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44602A - 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44602A CN110644602A CN201910895740.9A CN201910895740A CN110644602A CN 110644602 A CN110644602 A CN 110644602A CN 201910895740 A CN201910895740 A CN 201910895740A CN 110644602 A CN110644602 A CN 1106446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 sleeve
- shell
- infiltration
- slid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E03F1/002—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with disposal into the ground, e.g. via dry wel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属于雨洪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一级蓄水池,所述一级蓄水池的外周面下部固定设置有连通管,且所述连通管与所述一级蓄水池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一级蓄水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短板高度调节组件,所述短板高度调节组件外侧设置有二级蓄水池组件;所述短板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具有顶板的套管、壳体、电动液压伸缩杆及滑动板;所述套管固定套设在所述连通管的外周面,所述套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套管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套管在所述第一滑槽处与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本发明具有便于调节一级蓄水池内部存水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洪利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利用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科学。雨水利用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蓄水冲厕等城市杂用水。
公告号为CN20597579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屋面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包括雨落管、位于所述雨落管下方的过滤池以及嵌设于土壤内与所述过滤池相连通的蓄渗井,所述过滤池内设有用于过滤雨水中杂质的过滤装置,所述雨落管一端连接屋面,相对的另一端伸入所述过滤装置内,所述蓄渗井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所述蓄渗井水平相连通并向外周土壤延伸的渗透管,所述渗透管上布设有多个渗水孔,流入蓄渗井内雨水分别通过所述蓄渗井的底部和所述渗水孔渗入土壤内。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此专利中的蓄渗井中的容量是固定的,操作人员无法根据当地的降雨量调节渗透中的存水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具有便于调节一级蓄水池内部存水量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包括一级蓄水池,所述一级蓄水池的外周面下部固定设置有连通管,且所述连通管与所述一级蓄水池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一级蓄水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短板高度调节组件,所述短板高度调节组件外侧设置有二级蓄水池组件;
所述短板高度调节组件包括具有顶板的套管、壳体、电动液压伸缩杆及滑动板;所述套管固定套设在所述连通管的外周面,所述套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套管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套管在所述第一滑槽处与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当所述滑动板的顶部与所述套管的顶板相接触时,所述滑动板的高度是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一级蓄水池的一端到所述套管顶板距离的1.5-1.8倍,且所述滑动板的内壁与所述连通管的外周面紧密贴合;所述壳体与所述连通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壳体的内部与所述电动液压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液压伸缩杆的动力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且所述电动液压伸缩杆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液压伸缩杆带动滑动板沿着第一滑槽运动,根据连通器原理,底部相通的两个容器,容器内部的水平面处于同一个高度。当操作人员改变滑动板在套管上的位置时,同时改变了套管内部水平面的高度,此时一级蓄水池内的水平面高度也发生变化,即改变一级蓄水池内部的蓄水量,便于操作人员根据城市降水量调节一级蓄水箱内部存水量。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壳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两个所述导杆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两个所述导杆的一端均穿过所述滑动板,且所述导杆与所述套管内壁顶部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杆限制了滑动板的滑动方向。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孔,所述滑动板在所述出水孔处固定连接有出水板,所述出水板的径向截面为U形,且所述出水板的轴线与套管轴线之间的角度为100度-12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管及连通管内部的水顺着出水孔流出套管,且流出套管的水顺着U形出水板流出,U形出水板避免水顺着套管外侧面向外流。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管位于所述一级蓄水池外部的一端到所述一级蓄水池顶部的一端的垂直距离是所述一级蓄水池自身高度的三分之一,且所述套管的顶部到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一级蓄水池的一端的距离是所述一级蓄水池高度的五分之一;所述滑动板的底部到所述壳体顶部的距离为所述滑动板长度的0.8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板有一定的范围运动,即限定了一级蓄水池内水的容量范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级蓄水池组件包括连接壳、连接管及设有顶板的二级蓄水池;所述连接壳与所述连通管的外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套管及所述壳体均位于所述连接壳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壳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壳的底部,且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连接壳的内部相连通,且所述连接管远离连接壳的一端与所述二级蓄水池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壳将壳体与套管包含在连接壳内部,水流与出水板脱离接触时,水流落入连接壳的内部,且水流经过连接壳底部的连接管流入二级蓄水池内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二级蓄水池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二级蓄水池相连通,若干所述连接管远离所述二级蓄水池的一端共同设置有一级渗水管,所述一级渗水管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二级蓄水池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一级渗水管的外周面开设有流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级蓄水池内部的水通过连接管流入一级渗水管,水流从渗水管处渗入土壤深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渗水管的外侧包裹有土工布,且所述一级渗水管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土工布具有透水防止泥土等杂志通过一级渗水管外周面的流水孔进入渗水管内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级蓄水池的内壁上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的底部开设有镂空孔,且所述放置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从路面在流入一级蓄水池内部时,雨水在一级蓄水池的进口端处经过过滤块,过滤块将雨水中一些大型杂质拦截住,被过滤完的雨水进入一级蓄水池作为储存用水,一级蓄水池内部没有大型杂质残留,保证了一级蓄水池内部有足够的使用空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液压伸缩杆的外部电性连接有PLC控制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LC控制器是人工控制电动液压伸缩杆的伸缩量,变相的改变了滑动板在套管上的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施例通过一级蓄水池、连通管及短保高度调节组件,操作人员通过调节短板高度调节组件改变一级蓄水池内部的水量。
2.本实施例中二级蓄水池、第二连接管及一级渗水管,使二级蓄水池中的水经过第二连接管流入一级渗水管并最后使雨水进入土壤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部分短板高度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连接壳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级蓄水池;2、连通管;3短板高度调节组件;4、二级蓄水池组件;31、套管;32、壳体;33、电动液压伸缩杆;34、滑动板;341、出水口;5、出水板;35、第一开口;36、第一滑槽;41、连接壳;42、连接管;43、二级蓄水池;323、导杆;6、第二连接管;61、一级渗水管;611、流水孔;7、土工布;8、放置框;81、过滤块;9、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包括一级蓄水池1,一级蓄水池1顶部开设有开口,便于雨水直接流入一级蓄水池1内部。一级蓄水池1外周面下部设置有连通管2,连通管2的一端与一级蓄水池1的内部相连通,连通管2为L形,连通管2远离一级蓄水池1的一端外周固定连接有短板高度调节组件3(参见图2)。短板高度调节组件3的外侧设置二级蓄水池组件4。根据连通器原理,底部相通的两个容器内部水平面高度相等,操作人员调节短板高度调节组件43来调节短板高度调节组件43中水位水平面的高度以此来调节一级蓄水池1内部水平面的高度,操作人员可根据当前城市的降雨量来控制一级蓄水池1内存水量。
参照图1,二级蓄水池组件4包括连接壳41、连接管42及设有顶板的二级蓄水池43;连接壳41与连通管2的外周面相焊接,连接壳41的底部与连接管42相连接,且连接管42与连接壳41的内部相连通,连接管42远离连接壳41的一端延伸至二级蓄水池43内部;二级蓄水池43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第二连接管6,第二连接管6与二级蓄水池43的内部相连通,且若干个第二连接管6远离二级蓄水池43的另一端均共同固定连接一个一级渗水管61,第二连接管6与一级渗水管61相连通,且一级渗水管61的外周面开设有若干个流水孔611。一级渗水管61的横截面为圆环形,且一级渗水管61的外周面包裹有土工布7。二级蓄水池43的水流入第二连接管6内部,且水经过第二连接管6进入一级渗水管61的内部,最后水流通过一级渗水管61外侧的流水孔611流入土壤之中。另外由于一级渗水管61为圆环形,所以二级蓄水池43四周的土壤之中均可被雨水滋润。另外土工布7包裹在一级渗透管的外周面,土工布7具有透水防止泥土等杂志通过一级渗水管61外周面的流水孔611进入渗水管内部。
参照图2,短板高度调节组件3包括具有顶板的套管31及滑动板34,套管31固定套设在连通管2的外周面,套管31背向一级蓄水池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35,套管31在第一开口35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6,套管31在第一滑槽36处与滑动板34滑动连接。当滑动板34的顶部与套管31的顶板相接触时,滑动板34的高度是连通管2远离一级蓄水池1的一端到套管31顶板距离的1.5倍,滑动板34的内壁与连通管2的外周面紧密贴合。
参照图2,滑动板34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孔,滑动板34在出水孔处固定连接有出水板5,出水板5的径向截面为U形,出水板5的轴线与套管31轴线之间的夹角为100度-120度。水流流入滑动板34时,水流经过出水孔流入出水板5,水流经过出水板5流入到连接壳41的内部。
参照图3,短板高度调节组件3包括壳体32及电动液压伸缩杆33,壳体32与连通管2的外周面固定连接,壳体32位于滑动板34的下方,壳体32内部为中空结构,壳体32内壁与电动液压伸缩杆33固定连接,电动液压伸缩杆33的动力端延伸至壳体32的外侧,且电动液压伸缩杆33位于壳体32外侧的一端与滑动板34固定连接。连通管2位于一级蓄水池1外部的一端到一级蓄水池1顶部的一端的垂直距离是一级蓄水池1自身高度的三分之一,且套管31的顶部到连通管2远离一级蓄水池1的一端的垂直距离是一级蓄水池1高度的五分之一。
参照图3,连接壳41的内壁底部焊接有两个导杆323,两个导杆323分别位于壳体32的两侧,且两个导杆323均穿过滑动板34,且两个导杆323穿过滑动板34的一端与套管31顶部相焊接。导杆323限定了滑动板34的运动方向。
参照图4,一级蓄水池1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放置框8,放置框8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过滤块81。过滤块81将雨水中的杂质清除,经过过滤的雨水进入一级蓄水池1内部。
参照图4,电动液压伸缩杆33的外部电性连接有PLC控制器9,且PLC控制器9位于地表上方,方便操作人员在控制室里可以调控电动液压伸缩杆33的伸缩,调节滑动板34在套管31上的位置,来改变一级蓄水池1内水平面的高度。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雨水经过地表开设有的下水口流入一级蓄水池1内部,当雨水进入一级蓄水池1内部时,雨水首先经过放置在放置框8上的过滤块81,雨水中的一些杂质及部分有害成分被过滤块81过滤,使过滤后,干净的雨水流入一级蓄水池1内部。
连接电源,启动电动液压伸缩杆33。根据城市当前的降雨量,适当的调整一级蓄水池1内部水的储存量。操作人员通过PLC控制器9控制电动液压伸缩杆33运动,电动液压伸缩杆33带动滑动板34沿着第一滑槽36所在方向运动,且滑动板34只能沿着导杆323自身所在直线运动,且滑动板34除了受到第一滑槽36的限制之外,还受到导杆323的限制。使滑动板34在运动过程中,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
滑动板34向下移动的时候,原本被滑动板34挡住不外流的雨水,瞬间从出水口341处流入,雨水经过出水板5流入连接壳41的内部,并从连接壳41的内部流入连接管42内部,最终水流经过连接管42流入二级蓄水池43内部。
随着二级蓄水池43内部的水量增多时,二级蓄水池43内部的水平面超过连接管42所在的位置时,二级蓄水池43内部的雨水经过第二连接管6流入一级渗水管61内部。雨水通过一级渗水管61外周面的流水孔611流入土壤中。
另外,因为一级渗水管61的外周面包裹有土工布7,所以土壤中的土壤细末或其他杂质不会通过流水孔611落入一级渗水管61内部,一级渗水管61内部不会发生堵塞现象。
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PLC控制器99的型号为:S7-2。PLC的全称为: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电动液压伸缩杆33的型号为:TGA-100。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包括一级蓄水池(1),所述一级蓄水池(1)的外周面下部固定设置有连通管(2),且所述连通管(2)与所述一级蓄水池(1)的内部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远离所述一级蓄水池(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短板高度调节组件(3),所述短板高度调节组件(3)外侧设置有二级蓄水池组件(4);
所述短板高度调节组件(3)包括具有顶板的套管(31)、壳体(32)、电动液压伸缩杆(33)及滑动板(34);所述套管(31)固定套设在所述连通管(2)的外周面,所述套管(3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开口(35),所述套管(31)在所述第一开口(35)的内壁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36),所述套管(31)在所述第一滑槽(36)处与所述滑动板(34)滑动连接,当所述滑动板(34)的顶部与所述套管(31)的顶板相接触时,所述滑动板(34)的高度是所述连通管(2)远离所述一级蓄水池(1)的一端到所述套管(31)顶板距离的1.5-1.8倍,且所述滑动板(34)的内壁与所述连通管(2)的外周面紧密贴合;所述壳体(32)与所述连通管(2)固定连接,且所述壳体(32)的内部与所述电动液压伸缩杆(33)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液压伸缩杆(33)的动力端延伸至所述壳体(32)的外侧,且所述电动液压伸缩杆(33)位于所述壳体(32)的一端与所述滑动板(3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壳(4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导杆(323),两个所述导杆(323)分别位于所述壳体(32)的两侧,两个所述导杆(323)的一端均穿过所述滑动板(34),且所述导杆(323)与所述套管(31)内壁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板(34)的一侧开设有出水孔(341),所述滑动板(34)在所述出水孔(341)处固定连接有出水板(5),所述出水板(5)的径向截面为U形,且所述出水板(5)的轴线与套管(31)轴线之间的角度为100度-12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位于所述一级蓄水池(1)外部的一端到所述一级蓄水池(1)顶部的一端的垂直距离是所述一级蓄水池(1)自身高度的三分之一,且所述套管(31)的顶部到所述连通管(2)远离所述一级蓄水池(1)的一端的距离是所述一级蓄水池(1)高度的五分之一;所述滑动板(34)的底部到所述壳体(32)顶部的距离为所述滑动板(34)长度的0.8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蓄水池组件(4)包括连接壳(41)、连接管(42)及设有顶板的二级蓄水池(43);所述连接壳(41)与所述连接管(42)的外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套管(31)及所述壳体(32)均位于所述连接壳(41)的内部,所述壳体(32)的底部与所述连接壳(4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42)的一端位于所述连接壳(41)的底部,且所述连接管(42)与所述连接壳(41)的内部相连通,且所述连接管(42)远离连接壳(41)的一端与所述二级蓄水池(43)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蓄水池(43)的外周面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管(6),所述第二连接管(6)的一端与所述二级蓄水池(43)相连通,若干所述连接管(6)远离所述二级蓄水池(43)的一端共同设置有一级渗水管(61),所述一级渗水管(61)与所述第二连接管(6)远离所述二级蓄水池(43)的一端相连通,所述一级渗水管(61)的外周面开设有流水孔(6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渗水管(61)的外侧包裹有土工布(7),且所述一级渗水管(61)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蓄水池(1)的内壁上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框(8),所述放置框(8)的底部开设有镂空孔,且所述放置框(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过滤块(8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液压伸缩杆(33)的外部电性连接有PLC控制器(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95740.9A CN110644602B (zh) | 2019-09-21 | 2019-09-21 | 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895740.9A CN110644602B (zh) | 2019-09-21 | 2019-09-21 | 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44602A true CN110644602A (zh) | 2020-01-03 |
CN110644602B CN110644602B (zh) | 2020-10-27 |
Family
ID=690110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895740.9A Active CN110644602B (zh) | 2019-09-21 | 2019-09-21 | 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644602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93815A (zh) * | 2020-06-24 | 2020-08-28 | 深圳市金源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海绵城市景观园林渗排系统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19898A (en) * | 1998-06-23 | 2000-02-01 | Aqua-Aerobic Systems, Inc. | Weir assembly with movable baffle member |
CN201250429Y (zh) * | 2008-07-25 | 2009-06-03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抽水马桶补水结构 |
CN205669249U (zh) * | 2016-05-30 | 2016-11-02 | 王凯 | 雨水贮留装置 |
CN205954742U (zh) * | 2016-06-20 | 2017-02-15 | 江苏源泰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涵养地层的调蓄装置 |
CN205975792U (zh) * | 2016-08-04 | 2017-02-22 | 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屋面雨水蓄渗利用系统 |
CN109138136A (zh) * | 2018-09-27 | 2019-01-04 | 安徽汉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截流井的智能远程分流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
CN208777362U (zh) * | 2018-07-24 | 2019-04-23 | 南京淮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用于建筑工地的雨水回收装置 |
-
2019
- 2019-09-21 CN CN201910895740.9A patent/CN1106446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19898A (en) * | 1998-06-23 | 2000-02-01 | Aqua-Aerobic Systems, Inc. | Weir assembly with movable baffle member |
CN201250429Y (zh) * | 2008-07-25 | 2009-06-03 | 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 抽水马桶补水结构 |
CN205669249U (zh) * | 2016-05-30 | 2016-11-02 | 王凯 | 雨水贮留装置 |
CN205954742U (zh) * | 2016-06-20 | 2017-02-15 | 江苏源泰环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涵养地层的调蓄装置 |
CN205975792U (zh) * | 2016-08-04 | 2017-02-22 | 北京良乡蓝鑫水利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一种屋面雨水蓄渗利用系统 |
CN208777362U (zh) * | 2018-07-24 | 2019-04-23 | 南京淮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用于建筑工地的雨水回收装置 |
CN109138136A (zh) * | 2018-09-27 | 2019-01-04 | 安徽汉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截流井的智能远程分流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93815A (zh) * | 2020-06-24 | 2020-08-28 | 深圳市金源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海绵城市景观园林渗排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44602B (zh) | 2020-10-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95717B (zh) | 一种市政道路节能排水施工方法 | |
CN110984346B (zh) | 海绵城市雨水分流排放装置 | |
CN110644602B (zh) | 一种自动调节的雨水蓄渗利用系统 | |
CN112095746B (zh) |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系统 | |
CN104863247A (zh) | 带过滤功能的下水道雨篦子 | |
CN106638917A (zh) | 一种分体式雨水回收蓄调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4775666B (zh) | 一种深基坑基坑底板施工中底板水压力的控制结构 | |
CN211948830U (zh) | 一种用于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的竖向冲洗装置 | |
PL176565B1 (pl) | Budowla przenośna z elementów prefabrykowanych z żelbetu lub z materiału zastępczego | |
CN208578054U (zh) | 一种埋置式浅层组合排水管 | |
CN205907698U (zh) | 一种集水坑全自动排水装置 | |
CN216108554U (zh) | 一种公路路基生态护坡 | |
CN207436131U (zh) | 一种市政雨水渗透排放装置 | |
CN214033995U (zh) | 一种可根据水流量调节排水速度的井盖结构 | |
CN214574519U (zh) | 园林生态雨水给排系统 | |
CN212259908U (zh) | 一种市政绿化生态带 | |
CN210470433U (zh) | 市政绿化带 | |
CN109452138B (zh) | 用于园林雨水的收集及循环利用系统 | |
CN219175264U (zh) | 一种基坑支护组件 | |
CN220184214U (zh) | 一种雨污分流智慧截流井 | |
CN111101592A (zh) | 一种用于填埋场渗滤液导排系统的竖向冲洗装置及方法 | |
CN220099929U (zh) | 基坑辅助支护结构 | |
CN213741500U (zh) | 一种市政工程用城市道路排水结构 | |
CN215405876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生态墙 | |
CN212866145U (zh) | 一种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