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9281A -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9281A
CN110619281A CN201910785550.1A CN201910785550A CN110619281A CN 110619281 A CN110619281 A CN 110619281A CN 201910785550 A CN201910785550 A CN 201910785550A CN 110619281 A CN110619281 A CN 1106192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registered
face image
image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55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瑞吟
刘丽娟
廖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7855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92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9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92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50Maintenance of biometric data or enrolment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将注册人脸图像与身份核验系统中的身份人脸图像进行身份核验,若身份核验通过,则向终端下发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接收终端上传的注册虹膜图像,将注册人脸图像、注册虹膜图像与用户的账户信息绑定并存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验证人脸图像、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注册人脸图像、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该实施方式能够解决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2015年12月,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鼓励支持银行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核验存款人身份信息的辅助手段。为落实人民银行相关意见,各银行均积极尝试在新型自助渠道等使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目前,通用于身份认证的人体生物特征有人脸、虹膜、指纹、声纹、DNA等。在实际应用中,应用于金融业的开户、取款、支付、转账等场景对识别准确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式逐步向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向转变。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式指的是单独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作为认证结果。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式则指两种或大于两种生物特征融合构成用户的生物特征识别结果。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方式的优点是更加全面的描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避免单一识别算法的局限性,伪造多个生物特征比伪造一个生物特征的难度提高了,因此系统安全性更强。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1)人脸识别由于其认证速度快和准确度高的优点,有较广的使用范围,但是虽然快捷方便,也无法解决部分用户“撞脸”的问题;2)在实际应用中,存在面具、头套、视频、图片等攻击行为,单一人脸识别算法在抵御这种攻击行为时存在安全隐患;3)在虹膜注册过程中,没有对人脸和身份证照片进行核对,导致无法检验用户身份真实性,存在伪造身份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以解决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包括: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与身份核验系统中的身份人脸图像进行身份核验,若身份核验通过,则向所述终端下发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
接收终端上传的注册虹膜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与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绑定并存储;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
可选地,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之前,还包括: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
验证所述银行卡信息和所述密码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验证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的预存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将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银行卡信息绑定并存储,向终端下发采集注册人脸图像的指令。
可选地,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之前,还包括: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身份信息,验证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注册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向终端验证下发身份信息验证通过的消息。
可选地,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包括: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若否,则向终端下发采集人脸图像的指令;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虹膜图像,验证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若否,则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包括:
核验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与身份核验系统中的身份人脸图像进行身份核验,若身份核验通过,则向所述终端下发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
注册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上传的注册虹膜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与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绑定并存储;
识别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
可选地,所述核验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之前,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
验证所述银行卡信息和所述密码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验证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的预存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将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银行卡信息绑定并存储。
可选地,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之前,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身份信息,验证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注册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向终端验证下发身份信息验证通过的消息。
可选地,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若否,则向终端下发采集人脸图像的指令;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虹膜图像,验证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若否,则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先注册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再基于注册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手段,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以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识别替代密码验证,为系统提供更准确的识别准确率,保障用户资金安全,还能给用户带来便捷的用户体验。在用户使用ATM机取款场景下,采用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准确率越高,用户的资金越安全,生物特征识别过程中需用户主动配合的动作更少,用户取款更便捷。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可参考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可参考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识别装置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6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身份识别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与身份核验系统中的身份人脸图像进行身份核验,若身份核验通过,则向所述终端下发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
在该步骤中,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计算进行身份核验,具体地,首先分别提取注册人脸图像和身份人脸图像(即身份证上的人脸图像)中的人脸特征,然后通过人脸特征计算注册人脸图像与身份人脸图像之间的相似度,从而判断是否为同一个人,以确保用户是本人进行注册操作。其中,在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上主要分为人脸定位、局部特征提取、编码、特征比对等流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终端可以是ATM,在ATM人脸取款中,业务流程上分为人脸注册(即步骤101和步骤102)和人脸认证环节(即步骤103)。在人脸注册环节,通常为了验证用户的真伪,采用人脸核身流程。首先,通过人脸关键点定位和人脸追踪等技术,确保用户是真人操作,如果活体检测通过,则通过ATM上的摄像头(一般为彩色广角摄像头)采集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并将采集到的注册人脸图像上传至服务端。服务端接收ATM上传的注册人脸图像,获取身份核验系统中的身份人脸图像,然后计算注册人脸图像与身份人脸图像的相似度,如果相似度超过预设相似度阈值,则确认身份核验通过,再向ATM下发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
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之前,还包括: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验证所述银行卡信息和所述密码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验证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的预存身份信息是否相同;若是,则将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银行卡信息绑定并存储。
在注册阶段,为了提高认证阶段的便捷性,还可以在注册人脸图像之前,先注册身份信息(比如手机号、账户等),从而将银行卡信息(比如银行卡号等)与身份信息进行绑定,那么在认证阶段,可以直接通过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而不再需要插入银行卡和输入密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在终端输入手机号,终端将手机号上传服务端,服务端验证该手机号与银行登记的手机号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输入银行卡信息的指令;用户将银行卡插入终端,并按照提示输入密码信息,终端将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上传服务端,服务端验证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是否与银行登记的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相同,若是,则将银行卡信息和手机号绑定并存储,然后向终端下发采集注册人脸图像的指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将银行卡插入终端,并按照提示输入密码信息,终端将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上传服务端,服务端验证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是否与银行登记的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输入手机号的指令。用户继续在终端输入手机号,服务端接收终端上传的手机号,验证该手机号与银行登记的手机号是否相同,若是,则将银行卡信息和手机号绑定并存储,然后向终端下发采集注册人脸图像的指令。
步骤102,接收终端上传的注册虹膜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与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绑定并存储。
身份核实通过后,终端接收服务端下发的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然后通过终端上的虹膜识别摄像头(通过为红外摄像头)采集注册虹膜图像,并将采集到的注册虹膜图像上传至服务端。服务端终端上传的注册虹膜图像,然后将注册人脸图像、注册虹膜图像以及用户的账户信息绑定并存储。其中,所述账户信息可以是身份信息(比如手机号、账户等)、也可以是银行卡信息(比如银行卡号等),从而便于在步骤103中进行身份认证。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有些客户个头较矮,有些用户个头较高,因此可以将摄像头设计为自动俯仰,彩色摄像头捕捉到用户的头部信息后定位调整摄像头的角度。如摄像头捕捉到用户头顶就往下俯,摄像头捕捉到下巴就往上仰,无需用户弯腰或踮脚,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虹膜是人眼瞳孔和巩膜之间的环状区域,就虹膜识别技术角度而言,典型的虹膜识别过程主要是图像处理过程,包含眼睛检测、虹膜分割、虹膜编码、特征比对等,其中虹膜分割包含去除光斑、瞳孔圆检测、虹膜外圆检测、质量评估、眼睑、睫毛检测。
虹膜识别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以下两点:
一、唯一性。每个人的虹膜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严格的唯一性。不同儿童/老人之间的虹膜特征都不可能发生重合的现象,能够保证身份认证环节的高度精准。
二、稳定性。每个人的虹膜特征从出生后10个月左右到生命终结,都不会发生显著变化。从注册之日的虹膜特征,与日后无论哪个年龄时,现场采集得到的虹膜特征,几乎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无论时隔多久,都能够准确无误地对其虹膜特征加以识别,以验证其真实身份。
本发明实施例在ATM上使用虹膜进行取款,业务流程上分为虹膜注册(即步骤102)和虹膜认证环节(即步骤103)。同时,在实现上需加装虹膜识别摄像头采集用户虹膜图像,并在ATM上进行提取特征值和加密,然后将数据传输至服务端进行存储。
步骤103,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
在身份认证环节,服务端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然后验证所述人脸图像、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说明身份验证通过,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
可选地,步骤103可以具体包括: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若否,则向终端下发采集人脸图像的指令;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虹膜图像,验证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若否,则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服务端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对其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再进一步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虹膜图像,并对其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说明认证通过,用户可以在终端上进行取款、存款、查询等操作。如果验证没有通过,则向终端下发验证失败的消息,终端则会提示用户插卡和输密码。
可选地,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之前,还包括: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身份信息,验证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注册身份信息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信息验证通过的消息。若否,则向终端下发身份信息验证不通过的消息。由于服务端存留了用户的手机号等注册身份信息与银行卡号等银行卡信息,那么在步骤103中,用户在取款时,无需携带银行卡和手机,只需要在终端输入手机号,如果手机号验证通过,就可以进行人脸验证,提高了便捷性。
根据上面所述的各种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先注册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再基于注册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手段,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以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识别替代密码验证,为系统提供更准确的识别准确率,保障用户资金安全,还能给用户带来便捷的用户体验。在用户使用ATM机取款场景下,采用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准确率越高,用户的资金越安全,生物特征识别过程中需用户主动配合的动作更少,用户取款更便捷。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可参考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其中,注册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
用户在终端输入手机号、账户等注册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等银行卡信息以及银行卡号对应的密码信息,终端将这些信息上传至服务器。
步骤202,验证所述银行卡信息和所述密码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203;若否,则结束。
可选地,可以预先设置次数阈值,如果所述银行卡信息和所述密码信息不匹配,则向终端下发密码不正确的消息,直到不匹配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结束。
步骤203,验证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的预存身份信息是否相同;若是,则执行步骤204;若否,则结束。
可选地,可以预先设置次数阈值,如果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的预存身份信息不相同,则向终端下发注册身份信息不正确的消息,直到不相同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结束。
步骤204,将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银行卡信息绑定并存储。
在注册阶段,为了提高认证阶段的便捷性,还可以在注册人脸图像之前,先注册身份信息(比如手机号、账户等),从而将银行卡信息(比如银行卡号等)与身份信息进行绑定,那么在认证阶段,可以直接通过用户输入的身份信息进行身份验证,而不再需要插入银行卡和输入密码。
步骤205,向终端下发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
步骤206,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
通过人脸关键点定位和人脸追踪等技术,确保用户是真人操作,如果活体检测通过,则通过终端上的摄像头(一般为彩色广角摄像头)采集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并将采集到的注册人脸图像上传至服务端。
步骤207,验证所述注册人脸图像与身份核验系统中的身份人脸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执行步骤208;若否,则结束。
可选地,可以预先设置次数阈值,如果所述注册人脸图像与身份核验系统中的身份人脸图像不相同,则向终端再次下发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直到不相同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结束。
步骤208,向所述终端下发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
步骤209,接收终端上传的注册虹膜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与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绑定并存储。
身份核实通过后,终端接收服务端下发的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然后通过终端上的虹膜识别摄像头(通过为红外摄像头)采集注册虹膜图像,并将采集到的注册虹膜图像上传至服务端。服务端终端上传的注册虹膜图像,然后将注册人脸图像、注册虹膜图像以及用户的账户信息绑定并存储。
另外,在本发明一个可参考实施例中身份识别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在上面所述身份识别方法中已经详细说明了,故在此重复内容不再说明。
图3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可参考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其中,认证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用户在终端输入身份信息,比如手机号等,终端将身份信息上传至服务端。
步骤302,验证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注册身份信息是否相同;若是,则执行步骤304;若否,则执行步骤303。
步骤303,向终端下发身份信息验证不通过的消息。
终端在接收到身份信息验证不通过的消息后,在显示器上显示银行卡验证的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插入银行卡和输入密码信息的方式进行验证。如果通过银行卡和密码信息的方式验证通过,则可以继续执行305。
可选地,可以预先设置次数阈值,如果身份信息验证不通过,则向终端下发输入身份信息的指令,直到不相同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向终端下发身份信息验证不通过的消息。
步骤304,向终端下发身份信息验证通过的消息。
步骤305,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
如果身份信息验证通过,则终端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其上传至服务端。
步骤306,验证所述人脸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执行步骤307;若否,则结束。
服务端接收到用户的人脸图像后,将其与已存储的注册人脸图像是进行比较,判断两者是否相同。
可以预先设置次数阈值,如果人脸图像验证不通过,则向终端下发采集人脸图像的指令,直到不相同的次数达到次数阈值时向终端下发身份信息验证不通过的消息。
步骤307,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
步骤308,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虹膜图像。
步骤309,验证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执行步骤310;若否,则结束。
步骤310,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
如果验证通过,则再进一步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虹膜图像,并对其进行验证,如果验证通过,则说明认证通过,用户可以在终端上进行取款、存款、查询等操作。如果验证没有通过,则向终端下发验证失败的消息,终端则会提示用户插卡和输密码。
另外,在本发明另一个可参考实施例中身份识别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在上面所述身份识别方法中已经详细说明了,故在此重复内容不再说明。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识别装置的主要模块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身份识别装置400包括核验模块401、注册模块402和识别模块403。其中,核验模块401用于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与身份核验系统中的身份人脸图像进行身份核验,若身份核验通过,则向所述终端下发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注册模块402用于接收终端上传的注册虹膜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与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绑定并存储;识别模块403用于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
可选地,所述核验模块401还用于:
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之前,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
验证所述银行卡信息和所述密码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验证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的预存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将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银行卡信息绑定并存储。
可选地,所述识别模块403还用于:
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之前,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身份信息,验证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注册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向终端验证下发身份信息验证通过的消息。
可选地,所述识别模块403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若否,则向终端下发采集人脸图像的指令;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虹膜图像,验证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若否,则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
根据上面所述的各种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先注册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再基于注册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手段,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以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识别替代密码验证,为系统提供更准确的识别准确率,保障用户资金安全,还能给用户带来便捷的用户体验。在用户使用ATM机取款场景下,采用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准确率越高,用户的资金越安全,生物特征识别过程中需用户主动配合的动作更少,用户取款更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的具体实施内容,在上面所述身份识别方法中已经详细说明了,故在此重复内容不再说明。
图5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身份识别方法或身份识别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500。
如图5所示,系统架构5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501、502、503,网络504和服务器505。网络504用以在终端设备501、502、503和服务器5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5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501、502、503通过网络504与服务器5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501、502、5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501、502、5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5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501、502、503所浏览的购物类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物品信息查询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目标推送信息、物品信息——仅为示例)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身份识别方法一般由服务器505执行,相应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一般设置在服务器505中。
应该理解,图5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系统600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计算机系统6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系统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601、ROM 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609。通信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物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6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物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核验模块、注册模块和识别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与身份核验系统中的身份人脸图像进行身份核验,若身份核验通过,则向所述终端下发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接收终端上传的注册虹膜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与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绑定并存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
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先注册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再基于注册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手段,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以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识别替代密码验证,为系统提供更准确的识别准确率,保障用户资金安全,还能给用户带来便捷的用户体验。在用户使用ATM机取款场景下,采用的生物特征识别的准确率越高,用户的资金越安全,生物特征识别过程中需用户主动配合的动作更少,用户取款更便捷。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与身份核验系统中的身份人脸图像进行身份核验,若身份核验通过,则向所述终端下发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
接收终端上传的注册虹膜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与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绑定并存储;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之前,还包括: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
验证所述银行卡信息和所述密码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验证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的预存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将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银行卡信息绑定并存储,向终端下发采集注册人脸图像的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之前,还包括: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身份信息,验证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注册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向终端验证下发身份信息验证通过的消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包括: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若否,则向终端下发采集人脸图像的指令;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虹膜图像,验证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若否,则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
5.一种身份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核验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与身份核验系统中的身份人脸图像进行身份核验,若身份核验通过,则向所述终端下发采集注册虹膜图像的指令;
注册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上传的注册虹膜图像,将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与所述用户的账户信息绑定并存储;
识别模块,用于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验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人脸图像之前,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注册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信息;
验证所述银行卡信息和所述密码信息是否匹配,若是,则验证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用户的预存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将所述注册身份信息与所述银行卡信息绑定并存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和虹膜图像之前,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身份信息,验证所述身份信息与所述注册身份信息是否相同;
若是,则向终端验证下发身份信息验证通过的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模块还用于: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人脸图像,验证所述人脸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人脸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若否,则向终端下发采集人脸图像的指令;
接收终端上传的用户的虹膜图像,验证所述虹膜图像与存储的所述注册虹膜图像是否相同,若是,则向终端下发身份验证通过的消息;若否,则向终端下发采集虹膜图像的指令。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785550.1A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06192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5550.1A CN110619281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5550.1A CN110619281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9281A true CN110619281A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22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5550.1A Pending CN110619281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928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5830A (zh) * 2019-06-12 2020-02-07 天津新泰基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全自助注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1292087A (zh) * 2020-01-20 2020-06-16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50196A (zh) * 2020-09-17 2020-12-2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助残公益积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729A (zh) * 2013-12-05 2014-03-26 王美金 一种用身份证进行自助注册的手机银行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7682545A (zh) * 2017-09-28 2018-02-09 山西特信环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人证机合一手机终端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7832710A (zh) * 2017-11-13 2018-03-23 上海聚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虹膜自助注册方法
CN108682089A (zh) * 2018-09-05 2018-10-19 上海聚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虹膜和人脸识别的自助无卡取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6729A (zh) * 2013-12-05 2014-03-26 王美金 一种用身份证进行自助注册的手机银行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07682545A (zh) * 2017-09-28 2018-02-09 山西特信环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人证机合一手机终端系统及操作方法
CN107832710A (zh) * 2017-11-13 2018-03-23 上海聚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虹膜自助注册方法
CN108682089A (zh) * 2018-09-05 2018-10-19 上海聚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虹膜和人脸识别的自助无卡取款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5830A (zh) * 2019-06-12 2020-02-07 天津新泰基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全自助注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0765830B (zh) * 2019-06-12 2022-11-04 天津新泰基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全自助注册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
CN111292087A (zh) * 2020-01-20 2020-06-16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50196A (zh) * 2020-09-17 2020-12-29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助残公益积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2150196B (zh) * 2020-09-17 2023-10-1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助残公益积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998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acting at an ATM using a mobile device
US10861091B2 (en) Method, terminal, server and system for information registration
US2018007543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acting at an ATM Using a Mobile Device
US1051535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henticating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US10028081B2 (en) User authentication
US20150294313A1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authentication
JP2018092122A (ja) ユーザ認証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150161613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hentications and online transactions
CN112036890B (zh) 客户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CN110619281A (zh)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和装置
US11410506B2 (en) Processing system for providing enhanced reality interfaces at an automated teller machine (ATM) terminal platform
CN105069622A (zh) 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人脸识别支付系统和方法
CN111754234A (zh) 空中银行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715077B2 (en)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user experience (UX) effectiveness of ATMs
US20170352037A1 (en) Identification and Payment Method Using B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US11651371B2 (en) Zero-step user recognition and biometric access control
CN110852193A (zh) 一种人脸识别的方法和装置
CN105631673A (zh) 一种云支付方法、支付终端、云端支付平台和云支付系统
KR20120013881A (ko) 무인대출 처리방법
CN112687042A (zh) 认证方法、认证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615421B2 (en) Methods,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electively responding to presentation of payment card information
JP2013050770A (ja) 金融取引システム
CN111126229A (zh) 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951013A (zh) 认证方法和装置
US2023013548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to verify transaction legitimac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