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3529B - 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3529B
CN110633529B CN201910881214.7A CN201910881214A CN110633529B CN 110633529 B CN110633529 B CN 110633529B CN 201910881214 A CN201910881214 A CN 201910881214A CN 110633529 B CN110633529 B CN 1106335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water injection
well
oil
strat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812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3529A (zh
Inventor
王敬
黄义涛
刘慧卿
杜庆龙
单高军
由春梅
郭军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9108812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35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3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3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35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35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OR ROCK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3/16Enhanced recovery methods for obtaining hydrocarbons
    • E21B43/20Displacing by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logy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目标注水井在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目标油井在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目标地层在目标油井与目标注水井间的渗流阻力以及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确定目标注水井在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计算第二注水量与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的比值,获得单位厚度注水量;计算单位厚度注水量相对总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第一比值;计算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相对总层位厚度的第二比值;根据第一比值以及第二比值确定注水量变异系数;根据注水量变异系数确定待分析油藏的开发效果。

Description

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藏开发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砂岩油藏由于存在层内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以及平面非均质性,导致水井在不同层位、不同方向上的注水量存在明显的非均匀性。单层注水量的非均匀程度越高,代表单层突进越严重,注水开发效果越差,注入水沿某层无效循环的可能性越高。变异系数可以用于反映数据偏离整体平均值的程度,水井单位厚度注水量变异系数越大,表示储层单位厚度吸水量非均匀程度越高,吸水状况越差,存在水驱无效循环的可能性越大。目前常用于计算变异系数的方法有统计学方法、Dykstra H方法和洛伦兹方法,但是现有方法难以实现定量评价注采井间注采层间水驱差异化程度。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更加准确定量的评价注采层间水驱差异化程度,使得前期开发方案的设计更适应实际生产的需求。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是包括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注水井在待分析油藏的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目标油井在所述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油井与目标注水井间的渗流阻力以及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计算所述第二注水量与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的比值,获得单位厚度注水量;
计算所述单位厚度注水量相对总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第一比值,所述总单位厚度注水量包括各目标注水井对应的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累加值;
计算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相对总层位厚度的第二比值,所述总层位厚度包括各目标地层对应的所述平均厚度的累加值;
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以及第二比值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
根据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效果。
本说明书所提供的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包括:
利用下述计算模型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Qi,j,k=Ωi,j,k·Ωi,k·Qw,i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21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22
其中,Q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Qw,i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Ωi,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在第k目标地层的分配系数,Ω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分配系数,Ri,j,k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渗流阻力系数,Pi,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Pj,k为第j口目标油井在第k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S表示对待分析油藏地层划分后获得的地层数,N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油井数。
本说明书所提供的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渗流阻力系数Ri,j,k利用下述计算模型确定: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23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31
其中,λi,j,k、Li,j,k、Hi,j,k、Ki,j,k分别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视粘度、有效井距、平均厚度、平均渗透率,Kro、Krw、μo、μw分别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油相相对渗透率、水相相对渗透率、原油粘度、水粘度。
本说明书所提供的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以及第二比值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包括:
利用下述计算模型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32
m≤M,n≤N,s≤S
其中,V为单位厚度注水量变异系数,Hi,j,k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Q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S表示对待分析油藏地层划分后获得的地层数,N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油井数,M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注水井数。
本说明书所提供的所述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根据对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单位厚度注水量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无效循环层位,以根据所述无效循环层位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调整措施。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注水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注水井在待分析油藏的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目标油井在所述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油井与目标注水井间的渗流阻力以及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单位注水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二注水量与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的比值,获得单位厚度注水量;
第一比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单位厚度注水量相对总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第一比值,所述总单位厚度注水量包括各目标注水井对应的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累加值;
第二比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相对总层位厚度的第二比值,所述总层位厚度包括各目标地层对应的所述平均厚度的累加值;
变异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以及第二比值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
开发效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效果。
本说明书所提供的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注水量确定模块包括:
注水量计算单元,用于利用下述计算模型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Qi,j,k=Ωi,j,k·Ωi,k·Qw,i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41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42
其中,Q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Qw,i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Ωi,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在第k目标地层的分配系数,Ω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分配系数,Ri,j,k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渗流阻力系数,Pi,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Pj,k为第j口目标油井在第k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S表示对待分析油藏地层划分后获得的地层数,N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油井数。
本说明书所提供的所述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无效层位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根据对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单位厚度注水量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无效循环层位,以根据所述无效循环层位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调整措施。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注水井在待分析油藏的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目标油井在所述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油井与目标注水井间的渗流阻力以及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计算所述第二注水量与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的比值,获得单位厚度注水量;
计算所述单位厚度注水量相对总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第一比值,所述总单位厚度注水量包括各目标注水井对应的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累加值;
计算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相对总层位厚度的第二比值,所述总层位厚度包括各目标地层对应的所述平均厚度的累加值;
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以及第二比值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
根据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效果。
另一方面,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油藏各井间的连通规律,并根据实际油藏物性参数和开发动态,准确定量的确定出用于评价储层单位厚度注水量非均质性的洛伦兹曲线;同时,还可以得到表征储层单位厚度水驱无效循环程度的大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然后,可以利用洛伦兹曲线以及注水量变异系数准确评价现有设计方案所对应的开发效果,以使得前期开发方案的设计更适应实际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提供的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渗流阻力系数计算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油井和注水井各层压力数据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调整前的洛伦兹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油井和注水井各层压力数据示意图;
图6为本说明书提供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调整后的洛伦兹曲线示意图;
图7为本说明书提供的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说明书提供的所述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虽然本说明书提供了如下述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法操作步骤或装置结构,但基于常规或者无需创造性的劳动在所述方法或装置中可以包括更多或者部分合并后更少的操作步骤或模块单元。在逻辑性上不存在必要因果关系的步骤或结构中,这些步骤的执行顺序或装置的模块结构不限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执行顺序或模块结构。所述的方法或模块结构的在实际中的装置、服务器或终端产品应用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或模块结构进行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包括分布式处理、服务器集群的实施环境)。
具体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说明书提供的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0:根据目标注水井在待分析油藏的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目标油井在所述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油井与目标注水井间的渗流阻力以及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待分析油藏内可以布设有多口注水井以及油井,注水井可以向地层内注水,以通过水驱的方式进行采油。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分析待分析油藏的层间非均质性特征将储层划分成若干小层,分别对各小层进行分析。所述目标注水井可以为待分析油藏内的任一注水井。所述目标油井以为待分析油藏内的与目标注水井相连通的任一油井。所述目标地层可以为将储层划分后的任一小层。
可以通过分析油藏各井间的连通规律,根据实际油藏物性参数和开发动态,计算出各注水井在各地层沿与该注水井相连通的油井方向的注水量。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目标注水井在待分析油藏的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目标油井在所述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油井与目标注水井间的渗流阻力以及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考虑注采压差,引入注水量平面分配系数和注水量纵向分配系数,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得到单井注水量分配到与之相连通的各受效油井方向上的各层注水量。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定量确定所述第二注水量:
Qi,j,k=Ωi,j,k·Ωi,k·Qw,i (1)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71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72
其中,Q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Qw,i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Ωi,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在第k目标地层的分配系数,Ω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分配系数,Ri,j,k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渗流阻力系数,Pi,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Pj,k为第j口目标油井在第k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S表示对待分析油藏地层划分后获得的地层数,N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油井数。
图2表示注采井间小层渗流阻力系数计算示意图,图2中的Pro1、Pro2、Pro3分别表示标号为1、2、3的注水井,Inj1表示标号为1的油井。可以根据水电相似原理,引入渗流阻力系数对注采单元内井间单层渗流阻力进行评价,并可以同时充分考虑流体粘度、油水两相渗流关系、储层平均有效厚度、平均渗透率、井间有效距离。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采井间单层渗流阻力系数可以为: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81
其中,考虑油水两相流动关系的视粘度为: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82
其中,λi,j,k、Li,j,k、Hi,j,k、Ki,j,k分别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视粘度、有效井距、平均厚度、平均渗透率,Kro、Krw、μo、μw分别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油相相对渗透率、水相相对渗透率、原油粘度、水粘度。
S2:计算所述第二注水量与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的比值,获得单位厚度注水量。
S4:计算所述单位厚度注水量相对总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第一比值,所述总单位厚度注水量包括各目标注水井对应的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累加值。
S6:计算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相对总层位厚度的第二比值,所述总层位厚度包括各目标地层对应的所述平均厚度的累加值。
可以利用上述方法得到的Qi,j,k,并计算该注水量Qi,j,k与其对应的地层厚度Hi,j,k的比值,获得目标注水井在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单位厚度注水量Qi,j,k/Hi,j,k。然后,可以计算单位厚度注水量Qi,j,k/Hi,j,k相对总单位厚度注水量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83
的第一比值,得到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84
对于Qi,j,k对应的目标层位的层位厚度Hi,j,k,还可以计算Hi,j,k与总层位厚度的第二比值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85
从而,可以得到i×j×k组数据对: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91
将上述数据对按照第一比值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92
的大小基于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一系列排序后的数据对,可以标记为(Xi,j,k,Yi,j,k),Xi,j,K为累积有效厚度系数,Yi,j,K为累积单位厚度注水量系数。其中,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93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94
其中,S表示对待分析油藏地层划分后获得的地层数,N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油井数,M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注水井数。
然后,可以将(Xi,j,k,Yi,j,k)投影到直角笛卡尔坐标系中,得到可以评价单位厚度注水量非均质性的洛伦兹曲线。
S8: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以及第二比值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
可以计算上述步骤得到的洛伦兹曲线所对应的变异系数。本说明书的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下述方式定量计算注水量变异系数: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095
其中,V为单位厚度注水量变异系数,Hi,j,k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Q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S表示对待分析油藏地层划分后获得的地层数,N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油井数,M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注水井数。
通过分析油藏各井间的连通规律,并根据实际油藏物性参数和开发动态,可以更加准确定量的确定出用于评价储层单位厚度注水量非均质性的洛伦兹曲线,同时,还可以得到表征储层单位厚度水驱无效循环程度的大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
S10:根据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效果。
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确定的洛伦兹曲线和/或注水量变异系数来评价待分析油藏的开发效果。洛伦兹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越小,注水量变异系数越小,开发效果越好。如果确定开发效果不满足实际生产需求,还可以进一步调整开发方案,并利用调整后的参数数据重复上述步骤S0-S8重新确定洛伦兹曲线以及注水量变异系数,以对调整后的开发效果进行评价,直至开发效果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本说明书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下述方式确定开发方案的调整措施:
S12:当确定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根据对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单位厚度注水量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无效循环层位,以根据所述无效循环层位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调整措施。
可以计算Qi,j,k与Qi,j,k所对应的Hi,j,k的比值Qi,j,k/Hi,j,k,从而得到第i口注水井对第j口油井在第k层的单位厚度注水量。然后,可以通过统计分析待分析油藏内的单位厚度注水量数据的大小,判断无效循环层位。通过上述方式可以得到i×j×k个比值Qi,j,k/Hi,j,k,然后,可以分析该i×j×k个比值。如果确定某单位厚度注水量的值相对其他值较大,假设该较大单位厚度注水量的值对应的注水井标号为3,油井标号为4,地层标号为2。则可以表明注水井3对油井4在相应地层2的优势渗流通道最为明显,单位厚度吸水量整体较大,是形成优势渗流通道的主要位置。地层2在注水井3与油井4之间的位置为无效水循环层位的可能性较大,可以使用调剖、堵水或者是关闭该地层的高含水井等系列措施来进行开发调整。
然后,可以进一步利用调整后的参数数据重复上述步骤S0-S8重新确定洛伦兹曲线以及注水量变异系数,以对调整后的开发效果进行评价,直至开发效果满足要求。
利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准确的确定初始设置的开发方案所对应的开发效果是否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则还可以准确的确定出可能出现无效水循环的层位。然后,可以基于确定出的无效水循环层位进行开发方案的调整,从而可以提高对油藏注水开发效果的认识,更好的指导厚油藏注水开发方案的设计,使得前期开发方案的设计更适应实际生产的需求。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以及开发方案调整实例,如下:
表1单层单井单位厚度注水量分布表
注水井,油井,层位 Q<sub>i,j,k</sub>/H<sub>i,j,k</sub>
1,1,1 7.60442
1,2,1 2.247612
1,3,1 3.933321
1,4,1 0.187301
1,1,2 16.78217
1,2,2 13.48567
1,3,2 16.78217
1,4,2 0.749204
1,1,3 47.19985
1,2,3 42.14272
1,3,3 47.19985
1,4,3 1.685709
2,1,1 8.657072
2,2,1 6.968943
2,3,1 5.627097
2,4,1 3.63597
2,1,2 25.10551
2,2,2 37.57169
2,3,2 25.10551
2,4,2 16.96786
2,1,3 64.27876
2,2,3 103.6251
2,3,3 64.27876
2,4,3 38.17769
本实例所对应的实验区内包括油井4口,注水井2口,油藏总层数为3层,各层厚度均为5m,渗透率从第一层到第三层依次为50mD、100mD、150mD,原油粘度为15mPa·s,水粘度为1 mPa·s,注水井1共注入水1000m3,注水井2共注入水2000m3,油井和注水井各层压力检测如图3所示。
可以利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计算调整前的洛伦兹曲线,如图4所示。相应的调整前变异系数为:0.53278。
由于初始开采效果较差,进一步计算Qi,j,k/Hi,j,k,获得结果上述表1所示。由表1可以得出,注水井2对油井2在第三层的优势渗流通道最为明显,第三层的单位厚度吸水量整体较大,是形成优势渗流通道的主要位置,我们可以使用调剖、堵水或者是关闭第三层的高含水井等系列措施来实施开发调整。
调整后的油井和注水井各层压力检测如图5所示,调整后的洛伦兹曲线如图6所示,相应的注水量变异系数为0.48488。对比图4和图6可知,调整后的洛伦兹曲线与坐标轴所围面积更小;对比方案调整前后的注水量变异系数可知,调整后的方案注水量变异系数更小,调整后的开发效果更好。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具体的可以参照前述相关处理相关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通过分析油藏各井间的连通规律,并根据实际油藏物性参数和开发动态,准确定量的确定出用于评价储层单位厚度注水量非均质性的洛伦兹曲线;同时,还可以得到表征储层单位厚度水驱无效循环程度的大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然后,可以利用洛伦兹曲线以及注水量变异系数准确评价现有设计方案所对应的开发效果,以使得前期开发方案的设计更适应实际生产的需求。
基于上述所述的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装置。所述的装置可以包括使用了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方法的系统、软件(应用)、模块、组件、服务器等并结合必要的实施硬件的装置。基于同一创新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装置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装置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方法相似,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具体的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前述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具体的,图7表示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装置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注水量确定模块202,可以用于根据目标注水井在待分析油藏的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目标油井在所述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油井与目标注水井间的渗流阻力以及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单位注水量计算模块204,可以用于计算所述第二注水量与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的比值,获得单位厚度注水量;
第一比值计算模块206,可以用于计算所述单位厚度注水量相对总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第一比值,所述总单位厚度注水量包括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各目标注水井对应的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累加值;
第二比值计算模块208,可以用于计算所述第二注水量对应的目标地层的层位厚度相对总层位厚度的第二比值,所述总层位厚度包括各目标地层的层位厚度的累加值;
变异系数确定模块210,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以及第二比值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
开发效果确定模块212,可以用于根据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效果。
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水量确定模块202可以包括:
注水量计算单元,可以用于利用下述计算模型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Qi,j,k=Ωi,j,k·Ωi,k·Qw,i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131
Figure BDA0002205922290000141
其中,Q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Qw,i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Ωi,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在第k目标地层的分配系数,Ω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分配系数,Ri,j,k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渗流阻力系数,Pi,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Pj,k为第j口目标油井在第k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S表示对待分析油藏地层划分后获得的地层数,N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油井数。
本说明书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无效层位确定模块214,可以用于当确定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根据对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单位厚度注水量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无效循环层位,以根据所述无效循环层位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调整措施。
需要说明的,上述所述的装置根据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通过分析油藏各井间的连通规律,并根据实际油藏物性参数和开发动态,准确定量的确定出用于评价储层单位厚度注水量非均质性的洛伦兹曲线;同时,还可以得到表征储层单位厚度水驱无效循环程度的大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然后,可以利用洛伦兹曲线以及注水量变异系数准确评价现有设计方案所对应的开发效果,以使得前期开发方案的设计更适应实际生产的需求。
本说明书提供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法或装置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业务逻辑并记录在存储介质上,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以计算机读取并执行,实现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描述方案的效果。因此,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注水井在待分析油藏的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目标油井在所述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油井与目标注水井间的渗流阻力以及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计算所述第二注水量与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的比值,获得单位厚度注水量;
计算所述单位厚度注水量相对总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第一比值,所述总单位厚度注水量包括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各目标注水井对应的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累加值;
计算所述第二注水量对应的目标地层的层位厚度相对总层位厚度的第二比值,所述总层位厚度包括各目标地层的层位厚度的累加值;
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以及第二比值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
根据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效果。
需要说明的,上述所述的设备根据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所述存储介质可以包括用于存储信息的物理装置,通常是将信息数字化后再以利用电、磁或者光学等方式的媒体加以存储。所述存储介质有可以包括:利用电能方式存储信息的装置如,各式存储器,如RAM、ROM等;利用磁能方式存储信息的装置如,硬盘、软盘、磁带、磁芯存储器、磁泡存储器、U盘;利用光学方式存储信息的装置如,CD或DVD。当然,还有其他方式的可读存储介质,例如量子存储器、石墨烯存储器等等。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设备,可以通过分析油藏各井间的连通规律,并根据实际油藏物性参数和开发动态,准确定量的确定出用于评价储层单位厚度注水量非均质性的洛伦兹曲线;同时,还可以得到表征储层单位厚度水驱无效循环程度的大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然后,可以利用洛伦兹曲线以及注水量变异系数的评价现有设计方案所对应的开发效果。
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可以为单独的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系统,也可以应用在多种故障诊断或者数据监控系统中。所述的系统可以为单独的服务器,也可以包括使用了本说明书的一个或多个所述方法或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装置的服务器集群、系统(包括分布式系统)、软件(应用)、实际操作装置、逻辑门电路装置、量子计算机等并结合必要的实施硬件的终端装置。所述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上述任意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上述所述的系统根据方法或者装置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
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系统,可以通过分析油藏各井间的连通规律,并根据实际油藏物性参数和开发动态,准确定量的确定出用于评价储层单位厚度注水量非均质性的洛伦兹曲线;同时,还可以得到表征储层单位厚度水驱无效循环程度的大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然后,可以利用洛伦兹曲线以及注水量变异系数准确评价现有设计方案所对应的开发效果,以使得前期开发方案的设计更适应实际生产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上述所述的装置或者系统根据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存储介质+程序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尽管本说明书实施例内容中提到的初始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灵敏度计算等获取、定义、交互、计算、判断等操作和数据描述,但是,本说明书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必须是符合标准数据模型/模板或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描述的情况。某些行业标准或者使用自定义方式或实施例描述的实施基础上略加修改后的实施方案也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相同、等同或相近、或变形后可预料的实施效果。应用这些修改或变形后的数据获取、存储、判断、处理方式等获取的实施例,仍然可以属于本说明书的可选实施方案范围之内。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车载人机交互设备、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并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目标注水井在待分析油藏的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目标油井在所述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油井与目标注水井间的渗流阻力以及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计算所述第二注水量与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的比值,获得单位厚度注水量;
计算所述单位厚度注水量相对总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第一比值,所述总单位厚度注水量包括各目标注水井对应的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累加值;
计算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相对总层位厚度的第二比值,所述总层位厚度包括各目标地层对应的所述平均厚度的累加值;
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以及第二比值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包括:利用下述计算模型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
Figure FDA0002815545180000011
其中,V为单位厚度注水量变异系数,Hi,j,k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Q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S表示对待分析油藏地层划分后获得的地层数,N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油井数,M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注水井数;
根据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包括:
利用下述计算模型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Qi,j,k=Ωi,j,k·Ωi,k·Qw,i
Figure FDA0002815545180000021
Figure FDA0002815545180000022
其中,Q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Qw,i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Ωi,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在第k目标地层的分配系数,Ω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分配系数,Ri,j,k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渗流阻力系数,Pi,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Pj,k为第j口目标油井在第k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S表示对待分析油藏地层划分后获得的地层数,N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油井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渗流阻力系数Ri,j,k利用下述计算模型确定:
Figure FDA0002815545180000023
Figure FDA0002815545180000024
其中,λi,j,k、Li,j,k、Hi,j,k、Ki,j,k分别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视粘度、有效井距、平均厚度、平均渗透率,Kro、Krw、μo、μw分别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油相相对渗透率、水相相对渗透率、原油粘度、水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根据对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单位厚度注水量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无效循环层位,以根据所述无效循环层位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调整措施。
5.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水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注水井在待分析油藏的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目标油井在所述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油井与目标注水井间的渗流阻力以及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单位注水量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二注水量与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的比值,获得单位厚度注水量;
第一比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单位厚度注水量相对总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第一比值,所述总单位厚度注水量包括各目标注水井对应的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累加值;
第二比值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相对总层位厚度的第二比值,所述总层位厚度包括各目标地层对应的所述平均厚度的累加值;
变异系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以及第二比值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包括:利用下述计算模型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
Figure FDA0002815545180000031
其中,V为单位厚度注水量变异系数,Hi,j,k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Q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S表示对待分析油藏地层划分后获得的地层数,N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油井数,M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注水井数;
开发效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效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量确定模块包括:
注水量计算单元,用于利用下述计算模型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Qi,j,k=Ωi,j,k·Ωi,k·Qw,i
Figure FDA0002815545180000032
Figure FDA0002815545180000041
其中,Q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Qw,i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Ωi,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在第k目标地层的分配系数,Ω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分配系数,Ri,j,k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渗流阻力系数,Pi,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Pj,k为第j口目标油井在第k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S表示对待分析油藏地层划分后获得的地层数,N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油井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无效层位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不满足预设要求时,根据对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单位厚度注水量数据的分析结果确定无效循环层位,以根据所述无效循环层位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调整措施。
8.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目标注水井在待分析油藏的目标地层的第一压力、目标油井在所述目标地层的第二压力、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油井与目标注水井间的渗流阻力以及目标注水井的第一注水量确定目标注水井在所述目标地层沿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
计算所述第二注水量与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的比值,获得单位厚度注水量;
计算所述单位厚度注水量相对总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第一比值,所述总单位厚度注水量包括各目标注水井对应的单位厚度注水量的累加值;
计算所述目标地层在目标注水井与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相对总层位厚度的第二比值,所述总层位厚度包括各目标地层对应的所述平均厚度的累加值;
根据所述第一比值以及第二比值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包括:利用下述计算模型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注水量变异系数,
Figure FDA0002815545180000051
其中,V为单位厚度注水量变异系数,Hi,j,k为第k目标地层在第i口目标注水井与第j口目标油井之间的平均厚度,Qi.j,k为第i口目标注水井在第k目标地层沿第j口目标油井方向的第二注水量,S表示对待分析油藏地层划分后获得的地层数,N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油井数,M表示待分析油藏内的注水井数;
根据所述注水量变异系数确定所述待分析油藏的开发效果。
9.一种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881214.7A 2019-09-18 2019-09-18 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06335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1214.7A CN110633529B (zh) 2019-09-18 2019-09-18 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81214.7A CN110633529B (zh) 2019-09-18 2019-09-18 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3529A CN110633529A (zh) 2019-12-31
CN110633529B true CN110633529B (zh) 2021-04-09

Family

ID=68971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81214.7A Active CN110633529B (zh) 2019-09-18 2019-09-18 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35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0455B (zh) * 2020-05-09 2023-04-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气井生产全过程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435660B (zh) * 2021-07-13 2022-07-0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融合卡尔曼滤波和贝叶斯网络的水下采油树重预测方法
CN113738319B (zh) * 2021-09-07 2022-05-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基于洛伦兹曲线的水驱无效循环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8850A (zh) * 2012-08-23 2014-03-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水开发油田整体调剖堵水决策方法
CN104318052A (zh) * 2014-09-16 2015-01-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低渗透油藏水驱波及系数的评价方法
CN104790926A (zh) * 2015-03-20 2015-07-2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CN105587297A (zh) * 2014-10-23 2016-05-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复杂断块油藏仿强边水驱技术适应性定量评价方法
CN108240208A (zh) * 2018-02-05 2018-07-03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油田水驱分类井组开发效果对标方法
CN109002574A (zh) * 2018-06-06 2018-12-14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多层油藏脉冲周期注水开发指标预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A026640B1 (ru) * 2011-12-29 2017-04-28 Шелл Интернэшнл Рисерч Маатсхаппий Б.В. Способ увеличения нефтеотдачи путём впрыскивания обработанной воды в нефтеносный пласт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20160009981A1 (en) * 2014-02-19 2016-01-14 Tadesse Weldu Teklu Enhanced oil recovery process to inject low-salinity water alternating surfactant-gas in oil-wet carbonate reservoirs
CN109989747B (zh) * 2019-04-12 2023-01-03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油田注采井组开发非均匀程度定量表征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28850A (zh) * 2012-08-23 2014-03-1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注水开发油田整体调剖堵水决策方法
CN104318052A (zh) * 2014-09-16 2015-01-28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低渗透油藏水驱波及系数的评价方法
CN105587297A (zh) * 2014-10-23 2016-05-1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复杂断块油藏仿强边水驱技术适应性定量评价方法
CN104790926A (zh) * 2015-03-20 2015-07-2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CN108240208A (zh) * 2018-02-05 2018-07-03 东北石油大学 一种油田水驱分类井组开发效果对标方法
CN109002574A (zh) * 2018-06-06 2018-12-14 西安石油大学 一种多层油藏脉冲周期注水开发指标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study o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in oil reservoirs developed by water flooding;Lin, JZ 等;《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40813;第122卷;第354-359页 *
An independent fracturing water-flooding development method for shallow low-permeability thin oil layers in multi-layer sandstone reservoirs;Gao Dapeng 等;《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80831;第167卷;第877-889页 *
Optimization of the Injection Parameters in the Region of Water and Polymer Flooding Together in Type II Oil Reservoir;Wen-ling Song 等;《2010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20101231;第1-4页 *
油藏分层注水的指标预测及产液量劈分方法研究;李鹏伟;《石油化工应用》;20180630;第37卷(第6期);第53-56,65页 *
适用于大庆油田的变异系数计算方法;宋小川;《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40430;第33卷(第2期);第58-6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3529A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3529B (zh) 确定油藏水驱开发效果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Valko et al.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well productivity index (MPI)
US8725478B2 (en) Reservoir upscaling method with preserved transmissibility
Slutskii et al. Percolation and jamming of random sequential adsorption samples of large linear k-mers on a square lattice
Huang et al. Flow-complexity analysis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a
Huang et al. Stream filtration induced by pumping in a confined, unconfined or leaky aquifer bounded by two parallel streams or by a stream and an impervious stratum
CN113971498A (zh) 一种考虑层理发育的页岩油产能预测方法与装置
Jung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various channel fields using an initial ensemble selection scheme and covariance localization
Polonik Concentration and goodness-of-fit in higher dimensions:(Asymptotically) distribution-free methods
Gomez et al. Top-down intelligent reservoir modeling (TDIRM)
Raupov et al.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high water-cut oil wells
CN110863814A (zh) 巨厚型生屑灰岩油藏单井分段比采液指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413731A (zh) 一种碳酸盐岩缝洞体的地震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308495B (zh) 地下储层单元线流动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874735B (zh) 一种确定沉积盆地古流体压力的方法及装置
Rodríguez Tracer-test interpretation in naturally fractured reservoirs
CN112127877B (zh) 油井动态储量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19493B (zh) 页岩储层三维属性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
Yang et al. A method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of WOR plots in waterflood management
Bulygin et al. Hydrodynamic evalu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flow deflecting technologies in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of man-made filtration channels
Makinde et al. Statistical approach to forecasting gas-oil ratios and solution gas production from shale volatile oil reservoirs
Thomas et al. Effect of scaleup and aggregation on the use of well tests to identify geological properties
CN109063228B (zh) 一种水驱油藏含水上升率变化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7644289B (zh) 确定油井受效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38319B (zh) 基于洛伦兹曲线的水驱无效循环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