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3346A - 液体加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液体加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3346A
CN110613346A CN201810629334.3A CN201810629334A CN110613346A CN 110613346 A CN110613346 A CN 110613346A CN 201810629334 A CN201810629334 A CN 201810629334A CN 110613346 A CN110613346 A CN 1106133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container
container body
filter cartridge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2933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向阳
刘云祥
罗金柳生
南春来
柳维军
刁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Guangdong Midea Life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Consumer Electric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2933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334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33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334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5Portable or compact beverage making apparatus, e.g. for travelling, for use in automotive vehi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6Filters or strainers for coffee or tea makers ; Holder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6Filters or strainers for coffee or tea makers ; Holders therefor
    • A47J31/0626Filters or strainers for coffee or tea makers ; Holders therefor with means for securing the filter holder to the beverage contain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46Dispensing spouts, pumps, drain valves or like liquid transport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00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1/44Parts or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verage-making apparatus
    • A47J31/54Water boiling vessels in beverage mak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上设置有容器入口,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结构;容器盖,安装在容器本体的容器入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容器入口;滤筒,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容器本体上或容器盖上,并位于容器本体内,滤筒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滤孔。调节件,调节件能够运动地安装在滤筒的底壁和/或滤筒的侧壁上,用于封堵和打开滤孔。该种结构可通过调节件的运动,比如移动和/或转动等来打开或封堵滤孔,从而使得容器本体内的液体在调节件打开滤孔时可以进入滤筒,而在调节件封堵住滤孔时可将滤筒中的茶叶等原材料与容器本体外的液体隔离。

Description

液体加热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配有茶漏的茶壶等液体加热容器,可将茶叶放在茶漏里面以实现泡茶的功能,但这种液体加热容器不能够使茶叶与茶水分离,因此,在泡茶时,只能够将茶漏一直浸泡在茶水中,这样便无法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泡茶的时间,从而会导致泡茶时间过长、茶汤过浓等情况的发生,因而无法确保泡出的茶汤的口感。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够使茶叶与茶水分离地液体加热容器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容器入口,所述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结构;容器盖,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的所述容器入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器入口;滤筒,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上或所述容器盖上,并位于所述容器本体内,所述滤筒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滤孔;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能够运动地安装在所述滤筒的底壁和/或所述滤筒的侧壁上,用于封堵和打开所述滤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滤筒和调节件,其中,容器本体用于盛装冲泡茶叶等所需的水,容器盖用于打开和关闭容器本体的容器开口,滤筒用于盛装茶叶等材料,而滤筒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多个滤孔,这样便可使容器本体内的水进出滤筒,对滤筒内的原料进行冲泡或溶解,而调节件能够运动地安装在滤筒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这样便可通过调节件的运动,比如移动和/或转动等来打开或封堵滤孔,从而使得容器本体内的液体在调节件打开滤孔时可以进入滤筒,而在调节件封堵住滤孔时将滤筒中的茶叶等原材料与容器本体外的液体隔离,具体地,比如用户在泡茶时,可将装有茶叶的滤筒放置在装有热水的容器本体内,此时可移动调节件,使调节件打开滤孔,以使容器本体内的热水能够进出滤筒,以实现茶叶的冲泡,而当泡茶结束时,用户可再次移动调节件,使调节件封堵住滤孔,以使容器本体内的水无法进出滤筒,从而便可将滤筒中的茶叶与容器本体中的水相互隔离,以停止泡茶。该种方案能够通过调节件对滤孔的开闭状态进行调节,这样在用户泡茶时,使得用户可通过移动调节件而打开和封堵滤孔,以使茶叶能够随时进入或脱离茶水,从而达到调整泡茶时间,避免茶味过浓或过淡,提升茶水口感的目的。
其中,通过在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出水结构,能够通过出水结构来进行容器本体内的茶水等的倒出,这样在倒出茶水等时,便不用打开容器盖,取出滤筒等,因而能够使茶水等的倒出更加方便。当然,也可不设置出水结构,此时,容器本体内的水可通过容器入口倒出。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既可用于泡茶,也可用于冲泡咖啡或冲泡其它饮品等。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筒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滤孔,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板和安装杆,调节板安装在所述滤筒的内底壁上,能够沿所述滤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能够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并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板沿所述滤筒的轴向方向移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在滤筒的底壁上设置第一滤孔,这样可使容器本体内的水直接从滤筒的底壁进出滤筒,而调节板设置在滤筒的内底壁上,可通过调节板的运动控制第一滤孔的开闭,而安装杆的一端安装在调节板上,另一端能够活动地安装在容器盖上,这样便可通过移动安装杆来控制调节板的移动,从而进一步控制第一滤孔的开闭,具体地,用户可向上移动安装杆,使调节板沿滤筒轴向方向向上移动,从而使调节板打开第一滤孔,以使容器本体中的水能够冲泡茶叶等,而在泡茶结束时,用户便可向下移动安装杆,使调节板沿滤筒轴线方向向下移动,以使调节板能够压在滤筒的底壁上,以重新封闭住第一滤孔,这样便可将茶水与茶叶隔离,该种设置,用户可通过移动安装杆而改变调节板的位置,而不需要将手伸到滤筒中去改变调节板的位置,从而能够使调节板的位置调节更加方便,进而能够提高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调节板的一端通过所述安装孔插入并伸出到所述容器盖外;其中,所述安装杆能够在所述安装孔内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滑动,以带动所述调节板沿所述滤筒的轴向方向移动。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在容器盖上设置安装孔,并将安装杆远离调节板的一端从安装孔内伸出到容器盖外,这样用户便可在容器盖外操控安装杆移动,从而用户在不必打开容器盖的情况下,便可进行安装杆的高度调整,进而可通过安装杆带动调节板沿滤筒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使调节板远离或贴近第一滤孔,以实现第一滤孔的封闭和打开,这样用户便可在泡茶时,向上移动安装杆,以打开第一滤孔使容器本体内的水进入滤筒,而在泡茶结束后,下移安装杆并封闭第一滤孔以使滤筒中的茶叶与水隔离。这样用户便可在调节茶叶的冲泡时间的同时,不必打开容器盖,从而能够使用户在泡茶时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其次,优选地,安装孔与安装杆之间为间隙配合,这样在安装杆升降时可减少安装杆与容器盖之间的摩擦,从而可减少容器盖的磨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杆沿所述安装杆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结构,所述容器盖上、所述安装孔的边缘上设置有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能够与任一高度位置上的所述卡扣结构进行卡扣,以将所述安装杆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处。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杆的不同高度位置上设置卡扣结构,这样在安装杆上下移动后,便能够通过不同高度位置的卡扣结构与配合结构配合来实现安装杆在容器本体上的不同高度位置的安装,这样便可在安装杆上下运动后将安装杆和调节板固定在用户所需的高度位置上,以实现第一滤孔的封闭和打开。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卡扣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安装杆的侧壁上的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沿所述安装杆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配合结构为多个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方向分布在所述安装孔的边缘上的弹性柱塞;其中,所述安装杆能够相对多个所述弹性柱塞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滤筒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移动,且多个所述弹性柱塞靠近所述安装杆的一端能够卡入到任一高度位置上的所述环形卡槽内,以将所述安装杆固定住。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由于弹性柱塞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可在安装孔的边缘设置一圈弹性柱塞,并在安装杆的不同高度位置上设置环形卡槽,这样在具体调节安装杆的高度,以进行调节板的高度位置调节时,只需要上下拉动安装杆即可,而在安装杆的高度位置调节好后,多个弹性柱塞能够在弹性作用下自动卡入到对应高度位置上的环形卡槽,以自动实现安装杆在升降后的固定。该种设置,可通过多个弹性柱塞与不同高度位置的环形卡槽实现安装杆的升降以及升降后的固定安装,因此,在使用时,可随意上下升降安装杆,以实现调节板的高度位置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杆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卡扣结构为设置在所述安装杆的侧壁上的限位凸起,所述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边缘上的止位部和避空槽;其中,所述止位部能够与任一高度位置上的所述限位凸起卡扣配合,以将所述安装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且转动所述安装杆使所述限位凸起对应所述避空槽设置时,所述安装杆能够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滤筒沿所述容器本体的高度方向移动。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通过安装杆上的限位凸起与止位部进行限位配合,以实现安装杆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安装。而在需要调节高度时,可转动安装杆,并将限位凸起转入到避空槽处,这样安装杆的限位凸起便能够在避空槽内上下滑动,以实现安装杆的升降,而在安装杆升降到位置后,可再次转动安装杆,并将限位凸起转动到止位部的上方,这样便可通过止位部与限位凸起的配合实现安装杆在升降后的固定安装,从而便可将调节板固定到不同的高度位置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提手,所述安装孔对应所述提手设置,并贯穿所述提手。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安装孔对应设置在容器盖的提手处,这样使得提手和安装孔都能够重合设置在容器盖的中部,而提手和安装孔重合设置,能够使容器盖的结构更加合理美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杆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出到所述容器盖外的一端上设置有把手。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把手来操作安装杆的升降,进而实现对滤筒的升降操作,而设置把手一方面便于用户对安装杆的操作,防止安装杆在升降时打滑。此外,设置把手也便于用户握住安装杆而上下升降安装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调节板靠近所述滤筒的内底壁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能够与所述第一滤孔配合,以密封所述第一滤孔,且所述密封塞还能够与所述第一滤孔相互分离,以打开所述第一滤孔。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在调节板靠近滤筒的内底壁的板面上设置多个能够与第一滤孔配合的密封塞,这样便可在调节板贴近第一滤孔时,使密封塞堵住第一滤孔,而在调节板远离第一滤孔时,使密封塞从第一滤孔中脱离,从而达到控制第一滤孔开闭的目的。而密封塞的数量与第一滤孔的数量一致,使得每一个滤孔均配设有一个密封塞,从而可防止密封塞过多,而导致密封塞浪费,或者密封塞过少,而导致第一滤孔无法全部被密封的情况发生。其中,优选地,可将密封塞设置为橡胶塞或硅胶塞,因为橡胶和硅胶比较常见,因而便宜、好采购,且橡胶和硅胶较软,因而密封效果也较好,因此,将密封塞设置为橡胶塞或硅胶塞既能够确保密封效果,又能够降低产品的成本。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调节板远离所述滤筒的内底壁的一面上设置有凸筋。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调节板的上表面上设置凸筋,比如条形筋,这样可通过条形筋来在泡茶过程中进行扰流、产生气泡等,这样便能够增大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以使茶叶能够被水充分浸泡,进而可提高泡茶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滤孔,所述调节件还包括:第一侧向板,第一侧向板安装在所述调节板或所述安装杆上,并贴合在所述滤筒的内侧壁上,且能够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转动;其中,所述第一侧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一侧向板转动至所述第一区域时,所述第一侧向板能够将所述多个第二滤孔封堵住,所述第一侧向板转动至所述第二区域时,所述第二滤孔能够与所述第一过孔导通。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滤筒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二滤孔,可使容器本体内的液体从第二滤孔中进出滤筒,这样滤筒外的水便可同时通过侧壁和底壁进出滤筒。而通过在安装杆或调节板上设置第一侧向板,且第一侧向板能够转动地贴合在滤筒的内侧壁上,这样便可通过第一侧向板的转动实现对第二滤孔的封堵和打开,而通过在第一侧向板上设置多个第一过孔,这样便能够在第二侧向板转动至第一区域时,使第一过孔与第二滤孔重叠,以导通第二滤孔,此时容器本体中的液体便可通过第一过孔和第二滤孔进出滤筒,而在第二侧向板转动至另一区域时,便可使第一过孔与第二滤孔相互错开,这样便能够通过第二侧向板没有设置第一过孔的区域封堵住第二滤孔,以使第二滤孔无法导通,这样也就使得滤筒内外的水无法互相流通,从而滤筒内浸泡过茶叶等的水不能从滤筒中出去,进而便可停止加深茶水等的浓度,调节茶水口感。具体地,可合理设置第一侧向板的孔密度和第一过孔的大小以及合理设置滤筒侧壁上的孔密度以及第二滤孔的大小,以使第一侧向板转动至到滤筒的侧壁的第一区域内时,第二滤孔能够与第一过孔相互错开,以实现第二滤孔的封堵,而在第一侧向板转动至到滤筒的侧壁的第二区域内时,第二滤孔能够与第一过孔相互导通,以实现第二滤孔的打开,这样便可通过第一侧向板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转动实现第二滤孔的打开和关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安装杆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以带动所述第一侧向板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转动。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安装杆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容器盖上,这样便可通过转动安装杆来带动第一侧向板进行转动,从而用户在打开或封闭第二滤孔时,不必将手伸进滤筒中或将滤筒拿出,因而能够使用户在调节茶水冲泡时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向板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调节板上,或所述第一侧向板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也可将第一侧向板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调节板或安装杆上,这样可直接转动第一侧向板以实现第二滤孔的导通和闭合。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滤孔,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二侧向板,安装在所述滤筒的侧壁上,并能够相对所述滤筒的侧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所述第二侧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孔,所述第二侧向板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侧向板能够将所述多个第二滤孔封堵住,所述第二侧向板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滤孔能够与所述第二过孔导通。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也可只在滤筒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二滤孔,以使容器本体内的液体只能够从滤筒的侧壁进出滤筒。此时,可在滤筒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能够转动地贴合在滤筒的内侧壁上的第二侧向板,这样便可通过第二侧向板的转动实现对第二滤孔的封堵和打开,而通过在第二侧向板上设置多个第二过孔,这样便能够在第二侧向板转动至第一位置时,使第二过孔与第二滤孔重叠,以导通第二滤孔,此时容器本体中的液体便可通过第二过孔和第二滤孔进出滤筒,而在第二侧向板转动至另一位置时,便可使第二过孔与第二滤孔相互错开,这样便能够通过第二侧向板没有设置第二过孔的位置封堵住第二滤孔,以使第二滤孔无法导通,这样也就使得滤筒内外的水无法互相流通,从而滤筒内浸泡过茶叶等的水不能从滤筒中出去,进而便可停止加深茶水等的浓度,调节茶水口感。具体地,可合理设置第二侧向板的孔密度和第二过孔的大小以及合理设置滤筒侧壁上的孔密度以及第二滤孔的大小,以使第二侧向板转动至到滤筒的侧壁的第一位置内时,第二滤孔能够与第二过孔相互错开,以实现第二滤孔的封堵,而在第二侧向板转动至到滤筒的侧壁的第二位置内时,第二滤孔能够与第二过孔相互导通,以实现第二滤孔的打开,这样便可通过第二侧向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转动实现第二滤孔的打开和关闭。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筒能够被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多个高度位置上,或所述滤筒能够升降地在所述容器本体内,并能够被固定在任一高度位置。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优选在容器盖上设置可升降的安装杆,并将安装杆与滤筒连接,这样便可通过安装杆的升降和固定,实现滤筒在容器本体内的升降以及在不同高度位置的固定,具体地,比如可在安装杆处于容器盖外的部分设置至少一个折叠结构,且该折叠结构在打开时的长度大于安装孔的直径,这样可通过折叠结构与容器盖的配合将安装杆固定在不同高度上,从而将滤筒固定在容器本体内的不同高度位置上,或者可将安装杆设置为螺纹杆,并在安装孔处设置与螺纹杆配合使用的内螺纹,这样便可通过旋转螺纹杆使螺纹杆上升或下降,从而改变滤筒在容器本体内的高度位置,或者将安装杆设置为导磁杆,并在安装孔处设置磁铁,这样可在升降导磁杆后,通过磁力产生的摩擦力将导磁杆固定在当前位置上,从而实现滤筒在容器本体内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安装,当然还可采取其他方式升降并固定滤筒,在此不一一列举。
当然,也可通过连接绳、连接链、连接索等柔性连接件将滤筒安装在容器盖或容器本体上,此时,可通过柔性连接件的收放等实现滤筒在多个高度位置上的固定,比如可在容器盖上设置不同高度的挂钩,这样可将柔性连接件伸出到容器外的一端挂装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挂钩上,以实现滤筒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固定,再比如,还可在容器盖上设置一个类似风筝线盘的转盘结构,这样便可通过转盘的转动实现连接绳等的收放,从而实现滤筒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固定。当然,在其它方案中,也可在容器本体的侧壁的不同高度位置上设置多个卡扣,以将滤筒能够卡扣安装在容器本体的侧壁上的不同高度位置上,从而实现滤筒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固定。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筒盖能够打开或关闭地盖装在所述筒体的开口端上。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将滤筒设置成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其中,筒体用于装茶叶等,而筒盖用于关闭或打开滤筒的开口。当然,在其它技术方案中,也可将滤筒设置成不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只包括一个单独的筒体,而不包括筒盖。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筒体和所述筒盖通过螺纹安装在一起,或所述筒体和所述筒盖能够拆卸地卡扣安装在一起。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筒体和筒盖可优选通过螺纹、卡扣等安装方式安装在一起,因为螺纹安装、卡扣安装都是比较常见且牢靠的安装方式,因而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还能够确保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筒体和所述筒盖能够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当然,所述筒盖也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筒体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内或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外。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容器本体内的水。而优选地,可将加热装置以及供电装置等都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上,这样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个液体加热杯或类似液体加热杯的结构。此时,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容器本体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外。
在上述另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和加热装置,所述容器本体能够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上或设置在所述底座内。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还可在容器本体的底部设置一个底座,而通过设置底座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放置容器本体的平台,另一方面可通过底座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或者通过底座来控制容器本体的具体工作,比如控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容器本体,其中,具体地,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底座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上,而加热装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设置。该种结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盖和底座,因而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茶壶或类似茶壶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上还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水结构。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可在容器本体的出水结构处设置一个盖体,这样可通过盖体来进行出水结构的打开和关闭,这样可防止出水结构长期敞开,因而可在泡茶等操作时,将出水结构关闭,以锁住容器本体内的热量以及茶香等,这样便可防止热量外泄,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从而确保泡茶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为透明容器,和/或所述容器盖为透明盖,和/或所述滤筒为透明筒。
在该些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容器本体设置为透明容器,或将容器盖设置为透明盖,或将滤筒为透明筒,从而能够通过容器本体或容器盖或透明筒观看到容器本体或滤筒内的茶叶情况,也能够在泡茶时观看具体的泡茶过程,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随时掌握泡茶情况。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手柄。其中,通过设置手柄能够使容器本体更便利的进行移动,从而更利于倒茶、清洗等操作。
其中,具体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控制板、外壳、电源等结构。
其中,优选地,所述液体加热容器为加热杯、茶壶或者咖啡壶,当然,液体加热容器也可为除加热杯、茶壶和咖啡壶之外的其它产品。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容器本体,12出水结构,2容器盖,22提手,24安装孔,3滤筒,32第一滤孔,4调节件,42调节板,422密封塞,44安装杆,442折叠结构,444把手,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液体加热容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盖2、滤筒3和调节件4,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容器入口,容器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结构12;容器盖2安装在容器本体1的容器入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容器入口;滤筒3能够拆卸地安装在容器本体1上或容器盖2上,并位于容器本体1内,滤筒3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滤孔;调节件4能够运动地安装在滤筒3的底壁和/或滤筒3的侧壁上,用于封堵和打开滤孔。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盖2、滤筒3和调节件4,其中,容器本体1用于盛装冲泡茶叶等所需的水,容器盖2用于打开和关闭容器本体1的容器开口,滤筒3用于盛装茶叶等材料,而滤筒3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多个滤孔,这样便可使容器本体1内的水进出滤筒3,对滤筒3内的原料进行冲泡或溶解,而调节件4能够运动地安装在滤筒3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这样便可通过调节件4的运动,比如移动和/或转动等来打开或封堵滤孔,从而使得容器本体1内的液体在调节件4打开滤孔时可以进入滤筒3,而在调节件4封堵住滤孔时将滤筒3中的茶叶等原材料与容器本体1外的液体隔离,具体地,比如用户在泡茶时,可将装有茶叶的滤筒3放置在装有热水的容器本体1内,此时可移动调节件4,使调节件4打开滤孔,以使容器本体1内的热水能够进出滤筒3,以实现茶叶的冲泡,而当泡茶结束时,用户可再次移动调节件4,使调节件4封堵住滤孔,以使容器本体1内的水无法进出滤筒3,从而便可将滤筒3中的茶叶与容器本体1中的水相互隔离,以停止泡茶。该种方案能够通过调节件4对滤孔的开闭状态进行调节,这样在用户泡茶时,使得用户可通过移动调节件4而打开和封堵滤孔,以使茶叶能够随时进入或脱离茶水,从而达到调整泡茶时间,避免茶味过浓或过淡,提升茶水口感的目的。
其中,通过在容器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出水结构12,能够通过出水结构12来进行容器本体1内的茶水等的倒出,这样在倒出茶水等时,便不用打开容器盖2,取出滤筒3等,因而能够使茶水等的倒出更加方便。当然,也可不设置出水结构12,此时,容器本体1内的水可通过容器入口倒出。
其中,本申请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既可用于泡茶,也可用于冲泡咖啡或冲泡其它饮品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滤筒3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滤孔32,调节件4包括:调节板42和安装杆44,调节板42安装在滤筒3的内底壁上,能够沿滤筒3的轴向方向移动;安装杆44的一端安装在调节板42上,安装杆44的另一端能够安装在容器盖2上,并能够带动调节板42沿滤筒3的轴向方向移动。
在该实施例中,可优选在滤筒3的底壁上设置第一滤孔32,这样可使容器本体1内的水直接从滤筒3的底壁进出滤筒3,而调节板42设置在滤筒3的内底壁上,可通过调节板42的运动控制第一滤孔32的开闭,而安装杆44的一端安装在调节板42上,另一端能够活动地安装在容器盖2上,这样便可通过移动安装杆44来控制调节板42的移动,从而进一步控制第一滤孔32的开闭,具体地,用户可向上移动安装杆44,使调节板42沿滤筒3轴向方向向上移动,从而使调节板42打开第一滤孔32,以使容器本体1中的水能够冲泡茶叶等,而在泡茶结束时,用户便可向下移动安装杆44,使调节板42沿滤筒3轴线方向向下移动,以使调节板42能够压在滤筒3的底壁上,以重新封闭住第一滤孔32,这样便可将茶水与茶叶隔离,该种设置,用户可通过移动安装杆44而改变调节板42的位置,而不需要将手伸到滤筒3中去改变调节板42的位置,从而能够使调节板42的位置调节更加方便,进而能够提高使用体验。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容器盖2上设置有安装孔24,安装杆44远离调节板42的一端通过安装孔24插入并伸出到容器盖2外;其中,安装杆44能够在安装孔24内沿安装孔24的轴向滑动,以带动调节板42沿滤筒3的轴向方向移动。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在容器盖2上设置安装孔24,并将安装杆44远离调节板42的一端从安装孔24内伸出到容器盖2外,这样用户便可在容器盖2外操控安装杆44移动,从而用户在不必打开容器盖2的情况下,便可进行安装杆44的高度调整,进而可通过安装杆44带动调节板42沿滤筒3的轴向方向移动,从而使调节板42远离或贴近第一滤孔32,以实现第一滤孔32的封闭和打开,这样用户便可在泡茶时,向上移动安装杆44,以打开第一滤孔32使容器本体1内的水进入滤筒3,而在泡茶结束后,下移安装杆44并封闭第一滤孔32以使滤筒3中的茶叶与水隔离。这样用户便可在调节茶叶的冲泡时间的同时,不必打开容器盖2,从而能够使用户在泡茶时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其次,优选地,安装孔24与安装杆44之间为间隙配合,这样在安装杆44升降时可减少安装杆44与容器盖2之间的摩擦,从而可减少容器盖2的磨损。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杆44沿安装杆44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卡扣结构,容器盖2上、安装孔24的边缘上设置有配合结构,配合结构能够与任一高度位置上的卡扣结构进行卡扣,以将安装杆44安装在安装孔24处。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在安装杆44的不同高度位置上设置卡扣结构,这样在安装杆44上下移动后,便能够通过不同高度位置的卡扣结构与配合结构配合来实现安装杆44在容器本体1上的不同高度位置的安装,这样便可在安装杆44上下运动后将安装杆44和调节板42固定在用户所需的高度位置上,以实现第一滤孔32的封闭和打开。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卡扣结构为设置在安装杆44的侧壁上的环形卡槽,环形卡槽沿安装杆44的周向方向设置,配合结构为多个沿安装孔24的周向方向分布在安装孔24的边缘上的弹性柱塞;其中,安装杆44能够相对多个弹性柱塞沿容器本体1的高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滤筒3沿容器本体1的高度方向移动,且多个弹性柱塞靠近安装杆44的一端能够卡入到任一高度位置上的环形卡槽内,以将安装杆44固定住。
在该些实施例中,由于弹性柱塞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可在安装孔24的边缘设置一圈弹性柱塞,并在安装杆44的不同高度位置上设置环形卡槽,这样在具体调节安装杆44的高度,以进行调节板42的高度位置调节时,只需要上下拉动安装杆44即可,而在安装杆44的高度位置调节好后,多个弹性柱塞能够在弹性作用下自动卡入到对应高度位置上的环形卡槽,以自动实现安装杆44在升降后的固定。该种设置,可通过多个弹性柱塞与不同高度位置的环形卡槽实现安装杆44的升降以及升降后的固定安装,因此,在使用时,可随意上下升降安装杆44,以实现调节板42的高度位置调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杆44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孔24内,卡扣结构为设置在安装杆44的侧壁上的限位凸起,配合结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孔24的边缘上的止位部和避空槽;其中,止位部能够与任一高度位置上的限位凸起卡扣配合,以将安装杆44固定安装在容器盖2上,且转动安装杆44使限位凸起对应避空槽设置时,安装杆44能够沿容器本体1的高度方向移动,以带动滤筒3沿容器本体1的高度方向移动。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安装杆44上的限位凸起与止位部进行限位配合,以实现安装杆44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安装。而在需要调节高度时,可转动安装杆44,并将限位凸起转入到避空槽处,这样安装杆44的限位凸起便能够在避空槽内上下滑动,以实现安装杆44的升降,而在安装杆44升降到位置后,可再次转动安装杆44,并将限位凸起转动到止位部的上方,这样便可通过止位部与限位凸起的配合实现安装杆44在升降后的固定安装,从而便可将调节板42固定到不同的高度位置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容器盖2上设置有提手22,安装孔24对应提手22设置,并贯穿提手22。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安装孔24对应设置在容器盖2的提手22处,这样使得提手22和安装孔24都能够重合设置在容器盖2的中部,而提手22和安装孔24重合设置,能够使容器盖2的结构更加合理美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安装杆44通过安装孔24伸出到容器盖2外的一端上设置有把手444。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通过把手444来操作安装杆44的升降,进而实现对滤筒3的升降操作,而设置把手444一方面便于用户对安装杆44的操作,防止安装杆44在升降时打滑。此外,设置把手444也便于用户握住安装杆44而上下升降安装杆44。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调节板42靠近滤筒3的内底壁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密封塞422,密封塞422能够与第一滤孔32配合,以密封第一滤孔32,且密封塞422还能够与第一滤孔32相互分离,以打开第一滤孔32。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在调节板42靠近滤筒3的内底壁的板面上设置多个能够与第一滤孔32配合的密封塞422,这样便可在调节板42贴近第一滤孔32时,使密封塞422堵住第一滤孔32,而在调节板42远离第一滤孔32时,使密封塞422从第一滤孔32中脱离,从而达到控制第一滤孔32开闭的目的。而密封塞422的数量与第一滤孔32的数量一致,使得每一个滤孔均配设有一个密封塞422,从而可防止密封塞422过多,而导致密封塞422浪费,或者密封塞422过少,而导致第一滤孔32无法全部被密封的情况发生。其中,优选地,可将密封塞422设置为橡胶塞或硅胶塞,因为橡胶和硅胶比较常见,因而便宜、好采购,且橡胶和硅胶较软,因而密封效果也较好,因此,将密封塞422设置为橡胶塞或硅胶塞既能够确保密封效果,又能够降低产品的成本。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调节板42远离滤筒3的内底壁的一面上设置有凸筋。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在调节板42的上表面上设置凸筋,比如条形筋,这样可通过条形筋来在泡茶过程中进行扰流、产生气泡等,这样便能够增大茶叶与水的接触面积,以使茶叶能够被水充分浸泡,进而可提高泡茶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滤筒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滤孔,调节件4还包括:第一侧向板,第一侧向板安装在调节板42或安装杆44上,并贴合在滤筒3的内侧壁上,且能够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转动;其中,第一侧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第一侧向板转动至第一区域时,第一侧向板能够将多个第二滤孔封堵住,第一侧向板转动至第二区域时,第二滤孔能够与第一过孔导通。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在滤筒3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二滤孔,可使容器本体1内的液体从第二滤孔中进出滤筒3,这样滤筒3外的水便可同时通过侧壁和底壁进出滤筒3。而通过在安装杆44或调节板42上设置第一侧向板,且第一侧向板能够转动地贴合在滤筒3的内侧壁上,这样便可通过第一侧向板的转动实现对第二滤孔的封堵和打开,而通过在第一侧向板上设置多个第一过孔,这样便能够在第二侧向板转动至第一区域时,使第一过孔与第二滤孔重叠,以导通第二滤孔,此时容器本体1中的液体便可通过第一过孔和第二滤孔进出滤筒3,而在第二侧向板转动至另一区域时,便可使第一过孔与第二滤孔相互错开,这样便能够通过第二侧向板没有设置第一过孔的区域封堵住第二滤孔,以使第二滤孔无法导通,这样也就使得滤筒3内外的水无法互相流通,从而滤筒3内浸泡过茶叶等的水不能从滤筒3中出去,进而便可停止加深茶水等的浓度,调节茶水口感。具体地,可合理设置第一侧向板的孔密度和第一过孔的大小以及合理设置滤筒3侧壁上的孔密度以及第二滤孔的大小,以使第一侧向板转动至到滤筒3的侧壁的第一区域内时,第二滤孔能够与第一过孔相互错开,以实现第二滤孔的封堵,而在第一侧向板转动至到滤筒3的侧壁的第二区域内时,第二滤孔能够与第一过孔相互导通,以实现第二滤孔的打开,这样便可通过第一侧向板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的转动实现第二滤孔的打开和关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安装杆44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容器盖2上,以带动第一侧向板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转动。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安装杆44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容器盖2上,这样便可通过转动安装杆44来带动第一侧向板进行转动,从而用户在打开或封闭第二滤孔时,不必将手伸进滤筒3中或将滤筒3拿出,因而能够使用户在调节茶水冲泡时的操作更加简单、方便。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侧向板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调节板42上,或第一侧向板能够转动地安装在安装杆44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侧向板能够转动地安装在调节板42或安装杆44上,这样可直接转动第一侧向板以实现第二滤孔的导通和闭合。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滤筒3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滤孔,调节件4包括:第二侧向板,安装在滤筒3的侧壁上,并能够相对滤筒3的侧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第二侧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孔,第二侧向板转动至第一位置时,第二侧向板能够将多个第二滤孔封堵住,第二侧向板转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滤孔能够与第二过孔导通。
在该些实施例中,也可只在滤筒3的侧壁上设置多个第二滤孔,以使容器本体1内的液体只能够从滤筒3的侧壁进出滤筒3。此时,可在滤筒3的侧壁上设置一个或多个能够转动地贴合在滤筒3的内侧壁上的第二侧向板,这样便可通过第二侧向板的转动实现对第二滤孔的封堵和打开,而通过在第二侧向板上设置多个第二过孔,这样便能够在第二侧向板转动至第一位置时,使第二过孔与第二滤孔重叠,以导通第二滤孔,此时容器本体1中的液体便可通过第二过孔和第二滤孔进出滤筒3,而在第二侧向板转动至另一位置时,便可使第二过孔与第二滤孔相互错开,这样便能够通过第二侧向板没有设置第二过孔的位置封堵住第二滤孔,以使第二滤孔无法导通,这样也就使得滤筒3内外的水无法互相流通,从而滤筒3内浸泡过茶叶等的水不能从滤筒3中出去,进而便可停止加深茶水等的浓度,调节茶水口感。具体地,可合理设置第二侧向板的孔密度和第二过孔的大小以及合理设置滤筒3侧壁上的孔密度以及第二滤孔的大小,以使第二侧向板转动至到滤筒3的侧壁的第一位置内时,第二滤孔能够与第二过孔相互错开,以实现第二滤孔的封堵,而在第二侧向板转动至到滤筒3的侧壁的第二位置内时,第二滤孔能够与第二过孔相互导通,以实现第二滤孔的打开,这样便可通过第二侧向板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转动实现第二滤孔的打开和关闭。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滤筒3能够被安装在容器本体1的多个高度位置上,或滤筒3能够升降地在容器本体1内,并能够被固定在任一高度位置。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优选在容器盖2上设置可升降的安装杆44,并将安装杆44与滤筒3连接,这样便可通过安装杆44的升降和固定,实现滤筒3在容器本体1内的升降以及在不同高度位置的固定,具体地,比如可在安装杆44处于容器盖2外的部分设置至少一个折叠结构442,且该折叠结构442在打开时的长度大于安装孔24的直径,这样可通过折叠结构442与容器盖2的配合将安装杆44固定在不同高度上,从而将滤筒3固定在容器本体1内的不同高度位置上,或者将安装杆44设置为螺纹杆,并在安装孔24处设置与螺纹杆配合使用的内螺纹,这样便可通过旋转螺纹杆使螺纹杆上升或下降,从而改变滤筒3在容器本体1内的高度位置,或者将安装杆44设置为导磁杆,并在安装孔24处设置磁铁,这样可在升降导磁杆后,通过磁力产生的摩擦力将导磁杆固定在当前位置上,从而实现滤筒3在容器本体1内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安装,当然还可采取其他方式升降并固定滤筒3,在此不一一列举。
当然,也可通过连接绳、连接链、连接索等柔性连接件将滤筒3安装在容器盖2或容器本体1上,此时,可通过柔性连接件的收放等实现滤筒3在多个高度位置上的固定,比如可在容器盖2上设置不同高度的挂钩,这样可将柔性连接件伸出到容器外的一端挂装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挂钩上,以实现滤筒3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固定,再比如,还可在容器盖2上设置一个类似风筝线盘的转盘结构,这样便可通过转盘的转动实现连接绳等的收放,从而实现滤筒3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固定。当然,在其它方案中,也可在容器本体1的侧壁的不同高度位置上设置多个卡扣,以将滤筒3能够卡扣安装在容器本体1的侧壁上的不同高度位置上,从而实现滤筒3在不同高度位置上的固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滤筒3包括筒体和筒盖,筒体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筒盖能够打开或关闭地盖装在筒体的开口端上。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将滤筒3设置成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3包括筒体和筒盖,其中,筒体用于装茶叶等,而筒盖用于关闭或打开滤筒3的开口。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将滤筒3设置成不带盖的结构,此时,滤筒3只包括一个单独的筒体,而不包括筒盖。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筒体和筒盖通过螺纹安装在一起,或筒体和筒盖能够拆卸地卡扣安装在一起。
在该些实施例中,筒体和筒盖可优选通过螺纹、卡扣等安装方式安装在一起,因为螺纹安装、卡扣安装都是比较常见且牢靠的安装方式,因而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还能够确保安装可靠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筒体和筒盖能够拆卸地安装在一起,当然,筒盖也能够转动地安装在筒体上。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1内或设置在容器本体1外。
在该些实施例中,设置加热装置能够加热容器本体1内的水。而优选地,可将加热装置以及供电装置等都直接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这样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个液体加热杯或类似液体加热杯的结构。此时,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容器本体1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1外。
在上述另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5和加热装置,容器本体1能够安装在底座5上,加热装置设置在容器本体1上或设置在底座5内。
在该些实施例中,还可在容器本体1的底部设置一个底座5,而通过设置底座5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放置容器本体1的平台,另一方面可通过底座5为加热装置提供电源,或者通过底座5来控制容器本体1的具体工作,比如控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等。而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容器本体1,其中,具体地,加热装置既可安装在底座5内,也可安装在容器本体1上,而加热装置的位置,可根据实际设置。该种结构,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容器盖和底座5,因而可将液体加热容器设置成一茶壶或类似茶壶的结构。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容器本体1上还设置有盖体,盖体能够打开或关闭出水结构12。
在该些实施例中,可在容器本体1的出水结构12处设置一个盖体,这样可通过盖体来进行出水结构12的打开和关闭,这样可防止出水结构12长期敞开,因而可在泡茶等操作时,将出水结构12关闭,以锁住容器本体1内的热量以及茶香等,这样便可防止热量外泄,提高产品的加热效率,从而确保泡茶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容器本体1为透明容器,和/或容器盖2为透明盖,和/或滤筒3为透明筒。
在该些实施例中,通过将容器本体1设置为透明容器,或将容器盖2设置为透明盖,或将滤筒3为透明筒,从而能够通过容器本体1或容器盖2或透明筒观看到容器本体1或滤筒3内的茶叶情况,也能够在泡茶时观看具体的泡茶过程,从而使得用户能够随时掌握泡茶情况。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容器本体1上设置有手柄。其中,通过设置手柄能够使容器本体1更便利的进行移动,从而更利于倒茶、清洗等操作。
其中,具体地,底座5上设置有操作面板、控制板、外壳、电源等结构。
其中,优选地,液体加热容器为加热杯、茶壶或者咖啡壶,当然,液体加热容器也可为除加热杯、茶壶和咖啡壶之外的其它产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置有容器入口,所述容器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水结构;
容器盖,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的所述容器入口处,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容器入口;
滤筒,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上或所述容器盖上,并位于所述容器本体内,所述滤筒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滤孔;
调节件,所述调节件能够运动地安装在所述滤筒的底壁和/或所述滤筒的侧壁上,用于封堵和打开所述滤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的底壁上设置有第一滤孔,所述调节件包括:
调节板,安装在所述滤筒的内底壁上,能够沿所述滤筒的轴向方向移动;
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调节板上,所述安装杆的另一端能够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并能够带动所述调节板沿所述滤筒的轴向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杆远离所述调节板的一端通过所述安装孔插入并伸出到所述容器盖外;
其中,所述安装杆能够在所述安装孔内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滑动,以带动所述调节板沿所述滤筒的轴向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盖上设置有提手,所述安装孔对应所述提手设置,并贯穿所述提手;和/或
所述安装杆通过所述安装孔伸出到所述容器盖外的一端上设置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板靠近所述滤筒的内底壁的一面上设置有多个密封塞,所述密封塞能够与所述第一滤孔配合,以密封所述第一滤孔,且所述密封塞还能够与所述第一滤孔相互分离,以打开所述第一滤孔;和/或
所述调节板远离所述滤筒的内底壁的一面上设置有凸筋。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滤孔,所述调节件还包括:
第一侧向板,安装在所述调节板或所述安装杆上,并贴合在所述滤筒的内侧壁上,且能够在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转动;
其中,所述第一侧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一过孔,所述第一侧向板转动至所述第一区域时,所述第一侧向板能够将所述多个第二滤孔封堵住,所述第一侧向板转动至所述第二区域时,所述第二滤孔能够与所述第一过孔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杆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容器盖上,以带动所述第一侧向板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之间转动;或
所述第一侧向板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调节板上,或所述第一侧向板能够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滤孔,所述调节件包括:
第二侧向板,安装在所述滤筒的侧壁上,并能够相对所述滤筒的侧壁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
其中,所述第二侧向板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过孔,所述第二侧向板转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侧向板能够将所述多个第二滤孔封堵住,所述第二侧向板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滤孔能够与所述第二过孔导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筒能够被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的多个高度位置上,或所述滤筒能够升降地在所述容器本体内,并能够被固定在任一高度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筒包括筒体和筒盖,所述筒体的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所述筒盖能够打开或关闭地盖装在所述筒体的开口端上;和/或
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内或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外,或
所述液体加热容器还包括底座和加热装置,所述容器本体能够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上或设置在所述底座内;和/或
所述容器本体上还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能够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水结构;和/或
所述容器本体为透明容器,和/或所述容器盖为透明盖,和/或所述滤筒为透明筒。
CN201810629334.3A 2018-06-19 2018-06-19 液体加热容器 Pending CN11061334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29334.3A CN110613346A (zh) 2018-06-19 2018-06-19 液体加热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29334.3A CN110613346A (zh) 2018-06-19 2018-06-19 液体加热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3346A true CN110613346A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20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29334.3A Pending CN110613346A (zh) 2018-06-19 2018-06-19 液体加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3346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493A (zh) * 2007-05-11 2010-06-09 奥特控制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
US20120225176A1 (en) * 2011-03-02 2012-09-06 Distefano Michael Vincent Device for timing and automatically steeping tea
CN203153265U (zh) * 2013-04-01 2013-08-28 陈世媚 一种带有活动滤网的水壶
CN204169563U (zh) * 2014-09-12 2015-02-25 泉州市天狮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泡茶保温杯
CN105249667A (zh) * 2015-11-14 2016-01-20 王才丰 一种便携式茶杯
CN105433707A (zh) * 2016-01-04 2016-03-30 徐必乔 水杯
DE202016005584U1 (de) * 2016-09-12 2016-09-29 Friedrich Strobel Spange mit Stopfen für kegelförmige Stützkörper von Kaffeefiltern.
US9492027B2 (en) * 2014-01-10 2016-11-15 Made Simpli, Llc Infusion proc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5963670U (zh) * 2016-05-09 2017-02-22 厦门三蜂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泡茶杯
CN107157237A (zh) * 2017-06-30 2017-09-15 陶象余 一种可控制泡茶时间的转动茶壶
CN206979272U (zh) * 2016-12-29 2018-02-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泡茶浓度可控的节能型茶壶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493A (zh) * 2007-05-11 2010-06-09 奥特控制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
US20120225176A1 (en) * 2011-03-02 2012-09-06 Distefano Michael Vincent Device for timing and automatically steeping tea
CN203153265U (zh) * 2013-04-01 2013-08-28 陈世媚 一种带有活动滤网的水壶
US9492027B2 (en) * 2014-01-10 2016-11-15 Made Simpli, Llc Infusion process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04169563U (zh) * 2014-09-12 2015-02-25 泉州市天狮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泡茶保温杯
CN105249667A (zh) * 2015-11-14 2016-01-20 王才丰 一种便携式茶杯
CN105433707A (zh) * 2016-01-04 2016-03-30 徐必乔 水杯
CN205963670U (zh) * 2016-05-09 2017-02-22 厦门三蜂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泡茶杯
DE202016005584U1 (de) * 2016-09-12 2016-09-29 Friedrich Strobel Spange mit Stopfen für kegelförmige Stützkörper von Kaffeefiltern.
CN206979272U (zh) * 2016-12-29 2018-02-09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泡茶浓度可控的节能型茶壶
CN107157237A (zh) * 2017-06-30 2017-09-15 陶象余 一种可控制泡茶时间的转动茶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011766B2 (ja) 容器のためのフィルタ挿入物
JP3206692U (ja) 豆挽きコーヒーメーカー
CN211632820U (zh) 一种用于泡制饮料的装置
CN107865586A (zh) 一种饮料冲泡机
AU2009267719A1 (en) Beverage preparation device comprising an insert inserted into a receptacle
JP3199077U (ja) 給茶機
CN111195074B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3220186U (zh) 煮茶水壶的滤芯传动升降结构
CN210276742U (zh) 一种磁吸型茶水分离杯
CN202843130U (zh) 泡制装置及其泡制物容器升降结构
CN110613346A (zh) 液体加热容器
KR102486838B1 (ko) 액체 가열 용기
CN208876148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110613348B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209235799U (zh) 液体加热容器
RU2759376C2 (ru) Кофеварка
CN208784461U (zh) 咖啡冲泡机及其咖啡冲泡器具
CN207444738U (zh) 一种水杯
RU276127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ы на основе настаивания для заваривания напитка
CN210114287U (zh) 一种泡茶壶
CN111374553A (zh) 一种滤液式冲泡内胆装置以及饮品冲泡器
CN208876140U (zh) 液体加热容器
CN110613339A (zh) 液体加热容器
KR20160017939A (ko) 천연 마스크팩 제조장치
CN208875922U (zh) 液体加热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