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31282A - 水冷机 - Google Patents

水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31282A
CN110631282A CN201911033473.0A CN201911033473A CN110631282A CN 110631282 A CN110631282 A CN 110631282A CN 201911033473 A CN201911033473 A CN 201911033473A CN 110631282 A CN110631282 A CN 1106312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box body
water receiving
machin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34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永志
张博
杨建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10334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312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312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312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 F25B1/00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non-reversible cycle of the single unit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冷机。水冷机包括:机体;箱体,箱体与机体连接并位于机体的底部,箱体具有用于容纳待冷却液体的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回收口;接水结构,接水结构与机体或箱体连接并位于箱体的上方,接水结构具有用于回收凝结在机体内的冷凝水的接水表面和用于与回收口连通的集水孔,接水表面的底部设有集水孔,以当机体内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至接水表面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集水孔和回收口流入位于容纳腔内。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机的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水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冷机。
背景技术
机床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利用冷却液对机床的关键部位进行降温,避免机床造成损坏。
水冷机可以使冷却液在机床内部循环并对冷却液的温度进行调整,以保证冷却液对机床降温的效果。在水冷机的运行过程中,水冷机的机体内会凝结大量的冷凝水,如果冷凝水长期滞留在机体内,容易造成机体内的管路被腐蚀,进而导致水冷机的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机的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冷机,包括:机体;箱体,箱体与机体连接并位于机体的底部,箱体具有用于容纳待冷却液体的容纳腔和与容纳腔连通的回收口;接水结构,接水结构与机体或箱体连接并位于箱体的上方,接水结构具有用于回收凝结在机体内的冷凝水的接水表面和用于与回收口连通的集水孔,接水表面的底部设有集水孔,以当机体内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至接水表面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集水孔和回收口流入位于容纳腔内。
进一步地,水冷机还包括过滤结构,过滤结构设置在集水孔或回收口处,以使通过接水表面回收的冷凝水被过滤结构过滤后进入容纳腔。
进一步地,水冷机还包括加热结构,加热结构设置在机体内,以通过加热结构对位于机体内的冷凝水加热以使该冷凝水蒸发并排出至机体外。
进一步地,水冷机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机体内,用于对机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水冷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检测装置和加热结构均电连接,以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加热结构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回收口开设在箱体的上表面上;加热结构呈环形设置,加热结构设置在箱体的上表面上并绕回收口的外周侧设置;接水结构设置在箱体的上表面上并罩设在加热结构上,接水表面位于加热结构的上方,接水结构的上表面为接水表面,集水孔位于接水结构的中心位置处;沿接水结构的边沿至接水结构的中心的方向,接水表面向下倾斜设置;集水孔由接水结构的上表面延伸至箱体的上表面;水冷机还包括过滤结构,过滤结构与接水结构连接并安装在集水孔内。
进一步地,水冷机还包括支撑结构,加热结构通过支撑结构与箱体连接;多个支撑结构绕回收口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支撑结构围成安装空间,加热结构安装在安装空间内并与支撑结构焊接;支撑结构呈L型设置。
进一步地,水冷机还包括:脚轮,脚轮可枢转地设置在箱体的底部;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设置在箱体的底部并与脚轮间隔设置,连接结构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结构用于与底托连接;当底托与连接结构连接时,脚轮容纳在底托的容纳孔中。
进一步地,待冷却液体为机床的冷却液;箱体还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用于与机床的冷却液出口连通,出水口用于与机床的冷却液进口连通;水冷机还包括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与机体连接并设置在接水结构的上方,冷却系统用于对待冷却液体进行冷却。
进一步地,箱体还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注水口;水冷机还包括液位计,液位计设置在箱体上,用于对箱体内的待冷却液体的实时液位进行检测,以当实时液位低于预定液位时,通过注水口向容纳腔内补充冷却液。
进一步地,水冷机还包括加强结构,加强结构设置在箱体内并位于箱体的侧壁上,加强结构由箱体的顶部延伸至箱体的底部;加强结构呈几字型设置,加强结构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过流孔。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机体的底部设置了接水结构,接水结构位于箱体的上方,机体内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至接水表面上后,由于集水孔设置在接水表面的底部,位于接水表面上的冷凝水会向集水孔处汇聚并通过回收口流入箱体的容纳腔内与待冷却液体进行混合,从而与待冷却液体一起参与制冷循环。本申请提供的水冷机能够对机体内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避免冷凝水长期滞留在机体内,从而能够避免机体内的管路被腐蚀,有利于提升水冷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水冷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水冷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水冷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箱体;11、容纳腔;12、回收口;13、进水口;14、出水口;15、注水口;20、接水结构;21、接水表面;22、集水孔;30、过滤结构;40、加热结构;50、支撑结构;60、脚轮;70、连接结构;71、连接孔;80、液位计;90、加强结构;91、过流孔;100、冷却系统;101、泵体;102、蒸发器;103、压缩机;104、节流装置;105、冷凝风机;106、入口;107、出口;110、底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水冷机的使用寿命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冷机。
如图1至图3所示,水冷机包括机体、箱体10和接水结构20,箱体10与机体连接并位于机体的底部,箱体10具有用于容纳待冷却液体的容纳腔11和与容纳腔11连通的回收口12,接水结构20与机体或箱体10连接并位于箱体10的上方,接水结构20具有用于回收凝结在机体内的冷凝水的接水表面21和用于与回收口12连通的集水孔22,接水表面21的底部设有集水孔22,以当机体内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至接水表面21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集水孔22和回收口12流入位于容纳腔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在机体的底部设置了接水结构20,接水结构20位于箱体10的上方,机体内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至接水表面21上后,由于集水孔22设置在接水表面21的底部,位于接水表面21上的冷凝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集水孔22处汇聚并通过回收口12流入箱体10的容纳腔11内与待冷却液体进行混合,从而与待冷却液体一起参与制冷循环。本申请提供的水冷机能够对机体内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利用,避免冷凝水长期滞留在机体内,从而能够避免机体内的管路被腐蚀,有利于提升水冷机的使用寿命,还能够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如图2所示,水冷机还包括过滤结构30,过滤结构30设置在集水孔22或回收口12处,以使通过接水表面21回收的冷凝水被过滤结构30过滤后进入容纳腔11。这样,利用过滤结构30对其进行过滤,可以避免冷凝水中存在的杂质随冷却水进行制冷循环,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冷凝水中的杂质造成堵塞或损坏设备等情况发生。
在图2示出的具体实施例中,过滤结构30设置在集水孔22处,从而不需要对原有的箱体10进行改进,只需要将安装有过滤结构30的接水结构20安装在箱体10上即可,具有装配简单和装配效率高的优点。
如图2所示,水冷机还包括加热结构40,加热结构40设置在机体内,以通过加热结构40对位于机体内的冷凝水加热以使该冷凝水蒸发并排出至机体外。由于部分冷凝水不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至接水表面21上,而是残留在机体的内壁或者残留在冷却系统100的外壁上,为了使该部分冷凝水不会对水冷机的使用造成影响,通过加热结构40对其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提升水冷机的使用寿命。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先将接水结构20、过滤结构30和加热结构40集成后再整体安装在箱体10上。具体地,在装配本申请提供的水冷机时,先将加热结构40装配在接水结构20的底部,加热结构40为绕集水孔22的周向连续设置的环形电阻;然后将过滤结构30安装在集水孔22内;最后将接水结构20安装在箱体10上。这样,装配效率高,接水结构20、过滤结构30和加热结构40的整体结构布局合理、占用空间小、使用效果好。
可选地,蒸发后的水蒸汽可以在冷却系统100的冷凝风机105的作用下排出至机体外,冷凝风机105可以加速水蒸汽的排出。
可选地,水冷机还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置在机体内,用于对机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水冷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与检测装置和加热结构40均电连接,以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加热结构40的开启或关闭,从而对机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反馈调节,有利于提升水冷机的工作性能,提升水冷机的制冷效果,避免机体内滞留冷凝水而影响水冷机的使用寿命。
具体来说,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预定温度和预定湿度,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机体内的实时温度低于预定温度时,控制加热结构40开始工作;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机体内的实时温度高于预定温度时,控制加热结构40停止工作;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机体内的实时湿度大于预定湿度时,控制加热结构40开始工作;当检测装置检测到机体内的实时湿度小于预定湿度时,控制加热结构40停止工作。
在具体实施时,检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安装在箱体10的上方,对机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保证机体内部温度和湿度正常运行,通加热结构40对机体内部的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进行调节,避免由于温差导致机体内的冷凝水大量产生。
如图2所示,回收口12开设在箱体10的上表面上;加热结构40呈环形设置,加热结构40设置在箱体10的上表面上并绕回收口12的外周侧设置;接水结构20设置在箱体10的上表面上并罩设在加热结构40上,接水表面21位于加热结构40的上方,接水结构20的上表面为接水表面21,集水孔22位于接水结构20的中心位置处;沿接水结构20的边沿至接水结构20的中心的方向,接水表面21向下倾斜设置;集水孔22由接水结构20的上表面延伸至箱体10的上表面;水冷机还包括过滤结构30,过滤结构30与接水结构20连接并安装在集水孔22内。这样,呈环形设置的加热结构40可以更好地对接水表面21以及接水表面21以上的机体的内部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优化了接水结构20和加热结构40的设置位置,有利于水冷机机体内部的空间布置,有利于冷凝水的回收以及冷凝水的加热排出。
在具体实施时,加热结构40为环形电阻。
如图2所示,水冷机还包括支撑结构50,加热结构40通过支撑结构50与箱体10连接;多个支撑结构50绕回收口12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支撑结构50围成安装空间,加热结构40安装在安装空间内并与支撑结构50焊接;支撑结构50呈L型设置。这样,加热结构40利用支撑结构50固定在箱体10的上表面上,有利于提升加热结构40和箱体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先将支撑结构50安装在箱体10上,然后安装加热结构40,最后再安装接水结构20,这样,在将接水结构20没有罩设在加热结构40上时,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有利于支撑结构50和箱体10的连接、支撑结构50和加热结构的连接,从而有利于提升加热结构40和箱体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安装时,首先明确好设备布局,首先固定好箱体10,其他结构均已箱体10为基准进行定位。首先安装箱体10上的液位计80,然后安装接水结构20,其中接水结构20内首先安装加热结构40,加热结构40由支撑结构50支撑固定,随后安装接水结构20,在安装接水结构20之前,要将过滤盒预装在接水结构20的中心的集水孔22处。最后安装箱体10底部的连接结构70和脚轮60。其中,定位螺栓与接水结构20和箱体10相连接,起固定定位作用。
在具体实施时,集水结构的下表面上设有呈环形设置的安装槽,安装槽绕集水孔22的周向布置,集水结构通过安装槽罩设在安装板和加热结构40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水冷机还包括脚轮60和连接结构70,脚轮60可枢转地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连接结构70设置在箱体10的底部并与脚轮60间隔设置,连接结构70上开设有连接孔71,连接结构70用于与底托110连接;当底托110与连接结构70连接时,脚轮60容纳在底托110的容纳孔中。这样,当需要对水冷机进行长途运输时,将连接结构70与底托110连接,避免脚轮60损坏,叉车与底托110配合,实现水冷机的搬运;在将水冷机运输至指定位置后,可以将底托110拆卸下来,而当水冷机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小范围的位置调整时,可以利用脚轮60实现。
可选地,底托110为木底托110,木底托110上设有与连接结构70的连接孔71对应设置的装配孔,连接件通过装配孔和连接孔71将底托110与连接结构70固定连接。木底托110具有重量轻的优点。
可选地,脚轮60包括定向脚轮和万向脚轮。
可选地,水冷机还包括与脚轮配合的刹车锁紧机构,从而使水冷机停留在预定位置处。
可选地,可以在预定位置处设置与连接结构70相配合的固定结构,固定结构上设有固定孔,当水冷机位于预定位置处后,固定件通过连接孔71和固定孔将水冷机固定在预定位置处。
可选地,待冷却液体为机床的冷却液;箱体10还具有与容纳腔11连通的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进水口13用于与机床的冷却液出口连通,出水口14用于与机床的冷却液进口连通;水冷机还包括冷却系统100,冷却系统100与机体连接并设置在接水结构20的上方,冷却系统100用于对待冷却液体进行冷却。
如图3所示,冷却系统100包括泵体101、蒸发器102、压缩机103、节流装置104和冷凝风机105,冷却液在泵体的泵送作用下通过冷却系统100的入口106和出口107参与冷却系统100的制冷循环。
可选地,冷却系统100位于接水结构20的上方,接水结构可以收集凝结在冷却系统100的外周壁上的冷凝水;检测装置位于接水结构20的上方,从而对冷却系统100所处的一侧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以便于通过检测装置和加热结构40的配合保证冷却系统100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箱体10还具有与容纳腔11连通的注水口15;水冷机还包括液位计80,液位计80设置在箱体10上,用于对箱体10内的待冷却液体的实时液位进行检测,以当实时液位低于预定液位时,通过注水口15向容纳腔11内补充冷却液。这样,利用液位计80和注水口15配合,保证箱体10内的冷却液充足,从而保证机床正常工作。
在具体实施时,箱体10上可以不设置注水口15,箱体10上仅设置液位计80,液位计80不予注水口15配合使用,单纯地对箱体10内的冷却液的液位进行检测。
如图1和图2所示,水冷机还包括加强结构90,加强结构90设置在箱体10内并位于箱体10的侧壁上,加强结构90由箱体10的顶部延伸至箱体10的底部;加强结构90呈几字型设置,加强结构90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过流孔91。这样,通过设置加强结构90提升了箱体10的整体强度,过流孔91可以使冷却液流入加强结构90和箱体10的内壁围成的空间内,避免加强结构90的设置导致箱体10内部的容积减小,此外,过流孔91还可以起到减重的作用。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水冷机为一种特种冷却设备,专为数控机床提供冷却液,其中,数控机床包括线切割、磨床和加工中心等;本申请提供的水冷机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可靠的优点。本申请提供的水冷机可以对水冷机机体内的冷凝水进行回收,避免冷凝水的产生经过一段时间残留在铜管表面周围,使其氧化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当数控机床开始运行时,水冷机的制冷系统同样开始运行,其中箱体10的进水口13利用软管连接数控机床,使其冷却液进入箱体10在此通道进行循环。其中水冷机的制冷系统在进行运行时,机体内部会产生大量的冷凝水,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至接水结构20的接水表面21上,再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到接水结构20中间的集水孔22内,在中间集水孔22内顺流到预装好的过滤盒中,过滤盒将冷凝水过滤后直接在过滤盒底部顺流进入到箱体10中,与冷却液一同参与制冷循环;此外,一部分冷凝水残留在压缩机排气管路和吸气管路中,此时接水结构20下部的加热结构40进行加热,使其机体内部达到一定温度使冷凝水蒸发成气体形态随冷凝风机105排到室外。其中,在接水结构20的上方增加环境传感器,保证冷却系统100内部温度正常运行,当温度和湿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反馈系统信号关闭环形加热结构40,进一步地使冷却系统100正常运行。其中,箱体10底部同时增加连接结构70。液位计80可计量箱体10内的冷却液的液位高低。
本申请提供的水冷机既能够提升水冷机的使用寿命,还能够起到降低制冷系统能耗、节能减排的效果。通过创新设计出接水结构20特殊的微坡环型几何结构,冷凝水集中在接水结构20的中间部位,从中间的集水孔22中顺利地排放到过滤盒中,冷凝水经过滤结构30过滤后进入到箱体10中进行循环制冷;并在过滤结构30的外周增加环形电阻作为加热结构40,使其机体内部达到一定温度使冷凝水蒸发成气体形态随冷凝风机105排到室外;在接水结构20上方增加环境传感器,保证冷却系统100内部温度正常运行,并对其内部环境温度进行反馈调节。
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水冷机为精密变频水冷机。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体;
箱体(10),所述箱体(10)与所述机体连接并位于所述机体的底部,所述箱体(10)具有用于容纳待冷却液体的容纳腔(11)和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回收口(12);
接水结构(20),所述接水结构(20)与所述机体或所述箱体(10)连接并位于所述箱体(10)的上方,所述接水结构(20)具有用于回收凝结在所述机体内的冷凝水的接水表面(21)和用于与所述回收口(12)连通的集水孔(22),所述接水表面(21)的底部设有所述集水孔(22),以当所述机体内的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至所述接水表面(21)后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所述集水孔(22)和所述回收口(12)流入位于所述容纳腔(1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还包括过滤结构(30),所述过滤结构(30)设置在所述集水孔(22)或所述回收口(12)处,以使通过所述接水表面(21)回收的冷凝水被所述过滤结构(30)过滤后进入所述容纳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还包括加热结构(40),所述加热结构(40)设置在所述机体内,以通过所述加热结构(40)对位于所述机体内的冷凝水加热以使该冷凝水蒸发并排出至所述机体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冷机还包括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机体内,用于对所述机体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
所述水冷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检测装置和所述加热结构(40)均电连接,以根据所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加热结构(40)的开启或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收口(12)开设在所述箱体(10)的上表面上;
所述加热结构(40)呈环形设置,所述加热结构(40)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上表面上并绕所述回收口(12)的外周侧设置;
所述接水结构(20)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上表面上并罩设在所述加热结构(40)上,所述接水表面(21)位于所述加热结构(40)的上方,所述接水结构(20)的上表面为所述接水表面(21),所述集水孔(22)位于所述接水结构(20)的中心位置处;沿所述接水结构(20)的边沿至所述接水结构(20)的中心的方向,所述接水表面(21)向下倾斜设置;所述集水孔(22)由所述接水结构(20)的上表面延伸至所述箱体(10)的上表面;
所述水冷机还包括过滤结构(30),所述过滤结构(30)与所述接水结构(20)连接并安装在所述集水孔(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还包括支撑结构(50),所述加热结构(40)通过所述支撑结构(50)与所述箱体(10)连接;多个所述支撑结构(50)绕所述回收口(12)的周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支撑结构(50)围成安装空间,所述加热结构(40)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与所述支撑结构(50)焊接;所述支撑结构(50)呈L型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还包括:
脚轮(60),所述脚轮(60)可枢转地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底部;
连接结构(70),所述连接结构(70)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底部并与所述脚轮(60)间隔设置,所述连接结构(70)上开设有连接孔(71),所述连接结构(70)用于与底托(110)连接;当所述底托(110)与所述连接结构(70)连接时,所述脚轮(60)容纳在所述底托(110)的容纳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待冷却液体为机床的冷却液;
所述箱体(10)还具有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所述进水口(13)用于与所述机床的冷却液出口连通,所述出水口(14)用于与所述机床的冷却液进口连通;
所述水冷机还包括冷却系统(100),所述冷却系统(100)与所述机体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接水结构(20)的上方,所述冷却系统(100)用于对所述待冷却液体进行冷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10)还具有与所述容纳腔(11)连通的注水口(15);
所述水冷机还包括液位计(80),所述液位计(80)设置在箱体(10)上,用于对所述箱体(10)内的待冷却液体的实时液位进行检测,以当所述实时液位低于预定液位时,通过所述注水口(15)向所述容纳腔(11)内补充冷却液。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冷机还包括加强结构(90),所述加强结构(90)设置在所述箱体(10)内并位于所述箱体(10)的侧壁上,所述加强结构(90)由所述箱体(10)的顶部延伸至所述箱体(10)的底部;
所述加强结构(90)呈几字型设置,所述加强结构(90)上设有沿其延伸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过流孔(91)。
CN201911033473.0A 2019-10-28 2019-10-28 水冷机 Pending CN1106312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3473.0A CN110631282A (zh) 2019-10-28 2019-10-28 水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3473.0A CN110631282A (zh) 2019-10-28 2019-10-28 水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31282A true CN110631282A (zh) 2019-12-31

Family

ID=68977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3473.0A Pending CN110631282A (zh) 2019-10-28 2019-10-28 水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3128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5620A (zh) * 2008-12-16 2009-05-20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冷凝水汽化装置
JP2011085374A (ja) * 2009-10-19 2011-04-2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清浄機
JP2013245866A (ja) * 2012-05-25 2013-12-09 Tlv Co Ltd 復水回収装置
CN205642104U (zh) * 2016-05-18 2016-10-12 和少坡 实验用节水经济水冷机
CN106705433A (zh) * 2015-11-12 2017-05-24 衡阳衡锅锅炉有限公司 一种可净化尾气的智能冷凝锅炉
CN208888103U (zh) * 2018-07-06 2019-05-21 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交通工具
CN110370437A (zh) * 2019-06-17 2019-10-2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混凝土恒温恒湿养护装置
CN210892224U (zh) * 2019-10-28 2020-06-30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水冷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5620A (zh) * 2008-12-16 2009-05-20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冷凝水汽化装置
JP2011085374A (ja) * 2009-10-19 2011-04-28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清浄機
JP2013245866A (ja) * 2012-05-25 2013-12-09 Tlv Co Ltd 復水回収装置
CN106705433A (zh) * 2015-11-12 2017-05-24 衡阳衡锅锅炉有限公司 一种可净化尾气的智能冷凝锅炉
CN205642104U (zh) * 2016-05-18 2016-10-12 和少坡 实验用节水经济水冷机
CN208888103U (zh) * 2018-07-06 2019-05-21 武汉四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交通工具
CN110370437A (zh) * 2019-06-17 2019-10-2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混凝土恒温恒湿养护装置
CN210892224U (zh) * 2019-10-28 2020-06-30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水冷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39145B (zh) 移动式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6846831U (zh) 侧吸式抽油烟机冷凝板装置
CN210892224U (zh) 水冷机
CN111082582B (zh) 一种具有自动控温及水循环冷却功能的电机机壳
CN103861302B (zh) 一种工业化工废液分离回收利用装置
CN103950454A (zh) 一种火车空调冷凝水循环利用节能装置
CN110631282A (zh) 水冷机
CN103727649B (zh) 一种带辅助水冷装置的风冷式空调机组以及控制方法
AU2009227990B2 (en) A device and method for utilising surplus cooling of water in a cooling tower
CN107461907B (zh) 一种冷凝水回收装置及空调
CN216432167U (zh) 一种蒸发冷凝器
CN212727834U (zh) 一种自动化设备用冷却装置
CN217804227U (zh) 车载空调
CN114234490A (zh) 冷凝器及用于悬浮轴承的供气系统
CN211770387U (zh) 一种高温气体冷凝器用废水回收装置
CN211668283U (zh) 一种真空炉含锡溶体节能降温系统
CN210135713U (zh) 一种环保型水冷却机
CN110542161B (zh) 制冷烟机
CN203464798U (zh) 轻便型闭式冷却塔
CN111359242A (zh) 一种降膜蒸发器
CN206175321U (zh) 一种具有冷却系统的卧式泵
CN108870595A (zh) 一种移动式冷风机装置
CN219100198U (zh) 一种空气制水装置
CN214914642U (zh) 一种罩式炉尾气处理用分离装置
CN220944409U (zh) 一种具有冷却液回收功能的机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