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6616A -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6616A
CN110636616A CN201810654744.3A CN201810654744A CN110636616A CN 110636616 A CN110636616 A CN 110636616A CN 201810654744 A CN201810654744 A CN 201810654744A CN 110636616 A CN110636616 A CN 110636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unit
time transmission
frequency band
terminal side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47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6616B (zh
Inventor
花梦
高飞
焦淑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547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6616B/zh
Priority to EP19821543.6A priority patent/EP3800955B1/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92490 priority patent/WO2019242776A1/zh
Priority to BR112020026108-4A priority patent/BR112020026108A2/pt
Publication of CN110636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6616A/zh
Priority to US17/129,470 priority patent/US1197430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6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6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gulatory allocation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42Form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quence num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25Numerology, i.e. varying one or more of symbol duration, subcarrier spacing, Fourier transform size, sampling rate or down-clo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终端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的物理层信令;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本申请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能够使终端侧设备确定的第二频段内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第一频段内物理层信令结束时刻所对应的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从而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TS),如38.214的协议,定义了载波聚合中的跨载波调度方式。其中,终端侧设备能够在基站发送的调度载波内所传输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中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并根据DCI的调度信息在该载波和/或另一被调度载波中传输终端侧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以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
现有技术中,在RAN1#93的协议中规定了PDCCH有可能出现在一个时间传输单元(以时隙(slot)为例)内的任意位置。终端侧设备在一个slot的任何时间都可能获得PDCCH中承载的DCI。如此,在调度载波与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同,且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小于被调度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场景下,使得调度载波的一个slot的时间范围内对应被调度载波的多个slot。则在跨载波调度时,如果终端侧设备在调度载波内序号为n的slot末端收到DCI,则:
1、如果该DCI用于调度PDSCH,则调度载波该slot对应的多个被调度载波的之前的slot都可以被用于传输PDSCH。因此需要终端侧设备保存尽可能多的被调度载波的slot,以在获取DCI之后再从DCI结束时间之前的被调度载波的slot中获取PDSCH。这对终端侧设备的存储功能提出了较大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2、如果该DCI用于调度PUSCH,则调度载波该slot对应的多个被调度载波的slot都可以被用于传输PUSCH。但是并没有为终端侧设备预留解析出DCI并准备好在PUSCH中发送的数据的准备处理时间,则终端侧设备并不能在准备处理结束之前的被调度slot中的PUSCH发送数据,造成了无线资源的浪费,进一步地降低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因此,如何提高跨载波调度时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是目前需要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通过终端侧设备考虑物理层信令在第一载波内的结束时间与第二载波内时时间传输单元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二载波内用于传输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所在的时间传输单元序号,以提高跨载波通信时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的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所述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所述第一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所述终端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所述通信数据。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能够使终端侧设备确定的第二频段内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而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第一频段内物理层信令结束时刻所对应的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从而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
其中,本实施例针对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上行通信数据,终端侧设备所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大于或等于预设整数阈值,该预设整数阈值所对应的时间传输的时间范围用于终端侧设备从获取并解析出物理层信令。从而使得即使终端侧设备从第一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的后半部分获取到物理层信令,还存在预留的时间对物理层信令进行解析与校验等操作后确定出该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上行通信数据的时间资源,并为在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时间资源中发送上行数据做好准备工作。避免了所配置的时间资源无法使用以及用于配置时间资源的资源指示表格中配置的参数无法使用,进一步地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一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时间资源。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的方法能够将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对应的第二频段内的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加上第一参数,即可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因此,能够便于根据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及相对位置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及相对位置,保证了终端侧设备能够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即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不会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一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的第三时间传输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与所述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对齐,所述物理层信令使用所述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资源;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示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的关系。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第二时间传输单元序号的方法能够通过与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对齐的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加上第二参数,可得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使得终端侧设备能够根据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去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而根据对齐的第三时间传输单元和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确定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也提供了比直接在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寻找对应的第二时间传输单元更为直接且精准的一种计算方式。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在所述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中,所述第二频段内对应的N个时间传输单元,所述N≥2;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与所述N个时间传输单元的相对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参数。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第二参数的方法是一种较为直接与有效的方式,因第二参数用于表示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的关系,则直接根据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对应在第二频段内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第二参数。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二参数为0。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中,能够在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时,将第二参数置为0,即终端侧设备按照原有的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序号方式加上一个值为0的第二参数。而本实施例中判断步骤的加入更加完善了本申请无线通信方法所应用的范围,在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的不同大小关系下,都能够确定最为合适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更进一步地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包括:
通过计算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n为所述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K为所述第一参数,t为所述第二参数,μ1为所述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参数,μ2为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参数,对于子载波间隔参数μ,有Δf=2μ·15[kHz],Δf为子载波间隔。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载波;或者,
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WP。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一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在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位置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在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内包括至少两个相对位置,每个所述相对位置对应一种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参数。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物理层信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侧设备的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及每个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
其中,本实施例中根据物理层信令不同的相对位置确定不同的配置信息,从而使得终端侧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配置信息,在物理层信令中携带的指示信息如index相同的情况下得到不同的第一参数的取值。最终使得终端侧设备根据物理层信令不同的相对位置,得到不同的第一参数,而所有第一参数都可以保证终端侧设备最终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不会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前述实施例中对于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计算方式中加入第二参数相比,不会改变原有的序号计算方式,而是通过查找的方式可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在达到相同技术效果的同时,减少了终端侧设备的计算量,进一步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数据为下行通信数据;
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物理层信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其中,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所述N为所述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所述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所述N≥2;
所述终端侧设备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并通过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获取所述下行通信数据。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网络侧设备到终端侧设备的下行通信数据,终端侧设备能够确定第二频段内物理层指示的下行通信数据的时间资源所在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可以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并且二者之差需要小于终端侧设备能够存储的第二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使得终端侧设备能够在确定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后,从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设备中获取存储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并通过第五时间传输单元获取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时间资源内的下行通信数据。在终端侧设备可以存储更多下行通信数据对应的时间传输单元的情况下,则可以允许下行通信数据在第二时间传输单元之前的时间传输单元内出现,但是需要满足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能力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终端侧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N。
其中,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能够上报其存储能力,即能够存储各个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的能力。以使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都能够根据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能力对终端侧设备的下行通信数据进行跨载波调度,避免跨载波调度的配置超出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能力。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频段的带宽部分BWP的带宽和所述第二频段的带宽确定所述N。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频段的带宽部分BWP的带宽和所述第二频段的带宽确定所述N,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N=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或者,
N=min(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确定所述N。
而更为具体地,由于在NR协议Release 15版本中,终端侧设备的每个载波会激活一个下行BWP,而下行BWP的带宽小于等于下行载波的带宽。则终端侧设备可以根据第二频段的带宽和BWP的带宽确定存储能力,并进一步可以使得终端侧设备根据其存储能力调整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参数,使得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可以在其存储能力内一定程度上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以使的终端侧设备在无线通信时能够支持更多可能的slot调度。
综上,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中,终端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的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终端侧设备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通信数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能够使终端侧设备确定的第二频段内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而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第一频段内物理层信令结束时刻所对应的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从而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下述第二方面的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装置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各对应的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的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所述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所述第一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所述通信数据。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一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时间资源。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的第三时间传输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与所述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对齐,所述物理层信令使用所述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资源;
根据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示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的关系。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确定在所述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中,所述第二频段内对应的N个时间传输单元,所述N≥2;
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与所述N个时间传输单元的相对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参数。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参数为0。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通过计算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n为所述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K为所述第一参数,t为所述第二参数,μ1为所述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参数,μ2为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参数,对于子载波间隔参数μ,有Δf=2μ·15[kHz],Δf为子载波间隔。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载波;或者,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WP。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在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位置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在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内包括至少两个相对位置,每个所述相对位置对应一种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参数。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侧设备的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及每个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数据为下行通信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其中,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所述N为所述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所述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所述N≥2;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并通过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获取所述下行通信数据。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N。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频段的带宽部分BWP的带宽和所述第二频段的带宽确定所述N。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N=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或者,N=min(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确定所述N。
综上,在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中,接收模块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的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第一确定模块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第二确定模块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通信数据。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能够确定的第二频段内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而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第一频段内物理层信令结束时刻所对应的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从而提高了无线通信装置的通信效率。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侧设备,下述第三方面的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终端侧设备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各对应的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终端侧设备包括: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接口,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接口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的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所述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所述第一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通过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所述通信数据。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一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时间资源。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的第三时间传输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与所述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对齐,所述物理层信令使用所述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资源;
根据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示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的关系。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确定在所述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中,所述第二频段内对应的N个时间传输单元,所述N≥2;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与所述N个时间传输单元的相对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参数。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确定所述第二参数为0。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通过计算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n为所述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K为所述第一参数,t为所述第二参数,μ1为所述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参数,μ2为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参数,对于子载波间隔参数μ,有Δf=2μ·15[kHz],Δf为子载波间隔。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载波;或者,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WP。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在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位置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在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内包括至少两个相对位置,每个所述相对位置对应一种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参数。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通过接口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侧设备的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及每个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数据为下行通信数据;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其中,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所述N为所述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所述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所述N≥2;
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并通过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获取所述下行通信数据。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接口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N。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二频段的带宽部分BWP的带宽和所述第二频段的带宽确定所述N。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根据N=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或者,N=min(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确定所述N。
综上,在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终端侧设备,能够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的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并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随后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通信数据。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设备,能够使终端侧设备确定的第二频段内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而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第一频段内物理层信令结束时刻所对应的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从而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所述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所述第一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一频段内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物理层指令,并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通信数据,其中,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从而能够使终端侧设备确定的第二频段内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而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第一频段内物理层信令结束时刻所对应的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进而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
其中,本实施例针对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上行通信数据,网络侧设备所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大于或等于预设整数阈值,该预设整数阈值所对应的时间传输的时间范围用于终端侧设备从获取并解析出物理层信令。从而使得即使终端侧设备从第一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的后半部分获取到物理层信令,还存在预留的时间对物理层信令进行解析与校验等操作后确定出该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上行通信数据的时间资源,并为在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时间资源中发送上行数据做好准备工作。避免了所配置的时间资源无法使用以及用于配置时间资源的资源指示表格中配置的参数无法使用,进一步地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载波;或者,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WP。
在本申请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所述物理层信令在所述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及每个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所述至少两个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参数。
其中,本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用于携带多个相对位置及对应的配置信息的高层信令,以使终端侧设备根据物理层信令不同的相对位置确定不同的配置信息,从而使得终端侧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配置信息,在index相同的情况下得到不同的第一参数的取值。最终使得终端侧设备根据物理层信令不同的相对位置,得到不同的第一参数,而所有第一参数都可以保证终端侧设备最终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不会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前述实施例中对于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计算方式中加入第二参数相比,不会改变原有的序号计算方式,而是通过查找的方式可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在达到相同技术效果的同时,减少了终端侧设备的计算量,进一步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效率。
在本申请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数据为下行通信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其中,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所述N为所述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所述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所述N≥2。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对于网络侧设备到终端侧设备的下行通信数据,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发送通信数据,其中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可以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并且二者之差需要小于终端侧设备能够存储的第二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使得终端侧设备能够在确定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后,从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设备中获取存储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并通过第五时间传输单元获取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时间资源内的下行通信数据。在终端侧设备可以存储更多下行通信数据对应的时间传输单元的情况下,则可以允许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通信数据在第二时间传输单元之前的时间传输单元内出现,但是需要满足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能力。
在本申请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的所述N。
其中,本实施例中提供了的网络侧设备能够接收终端侧设备上报的其存储能力,即能够存储各个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的能力。以使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都能够根据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能力对终端侧设备的下行通信数据进行跨载波调度,避免跨载波调度的配置超出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能力。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下述第五方面的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装置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四方面的各对应的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其中,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接收所述通信数据,或者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传输资源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所述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所述第一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在本申请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
在本申请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载波;或者,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WP。
在本申请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所述物理层信令在所述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及每个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参数。
在本申请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其中,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所述N为所述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所述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所述N≥2。
在本申请第五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的所述N。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站,下述第六方面的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基站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四方面的各对应的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基站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其中,
所述发送器用于向终端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所述接收器用于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接收所述通信数据,或者所述发送器用于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传输资源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所述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所述第一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在本申请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
在本申请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载波;或者,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WP。
在本申请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所述物理层信令在所述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及每个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参数。
在本申请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发送器用于通过第六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其中,所述第六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六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六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所述N为所述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所述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所述N≥2。
在本申请第六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的所述N。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分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以执行本申请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分配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以执行本申请第四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执行时,以执行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执行时,以执行如本申请第四方面任一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跨载波调度中时间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不同子载波间隔的载波在跨载波调度中时间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PDCCH在时间传输单元中可能出现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跨载波调度PDSCH中时间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跨载波调度PUSCH中时间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无线通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时间传输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时间传输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时间传输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无线通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无线通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时间传输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无线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终端侧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无线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基站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包括核心网设备210,网络侧设备220和和至少一个终端侧设备(如图1中的终端侧设备230)。终端侧设备通过无线的方式与网络侧设备相连,网络侧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与核心网设备连接。核心网设备与网络侧设备可以是独立的不同的物理设备,也可以是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与网络侧设备的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个物理设备上,共同作为网络侧设备,还可以是一个物理设备上集成了部分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部分的网络侧设备的功能。而当通信系统是5G RAN结构时,可以采用集中单元(CU)和分布单元(DU)独立部署的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各通信场景的应用的需求。终端侧设备可以是固定位置的,也可以是可移动的。图1只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侧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本申请的实施例对该移动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核心网设备、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网络侧设备是终端侧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 Station,例如:3G通信系统中的NodeB、LTE通信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NodeB、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gNodeB或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终端侧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侧设备Terminal、终端侧设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移动终端侧设备(mobile terminal,MT)等。终端侧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侧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侧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侧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侧设备、远程手术(remote medical surgery)中的无线终端侧设备、智能电网(smartgrid)中的无线终端侧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侧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侧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侧设备等等。
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适用于下行信号传输,也可以适用于上行信号传输,还可以适用于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的信号传输。对于下行信号传输,发送设备是网络侧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是终端侧设备。对于上行信号传输,发送设备是终端侧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是网络侧设备。对于D2D的信号传输,发送设备是终端侧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也是其它终端侧设备。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信号的传输方向不做限定。
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之间以及终端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unlicensed spectrum)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之间以及终端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之间所使用的频谱资源可是例如4G的频谱、5G的频谱。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侧设备和终端侧设备之间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的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TS),如38.214的协议,定义了载波聚合中的跨载波调度方式。其中,终端侧设备能够在网络侧设备发送的调度载波内所传输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中获取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并根据DCI的调度信息在该载波和/或另一被调度载波中传输终端侧设备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DSCH),以提高无线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在如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两种工作方式中,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侧设备可以至少使用两个下行载波通信。在场景A中,承载DCI的PDCCH在图1中的下行载波1上发送,被DCI调度的PDSCH在下行载波2上发送,且PDCCH和PDSCH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或者,在场景B中,无线接入网设备和终端侧设备可以至少使用一个下行载波和一个上行载波通信。承载DCI的PDCCH在下行载波上发送,被DCI调度的PUSCH在上行载波上发送,且PDCCH和PUSCH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图2为跨载波调度中时间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如图2所示的按照横向时间顺序排列的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时间传输单元,以时隙(slot)为例。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所述时间传输单元均以slot为示例进行说明,而非对时间传输单元的具体组成的限定。
如图2所示,每个slot内包括能够用于传输PDCCH、PDSCH或PUSCH的通信资源,如时间资源或频率资源。每个载波内从第一个slot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分配递增的slot序号,具体在每个载波内的分布为slot 0,slot 1,slot 2…slot N,以供网络侧设备与终端侧设备通信时双方都可以根据序号确定对应的slot。其中,PDCCH用于承载DCI,DCI用于指示传输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数据使用的PDSCH或PUSCH的通信资源所在slot的序号,以及PDSCH或PUSCH资源的相关控制信息如调制编码方式等,使得终端侧设备能够根据DCI指示的slot序号处理对应slot内的PDSCH/PUSCH数据。
为了提高通信效率,当网络侧设备与终端侧设备之间能够以载波聚合的方式传输通信数据,例如,图2中第一载波内序号为n的slot和第二载波内序号为n的slot能够同时传输同一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数据。在传统载波聚合方法中,除了需要在第一载波的slot n内传输第一PDCCH,还需要在第二载波的slot n内传输第二PDCCH内传输第二PDCCH。其中,第一PDCCH承载的DCI用于指示在该第一载波的slot n内传输PDSCH/PUSCH的通信资源,第二PDCCH承载的DCI用于指示在该第二载波的slot n内传输PDSCH/PUSCH的通信资源。
而在LTE的3GPP TS 36.214协议中,为载波聚合定义了更具效率的跨载波调度方式。其中,如图2所示,当网络侧设备与终端侧设备之间使用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以载波聚合方式传输该终端侧设备的上行和/或下行通信数据时,就需要在第一载波序号为n的slotn内传输的PDCCH中承载DCI。该DCI除了可以调度第一载波内slot n的通信资源用于传输PDSCH/PUSCH,还可以调度第二载波内slot n的通信资源用于传输PDSCH/PUSCH。因此,当终端侧设备从第一载波slot n内传输的PDCCH中解析出该DCI后,确定该DCI所指示slot序号,通过第一载波的slot n与第二载波的slot n中DCI所指示的通信资源处理PDSCH/PUSCH数据。
进一步地,在5G NR协议中,除了可以实现如图2所示的跨载波调度,还引入了当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时进行跨载波调度的解决方案。图3为不同子载波间隔的载波在跨载波调度中时间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当网络侧设备与终端侧设备通信时,第一载波的slot n内的PDCCH承载DCI,终端侧设备需要根据DCI的指示信息确定其所调度的PDSCH/PUSCH所在第二载波内的slot序号。具体地:
当DCI用于调度PDSCH时,第二载波内传输该PDSCH的slot序号通过公式计算。其中,n为承载DCI的PDCCH所在第一载波内的slot序号,μPDSCH为用于传输PDSCH的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用于传输PDCCH的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用于计算第一载波的slot n的起始时间所对应的第二载波内参考slot的序号,K0为PDCCH-PDSCH的slot偏置,用于确定传输PDSCH的slot相对于参考slot的序号偏差。
更为具体地,按照3GPP TS 38.211的定义,子载波间隔偏置μ可以通过公式Δf=2μ·15[kHz]计算。其中,Δf是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常见的子载波间隔包括15kHz、30kHz和60kHz等。终端侧设备在确定slot偏置K0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终端侧设备通过网络侧设备配置PDSCH的高层信令获取PDSCH-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该list中包括索引index与PDCCH-PDSCH的slot偏置K0的对应关系。终端侧设备还通过PDCCH承载的物理层信令DCI的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获取一个index的索引值。随后,终端侧设备从表PDSCH-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中获取与index对应的K0以计算PDSCH的slot序号。此外,如果终端侧设备在收到index需要查找对应的K0时未收到高层信令的list,则终端侧设备根据默认的list根据index确定K0
当DCI用于调度PUSCH时,第二载波内传输该PUSCH的slot序号通过公式计算。其中,n为承载DCI的PDCCH所在第一载波内的slot序号,μPUSCH为用于传输PUSCH的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配置,μPDCCH为用于传输PDCCH的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配置,用于计算第一载波的slot n的起始时间所对应的第二载波内slot的序号,K2为PDCCH-PUSCH的slot偏置,用于确定传输PUDSCH的slot相对于slot的序号偏差。子载波间隔偏置μ的计算方式同上,K2的确定方式与K0相同,区别是根据index从PUSCH-time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中确定K2,且表格的获取方式相同。
例如:如图3中的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是第一载波子载波间隔的2倍,因此对于载波聚合的两个载波,由于从相同网络侧设备发出保证时间同步的情况下,第一载波的一个slot的时间范围对应第二载波的2个slot。假设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则根据协议中的计算方式,第一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偏置μ为0,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偏置μ为1,能够上述根据公式计算出与第一载波的slot n起始时间对应的第二载波的slot序号为2n。并进一步根据DCI指示PDSCH时计算出第二载波内传输PDSCH的slot序号为2n+K0,或者DCI指示PUSCH时计算出第二载波内传输PUSCH的slot序号为2n+K2。因此,终端侧设备在确定第二载波内传输PDSCH/PUSCH的slot序号后,可以在slot2n+K0中处理PDSCH数据,或者在2n+K2中处理PUSCH数据。最终实现了不同子载波间隔的载波之间的跨载波调度。
但是,由于上述方案中,终端侧设备从第一载波内PDCCH中承载的DCI确定第二载波上传输PDSCH/PUSCH数据的slot序号时,通过将第一载波的slot n起始时间对应的第二载波的slot序号2n加上slot偏置K0或K2得到,而K0的最小取值可为0,K2的最小取值可为1。因此,传输PDSCH数据时,终端侧设备能够确定DCI在第二载波上可跨载波调度第一个slot为slot 2n。传输PUSCH数据时,终端侧设备能够确定DCI在第二载波上可跨载波调度第一个slot为slot 2n+1。3GPP协议RAN1#93中还定义了承载DCI的PDCCH有可能出现在一个时间传输单元(可以为上述示例中slot)内的任意位置。如图4所示,图4为承载DCI的PDCCH在一slot中可能出现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即目前的PDCCH monitoring模式有case1(case1-1和case1-2)和case2。则当终端侧设备在第一载波内获取的承载DCI的PDCCH为case1-2和case2模式时,意味着终端侧设备在一个slot的任何时间都可能获得PDCCH中承载的DCI。造成了即使终端侧设备在如图3中第一载波内slot n的最后部分才获取到PDCCH中承载的DCI,该DCI还是能够调度第二载波内slot 2n的资源传输终端侧设备的PDSCH通信数据,或者调度第二载波内slot 2n+1的资源传输终端侧设备的PUSCH通信数据,这对终端侧设备的通信造成了如下影响:
对于调度PDSCH的DCI,图5为跨载波调度PDSCH中时间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由于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是第一载波子载波间隔的2倍,第一载波的一个slot的时间范围对应第二载波的2个slot。而第一载波的slot n内PDCCH中承载的DCI能够实现如图中标号①-③的PDSCH调度。即第二载波的slot 2n,slot 2n+1和slot 2(n+1)都可以被调度用于传输终端侧设备的PDSCH数据。但是,图中第一载波的slot n内PDCCH结束时间,对应第二载波的slot 2n+1,终端侧设备在获取到DCI之后,虽然DCI指示通信资源在slot 2n中,但终端侧设备已不能返回之前的slot 2n时间去处理slot 2n中的通信数据。
同时,现有技术中,终端侧设备为了能够获取到跨载波调度中被调度载波中与DCI所在slot同时间的slot内的下行通信数据,终端侧设备只会存储一个或略大于一个被调度载波的slot的数据,以在从调度载波中获取到DCI之后,从相同时间对应的被调度载波内的slot中获取下行数据。即如图5中终端侧设备在第一载波的slot n的后半部分获取到DCI时,此时的时间所对应第二载波内的slot序号为2n+1,则终端侧设备会存储第二载波内slot 2n+1的数据。当终端侧设备从第一载波的slot n获取DCI后,再从存储空间中存储的第二载波的slot 2n+1中获取DCI指示的PDSCH。
但是,在不同子载波间隔的跨载波调度中,如图5所示的示例中,终端侧设备仍然会存储一个第二载波的slot数据。由于第二载波的slot 2n和slot 2n+1都可以被调度用于传输终端侧设备的PDSCH数据,因此就需要终端侧设备在第一载波的slot n结束时间之前,除了存储结束时间对应的第二载波内slot 2n+1的一个slot数据之外,还需要存储第二载波内slot 2n的数据。从而使得终端侧设备从第一载波内slot n的后半部分获取到PDCCH中承载的DCI后,即使此时对应的第二载波时间为slot 2n+1,终端侧设备还是能够从所存储的第二载波内的slot 2n中获取PDSCH数据。但是终端侧设备并不希望DCI指示的PDSCH资源在第一载波内如图中序号为2n的slot内即图中标号为①的调度方案。
即,在终端侧设备的下行资源进行跨载波调度时,当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是第一载波子载波间隔的二倍或更多倍数关系时,就需要终端侧设备不只存储第二载波的一个slot数据,而要尽可能多地存储第二载波内的slot,例如存储2个、4个或8个第二载波的slot数据(根据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确定)。以保证在终端侧设备从第一载波的slot内获取PDCCH并解析出DCI后的时间,能够从终端侧设备中存储的该时间之前的第二载波内的slot中获取DCI指示的PDSCH。这对终端侧设备的存储功能带来了较大的开销,极大地降低了终端侧设备的存储效率及通信效率。
对于调度PUSCH的DCI,图6为跨载波调度PUSCH中时间传输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的第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是第一载波子载波间隔的2倍,第一载波的一个slot的时间范围对应第二载波的2个slot,第一频段的slot n内PDCCH结束时间,对应第二频段的slot 2n+1。虽然在现有的协议中,如图中标号④的调度已被避免,但是第一载波的slot n内PDCCH中承载的DCI还是能够实现如图中标号⑤和⑥的PUSCH调度。即第二载波的slot 2n+1和slot 2(n+1)都可以被调度用于传输终端侧设备的PDSCH数据。而终端侧设备在获取到第一载波的slot n内PDCCH承载的DCI后,还需要对DCI进行解速率匹配、译码、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简称:RNTI)解扰和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校验等操作后才能解析出该DCI所指示的PUSCH资源。但是当终端侧设备解析出DCI所指示的第二载波内用于发送PUSCH的slot序号为2n+1时,此时第二载波对应的slot序号可能已经到了2(n+1),虽然DCI指示用于发送PUSCH的上行通信资源在slot 2n+1中,但终端侧设备已不能返回之前的slot 2n+1时间在slot 2n+1的资源中发送PUSCH数据,造成了终端侧设备已经错过在DCI所指示的PUSCH资源内发送上行数据的时间。因此终端侧设备并不希望DCI指示的PUSCH资源在第一载波内如图中序号为2n+1的slot内即图中标号为⑤的调度方案。
即,在终端侧设备的上行资源进行跨载波调度时,第一载波内DCI的调度并没有为终端侧设备预留解析出DCI并准备好在第二载波的PUSCH资源中发送的上行数据的准备处理时间。则终端侧设备有可能来不及使用DCI所指示的第二载波内一些slot中的资源发送PUSCH,而按照DCI的指示,该部分资源还是被配置为发送PUSCH。这样便造成了无线资源的浪费,进一步降低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因此,综上,本申请通过终端侧设备考虑DCI在第一载波内的结束位置与第二载波内时slot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二载波内用于传输DCI所指示的PDSCH/PUSCH的slot,以提高跨载波通信时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具体地,图7为本申请无线通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S101:终端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的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具体地,S101的执行主体终端侧设备可以是终端侧设备。终端侧设备可以通过终端侧设备内置的例如无线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网络侧设备例如基站通过空口发送的物理层信令。则终端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物理层信令,该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在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其中,终端侧设备接收到的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通信数据为该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数据。具体地,当通信数据是终端侧设备需要接收的下行通信数据时,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终端侧设备获取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通信数据的时间资源;当通信数据是终端侧设备需要发送的上行通信数据时,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终端侧设备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通信数据的时间资源。
此外,物理层信令还可以同时包括在第二频段内通信数据的其他控制信息,如:频率资源和调制编码方式等控制信息。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物理层信令可以是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的PDCCH上承载的DCI,则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的PDCCH,并从PDCCH所承载的DCI中解析出该DCI用于指示的第二频段内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物理层信令时,网络侧设备与终端侧设备可以是5G RAN通信系统,并且系统结构可以采用集中单元(CU)或分布单元(DU)独立部署的方式,本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均为载波。则终端侧设备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载波上获取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终端侧设备在第二载波上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通信数据时使用的时间资源,或用于指示终端侧设备在第二载波上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通信数据时使用的时间资源。
或者,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具体地,当本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与终端侧设备部署在5G通信系统中并采用NR协议时,网络侧设备与终端侧设备通信时的每个载波会激活一个上行或下行的BWP,下行BWP的带宽小于或等于下行载波的带宽,上行BWP的带宽小于或等于上行载波的带宽。
其中,BWP为一部分带宽,也可称带宽自适应变化Bandwidth Adaptation。是5G通信系统的NR协议中推出的,目的是使终端侧设备的带宽可以动态的变化。比如,在第一时刻,当终端侧设备的业务量较大时,通信系统可以为终端侧设备配置大带宽BWP1;在第二时刻,当终端侧设备的业务量较小时,通信系统可以为终端侧设备配置小带宽BWP2,满足基本的通信需求即可;在第三时刻,如果通信系统发现BWP1所在带宽内有大范围频率选择性衰落,或者BWP1所在频率范围内资源较为紧缺,于是为终端侧设备配置了一个新的带宽(BWP3)。而不用完全按照每个频段的带宽去配置上行或下行的资源,实现了对于终端侧设备使用资源的灵活性配置。
因此,终端侧设备在下行通信资源中,可配置具有一个或多个载波的BWP,终端侧设备不希望在下行通信资源中激活BWP以外的资源内接收PDSCH或PDCCH;终端侧设备在上行通信资源中,也可配置具有一个或多个载波的BWP,终端侧设备不希望在上行通信资源中激活BWP以外的资源内发送PUSCH或PUCCH。则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从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BWP上获取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终端侧设备在第二下行BWP上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通信数据时使用的时间资源,或用于指示终端侧设备在第二上行BWP上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通信数据时使用的时间资源。
S102: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具体地,当终端侧设备在S101中接收到指示第二频段内通信数据所使用时间资源的物理层信令后,需要从第二频段内确定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所在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以根据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确定所对应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随后能够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内的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通信数据。
其中,图8为本申请时间传输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位于第二频段内,终端侧设备在S101中获取的物理层所指示的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位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内。并且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如图8的示例中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是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的二倍。在第一频段内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对应在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为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终端侧设备在S102中所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即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不能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
如图8的示例中仅以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1为例,而当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终端侧设备所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也是图中所示的第二时间传输单元。或者,当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终端侧设备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可以是图中第二时间传输单元后的第二频段内的任一时间传输单元。
进一步地,当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终端侧设备在S102中所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具体地,由于终端侧设备在获取到第一载波内的物理层信令后,还需要对物理层信令进行解析与校验等操作后才能解析出该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时间资源。因此,在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二频段内上行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序号时,需要在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之后,预留终端侧设备获取并解析完的时间。体现在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上,如图8的示例中第一频段内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对应在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为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则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间设置正整数阈值,以保证终端侧设备能够完全解析出物理层信令,并做好在物理层指示的时间资源上发送上行通信数据的准备工作。可选地,上述阈值可以根据终端侧设备的计算能力、终端侧设备的通信环境等因素进行调整。
更为具体地,若本实施例中的通信数据为终端侧设备的下行通信数据,例如PDSCH,则物理层信令为PDCCH承载的DCI。图9为本申请时间传输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第二频段的子频段间隔是第一频段子频段间隔的2倍,第一频段的一个slot的时间范围对应第二频段的2个slot。本实施例中第一频段的slot n内PDCCH中承载的DCI能够实现如图中标号②-③的PDSCH调度,以及图中序号为2(n+1)之后的slot内的PDSCH调度。如图8中所示的第一频段的slot n内PDCCH结束时间,对应第二频段的slot 2n+1。因此,即使终端侧设备从第一频段内slot n的后半部分获取到PDCCH中承载的DCI后,还是能够直接从DCI结束时间对应的第二频段内的slot 2n+1中获取PDSCH数据。而不需要再从存储空间中存储并获取DCI结束时间之前第一个slot之外更多的slot,从而减少了终端侧设备在处理下行数据时对获取DCI之前的slot的存储需求与开销,避免了如对比图5中标号为①的PDSCH调度方式,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存储效率及通信效率。
若本实施例中的通信数据为终端侧设备的上行通信数据,如PUSCH,则物理层信令为PDCCH承载的DCI。图10为本申请时间传输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的第二频段的子频段间隔是第一频段子频段间隔的2倍,第一频段的一个slot的时间范围对应第二频段的2个slot,第一频段的slot n内PDCCH结束时间,对应第二频段的slot 2n+1。本实施例中第一频段内的slot n内的PDCCH中承载的DCI能够实现如图中标号⑥的PUSCH调度,以及图中序号为2(n+1)之后的slot内的PUSCH调度。因此,即使终端侧设备从第一频段内slot n的后半部分获取到PDCCH中承载的DCI后,还存在预留的时间间隔,以对DCI进行解析与校验等操作后确定出该DCI所指示的PUSCH资源,并为在DCI所指示的PUSCH资源所在的slot2(n+1)内发送PUSCH做好准备工作。从而确保所配置的PUSCH资源在终端侧设备解析出DCI后能够使用,从而减少了终端侧设备在处理上行数据时来不及在获取DCI之前的slot内进行PUSCH的发送,避免了如图6中标号为⑤的PUSCH调度方式,进一步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除了在上述示例中的跨载波调度应用场景下使用,还可以用于配对载波间资源的调度。具体地,由于终端侧设备的上行载波和下行载波之间会存在配对关系,一个上行载波与一个下行载波配对,因此当下行载波和配对的上行载波的子载波间隔不同时,可使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进行配对载波间的资源调度。具体地,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频段是下行载波、第二频段是上行载波,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为配对载波。终端侧设备在下行载波第一频段内获取物理层信令后,根据物理层信令指示的上行资源在上行载波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传输单元序号,在配对的上行载波第二频段内传输上行数据。
进一步地,图11为本申请无线通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终端侧设备在S102中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序号的具体实现方法。
具体地,S102可以包括:S1025: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一参数之和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第一参数用于终端侧设备确定时间资源。
其中,第一参数可以是偏置参数,偏置参数用于表示第二时间传输单元与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相对位置关系,终端侧设备可以通过第一参数确定时间资源所在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而在第一频段内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对应在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为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因此,终端侧设备可以首先确定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后,将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加第一参数得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
进一步地,终端侧设备为了确定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在S1025之前,终端侧设备还可以:S1023: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二频段内的第三时间传输单元,其中,第三时间传输单元与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对齐,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S1024: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参数之和确定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二参数用于表示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的关系。
其中,第二参数也可以是偏置参数,第二参数用于确定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相对于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位置。如图8所示,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包含所传输物理层信令,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与第二频段内的第三时间传输单元对齐,即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与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起始时间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到的对齐,在理想情况下是完全严格对齐,而在实际应用中,两个频段可能还不能达到严格意义的同步,允许存在毫秒级别的时间差,属于非严格对齐的情况。本申请对于严格对齐以及非严格对齐都认为是可以进行对齐的正常情况,并不做具体限定。因此,终端侧设备可以首先确定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后,将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加第二参数得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
可选地,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二参数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S1021:终端侧设备确定在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中,第二频段内对应的N个时间传输单元,N≥2;S1022:终端侧设备根据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与N个时间传输单元的相对关系确定第二参数。
例如:以图9所示的时间传输单元为例,图9中第二频段的子频段间隔是第一频段的子频段间隔的二倍。则第一频段内序号为n的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对应第二频段内的两个时间传输单元序号分别为2n和2n+1。第一频段内序号为n的时间传输单元与第二频段内序号为2n的时间传输单元对齐,记第二频段内该对齐的时间传输单元2n的相对位置为0,记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传输单元2n+1的相对位置为1。因此,终端侧设备能够根据承载DCI的PDCCH结束时间对应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为2n+1,并确定其相对位置为1,进而可以确定第二参数t=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通过第二频段的子频段间隔是第一频段的子频段间隔的二倍进行距离,若第二频段的子频段间隔是第一频段的子频段间隔的四倍,则可以确定第二频段内四个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依次为4n,4n+1,4n+2和4n+3,并记相对位置为0,1,2,3后确定第二参数,实现方式与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更为具体地,当上述实施例中DCI用于调度PDSCH时,终端侧设备在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时,有以下具体实施例。可参照图9所示的时间传输单元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一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2n中收到的承载DCI的PDCCH,确定DCI所指示的PDSCH资源所在第二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序号的方法包括:
1、终端侧设备接收高层信令PDSCH-Config或PDSCH-Config Common,从中获取PDSCH-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如果终端侧设备没有收到PDSCH-Config或PDSCH-Config Common,则终端侧设备使用默认的PDSCH-time Domain ResourceAllocation List。
2、终端侧设备接收物理层信令,如承载在PDCCH中的DCI,并根据DCI中的time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获取时域资源index。
3、终端侧设备从PDSCH-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中查询index对应的PDCCH-PDSCH的slot偏置K0,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参数,用于确定传输PDSCH的slot相对于slot 2n的序号偏差。
4、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一频段的子频段间隔μPDCCH,和用于传输PDSCH的第二频段的子频段间隔μPDSCH确定第二参数,本实施例中用字母t来表示第二参数;其中:
若μPDCCH≥μPDSCH,则t=0;
若μPDCCH<μPDSCH,则终端侧设备根据调度PDSCH的PDCCH所在第一频段内的时域位置、以及PDCCH结束时间对应的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序号,共同确定第二参数t的取值。具体地,第二参数t用于表示PDCCH结束时间第二频段对应的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第一频段内传输PDCCH所在的时间传输单元起始时间对齐的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二者之间的相对关系。
其中,确定t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终端侧设备确定在第一频段内承载DCI的PDCCH所在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中,第二频段内对应的N个时间传输单元,其中当第一频段的子频段间隔小于第二频段的子频段间隔时,N≥2;则终端侧设备根据承载DCI的PDCCH结束时间与第二频段内的N个时间传输单元的相对关系确定第二参数t。确定第二参数t的实现方式同前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5、终端侧设备根据计算第二频段内传输DCI调度的PDSCH资源所在的slot序号。其中,n为承载DCI的PDCCH所在第一频段内的slot序号,用于确定与第一频段内PDCCH所在slot对齐的第二频段内slot的序号。将得到的加上第二参数t后得到的为PDCCH结束时间对应的第二频段内slot的序号。最后以slot 2n+1的序号为基准,加上通过PDSCH-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中配置的第一参数K0,得到第二频段内传输DCI调度的PDSCH资源所在的slot序号2n+1。
当上述实施例中DCI用于调度PUSCH时,终端侧设备在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时,有以下具体实施例。可参照图10所示的时间传输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一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2n中收到的承载DCI的PUCCH,确定DCI所指示的PUSCH资源所在第二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序号的方法包括:
1、终端侧设备接收高层信令PUSCH-Config或PUSCH-Config Common,从中获取PUSCH-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如果终端侧设备没有收到PUSCH-Config或PUSCH-Config Common,则终端侧设备使用默认的PUSCH-time Domain ResourceAllocation List。
2、终端侧设备接收物理层信令,如承载在PDCCH中的DCI的,并根据DCI中的time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获取时域资源index。
3、终端侧设备从PUSCH-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中查询index对应的PDCCH-PUSCH的slot偏置K2,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参数,用于确定传输PUSCH的slot相对于slot 2n的序号偏差。
4、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一频段的子频段间隔μPDCCH,和用于传输PUSCH的第二频段的子频段间隔μPUSCH确定第二参数,本实施例中用字母t来表示第二参数;其中:
若μPDCCH≥μPUSCH,则t=0;
若μPDCCH<μPUSCH,则终端侧设备根据调度PUSCH的PDCCH所在第一频段内的时域位置、以及PDCCH结束时间对应的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序号,共同确定第二参数t的取值。具体地,第二参数t用于表示PDCCH结束时间第二频段对应的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第一频段内传输PDCCH所在的时间传输单元起始时间对齐的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二者之间的相对关系。
其中,确定t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终端侧设备确定在第一频段内承载DCI的PDCCH所在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中,第二频段内对应的N个时间传输单元,其中当第一频段的子频段间隔小于第二频段的子频段间隔时,N≥2;则终端侧设备根据承载DCI的PDCCH结束时间与第二频段内的N个时间传输单元的相对关系确定第二参数t。具体实现方式与原理同前述PDSCH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5、终端侧设备根据计算第二频段内传输DCI调度的PUSCH资源所在的slot序号。其中,n为承载DCI的PDCCH所在第一频段内的slot序号,用于确定与第一频段内PDCCH所在slot对齐的第二频段内slot的序号。将得到的加上第二参数t后得到的为PDCCH结束时间对应的第二频段内slot的序号。最后以slot 2n+1的序号为基准,加上通过PUSCH-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中配置的第一参数K2,得到第二频段内传输DCI调度的PUSCH资源所在的slot序号2(n+1)。
S103:终端侧设备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通信数据。
具体地,终端侧设备根据S102中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所对应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并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内的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通信数据。其中,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内的时间资源用于传输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数据,则终端侧设备需要根据S102确定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后,从第一时间传输单元中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时间资源中处理其通信数据。当通信数据为终端侧设备的下行通信数据时,终端侧设备在第一时间传输单元中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内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通信数据;当通信数据为终端侧设备的上行通信数据时,终端侧设备在第一时间传输单元中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内向网络侧设备发送上行通信数据。可选地,本实施中的通信数据为PUSCH或PDSCH。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通过考虑物理层信令在第一频段内结束时间与第二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二频段内用于传输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通信数据的时间资源所在的时间传输单元。使得终端侧设备确定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第二频段内时间资源所在的时间传输单元,不会在传输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对应的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传输单元之后。最终实现了:
对于下行通信数据,即使终端侧设备从第一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的后半部分获取到物理层信令,还是能够直接从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对应的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传输单元中获取下行通信数据。或者,从终端侧设备所存储的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对应的第二频段内的前一时间传输单元中获取下行通信数据。因此,只需要终端侧设备存储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之前第二频段内的一个时间传输单元,而不需要终端侧设备专门存储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之前第二频段内更多的时间传输单元,从而减少了终端侧设备在处理下行通信数据时存储时间传输单元的需求与开销,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存储效率和通信效率。
对于上行通信数据,即使终端侧设备从第一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的后半部分获取到物理层信令,还存在预留的时间对物理层信令进行解析与校验等操作后确定出该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上行通信数据的时间资源,并为在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时间资源中发送上行数据做好准备工作。从而确保终端侧设备在获取物理层信令后,能够使用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第二载波内的上行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避免了所配置的时间资源无法使用以及用于配置时间资源的资源指示表格中配置的参数无法使用,进一步地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而对于网络侧设备,在配置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数据时,也只会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数据配置为使用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内的时间资源进行传输,而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即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不能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网络侧设备可以通过物理层信令中所包含的信息使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也同样提高了网络侧设备与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除了采用加入第二参数的方式确定第二载波内传输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时间资源所在的时间传输单元序号。可选地,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上述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S102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的又一种实施方式:
采用修改PDSCH-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中index对应的参数K0和PUSCH-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中index对应的参数K2取值的方式,确定第二载波内传输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时间资源所在的时间传输单元序号,进而不需要通过再加入计算第二参数的过程。
具体地,对于下行通信数据中的PDSCH,现有TS 38.214协议中的Table5.1.2.1.1-2:Default PDSCH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A如下表1所示。
表1
其中,Row index为行索引,dmrs-TypeA-position为解调参考信号(ReferenceSignal,RS)的时间位置,PDSCH mapping type为PDSCH的映射类型,Ko为PDCCH-PDSCH的slot偏置K0,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参数,S为时间资源开始的符号,L为时间资源所持续的符号个数。由于表1中对于所有index的取值都只存在K0=0的配置,这就意味着终端侧设备在根据收到的物理层信令中包含的index所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很有可能会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而需要终端侧设备存储较多时间传输单元的下行数据。而为了使终端侧设备在根据index从表1中所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可以考虑对现有的表2进行修改,在表1中加入对于现有的index,所对应的K0!=0即K0不等于0时的配置。从而使得终端侧设备所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不会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进而减少了终端侧设备在处理下行通信数据时存储时间传输单元的需求与开销,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存储效率和通信效率。
同时,对于上行通信数据中的PUSCH,现有TS 38.214协议中的Table 6.1.2.1.1-2:Default PUSCH 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A如下表2所示。
表2
其中,Row index为行索引,PUSCH mapping type为PUSCH的映射类型,K2为PDCCH-PUSCH的slo t偏置K2,即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参数,S为时间资源开始的符号,L为时间资源所持续的符号个数。由于表2中对于不同的index取值,K2=j和K2=j+2的配置占比较大,这就意味着终端侧设备在根据收到的物理层信令中包含的index所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很有可能会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而未给终端侧设备预留解析DCI以及准备PUSCH数据的时间。而为了使终端侧设备在根据index从表2中所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可以考虑对现有的表2进行修改,在表2中加入对于现有的index,所对应的K2≥j+2的配置。从而使得终端侧设备所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不会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进而确保了终端侧设备在获取物理层信令后,能够使用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第二载波内的上行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避免了造成了无线资源的浪费,并进一步地提高了终端侧设备的通信效率。
可选地,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在上述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S102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的实施方式。具体地,在S102之前,还包括:
终端侧设备根据物理层信令在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位置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在第四时间单元内包括至少两个相对位置,每个相对位置对应一种配置信息;则终端侧设备根据物理层信令与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参数。当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参数后,再按照图11所示的方法S1025根据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和第一参数之和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
例如:将第一频段内的时间单元[t1,t2]分为前后相等的两个时间范围[t1,t0]和[t0,t2]作为两个相对位置。其中,时间范围[t1,t0]对应第一配置信息,时间范围[t0,t2]对应第二配置信息。此处的配置信息用于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参数,配置信息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PDSCH-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或PUSCH-time DomainResource Allocation List。则当终端侧设备获取的物理层信令在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前半部分,即时间范围[t1,t0],则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参数,并根据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和第一参数之和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当终端侧设备获取的物理层信令在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后半部分,即时间范围[t0,t2],则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参数,并根据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和第一参数之和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本实施例对于上行通信数据和下行通信数据的实现方法相同,都是根据物理层信令在时间传输单元汇总的相对位置确定不同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是PDSCH-time 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或PUSCH-time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List时,使得终端侧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配置信息,在index相同的情况下得到不同的第一参数的取值。最终使得终端侧设备根据物理层信令不同的相对位置,得到不同的第一参数,而所有第一参数都可以保证终端侧设备最终确定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不会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可以通过来自网络侧设备的高层信令获取配置的多个配置信息,其中,高层信令携带终端侧设备的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及每个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例如上述示例中将第一频段内的时间传输单元分为两部分,则每部分对应一种配置信息。网络侧设备配置每个载波内时间传输单元的相对位置,并配置每个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当终端侧设备接入时,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该些配置信息。
进一步可选地,图12为本申请无线通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其中,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通信数据是下行通信数据时,终端侧设备在S101中接收到来自网络侧设备的物理层信令之后,还包括:
S201: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二频段内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其中,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N为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N≥2。
S202:终端侧设备获取存储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并通过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获取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通信数据。
具体地,图13本申请时间传输单元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可参照图13中的时间传输单元结构示意图。当终端侧设备在第一频段的第四传输单元内收到了物理层信令,该物理层信令指示在第二频段内终端侧设备的下行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则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可以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并且二者之差需要小于终端侧设备能够存储的第二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
例如:终端侧设备确定能够存储第二频段内三个时间传输单元的数据,则终端侧设备在第一频段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收到物理层信令后,此时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对应的第二频段内时间单元为第二时间传输单元,则终端侧设备可以存储的时间传输单元为: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第三时间传输单元和第二时间传输单元。因此,终端侧设备根据该物理层信令确定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可以是图中所示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第三时间传输单元和第二时间传输单元中的任一个。使得终端侧设备能够在确定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后,从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设备中获取存储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并通过第五时间传输单元获取物理层信令所指示的时间资源内的下行通信数据。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还可以在接入网络时,向网络侧上报其能够存储的每个频段内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具体地,终端侧设备可以通过RRC(RadioResource Control)信令上报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能力。终端侧设备可以在向网络侧上报的RRC信令中的Supported Baseband Processing Combination消息中携带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能力,例如可以存储第一频段内两个时间传输单元、存储第二频段内的三个时间传输单元。以使终端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都能够根据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能力对终端侧设备的下行通信数据进行跨载波调度,避免跨载波调度的配置超出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能力。
可选地,在上述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确定能够存储的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传输单元个数N的一种实现方式为: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频段的带宽部分BWP的带宽和第二频段的带宽确定N。具体地,在NR协议Release 15版本中,终端侧设备的每个载波会激活一个下行BWP,而下行BWP的带宽小于等于下行载波的带宽。网络侧设备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的下行通信数据如PDSCH的频域范围会包含在下行BWP的频域范围内。由于现有技术中,终端侧设备为了获取第一频段在跨载波调度第二频段的下行通信数据时,会存储第二频段内一个时间传输单元的数据。而如果下行通信数据都在下行BWP中发送,终端侧设备从下行BWP中获取下行通信数据,下行BWP的带宽小于等于下行载波的带宽,则终端侧设备就有可能以存储一个时间传输单元的空间存储多个BWP。例如:如果下行BWP的带宽是第二频段带宽的一半时,终端侧设备可以用存储第二频段内一个时间传输单元的空间存储两个下行BWP内的时间传输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第二频段的带宽部分BWP的带宽和第二频段的带宽确定N,可以通过下述公式实现:N=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或者,N=min(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
其中,N=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用于通过根据第二频段带宽与BWP带宽的比值向下取整,以确定终端侧设备能够通过存储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存储空间存储BWP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N。而N=min(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其中,为了防止通过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计算出的N个数较大,但是终端侧设备并不期待随时都需要在存储空间中存储较多的数据。则可以根据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与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的比值和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取其中的最小值。例如:当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是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的四倍,则第一频段的一个时间传输单元对应四个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终端侧设备即使计算出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为8,也不需要存储第一频段时间传输单元之前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传输单元,则终端侧设备确定还是存储第一频段内一个时间传输单元所对应的四个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传输单元,即确定N为4。
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侧设备确定能够存储的第二频段内的时间传输单元个数N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如图7和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以使终端侧设备根据能够N对第二参数t进行调整。
例如:在终端侧设备根据计算第二频段内传输DCI调度的PDSCH资源所在的slot序号时,考虑终端侧设备能够存储的slot个数N,则有t′0=Max(t-(N-1),0)。终端侧设备对t进行调整后,最终通过计算第二频段内传输DCI调度的PDSCH资源所在的slot序号。使得终端侧设备确定的第二频段内传输DCI调度的PDSCH资源所在的slot序号能够满足终端侧设备的存储能力,并支持更多可能的slot调度。
图14为本申请无线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侧设备及终端侧设备。其中,无线通信装置14包括:收发模块1401和处理模块1402。其中,收发模块1401可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侧设备的发送和接收的动作,处理模块1402可用于实现终端侧设备除收发动作之外的其余动作,例如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
具体地,如图14所示的装置中,收发模块1401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的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处理模块1402用于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通信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图7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
可选地,处理模块1402具体用于根据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一参数之和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一参数用于终端侧设备确定时间资源。
可选地,处理模块1402具体用于确定第二频段内的第三时间传输单元,其中,第三时间传输单元与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对齐,物理层信令使用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资源;根据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参数之和确定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二参数用于表示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的关系。
可选地,处理模块1402具体用于确定在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中,第二频段内对应的N个时间传输单元,N≥2;根据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与N个时间传输单元的相对关系确定第二参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图11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可选地,处理模块1402具体用于若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参数为0。
可选地,处理模块1402通过计算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n为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K为第一参数,t为第二参数,μ1为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参数,μ2为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参数,对于子载波间隔参数μ,有Δf=2μ·15[kHz],Δf为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为载波;或者,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WP。
可选地,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根据物理层信令在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位置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在第四时间单元内包括至少两个相对位置,每个相对位置对应一种配置信息;
根据物理层信令与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参数。
可选地,收发模块1401还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高层信令,高层信令携带终端侧设备的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及每个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通信数据为下行通信数据;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确定第二频段内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其中,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N为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N≥2;
第二处理单元1403还用于获取存储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并通过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获取下行通信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图12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可选地,收发模块1401还用于向网络侧设备发送N。
可选地,处理模块1402还用于,根据第二频段的带宽部分BWP的带宽和第二频段的带宽确定N。
可选地,处理模块1402具体用于根据N=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或者,N=min(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确定N。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图15为本申请终端侧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设备可以是上述图14实施例中的终端侧设备及终端侧设备。其中,如图11所示的终端侧设备15即为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第一终端侧设备,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和接口1503。其中,存储器15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501调用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接口1503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的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确定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通信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设备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图7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
可选地,根据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一参数之和确定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一参数用于终端侧设备确定时间资源。
可选地,确定第二频段内的第三时间传输单元,其中,第三时间传输单元与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对齐,物理层信令使用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资源;
根据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参数之和确定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第二参数用于表示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的关系。
可选地,确定在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中,第二频段内对应的N个时间传输单元,N≥2;
可选地,根据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与N个时间传输单元的相对关系确定第二参数。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设备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图11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可选地,若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确定第二参数为0。
可选地,通过计算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n为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K为第一参数,t为第二参数,μ1为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参数,μ2为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参数,对于子载波间隔参数μ,有Δf=2μ·15[kHz],Δf为子载波间隔。
可选地,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为载波;或者,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WP。
可选地,根据物理层信令在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位置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在第四时间单元内包括至少两个相对位置,每个相对位置对应一种配置信息;根据物理层信令与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参数。
可选地,通过接口1503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高层信令,高层信令携带终端侧设备的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及每个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通信数据为下行通信数据;确定第二频段内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其中,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N为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N≥2;获取存储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并通过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获取下行通信数据。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设备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图12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可选地,通过接口向网络侧设备发送N。
可选地,根据第二频段的带宽部分BWP的带宽和第二频段的带宽确定N。
可选地,根据N=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或者,N=min(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确定N。
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侧设备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图16为本申请无线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16可以是前述实施例中的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模块1601和发送模块1602。其中,
发送模块1602用于在第一频段内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发送模块1602还用于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发送通信数据,或者接收模块1601用于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接收通信数据;其中,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图7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
可选地,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为载波;或者,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WP。
发送模块1602还用于向终端侧设备发送高层信令,高层信令携带终端侧设备的物理层信令在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及每个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至少两个配置信息用于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并根据物理层信令与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参数。
发送模块1602还用于通过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发送通信数据;其中,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N为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N≥2。
可选地,接收模块1601还用于接收终端侧设备发送的N。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图17为本申请基站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以是上述图16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线通信装置。如图17,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17包括:接收器1701和发送器1702。其中,发送器1702用于向终端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物理层信令,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发送器1702还用于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发送通信数据,或者接收器1701用于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接收通信数据;其中,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图7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
可选地,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为载波;或者,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WP。
发送器1702还用于向终端侧设备发送高层信令,高层信令携带终端侧设备的物理层信令在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及每个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至少两个配置信息用于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并根据物理层信令与第一配置信息确定第一参数。
发送器1702还用于通过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时间资源发送通信数据;其中,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时间资源,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N为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N≥2。
可选地,接收器1701还用于接收终端侧设备发送的N。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可用于执行前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其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如上图17中任一项的基站和多个如上述图15实施例中任一的终端侧设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执行时,以执行如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无线通信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的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的无线通信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发送的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所述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所述第一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所述终端侧设备通过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所述通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一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所述第一参数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时间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一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的第三时间传输单元,其中,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与所述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对齐,所述物理层信令使用所述第一频段内的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资源;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所述第二参数用于表示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在所述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中,所述第二频段内对应的N个时间传输单元,所述N≥2;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结束时间与所述N个时间传输单元的相对关系确定所述第二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二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二参数为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的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通过计算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其中,n为所述第四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K为所述第一参数,t为所述第二参数,μ1为所述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参数,μ2为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参数,对于子载波间隔参数μ,有Δf=2μ·15[kHz],Δf为子载波间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载波;或者,
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WP。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第一参数之和确定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在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相对位置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四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在所述第四时间单元内包括至少两个相对位置,每个所述相对位置对应一种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物理层信令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侧设备的物理层信令在所述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相对位置及每个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数据为下行通信数据;
所述终端侧设备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物理层信令之后,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所述第二频段内的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其中,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所述N为所述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所述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所述N≥2;
所述终端侧设备获取存储的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并通过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获取所述下行通信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向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所述N。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频段的带宽部分BWP的带宽和所述第二频段的带宽确定所述N。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频段的带宽部分BWP的带宽和所述第二频段的带宽确定所述N,包括:
所述终端侧设备根据N=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或者,
N=min(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第一频段的子载波间隔,floor(第二频段的带宽/BWP的带宽))确定所述N。
15.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侧设备在第一频段内向终端侧设备发送物理层信令,所述物理层信令用于指示第二频段内的通信数据所使用的时间资源;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接收或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其中,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频段内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所述物理层信令的结束时间在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时间范围内,所述第一频段与所述第二频段的子载波间隔不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通信数据为上行通信数据时,所述第一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正整数阈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载波;或者,
所述第一频段和所述第二频段为带宽部分BWP。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向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高层信令,所述高层信令携带所述终端侧设备的所述物理层信令在所述第一频段内第四时间传输单元中的至少两个相对位置及每个所述相对位置对应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配置信息用于所述终端侧设备确定第一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物理层信令与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数据为下行通信数据,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通过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的所述时间资源发送所述通信数据;其中,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包括所述物理层信令指示的所述时间资源,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小于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且所述第二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与所述第五时间传输单元的序号之差小于N,所述N为所述终端侧设备内可存储的所述第二频段的时间传输单元的个数,所述N≥2。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侧设备接收所述终端侧设备发送的所述N。
2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执行时,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2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的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
CN201810654744.3A 2018-06-22 2018-06-22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636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4744.3A CN110636616B (zh) 2018-06-22 2018-06-22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EP19821543.6A EP3800955B1 (en) 2018-06-22 2019-06-24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PCT/CN2019/092490 WO2019242776A1 (zh) 2018-06-22 2019-06-24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BR112020026108-4A BR112020026108A2 (pt) 2018-06-22 2019-06-24 Método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 aparelho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US17/129,470 US11974304B2 (en) 2018-06-22 2020-12-21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4744.3A CN110636616B (zh) 2018-06-22 2018-06-22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6616A true CN110636616A (zh) 2019-12-31
CN110636616B CN110636616B (zh) 2022-08-26

Family

ID=68967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4744.3A Active CN110636616B (zh) 2018-06-22 2018-06-22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74304B2 (zh)
EP (1) EP3800955B1 (zh)
CN (1) CN110636616B (zh)
BR (1) BR112020026108A2 (zh)
WO (1) WO201924277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4771A1 (en) * 2020-01-03 2021-07-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time offset i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hat schedules multiple cells
CN113194534A (zh) * 2020-01-14 2021-07-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3596996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接收、发送方法及设备、装置、介质
CN113923790A (zh) * 2020-07-09 2022-01-1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跨载波调度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57132A1 (fr) * 2016-10-04 2018-04-06 Orange Procede d'authentification mutuelle entre un equipement utilisateur et un reseau de communication
CN116528370A (zh) 2017-06-16 2023-08-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032001B2 (en) 2018-04-05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iming parameter management for bandwidth part switching
CN114142982A (zh) * 2018-07-12 2022-03-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调度参数的确定方法、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20220159703A1 (en) * 2019-03-29 2022-05-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block size and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WO2021092920A1 (zh) * 2019-11-15 2021-05-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跨载波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WO2022027998A1 (en) * 2020-08-06 2022-02-10 Apple Inc. Cross carrier scheduling with different sub-carrier spacing capability reporting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4322A (zh) * 2016-11-04 2017-05-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跨子带/载波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US20170331577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86622B1 (ko) * 2009-01-15 2016-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대역폭 결합을 위한 pdcch 전송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191966B2 (en) * 2010-03-30 2015-11-17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 communication mode using a frequency range according to a frame structure
US8537787B2 (en) * 2010-04-28 2013-09-17 Futu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and decoding codewords in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RU2528178C1 (ru) * 2010-06-21 2014-09-10 Фудзицу Лимитед Способ радиосвяз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диосвязи
JP5569652B2 (ja) * 2010-09-28 2014-08-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されているコンポーネントキャリアの確定方法、ユーザ端末、基地局及びシステム
CN103220104B (zh) * 2012-01-20 2018-02-0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pusch的传输方法
US10111248B2 (en) * 2012-06-29 2018-10-2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cross-subframe scheduling during carrier aggregation
WO2014054887A1 (ko) * 2012-10-02 2014-04-10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하향링크 신호 및 채널의 전송방법 및 수신방법, 그 단말, 그 기지국
CN103024919B (zh) * 2012-12-03 2016-05-2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跨载波调度管理方法和设备
WO2015018075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Mediatek Inc.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starting subframe of data channel
CN105991274B (zh) * 2015-03-03 2019-05-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数据传输的方法、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GB2540628A (en) * 2015-07-24 2017-01-25 Fujitsu Ltd Control messag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4944893A (zh) * 2015-08-25 2022-08-26 Idac控股公司 无线系统中的成帧、调度和同步
US10506626B2 (en) * 2015-09-21 2019-12-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7126935A1 (ko) * 2016-01-20 2017-07-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비면허 대역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7190353A1 (zh) * 2016-05-06 2017-1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多播业务接收方法、多播业务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170134238A (ko) * 2016-05-27 2017-12-06 주식회사 아이티엘 Nr 시스템을 위한 제어 채널 및 데이터 채널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331577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6714322A (zh) * 2016-11-04 2017-05-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跨子带/载波调度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EDIATEK INC.: ""Remaining issue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2 R1-1801649》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34771A1 (en) * 2020-01-03 2021-07-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ing time offset in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hat schedules multiple cells
CN113194534A (zh) * 2020-01-14 2021-07-3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3194534B (zh) * 2020-01-14 2023-08-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确定方法及通信设备
CN113596996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接收、发送方法及设备、装置、介质
WO2021218719A1 (zh) * 2020-04-30 2021-11-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接收、发送方法及设备、装置、介质
CN113596996B (zh) * 2020-04-30 2024-01-09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接收、发送方法及设备、装置、介质
CN113923790A (zh) * 2020-07-09 2022-01-1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跨载波调度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112020026108A2 (pt) 2021-03-16
US11974304B2 (en) 2024-04-30
EP3800955A4 (en) 2021-08-18
CN110636616B (zh) 2022-08-26
EP3800955A1 (en) 2021-04-07
US20210112563A1 (en) 2021-04-15
WO2019242776A1 (zh) 2019-12-26
EP3800955B1 (en) 2024-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6616B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107095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ast resource allocation
EP3602951B1 (en) Signalling of frequency-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
EP3975462B1 (en)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
KR102364804B1 (ko)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US1152863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5641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ort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US11184915B2 (en) Sidelink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equipment
CN111566972B (zh) 对基站的小区中的ue组的时隙格式指示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KR20150093156A (ko) Lte에 대한 그룹 기반의 pdcch 능력
CN110999147B (zh) 相等大小码块的传输块大小确定
JP7027440B2 (ja) アップリンク伝送方法、装置、端末装置、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111373708B (zh) 用于子prb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分配方法
JP2022544258A (ja) ユーザ装置及び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デバイス
US20220217758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ross-slot scheduling adaption
CN109314627B (zh) 针对免授权的上行传输的反馈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963162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uplink grant-free scheduling,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27872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nnel state indicat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08811090B (zh) 一种资源分配指示方法、装置、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WO2023013610A1 (ja) 通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KR20200100001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성 지원을 위한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KR2024004199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간 조정과 관련된 정보의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200099973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성 지원을 위한 측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5276927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7998620A (zh) 子带配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