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22613B -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22613B
CN110622613B CN201780090647.XA CN201780090647A CN110622613B CN 110622613 B CN110622613 B CN 110622613B CN 201780090647 A CN201780090647 A CN 201780090647A CN 110622613 B CN110622613 B CN 1106226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sequence
random access
terminal device
coverage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06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22613A (zh
Inventor
林志鹏
古斯塔夫·阿尔姆奎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06226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6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226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226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04L25/0226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sounding signals per 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随机接入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在示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中实现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生成包括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该训练序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针对终端设备的预定覆盖等级五CC5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设备发送该随机接入请求。

Description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7年5月12日提交的PCT国际专利申请No.PCT/CN2017/084258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电信领域,且具体地涉及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方面对通信需求的增加,无线电接入技术也在发展。例如,一种被称为物联网(IoT)的新蜂窝场景正在使已有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在扩展覆盖、更长的电池寿命和提高的容量方面面临新的严格要求。已经研究了一些以IoT为目标的无线电接入技术,例如,扩展覆盖-全球移动系统-IoT(EC-GSM-IoT),通过在通信系统中引入新功能来满足新要求。关于EC-GSM-IoT的无线电接口增强,有一个新的工作项目(WI),旨在除四个已有覆盖等级(CC)(CC1至CC4)之外还引入新的上行链路CC。此新CC被称为CC5,而传统CC称为旧CC。随着新功能(例如新的上行链路CC)的引入,需要重新配置各种通信过程,以实现新功能带来的改进。
发明内容
一般地,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在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中实现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生成包括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该训练序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针对终端设备的预定覆盖等级五CC5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设备发送该随机接入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训练序列的长度在从100比特到180比特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训练序列的长度包括140比特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训练序列被配置为1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1 00 0 0 0 1 0 0 1 1 1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0 0 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1 1 0 1 0 1 1 0 1 0 1 1 1 0 1 0 0 0 0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1 1 0 0 1 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训练序列还基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来配置:所述训练序列的自相关、所述训练序列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覆盖等级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和一个或多个其他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包括扩展覆盖随机接入信道EC-RACH。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是扩展覆盖-全球移动系统-物联网EC-GSM-IoT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包括所述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包括:响应于接收到对网络设备支持所述训练序列的指示,生成包括所述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
在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中实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随机接入信道上从终端设备接收随机接入请求。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随机接入请求中检测训练序列。所述训练序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针对所述终端设备的预定覆盖等级五CC5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检测到的训练序列来执行信道估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检测到的训练序列,确定从所述终端设备到所述网络设备的上行链路的定时提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训练序列的长度在从100比特到180比特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训练序列的长度包括140比特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训练序列被配置为1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1 00 0 0 0 1 0 0 1 1 1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0 0 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1 1 0 1 0 1 1 0 1 0 1 1 1 0 1 0 0 0 0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1 1 0 0 1 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训练序列还基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来配置:所述训练序列的自相关、所述训练序列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覆盖等级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和一个或多个其他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包括EC-RACH。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是EC-GSM-IoT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对所述网络设备支持所述训练序列的指示。
在第三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处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耦合至处理单元并且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根据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第四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处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耦合至处理单元并且在其上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根据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第五方面中,提供了一种有形地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该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第六方面中,提供了一种其上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通过以下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易于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对附图中的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以上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可以在其中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信环境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的用于随机接入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传统训练序列和提议的训练序列的自相关的比较的图;
图4A和图4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在同信道上的传统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传统训练序列和提议的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的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在相邻信道上的传统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在相邻信道上的传统训练序列与提议的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的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其他实施例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的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在网络设备处的装置的框图;以及
图10是适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的简化框图。
贯穿附图,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一些示例实施例来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进行描述,并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实现本公开,而不暗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任何限制。本文中所描述的公开内容可以以除了下面描述的方式之外的各种方式来实现。
在下面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中,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网络设备”或“基站”(BS)指能够提供或托管(host)终端设备可以通信的小区或覆盖的设备。网络设备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节点B(NodeB或NB)、演进节点B(eNodeB或eNB)、远程无线电单元(RRU)、无线电头端(RH)、远程无线电头端(RRH)、诸如毫微微节点、微微节点等的低功率节点。出于讨论的目的,在下文中,将参考作为网络设备的示例的eNB来描述一些实施例。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终端设备”指具有无线或有线通信能力的任何设备。终端设备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UE)、个人计算机、台式电脑、移动电话、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便携式计算机、诸如数码相机之类的图像捕捉设备、游戏设备、音乐存储和回放设备、或能够实现无线或有线互联网接入和浏览等的互联网设备。在某些示例中,终端设备包括物联网(IoT)设备,它是嵌入有电子、软件、传感器和连接性的物理对象或“事物”的网络,以使对象能够与制造商、运营商和/或其他所连接设备交换数据。出于讨论的目的,在下文中,将参考作为终端设备的示例的UE来描述一些实施例,并且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术语“终端设备”和“用户设备”(UE)可以互换使用。
除非上下文明确地给出相反的指示,否则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所述”旨在还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及其变体应被解读为意指“包括但不限于”的开放性术语。术语“基于”应被解读为“至少部分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和“实施例”应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应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其他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指不同或相同的对象。下面可以包括显式和隐式的其他定义。
在一些示例中,值、过程或装置被称为“最佳”、“最低”、“最高”、“最小”、“最大”等。应理解,这种描述旨在指示可以在许多使用的功能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并且这种选择不需要比其他选择更好、更小、更高或者以其他方式更优选。
图1示出了其中可以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通信网络100。网络100包括网络设备110和由网络设备110服务的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的服务区域被称为小区102。应当理解,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没有暗示任何限制。网络100可以包括适合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任何合适数量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尽管未示出,但是应当理解,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可以位于小区102中并且由网络设备110服务。
网络100中的通信可以符合任何合适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扩展覆盖-全球移动系统-物联网(EC-GSM-IoT)、长期演进(LTE)、LTE演进、高级LTE(LTE-A)、宽带码分多址(WCDMA)、码分多址(CDMA)、GSM EDGE无线电接入网络(GERAN)等。此外,可以根据当前已知的或将来开发的任何一代通信协议来执行通信。通信协议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第一代(1G)、第二代(2G)、2.5G、2.75G、第三代(3G)、第四代(4G)、4.5G、第五代(5G)通信协议。
在通信网络100中,网络设备110可以向终端设备120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并且终端设备120也可以向网络设备110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从网络设备110到终端设备120的链路被称为下行链路,而从终端设备120到网络设备110的链路被称为上行链路。
如上所述,已经开发了用于通信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并且已经引入了新功能。具体而言,除了四个已有CC(CC1至CC4)之外,还引入了新的覆盖等级(CC)。此新CC称为CC5,而传统CC称为旧CC。在上行链路通信中,不同的覆盖等级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不同的覆盖增益,其中,CC4提供的覆盖增益高于CC3,CC3提供的覆盖增益高于CC2,依此类推。与已有CC4相比,新CC5被设计为提供至少3dB的附加覆盖增益。这个新的覆盖等级CC5可以适用于功率有限的IoT设备的通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CC5可以针对用于EC-GSM-IoT增强的低功率设备(-23dbm)。
随着新的覆盖等级的引入,高覆盖的要求适用于蜂窝系统中的大多数信道。特别令人关注的一个信道是随机接入信道(RACH)或扩展覆盖RACH(EC-RACH),其通常是基于冲突的并且用于支持终端设备(例如IoT设备)的初始系统接入。在随机接入期间,终端设备120可以在上行链路上在RACH或EC-RACH上发送包括训练序列(TS,也称为训练序列代码(TSC)或同步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训练序列可以方便在网络设备处对随机接入请求的接收。
在传统RACH或EC-RACH中,训练序列包括41比特,这可以有助于为传统覆盖等级中的终端设备获得足够的覆盖增益。然而,在需要更高覆盖增益的新覆盖等级中,如果将传统训练序列直接用于通信,尤其是用于随机接入,则不可能实现目标覆盖增益。
为了处理以上问题和其他潜在问题中的至少一些,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随机接入的解决方案。在该解决方案中,在随机接入中针对覆盖等级五(CC5)引入了新的训练序列。该训练序列是基于针对终端设备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可以基于训练序列在处于CC5下的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随机接入,由此满足对覆盖增益的要求。
下面将参考图2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原理和实施方式,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用于随机接入的过程200。出于讨论的目的,将参考图1来描述过程200。过程200可以涉及图1中的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
终端设备120生成(210)包括训练序列(TS)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训练序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针对终端设备120的CC5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训练序列(也被称为训练序列代码(TSC)或同步序列)可以用于终端设备120执行随机接入请求。因此,基于CC5所需的覆盖增益来配置该训练序列。现在一致认为,与较低覆盖等级CC4相比,CC5可以提供至少3dB的附加覆盖增益。
通常,除了训练序列之外,随机接入请求还可以包括数据和/或其他信息。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作为突发的随机接入请求。这样的突发被称为接入突发(AB)。在某些示例中,突发是扩展同步接入突发(ESAB)。在这些情况下,随机接入请求的总长度受到限制,且因此其中包括的训练序列的长度受到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满足覆盖增益的要求,针对CC5所提议的训练序列的长度在从100比特到180比特的范围内。在特定实施例中,训练序列的长度包括140比特的长度。
除了覆盖增益要求的因素之外,还可以通过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在利用该训练序列之后在通信中引入的相关性和干扰)来配置提议的训练序列。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考虑以下因素中的一项或多项:提议的训练序列的自相关、提议的训练序列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覆盖等级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用于发送提议的训练序列的随机接入信道和一个或多个其他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另外的覆盖等级包括已有通信系统中的传统覆盖等级,例如CC1至CC4中的任何一个。因此,另外的训练序列包括用于已有通信系统中的传统覆盖等级的传统训练序列。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测量同信道和相邻信道中的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中的一项或两项,作为确定CC5的训练序列的因素。备选地或附加地,可以测量同信道和相邻信道中的训练序列之间的干扰中的一项或两项。在一些实施例中,提议的训练序列被配置为提供高自相关,和/或提供与在其他信道上发送的其他序列的低干扰和/或低互相关。
考虑到上述各种因素,在示例中,训练序列可以按下表1中以比特为单位来配置。
表1:CC5的训练序列
Figure BDA0002267886340000081
/>
Figure BDA0002267886340000091
由于已经有被配置用于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的八个已定义的训练序列(TS0到TS7),因此本文提议的该训练序列也可以被称为TS8。可以将本文中提议的训练序列(尤其是表1中列出的训练序列)与传统训练序列进行比较,以表明该训练序列可以实现高自相关,和/或实现低干扰和/或低互相关。比较和结果将在下文说明。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终端设备120可以被预先配置有训练序列。当生成随机接入请求时,终端设备120可以将该训练序列包括在随机接入请求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20可以基于对处于CC5下的确定和/或对网络设备110支持该训练序列的指示来决定在随机接入请求中包括所配置的训练序列。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系统信息(SI)中提供该指示,以向服务小区102中的所有终端设备(包括终端设备120)告知支持EC-RACH CC5,且因此可以在随机接入请求中包括所提议的训练序列。
终端设备120可以生成包括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以发起随机接入。在一些示例中,终端设备120可以在需要时自动发起随机接入,或者可以由网络设备110触发(例如,通过来自网络设备110的寻呼消息)。在生成随机接入请求后,终端设备120在随机接入信道(RACH)上向网络设备110发送(220)该随机接入请求。对随机接入请求的每次发送可以被视为一个或多个接入突发。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信道包括扩展覆盖随机接入信道EC-RACH。在这些实施例中,CC5可以被称为EC-RACH CC5。
网络设备110接收由终端设备120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发送的随机接入请求,并检测(230)该随机接入请求中的训练序列。训练序列也被配置在网络设备110中,并且被网络设备110用来检测接收到的随机接入请求包括针对CC5的这种序列。
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之间的随机接入传输可以用于各种目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训练序列被检测为包括在随机接入请求中,则网络设备110可以基于检测到的训练序列来执行信道估计。信道估计的结果可以进一步用于实现误差消除、均衡等。在随机接入请求包括数据的情况下,网络设备110还可以通过误差消除、均衡等来对数据进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110还可以基于检测到的训练序列来确定从终端设备120到网络设备110的上行链路的定时提前(TA)。在网络设备110处配置的训练序列被用作信道估计和确定TA的参考序列。
如上所述,CC5的训练序列可以在各个方面(例如干扰和相关性)展现出出色的性能。为了说明这些特性,已经通过链路级仿真对与一个或多个其他TS(传统TS)的干扰和相关性评估了本文中提议的训练序列(以下称为TS8)。现在将在下文描述评估和性能比较。
在采用表2所示的仿真假设的情况下,将使用ESAB和TS8且具有随机比特干扰的EC-RACH CC5的链路级性能与使用用于ESAB初始链路级性能评估的临时TS(由4个传统TS(包括TS4、TS5、TS6、TS7)串联而成的140比特TS)的链路级性能进行比较。还与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3GPP TS45.005)的规范中定义的2TS EC-RACH CC4的链路级性能要求进行了比较。
表2:仿真假设
Figure BDA0002267886340000101
针对表3中的灵敏度情况、表4中的ACI情况和表5中的CCI情况提供了性能比较,其中,Perf_tmpTS是使用上述临时TS时的性能,Perf_TS8是使用提议的TS8时的性能,而Perf_CC4是为2TS EC-RACH CC4定义的性能要求。
从表3~5中可以看出,通过使用TS8,对于所有灵敏度和干扰情况,其性能都优于使用传统方法中用于提供ESAB初始链路级性能的临时TS的性能。此外,与2TS EC-RACH CC4的性能要求相比,性能增益远高于3dB的目标,这使EC-RACH CC5(基于冲突)的容限相对于适用于数据信道的容限有所增加。
表3:灵敏度性能与临时TS的性能和2TS EC-RACH CC4的性能的比较
Figure BDA0002267886340000111
表4:ACI性能与临时TS的性能和2TS EC-RACH CC4的性能的比较
Figure BDA0002267886340000112
表5:CCI性能与临时TS的性能和2TS EC-RACH CC4的性能的比较
Figure BDA0002267886340000113
当受到其他传统EC-RACH和RACH TS的干扰时,针对同信道干扰和相邻信道干扰情况,通过链路级仿真对TS8进行进一步评估。表6中指定了仿真假设。
表6:仿真假设
Figure BDA0002267886340000121
可能重要的是:受TS8干扰的传统TS在性能方面不会降低太多,因为它们可以共存于系统中。通常,由TS p干扰的TS k的性能取决于k的自相关以及k与p之间的互相关,如以下公式(1)所给出。
Figure BDA0002267886340000122
该公式(1)表示来自干扰TS的信道估计误差贡献。S是最小二乘回归矩阵,h是信道,且“误差(error)”是模型误差和噪声。
因此,被p干扰的k的性能和被k干扰的p的性能不相同。因为新序列TS8是用传统TS干扰来评估的,所以既要考虑新序列的自相关,也要考虑新序列与传统TS序列之间的互相关。考虑到新的TS8应该由低功率设备使用,它对其他TS的干扰会很小。因此,对于该评估,评估受新TS8干扰的传统TS不会增加太多。
表7示出了使用TS8的EC-RACH CC5(Perf_TS8)在受到由于以下各项导致的同信道TS的干扰时的同信道性能的比较:来自传统、PEO或CC1终端设备的RACH接入;或来自CC2、CC3和CC4终端设备的EC-RACH接入。如在表7中所能够看到的,即使在来自同信道TS的干扰的情况下,与2TS EC-RACH CC4(Perf_CC4)相比,使用TS8的EC-RACH CC5(Perf_TS8)仍可实现至少4.5dB的增益。
表7:在使用TS8的2TS EC-RACH CC5与2TS EC-RACH CC4的性能之间的CCI性能比较
Figure BDA0002267886340000131
表8示出了使用TS8的EC-RACH CC5(Perf_TS8)在受到由于以下各项导致的相邻信道TS的干扰时相邻信道性能的比较:来自传统或CC1终端设备的RACH接入,或来自CC2、CC3和CC4终端设备的EC-RACH接入。可以看出,即使在来自相邻信道TS的干扰的情况下,与2TSEC-RACH CC4(Perf_CC4)相比,使用TS8的CC5仍可实现至少6.4dB的增益。
表8:在使用TS8的2TS EC-RACH CC5与2TS EC-RACH CC4的性能之间的ACI性能比较
Figure BDA0002267886340000132
上文评估了TS8在干扰情况下的性能。在下文中,还刺激了TS8的自相关以及与传统TS的互相关。对于训练序列,已经在通信规范中的自相关和互相关方面达成了一致:
-“训练序列应当被设计为具有良好的自相关性”;
-“应确认EC-RACH训练序列不具有与16QAM或32QAM序列的高互相关性”;以及
-“当受到正常突发GMSK、8PSK、16QAM或32QAM序列的干扰时,应确认EC-RACH和EC-SCH训练序列不具有与相邻信道干扰情况的高互相关性。”
在图3中进行了研究自相关。在图4A~图5B中评估了互相关,其中,对新TS的评估是基于所研究的传统训练序列与所提议的训练序列之间的确定性实值互相关的绝对值的。对于每个相关性,假设x1[n](其中n=0,…,N1-1)是最长考虑序列的符号,且另一个序列用x2[n]表示(其中n=0,…,N2-1,并且N2≤N1)。在定义的间隔之外,序列为零。评估度量由以下公式(2)来定义:
Figure BDA0002267886340000141
对于每种情况,所有可能的互相关都经过评估并绘制在同一图中。评估的目的是确保每个滞后(lag)的峰值不大于相应的传统评估的峰值,即确保图的形状大致相同。
图3示出了TS8320的自相关和传统TS(例如传统RACH/EC-RACH序列或正常突发训练序列)的自相关310。可以看出,对于TS8320和传统310,可以在滞后零位置处看到高峰值,而在其他位置处看到相当低的峰值。
图4A示出了在来自传统RACH/EC-RACH序列和正常突发训练序列的任何两个TS之间的互相关410。图4B示出了在TS8与传统RACH/EC-RACH或正常突发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420。当比较图4A和图4B时,可以看出,对于TS8和所研究的传统TS,互相关特性是相似的。即,图4B中每个滞后的峰值不大于图4A中相应的传统评估的峰值,并且曲线的形状大致相同。图4B中只有一个最大的峰值21,而图4A中的一些峰值20大致相同。
图5A示出了来自传统RACH/EC-RACH序列与相邻信道上的正常突发训练序列的任意2个TS之间的互相关510。图5B示出了在用于EC-RACH CC5的序列TS8与用于传统RACH/EC-RACH或相邻信道上的正常突发的TS之间的互相关520。当比较图5A和图5B时,可以看出,对于TS8和所研究的传统TS,互相关特性是相似的。即,图5B中每个滞后的峰值不大于图5A中相应的传统评估的峰值,并且曲线的形状大致相同。
根据干扰、自相关和互相关方面的评估,通过使用针对CC5的新训练序列TS8,可以实现通信系统中的高自相关,以及实现与传统TS的低干扰和低互相关。应当理解,以上表3~表8中所示并参考图3~图5B所示的评估和性能比较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提供,而没有对本公开的范围暗示任何限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中实现的示例方法600的流程图。方法600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20中实现。出于讨论的目的,将参照图1从终端设备120的角度来描述方法600。
在方框610处,终端设备120生成包括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训练序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针对终端设备120的预定覆盖等级五CC5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在方框620处,终端设备120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设备110发送该随机接入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的长度在从100比特到180比特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的长度包括140比特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被配置为1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1 0 0 00 0 1 0 0 1 1 1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0 0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0 1 0 1 1 0 1 0 1 1 1 0 1 0 0 0 0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 1 10 0 1 0。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还基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来配置:训练序列的自相关、训练序列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覆盖等级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随机接入信道和一个或多个其他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信道包括扩展覆盖随机接入信道EC-RACH。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是扩展覆盖-全球移动系统-物联网(EC-GSM-IoT)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接收到对网络设备110支持训练序列的指示,由终端设备120生成包括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
应当理解,与以上参考图2和图5B描述的终端设备120有关的所有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方法600并且具有类似的效果。出于简化的目的,将省略细节。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中的示例方法700的流程图。方法700可以在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10中实现。出于讨论的目的,将参照图1从网络设备110的角度来描述方法700。
在方框710处,网络设备110在随机接入信道上从终端设备120接收随机接入请求。在方框720处,网络设备110在该随机接入请求中检测训练序列。训练序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针对终端设备120的预定覆盖等级五CC5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还包括基于检测到的训练序列来执行信道估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还包括基于检测到的训练序列来确定从终端设备120到网络设备110的上行链路的定时提前。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的长度在从100比特到180比特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的长度包括140比特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被配置为1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1 0 0 00 0 1 0 0 1 1 1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0 0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0 1 0 1 1 0 1 0 1 1 1 0 10 0 0 0 0 1 1 01 1 0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 1 1 00 1 0。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还基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来配置:训练序列的自相关、训练序列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覆盖等级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随机接入信道和一个或多个其他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信道包括EC-RACH。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是EC-GSM-IoT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700还包括向终端设备120发送对网络设备110支持训练序列的指示。
应当理解,与以上参考图2和图5B描述的网络设备110有关的所有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方法700并且具有类似的效果。出于简化的目的,将省略细节。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的装置800的框图。装置800可以实现为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120,或者可以在终端设备120中实现。如图所示,装置800包括生成单元810,其被配置为生成包括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该训练序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针对终端设备120的预定覆盖等级五CC5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装置800还包括发送单元820,其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设备110发送该随机接入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的长度在从100比特到180比特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的长度包括140比特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被配置为1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1 0 0 00 0 1 0 0 1 1 1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0 0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0 1 0 1 1 0 1 0 1 1 1 0 1 0 0 0 0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 1 10 0 1 0。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还基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来配置:训练序列的自相关、训练序列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覆盖等级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随机接入信道和一个或多个其他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信道包括EC-RACH。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是EC-GSM-IoT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单元810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到对网络设备110支持训练序列的指示,生成包括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在终端设备处的装置900的框图。装置900可以实现为如图1和图2所示的网络设备110,或者可以在网络设备110中实现。如图所示,装置900包括接收单元910,其被配置为在随机接入信道上从终端设备120接收随机接入请求。装置900还检测单元920,其被配置为检测随机接入请求中的训练序列。该训练序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针对终端设备120的预定覆盖等级五CC5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900还包括执行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检测到的训练序列来执行信道估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900还包括确定单元,其被配置为基于检测到的训练序列来确定从终端设备120到网络设备110的上行链路的定时提前。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的长度在从100比特到180比特的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的长度包括140比特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被配置为1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1 0 0 00 0 1 0 0 1 1 1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0 00 1 1 1 1 0 1 0 1 0 1 0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0 1 0 1 1 0 1 0 1 1 1 0 1 0 0 0 0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 1 10 0 1 0。
在一些实施例中,训练序列还基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来配置:训练序列的自相关、训练序列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覆盖等级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随机接入信道和一个或多个其他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随机接入信道包括EC-RACH。
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系统是EC-GSM-IoT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装置900还包括发送单元,其被配置为向终端设备120发送对网络设备110支持训练序列的指示。
应当理解,装置800和900中包括的单元对应于过程200以及方法600和700的框。因此,以上参考图2至图5B描述的所有操作和特征也同样适用于装置800和装置900中包括的单元,并且具有类似的效果。出于简化的目的,将省略细节。
装置800和装置900中包括的单元可以用各种方式来实现,包括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任何组合。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使用软件和/或同件(例如,存储介质上存储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来实现一个或多个单元。除了机器可执行指令之外或代替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至少部分地通过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组件来实现装置800和装置900中的单元的一部分或全部。例如但不限于,可以使用的硬件逻辑组件的例示类型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等。
图10是适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1000的简化框图。可以将设备1000视为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120或网络设备110的另一示例实现。因此,设备1000可以在终端设备120或网络设备110的至少一部分处实现,或被实现为终端设备120或网络设备110的至少一部分。
如图所示,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10、耦接到处理器1010的存储器1020、耦接到处理器1010的合适的发射机(TX)和接收机(RX)1040以及耦接到TX/RX 1040的通信接口。存储器1020存储程序1030的至少一部分。TX/RX 1040用于双向通信。TX/RX 1040具有至少一个天线以便于进行通信,尽管实际上本申请中提及的接入节点可以具有若干天线。通信接口可以表示与其他网络元件的通信所必需的任何接口,例如用于eNB之间的双向通信的X2接口、用于移动管理实体(MME)/服务网关(S-GW)与eNB之间的通信的S1接口、用于eNB与中继节点(RN)之间的通信的Un接口、或用于eNB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的Uu接口。
假设程序1030包括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在由关联的处理器1010执行时,使设备1000能够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如本文中参考图2至图9所讨论的)来操作。可以通过可由设备1000的处理器1010执行的计算机软件、或者通过硬件或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来实现本文中的实施例。处理器1010可以被配置为实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此外,处理器1010和存储器1020的组合可以形成适于实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处理装置1050。
存储器1020可以具有适合于本地技术网络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例如,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于半导体的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和系统、光存储设备和系统、固定存储器和可拆卸存储器。虽然在设备1000中仅示出一个存储器1020,但设备1000中可以存在若干个物理上不同的存储器模块。处理器1010可以具有适合于本地技术网络的任何类型,并且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括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中的一项或多项。设备1000可以具有多个处理器,例如在时间上从动于与主处理器同步的时钟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
通常,可以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一些方面可以用硬件来实现,而其他方面可以用可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来实现。虽然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被示出和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者使用某个其它的图形表示,但是将意识到,本文描述的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被实施为(作为非限制示例)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它计算设备、或者它们的某种组合。
本公开还提供有形地存储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程序模块中包括的可执行指令),其在目标真实或虚拟处理器上的设备中执行,以执行如上参考图2、图6和图7中的任何一个来描述的过程或方法。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库、对象、类、组件、数据结构等。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要在程序模块之间组合或拆分程序模块的功能。可以在本地或分布式设备内执行程序模块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在分布式设备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存储介质和远程存储介质这二者中。
可以用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向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控制器提供这些程序代码,以使得程序代码在被处理器或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指定的功能/操作。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执行,部分在机器上执行,作为独立软件包来执行,部分在机器上且部分在远程机器上执行,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执行。
上述程序代码可以被体现在机器可读介质上,该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的程序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相关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前述各项的任意适合的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加具体的示例将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电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高密度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前述各项的任意适当组合。
此外,虽然以特定顺序描绘了操作,但是这不应被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示出的特定顺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或者需要执行所有示出的操作来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境下,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尽管在上述讨论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施细节,但这些细节不应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而应被解释为是对可能特定于特定实施例的特征的描述。在独立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特定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实现。相反,在单个实施方式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分开地或以任何适当的子组合实现。
尽管已经以对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特定的语言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当理解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公开不必受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而公开的。

Claims (24)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设备(120)中实现的方法(200、600),包括:
生成(210、610)包括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其中,所述训练序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针对所述终端设备(120)的预定覆盖等级五CC5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以及
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设备(110)发送(220、620)所述随机接入请求;
其中,所述训练序列被配置为1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1 0 0 0 0 0 1 0 01 1 1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0 0 0 1 1 1 10 1 0 1 0 1 0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10 1 0 1 1 1 0 1 0 0 0 0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 1 1 0 0 1 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200、600),其中,所述训练序列还基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来配置:
所述训练序列的自相关,
所述训练序列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覆盖等级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
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与一个或多个其他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200、600),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包括扩展覆盖随机接入信道EC-RAC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200、600),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是扩展覆盖-全球移动系统-物联网EC-GSM-IoT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200、600),其中,生成(210、610)包括所述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网络设备(110)支持所述训练序列的指示,生成包括所述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
6.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设备(110)中实现的方法(200、700),包括:
在随机接入信道上从终端设备(120)接收(230、710)随机接入请求;以及
在所述随机接入请求中检测(230、720)训练序列,其中,所述训练序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针对所述终端设备(120)的预定覆盖等级五CC5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
其中,所述训练序列被配置为1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1 0 0 0 0 0 1 0 01 1 1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0 0 0 1 1 1 10 1 0 1 0 1 0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10 1 0 1 1 1 0 1 0 0 0 0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 1 1 0 0 1 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200、700),还包括:
基于检测到的训练序列来执行信道估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200、700),还包括:
基于检测到的训练序列,确定从所述终端设备(120)到所述网络设备(110)的上行链路的定时提前。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200、700),其中,所述训练序列还基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来配置:
所述训练序列的自相关,
所述训练序列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覆盖等级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
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与一个或多个其他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200、700),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包括扩展覆盖随机接入信道EC-RACH。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200、700),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是扩展覆盖-全球移动系统-物联网EC-GSM-IoT系统。
12.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200、700),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120)发送对所述网络设备(110)支持所述训练序列的指示。
13.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120)处的装置(1000),包括:
处理器(1010);以及
耦合到所述处理器(1010)且其上存储有指令的存储器(1020),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1010)执行时使所述装置(1000):
生成包括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其中,所述训练序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所述终端设备(120)的预定覆盖等级五CC5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以及
在随机接入信道上向网络设备(110)发送所述随机接入请求;
其中,所述训练序列被配置为1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1 0 0 0 0 0 1 0 01 1 1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0 0 0 1 1 1 10 1 0 1 0 1 0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10 1 0 1 1 1 0 1 0 0 0 0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 1 1 0 0 1 0。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1000),其中,所述训练序列还基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来配置:
所述训练序列的自相关,
所述训练序列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覆盖等级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
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与一个或多个其他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1000),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包括扩展覆盖随机接入信道EC-RACH。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1000),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是扩展覆盖-全球移动系统-物联网EC-GSM-IoT系统。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1000),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1010)执行时使所述装置(1000):
响应于接收到对所述网络设备(110)支持所述训练序列的指示,生成包括所述训练序列在内的随机接入请求。
18.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网络设备(110)处的装置(1000),包括:
处理器(1010);以及
耦合到所述处理器(1010)且其上存储有指令的存储器(1020),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1010)执行时使所述装置(1000):
在随机接入信道上从终端设备(120)接收随机接入请求;以及
在所述随机接入请求中检测训练序列,其中,所述训练序列是至少部分地基于针对所述终端设备(120)的预定覆盖等级五CC5的覆盖增益的要求来配置的;
其中,所述训练序列被配置为1 1 1 0 1 1 1 0 1 1 0 0 0 1 1 1 0 0 0 0 0 1 0 01 1 1 1 0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0 0 0 1 1 0 1 1 0 1 0 0 1 1 1 0 0 0 1 1 1 10 1 0 1 0 1 0 1 1 0 1 1 0 0 1 0 1 1 1 0 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0 1 10 1 0 1 1 1 0 1 0 0 0 0 0 1 1 0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0 0 1 1 1 0 0 1 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1000),还包括:
基于检测到的训练序列来执行信道估计。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1000),还包括:
基于检测到的训练序列,确定从所述终端设备(120)到所述网络设备(110)的上行链路的定时提前。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0),其中,所述训练序列还基于以下一项或多项来配置:
所述训练序列的自相关,
所述训练序列与一个或多个其他覆盖等级的一个或多个其他训练序列之间的互相关,以及
所述随机接入信道与一个或多个其他随机接入信道之间的干扰。
22.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0),其中,所述随机接入信道包括扩展覆盖随机接入信道EC-RACH。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0),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是扩展覆盖-全球移动系统-物联网EC-GSM-IoT系统。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00),其中,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1010)执行时使所述装置(1000):
向所述终端设备(120)发送对所述网络设备(110)支持所述训练序列的指示。
CN201780090647.XA 2017-05-12 2017-06-12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6226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7/084258 2017-05-12
CN2017084258 2017-05-12
PCT/CN2017/087924 WO2018205337A1 (en) 2017-05-12 2017-06-12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andom acces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22613A CN110622613A (zh) 2019-12-27
CN110622613B true CN110622613B (zh) 2023-05-30

Family

ID=64104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0647.XA Active CN110622613B (zh) 2017-05-12 2017-06-12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3622771B1 (zh)
JP (1) JP6983254B2 (zh)
CN (1) CN110622613B (zh)
AR (1) AR111783A1 (zh)
MX (1) MX2019013107A (zh)
WO (1) WO2018205337A1 (zh)
ZA (1) ZA20190692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847A (zh) * 2002-09-30 2005-11-30 阿雷伊通讯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空间信道指配训练序列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43075A1 (en) * 2009-06-16 2011-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10159867A1 (en) * 2009-12-24 2011-06-30 Richard Lee-Chee Kuo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allocate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ch) resources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238665B (zh) * 2010-05-05 2016-03-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系统
US9788318B2 (en) * 2014-08-18 2017-10-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annel capacity on collision based channels
SG11201808673UA (en) * 2016-04-27 2018-11-2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ling paging extens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847A (zh) * 2002-09-30 2005-11-30 阿雷伊通讯有限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空间信道指配训练序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1906926B (en) 2021-02-24
AR111783A1 (es) 2019-08-21
CN110622613A (zh) 2019-12-27
EP3622771B1 (en) 2023-04-19
JP2020521352A (ja) 2020-07-16
JP6983254B2 (ja) 2021-12-17
EP3622771A1 (en) 2020-03-18
MX2019013107A (es) 2020-02-05
EP3622771A4 (en) 2021-01-27
WO2018205337A1 (en) 2018-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15564B2 (ja) 端末デバイスで実行される方法、端末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で実行される方法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JP7124882B2 (ja) 参照信号構成のための方法、基地局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CN112154699A (zh) 探测参考信号传输
JP2019519958A (ja) 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済み信号を利用した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初期アタッチメント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7342955B2 (ja) 端末デバイ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方法
US10149319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scanning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millimeter wave,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US2023024677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CN114145047A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669017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622613B (zh) 用于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232726A1 (en) Methods,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determining timing advance
CN113170483A (zh) 多trp传输
US1080596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andom access
WO2021127840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CN111165038B (zh) 用于同步信号和系统信息的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WO2020132794A9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diversity transmissions
CN107947908B (zh) 一种同步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JP7272491B2 (ja) 方法およびue
JP2023100738A (ja) 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GB2622877A (en) Device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JP2023533647A (ja) 方法
CN117941438A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056944A (zh) 用于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