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3772A - 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3772A
CN110633772A CN201910922048.0A CN201910922048A CN110633772A CN 110633772 A CN110633772 A CN 110633772A CN 201910922048 A CN201910922048 A CN 201910922048A CN 110633772 A CN110633772 A CN 110633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graphic code
packaging carrier
code information
packag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20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ozh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Miaozhen Syste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aozhen Syste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aozhen Syste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aozhen System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220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37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3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37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根据第一终端扫描所述图形码所获得的图形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的垃圾分类信息;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物流人员的终端。通过上述方式,一来,提高了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的利用率。二来,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也可以指导用户进行垃圾分类,降低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购物带动着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但是目前对于包装载体(例如,包装盒,包装袋等)的利用率却很低,大多数用户在取出包装载体内的物品后,都是直接将包装载体丢弃。一来,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如纸箱)缺乏很好的回收利用,二来,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如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若是随意丢弃,必然造成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以改善“上述可回收的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低以及不可回收的包装载体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通过第一终端扫描所述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的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识别所述图形码信息,并将所述图形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展示,其中,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若展示结果为所述包装载体可回收利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物流人员的终端。
在本申请中,当用户收到快递之后,可以通过第一终端对快递的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进行扫描,进而识别该包装载体的所属垃圾分类信息,若识别结果为该包装载体为可回收利用时,可以将确认需要回收的包装载体该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给物流人员;若识别结果为该包装载体不是可回收垃圾时,用户可以根据展示的该包装载体的所属垃圾分类信息将包装载体进行丢弃。一来,提高了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的利用率。二来,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也可以指导用户进行垃圾分类,降低环境污染。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用户根据第一终端扫描所述图形码所获得的图形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图形码的图像;基于所述图形码的图像对所述图形码进行识别,以获得所述图形码信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的垃圾分类信息;将所述图形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展示。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在本申请中,服务器直接获取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再将该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以使物流人员能够根据第一终端的位置数据,进行上门取包装载体,方便了物流人员对包装载体的回收。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将距离所述第一终端预设距离内的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显示,以供用户选择;接收基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选择所确定的目标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并将所述目标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在本申请中,通过回收站点,便于对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的集中处理,提高了物流人员的效率,且通过提供多个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方便用户进行就近选择,也为用户也提供了方便。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所述方法包括:扫描所述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以获取图形码信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展示所述图形码信息;接收用户基于所述图形码信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服务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图形码的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物流人员的终端;基于所述图形码的图像对所述图形码进行识别,以获得所述图形码信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的体积和/或容量;将所述图形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展示,以使所述物流人员根据展示的所述图形码信息对所述包装载体进行装配物件。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装置,应用于服务器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根据第一终端扫描所述图形码所获得的图形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的垃圾分类信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物流人员的终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所述装置包括: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所述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以获取图形码信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图形码信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用户基于所述图形码信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服务器。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物流人员的终端;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扫描所述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以获取图像码信息,展示所述图形码信息,接收用户基于所述图形码信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以及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并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中的方法或第三方面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模块、定位模块以及摄像头,所述处理器分别和所述存储器、所述通信模块、所述定位模块和所述摄像头连接;所述通信模块用于与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摄像头用于扫描图形码;所述定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定位数据;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如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装载体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方法的步骤S105的一种步骤流程图。
图7为图5所示的方法的步骤S105的另一种步骤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展示定位数据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网络购物带动着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但目前对于包装载体的利用率却很低,大多数用户在拆快递后,都是直接将包装载体丢弃。一来,对于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如纸箱)缺乏很好的回收利用,二来,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如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若是随意丢弃,必然造成环境的污染。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发明人经过研究探索,提出以下实施例以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载体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包装载体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载体与目前物流所使用的包装载体的区别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例如,一维码,二维码等)。该图形码包含诸如包装载体的材质和/或包装载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和/或包装载体的体积和/或包装载体的容量等包装载体属性信息。
生产包装载体的人员可以直接将图形码贴附在与图形码所包含的包装载体属性信息对应的包装载体的表面。可选地,将图形码打印在防水防刮的标签纸上,比如铜版纸标签、热敏纸标签等,再将标签纸贴附在包装载体的表面。可选地,也可以直接将图形码打印在包装载体的表面。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请参考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系统100。
该系统100包括服务器10、第一终端11以及第二终端12。第一终端11以及第二终端12通过网络与服务器10进行数据交互。
请参阅图3,服务器1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1,至少一个存储器102、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3。其中,通信总线1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存储器1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其中,存储器102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处理器101用于执行存储器102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可选地,处理器101用于接收用户根据第一终端11扫描图形码所获得的图形码信息通过第一终端11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其中,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的垃圾分类信息;以及将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给第二终端12。可选地,处理器1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11发送的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的图像,基于图形码的图像对图形码进行识别,以获得图形码信息;并将图形码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11进行展示,其中,图形码信息包括包装载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
上述的处理器1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其中,第一终端11为用户的终端,第二终端12为物流人员的终端。第一终端11以及第二终端12均搭载有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用以扫描上述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
请参与图4,作为硬件设备该第一终端11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11,至少一个存储器112、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13、通信模块114、定位模块115和摄像头116。通信总线103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定位模块115用于获取第一终端11的定位数据。其中,通信模块114用于与服务器10建立通信连接。摄像头116用于扫描图形码。
第一终端11与服务器10相同模块请相互参考即可,为了避免累赘在此不再阐述。
其中,通信模块114其可以是WiFi模块、ZigBee模块、3G模块等,在此不做限定。
其中,定位模块115包括但不限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模块、北斗模块、网络辅助全球定位系统(Assisted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AGPS)模块。
同理,第二终端12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通信总线、通信模块和摄像头。第二终端与服务器10以及第一终端11相同模块请相互参考即可,为了避免累赘在此不再阐述。
该第一终端11以及第二终端1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请参阅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出的系统中。
该方法包括:步骤S101-步骤S105。
步骤S101:第一终端获取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的图像,并将该图像码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例如,一维码,二维码等),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终端对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进行扫描,以获取该图形码的图像。首先,用户需将第一终端联网,然后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中的扫一扫功能,对图形码进行扫描。
步骤S102: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图形码的图像。
在用户通过第一终端对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进行扫描时,服务器会接收到第一终端扫描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的指令。
步骤S103:服务器基于图形码的图像对该图形码进行识别,以获得图形码信息,并将图形码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进行展示。
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的图像之后,服务器会基于图形码的图像对该图形码进行识别,以获得图形码信息,然后将图形码信息发送至第一终端进行展示。其中,图形码信息中包括该包装载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垃圾分类信息是指该包装载体属于哪一类别的垃圾。比如,垃圾的类别包括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当包装载体为纸盒时,图形码信息中包括的该包装载体的所属垃圾分类信息为可回收垃圾,当包装载体为塑料袋时,图形码信息中包括的该包装载体的所属垃圾分类信息为有害垃圾。
可选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图形码信息还可以包括包装载体的材质和/或包装载体的体积和/或包装载体的容量。
步骤S104:第一终端接收该图形码信息,并向用户展示该图形码信息,以及接收用户根据该图形码信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并将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服务器。
第一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图形码信息,并向用户展示该图形码信息,若展示结果为包装载体可回收利用,用户可以根据图形码信息通过第一终端输入包装载体回收指令。一实施例中,用户在展示结果界面上点击确认需要回收,第一终端接收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基于用户的点击确认操作生成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后,将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服务器。
当然,当展示结果为包装载体不是可回收垃圾时,用户可以根据展示的该包装载体的所属垃圾分类信息将包装载体进行丢弃。比如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为有害垃圾时,将包装载体放置在有害垃圾箱中。
步骤S105:服务器将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
最后,服务器将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物流人员收到用户包装载体需要回收的消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收到快递之后,可以通过第一终端对快递的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进行扫描,进而识别该包装载体的所属垃圾分类信息,若识别结果为该包装载体为可回收利用时,可以将确认需要回收的包装载体该信息通过服务器发送给物流人员;若识别结果为该包装载体不是可回收垃圾时,用户可以根据展示的该包装载体的所属垃圾分类信息将包装载体进行丢弃。一来,提高了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的利用率。二来,对于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也可以指导用户进行垃圾分类,降低环境污染。
可以理解,其他实施例中,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第一终端扫描图形码(对图形码进行解析),以获得图形码信息,图形码信息包括包装载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向用户展示该图形码信息;(当图形码信息表征包装载体可回收时)接收用户根据该图形码信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以及将该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该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并将该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给第二终端。当然,其他实施例中,服务器可省略,由第一终端直接将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给第二终端。
请参阅图6,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上述步骤S105中“服务器将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步骤S201-步骤S202。
步骤S201:服务器获取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
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之后,服务器会获取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需要说明的,在服务器获取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之前,用户需先打开第一终端上的定位服务。否则,在用户的第一终端上会显示获取定位失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包装载体回收指令之后,用户可以主动上传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比如用户通过第一终端填写定位数据,第一终端在接收到用户填写的定位数据后,将定位数据发送至服务器。
步骤S202:服务器将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
在获取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后,服务器将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当物流人员接收到用户包装载体需要回收的消息时,可以根据服务器发送的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进行上门取包装载体。
下面举例进行说明,比如用户在A点通过第一终端扫描的包装载体,当第一终端上展示结果为包装载体可回收利用,用户对该包装载体采取回收操作,点击该包装载体确认需要回收。服务器会获取A点的定位数据,然后服务器将包装载体回收指令以及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即A点的定位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然后物流人员会去A点取包装载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直接获取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再将该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发送给第二终端,以使物流人员能够根据第一终端的位置数据,进行上门取包装载体,方便了物流人员对包装载体的回收。
请参阅图7,作为又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上述步骤S105中“服务器将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步骤S301-步骤S303。
步骤S301:获取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
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之后,服务器会获取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
步骤S302:基于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将距离第一终端预设距离内的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发送至第一终端进行显示,以供用户选择。
根据获取的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获取在第一终端预设距离内的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然后再向第一终端发送距离第一终端预设距离内的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距离可以是五百米、一千米、五千米。对于预设距离的具体数值,本申请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回收站点可以是快递柜、快递收发站点、物流运营点等。
下面举例进行说明,比如服务器获取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为B点,基于B点的定位数据,获取在B点三千米距离内的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如图8所示,在B点三千米距离内包括C1、C2、C3、C4四个回收站的定位数据。然后服务器将这四个回收站的定位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用户可以在C1、C2、C3、C4四个回收站中选择合适的回收站。
步骤S303:接收基于用户通过第一终端进行选择所确定的目标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并将目标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
服务器向第一终端发送距离第一终端预设距离内的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在第一终端上会展示附近的回收站点,比如第一终端上展示了五个回收站点,用户可以根据距离回收站点的位置进行选择确定包装载体投放的目标回收站点。在第一终端收到用户选择的目标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之后,第一终端将目标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在第一终端上确定包装载体的目标回收站点后,还需要将该包装载体放置在该目标回收站店,以便后续物流人员去该目标回收站店将包装载体取走。比如,当用户在第一终端上选择如图所示出的C1回收站点作为目标回收站点时,用户还需将该包装载体放置在C1回收站点,以便后续物流人员去该C1回收站点将包装载体取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回收站点,便于对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的集中处理,提高了物流人员的效率。且通过提供多个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方便用户进行就近选择,也为用户也提供了方便。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该方法用于服务器中。该方法包括:步骤S401-步骤S402。
步骤S401: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图形码的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适用于物流方。在物流人员在进行装配物件的时候,通过物流人员的第二终端对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进行扫描。同样的,物流人员需将第二终端联网,然后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中的扫一扫功能,对图形码进行扫描。当第二终端扫描完成后,服务器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图形码的图像。
步骤S402:基于所述图形码的图像对所述图形码进行识别,以获得所述图形码信息,并将所述图形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展示。
服务器在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图形码的图像之后,识别图形码,然后将图形码信息发送至第二终端进行展示。需要说明的是,图形码信息中可以包括包装载体的体积和/或包装载体的容量。物流人员可以根据包装载体的体积和/或包装载体的容量进行装配物件,对于物流人员来说,提高了装配物件的效率,节省了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当物流人员取回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也可采用上述步骤S401-步骤S402的方法,对包装载体进行再利用,进而提高了包装载体的利用率。
下面以包装载体从生产到物流角度,对一个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D(如纸箱)的流转进行举例说明。首先,在包装载体D的生产过程中,基于包装载体D的属性,生成包装载体D的图形码。其中包装载体D的属性包括包装载体D的材质、包装载体D所属垃圾分类信息、包装载体D的体积以及包装载体D的容量。在包装载体D制备完成后,首先接触到的物流人员,物流人员通过第二终端扫描包装载体D上的图形码,然后可以根据包装载体D的体积以及包装载体D的容量进行装配物件。之后物件进行发货,送至对应的用户。用户接收到货物后,待取出装配于包装载体D后的物件后,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终端扫描包装载体D上的图形码,在用户获取到第一终端展示的该包装载体D为可回收利用时,用户可以对该包装载体D采取回收操作。也即用户在展示结果界面上点击确认需要回收,第一终端接收到用户确认的包装载体D需要回收的指令后,将包装载体D需要回收的指令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获取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并基于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向第一终端发送距离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预设距离内的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用户可以根据距离回收站点的位置进行选择需要将该包装载体D投放到哪一个回收站点上。在第一终端收到用户确定的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之后,第一终端将确定的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发送至第二终端。物流人员通过第二终端接收到需要回收的包装载体D以及回收站点后,去该回收站点取回包装载体D,然后通过第二终端扫描包装载体D,根据包装载体D的体积以及包装载体D的容量进行物件的装配。
下面以包装载体从生产到物流角度,对一个不可回收利用的包装载体E(如塑料袋)的流转进行举例说明。首先,在包装载体E的生产过程中,基于包装载体E的属性,生成包装载体E的图形码。其中包装载体E的属性包括包装载体E的材质、包装载体E所属垃圾分类信息、包装载体E的体积以及包装载体E的容量。在包装载体E制备完成后,首先接触到的物流人员,物流人员通过第二终端扫描包装载体E上的图形码,然后可以根据包装载体E的体积以及包装载体E的容量进行装配物件。之后物件进行发货,送至对应的用户。用户接收到货物后,待取出装配于包装载体E后的物件后,用户可以通过第一终端扫描包装载体E上的图形码,用户可以根据展示的该包装载体E的所属垃圾分类信息将包装载体进行丢弃。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装置,应用于服务器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根据第一终端扫描所述图形码所获得的图形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的垃圾分类信息;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物流人员的终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以及第一识别模块,所述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在在接收用户根据第一终端扫描所述图形码所获得的图形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之前,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图形码的图像。所述第一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图形码的图像对所述图形码进行识别,以获得所述图形码信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的垃圾分类信息;将所述图形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展示。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将距离所述第一终端预设距离内的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显示,以供用户选择;接收基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选择所确定的目标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并将所述目标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所述装置包括: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所述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以获取图形码信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图形码信息;第二接收模块,用于用户基于所述图形码信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所述服务器。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装置,应用于服务器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所述装置包括: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图形码的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物流人员的终端。第二识别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图形码的图像对所述图形码进行识别,以获得所述图形码信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的体积和/或容量;并将所述图形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展示,以使所述物流人员根据展示的所述图形码信息对所述包装载体进行装配物件。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
该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根据第一终端扫描所述图形码所获得的图形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的垃圾分类信息;
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物流人员的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用户根据第一终端扫描所述图形码所获得的图形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图形码的图像;
基于所述图形码的图像对所述图形码进行识别,以获得所述图形码信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的垃圾分类信息;将所述图形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展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
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发送给所述第二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定位数据,将距离所述第一终端预设距离内的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进行显示,以供用户选择;
接收基于用户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进行选择所确定的目标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并将所述目标回收站点的定位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5.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
所述方法包括:
扫描所述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以获取图形码信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
展示所述图形码信息;
接收用户基于所述图形码信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
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服务器。
6.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图形码的图像;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物流人员的终端;
基于所述图形码的图像对所述图形码进行识别,以获得所述图形码信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的体积和/或容量;将所述图形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展示,以使所述物流人员根据展示的所述图形码信息对所述包装载体进行装配物件。
7.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
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根据第一终端扫描所述图形码所获得的图形码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其中,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的垃圾分类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二终端为物流人员的终端。
8.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中,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
所述装置包括:
扫描模块,用于扫描所述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以获取图形码信息,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
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所述图形码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用户基于所述图形码信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服务器。
9.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第一终端以及第二终端;其中,包装载体上设置有图形码;所述第一终端为用户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物流人员的终端;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扫描所述包装载体上的图形码以获取图像码信息,展示所述图形码信息,接收用户基于所述图形码信息输入的包装载体回收指令,以及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给所述服务器,其中,所述图形码信息包括所述包装载体所属垃圾分类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并将所述包装载体回收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
10.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方法。
CN201910922048.0A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ending CN1106337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2048.0A CN110633772A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2048.0A CN110633772A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3772A true CN110633772A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73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2048.0A Pending CN110633772A (zh) 2019-09-26 2019-09-26 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37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3214A (zh) * 2021-03-08 2021-06-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物品包装的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2701A (zh) * 2013-01-18 2014-07-23 纽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包装箱回收系统
CN106516486A (zh) * 2016-09-27 2017-03-22 广西大学 一种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设备
CN108372126A (zh) * 2017-12-26 2018-08-07 刘利行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及其分类方法
CN108986001A (zh) * 2018-07-26 2018-12-11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上门回收管理方法及系统
US20190164174A1 (en) * 2016-08-10 2019-05-30 Hongde SHEN Internet-based multi-level two-dimensional code anti-counterfei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2701A (zh) * 2013-01-18 2014-07-23 纽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包装箱回收系统
US20190164174A1 (en) * 2016-08-10 2019-05-30 Hongde SHEN Internet-based multi-level two-dimensional code anti-counterfeit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CN106516486A (zh) * 2016-09-27 2017-03-22 广西大学 一种自动分类的生活垃圾收集设备
CN108372126A (zh) * 2017-12-26 2018-08-07 刘利行 一种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及其分类方法
CN108986001A (zh) * 2018-07-26 2018-12-11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上门回收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3214A (zh) * 2021-03-08 2021-06-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物品包装的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CN113023214B (zh) * 2021-03-08 2022-02-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物品包装的存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7979B2 (en) Ord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server,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897847B (zh) 物流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US887382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pturing and utilizing item attributes
WO2013184126A1 (en) Bar code based recycling
CN111311147B (zh) 包装箱回收方法、客户端、服务端和系统
US113979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t recognition and assignment at an automated storage and retrieval device
CN104484788A (zh) 一种快递运单系统及免填单方法
US20180218319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abel-Free Shipping
US20200179981A1 (en) Relabeling System for Unlabeled Cartons for FAST System
CN104091256A (zh) 定点快递取件点的信息识别与通信系统及信息识别与通信方法
CN110633772A (zh) 一种提高包装载体回收利用率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KR102630280B1 (ko) 폐기물을 수거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시스템, 프로그램,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매체
CN103064851A (zh) 一种网站内容信息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4004485A (zh) 洗护订单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30260A (zh) 一种配送服务系统
CN112839313A (zh) 目标对象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垃圾代收系统、介质、设备
CN110852682A (zh) 包裹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53098A (zh) 一种自动打包机出现异常时的打包方法和装置
CN111445181B (zh) 物流订单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6502974B (zh) 物流信息的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8159991A (zh) 闭环回收系统
CN113822608A (zh) 电商件运输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4298633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30068565A (ko) 운송장표시기가 설치된 재사용박스 기반의 배송추적 시스템 제공방법
CN113537521A (zh) 一种物品回收溯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