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2207A - 一种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2207A
CN110632207A CN201910957500.7A CN201910957500A CN110632207A CN 110632207 A CN110632207 A CN 110632207A CN 201910957500 A CN201910957500 A CN 201910957500A CN 110632207 A CN110632207 A CN 110632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ances
relative content
volatile
culturing
hou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750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32207B (zh
Inventor
都立辉
刘凌平
胡振阳
袁建
何荣
鞠兴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iority to CN20191095750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22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2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22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322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22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0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 C12Q1/04Determining presence or kind of microorganism; Use of selective media for testing antibiotics or bacteriocide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 chemical indicator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333/00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 G01N2333/37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fungi
    • G01N2333/38Assays involv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from specific organisms or of a specific nature from fungi from Aspergillu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涉及食品安全领域。该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霉菌培养3‑20天;(2)培养期间,每隔1‑3天,取样检测霉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3)通过挥发性物质种类的变化和/或特殊挥发性物质来鉴别霉菌。采用本发明方法,能够通过各霉菌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趋势及特殊性挥发物质的检测,来鉴定霉菌的种类。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每年都会储藏和轮换大量粮食,且由于粮食生产的地区不均衡性,我国“北粮南运”粮食工程可达2亿吨左右。粮食生产中不可避免的携带的虫卵和霉菌孢子,随着粮食的收获进入储藏环节,造成了粮食安全隐患。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估算,全世界因粮食等农作物产品受霉菌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达数千亿美元,而我国每年因霉菌污染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21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2%,同时产毒霉菌产生的毒素对全世界25%的粮油作物造成污染,甚至严重威胁人畜健康。霉菌由于消耗营养成分,快速繁殖造成粮食营养价值、加工品质等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粮食中霉菌污染的早期检测是预防和控制粮食中霉菌污染的关键。
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够快速分析储藏粮食所污染霉菌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别霉菌的方法,能够通过各霉菌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趋势及特殊性挥发物质的检测,鉴定霉菌的种类。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霉菌培养3-20天;
(2)培养期间,每隔1-3天,取样检测霉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
(3)通过挥发性物质种类的变化和/或特殊挥发性物质来鉴别霉菌。
在本发明中,将霉菌置于锥形瓶中进行培养,瓶口采用微生物培养无菌透气封口膜和锡箔纸进行封口。
在本发明中,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取样和检测:将固相微萃取头穿过锡箔纸和微生物培养无菌透气封口膜插入到锥形瓶中,顶空萃取后,将固相微萃取头插入到GC-MS进样口中,检测挥发性物质。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相微萃取头为50/30μm-PDMS/DVB/CAR和65μm-PDMS/DVB。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检测结果若同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则待检测霉菌为灰绿曲霉:
(1)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时间72小时,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在培养期间,烷类物质相对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培养至216小时相对含量最高;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1,3-二氯苯、1,4-二氯苯、双环辛-1,3,5-三烯吡嗪和1,3-二嗪;
(2)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多;培养至72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培养至120小时,烷类物质和醇类物质增加,而醛类物质减少至0,此后挥发性物质主要是烷类物质;培养至360小时烯类物质相对含量迅速增加;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1,3-二氯苯和1,4-二氯苯。
在本发明中,若检测结果同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则待检测霉菌为亮白曲霉:
(1)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72小时,酮类相对含量为0,而烷类和烯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培养至120小时,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此后烯类物质减少,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十一烷、乙基苯、苯乙烯、柠檬烯和桉油精;
(2)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72小时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培养至120小时,杂环类物质和烷类物质迅速增加;培养120小时后,杂环类相对含量减少,而烷类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成分包含:十一烷、二叔丁基对甲酚和桉油精。
在本发明中,若检测结果同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则待检测霉菌为橘灰青霉:
(1)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72小时,烯类、烷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罗汉柏烯、1-乙基环戊烯、倍半水芹烯、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和(R)-1,5,5,9-四甲基螺十一-1,8-二烯;
(2)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此后主要为烯类和杂环类物质;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1-乙基环戊烯、α-柏木烯、罗汉柏烯、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2-甲基异莰醇和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
在本发明中,若检测结果同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则待检测霉菌为产黄青霉:
(1)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过程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邻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1,3-辛二烯、苯乙烯、双环辛-1,3,5-三烯、3-环庚烯-1-酮;
(2)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醛类物质;培养至72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而烯类和烷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此后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烷类物质和烯类物质;培养至264小时,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占挥发性气体成分的80%以上;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邻二甲苯、对二甲苯、1,3-二甲苯和1,3-辛二烯。
在本发明中,若检测结果同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则待检测霉菌为尖孢镰刀菌:
(1)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柠檬烯、贝壳杉烯、乙酸己酯和1,3-二甲基苯;
(2)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醛类和烷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培养至72小时,烯类和酸酯类物质显著增加,此后挥发性物质主要是烯类物质;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柠檬烯、贝壳杉烯、1,8-二甲基-4-(1-甲基乙烯基)螺癸-7-烯、三十一烷、十四烷和1,3,5-三氯-2-甲氧基苯。
在本发明中,若检测结果同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则待检测霉菌为有毒镰刀菌:
(1)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72小时,挥发性物质主要是醛类和醇类物质;培养至120小时,烷类、烯类和酸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多;培养至168小时,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216小时,主要挥发性物质是烷类、烯类和杂环类物质,此后主要是酮类和醛类物质;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1a,2,3,4,4a,5,6,7b-八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基薁、2,4-二氯-5-氟苯乙酮、3-氯-4-甲氧基苯甲醛、3,4-二甲氧基苯甲醛、苄腈和萘。
(2)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挥发性物质中,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72小时,烷类、酸酯类和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培养至120小时~216小时,挥发性物质中主要成分为烯类、酸酯类和杂环类及其他物质,烷类物质相对含量逐渐下降;培养264小时后主要成分为酮类和醛类物质;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3-氯-4-甲氧基苯甲醛、3,4-二甲氧基苯甲醛、2,4-二氯-5-氟代苯乙酮、甲氧基乙酸和1a,2,3,4,4a,5,6,7b-八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基薁。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GC-MS技术,采用两种不同的萃取头对粮食储藏过程中的几种特征霉菌在纯培养基上生长期间产生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种常见稻谷霉菌生长期间产生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是烷类、烯类、醇类、酮类、醛类、酸酯类、杂环类及其他等七大类,且确定了各霉菌培养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过程,并筛选出了6种霉菌特异性挥发性组分。其中,灰绿曲霉:1,3-二氯苯、1,4-二氯苯;亮白曲霉:十一烷、桉油精;橘灰青霉: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产黄青霉:邻二甲苯、对二甲苯、1,3-辛二烯;尖孢镰刀菌:柠檬烯、贝壳杉烯;有毒镰刀菌:1a,2,3,4,4a,5,6,7b-八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基薁、3-氯-4-甲氧基苯甲醛和3,4-二甲氧基苯甲醛。与仅通过二氧化碳的气体浓度检测霉菌的生长相比,各霉菌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趋势及特征性挥发性成分的检测,更能鉴定到对应霉菌种类的生长,可通过构建粮食中霉菌污染实时监测的系统鉴别出霉菌种类,尤其是霉菌的早期实时在线监测,为粮食储藏的精准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空白对照中挥发性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其中A: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B: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
图2显示了灰绿曲霉3.3975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其中A: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B: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
图3显示了亮白曲霉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其中A: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B: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
图4显示了橘灰青霉Pp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其中A: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B: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
图5显示了产黄青霉M31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其中A: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B: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
图6显示了尖孢镰刀菌Pr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其中A: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B: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
图7显示了有毒镰刀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其中A: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B: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中的原材料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D0401403)项目资助。
实施例1
1.霉菌孢子悬浮液的收集与处理
将灰绿曲霉、亮白曲霉、橘灰青霉Pp、产黄青霉M31、尖孢镰刀菌Pr和有毒镰刀菌分别接种到经120℃灭菌20min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中,于28℃培养箱中培养7d,取5mL灭菌水于培养基表面轻微振荡后,移取培养基表面的孢子悬浮液于EP管中。将孢子悬浮液置于WH-2微型旋涡混合仪振荡混匀20s,取50μL混匀的孢子悬浮液于清洗干净的血球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计数。将6种霉菌孢子悬浮液的孢子浓度用无菌水调至106个/mL的浓度,置于-20℃冰箱中保藏备用。
2.霉菌的培养
以灰绿曲霉3.3975为例来描述霉菌的培养方法。取10mL经120℃灭菌20min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置于1个100mL的锥形瓶中,摇匀,采用相同方法得到2瓶PDA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后,取50μL灰绿曲霉3.3975孢子悬浮液(106个/mL)加入到上述装有培养基的1个锥形瓶中,摇匀,剩余的1瓶PDA培养基中加入50μL的无菌水做空白对照,先在瓶口封上一层微生物培养无菌透气封口膜,然后再封一层锡箔纸,在28℃条件下培养,每隔一天进行GC-MS检测分析,共培养15d。其余5种霉菌培养条件同上。
3.GC-MS检测
对培养1、3、5、7、9、11、13和15d的霉菌样品及空白样品取样,然后进行GC-MS检测分析。把培养各霉菌的锥形瓶置于30℃恒温水浴锅中平衡1h,分别使用50/30μm-PDMS/DVB/CAR和65μm-PDMS/DVB(美国Supelco公司)两种固相微萃取头定期取样,采用GC-MS检测分析,所有实验均测定三次。取样方法如下:将固相微萃取头穿过锡箔纸和微生物培养无菌透气封口膜插入到锥形瓶中,顶空萃取40min后,将萃取头迅速插入到GC-MS进样口中,250℃不分流模式下解析5min,以检测霉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取样结束后,将原先的锡箔纸去掉,再重新包上无破损的锡箔纸,继续培养。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P-5MS毛细管柱(30m×0.25mm,涂层厚度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50℃,总流量为34mL/min,隔垫吹扫流量为3mL/min,载气为氦气,设定流速为1.0mL/min,采用不分流的方式,GC-MS升温程序见表1。
质谱条件:接口温度为280℃,离子源为EI,离子源温度为230℃,电子能量70eV,质量扫描范围(m/z)50-400amu,采集模式为全扫描。
表1GC-MS升温程序
速率℃/min 温度(℃) 保持时间(min) 运行时间(min)
初始值 - 50 2 2
阶升1 8 125 3 14.375
阶升2 4 165 3 27.375
阶升3 10 230 2 35.875
4.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经计算机检索,并与NIST08标准质谱库匹配求得,统计匹配度大于80的挥发性成分。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以各挥发性物质的峰面积占总峰面积的比值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含量。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绘图。
5.实验结果与讨论
对每个样品GC-MS谱图检索结果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类,可分成烷类、烯类、醇类、酮类、醛类、酸酯类、杂环类及其他共七大类,并对挥发性物质类别的相对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各个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趋势以柱状图展示。
(1)空白对照挥发性物质分析
由图1可知,空白对照中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其次是烷类物质,醛类物质基本上先增加后减少,第7d时相对含量最多,其他类物质变化趋势不明显。这方面两种固相微萃取头萃取所得结果相同,而酸酯类、醇类和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在使用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检测时的结果比较低,这与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萃取所得结果有些差异,说明同样培养基采用不同固相微萃取头萃取所得的挥发性物质也会不同,这应主要与固相微萃取头表面的吸附涂层有关,不同的吸附涂层可以吸附不同的物质。
(2)灰绿曲霉3.3975的挥发物质分析
图2A显示了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这与相对应的空白样品相同。培养时间为72小时和120小时时,烯类物质相对含量迅速增加,醛类物质相对含量迅速下降,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有所增加。在培养期间,烷类物质相对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培养至216小时相对含量最高。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还显示,与对应的空白样品相比较,灰绿曲霉3.3975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1,3-二氯苯、1,4-二氯苯、双环辛-1,3,5-三烯吡嗪和1,3-二嗪。
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中:
烷类是指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1,3-二甲基苯、二十七烷、1,4-二氯苯、1,3-二甲基苯、2,2,4,6,6-五甲基庚烷、1,3-二氯苯、1,3-二甲苯和10-甲基十九烷。
烯类是指1,3,5,7-环辛四烯、双环辛-1,3,5-三烯、苯乙烯、双环辛-1,3,5-三烯、柠檬烯、(E)-1,3-戊二烯、1,2-戊二烯、5-(1-甲基亚乙基)-1,3-环戊二烯、(Z)-1-环辛烯-5-炔、苯乙烯、1-辛烯和环辛烯。
醇类是指3,5-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2,6-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苯乙醇。
酮类:1-(4-甲基苯基)乙酮和苯乙酮。
醛类是指糠醛、苯甲醛、苯乙醛、2-苯基丙烯醛和4-硝基苯甲醛。
酸酯类是指邻苯二甲酸异丁基-2-甲氧乙基酯。
杂环类及其他是指2,4-二甲基-1H-咪唑、4,5-二甲基-1H-咪唑、萘、3-苯基呋喃、苯并噻唑、吡嗪、1,3-二嗪、甲基吡嗪、二氢异苯并呋喃、3-甲基呋喃和2-甲基呋喃。
图2B显示了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培养至24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多,这同样与相对应的空白样品的结果相似。培养至72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有所下降,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与对应的空白样品相似,不同的是空白样品醇类物质增加,而培养灰绿曲霉3.3975样品的醇类物质几乎不变,这与霉菌的生长有关。培养至120小时,烷类物质和醇类物质迅速增加,而醛类物质迅速下降,此后挥发性物质主要是烷类物质。培养至360小时,烯类物质相对含量迅速增加。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还显示,相对于空白对照来说,灰绿曲霉3.3975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性成分有1,3-二氯苯和1,4-二氯苯。
两种固相微萃取头对灰绿曲霉3.3975的挥发物质分析,同样存在不可避免的差异性,但1,3-二氯苯、1,4-二氯苯两种产物几乎在每次的测定中均被显著地稳定检测出,两种固相微萃取头检测互相佐证将其判定为特殊性挥发性成分。
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中:
烷类是指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乙苯、1,3-二甲基苯、二十七烷、1,4-二氯苯和甲氧基苯。
烯类是指1,3,5,7-环辛四烯、双环辛-1,3,5-三烯、苯乙烯、2,4-辛二炔和5-(1-甲基亚乙基)-1,3-环戊二烯。
醇类是指3,5-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和苯乙醇。
酮类是指1-(4-甲基苯基)乙酮和苯乙酮。
醛类是指糠醛、苯甲醛、苯乙醛、2-苯基丙烯醛和4-硝基苯甲醛。
酸酯类是指邻苯二甲酸异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丁基-2-乙基己酯。
杂环类及其他是指2,4-二甲基-1H-咪唑、4,5-二甲基-1H-咪唑、萘、3-苯基呋喃、苯并噻唑、1-亚甲基1H-茚和3-甲基噌啉。
(3)亮白曲霉的挥发物质分析
图3A显示了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72小时,酮类相对含量为0,而烷类和烯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培养至120小时,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此后烯类物质减少,而醇类物质逐渐增加。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还显示,亮白曲霉培养过程中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十一烷、乙基苯、苯乙烯、柠檬烯和桉油精。
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中:
烷类是指1,2-二甲苯、1,4-二甲苯、2,6,10-三甲基十二烷、十一烷、十二烷、十七烷、二十一烷、乙基苯、间二甲苯、十六烷、二十六烷、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十三烷、1,3-二甲苯、二十七烷、1,3,3-三甲基-2-氧杂双环辛烷、1-碘十三烷、1,3-二甲基苯、8-甲基-十七烷、1,3-二甲基苯、甲氧基苯、1-甲基-3-(1-甲基乙基)苯和二十五烷。
烯类是指苯乙烯、1,3,5,7-环辛四烯、双环辛烷-1,3,5-三烯、柠檬烯和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
醇类是指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二叔丁基对甲酚、桉油精、Α,4-二甲基苯甲醇和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
酮类是指3-辛酮。
醛类是指3-甲基丁醛、糠醛、苯甲醛和苯乙醛。
酸酯类是指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甲氧基乙酸,2-十三烷基酯。
杂环类及其他是指萘、3-苯基呋喃、2,6-二叔丁基-1,4-苯醌、薁、苯并噻唑、1,2,4A,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1,2,3,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1,2,3,4-四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苯基肼和苯甲醚。
图3B显示了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72小时,酮类物质相对含量迅速增加;培养至120小时,杂环类物质和烷类物质迅速增加;培养120小时后,杂环类相对相对含量减少,而烷类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还显示,亮白曲霉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性成分以其烷类和醇类物质为主,具体为十一烷、二叔丁基对甲酚和桉油精,其中桉油精是一种醇类物质。
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中:
烷类是指十一烷、2,3,5-三甲基癸烷、二十七烷、2,6,10-三甲基十二烷、十三烷、2,4,6-三甲基辛烷、十四烷、三十一烷、十七烷、1,3-二甲基苯、对二甲苯、甲氧基苯、1-甲氧基-4-甲基苯和十六烷。
烯类是指[S-(E,E)]-1-甲基-5-亚甲基-8-(1-甲基乙基)-1,6-环癸二烯、1,3-辛二烯、2-异丙基-5-甲基-9-亚甲基双环癸-1-烯、1-苯基戊烯、1,3,5,7-环辛四烯、苯乙烯、柠檬烯、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S)-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和3,7,7-三甲基双环[4.1.0]庚-2-烯。
醇类是指2,5-二叔丁基酚、二叔丁基对甲酚、桉油精、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和4-甲基-1-(1-甲基乙基)-3-环己烯-1-醇。
酮类是指4-异丙烯基环己酮。
醛类是指苯甲醛和2-苯基乙醛。
酸酯类是指2,4-二异酸甲苯酯和甲氧基乙酸,2-十四烷基酯。
杂环类及其他是指甘菊蓝、3-苯基呋喃、萘、3-苯基呋喃、苯并噻唑、3-甲基噌啉和3-苯基呋喃。
(4)橘灰青霉Pp的挥发物质分析
图4A显示了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培养至72小时,烯类、烷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还显示,橘灰青霉Pp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罗汉柏烯、1-乙基环戊烯、倍半水芹烯、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和(R)-1,5,5,9-四甲基螺十一-1,8-二烯。
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中:
烷类是指对二甲苯、十一烷、2,3,5-三甲基-癸烷、二十一烷、二十八烷、间二甲苯、十三烷、1-乙烯基-1-甲基-2-(1-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烷、1-(1,5-二甲基己基)-4-甲基苯、1-(1,5-二甲基-4-己基)-4-甲基苯、(R)-1-甲基-4-(1,2,2-三甲基环戊基)苯、亚乙基环戊烷、1-(1,5-二甲基-4-己烯)-4-甲基苯、1-甲氧基-4-甲基苯、4,7-二甲基十一烷、2-甲基-1-亚甲基-3-(1-甲基乙烯基)环戊烷、1-甲氧基-3-甲基苯、1-乙基-2,3,4,5,6-五甲基苯、1-亚甲基-2-甲基-3-异丙烯基环戊烷、1,3-二甲苯、十六烷、1,2-二甲苯、8-甲基十七烷、十四烷、二十七烷、1,4-二甲苯、1-(3-甲基丁基)-2,3,4,5-四甲基苯。
烯类是指苯乙烯、双环辛-1,3,5-三烯、柠檬烯、1,5-二甲基-1,5-环辛二烯、5-(1,5-二甲基-4-己烯)-2-甲基-1,3-环己二烯、(S)-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环己烯、(E)-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三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庚烷-2-烯、Α-雪松烯、(S)-6-乙烯基-6-甲基-1-(1-甲基乙基)-3-(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R)-2,4A,5,6,7,8-六氢-3,5,5,9-四甲基-1H-苯并环庚烯、3-(1,5-二甲基-4-己烯基)-6-亚甲基环己烯、烯类、1-甲基-4-(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罗汉柏烯、2,6,6,9-四甲基三环十一-9-烯、1-乙基环戊烯、顺式-(-)-2,4A,5,6,9A-六氢-3,5,5,9-四甲基(1H)苯并环庚烯、(+)-Α-柏木萜烯、倍半水芹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庚-2-烯、(-)-3,7,7-三甲基-11-亚甲基螺十一-2-烯、(R)-1,5,5,9-四甲基螺十一-1,8-二烯、1,2,3,4,5-五甲基-1,3-环戊二烯、1,3,5,7-环辛四烯、3,3,5,6,8,8-六甲基三环辛烷-5-烯、3,7,7-三甲基双环庚-2-烯、(+)-Α-柏木烯、1,8-二甲基-4-(1-甲基乙烯基)螺癸-7-烯、3,7,7-三甲基-11-亚甲基螺十一烷-2-烯、2,4A,5,6,7,8,9,9A-八氢-3,5,5-三甲基-9-亚甲基-1H-苯并环庚烯、1-甲基-4-(1-甲基乙基)-1,3-环己二烯、伊索德烯、3,3,5,6,8,8-六甲基三环辛-5-烯、1,5,5-三甲基-6-亚甲基环己烯、1S,2S,5R-1,4,4-三甲基三环十二-8(9)-烯、(Z,Z)-Α-法呢烯、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顺式-2,4A,5,6,9A-六氢-3,5,5,9--四甲基(1H)苯并环庚烯、3,7,7-三甲基-11-亚甲基螺十一-2-烯、3-(1,5-二甲基-4-乙烯基)-6-亚甲基环己烯、1-乙基-1-环戊烯、2-甲基-2-菠烯、6-乙烯基-6-甲基-1-(1-甲基乙基)-3-(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Γ-雪松烯、4-蒈烯、异丁子香烯、1,3,5,5-四甲基-1,3-环己二烯、顺式-Α-红没药烯。
醇类是指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2,4-二叔丁基苯酚、2-甲基异莰醇、3-(1-甲基乙基)苯酚、3-(1-甲乙基)苯酚。
酮类是指3-环庚烯-1-酮、1-(2-吡嗪基)丁酮。
醛类是指3-呋喃甲醛、呋喃甲醛、苯甲醛、苯乙醛、2,6-二甲基苯甲醛。
酸酯类是指甲苯-2,4-二异氰酸酯。
杂环类及其他是指1,3-二嗪、萘、2-乙烯基-苯并呋喃、2,6-二叔丁基-1,4-苯醌、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1,2,3,4,5,6,7,8-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薁、1A,2,3,5,6,7,7A,7B-八氢-1,1,7,7A-四甲基-1H-环丙基萘、2,3,4,7,8,8A-六氢-3,6,8,8-四甲基-1H-3A,7-亚甲基薁、1A,2,3,4,4A,5,6,7B-八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基薁、1A,2,3,5,6,7,7A,7B-八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基薁、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2-甲氧基-3-(1-甲基乙基)吡嗪、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1H-环丙基薁、十氢-1,5,5,8A-四甲基-1,2,4-亚甲基薁、甲氧基-3-(1-甲基丙基)吡嗪、2-甲氧基-3-(2-甲基丙基)吡嗪、1,2,3,3A,4,5,6,7-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薁、十氢-4A-甲基-1-亚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2-甲基丁醛肟、八氢-4-甲基-8-亚甲基-7-(1-甲基乙基)-1,4-亚甲基-1H-茚、2-异丙烯基-4A,8-二甲基-1,2,3,4,4A,5,6,8A-八氢萘、2-异丙烯基-4A,8-二甲基-1,2,3,4,4A,5,6,7-八氢萘、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1H-环丙烷薁、八氢-1,7A-二甲基-5-(1-甲基乙基)-1,2,4-亚甲基-1H-茚、1,2,3,4,5,6,7,8-八氢-1,4,9,9-四甲基-4,7-亚甲基薁。
图4B显示了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此后主要为烯类和杂环类物质。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还显示,橘灰青霉Pp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性成分包含:1-乙基环戊烯、α-柏木烯、罗汉柏烯、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2-甲基异莰醇和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
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中:
烷类是指十一烷、2-溴十四烷、2,3,6-三甲基癸烷、十二烷、1-(1,5-二甲基-4-己烯)-4-甲基苯、2,6,10-三甲基十二烷、1-乙烯基-1-甲基-2,4-二(1-甲基乙烯基)环己烷、1-甲氧基-3-甲基苯、1-甲氧基-3-甲基苯、1-碘十三烷、1-甲氧基-3-甲基苯、1-碘十八烷、三十一烷、十三烷、1-乙烯基-1-甲基-2-(1-甲基乙烯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烷、2,6,10-三甲基十五烷、十四烷、1-乙基-2,3,4,5,6-五甲基苯、十五烷、二十烷、8-(1-甲基亚乙基)双环辛烷。
烯类是指1,8-二甲基-4-(1-甲基乙烯基)螺癸烷-7-烯、(S)-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环己烯、(R)-2,4A,5,6,7,8-六氢-3,5,5,9-四甲基-1H-苯并环庚烯、3-(1,5-二甲基-4-己烯)-6-亚甲基环己烯、(E,E)-1,5-二甲基-8-(1-甲基亚乙基)-1,5-环癸二烯、(+)-Α-雪松烯、(Z)-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三烯、5-(1,5-二甲基-4-己烯)-2-甲基-1,3-环己二烯、Γ-榄香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庚-2-烯、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4-十一烯、1,8-二甲基-4-(1-甲基乙烯基)螺癸-7-烯、Α-柏木烯、(R)-1,5,5,9-四甲基螺十一烷-1,8-二烯、罗汉柏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庚-2-烯、1-乙基环戊烯、(R)-1,5,5,9-四甲基螺十一-1,8-二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庚-2-烯、2,6,6,9-四甲基三环十一-9-烯、(-)-3,7,7-三甲基-11-亚甲基螺十一-2-烯、1-甲基-4-(1-甲基乙基)-1,3-环己二烯、1,3-辛二烯、倍半水芹烯、Β-月桂烯、Γ-雪松烯、2,6,6,9-四甲基三环十一烷-9-烯、1,2,3,4,5-五甲基环戊二烯、10S,11S-雪松-3(12),4-二烯、3-(1,5-二甲基-4-己烯基)-6-亚甲基环己烯、蛇麻烯、双环[4.2.0]辛-1,3,5-三烯、苯乙烯、2,4A,5,6,7,8,9,9A-八氢-3,5,5-三甲基-9-亚甲基-1H-苯并环庚烯、香橙烯、伊索德烯、1-苯基戊烯、2,6-二甲基-2,4,6-辛三烯、4-乙烯基-4-甲基-3-(1-甲基乙烯基)-1-(1-甲基乙基)环己烯、2-甲基-2-菠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庚-2-烯、(Z,Z)-Α-法呢烯、-2,4A,5,6,7,8-六氢-3,5,5,9--四甲基-1H-苯并环庚烯、6-乙烯基-6-甲基-1-(1-甲基乙基)-3-(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1,5,9,9-四甲基-(异石竹烯-I1)三环十一-5-烯。
醇类是指2,4-二叔丁基苯酚、2-甲基异莰醇、3,4-二甲基苄基醇、Α-顺-红没药醇、3,4-二甲基苯甲醇、3-(1-甲基乙基)苯酚。
酮类是指苯乙酮。
醛类是指苯甲醛、苯乙醛、3-甲基丁醛、癸醛、醛类。
酸酯类是指甲苯-2,4-二异氰酸酯、甲酸辛基酯。
杂环类及其他是指3-苯基呋喃、苯并噻唑、薁、十氢-4A-甲基-1-亚甲基-7-(1-甲基亚乙基)萘、1,1,7-三甲基-4-亚甲基-1H-环丙基薁、2,3,4,7,8,8A-六氢-3,6,8,8-四甲基-1H-3A,7-亚甲基薁、萘、甲氧基苯基肟、3-甲基噌啉、八氢-4-甲基-8-亚甲基-7-(1-甲基乙基)-1,4-亚甲基-1H-茚、1,2,3,4,5,6,7,8-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薁、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2,4,5,6,7,8-六氢-1,4,9,9-四甲基-3H-3A,7-亚甲基薁、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1H-环丙基薁、2-异丙烯基-4A,8-二甲基-1,2,3,4,4A,5,6,8A-八氢萘、1,2,3,3A,4,5,6,7-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薁、2-甲氧基-3-(2-甲基丙基)-吡嗪、十氢-4A-甲基-1-亚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萘、2-甲氧基-3-(1-甲基乙基)吡嗪、5,6,7,8-四氢-2-萘胺、5,6,7,8-四氢-3-甲基异喹啉、1,3,4,5,6,7-六氢-2,5,5-三甲基-2H-2,4A-桥亚乙基萘、2-甲氧基-3-(1-甲基丙基)吡嗪、2-甲氧基-3-(2-甲基丙基)吡嗪。
(5)产黄青霉M31的挥发物质分析
图5A显示了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得出产黄青霉M31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邻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1,3-辛二烯、苯乙烯、双环辛-1,3,5-三烯、3-环庚烯-1-酮。
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中:
烷类是指1,3-二甲基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1,3-二甲基苯、1-甲基-4-(1-甲基乙基)苯、乙苯、1,2-二氯苯、1,3-二甲苯、1,4-二氯苯、1,3-二氯苯、甲氧基苯、三十二烷、2,3-二甲基十一烷、十一烷、十四烷、二十八烷和十三烷基七氟。
烯类是指苯乙烯、双环[4.2.0]辛-1,3,5-三烯、3-庚炔、1,3-辛二烯和2-甲基-2,3-己二烯。
醇类是指2,5-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环辛-2,4-二烯-1-醇、2,4-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和2-十二醇。
酮类是指3-环庚烯-1-酮。
醛类是指糠醛、3-呋喃甲醛、苯甲醛、苯乙醛、2-苯基丙烯醛、3,5-二甲基苯甲醛、2-乙烯基-2-丁烯醛。
酸酯类是指草酸和异己新戊酯。
杂环类及其他是指1,4-二甲基吡唑、苯并噻唑、2-甲基呋喃、吡嗪、1,3-二嗪、薁、苯基肼、戊基呋喃和萘。
图5B显示了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培养至24小时,主要为醛类物质;培养至72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迅速下降,而烯类和烷类物质相对含量显著增加,此后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烷类和烯类物质。培养至264小时,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占挥发性物质的80%以上,而此时烷类物质相对含量很低。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显示,产黄青霉M31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性物质包含:邻二甲苯、对二甲苯、1,3-二甲苯和1,3-辛二烯。
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中:
烷类是中十七烷、乙苯、邻二甲苯、1,3-二甲基苯、对二甲苯、1,3-二甲氧基苯、1,3-二氯苯、1,3-二甲苯、1,4-二氯苯、2,6,10-三甲基十二烷和三十一烷。
烯类是指苯乙烯、5-(1-甲基亚乙基)-1,3-环戊二烯、1-甲基-4-(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1,3-辛二烯、5-(1-甲基亚乙基)-1,3-环戊二烯和环辛烯、双环辛-1,3,5-三烯。
醇类是指2,4-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2-萘醇、3,5-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和1-(4-甲基苯基)-1-乙醇。
酮类是指苯乙酮、双环[3.2.1]辛烷-3-酮和3-环庚烯-1-酮。
醛类是指苯甲醛、苯乙醛和2-苯基丙烯醛。
酸酯类是指酞酸丁酰异己酯。
杂环类及其他是指3-甲基腈、萘、2-乙烯基苯并呋喃、苯并噻唑、2-戊基呋喃、1-亚甲基-1H-茚、薁和1-亚甲基-1H-茚。
(6)尖孢镰刀菌Pr的挥发物质分析
图6A显示了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尖孢镰刀菌Pr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柠檬烯、贝壳杉烯、乙酸己酯和1,3-二甲基苯。
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中:
烷类是指1,2-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十六烷、十一烷、十二烷、十四烷、1-碘十三烷、十三烷基七氟、2,6,10-三甲基十二烷、1,3,5-三氯-2-甲氧基苯、1-(1,5-二甲基-4-己烯)-4-甲基苯、(R)-1-甲基-4-(1,2,2-三甲基环戊基)苯、1,3-二甲基苯、邻二甲苯、十七烷、8-甲基十七烷、1,3,5-三氯-2-甲氧基苯、三甲基(2-甲基-1-亚丙烯基)环丙烷、三十一烷、6-异亚丙基-1-甲基双环己烷、乙苯、1,3-二甲基苯、1-碘十二烷、二十烷、1,2,4-三氯-3-甲氧基苯、二十七烷、十三烷、二十八烷、二十一烷、10-甲基十九烷、5-丙基十三烷、2-甲基-1-亚甲基-3-(1-甲基乙烯基)环戊烷。
烯类是指苯乙烯、环辛四烯、柠檬烯、1-甲基环己烯、5-十一烯、(+)-Α-柏木萜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庚-2-烯、(R)-1,5,5,9-四甲基螺十一-1,8-二烯、倍半水芹烯、(E)-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三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庚-2-烯、(R)-2,4A,5,6,7,8-六氢-3,5,5,9-四甲基-1H-苯并环庚烯、2,6-二甲基-2,4,6-辛三烯、3-(1,5-二甲基-4-己烯基)-6-亚甲基环己烯、Α-柏木烯、15-贝壳杉烯、16-贝壳杉烯、双环辛-1,3,5-三烯、右旋柠檬烯、Β-愈创木烯、罗汉柏烯-(I2)、1,8-二甲基-4-(1-甲基乙烯基)螺癸-7-烯、(-)-3,7,7-三甲基-11-亚甲基螺十一-2-烯、Γ-雪松烯、1,3,5,5-四甲基-1,3-环己二烯、贝壳杉烯、2,6,6,9-四甲基三环[5.4.0.0(2,8)]十一-9-烯、(E,Z)-2,6-二甲基-2,4,6-辛三烯、3-甲基-6-(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3,7,7-三甲基双环庚-2-烯、1.5-二甲基-1,5-环辛二烯、5-甲基-3-(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罗汉柏烯、1,5,5,6-四甲基-1,3-环己二烯、(R)-1,5,5,9-四甲基螺十一烷-1,8-二烯、1,8-二甲基-4-(1-甲基乙烯基)螺[4,5]癸-7-烯、反式-(-)-5-甲基-3-(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倍半水芹烯。
醇类是指苯乙醇、2,6-二叔丁基对甲酚、2,4-二叔丁基苯酚、二叔丁基对甲酚。
酮类是指苯乙酮、2-壬酮。
醛类是指糠醛、苯甲醛、苯乙醛。
酸酯类是指2-氨基-4-甲基苯甲酸、乙酸乙酯、3-甲基-2-丁烯酸乙酯、2-丁烯酸-2-甲基乙酯、乙酸己酯、2-己烯酸乙酯、乙酸庚酯、苯乙酸甲酯、醋酸辛酯、苯乙酸乙酯。
杂环类及其他是指萘、3-苯基呋喃、苯并噻唑、2,2,4-三甲基-1,2-二氢喹啉、2,6-二叔丁基苯醌、2,3,4,7,8,8A-六氢-3,6,8,8-四甲基-1H-3A,7-亚甲基薁、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2-甲基呋喃、3-甲基呋喃、1-十八烷磺酰氯化物、1,2-苯并异噻唑、1,2,4A,5,8,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1,2,3,4,5,6,7,8-八氢-1,4,9,9-四甲基-4,7-亚甲基薁、1,2,3,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3-乙烯基十二氢-3,4A,7,7,10A-五甲基-1H-萘并吡喃、吡嗪、1,3-二嗪、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N-(2-氰乙基)-吡咯、2,6-二甲基苯甲醚、十氢-4,8,8-三甲基-9-亚甲基-1,4-亚甲基薁、2,4,4-三甲基-3,4-二氢喹啉、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1H-环丙基薁、3-乙烯基十二烷-3,4A,7,7,10A-五甲基-1H-萘并吡喃。
图6B显示了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培养至24小时,醛类和烷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培养至72小时,烯类和酸酯类物质显著增加,此后挥发性物质主要是烯类物质。尖孢镰刀菌Pr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成分包含:柠檬烯、贝壳杉烯、1,8-二甲基-4-(1-甲基乙烯基)螺癸-7-烯、三十一烷、十四烷和1,3,5-三氯-2-甲氧基苯。
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中:
烷类是指十一烷、十二烷、十九烷、二十六烷、1-碘十三烷、10-甲基十九烷、三十一烷、十七烷、十六烷、二十八烷、戊烷基环丙烷、4,6-二甲基十一烷、1-(1,5-二甲基-4-己烯基)-4-甲基苯、1,3,5-三氯-2-甲氧基苯、2,6,10,15-四甲基十七烷、1-氯二十七烷、6-异亚丙基-1-甲基双环己烷、三甲基(2-甲基-1-亚丙烯基)环丙烷、1,3-二甲基苯、乙苯、邻二甲苯、2,3,5-三甲基癸烷、1,3,5-三氯-2-甲氧基苯、2,6,11-三甲基十二烷、十四烷、1-碘十三烷、2-溴十二烷、2,3-二甲基十一烷、四十四烷、对二甲苯、1-碘-2-甲基十一烷、2,6,10-三甲基十五烷、二十一烷、2,3,7-三甲基癸烷、2-溴代十二烷、1-氯十八烷、三十四烷、二十烷、二十五烷、2,6,10-三甲基十二烷、1-碘十八烷、四十三烷。
烯类:是指柠檬烯、1-甲基环己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3.1.1]庚-2-烯、(R)-1,5,5,9-四甲基螺十一-1,8-二烯、(Z)-7,11-二甲基-3-亚甲基-1,6,10-十二三烯、(R)-2,4A,5,6,7,8-六氢-3,5,5,9-四甲基-1H-苯并环庚烯、5-(1,5-二甲基-4-己烯基)-2-甲基-1,3-环己二烯、(S)-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16-贝壳杉烯、2,6,6,9-四甲基三环十一-9-烯、1,8-二甲基-4-(1-甲基乙烯基)螺癸-7-烯、罗汉柏烯、(-)-3,7,7-三甲基-11-亚甲基螺[5.5]十一-2-烯、1,5,5,6-四甲基-1,3-环己二烯、2,6,6,9-四甲基三环十一-9-烯、1-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反式-(-)-5-甲基-3-(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倍半水芹烯、2-异丙基-5-甲基-9-亚甲基双环癸-1-烯、Α-柏木烯、5-甲基-3-(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2-异丙基-5-甲基-9-亚甲基双环癸-1-烯、2,6-二甲基-6-(4-甲基-3-戊烯基)双环庚-2-烯、1,3,5,5-四甲基-1,3-环己二烯、罗勒烯、贝壳杉烯、苯乙烯、双环辛-1,3,5-三烯、(+)-4-长松针烯、(+)-表-倍半水芹烯、香橙烯、[S-(E,Z,E,E)]-3,7,11-三甲基-14-(1-甲基乙基)-1,3,6,10-环十四四烯、莰烯。
醇类:2,6-二叔丁基对甲酚、2,4-二叔丁基苯酚、2-萘酚、3,5-二甲基苯甲醇、2,4,6-三甲基苯酚、二叔丁基对甲酚、3-(1-甲基乙基)苯酚、2-乙基-4-甲基苯酚、二叔丁基对甲酚。
酮类是指苯乙酮、2-壬酮。
醛类是指苯甲醛、苯乙醛。
酸酯类是指乙酸己酯、反式-2-己烯酸乙酯、乙酸庚酯、苯乙酸甲酯、苯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氯烷酸癸酯。
杂环类及其他是指萘、3-苯基呋喃、苯并噻唑、1,8-二甲基萘、2,6-二甲基萘、3-甲基-5-苯基-1H-吡唑、2,6-二叔丁基苯醌、2,4,6-三氯苯甲醚、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1H-环丙基薁、2,3,4,7,8,8A-六氢-3,6,8,8-四甲基-1H-3A,7-亚甲基薁、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1,2,3,3A,4,5,6,7-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薁、3-乙烯基十二氢-3,4A,7,7,10A-五甲基-1H-萘并吡喃、1,6-二甲基萘、2,3,4,7,8,8A-六氢-3,6,6,8-四甲基-1H-3A,7-亚甲基薁、1A,2,3,5,6,7,7A,7B-八氢-1,1,7,7A-四甲基-1H-环丙基萘、2,6-二甲基苯甲醚、薁、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2,4-二甲基苯甲醚、十氢-4,8,8-三甲基-9-亚甲基-1,4-亚甲基薁、3-乙烯基十二烷-3,4A,7,7,10A-五甲基-1H-萘并吡喃、1,3-二甲基萘、十氢-4A-甲基-1-亚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萘。
(7)有毒镰刀菌的挥发物质分析
图7A显示了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72小时,挥发性物质主要是醛类和醇类物;培养至120小时,烷类、烯类、酸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多;培养至168小时,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216小时,主要挥发性物质是烷类、烯类和杂环类物质,此后主要是酮类和醛类物质。有毒镰刀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1a,2,3,4,4a,5,6,7b-八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基薁、2,4-二氯-5-氟苯乙酮、3-氯-4-甲氧基苯甲醛、3,4-二甲氧基苯甲醛、苄腈和萘。
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中:
烷类是指1,3-二甲苯、邻二甲苯、环辛烷、对二甲苯、1,3-二甲甲苯、双环庚烷、戊烷环丙烷、十一烷、10-甲基十九烷、1-氯十六烷、四十三烷、三环庚烷、五甲基苯乙基、二十一烷、三十六烷、十六烷、四十四烷、乙苯、1-甲基-4-(1-甲基乙基)苯、乙基五甲基苯、八氢-7-甲基-3-亚甲基-4-(1-甲基乙基)-1H-环戊二烯并环丙基苯、2,6,10-三甲基十五烷、二十七烷、1-氯二十七烷、2-亚甲基-4,8,8-三甲基-4-乙烯基双环壬烷、1,3-二氯-2-甲氧基苯、3-异丙氧基-1,1,1,7,7,7-六甲基-3,5,5-三(三甲基甲硅烷氧基)四硅氧烷、十九烷、1,54-二溴五十四烷、1-氯-2-甲氧基苯。
烯类是指双环辛-1,3,5-三烯、3,7-二甲基-1,3,6-辛三烯、3-乙烯基环戊烯、3-蒈烯、Γ-雪松烯、罗汉柏烯-(I2)、卡迪纳-1(10),6,8-三烯、石竹烯、Α-石竹烯、1,3-环庚二烯、(E,Z)-2,6-二甲基-2,4,6-辛三烯、罗汉柏烯-I3、Δ-芹子烯、1S,2S,5R-1,4,4-三甲基三环十二-8(9)-烯、雪松-2,4-二烯、(S)-6-乙烯基-6-甲基-1-(1-甲基乙基)-3-(1-甲基亚乙基)环己烯、顺式-Α-红没药烯、(S)-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2-异丙基-5-甲基-9-亚甲基双环癸-1-烯、Α-白菖考烯、苯乙烯、(R)-1-甲基-5-(1-甲基乙烯基)环己烯、(E)-3,7-二甲基-1,3,6-辛三烯、伊索德烯、脱氢香橙烯、1,3-环庚二烯、顺式-(-)-2,4A,5,6,9A-六氢-3,5,5,9-四甲基(1H)苯并环庚烯。
醇类是指2,3-二氢-1H-茚-5-醇、二叔丁基对甲酚、2,4-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1-庚醇、二叔丁基对甲酚、1-辛醇、顺-Α-红没药醇、1-金刚烷醇。
酮类是指苯乙酮、1-(4-甲基苯基)乙酮、2,6-二(1,1-二甲基乙基)-2,5-环己二烯-1,4-二酮、1-(3-甲基苯基)乙酮、3,3,4,5,7-五甲基-1-茚酮、2,4-二氯-5-氟苯乙酮、1-(5-甲基-2-呋喃基)-1-丙酮、N-[4-溴-N-丁基]-2-哌啶酮。
醛类是指糠醛、苯甲醛、苯乙醛、壬醛、3-甲基丁醛、辛醛、3-氯-4-甲氧基苯甲醛、Β-甲基苯丙醛、3,4-二甲氧基苯甲醛、3,4-二甲基苯甲醛。
酸酯类是指甲氧基乙酸,十三烷基、甲酸苄酯、丁酸,3-甲基,甲基酯、2-丙烯酸,3-苯基,甲基酯、苯甲酸甲基酯、苯乙酸甲酯、亚硫酸,2-丙基十三烷基酯、甲酸,庚酯、亚硫酸,十二烷基-2-丙基酯、溴乙酸庚酯。
杂环类及其他是指1,4-二甲基吡唑、薁、苯并噻唑、萘、1A,2,3,4,4A,5,6,7B-八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基薁、1,2,3,4-四氢-1,6,8-三甲基萘、1A,2,3,5,6,7,7A,7B-八氢-1,1,7,7A-四甲基-1H-环丙基萘、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1H-环丙基薁、1-亚甲基-1H-茚、1,2,3,4,4A,5,6,8A-八氢-4A,8-二甲基-2-(1-甲基乙烯基)萘、八氢-4-甲基-8-亚甲基-7-(1-甲基乙基)-1,4-亚甲基-1H-茚、1,2,3,4-四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1,2,4A,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萘、1A,2,3,3A,4,5,6,7B-八氢-1,1,3A,7-四甲基-1H-环丙基萘、1,2,3,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1,3,4,5,6,7-六氢-2,5,5-三甲基-2H-2,4A-亚乙基萘、十氢-4,8,8-三甲基-9-亚甲基-1,4-亚甲基薁、1-十八烷磺酰氯、苄腈、2,3-二氢-1,1,5,6-四甲基-1H-茚、1A,2,3,4,4A,5,6,7B-八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基薁、1,2,3,6,7,7A-六氢-2,2,4,7A-四甲基-1,3A-亚乙基-3AH-茚。
图7B显示了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培养至24小时,挥发性物质中,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72小时,烷类、酸酯类和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显著增加;培养至120小时~216小时,挥发性物质中主要成分为烯类、酸酯类和杂环类及其他物质。培养264小时后,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酮类和醛类物质。有毒镰刀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3-氯-4-甲氧基苯甲醛、3,4-二甲氧基苯甲醛、2,4-二氯-5-氟代苯乙酮、甲氧基乙酸和1a,2,3,4,4a,5,6,7b-八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基薁。
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中:
烷类是指十二烷、10-甲基十九烷、十六烷、十九烷、环庚烷、三环庚烷、戊烷环丙烷、1-氯十八烷、1-(1,1-二甲基乙基)-3-乙基-5-甲基苯、二十七烷、十四烷、对二甲苯、1,3,5-三(1-甲基乙基)苯、2-亚甲基-5-(1-甲基乙烯基)-8-甲基双环癸烷、三十六烷、1-甲基-4-(1-甲基乙基)苯、八氢-7-甲基-3-亚甲基-4-(1-甲基乙基)-1H-环戊二烯并环丙基、苯、四十三烷、1,3-二甲苯、1-氯-4-甲氧基苯、1,3-二氯-2-甲氧基苯、3,3,7,7-四甲基-5-(2-甲基-1-丙烯基)三环庚烷、二十一烷、三环庚烷、1-氯-2-甲氧基苯、3,5,24-三甲基四十烷、邻二甲苯、戊基环丙烷、乙基五甲基苯、四十四烷。
烯类是指苯乙烯、3-乙烯基环戊烯、3-蒈烯、罗汉柏烯-(I2)、Α-石竹烯、3,7-二甲基-1,3,6-辛三烯、(E,E)-1,3,5-庚三烯、(E,Z)-2,6-二甲基-2,4,6-辛三烯、脱氢香橙烯、石竹烯、A-石竹烯、环异长叶烯、[S-(E,E)]-1-甲基-5-亚甲基-8-(1-甲基乙基)-1,6-环癸二烯、顺式-Α-红没药烯、(S)-1-甲基-4-(5-甲基-1-亚甲基-4-己烯基)环己烯、1,5-二甲基-1,5-环辛二烯、(E)-3,7-二甲基-1,3,6-辛三烯、1,5,5-三甲基-6-亚甲基环己烯、伊索德烯、Γ-新丁香三环烯、3,7,7-三甲基-11-亚甲基螺十一-2-烯、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十一-4-烯、(-)-马兜铃烯、香橙烯、顺-(-)-2,4A,5,6,9A-六氢-3,5,5,9-四甲基(1H)苯并环庚烯、1R,3Z,9S-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十一-3-烯。
醇类是指4-(2-丙烯基)苯酚、2,4-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1-萘酚、2,5-二(1,1-二甲基乙基)苯酚、1-庚醇、顺-Α-红没药醇、2-(1-甲基丙基)苯酚。
酮类是指苯乙酮、1-(4-甲基苯基)乙酮、2,6-二(1,1-二甲基乙基)2,5-环己二烯-1,4-二酮、2,4-二氯-5-氟苯乙酮、1-(5-甲基-2-呋喃基)-1-丙酮、2,4-二氯-5-氟代苯乙酮。
醛类是指苯甲醛、苯乙醛、2-甲基苯甲醛、4-甲基苯甲醛、壬醛、2,4-二甲基苯甲醛、
3-氯-4-甲氧基苯甲醛、Β-甲基苯丙醛、3-氯-4-甲氧基苯甲醛、3,4-二甲氧基苯甲醛、
4-甲氧基苯甲醛、3,4-二甲基苯甲醛。
酸酯类是指[(2,4,6-三乙基苯甲酰基)硫代]乙酸、溴乙酸庚酯、2-丙烯酸,3-苯基,甲基酯、丁酸,3-甲基,甲基酯、苯甲酸甲基酯、亚硫酸,十二烷基-2-丙基酯、甲酸,庚酯、[(2,4,6-三乙基苯甲酰基)硫代]乙酸、氯烷酸甲酯、甲氧基乙酸,2-十三烷基酯、亚硫酸,十五烷基-2-丙基酯。
杂环类及其他是指萘、3-苯基呋喃、苯并噻唑、1-甲基萘、1,5-二甲基萘、苄腈、1A,2,3,4,4A,5,6,7B-八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基薁、1,2,3,4,5,6,7,8-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薁、1,2,3,4-四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1A,2,3,5,6,7,7A,7B-八氢-1,1,7,7A-四甲基-1H-环丙基萘、八氢-4-甲基-8-亚甲基-7-(1-甲基乙基)-1,4-亚甲基-1H-茚、1,2,3,5,6,7,8,8A-八氢-1,4-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薁、十氢-1,1,7-三甲基-4-亚甲基-1H-环丙基薁、1,2,3,5,6,7,8,8A-八氢-1,8A-二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1,2,4A,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1,2,3,5,6,8A-六氢-4,7-二甲基-1-(1-甲基乙基)萘、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1,3,4,5,6,7-六氢-2,5,5-三甲基-2H-2,4A-亚乙基萘、1,2,3,4,4A,5,6,8A-八氢-4A,8-二甲基-2-(1-甲基乙烯基)萘、1,2,3,4,4A,5,6,8A-八氢-7-甲基-4-亚甲基-1-(1-甲基乙基)萘、2,3,3A,4-四氢-3,3A,6-三甲基-1-(1-甲基乙基)-1H-茚、八氢-1,7A-二甲基-5-(1-甲基乙基)-1,2,4-亚甲基-1H-茚、2-甲氧基-3-(2-甲基-1-丙烯基-1)茚满、2,3-二甲基萘。
GC-MS检测结果显示如下:灰绿曲霉的醛类物质由高到低,烯类物质先减少后增加,烷类物质先增加后减少;亮白曲霉醛类物质由高到低,烯类物质先增加后减少,醇类物质相对含量逐渐增加;橘灰青霉前期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中后期主要为烯类和杂环类物质;产黄青霉前期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中后期主要为烷类和烯类物质;尖孢镰刀菌前期主要为醛类和烷类物质,中期主要为烯类和酸酯类物质,后期主要是烯类物质;有毒镰刀菌前期主要为醛类物质,中期酸酯类物质显著增加,后期主要为烯类、酸酯类和杂环类及其他物质。同种菌属间不同生长代谢阶段挥发性物质种类与相对含量差异显著,而不同菌属间的特征挥发性物质差异更加显著,表明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种类逐渐增加,相应增加其特异性。
本发明中的6种稻谷优势真菌在不同的顶空固相微萃取头被检测出的挥发性成分显现出良好的特异性,将其对比研究参考,更能准确鉴定出对应菌属及其生长状态,为霉菌污染的粮食提供快速响应和品质防控的方案奠定基础。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霉菌培养3-20天;
(2)培养期间,每隔1-3天,取样检测霉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
(3)通过挥发性物质种类的变化和/或特殊挥发性物质来鉴别霉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霉菌置于锥形瓶中进行培养,瓶口采用微生物培养无菌透气封口膜和锡箔纸进行封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取样和检测:将固相微萃取头穿过锡箔纸和微生物培养无菌透气封口膜插入到锥形瓶中,顶空萃取后,将固相微萃取头插入到GC-MS进样口中,检测挥发性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微萃取头为50/30μm-PDMS/DVB/CAR和65μm-PDMS/DV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结果若同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则待检测霉菌为灰绿曲霉:
(1)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时间72小时,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在培养期间,烷类物质相对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培养至216小时相对含量最高;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1,3-二氯苯、1,4-二氯苯、双环辛-1,3,5-三烯吡嗪和1,3-二嗪;
(2)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多;培养至72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培养至120小时,烷类物质和醇类物质增加,而醛类物质减少至0,此后挥发性物质主要是烷类物质;培养至360小时烯类物质相对含量迅速增加;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1,3-二氯苯和1,4-二氯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结果同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则待检测霉菌为亮白曲霉:
(1)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72小时,酮类相对含量为0,而烷类和烯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培养至120小时,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此后烯类物质减少,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十一烷、乙基苯、苯乙烯、柠檬烯和桉油精;
(2)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72小时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培养至120小时,杂环类物质和烷类物质迅速增加;培养120小时后,杂环类相对含量减少,而烷类和醇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成分包含:十一烷、二叔丁基对甲酚和桉油精。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结果同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则待检测霉菌为橘灰青霉:
(1)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72小时,烯类、烷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罗汉柏烯、1-乙基环戊烯、倍半水芹烯、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和(R)-1,5,5,9-四甲基螺十一-1,8-二烯;
(2)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此后主要为烯类和杂环类物质;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挥发性物质包含:1-乙基环戊烯、α-柏木烯、罗汉柏烯、八氢-3,8,8-三甲基-6-亚甲基-1H-3a,7-亚甲基薁、2-甲基异莰醇和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结果同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则待检测霉菌为产黄青霉:
(1)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过程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邻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1,3-辛二烯、苯乙烯、双环辛-1,3,5-三烯、3-环庚烯-1-酮;
(2)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醛类物质;培养至72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下降,而烯类和烷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此后挥发性物质主要为烷类物质和烯类物质;培养至264小时,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占挥发性气体成分的80%以上;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邻二甲苯、对二甲苯、1,3-二甲苯和1,3-辛二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结果同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则待检测霉菌为尖孢镰刀菌:
(1)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柠檬烯、贝壳杉烯、乙酸己酯和1,3 -二甲基苯;
(2)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醛类和烷类物质相对含量较高;培养至72小时,烯类和酸酯类物质显著增加,此后挥发性物质主要是烯类物质;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柠檬烯、贝壳杉烯、1,8-二甲基-4-(1-甲基乙烯基)螺癸-7-烯、三十一烷、十四烷和1,3,5-三氯-2-甲氧基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结果同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则待检测霉菌为有毒镰刀菌:
(1)50/30μm-PDMS/DVB/CAR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72小时,挥发性物质主要是醛类和醇类物质;培养至120小时,烷类、烯类和酸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多;培养至168小时,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216小时,主要挥发性物质是烷类、烯类和杂环类物质,此后主要是酮类和醛类物质;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1a,2,3,4,4a,5,6,7b-八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基薁、2,4-二氯-5-氟苯乙酮、3-氯-4-甲氧基苯甲醛、3,4-二甲氧基苯甲醛、苄腈和萘;
(2)65μm-PDMS/DVB固相微萃取头取样后的检测结果如下:培养至24小时,挥发性物质中,醛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培养至72小时,烷类、酸酯类和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增加;培养至120小时~216小时,挥发性物质中主要成分为烯类、酸酯类和杂环类及其他物质,烷类物质相对含量逐渐下降;培养264小时后主要成分为酮类和醛类物质;且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殊性挥发物质包含: 3-氯-4-甲氧基苯甲醛、3,4-二甲氧基苯甲醛、2,4-二氯-5-氟代苯乙酮、甲氧基乙酸和1a,2,3,4,4a,5,6,7b-八氢-1,1,4,7-四甲基-1H-环丙基薁。
CN201910957500.7A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 Active CN1106322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7500.7A CN110632207B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7500.7A CN110632207B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2207A true CN110632207A (zh) 2019-12-31
CN110632207B CN110632207B (zh) 2022-04-29

Family

ID=68976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7500.7A Active CN110632207B (zh) 2019-10-10 2019-10-10 一种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220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5808A (zh) * 2020-07-21 2020-10-02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白芨霉变检测方法
CN117214333A (zh) * 2023-09-18 2023-12-1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种金刚烷类化合物分析测定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04186A1 (en) * 2004-06-24 2011-05-05 Nicholas Valiante Small molecule immunopotentiators and assays for their detection
US20150233895A1 (en) * 2012-09-07 2015-08-20 Th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s, In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vasive aspergillosis
CN105122058A (zh) * 2013-02-20 2015-12-02 亚历法克斯控股有限公司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识别生物样品中细菌种类的方法
CN106996965A (zh) * 2017-05-02 2017-08-01 华中农业大学 稻米霉菌在线监测系统、建立方法及应用
CN207067075U (zh) * 2017-05-02 2018-03-02 华中农业大学 稻米霉菌在线监测系统
CN109374801A (zh) * 2018-09-06 2019-02-22 北京工商大学 基于身份标识性特征风味组分的马苏里拉奶酪级别判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104186A1 (en) * 2004-06-24 2011-05-05 Nicholas Valiante Small molecule immunopotentiators and assays for their detection
US20150233895A1 (en) * 2012-09-07 2015-08-20 Th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s, In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vasive aspergillosis
CN105122058A (zh) * 2013-02-20 2015-12-02 亚历法克斯控股有限公司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识别生物样品中细菌种类的方法
CN106996965A (zh) * 2017-05-02 2017-08-01 华中农业大学 稻米霉菌在线监测系统、建立方法及应用
CN207067075U (zh) * 2017-05-02 2018-03-02 华中农业大学 稻米霉菌在线监测系统
CN109374801A (zh) * 2018-09-06 2019-02-22 北京工商大学 基于身份标识性特征风味组分的马苏里拉奶酪级别判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LAUDIAWAGNER ET AL.: "Micro-organisms growing on rapeseed during storage affect the profile of volatile compounds",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
FIEN VAN LANCKER ET AL.: "Use of headspace SPME-GC-MS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volatiles produced by indoor molds grown on different substrat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周超: "稻谷挥发性成分和含水量测定新方法初步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农业科技辑》 *
戴黄益等: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别产紫杉醇的内生菌J11和诱变菌株J11-8", 《惠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沈飞等: "谷物霉菌挥发性物质的电子鼻与GC-MS检测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5808A (zh) * 2020-07-21 2020-10-02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白芨霉变检测方法
CN111735808B (zh) * 2020-07-21 2022-09-23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白芨霉变检测方法
CN117214333A (zh) * 2023-09-18 2023-12-1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种金刚烷类化合物分析测定方法
CN117214333B (zh) * 2023-09-18 2024-04-09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一种金刚烷类化合物分析测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2207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32207B (zh) 一种基于挥发性气体成分及其演变趋势鉴别霉菌的方法
Fischer et al. Species-specific production of microbi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MVOC) by airborne fungi from a compost facility
Kaminśki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predominant volatile compounds produced by Aspergillus flavus
Richardson et al.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volatile and non‐volatile acidic fermentation products of anaerobes by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Augusto et al. Applications of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to chemical analysis of live biological samples
Li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Bruker Biotyper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system for identification of Aspergillus species directly from growth on solid agar media
Larsen Volatile flavour production by Penicillium caseifulvum
Bullard et al. Volatile components of fermented egg, an animal attractant and repellent
CN104480029A (zh) 一种低产硫化氢和氨基甲酸乙酯的葡萄酒酵母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Araújo et al. Biotechnological process for obtaining new fermented products from cashew apple fruit by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s
CN106996965B (zh) 稻米霉菌在线监测系统、建立方法及应用
Bailly et al. Citrinin production and stability in cheese
Aurand et al. Volatile components in the vapors of natural and distilled vinegars
Prak et al. Fungal strains isolated from cork stoppers and the formation of 2, 4, 6-trichloroanisole involved in the cork taint of wine
Neri et al. Interplay of appl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with Neofabraea vagabunda and other post‐harvest pathogens
Ji 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volatile components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in beers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CN105004807B (zh) 液相色谱法测定7种苯多酸及其衍生物特定迁移量的方法
CN111972645B (zh) 一种生产泡菜的方法
CN105379748A (zh) 一种抑菌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
Flath et al. High resolution vapor analysis for fruit variety and fruit product comparisons
CN207067075U (zh) 稻米霉菌在线监测系统
CN112198256B (zh) 一种快速检测板栗气味的方法及其应用
Liu et al. Effect of scenting on aroma of different types of dark tea.
Zhang et al. Fusarium oxysporum infection-induced formation of agarwood (FOIFA): A rapid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inducing the production of high quality agarwood
Norrman Produc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by the yeast fungus Dipodascus aggreg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