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7440B -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技术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技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7440B
CN110637440B CN201880031830.7A CN201880031830A CN110637440B CN 110637440 B CN110637440 B CN 110637440B CN 201880031830 A CN201880031830 A CN 201880031830A CN 110637440 B CN110637440 B CN 1106374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mbol
hopping
consecutive symbols
uplink
uls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18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7440A (zh
Inventor
R·王
黄轶
陈万士
P·盖尔
S·朴
徐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637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7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7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74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2Hopping in multicarrier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where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command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a path parame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 H04W52/28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 transmis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or data type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3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inter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6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52/26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transmission rate or quality of service QoS [Quality of Service] taking into account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sche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涉及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技术。在一方面,一种方法包括:由用户装备(UE)接收用于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由UE使用一格式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由UE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以及由UE在上行链路信号中传送这两个连贯码元。

Description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技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于2018年5月14日提交的题为“TECHNIQUES FOR UPLINKTRANSMISSIONS(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技术)”的美国非临时申请No.15/979,049、以及于2017年5月15日提交的题为“UPLINK POWER CONTROL IN NEW RADIO(NR)(新无线电(NR)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的美国临时申请No.62/506,410的优先权,这两件申请通过援引全部明确纳入于此。
背景
本公开的各方面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新无线电)中具有一个或多个码元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接发、和广播等各种电信服务。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功率和/或频谱)来支持与多个用户通信的多址技术。此类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以及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
这些多址技术已经在各种电信标准中被采纳以提供使不同的无线设备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以及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共同协议。示例电信标准是长期演进(LTE)或高级LTE(LTE-A)。然而,尽管较新的多址系统(诸如LTE或LTE-A系统)比较老的技术递送更快的数据吞吐量,但此类增大的下行链路速率已触发对供在移动设备上使用或与移动设备联用的更高带宽内容(诸如高分辨率图形和视频)的更大需求。如此,对无线通信系统上的带宽、更高数据率、更好的传输质量、以及更好的频谱利用率和更低等待时间的需求持续增长。
用于宽范围频谱的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通信技术被设计成相对于常规移动网络代系而言扩展和支持多样化的使用场景和应用。在一方面,5G NR通信技术包括例如:用于访问多媒体内容、服务和数据的涉及以人为中心的使用情形的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尤其是在等待时间和可靠性方面具有严格要求的超可靠低等待时间通信(URLLC);以及用于非常大数目的连通设备和通常传送相对少量的非延迟敏感性信息的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持续增长,在5G通信技术以及5G之后的通信技术中存在进一步改进的需要。优选地,这些改进应当适用于其他多址技术以及采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
相应地,由于对增加的数据率、较高的容量、较高的频谱效率和较低的等待时间的要求,因此可期待新的或改进的办法来增强上行链路传输,以便满足消费者需求并改进无线通信中的用户体验。
概述
以下给出了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简要概述以提供对此类方面的基本理解。此概述不是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综览,并且既非旨在标识出所有方面的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亦非试图界定任何或所有方面的范围。其目的是以简化形式给出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一些概念以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之序言。
根据一示例,提供了一种与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传输有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用户装备(UE)接收用于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由UE使用一格式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由UE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以及由UE在上行链路信号中传送这两个连贯码元。
在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其包括:发射机、接收机、被配置成存储指令的存储器、以及与接收机、发射机和存储器通信地耦合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在一示例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这些指令以:经由接收机接收用于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使用一格式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以及经由发射机在上行链路信号中传送这两个连贯码元。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用于接收用于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的装置,用于使用一格式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的装置,用于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的装置,以及用于在上行链路信号中传送这两个连贯码元的装置。
在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能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在无线通信中管理上行链路传输的计算机代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接收用于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的代码,用于使用一格式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的代码,用于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的代码,以及用于在上行链路信号中传送这两个连贯码元的代码。
根据另一示例,提供了一种与无线通信中的上行链路传输有关的方法。在一方面,该方法包括:传送要由UE用以生成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接收包括至少这两个连贯码元的上行链路信号,使用一格式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进行解码,以及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进行解码。
在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其包括:发射机、接收机、被配置成存储指令的存储器、以及与接收机、发射机和存储器通信地耦合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在一示例中,该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这些指令以:经由发射机传送要由UE用以生成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经由接收机接收包括至少这两个连贯码元的上行链路信号,使用一格式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进行解码,以及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进行解码。
在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备,包括:用于传送要由UE用以生成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的装置,用于接收包括至少这两个连贯码元的上行链路信号的装置,用于使用一格式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进行解码的装置,以及用于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进行解码的装置。
在进一步的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能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在无线通信中管理上行链路传输和接收的计算机代码。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用于传送要由UE用以生成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的代码,用于接收包括至少这两个连贯码元的上行链路信号的代码,用于使用一格式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进行解码的代码,以及用于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进行解码的代码。
为了达成前述及相关目的,这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在下文充分描述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以下描述和附图详细阐述了这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某些解说性特征。然而,这些特征仅仅是指示了可采用各个方面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若干种,并且本描述旨在涵盖所有此类方面及其等效方案。
附图简述
为了促成对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更全面的理解,现在引用附图,其中相似的元件用相似的标号来引用。这些附图不应当被解读为限制本公开,而仅旨在是解说性的。
图1A是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包括具有用于增强型上行链路传输或接收的相应通信组件的一个或多个用户装备(UE)和至少一个网络实体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意图。
图1B是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包括被配置成向至少一个网络实体传送上行链路(UL)信号的一个或多个UE的示例性通信网络的框图。
图1C是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包括被配置成从一个或多个UE接收UL信号的至少一个网络实体的示例性通信网络的框图。
图2A是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来自UE的UL传输的第一示例。
图2B是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来自UE的UL传输的第二示例。
图3是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由UE用于UL信号传输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由网络实体用于UL信号接收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详细描述
在常规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中,可在子帧中的两个资源块(RB)上指派物理资源。子帧可在时域中包括十四(14)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码元,并且每个OFDM码元在频域中具有十二(12)个副载波或频调。在一方面,LTE子帧可包括上行链路(UL)信号和/或下行链路(DL)信号,并且UL信号和/或DL信号可被时分复用(被TDM)。在一方面,子帧可在不具有上行链路短突发(ULSB)的UL信号中被传送。
在第五代(5G)新无线电(NR)通信系统中,每个时隙或子帧可与UL和/或DL信号混合。在一些示例中,UL信号可包括14个码元。在一些示例中,可使用包括一个或两个码元(例如,OFDM码元)的ULSB。在一示例中,UL信号可包括UL长突发中的13个或更少的码元以及ULSB中的1个码元。在另一示例中,UL信号可包括UL长突发中的12个或更少的码元以及ULSB中使用的2个码元。在又一示例中,UL信号可仅包括具有一个码元或两个码元的ULSB,并且时隙中的其余码元可用于DL传输或间隙。在一些方面,UL信号可以是长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短PUC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其历时从一(1)到十四(14)个码元。在一些方面,可在UL传输中支持或使用一个或两个码元信号(例如,一码元ULSB或两码元ULSB)。例如,可使用包括一个或两个码元的ULSB,并且该ULSB可携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或UL数据。在一示例中,ULSB中的第一码元或第二码元可以是PUCCH,并且可以是基于序列的设计或基于频分复用(FDM)的设计。在一些情形中,ULSB中仅使用一个码元。在一些其他情形中,当使用两码元ULSB时,可能需要定义用于第二码元的配置和格式。如此,可能需要新办法或方案来设计和配置两码元UL信号(例如,两码元ULSB)。
以下结合附图阐述的详细描述旨在作为各种配置的描述,而无意表示可实践本文所描述的概念的仅有配置。本详细描述包括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这些具体细节也可以实践这些概念。在一些实例中,以框图形式示出众所周知的组件以便避免淡化此类概念。
现在将参照各种装置和方法给出电信系统的若干方面。这些装置和方法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进行描述并在附图中由各种框、模块、组件、电路、步骤、过程、算法等(统称为“元素”)来解说。这些元素可使用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此类元素是实现成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
作为示例,元素、或元素的任何部分、或者元素的任何组合可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的“处理系统”来实现。处理器的示例包括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状态机、门控逻辑、分立的硬件电路、以及被配置成执行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种功能性的其他合适硬件。处理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执行软件。软件应当被宽泛地解释成意为指令、指令集、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件、执行的线程、规程、函数等,无论其是用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他术语来述及皆是如此。
相应地,在一个或多个方面,所描述的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或编码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定,此类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能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程序代码且能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盘(disk)和碟(disc)包括压缩碟(CD)、激光碟、光碟、数字多用碟(DVD)和软盘,其中盘往往以磁的方式再现数据,而碟用激光以光学方式再现数据。以上组合应当也被包括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文所描述的各方面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 NR系统),尤其涉及用于一码元或两码元上行链路传输的技术。在一些方面,一码元或两码元上行链路信号(例如,ULSB)可携带一些控制信息(例如,UCI、其可被视为关键信息)。在一方面,不同格式可用于一码元或两码元上行链路信号。例如,可使用具有为UCI配置的1或2个比特的格式0。在另一示例中,可使用具有为UCI配置的至少3个比特的格式2。在一个实现中,当使用格式0时,一个码元的1比特(例如“0”或“1”)或两个码元中的每个码元可被配置为UCI以指示“ACK”或“NACK”以供信号传输(例如,混合自动重发请求(HARQ)传输)。在一些情形中,对于两码元设计,两个码元都可使用格式0,其中每个码元具有1比特指示。
在一些方面,一码元UL信号或两码元上行链路信号的第一码元可使用基于序列的设计或基于FDM的设计。例如,对于基于序列的设计,与用于码元的参考信号(例如,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序列相比,码元的数据频调可使用不同序列。在一些实现中,本文所讨论的序列针对基于序列的设计(例如,格式0)可以是具有低PAPR特性的Chu序列或计算机生成的序列(CGS),、或针对基于FDM的设计(针对格式2)可以是伪随机序列。在一些情形中,对于基于FDM的设计,与由码元的参考信号(例如,DMRS)使用的频率相比,码元的数据频调可使用不同序列。
可以结合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的图1A-4来执行或实现上述各方面中的每一者。
参考图1A、图1B和图1C,在一方面,无线通信系统(例如,无线通信系统或网络100、100’或100”)包括至少一个网络实体20(例如,5G NR网络中的基站或gNB、或其蜂窝小区)的通信覆盖中的至少一个UE 12或UE 14。UE 12和/或UE 14可经由网络实体20与网络进行通信。在一些方面,至少包括UE 12和/或UE 14的多个UE可以处于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包括网络实体20)的通信覆盖中。在一方面,网络实体20可以是基站,诸如5G NR网络中的gNB。尽管关于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LTE或5G NR网络描述了各个方面,但是类似的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网络可采用其中多个UE可在信道上进行传送的方案。在一示例中,UE 12和/或UE 14可向网络实体20传送无线通信和/或从网络实体20接收无线通信。例如,UE 12和/或UE 14可以与网络实体20活跃地通信。
在一些方面,UE 12和/或UE 14也可被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且在本文中互换地)称为移动站、订户站、移动单元、订户单元、无线单元、远程单元、移动设备、无线设备、无线通信设备、远程设备、移动订户站、接入终端、移动终端、无线终端、远程终端、手持机、终端、用户代理、移动客户端、客户端、或某个其他合适的术语。UE 12和/或UE 14可以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式设备、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全球定位系统(GPS)设备、多媒体设备、视频设备、数字音频播放器(例如,MP3播放器)、相机、游戏控制台、可穿戴计算设备(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眼镜、健康或健身跟踪器等)、电器、传感器、交通工具通信系统、医疗设备、自动售货机、物联网(IoT)的设备、或者任何其他类似的功能设备。附加地,UE 12或14可以是机器对机器(M2M)类型的设备,例如,可在一些方面不频繁地与无线通信网络100或其他UE进行通信的(例如,相对于无线电话的)低功率、低数据率类型的设备。UE 12或14可以能够与各种类型的网络实体20和网络装备(包括宏eNB、小型蜂窝小区eNB、宏gNB、小型蜂窝小区gNB、中继基站等)进行通信。
此外,网络实体20可以是宏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中继、B节点、移动B节点、小型蜂窝小区盒、UE(例如,其按对等或自组织(ad hoc)模式与UE 12和/或UE 14通信)、或能与UE 12和/或UE 14通信以提供对UE 12和/或UE 14的无线网络接入的基本上任何类型的组件。在一些示例中,网络实体20可被称为基收发机站、无线电基站、接入点(AP)、接入节点(AN)、无线电收发机、演进型B节点(eNB)、g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中继、或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
参照图1A,根据本公开的各个方面,无线通信网络100(诸如,5G NR网络)的示例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调制解调器108的UE 12(或UE 14),该调制解调器具有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其使UE 12能够与调制解调器108和至少一个网络实体20(例如,gNB)的通信管理组件50交换信令。
无线通信网络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20、一个或多个UE 12或14、以及核心网115。核心网115可提供用户认证、接入授权、跟踪、网际协议(IP)连通性,以及其他接入、路由、或移动性功能。网络实体20可通过回程链路120(例如,S1等)与核心网115对接。网络实体20可执行用于与UE12或14进行通信的无线电配置和调度,或者可在基站控制器(未示出)的控制下进行操作。在各种示例中,网络实体20可在回程链路125(例如,X1等)上直接或间接地(例如,通过核心网115)彼此通信,回程链路125可以是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
网络实体20可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102与UE 12或14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实体20中的每一个网络实体可为各自相应的地理覆盖区域133提供通信覆盖。在一些情形中,网络实体20的地理覆盖区域133可被划分成仅构成该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的扇区或蜂窝小区(未示出)。无线通信网络100可包括不同类型的网络实体20(例如,以下所描述的宏基站或小型蜂窝小区基站)。附加地,该多个网络实体20可根据多种通信技术(例如,5G NR”、LTE、Wi-Fi、蓝牙等)中的不同通信技术来操作,并且由此可存在用于不同通信技术的交叠地理覆盖区域133。
在一些示例中,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是或包括各通信技术中的一者或任何组合,包括5G NR技术、LTE或高级LTE(LTE-A)或MuLTEfire技术、Wi-Fi技术、蓝牙技术、或任何其他长程或短程无线通信技术。在5G NR中,术语gNB可一般用于描述网络实体20,而术语UE可一般用于描述UE 12或14。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是异构技术网络,其中不同类型的eNB或gNB提供对各种地理区划的覆盖。例如,每个网络实体20或gNB可提供对宏蜂窝小区、小型蜂窝小区、或其他类型的蜂窝小区的通信覆盖。取决于上下文,术语“蜂窝小区”是可被用于描述基站、与基站相关联的载波或分量载波(CC)、或者载波或基站的覆盖区域(例如,扇区等)的3GPP术语。
宏蜂窝小区一般可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数千米的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与网络供应商具有服务订阅的UE 12或14接入。
小型蜂窝小区可包括可在与宏蜂窝小区相同或不同的频带(例如,有执照、无执照等)中操作的相对较低发射功率基站(与宏蜂窝小区相比)。根据各个示例,小型蜂窝小区可包括微微蜂窝小区、毫微微蜂窝小区、以及微蜂窝小区。微微蜂窝小区例如可覆盖较小地理区域并且可允许无约束地由与网络供应商具有服务订阅的UE 12或14接入。毫微微蜂窝小区也可覆盖小地理区域(例如,住宅)且可提供由具有与该毫微微蜂窝小区的关联的UE 12或14(例如,在有约束接入情形中,网络实体20的封闭订户群(CSG)中的UE 12或14,其可包括住宅中的用户的UE 12或14、等等)的有约束接入和/或无约束接入。用于宏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宏eNB。用于小型蜂窝小区的eNB可被称为小型蜂窝小区eNB、微微eNB、毫微微eNB、或家用eNB。eNB可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等)蜂窝小区(例如,分量载波)。
可容适各种所公开示例中的一些示例的通信网络可以是根据分层协议栈进行操作的基于分组的网络,并且用户面中的数据可基于网际协议(IP)。用户面协议栈(例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媒体接入控制(MAC)等)可执行分组分段和重组装以在逻辑信道上进行通信。例如,MAC层可执行优先级处置以及将逻辑信道复用到传输信道中。MAC层还可使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以提供MAC层的重传,从而提高链路效率。在控制面,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层可以提供UE 12或14与网络实体20之间的RRC连接的建立、配置和维护。RRC协议层还可被用于核心网115对用户面数据的无线电承载的支持。在物理(PHY)层,传输信道可被映射到物理信道。
UE 12或14可分散遍及无线通信网络100,并且每个UE 12或14可以是驻定的或移动的。UE 12或14可被配置成建立与一个或多个网络实体20的一条或多条无线通信链路135。无线通信网络100中示出的无线通信链路135可携带从UE 12或14到网络实体20的上行链路(UL)传输、或者从网络实体20到UE 12或14的下行链路(DL)传输。下行链路传输也可被称为前向链路传输,而上行链路传输也可被称为反向链路传输。每条无线通信链路135可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其中每个载波可以是由根据上述各种无线电技术来调制的多个副载波构成的信号(例如,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每个经调制信号可在不同的副载波上被发送并且可携带控制信息(例如,参考信号、控制信道等)、开销信息、用户数据等。在一方面,无线通信链路135可使用频分双工(FDD)操作(例如,使用配对频谱资源)或时分双工(TDD)操作(例如,使用未配对频谱资源)来传送双向通信。可定义用于FDD(例如,帧结构类型1)和TDD(例如,帧结构类型2)的帧结构。此外,在一些方面,无线通信链路135可表示一个或多个广播信道。
在无线通信网络100的一些方面,网络实体20或UE 12或14可包括多个天线102以采用天线分集方案来改进网络实体20与UE 12或14之间的通信质量和可靠性。附加地或替换地,网络实体20和/或UE 12或14可采用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该MIMO技术可利用多径环境来传送携带相同或不同经编码数据的多个空间层。
无线通信网络100可支持多个蜂窝小区或载波上的操作,其是可被称为载波聚集(CA)或多载波操作的特征。载波也可被称为分量载波(CC)、层、信道等。术语“载波”、“分量载波”、“蜂窝小区”和“信道”在本文中可以可互换地使用。UE 12或14可配置有用于载波聚集的多个下行链路CC以及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CC。载波聚集可与FDD和TDD分量载波两者联用。对于每个方向上用于传输的总共多达Yx MHz(x=分量载波的数目)的载波聚集中所分配的每个载波,网络实体20和UE 12或14可使用多达Y Mhz(例如,Y=5、10、15、或20MHz)带宽的频谱。这些载波可以或者可以不彼此毗邻。载波的分配可以关于DL和UL是非对称的(例如,与UL相比可将更多或更少载波分配给DL)。分量载波可包括主分量载波以及一个或多个副分量载波。主分量载波可被称为主蜂窝小区(PCell),并且副分量载波可被称为副蜂窝小区(SCell)。
无线通信网络100可以进一步包括:经由无执照频谱(例如,5GHz)中的通信链路与根据Wi-Fi技术来操作的UE 12或14(例如,Wi-Fi站(STA))通信的根据Wi-Fi技术来操作的网络实体20(例如,Wi-Fi接入点)。当在无执照频谱中通信时,各STA和AP可在通信之前执行畅通信道评估(CCA)或先听后讲(LBT)规程以确定该信道是否可用。
附加地,网络实体20和/或UE 12或14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毫米波(mmW或mm波)进行操作(根据5G NR)。例如,mmW技术包括在mmW频率和/或近mmW频率中的传输。极高频(EHF)是电磁频谱中射频(RF)的一部分。EHF具有30GHz到300GHz的范围以及1毫米到10毫米之间的波长。该频带中的无线电波可被称为毫米波。近mmW可向下扩展至3GHz的频率以及100毫米的波长。例如,超高频(SHF)频带在3GHz与30GHz之间延伸,并且也可被称为厘米波。使用mmW和/或近mmW射频带的通信具有极高的路径损耗和短射程。由此,根据mmW技术来操作的网络实体20和/或UE 12或14可在其传输中利用波束成形以补偿极高的路径损耗和短射程。
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参照图1B,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UE 12和/或UE 14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3和存储器130,其可与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结合操作以控制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上行链路管理和传输的码元生成组件42、跳变管理组件44、和/或DMRS管理组件46。
例如,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可被配置成生成一码元或两码元UL信号,并且从UE(例如,UE 12或UE 14)传送至网络实体(例如,网络实体20)和/或执行有关的UL信号管理或操作。在一方面,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可以是构成系统的诸部分之一,可以是硬件、固件和/或软件,并且可以被划分成其他组件。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可以与收发机106通信地耦合,该收发机106可包括用于接收并处理射频(RF)信号的接收机32和用于处理并传送RF信号的发射机34。
在一些方面,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可包括用于执行上行链路管理和传输的码元生成组件42、跳变管理组件44和/或DMRS管理组件46。例如,码元生成组件42可被配置成使用针对UL传输的预定格式来生成一个或两个码元。在一示例中,跳变管理组件44可被配置成经由使用针对(诸)码元的可配置跳变(跳频和/或序列跳变)来创建分集。在一示例中,DMRS管理组件46可被配置成管理或标识用于UL传输的码元中的DMRS。处理器103可以经由至少一条总线110与收发机106和存储器130通信地耦合。
接收机32可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硬件、固件、和/或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代码,该代码包括指令且被存储在存储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或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接收机32可以例如是RF接收机。在一方面,接收机32可接收由另一UE或网络实体20传送的信号。接收机32可获得信号的测量,例如,信噪比(SNR)。
发射机34可包括用于传送数据的硬件、固件、和/或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代码,该代码包括指令且被存储在存储器(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发射机34可以例如是RF发射机。
在一方面,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3可包括使用一个或多个调制解调器处理器的调制解调器108。与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相关的各种功能可被包括在调制解调器108和/或处理器103中,且在一方面可由单个处理器执行,而在其他方面,各功能中的不同功能可由两个或更多个不同处理器的组合来执行。例如,在一方面,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3可包括调制解调器处理器、或基带处理器、或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发射处理器、或与收发机106相关联的收发机处理器中的任何一者或任何组合。具体而言,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可实现包括在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中的各组件,包括码元生成组件42、跳变管理组件44和/或DMRS管理组件46。
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码元生成组件42、跳变管理组件44、和/或DMRS管理组件46可包括用于执行随机接入管理和操作的硬件、固件、和/或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代码。例如,硬件可包括例如硬件加速器或专用处理器。
此外,在一方面,UE 12和/或UE 14可包括RF前端104和用于接收和传送无线电传输(例如,无线通信26)的收发机106。例如,收发机106可接收包括针对UE 12和/或其他UE(例如,UE 14)的所分配资源的信息的信号。取决于本文所讨论的UE行为,收发机106可向网络实体20传送具有一个或多个码元的UL信号(例如,PUSCH、PUCCH、数据或控制信息(诸如,UCI))。例如,收发机106可与调制解调器108通信以传送由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生成的消息和/或接收消息并将它们转发给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
RF前端104可耦合至一个或多个天线102并且可包括用于传送和接收RF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低噪声放大器(LNA)141、一个或多个开关142、143、146、一个或多个功率放大器(PA)145、以及一个或多个滤波器144。在一方面,RF前端104的各组件可以与收发机106耦合。收发机106可与一个或多个调制解调器108和处理器103耦合。
在一方面,LNA 141可将收到信号放大至期望的输出电平。在一方面,每个LNA 141可具有指定的最小和最大增益值。在一方面,RF前端104可基于特定应用的期望增益值使用一个或多个开关142、143来选择特定的LNA 141及其指定的增益值。在一方面,RF前端104可以向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提供测量(例如,能量与干扰比(Ec/Io)、参考信号收到质量(RSRQ)、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和/或应用增益值。
此外,例如,一个或多个PA 145可由RF前端104用来放大信号以获得期望输出功率电平的RF输出。在一方面,每个PA 145可具有指定的最小和最大增益值。在一方面,RF前端104可基于特定应用的期望增益值使用一个或多个开关143、146来选择特定的PA 145及指定的增益值。
此外,例如,一个或多个滤波器144可由RF前端104用来对收到信号进行滤波以获得输入RF信号。类似地,在一方面,例如,相应滤波器144可被用来对来自相应PA 145的输出进行滤波以产生输出信号以供传输。在一方面,每个滤波器144可被连接到特定的LNA 141和/或PA 145。在一方面,RF前端104可基于收发机106和/或处理器103所指定的配置来使用一个或多个开关142、143、146选择使用指定滤波器144、LNA 141、和/或PA 145的传送或接收路径。
收发机106可被配置成通过天线102经由RF前端104来传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在一方面,收发机可被调谐以在指定频率处操作,以使得UE 12和/或UE 14可以例如与网络实体20通信。在一方面,例如,调制解调器108可基于UE 12和/或UE 14的UE配置以及调制解调器108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来将收发机106配置成在指定的频率和功率电平处操作。
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108可以是多频带-多模式调制解调器,其可处理数字数据并与收发机106进行通信,以使得使用收发机106来发送和接收数字数据。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108可以是多频带的且被配置成支持用于特定通信协议的多个频带。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108可以是多模式的且被配置成支持多个运营网络和通信协议。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108可控制UE 12和/或UE 14或网络实体2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RF前端104、收发机106)以基于指定的调制解调器配置来实现信号的传送和/或接收。在一方面,调制解调器配置可基于调制解调器的模式和所使用的频带。在另一方面,调制解调器配置可基于与UE 12和/或UE 14相关联的如在蜂窝小区选择和/或蜂窝小区重选期间由网络提供的UE配置信息。
UE 12和/或UE 14可进一步包括存储器130,诸如用于存储本文中所使用的数据和/或应用的本地版本、或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和/或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中正由处理器103执行的一个或多个子组件。存储器130可以包括计算机或处理器103能使用的任何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诸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带、磁盘、光盘、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以及其任何组合。在一方面,例如,在UE 12和/或UE14正操作处理器103以执行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和/或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的各子组件中的一者或多者时,存储器130可以是存储定义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和/或其各子组件中的一者或多者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执行代码和/或与其相关联的数据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另一方面,例如,存储器130可以是非瞬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参照图1C,类似于图1B,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网络实体2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3和存储器130,其可与通信管理组件50结合操作以控制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上行链路管理和接收的跳变配置组件52、码元管理组件54、和/或解码器56。
例如,通信管理组件50可从UE(例如,UE 12或UE 14)接收一码元或两码元UL信号,和/或执行有关UL信号管理或操作(例如,对收到UL信号进行解码)。在一方面,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组件”可以是构成系统的诸部分之一,可以是硬件、固件和/或软件,并且可以被划分成其他组件。通信管理组件50可以与收发机106通信地耦合,该收发机106可包括用于接收并处理RF信号的接收机32和用于处理并传送RF信号的发射机34,其类似于图1B的各组件。
在一些方面,例如,通信管理组件50可包括用于执行上行链路管理和接收的跳变配置组件52、码元管理组件54和/或解码器56。例如,跳变配置组件52可为UE生成用于UL传输的(诸)码元(经由码元管理组件54)配置跳变(跳频和/或序列跳变)。在一方面,跳变配置组件52可经由发射机34向UE 12或14传送跳变信息(例如,跳变配置)以指示该跳变是启用还是禁用,和/或指示该跳变是跳频还是序列跳变。在一示例中,码元管理组件54可被配置成在UL信号中接收一个或多个码元。在另一示例中,解码器46可被配置成基于至少一个预定格式来对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UL码元进行解码。处理器103可以经由至少一条总线110与收发机106和存储器130通信地耦合。
此外,在一方面,网络实体20可包括RF前端104和收发机106以用于接收和传送无线电传输(例如,无线通信26)。例如,收发机106可传送包括针对UE 12和/或其他UE(例如,UE 14)的所分配资源的信息的信号。收发机106可从UE 12或14接收具有一个或多个码元的UL信号(例如,PUSCH、PUCCH、数据或控制信息(诸如,UCI))。在一些示例中,收发机106可与调制解调器108通信以传送由通信管理组件50生成的消息和/或接收消息并将它们转发给通信管理组件50。
RF前端104可耦合至一个或多个天线102并且可包括用于传送和接收RF信号的一个或多个LNA 141、一个或多个开关142、143、146、一个或多个PA145、以及一个或多个滤波器144。在一方面,RF前端104的各组件可以与收发机106耦合。收发机106可与一个或多个调制解调器108和处理器103耦合。
参照图2A,在一方面,例如,UL传输方案200可用于由UE(例如,图1A、图1B或图1C中的UE 12或UE 14)至网络实体(例如,图1A、图1B或图1C中的网络实体20)的UL传输。在一方面,UE可监视、检测或接收DL信号202,例如,DL控制信道(诸如,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在一些示例中,DL信号202可包括DL控制信息(DCI)和/或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PUSCH和/或PUCCH的资源分配。在一些情形中,在DL信号202和下一信号之间可能存在间隙220(时间段)。
在一方面,例如,在间隙220之后,UE可生成并传送一个或多个UL码元。在一示例中,UE可生成包括一个或两个码元的ULSB 218,并且可单独传送ULSB 218而没有UL长突发。在另一示例中,如图2A所示,UE可生成并在间隙220之后传送UL长突发204。在一些情形中,UL长突发204可包括12或13个码元,并且可携带数据、PUSCH和/或PUCCH(包括UCI)。在一些情形中,一个或两个码元可形成ULSB 218,该ULSB 218可被配置成在UL长突发204之前、在两个UL长突发之间(例如,在两个6码元UL长突发之间)或紧接着UL长突发204之后(例如,可被认为是具有14个码元的UL信号的最后两个码元)被传送。在一示例中,ULSB 218可包括第一码元206和第二码元208。在一些情形中,第一码元206或第二码元208可携带PUCCH、PUSCH和/或PDSCH。在一示例中,如以上所讨论的,第一码元206可具有基于序列或基于FDM的格式。
在另一方面,第二码元208可以是第一码元206的重复。在一示例中,UE可使用与图2A所示相同的频调索引、基于第一码元206的格式来生成第二码元208。具体而言,例如,第一码元206和第二码元208都可基于UE已知的频调索引而具有相同固定的或预定的DMRS频调配置(或布置)。在该示例中,第一码元206中的DMRS频调210和第二码元208中的DMRS频调214可具有相同频率(频调/副载波)位置(例如,副载波编号1、副载波编号4、副载波编号7、副载波编号10),而其他频调/副载波212和216可用于控制信息或数据传输,如图2A中所示。
参照图2B,在一方面,例如,UL传输方案250可用于由UE(例如,图1A中的UE 12或UE14)至网络实体(例如,图1B中的网络实体20)的UL传输。在一方面,UE可监视、检测或接收DL信号222。在一些情形中,在DL信号222和下一信号之间可能存在间隙220(时间段)。
在一方面,例如,在间隙240之后,UE可生成并传送一个或多个UL码元。在一示例中,UE可生成包括一个或两个码元的ULSB 238,并且可单独传送ULSB 238而没有UL长突发。在另一示例中,如图2B所示,UE可生成并在间隙240之后传送UL长突发224。在一些情形中,UL长突发224可包括12或13个码元,并且可携带数据、PUSCH和/或PUCCH(包括UCI)。在一些情形中,一个或两个码元可形成ULSB 238,该ULSB 218可被配置成在UL长突发224之前、在两个UL长突发之间(例如,在两个6码元UL长突发之间)或紧接着UL长突发224之后(例如,可被认为是具有14个码元的UL信号的最后两个码元)被传送。在一示例中,ULSB 238可包括第一码元226和第二码元228。在一些情形中,第一码元226或第二码元228可携带PUCCH、PUSCH和/或PDSCH。在一示例中,如以上所讨论的,第一码元226可具有基于序列或基于FDM的格式。
在一些示例中,UE可被配置成启用或增强分集(例如,信道分集或干扰分集)。在一示例中,UE可被配置成在生成用于UL传输的一个或多个码元时执行跳频和/或序列跳变。网络实体(例如,网络实体20)可例如基于由UE用于UL码元生成的预定配置或预定格式来启用或禁用跳频和/或序列跳变。在一方面,对于跳频,UE可从网络实体(例如,网络实体20)获得RB索引和/或可配置跳变信息,以及基于获得的信息或配置例如使用针对参考信号(例如DMRS)或数据传输的不同RB和/或不同频率(频调/子载波)位置来生成第二码元228。例如,如ULSB 238所示,可使第二码元228中的DMRS 234和频调236(例如,用于数据或控制信息)相对于DMRS 230和频调232(例如,用于数据或控制信息)进行跳频。
在另一方面,序列跳变可由UE用以增加干扰分集。在格式0的一个实现中,UE可将一个序列用于“ACK”,而将另一序列用于“NACK”。在一示例中,第一码元226和第二码元228中的序列可使用基于序列的设计并且具有低峰均功率比(PAPR)。在该示例中,ULSB中的第二码元中的“ACK”假设的序列可与第一码元中的“ACK”假设的序列不同。类似地,另一假设的序列在这两个码元之间也可以不同。不同序列可以是具有不同循环移位索引的相同基序列。在格式2的另一示例中,DMRS序列跳变可用于具有基于FDM的设计的第二码元228中的DMRS。在一些情形中,用于DMRS的序列是对于UE和/或网络实体的已知序列。在一方面,对序列跳变进行加扰可用于基于FDM的设计中的数据频调。
在一些示例中,如果跳变被网络实体禁用或者未被UE使用,则两码元UL信号可使用与单码元UL信号相同DMRS比率(例如,十二个频调的三分之一(1/3))。例如,如果在一码元设计中将4个频调/副载波用于DMRS,则为了保持相同DMRS比率(1/3),两码元设计的每个码元都具有4个DMRS频调/副载波。在另一示例中,UE可在两个码元(例如,码元206和208)之间生成共享的DMRS频调,以获得更好的信道估计(例如,在网络实体20处执行)。在一些情形中,DMRS频调可在两个码元(例如,码元226和228)中占据相同频率位置(或副载波)。在一些情形中,DMRS频调可在两个码元(例如,码元226和228)中占据不同频率位置(或副载波)。
在一些其他示例中,UE可对两码元UL信号使用比由一码元UL信号使用的DMRS比率更低的DMRS比率。例如,在两码元UL信号中,可在第一码元中使用多个DMRS频调(例如,与一码元UL信号相同),而在第二码元中使用更少的DMRS频调或没有DMRS频调(与第一码元中的多个DMRS频调相比)。在另一示例中,可在一码元UL信号中的每2个频调中使用DMRS频调。在一些情形中,可在两码元UL信号中的每四个频调中使用DMRS频调,而DMRS频调可在两个码元中占据不同的位置组合。
在一些其他示例中,UE在两个连贯码元中所具有的DMRS频调的平均值可小于单码元传输中的DMRS频调的数目。例如,第一码元可具有3个DMRS频调而第二码元可具有1个DMRS频调,或者第一码元可具有1个DMRS频调而第二码元可具有3个DMRS频调。在另一示例中,第一码元可具有4个DMRS频调,而第二码元可具有0个DMRS频调,或者第一码元可具有0个DMRS频调,而第二码元可具有4个DMRS频调。在又一示例中,第一码元可具有2个DMRS频调而第二码元可具有2个码元频调。因此,在这些示例中,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中的平均DMRS频调是2个DMRS频调,其小于单个码元中的DMRS频调的数目,例如4个DMRS频调。
参照图3,在一操作方面,UE(例如,UE 12或14)可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300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例如,处理器103、存储器130、调制解调器108、收发机106(包括接收机32和/或发射机34)、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码元生成组件42、跳变管理组件44、和/或DMRS管理组件46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配置成执行方法300的一个或多个方面。
在一方面,在框302处,方法300可包括由UE接收用于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在一方面,例如,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和/或跳变管理组件44,例如结合处理器103、存储器130、调制解调器108、和/或接收机32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配置成经由接收机32(例如,从网络实体20)接收用于生成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在一示例中,这两个连贯码元可以是基于序列的码元或基于FDM的码元。在一些情形中,跳变管理组件44可被配置成基于收到跳变信息来确定跳变是可配置的、启用的还是禁用的。
在一方面,在框304处,方法300可包括由UE使用一格式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在一方面,例如,通信管理组件40、和/或码元管理组件42,例如结合处理器103、存储器130、调制解调器108、和/或接收机32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配置成使用预定或已知格式生成第一码元。在一些示例中,第一码元是基于序列的码元或基于FDM的码元。在一方面,该格式可以是或包括频调索引,该频调索引指示要在每个频调(例如,12个频调中的频调/副载波)上携带的信号的类型(例如,数据、DMRS等)。例如,码元生成组件42和/或DMRS管理组件46可使用频调索引来确定第一码元中的DMRS频调配置(或布置)。
在一方面,在框306处,方法300可包括由UE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在一方面,例如,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码元生成组件42、和/或跳变管理组件44,例如结合处理器103、存储器130、调制解调器108、和/或收发机106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配置成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生成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在一示例中,第二码元是基于序列的码元或基于FDM的码元。
在一些示例中,码元生成组件42和/或跳变管理组件44可被配置成基于该格式使用可配置跳变来生成第二码元,并且该可配置跳变可以是跳频或序列跳变。在一些情形中,UE可基于收到跳变信息来确定是否禁用跳变,并且可响应于确定跳变被禁用而将第二码元生成为第一码元的重复。在一些其他情形中,UE可基于收到跳变信息来确定是否启用跳变,并且可响应于确定跳变被启用而使用跳频或序列跳变来生成第二码元。
在一方面,在框308处,方法300可包括由UE在上行链路信号中传送这两个连贯码元。在一方面,例如,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例如结合处理器103、存储器130、调制解调器108、和/或发射机34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配置成经由发射机34在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信号中传送这两个连贯码元。例如,可在具有PUSCH或PUCCH的上行链路信号中连贯地传送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
在一些示例中,上行链路管理组件40可被配置成经由发射机34结合传送另外十二个码元来传送这两个连贯码元。例如,可在传送十二个连贯码元之后立即传送这两个连贯码元(例如,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其他示例中,在传送十二个码元之前或之间传送这两个连贯码元。
参照图4,在另一操作方面,网络实体(例如,网络实体20)可执行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信号接收的方法400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例如,处理器103、存储器130、调制解调器108、收发机106(包括接收机32和/或发射机34)、通信管理组件50、跳变配置组件52、码元管理组件54、和/或解码器56可被配置成执行方法400的一个或多个方面。
在一方面,在框402处,方法400可包括:传送要由UE用以生成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在一方面,例如,通信管理组件50、和/或跳变配置组件52,例如结合处理器103、存储器130、调制解调器108、和/或发射机34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配置成经由发射机34传送要由UE用以生成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在一些示例中,跳变信息可指示跳变是可配置的。例如,跳变信息可指示是启用还是禁用跳频或序列跳变。
在一些示例中,通信管理组件50、跳变配置组件52和/或码元管理组件54,例如结合处理器103、存储器130、调制解调器108和/或收发机106(例如,接收机32和/或发射机34)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配置成经由发射机34传送指示要由第二码元使用的可配置跳变的消息,并且该可配置跳变包括跳频或序列跳变。此外,UE可被配置成经由接收机32接收基于格式具有跳频或序列跳变的第二码元。在一些情形中,该消息可用于指示可配置跳变或跳变信息,并且可在控制信道(例如,PDCCH、DL信号202或222)中从网络实体20传送至UE 12或14。
在一方面,在框404处,方法400可包括接收包括至少这两个连贯码元的上行链路信号。在一方面,例如,通信管理组件50、和/或码元管理组件54,例如结合处理器103、存储器130、调制解调器108、和/或接收机32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配置成经由接收机32接收包括至少这两个连贯码元的上行链路信号。在一些示例中,可结合在上行链路信号中接收另外十二个码元来接收这两个连贯码元。
在一方面,在框406处,方法400可包括使用一格式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进行解码。在一方面,例如,通信管理组件50、码元管理组件54、和/或解码器56,例如结合处理器103、存储器130、调制解调器108、和/或收发机106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配置成使用一格式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进行解码。在一方面,该格式可以是或包括频调索引,该频调索引指示要在每个频调(例如,12个频调中的频调/副载波)上携带的信号的类型(例如,数据、DMRS等)。例如,码元管理组件54和/或解码器56可使用频调索引来确定第一码元中的DMRS频调配置(或布置)。
在一方面,在框408处,方法400可包括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进行解码。在一方面,例如,通信管理组件50、码元管理组件54、和/或解码器56,例如结合处理器103、存储器130、调制解调器108、和/或收发机106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配置成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进行解码。
在一方面,可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两者例如同时进行解码。在一方面,例如,通信管理组件50、码元管理组件54、和/或解码器56,例如结合处理器103、存储器130、调制解调器108、和/或收发机106中的一者或多者可被配置成基于该格式和跳变信息来对这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两者例如同时进行解码。例如,可对第一码元和第二码元进行解码如同它们是一个码元。
为使解释简单化将本文所讨论的方法图示并描述为一系列动作,应当理解并领会该方法(以及与其相关的其它方法)不受动作的次序所限,因为根据一个或更多个方面,一些动作可按不同次序发生和/或与来自本文中图示和描述的其他动作并发地发生。例如,将领会,方法可被替换地表示为诸如状态图中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状态或事件。此外,并非所有解说的动作皆为实现根据本文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方法所必要的。
已参照LTE/LTE-A或5G通信系统呈现了电信系统的若干方面。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领会的,贯穿本公开描述的各个方面可扩展到其他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
作为示例,各个方面可扩展到其它通信系统,诸如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高速分组接入+(HSPA+)和TD-CDMA。各个方面还可扩展到采用长期演进(LTE)(在FDD、TDD或这两种模式下)、高级LTE(LTE-A)(在FDD、TDD或这两种模式下)、CDMA2000、演进数据最优化(EV-DO)、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超宽带(UWB)、蓝牙的系统和/或其它合适系统。所采用的实际的电信标准、网络架构和/或通信标准将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系统的总体设计约束。
应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是示例性过程的解说。基于设计偏好,应该理解,可以重新编排这些方法中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阶层。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样本次序呈现各种步骤的要素,且并不意味着被限定于所呈现的具体次序或阶层,除非在本文中有特别叙述。
提供先前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均能够实践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方面。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将容易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明白,并且在本文中所定义的普适原理可被应用于其他方面。由此,权利要求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所示出的各方面,而是应被授予与权利要求的语言相一致的全部范围,其中对要素的单数形式的引述并非旨在表示“有且仅有一个”(除非特别如此声明)而是“一个或多个”。除非特别另外声明,否则术语“某个”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引述一列项目中的至少一者摂的短语指代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者”旨在涵盖:a;b;c;a和b;a和c;b和c;以及a、b和c。本公开通篇描述的各个方面的要素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当前或今后所知的所有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等效方案通过引述被明确纳入于此,且旨在被权利要求所涵盖。此外,本文中所公开的任何内容都并非旨在贡献给公众,无论这样的公开是否在权利要求书中被显式地叙述。

Claims (35)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由用户装备UE接收用于在两码元上行链路短突发ULSB中生成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所述跳变信息包括与跳频相关联的资源块的索引;
由所述UE使用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格式生成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
由所述UE基于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所述上行链路格式和所述跳变信息来生成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以及
由所述UE在上行链路信号中传送所述两个连贯码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传送所述两个连贯码元包括在传送其他上行链路(UL)码元之前传送所述两个连贯码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码元或所述第二码元是基于序列的码元或基于频分复用(FDM)的码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生成所述第一码元和生成所述第二码元进一步包括:以相同频率索引各自生成所述第一码元和生成所述第二码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UE基于所收到跳变信息来确定跳变是否被禁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UE基于所收到跳变信息来确定跳变是否被禁用,
其中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DMRS频调的平均值小于单个码元传输中的DMRS频调的数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由所述UE基于所收到跳变信息来确定跳变是否被启用,
其中生成所述第二码元包括响应于确定跳变被启用而使用跳频或序列跳变来生成所述第二码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所述上行链路格式包括频调索引。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码元或第二码元是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码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两码元ULSB中的两个连贯码元的所述跳变信息包括用于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所述第二码元的跳变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指示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所述上行链路格式的格式信息。
1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发射机,其被配置成传送信号;
接收机,其被配置成接收信号;
存储器,其被配置成存储指令;以及
与所述发射机、所述接收机和所述存储器通信地耦合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所述指令以:
经由所述接收机接收用于在两码元上行链路短突发ULSB中生成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所述跳变信息包括与跳频相关联的资源块的索引;
使用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格式生成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
基于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所述上行链路格式和所述跳变信息来生成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以及
经由所述发射机在上行链路信号中传送所述两个连贯码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进一步指令以经由发射机在传送其他上行链路(UL)码元之前传送所述两个连贯码元。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码元或所述第二码元是基于序列的码元或基于FDM的码元。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生成所述第一码元和生成所述第二码元包括:以相同频率索引各自生成所述第一码元和生成所述第二码元。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进一步指令以:
基于所收到跳变信息来确定跳变是否被禁用。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进一步指令以:
基于所收到跳变信息来确定跳变是否被禁用,
其中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DMRS频调的平均值小于单个码元传输中的DMRS频调的数目。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进一步指令以:
基于所收到跳变信息来确定跳变是否被启用;以及
响应于确定跳变被启用而使用跳频或序列跳变来生成所述第二码元。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所述上行链路格式包括频调索引。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码元或所述第二码元是PUCCH或PUSCH的码元。
21.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所述两码元ULSB中的两个连贯码元的所述跳变信息包括用于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所述第二码元的跳变信息。
22.一种由网络实体使用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传送要由用户装备UE用以在两码元上行链路短突发ULSB中生成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所述跳变信息包括与跳频相关联的资源块的索引;
接收包括至少所述两个连贯码元的上行链路信号;
使用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上行链路格式对所述两个连贯码元的第一码元进行解码;以及
基于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所述上行链路格式和所述跳变信息来对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进行解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结合接收其他上行链路(UL)码元而接收所述两个连贯码元。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跳变信息指示跳变是被启用还是被禁用。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跳变信息指示跳频或序列跳变是被启用还是被禁用。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所述上行链路格式包括频调索引。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码元或所述第二码元是PUCCH或PUSCH的码元。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所述两码元ULSB中的两个连贯码元的所述跳变信息包括用于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所述第二码元的跳变信息。
2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发射机,其被配置成传送信号;
接收机,其被配置成接收信号;
存储器,其被配置成存储指令;以及
与所述发射机、所述接收机和所述存储器通信地耦合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所述指令以:
经由所述发射机传送要由用户装备UE用以在两码元上行链路短突发ULSB中生成两个连贯码元的跳变信息,所述跳变信息包括与跳频相关联的资源块的索引;
经由所述接收机接收至少包括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所述两个连贯码元的上行链路信号;
使用上行链路格式对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一码元进行解码;以及
基于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所述上行链路格式和所述跳变信息来对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第二码元进行解码。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进一步指令以经由接收机结合在所述上行链路信号中接收其他上行链路(UL)码元而接收所述两个连贯码元。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跳变信息指示跳变是被启用还是被禁用。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跳变信息指示跳频或序列跳变是被启用还是被禁用。
33.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与所述两码元ULSB相关联的所述上行链路格式包括频调索引。
34.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码元或所述第二码元是PUCCH或PUSCH的码元。
35.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所述两码元ULSB中的两个连贯码元的所述跳变信息包括用于所述两个连贯码元中的所述第二码元的跳变信息。
CN201880031830.7A 2017-05-15 2018-05-15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技术 Active CN1106374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06410P 2017-05-15 2017-05-15
US62/506,410 2017-05-15
US15/979,049 US11251915B2 (en) 2017-05-15 2018-05-14 Technique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US15/979,049 2018-05-14
PCT/US2018/032762 WO2018213307A1 (en) 2017-05-15 2018-05-15 Technique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7440A CN110637440A (zh) 2019-12-31
CN110637440B true CN110637440B (zh) 2022-06-03

Family

ID=640974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1862.7A Active CN110651507B (zh) 2017-05-15 2018-05-15 新无线电(nr)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CN201880031830.7A Active CN110637440B (zh) 2017-05-15 2018-05-15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技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1862.7A Active CN110651507B (zh) 2017-05-15 2018-05-15 新无线电(nr)中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0659207B2 (zh)
EP (2) EP3625921A1 (zh)
CN (2) CN110651507B (zh)
WO (2) WO201821329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59647B (zh) * 2016-10-14 2022-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多载波系统的符号配置方法及装置、数据解调方法及装置
US10659207B2 (en) 2017-05-15 2020-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new radio (NR)
US10523358B1 (en) * 2018-05-31 2019-12-31 Sprint Spectrum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switching uplink waveforms for a wireless devi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10834604B1 (en) * 2019-01-07 2020-11-10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beamforming to facilitate 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URLLC) service
EP3920643A4 (en) * 2019-03-07 2022-02-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OWER CONTROL METHODS, DEVICES FOR DIRECT ACCESS METHODS AND TERMINAL
WO2020230196A1 (ja) * 2019-05-10 2020-11-1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057839B1 (en) 2020-02-24 2021-07-06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mit power control based o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block error rate (BLER)
US20220303044A1 (en) * 2021-03-16 2022-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vice-assisted waveform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901983B1 (en) * 2021-03-17 2024-02-13 T-Mobile Innovations Llc Selectively assigning uplink transmission layers
WO2023272709A1 (en) * 2021-07-02 2023-01-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control parameter in unified tci
CN114900414B (zh) * 2022-05-11 2023-06-30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侧上行波形选择方法和基站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4966A (zh) * 2010-11-09 2013-11-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使用预编码向量切换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5886B1 (en) 1999-07-08 2001-09-04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for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having multiple traffic channels per subscriber
US8155096B1 (en) * 2000-12-01 2012-04-10 Ipr Licensing Inc. Antenna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GB2408419B (en) 2003-11-21 2006-02-22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s power control
CN101076986A (zh) * 2004-03-05 2007-11-21 耐克斯特奈特无线公司 自适应调制的系统和方法
US7609614B2 (en) 2005-10-20 2009-10-27 Trellis Phase Communications, Lp Uplink modulation and receiver structures for asymmetric OFDMA systems
US8145272B2 (en) * 2007-08-08 2012-03-27 Cisco Technology, Inc. Pilot-based two-dimensional channel estimation
JP2011510569A (ja) 2008-01-16 2011-03-3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シンボル長を短縮されたofdmシンボル
CN104218985B (zh) * 2008-11-14 2017-12-08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83909B (zh) 2009-02-06 2011-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多载波的反向功率控制方法
JP5531767B2 (ja) * 2009-07-31 2014-06-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2076062B (zh) * 2009-11-20 2015-03-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发送功率控制参数的获取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KR101814394B1 (ko) * 2010-01-17 2018-01-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823166B (zh) 2010-02-22 2016-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对上行链路参考信号应用序列跳变和正交覆盖码
CN102281592B (zh) * 2010-06-12 2013-10-23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功率控制命令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US8532047B2 (en) 2010-08-12 2013-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control transmit diversity
US9106389B2 (en) 2010-12-23 2015-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randomization for uplink signaling
CN114245444A (zh) 2011-11-04 2022-03-25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在与多个定时提前关联的多个分量载波上无线传输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05187A (zh) * 2013-04-03 2014-10-15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多链路连接的上行传输功率控制方法与装置
EP2995138B1 (en) * 2013-05-10 2018-03-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ower control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CN104349439B (zh) * 2013-07-31 2017-11-1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上行功率的方法
CN104349443B (zh) * 2013-08-09 2019-02-12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KR102163635B1 (ko) * 2014-03-21 2020-10-08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Tdd-fdd ca를 고려한 tpc 명령 타이밍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6029460A1 (zh) 2014-08-29 2016-03-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最大发送功率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US9955462B2 (en) 2014-09-26 201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ltra-low latency LTE control data communication
US10326568B2 (en) * 2015-02-12 2019-06-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frequency hopping for low cost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34554B2 (en) 2015-03-06 2019-06-25 Lg Electronics Inc. Reference signal recep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US10548123B2 (en) 2015-05-15 2020-01-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KR101952397B1 (ko) 2015-12-10 2019-02-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짧은 전송 시간 간격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7131577A1 (en) 2016-01-29 2017-08-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requency hopping for random access
WO2017152288A1 (en) * 2016-03-11 2017-09-14 Sierra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rrier frequency offset estimation in lte mtc device communication
US10862662B2 (en) * 2016-08-10 2020-12-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echanisms for flexible duplex operations at symbol lev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97919B2 (en) * 2016-08-24 2020-10-06 Ne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realising adaptiv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in 5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362610B2 (en) * 2016-09-19 2019-07-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initial access signals in wireless systems
JP7167015B2 (ja) * 2016-11-04 2022-11-0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端末と基地局との間の物理上りリンク制御チャンネルの送受信方法及びそれを支援する装置
WO2018126394A1 (en) 2017-01-05 2018-07-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adapting transmission power
US10225826B2 (en) * 2017-03-24 2019-03-05 Nokia Technologies Oy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 control channel format lengths
US10659207B2 (en) 2017-05-15 2020-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new radio (NR)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4966A (zh) * 2010-11-09 2013-11-0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链路共享信道中使用预编码向量切换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annel Multiplexing for Long PUCCH;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9 R1-1708619》;20170514;第3页 *
On the Design of 2-Symbols PUCCH;Ericsson;《3GPP TSG-RAN WG1 #89 R1-1709082》;20170514;第1-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32542A1 (en) 2018-11-15
EP3626000A1 (en) 2020-03-25
US11251915B2 (en) 2022-02-15
EP3625921A1 (en) 2020-03-25
WO2018213307A1 (en) 2018-11-22
CN110651507A (zh) 2020-01-03
CN110637440A (zh) 2019-12-31
US10659207B2 (en) 2020-05-19
EP3626000B1 (en) 2022-07-20
US20180331803A1 (en) 2018-11-15
CN110651507B (zh) 2022-08-02
WO2018213291A1 (en) 2018-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7440B (zh) 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技术
CN110786067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时隙格式指示符信令
CN110754059B (zh) 新无线电中不同子帧结构下的载波聚集
US11310817B2 (en) Downlink channel rate matching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transmissions in a new radi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134176B2 (ja) Embb/urllc多重化のための現在指示チャネル
US10715233B2 (en)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CN109863716B (zh) 用于配置无线通信中的参考信号模式的技术
US10992441B2 (en) Uplink multi-bits acknowledgement for self contained transmissions
EP3632030B1 (en) Sequence base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esign for new radio
US11025386B2 (en) Signaling information in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PBCH)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DMRS)
CN111386670A (zh) 用于针对eMBB UE的抢占指示的子带配置
CN110089059B (zh) 配置新无线电中上行链路短突发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546904B (zh)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群确收和/或群否定确收的方法和装置
KR102668897B1 (ko) 뉴 라디오에서의 업링크 쇼트 버스트의 포지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