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2794B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补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补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2794B
CN110632794B CN201910901660.XA CN201910901660A CN110632794B CN 110632794 B CN110632794 B CN 110632794B CN 201910901660 A CN201910901660 A CN 201910901660A CN 110632794 B CN110632794 B CN 1106327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control unit
light control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16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2794A (zh
Inventor
于美娜
赵伟利
陈小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16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27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2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2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27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27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5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specially adapted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02F1/133607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the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 including light directing or refracting elements, e.g. prisms or len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40Control techniques providing energy savings, e.g. smart controller 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补偿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解决在环境光较弱时显示装置亮度较低的问题。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位于两者之间的光控层;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块,显示块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光控层包括多个光控单元,其在第一信号控制下呈光透射态,第二信号控制下呈光反射态,且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与显示块一一对应;每个显示块和与其对应的光控单元之间有至少一个检测元件,检测进入与其对应的显示块内的环境光强度;处理器与光控单元和检测元件电连接,比较与显示块对应的检测元件检测的光强度与预设值,小于预设值时向与该显示块对应的光控单元发送第一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发送第二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补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反射型的显示装置主要以环境光作为光源,将入射至显示装置内部的环境光进行反射,以达到显示效果,一般不需要背光模组提供光源,是一种相对节能的显示方式。
然而,由于环境光的强度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晴天或阴天、户外或室内、白天或夜晚等,使得环境光的光强度出现差异,导致反射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亮度也随之变化。并且,在环境光较弱的情况下,反射型的显示装置对光的反射率相对较低,其显示亮度也相对减弱,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补偿方法,可解决在环境光较弱时显示装置亮度较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的光控层;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块,所述显示块包括至少一个像素;所述光控层包括多个光控单元;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光控单元与所述显示块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显示块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光控单元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元件;所述检测元件配置为检测入射至与其对应的所述显示块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所述光控单元配置为在第一信号的控制下,呈光透射态,在第二信号的控制下,呈光反射态;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光控单元和所述检测元件电连接;所述处理器配置为将与所述显示块对应的所述检测元件检测的光强度,与预设值比较,当所述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向与该显示块对应的所述光控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当所述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值时,向与该显示块对应的所述光控单元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可选的,所述显示块包括一个所述像素,且每个所述显示块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光控单元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元件。
可选的,所述检测元件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光电转换层;所述光电转换层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在此基础上,可选的,所述检测元件还包括反射层;所述反射层位于所述光电转换层靠近所述光控单元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检测元件的边长小于20μm。
可选的,所述光控单元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一液晶层。
在此基础上,可选的,所述第一液晶层包括胆甾相液晶分子。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多个背光分区,所述背光分区中设置一个发光单元;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在每个所述背光分区的区域,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显示块;所述处理器还与所述背光模组连接,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在与所述显示块对应的所述检测元件检测的光强度,小于所述预设值时,向与所述显示块对应的所述背光分区中的所述发光单元发送第三信号,以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开启。
在此基础上,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为自发光显示面板,所述发光单元为OLED器件,或者Micro-LED器件,或者Mini-LED器件。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第一偏光片。
在此基础上,可选的,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在每个所述像素所在区域设置有多个不同颜色的滤光单元;在所述光控单元包括第一液晶层,且所述第一液晶层包括胆甾相液晶分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液晶层包括多个液晶子单元;所述液晶子单元与所述滤光单元一一对应;与不同颜色所述滤光单元对应的所述液晶子单元中胆甾相液晶分子的螺距不同;其中,在所述光控单元呈光反射态时,所述光控单元中的所述液晶子单元用于反射与其对应的所述滤光单元相同颜色的光。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如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光补偿方法,包括:检测元件检测入射至与其对应的所述显示块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处理器将与所述显示块对应的所述检测元件检测的光强度,与预设值比较,当所述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向与该显示块对应的光控单元发送第一信号,所述光控单元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控制下呈光透射态,使来自背光模组的光透射至所述像素;当所述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向与该显示块对应的所述光控单元发送第二信号,所述光控单元在所述第二信号的控制下呈光反射态,使入射至所述光控单元的光均发生反射。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多个背光分区,所述背光分区中设置一个发光单元;在每个所述背光分区的区域,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显示块;所述显示装置的光补偿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显示块对应的所述检测元件检测的光强度小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还向与所述显示块对应的所述背光分区中的所述发光单元发送第三信号,在所述第三信号的控制下,所述发光单元开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补偿方法,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显示面板与背光模组之间的光控层。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块,显示块包括至少一个像素。光控层包括多个光控单元,沿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光控单元与显示块一一对应。每个显示块和与其对应的光控单元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元件,检测元件配置为检测入射至与其对应的显示块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光控单元配置为在第一信号的控制下,呈光透射态,在第二信号的控制下,呈光反射态。显示装置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光控单元和检测元件电连接,处理器配置为将与显示块对应的检测元件检测的光强度,与预设值比较,当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向与该显示块对应的光控单元发送第一信号,当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向与该显示块对应的光控单元发送第二信号。因此,当显示块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较弱,且小于预设值时,与该显示块对应的光控单元可以呈光透射态,使得背光模组发出的光进入显示块,用于显示块进行显示,从而在环境光较弱的情况下对显示块进行光补偿,能够提高显示亮度,可以满足人眼观看需求。并且,当显示块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较强,且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与该显示块对应的光控单元可以呈光反射态,以反射环境光,使得显示块可以利用环境光进行显示,此时当光控单元呈光反射态时,位于该光控单元的区域内的背光模组部分可以不发光,并当所有光控单元呈光反射态时,背光模组可以全部关闭,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能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所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元件的响应光谱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元件的响应光谱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显示面板1。
其中,该显示面板1具有显示区(active area,简称AA区)和周边区S,周边区S例如围绕AA区一圈设置。上述AA区中设置有多个像素11。
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该显示面板1包括多个显示块10,显示块10包括至少一个像素11。
示例的,显示块10可以呈阵列排布。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块10可以包括一个像素11,也可以包括多个像素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显示需要,对显示块10中的像素11的个数进行设定。
在此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像素11包括第一颜色子像素、第二颜色子像素和第三颜色子像素。其中,第一颜色、第二颜色和第三颜色为三基色(例如红色、绿色和蓝色)。
可选的,该显示面板1为液晶显示面板。
在此基础上,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包括阵列基板12、彩膜基板13以及设置于二者之间的第二液晶层14。
如图2所示,在阵列基板12上对应每个子像素包括设置于第一衬底120上的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和与该TFT电连接的像素电极121,该薄膜晶体管在开启时可以将电信号传输至像素电极121。在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2上还可设置公共电极122,公共电极122可以设置在第二液晶层14靠近彩膜基板13的一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公共电极122可以与像素电极121设置在同一侧。在此基础上,像素电极121和公共电极122用于在各自施加电压的作用下,驱动第二液晶层14位于该像素电极121和公共电极122之间的液晶分子偏转。
其中,公共电极122覆盖整个AA区。公共电极122的材料可以为ITO(Indium TinOxide,氧化铟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彩膜基板13包括彩膜层131,彩膜层131在每个像素11所在区域设置有多个不同颜色的滤光单元132。
其中,如图3所示,该彩膜层131设置在第二衬底130靠近第二液晶层14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位于第一颜色子像素中的滤光单元132出射的光的颜色为第一颜色,可以称为第一颜色滤光单元,位于第二颜色子像素中的滤光单元132出射的光的颜色为第二颜色,可以称为第二颜色滤光单元,位于第三颜色子像素中的滤光单元132出射的光的颜色为第三颜色,可以称为第三颜色滤光单元。
在此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2、以及设置于显示面板1与背光模组2之间的光控层3。
示例的,该背光模组2可以采用直下式背光。
如图4所示。光控层3包括多个光控单元30,沿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光控单元30与显示块10一一对应。
可以理解的是,沿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一个光控单元30可以对应一个像素11,也可以对应多个像素11。
如图5所示,每个显示块10和与其对应的光控单元30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元件4。
可选的,检测元件4的边长小于20μm。
可以理解的是,检测元件4的尺寸小于像素11的尺寸,避免影响像素11的均一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保证光线的正常传输以及显示装置正常显示的基础上,对检测元件4在显示块10的区域内的具体位置进行设置。
示例的,检测元件4可以位于显示块10的区域内且靠近该区域的外边缘。
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块10包括一个像素11的情况下,每个显示块10和与其对应的光控单元30之间,设置有一个检测元件4,即,显示块10、检测元件4以及光控单元30均一一对应。在显示块10包括多个像素11的情况下,显示块10和与其对应的光控单元30之间可以设置一个检测元件4,该检测元件4对应多个像素11,或者,显示块10和与其对应的光控单元30之间可以设置多个检测元件4,此时,检测元件4与像素11一一对应。
其中,检测元件4配置为检测入射至与其对应的显示块10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该环境光从显示面板1中的显示块10入射至检测元件4的光。
光控单元30配置为在第一信号的控制下,呈光透射态,在第二信号的控制下,呈光反射态。
可以理解的是,在光控单元30呈光透射态的情况下,背光模组2发出的光可以通过光控单元30入射至显示块10。在光控单元30呈光反射态的情况下,从显示块10入射至光控单元30的环境光可以发生反射,射向显示块10,并且,背光模组2发出的光入射至光控单元30的光也发生反射,射向背光模组2。
在此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与光控单元30的反射率的乘积,得到经光控单元30反射后进入显示块10的环境光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显示块10和与其对应的光控单元30之间设置多个检测元件4的情况下,只要有一个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小于预设值,该光控单元30就会呈光透射态。
在此基础上,如图6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处理器5,处理器5与光控单元30和检测元件4电连接。
处理器5配置为将与显示块10对应的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与预设值比较,当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向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发送第一信号,当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向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发送第二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应用中对显示装置的亮度要求,对预设值进行设定。
可以理解的是,当与显示块10对应的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处理器5向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发送第一信号,使得光控单元30呈光透射态,此时,背光模组2发出的光可以通过光控单元30入射至显示块10,对显示块10进行光补偿,该显示块10可以利用背光模组2发出的光进行显示。
当与显示块10对应的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处理器5向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发送第二信号,使得光控单元30呈光反射态,此时,从显示块10入射至光控单元30的环境光可以发生反射,射向显示块10,从背光模组2入射至光控单元30的光发生反射,射向背光模组2。在此情况下,该显示块10可以利用环境光进行显示。
相比于利用反射的环境光进行显示的显示装置,一般不具备背光模组,当环境光的光强度较弱时,在显示面板底部发生反射的环境光的光强度也相对较弱,从而导致显示亮度降低,无法满足人眼观看需求。而本发明当显示块10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较弱,且小于预设值时,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可以呈光透射态,使得背光模组2发出的光进入显示块10,从而在环境光较弱的情况下对显示块10进行光补偿,能够提高显示亮度,可以满足人眼观看需求。
并且,当显示块10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较强,且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可以呈光反射态,使得环境光从光控单元30反射进入显示块10,显示块10可以利用环境光进行显示。在此基础上,当光控单元30呈光反射态时,位于该光控单元30的区域内的背光模组2部分可以不发光,并且,当所有光控单元30呈光反射态时,背光模组2可以全部关闭,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能耗。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背光模组2、以及设置于显示面板1与背光模组2之间的光控层3。显示面板1包括多个显示块10,显示块10包括至少一个像素11。光控层3包括多个光控单元30,沿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光控单元30与显示块10一一对应。每个显示块10和与其对应的光控单元30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元件4,检测元件4配置为检测入射至与其对应的显示块10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光控单元30配置为在第一信号的控制下,呈光透射态,在第二信号的控制下,呈光反射态。显示装置还包括处理器5,处理器5与光控单元30和检测元件4电连接,处理器5配置为将与显示块10对应的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与预设值比较,当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向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发送第一信号,当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向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发送第二信号。因此,当显示块10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较弱,且小于预设值时,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可以呈光透射态,使得背光模组2发出的光进入显示块10,用于显示块10进行显示,从而在环境光较弱的情况下对显示块10进行光补偿,能够提高显示亮度,可以满足人眼观看需求。并且,当显示块10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较强,且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可以呈光反射态,使得环境光从光控单元30反射进入显示块10,显示块10可以利用环境光进行显示,此时当光控单元30呈光反射态时,位于该光控单元30的区域内的背光模组2部分可以不发光,并当所有光控单元30呈光反射态时,背光模组2可以全部关闭,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能耗。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检测元件4也可以位于显示块10的远离光控层3的一侧,检测入射至与其对应的显示块10的环境光强度。
在此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检测元件4检测到的光强度与显示装置对光的反射率的乘积,得到反射光强度,从而得到显示装置利用反射光进行显示时的显示亮度。其中,显示装置对光的反射率为显示装置中的所有元件对光的反射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元件4为光电探测器。
示例的,该光电探测器可以采用包括PN结或者PIN结的光电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检测元件4包括沿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41和第二电极42、以及位于第一电极41和第二电极42之间的光电转换层43。其中,光电转换层43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示例的,在检测元件4为PIN结的情况下,第一电极41可以为阴极,第二电极42可以为阳极。在此情况下,光电转换层43可以将入射至显示块10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转换为电流。
在此基础上,光电转换层43将来自显示块10内的环境光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传输至处理器5。
示例的,光电转换层43的材料可以为硅(Si)、锗(Ge)、铜铟镓硒((CuInXGa(1-X)Se2),简称CIGS)、铟镓砷(InGaAs)、石墨烯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检测元件4还包括反射层44。反射层44位于光电转换层43靠近光控单元30的一侧。
其中,反射层44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镀膜工艺得到。
示例的,反射层44的材料可以为银(Ag)或者铝(Al)。
可以理解的是,入射至反射层44表面的光均会发生反射。因此,从显示块10入射的环境光可以在反射层44表面发生反射,朝向显示块10出射,该反射的环境光可以用于进行显示以及被检测元件4检测,使得环境光被重新利用。并且,背光模组2发出的光可以在反射层44发生反射,朝向背光模组2出射,避免干扰光电转换层43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当光电转换层43采用硅(Si)基材料时,由于硅基材料的可探测的光波波长为350nm~1100nm(如图10所示),且背光模组2发出的光波波长在可见光区域(380nm~780nm),因此,背光模组2发出的光进入光电转换层43,会扰乱光电转换层43的正常工作。在此基础上,位于光电转换层43靠近光控单元30一侧的反射层44,可以使入射至反射层44表面的光发生反射,从而避免背光模组2发出的光进入光电转换层43,保证光电转换层43可以正常工作,使得检测元件4可以正常工作。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当光电转换层43的材料例如采用铟镓砷(InGaAs)时,由于InGaAs可探测的光波波长在近红外区域800nm~1700nm(如图11所示),且背光模组2发出的光波波长在可见光区域,因此,即使背光模组发出的光进入光电转换层43,并不会干扰光电转换层43的正常工作,从而不会影响检测元件4的正常工作。此时,光电转换层43靠近背光模组2的一侧无需设置反射层4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光控单元30包括沿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三电极31和第四电极32、以及位于第三电极31和第四电极32之间的第一液晶层33。
需要说明的是,任意相邻的光控单元30之间可以通过挡墙隔离,该挡墙可以为黑矩阵。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电极31和第四电极32在各自施加电压的作用下,驱动位于第三电极31和第四电极32之间的第一液晶层33发生偏转,使得第一液晶层33呈光反射态或者光透射态。
在此基础上,当处理器5将与显示块10对应的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与预设值比较,当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向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发送第一信号,该第一信号可以为电信号,使得光控单元30中的第三电极31和第四电极32之间形成第一电场,位于第三电极31和第四电极32之间的第一液晶层33在该第一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呈光透射态。当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处理器5向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发送第二信号,使得光控单元30中的第三电极31和第四电极32之间形成第二电场,位于第三电极31和第四电极32之间的第一液晶层33在该第二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呈光反射态。
可选的,第一液晶层33包括胆甾相液晶分子。
可以理解的是,胆甾相液晶是向列型液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胆甾相液晶中的分子沿水平面的方向呈周期性螺旋排列。由于胆甾相液晶特殊的螺旋结构,其具有布拉格反射特性,即当入射光的波长满足λ=np时,入射光将被反射,其中λ为反射光的波长,p为胆甾相液晶的螺距,n为液晶的平均折射率。由于n相对固定,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螺距p来控制胆甾相液晶的反射光的波长。
在此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调节胆甾相液晶的螺距排列方式,得到不同波段较宽的反射光。例如,沿第一液晶层33厚度方向,胆甾相液晶的螺距可以呈不同的梯度分布,得到包括可见光波段的反射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背光模组2具有多个背光分区20,背光分区20中设置一个发光单元21。沿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在每个背光分区20的区域,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显示块10。
如图14所示,处理器5还与背光模组2连接。
处理器5还配置为在与显示块10对应的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向与显示块10对应的背光分区20中的发光单元21发送第三信号,以控制发光单元21开启。
其中,该第三信号可以为电信号。
沿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在每个背光分区20的区域,对应设置有一个显示块10,该背光分区20与显示块10一一对应,即,一个发光单元21与显示块10一一对应。在此情况下,显示块10、发光单元21、以及光控单元30均一一对应,在与显示块10对应的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处理器5向与显示块10对应的背光分区20中的发光单元21发送第三信号,发光单元21开启,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呈光透射态,发光单元21发出光进入显示块10,从而对显示块10进行光补偿。在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呈光反射态时,显示块10利用环境光进行显示,此时,可以关闭发光单元21,从而节省功耗。
在此情况下,当显示块10包括一个像素11时,一个像素11与一个发光单元21、以及光控单元30均一一对应。此时,在与显示块10对应的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与该像素11对应的光控单元30呈光透射态,并且发光单元21开启,发光单元21发出光进入像素11,从而可以对像素11进行光补偿。此时,可以针对每个像素11内部的环境光强度,对与该像素11对应的光控单元30和发光单元21进行控制,提高光补偿的准确性。并且,在与像素11对应的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与该像素11对应的光控单元30呈光反射态,发光单元21关闭,像素11利用环境光进行显示,从而节省功耗。
沿显示面板1的厚度方向,在每个背光分区20的区域,对应设置有多个显示块10时,多个显示块10对应一个发光单元21。在此情况下,当一个显示块10对应的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发光单元21就会开启,此时,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呈光透射态,发光单元21发出的光可以对该显示块10进行光补偿。并且,对于多个显示块10中的其余显示块10,其内部的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与这些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会呈光反射态,因此,发光单元21发出的光会在光控单元30处反射,不会进入这些显示块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为自发光显示面板,发光单元21为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器件,或者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ight Emitting Diode)器件,或者Mini-LED(亚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Emitting Diode)器件。
当发光单元21为Mini-LED时,由于Mini-LED的尺寸大于Micro-LED或OLED,因此,多个显示块10可以对应一个Mini-LED,相比于发光单元21为Micro-LED或OLED,Mini-LED的数量较少。
示例的,Micro-LED包括发光层和驱动电路,处理器5可以将第三信号传输至Micro-LED的驱动电路,以控制发光层发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显示面板1还包括设置于彩膜基板13远离阵列基板12一侧的第一偏光片15。
在此情况下,可选的,如图16所示,上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背光模组2出光面一侧的第二偏光片16。
其中,第一偏光片15和第二偏光片16的透过轴平行,且偏光角度同为0或者90°。
在此基础上,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显示面板1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偏光片15靠近阵列基板12一侧的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7,显示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偏光片16远离背光模组2一侧的第二四分之一波片18,该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7和第二四分之一波片18的光轴角度均为45°。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液晶层33呈光反射态的情况下,环境光经过第一偏光片15后呈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经过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7后,可以呈右旋圆偏振光。当第二液晶层14的偏转角度为90°时,经过第二液晶层14的右旋偏振光会变成左旋偏振光,入射至光控层3中的光控单元30。由于该光控单元30中的第一液晶层33包括胆甾相液晶分子,且胆甾相液晶分子反射左旋偏振光,透射右旋偏振光,因此,经过第二液晶层14入射至第一液晶层33上的左旋偏振光会被全部反射,用于显示面板1显示,使得显示装置呈亮态。在此基础上,相比于入射至第一液晶层33上只能反射线偏振光中的左旋偏振光部分,入射至第一液晶层33上的左旋圆偏振光可以被全部反射,从而可以提高光的利用率,减少光损失。
并且,当第二液晶层14的偏转角度为0时,经过第二液晶层14的右旋偏振光会入射至第一液晶层33上,被第一液晶层33中的胆甾相液晶分子透射,射向背光模组2,使得显示装置呈暗态。在此情况下,背光模组2远离显示面板1的一侧还设置有吸光层,该吸光层可以将入射至背光模组2的光吸收。
在第一液晶层33呈光透射态的情况下,背光模组2发出的光经过第二偏光片16后呈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经过第二四分之一波片18后,可以呈左旋圆偏振光,在经过光透射态的胆甾相液晶分子时仍为左旋圆偏振光。当第二液晶层14的偏转角度为90°时,经过第二液晶层14的左旋偏振光会变成右旋偏振光,入射至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7后变成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15的偏振方向平行,从而可以从第一偏光片15出射,使得显示装置呈亮态。
并且,当第二液晶层14的偏转角度为0时,经过第二液晶层14的左旋偏振光会入射至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7上,被第一四分之一波片17变成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15的偏振方向垂直,从而无法从第一偏光片15出射,使得显示装置呈暗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在光控单元30包括第一液晶层33,且第一液晶层33包括胆甾相液晶分子的情况下,第一液晶层33包括多个液晶子单元330,液晶子单元330与滤光单元132一一对应。与不同颜色滤光单元132对应的液晶子单元330中胆甾相液晶分子的螺距不同。其中,在光控单元30呈光反射态时,光控单元30中的液晶子单元330用于反射与其对应的滤光单元132相同颜色的光。
其中,液晶子单元330反射的光波波长范围可以大于或者等于与其对应的滤光单元132允许透过的光波波长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任意相邻的液晶子单元230可以通过黑矩阵隔离。
可以理解的是,与第一颜色滤光单元对应的液晶子单元330反射的光呈第一颜色,与第二颜色滤光单元对应的液晶子单元330反射的光呈第二颜色,与第三颜色滤光单元对应的液晶子单元330反射的光呈第三颜色。从而可以提高滤光单元132出射的光的均匀性,提升显示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如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光补偿方法,包括:
检测元件4检测入射至与其对应的显示块10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
处理器5将与显示块10对应的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与预设值比较,当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处理器4向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发送第一信号,光控单元30在第一信号的控制下呈光透射态,使来自背光模组2的光透射至像素11。当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值时,处理器5向与该显示块10对应的光控单元30发送第二信号,光控单元30在第二信号的控制下呈光反射态,使入射至光控单元30的光均发生反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背光模组2具有多个背光分区20,背光分区20中设置一个发光单元21,在每个背光分区20的区域,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显示块10。
在此基础上,显示装置的光补偿方法还包括:当显示块10对应的检测元件4检测的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处理器5还向与显示块10对应的背光分区20中的发光单元21发送第三信号,在第三信号的控制下,发光单元21开启。
上述的显示装置的光补偿方法具有与上述的显示装置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以及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的光控层;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块,所述显示块包括至少一个像素;
所述光控层包括多个光控单元;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所述光控单元与所述显示块一一对应;
每个所述显示块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光控单元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检测元件;
所述检测元件配置为检测入射至与其对应的所述显示块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所述检测元件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光电转换层、以及位于所述光电转换层靠近所述光控单元的一侧的反射层;所述光电转换层的材料为硅基材料,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光控单元配置为在第一信号的控制下,呈光透射态,在第二信号的控制下,呈光反射态;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光控单元和所述检测元件电连接;所述处理器配置为将与所述显示块对应的所述检测元件检测的光强度,与预设值比较,当所述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向与该显示块对应的所述光控单元发送所述第一信号,当所述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值时,向与该显示块对应的所述光控单元发送所述第二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块包括一个所述像素,且每个所述显示块和与其对应的所述光控单元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检测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元件的边长小于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单元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以及位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的第一液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层包括胆甾相液晶分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多个背光分区,所述背光分区中设置一个发光单元;
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在每个所述背光分区的区域,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显示块;
所述处理器还与所述背光模组连接,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在与所述显示块对应的所述检测元件检测的光强度,小于所述预设值时,向与所述显示块对应的所述背光分区中的所述发光单元发送第三信号,以控制所述发光单元开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自发光显示面板,所述发光单元为OLED器件,或者Micro-LED器件,或者Mini-LED器件。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和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第二液晶层;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远离所述阵列基板一侧的第一偏光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在每个所述像素所在区域设置有多个不同颜色的滤光单元;
在所述光控单元包括第一液晶层,且所述第一液晶层包括胆甾相液晶分子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液晶层包括多个液晶子单元;所述液晶子单元与所述滤光单元一一对应;
与不同颜色所述滤光单元对应的所述液晶子单元中胆甾相液晶分子的螺距不同;其中,在所述光控单元呈光反射态时,所述光控单元中的所述液晶子单元用于反射与其对应的所述滤光单元相同颜色的光。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光补偿方法,所述检测元件包括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光电转换层、以及位于所述光电转换层靠近所述光控单元的一侧的反射层;所述光电转换层的材料为硅基材料,用于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补偿方法包括:
检测元件检测入射至与其对应的所述显示块内的环境光的光强度;
处理器将与所述显示块对应的所述检测元件检测的光强度,与预设值比较,当所述光强度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向与该显示块对应的光控单元发送第一信号,所述光控单元在所述第一信号的控制下呈光透射态,使来自背光模组的光透射至所述像素;当所述光强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向与该显示块对应的所述光控单元发送第二信号,所述光控单元在所述第二信号的控制下呈光反射态,使入射至所述光控单元的光均发生反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的光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多个背光分区,所述背光分区中设置一个发光单元;在每个所述背光分区的区域,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显示块;
所述显示装置的光补偿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显示块对应的所述检测元件检测的光强度小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处理器还向与所述显示块对应的所述背光分区中的所述发光单元发送第三信号,在所述第三信号的控制下,所述发光单元开启。
CN201910901660.XA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补偿方法 Active CN1106327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1660.XA CN110632794B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补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1660.XA CN110632794B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补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2794A CN110632794A (zh) 2019-12-31
CN110632794B true CN110632794B (zh) 2022-08-26

Family

ID=68973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1660.XA Active CN110632794B (zh) 2019-09-23 2019-09-23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补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27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4771B (zh) * 2020-03-10 2022-1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1258118B (zh) * 2020-03-24 2022-05-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12327529B (zh) * 2020-11-30 2022-10-2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12967674A (zh) * 2021-02-04 2021-06-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亮度控制方法
CN112859444A (zh) * 2021-02-21 2021-05-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
TWI766677B (zh) * 2021-05-07 2022-06-01 虹彩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膽固醇液晶複合顯示裝置
CN115032829A (zh) * 2021-10-09 2022-09-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自发光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5775543A (zh) * 2022-12-23 2023-03-10 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6434705B (zh) * 2023-06-12 2023-10-24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2095A (zh) * 2011-11-03 2012-04-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光补偿模组的反射型显示装置
CN103969872A (zh) * 2014-04-22 2014-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5974697A (zh) * 2016-07-20 2016-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200094A (zh) * 2016-07-08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9384B2 (ja) * 2006-05-15 2012-11-2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8289248B2 (en) * 2007-04-05 2012-10-16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Light sensor within display
US7960682B2 (en) * 2007-12-13 2011-06-14 Apple Inc. Display device control based on integrated ambient light detection and lighting source characteristics
US8237643B2 (en) * 2008-11-12 2012-08-07 Himax Technologies Limited Transreflective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EP2362372A1 (en) * 2010-02-12 2011-08-31 Research in Motion Corporation Ambient light-compensated reflective displays devic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JP2012014060A (ja) * 2010-07-02 2012-01-19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のバックライト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2095A (zh) * 2011-11-03 2012-04-0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光补偿模组的反射型显示装置
CN103969872A (zh) * 2014-04-22 2014-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CN106200094A (zh) * 2016-07-08 2016-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射式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5974697A (zh) * 2016-07-20 2016-09-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2794A (zh) 2019-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2794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光补偿方法
CN101995691B (zh) 液晶显示装置
JP5160662B2 (ja) ディスプレイと光電エレメントとを統合した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600851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panel a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device
US2011010985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with Embedded Photovoltaic Cells
TW201835665A (zh) 顯示屏以及電子設備
CN103185979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2856400A (zh) 光电转换组件、装置及阵列装置
US20210257580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2010578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tegrated with solar cell module
WO2012060246A1 (ja) 太陽電池を備えた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20170242172A1 (en) Polarising photovoltaic module built into the screen of an electronic display device
WO2020233555A1 (zh) 反射型显示屏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6773298A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US20220293050A1 (en) Display panel, brightness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displaying device
US1119974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3022076B (zh) 一种集成的微显示oled图像收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CN112956044A (zh) 显示装置
CN114253017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2346996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
CN111354771B (zh)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US11392007B2 (en) Display apparatus with a micro lite-emmitting diode panel overlapped with a reflective display panel
US20190383988A1 (en) Composite optical film, backlight module using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reof
TWM582725U (zh) 太陽能電池及包括其的顯示器
CN110070814B (zh) Oled显示面板及其光衰减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