强度。
参考图12和图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电控盒组件100包括支撑件3,支撑件3为两个且分别设在电控盒体1的左右两侧,每个支撑件3均与电控盒体1可拆卸地相连,这种设计方便支撑件3与电控盒体1的拆装。支撑件3用于将电控盒体1连接固定在整机内,例如电控盒组件100用于空调室内机1000时,整机为空调室内机1000,通过设置支撑件3便于将电控盒组件100连接固定在整机内。
参考图12和图13,可选地,每个支撑件3包括主体部31、连接部32和固定部33。连接部32和固定部33连接在主体部31的左右两侧,连接部32包括相连且互成角度的第一子连接部321和第二子连接部322,第一子连接部321和第二子连接部322分别与电控盒体1的相邻两个侧壁相连,这种设计使得连接部32与电控盒体1的侧壁稳定连接,从而提高支撑件3与电控盒体1的连接强度。固定部33适于将电控盒体1连接固定在整机内,从而使得电控盒组件100连接固定在整机内。
参考图14-图16,可选地,电控盒组件100包括走线盒4,走线盒4设在其中一个支撑件3上,走线盒4位于对应的支撑件3的邻近电控盒盖2的一侧,走线盒4具有第二进线孔41和第二出线孔42,位于走线盒4的线束经第二出线孔42出线后连接至电控盒体1内。走线盒4可以整理和限位线束,避免线束缠绕在一起。线束可以从第二进线孔41进入走线盒4,然后从第二出线孔42出线后连接至电控盒体1内。例如,走线盒4的材料可以为具有良好绝缘性和弹性的PP塑料(聚丙烯)。
参考图14-图16,进一步地,走线盒4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扣43,支撑件3上设有与多个第一卡扣43配合的第一卡孔34,第一卡孔34的数量与第一卡扣43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通过第一卡扣43和第一卡孔34的配合可以有效连接支撑件3和走线盒4。走线盒4上形成有第一紧固孔44,多个第一卡扣43沿第一紧固孔44的外周间隔设置,支撑件3上形成有第二紧固孔35,多个第一卡孔34沿第二紧固孔35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二紧固件适于穿设第一紧固孔44和第二紧固孔35以将走线盒4连接在支撑件3上,例如第二紧固件为螺钉。多个第一卡扣43沿第一紧固孔44的外周间隔设置,多个第一卡孔34沿第二紧固孔35的外周间隔设置,使得第一卡扣43和第一卡孔34分布均匀,使得支撑件3和走线盒4连接稳定。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设第一紧固孔44和第二紧固孔35,可以进一步提高支撑件3和走线盒4的连接强度,同时在第一卡扣43和第一卡孔34结构损坏而无法正常配合时,通过第二紧固件穿设第一紧固孔44和第二紧固孔35可以确保支撑件3和走线盒4有效连接。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考图12-图16,进一步地,走线盒4和支撑件3中的一个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36,走线盒4和支撑件3中的一个上形成有与第一定位孔36配合的定位柱45。通过第一定位孔36与定位柱45的配合可以进一步提高走线盒4和支撑件3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电控盒组件100走线的可靠性。
参考图14-图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电控盒组件100包括走线盒4,走线盒4与电控盒体1相连,走线盒4具有第二进线孔41和第二出线孔42,位于走线盒4的线束经第二出线孔42出线后连接至电控盒体1内。走线盒4可以整理和限位线束,例如线束为强电线束,强电线束较粗且数量较多,通过设置走线盒4可以避免强电线束缠绕在一起。线束可以从第二进线孔41进入走线盒4,然后从第二出线孔42出线后连接至电控盒体1内。
参考图7,可选地,走线盒4内设有用于定位线束的定位板46,定位板46沿上下方向延伸且定位板46的底部与走线盒4的底壁间隔开,位于走线盒4内的线束可绕过定位板46的底部以使得线束的最低处形成有回水弯,位于走线盒4的线束经第二出线孔42出线后连接至电控盒体1内。线束可以从第二进线孔41进入走线盒4,之后线束可以沿定位板46与走线盒4的周壁限定出的空间内走线至定位板46的底部,线束绕过定位板46底部后可以向上走线,之后线束经第二出线孔42出线后连接至电控盒体1内,。当线束上附着有冷凝水时,冷凝水受重力流到线束最低处的回水弯处,之后冷凝水受重力无法顺着向上走线的线束流动,从而防止了线束上的冷凝水进入电控盒体1内,避免引发事故,提高了电控盒组件100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图14-图16,可选地,走线盒4包括走线盒47和走线盒盖48,走线盒47具有第二敞开端471。走线盒盖48盖设在走线盒47的第二敞开端471,走线盒盖48的一端与走线盒47可转动地相连,走线盒盖48的另一端与走线盒47可拆卸地相连。这种设计方便走线盒4的打开和关闭,方便操作人员在走线盒4内设置线束和清洁走线盒4内部。
参考图14-图16,进一步地,走线盒47和走线盒盖48中的一个上形成有第二卡扣472,走线盒47和走线盒盖48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第二卡扣472配合的第二卡孔481,走线盒盖48上形成有朝向邻近走线盒47的方向凹陷的限位槽482,第三紧固件适于穿过限位槽482的底壁并与走线盒47相连,例如第三紧固件为螺钉。通过第二卡扣472和第二卡孔481的配合可以有效连接走线盒47和走线盒盖48。通过第三紧固件穿过限位槽482的底壁并与走线盒47相连,可以进一步提高走线盒47和走线盒盖48的连接强度,同时在第二卡扣472和第二卡孔481结构损坏而无法正常配合时,通过第三紧固件穿过限位槽482的底壁并与走线盒47相连可以确保走线盒47和走线盒盖48有效连接。
参考图14-图16,进一步地,走线盒盖48的一部分邻近朝向走线盒47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压线部483,压线部483邻近限位槽482,压线部483适于压紧在位于走线盒4内的线束上,防止线束窜动。这种设计在穿设第三紧固件时可以避免第三紧固件损伤线束,从而提高了走线盒4的可靠性。
参考图14-图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电控盒盖2与电控盒体1可拆卸地相连,电控盒盖2上形成有安装凸耳22,安装凸耳22与电控盒体1的侧壁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有利于提高电控盒盖2与电控盒体1的连接强度。走线盒盖48上形成有用于避让第一紧固件的避让缺口484,这种设计方便操作人员安装第一紧固件,从而提高了电控盒组件100装配的方便性。
参考图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盒组件100包括防火挡板7,防火挡板7连接在电控盒体1的后侧,防火挡板7可以与电控盒体1通过螺钉连接。防火挡板7具有防火作用,可以有效防止电控盒体1失火。
参考图1-图4,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机壳200、风机部件、换热器部件和电控盒组件100。机壳200上形成有进风口201和出风口202,出风口202处设有可以滑动以打开和关闭出风口202的滑动门203。风机部件和换热器部件设在机壳200内。电控盒组件100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控盒组件100,电控盒组件100设在机壳200内。风机部件可以驱动外界气流从进风口201进入机壳200内,换热器部件可以与机壳200内的气流换热,之后风机部件驱动气流从出风口202排出。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室内机1000,通过设置上述电控盒组件100,电控盒组件100装配简单,从而可以提高空调室内机1000的装配效率。
参考图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电控盒组件100包括支撑件3,支撑件3为两个且分别设在电控盒体1的左右两侧,每个支撑件3均与电控盒体1可拆卸地相连,这种设计方便支撑件3与电控盒体1的拆装。两个支撑件3均与机壳200相连,从而方便将电控盒组件100连接在机壳200上。
参考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机壳200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梁300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梁400,第一加强梁300为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每个第一加强梁300均与机壳200相连,第二加强梁400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加强梁300相连,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梁300和第二加强梁400可以提高机壳200的结构强度。两个支撑件3分别与两个第一加强梁300相连,从而方便地实现将支撑件3安装固定在机壳200内。第二加强梁400上形成有限位缺口401,电控盒体1的一部分容纳在限位缺口401内,这种设计便于限位电控盒体1,有利于将电控盒体1固定在机壳200内部。
参考图12和图13,可选地,每个支撑件3上均形成有避让凹槽38,避让凹槽38朝向远离第二加强梁400的方向凹陷,避让凹槽38与第二加强梁400的除去形成有限位缺口401的部分配合。这种设计方便将支撑件3安装在第二加强梁400上,同时通过避让凹槽38与第二加强梁400配合,有利于精确安装电控盒组件100。另一方面,支撑件3上形成有避让凹槽38,方便操作人员将第一子连接部321和第二子连接部322分别与电控盒体1的相邻两个侧壁相连,例如通过点焊焊接第一子连接部321和第二子连接部322与电控盒体1的相邻两个侧壁时,设置上述避让凹槽38方便焊接。
参考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电控盒组件100设置在换热器部件的下方,换热器部件的下方具有较大的空间,方便将电控盒组件100设置得较大。例如,将风机部件的程序置于电控盒组件100内的主控板5上时,方便操作人员直接检修电控盒组件100以解决风机部件出现的问题,提高了空调室内机1000维修的便利性,但是这种设计会造成主控板5尺寸增大,需要将电控盒组件100设置得更大,将电控盒组件100设置在换热器部件的下方的空间内满足了这一要求。
参考图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机壳200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梁300,第一加强梁300为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每个第一加强梁300均与机壳200相连,每个支撑件3上设有定位支耳37,每个第一加强梁300上设有与定位支耳37配合的第二定位孔301。将电控盒组件100安装在第一加强梁300上时,先将支撑件3上的定位支耳插入第一加强梁300上的第二定位孔301中,实现电控盒组件100的初步定位,之后可以使用螺钉将支撑件固定在第一加强梁300上,从而完成电控盒组件100的安装。将电控盒组件100安装在第一加强梁300上后,可以实现电控盒组件100的有效接地,从而提高了电控盒组件100的可靠性。
参考图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接线盒组件500,接线盒组件500用于空调室内机1000和空调室外机的接线,接线盒组件500设在电控盒组件100的后侧且邻近机壳200的后侧壁,接线盒组件500与电控盒组件100电连接,机壳200的后侧壁上形成有检修口,接线盒组件500与检修口相对设置。电控盒组件100后侧有较大的空间,便于设置接线盒组件500。接线盒组件500与检修口相对设置,方便维修接线盒组件500。
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例如,空调器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器,空调室内机1000为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或者,空调器为分体壁挂式空调器,空调室内机1000为分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根据本发明的空调器,通过设置上述空调室内机1000,空调室内机1000具有较高的装配效率,有利于提高空调器的装配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9)

1.一种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控盒体,所述电控盒体具有第一敞开端,所述电控盒体的与所述第一敞开端相对的壁为所述电控盒体的背壁,所述第一敞开端的侧边沿形成有朝向所述电控盒体的中心方向延伸的第一翻边部,所述第一翻边部的邻近所述电控盒体的中心的一端连接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一翻边部之间具有夹角,在由所述第一敞开端的侧边沿至所述电控盒体的中心的方向上,所述导向部朝向远离所述背壁的方向倾斜延伸;
电控盒盖,所述电控盒盖盖设在所述第一敞开端,所述电控盒盖的周沿形成有朝向所述电控盒体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翻边部,所述第二翻边部与所述电控盒体的侧壁抵接,所述第一翻边部与所述电控盒盖的远离所述电控盒体的表面抵接,在所述电控盒盖安装至所述电控盒体的过程中,所述导向部用于引导所述电控盒盖与所述第一翻边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的自由端形成为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体的顶面形成有密封凸起,位于所述电控盒盖的顶部的所述第二翻边部与所述密封凸起的邻近所述第一敞开端的表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壁的至少一部分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敞开端的方向凸出以形成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内限定出容纳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电控盒体的一端至所述电控盒体的另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容纳槽的深度逐渐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体的侧壁上形成有第一进线孔,所述电控盒体的背壁上形成有第一出线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线孔形成为U形、圆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线孔内设有过线卡,所述过线卡内限定出过线空间,所述过线卡的外周壁上形成有定位槽且所述定位槽沿所述过线卡的周向延伸,所述定位槽与所述第一进线孔的内周壁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形成有第一进线孔,强电线束适于从位于所述电控盒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的一个上的所述第一进线孔走线,弱电线束适于从位于所述电控盒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中的另一个上的所述第一进线孔走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由下向上的方向上,所述电控盒盖的前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向邻近所述电控盒体的方向倾斜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盖与所述电控盒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电控盒盖上形成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凸耳与所述电控盒体的侧壁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电控盒体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支撑件均与所述电控盒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支撑件用于将所述电控盒体连接固定在整机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件包括:
主体部;
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固定部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部包括相连且互成角度的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一子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电控盒体的相邻两个侧壁相连,所述固定部适于将电控盒体连接固定在整机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走线盒,所述走线盒设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件上,所述走线盒位于对应的所述支撑件的邻近所述电控盒盖的一侧,所述走线盒具有第二进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所述走线盒的所述线束经所述第二出线孔出线后连接至所述电控盒体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盒上设有多个第一卡扣,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一卡扣配合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卡扣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走线盒上形成有第一紧固孔,多个所述第一卡扣沿所述第一紧固孔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支撑件上形成有第二紧固孔,多个所述第一卡孔沿所述第二紧固孔的外周间隔设置,第二紧固件适于穿设所述第一紧固孔和所述第二紧固孔以将所述走线盒连接在所述支撑件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盒和支撑件中的一个上形成有第一定位孔,所述走线盒和支撑件中的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走线盒,所述走线盒与电控盒体相连,所述走线盒具有第二进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所述走线盒的线束经所述第二出线孔出线后连接至所述电控盒体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盒内设有用于定位线束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与所述走线盒的底壁间隔开,位于所述走线盒内的所述线束可绕过所述定位板的底部以使得所述线束的最低处形成有回水弯,位于所述走线盒的所述线束经所述第二出线孔出线后连接至所述电控盒体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盒包括:
走线盒体,所述走线盒体具有第二敞开端;
走线盒盖,所述走线盒盖盖设在所述走线盒体的所述第二敞开端,所述走线盒盖的一端与所述走线盒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走线盒盖的另一端与所述走线盒体可拆卸地相连。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盒体和所述走线盒盖中的一个上形成有第二卡扣,所述走线盒体和所述走线盒盖中的另一个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卡扣配合的第二卡孔,所述走线盒盖上形成有朝向邻近所述走线盒体的方向凹陷的限位槽,第三紧固件适于穿过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并与所述走线盒体相连。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盒盖的一部分邻近朝向所述走线盒体的方向凹陷以形成压线部,所述压线部邻近所述限位槽,所述压线部适于压紧在位于所述走线盒内的所述线束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控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盖与所述电控盒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电控盒盖上形成有安装凸耳,所述安装凸耳与所述电控盒体的侧壁通过第一紧固件相连,所述走线盒盖上形成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一紧固件的避让缺口。
23.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所述机壳上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风机部件和换热器部件,所述风机部件和所述换热器部件设在所述机壳内;
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为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控盒组件,所述电控盒组件设在所述机壳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盒组件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两个且分别设在所述电控盒体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支撑件均与所述电控盒体可拆卸地相连,两个所述支撑件均与所述机壳相连。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梁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二加强梁,所述第一加强梁为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每个所述第一加强梁均与所述机壳相连,第二加强梁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梁相连,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加强梁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梁上形成有限位缺口,所述电控盒体的一部分容纳在所述限位缺口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件上均形成有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朝向远离所述第二加强梁的方向凹陷,所述避让凹槽与所述第二加强梁的除去形成有所述限位缺口的部分配合。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一加强梁,所述第一加强梁为左右间隔设置的两个且每个所述第一加强梁均与所述机壳相连,每个所述支撑件上设有定位支耳,每个所述第一加强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支耳配合的第二定位孔。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接线盒组件,所述接线盒组件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的接线,所述接线盒组件设在所述电控盒组件的后侧且邻近所述机壳的后侧壁,所述接线盒组件与所述电控盒组件电连接,所述机壳的后侧壁上形成有检修口,所述接线盒组件与所述检修口相对设置。
2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3-2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1911046647.7A 2019-10-30 2019-10-30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06456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6647.7A CN110645688A (zh) 2019-10-30 2019-10-30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46647.7A CN110645688A (zh) 2019-10-30 2019-10-30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45688A true CN110645688A (zh) 2020-01-03

Family

ID=68995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46647.7A Pending CN110645688A (zh) 2019-10-30 2019-10-30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4568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78387A (zh)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CN211119907U (zh)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0645688A (zh) 电控盒组件、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0638186U (zh) 空调室外机
CN108534330A (zh) 电器盒安装架、电器盒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N208579396U (zh) 电器盒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7881107U (zh) 一种走线机构及空调器
CN111207451A (zh)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CN110856397A (zh) 电控盒组件及空调器
CN216644349U (zh) 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和机壳组件
CN210197605U (zh) 空调器
CN211575306U (zh)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CN217929196U (zh) 面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781760U (zh) 一种空调器电控盒及空调器
CN108613261B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95324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11219798A (zh) 窗式空调器
CN216769571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4791449U (zh) 用于空调器的安装板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1207452A (zh)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CN217721726U (zh) 电控盒和空气调节设备
CN211575304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2390592U (zh) 空调器的壳体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1575305U (zh)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CN211575303U (zh) 电控盒和窗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