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2762B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612762B CN110612762B CN201780090549.6A CN201780090549A CN110612762B CN 110612762 B CN110612762 B CN 110612762B CN 201780090549 A CN201780090549 A CN 201780090549A CN 110612762 B CN110612762 B CN 11061276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mission bandwidth
- rbg
- transmission
- terminal device
- rbg siz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7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04L5/0046—Determination of how many bits are transmitted on different sub-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7—Variable allocation of band or r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资源块组RBG大小,M为正整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比特图,所述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根据所述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在所述目标RBG上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数据。因此,由于在使用不同传输带宽时均使用相同大小的比特图进行RBG的指示,能够降低终端设备的盲检复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数据传输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以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为单位进行分配,每个RBG中包含了一组连续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RBG大小(RBG Size)与系统带宽相关,不同系统带宽中的RBG大小是不同的,因而不同系统带宽中的RBG的数量也不相同。网络设备可以将终端设备所使用的RBG通过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Download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的比特图(bitmap)指示给终端设备。
在5G系统或称新无线(New Radio)系统中,终端设备的使用带宽或称传输带宽(bandwidth part)可以小于系统带宽,终端设备在不同时间段内可以使用不同的传输带宽进行数据传输,随着传输带宽的变化,网络设备需要不同大小的比特图来进行RBG的指示,这样就增加了终端设备进行盲检测的次数,提高了终端设备的盲检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降低设备的盲检复杂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资源块组RBG大小,M为正整数;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比特图,所述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目标RBG上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数据。
因此,终端设备基于特定的参数确定当前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并且在使用不同传输带宽时均使用相同大小的比特图进行RBG的指示,使得终端设备能够灵活高效地确定RBG大小,并降低盲检的复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输带宽等于W,所述RBG大小等于S,S为预设的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等于其中/>为向上取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M,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与所述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其中,不同基础参数集对应不同的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M,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M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M,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使用的传输带宽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传输带宽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DCI、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MAC CE。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资源块组RBG大小,M为正整数;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标RBG生成比特图,所述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所述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RBG;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所述比特图;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目标RBG上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数据。
因此,网络设备基于特定的参数确定当前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并且在使用不同传输带宽时均使用相同大小的比特图进行RBG的指示,使得网络设备能够灵活高效地确定RBG大小,并降低盲检的复杂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传输带宽等于W,所述RBG大小等于S,S为预设的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N等于其中/>为向上取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根据M,以及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与所述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其中,不同基础参数集对应不同的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M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网络设备根据M,以及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传输带宽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DCI、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MAC CE。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终端设备的操作。具体地,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终端设备的操作的模块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网络设备的操作。具体地,该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网络设备的操作的模块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该执行使得该终端设备实现第三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时,该执行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该执行使得该网络设备实现第四方面提供的网络设备。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使得网络设备执行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传输信息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该处理器可以实现前述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指令,当该指令被执行时,该处理器可以实现前述第二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性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的数据传输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选行描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mication System,UMTS)、以及未来的5G通信系统等。
本申请结合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终端设备也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陆上公用移动通信网(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申请结合网络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Node B,eNB或eNodeB),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等。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1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0和终端设备20。网络设备10用于为终端设备20提供通信服务并接入核心网,终端设备20可以通过搜索网络设备10发送的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等而接入网络,从而进行与网络的通信。图1中所示出的箭头可以表示通过终端设备20与网络设备10之间的蜂窝链路进行的上/下行传榆。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可以是指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PLMN)或者设备对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网络或者机器对机器/人(Machine to Machine/Man,M2M)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终端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以资源块组(ResourceBlock Group,RBG)为单位进行分配,每个RBG中包含了一组连续的资源块(ResourceBloek,RB),RBG大小与系统带宽相关,例如表一所示的系统带宽与RBG大小之间的关系,不同系统带宽(System Bandwidth)中的RBG大小(RBG Size)是不同的。表一中的系统带宽是通过系统带宽中包括的RB的数目来表示的,RBG大小是通过每个RBG中包括的RB的数目来表示的。
表一
系统带宽 | RBG大小 |
≤10 | 1 |
11-26 | 2 |
27-63 | 3 |
64-110 | 4 |
可以看出,随着系统带宽的变化,RBG大小也在变化,不同系统带宽下的RBG的数量就不同,因而网络设备需要1比特(bit)至28bit不等的比特图向终端设备指示传输带宽内的多个RBG中用于其进行数据传输的那些RBG,因而下行控制信息的大小就随时在变化,终端设备用于盲检该DCI的可能的负载(payload)的数量也有多种,导致终端设备盲检测的复杂度变高,并且延时和耗电量都会增加。
本申请实施例基于特定的参数确定当前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并且在使用不同传输带宽时均使用相同大小的比特图进行RBG的指示,使得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灵活高效地确定RBG的大小,并降低盲检的复杂度。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该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图1中所示的终端设备20。如图2所示,该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
在210中,终端设备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该传输带宽下的资源块组RBG大小。
其中,M为正整数。M可以是一个固定值,即在任何传输条件下均相同;M也可以是随传输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不同传输条件例如使用不同基础参数集进行传输时使用不同的M值。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特定参数M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得。
方式1
可选地,在终端设备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与该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其中,不同基础参数集对应不同的M。
该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己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例如子载波间隔,以及多种基础参数集与多个M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的值。针对一种基础参数集使用相同的M值,例如表二所示,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M=35;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M=18;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M=9;子载波间隔为120kHz时M=5;子载波间隔为240kHz时M=3。
表二
子载波间隔 | M的值 |
15kHz | 35 |
30kHz | 18 |
60kHz | 9 |
120kH | 5 |
240kHz | 3 |
方式2
可选地,在终端设备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M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可选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控制信息(DownloadControl Information,DCI)、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系统信息(System Information,SI)或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Control Element,CE)。
终端设备在确定M之后,还需要知道自己在当前传输时间周期内能够使用的传输带宽。可选地,在21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确定该传输带宽。
其中,该传输带宽可以小于或等于系统带宽,并且终端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所使用的传输带宽可以不同。例如,终端设备在第一个时间周期T1中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为40kHz,而在下一个时间周期T2中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可以为80kHz。因而终端设备在不同的传输时间周期内,随着使用的传输带宽的不同,可以动态地调整RBG大小,从而实现灵活高效的资源分配。
可选地,终端设备确定该传输带宽,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该传输带宽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可选地,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DCI、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MAC CE。
在210中,终端设备获取M的值和所使用的传输带宽后,就可以根据M和该传输带宽,确定该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
可选地,该传输带宽等于W,该RBG大小等于S,S为预设的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
具体地说,终端设备根据特定参数M和所使用的传输带宽W,计算两者的比值W/M,并在候选的多个RBG大小中选择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输带宽W下所使用的RBG大小。若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等于S,那么该传输带宽W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就等于S。
例如,假设M=35,W=220,候选的RBG大小有{1、2、4、8、16},那么S为{1、2、4、8、16}中大于220/35的最小的值即S=8。假设M=35,W=55,候选的RBG大小有{1、2、4、8、16},那么S为{1、2、4、8、16}中大于55/35的最小的值即S=2。
应理解,这里的传输带宽是通过该传输带宽内包含的RB的数目来表示的,W=220表示该传输带宽包括220个RB,W=55表示该传输带宽包括55个RB。同样,RBG大小也可以通过一个RBG内包含的RB的数目来表示的,S=8表示一个RBG包括8个RB,S=2表示一个RBG包括2个RB。当然,传输带宽和RBG大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表示例如赫兹(Hz)或兆赫兹(MHz)等。
还应理解,终端设备可以根据传输带宽W和M,自行计算W/M并在多个RBG大小中选择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也可以根据该传输带宽W,以及多个传输带宽与多个RBG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传输带宽W对应的该RBG大小。该多个传输带宽与多个RBG大小之间的该对应关系例如可以通过表格、公式、图像等方式来呈现,且该对应关系中,不同的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查找包括多个传输带宽与多个RBG大小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来确定与该传输带宽W对应的RBG大小S。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220中,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比特图。
其中,该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
这M个比特位中至少有N个比特位可以用于指示该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通过这N个比特位上的值,终端设备可以在N个RBG中选择用于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该数据的那些RBG。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特定参数M和传输带宽确定RBG大小,可以得到该传输带宽中包括的RBG的个数N。网络设备使用比特图的M个比特中的N个比特向终端设备指示该传输带宽中的N个RBG中哪些RBG是接收或发送数据的RBG。
之所以能够固定该比特图的比特数,使任何传输带宽下均使用包含M个比特的比特图进行RBG分配,是因为当候选的多个RBG大小覆盖较大的范围时,不同传输带宽下的RBG数量不会相差太大,都接近于M。这样,比特图中的M个比特位的利用率N/M就比较高。而现有只存在预设的少数几个RBG大小,当传输带宽相差很大但是又使用相同RBG大小时,不同传输带宽中的RBG数量就相差很大,如果固定使用最大的RBG数量作为比特图包括的比特位的数量,那么比特图中的很大一部分比特位就浪费了。
在230中,终端设备根据该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确定该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
其中,该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用于指示该传输带宽包括的N个RBG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具体地说,终端设备通过网络设备发送的该比特图,采确定该传输带宽内的多个RBG中哪些RBG是用于数据传输的RBG。该比特图包括的比特位的个数等于M,且该M个比特位中有N个比特位用于指示该N个RBG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剩余的M-N个比特位可以留空或者用于其他信号的传递。
这里的N与该传输带宽以及该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相关。可选地,N等于其中/>为向上取整。N可以理解为RBG大小为S时,传输带宽W中包括的RBG的数量,因而比特图的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用来指示这N个RBG中用于该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目标RBG。
在240中,终端设备在该目标RBG上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该数据。
例如,假设特定参数M=9,传输带宽W=42,RBG大小S=8,比特图中包括9个比特位,这9个比特位中使用6个比特位进行RBG的分配。假设比特图中每个比特位上的值如表三所示,那么就可以表示该传输带宽中的前4个RBG(RBG标识分别为RBG#0、RBG#1、RBG#2和RBG#3)是用于与网络设备之间传输该数据的,其中每个RBG包括8个RB,于是终端设备接下来可以在RBG#0至RBG#3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或者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
表三
因此,终端设备基于特定的参数确定当前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并且在使用不同传输带宽时均使用相同大小的比特图进行RBG的指示,使得终端设备能够灵活高效地确定RBG大小,并降低盲检的复杂度。
终端设备根据特定参数和传输带宽灵活地确定该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由于终端设备在不同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各不相同,即RBG大小随传输带宽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即使固定比特图为M个比特且使用其中的N个比特指示目标RBG,这M个比特的利用率(N/M)也较高。
下面结合表四至表十二,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其中,传输带宽W表示传输带宽中包括W个RB,RBG大小S表示RBG中包括S个RB。
表四为子载波间隔15kHz、M=35时传输带宽、RBG大小、以及指示目标RBG的比特数N之间的关系。如表四所示,候选的RBG大小Si={1、2、4、8、16},对于某个传输带宽Wi,采用大于Wi/35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输带宽Wi下的RBG大小Si。用于进行RBG分配的比特图包括35个比特,可以使用个比特进行RBG的分配,/>剩余的比特位可以留空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例如编号1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5MHz即W1=28时,{1、2、4、8、16}中大于28/35的最小的RBG大小S1=1,/>编号2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10MHz即W2=55时,{1、2、4、8、16}中大于55/35的最小的RBG大小S2=2,编号8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70MHz即W8=385时,{1、2、4、8、16}中大于385/35的最小的RBG大小S8=16,/>
表四
(子载波间隔15kHz、M=35)
终端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所使用的传输带宽可以不同,例如图3所示的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的数据传输的示意图。终端设备设备在传输时间周期T1内的传输带宽为40MHz,即W5=220,则根据表四,T1内的RBG大小S5=8即一个RBG中包含8个RBG;该终端设备在传输时间周期T2内的传输带宽为80MHz,即W9=440,则根据表四,T2内的RBG大小S9=16即一个RBG中包含16个RBG。终端设备在不同的传输时间周期内,随着使用的传输带宽的不同,动态地调整RBG大小,从而实现灵活高效的资源分配。
可以看出,这里终端设备是根据特定参数M和传输带宽确定RBG大小,从而得到该传输带宽中包括的RBG的个数N。比特图的M个比特中有N个比特时用于指示该传输带宽的N个RBG中哪些RBG是接收或发送数据的RBG。任何传输带宽下均使用包含M个比特的比特图进行RBG分配。当候选的多个RBG大小覆盖较大的范围时,不同传输带宽下的RBG数量不会相差太大,都接近于M。例如表四最后一列中N的最小取值为21,最大取值为35。这样,比特图中的M个比特位的利用率N/M都比较高。而现有只存在预设的少数几个RBG大小,例如表一所示,当传输带宽为10时,RBG大小为1,需要10个比特进行指示。而当传输带宽为110时,RBG大小为4,需要28个比特进行指示。如果将比特图的大小固定为28个比特位,那么传输带宽为10时,该比特图的28个比特中仅有10个比特用于指示RBG,剩余的比特位就浪费了,比特位的利用率很低,因而无法固定比特图的位数。由于针对不同传输带宽发送的比特图的位数不断变化,这就增加了终端设备的盲检复杂度。
表五为子载波间隔30kHz、M=35时传输带宽、RBG大小、以及指示目标RBG的比特数N之间的关系。如表五所示,候选的RBG大小Si={1、2、4、8},对于某个传输带宽Wi,采用大于Wi/35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输带宽Wi下的RBG大小Si。用于进行RBG分配的比特图包括35个比特,可以使用个比特进行RBG的分配,/>剩余的比特位可以留空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例如编号1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5MHz即W1=14时,{1、2、4、8}中大于14/35的最小的RBG大小S1=1,/>编号2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10MHz即W2=28时,{1、2、4、8}中大于28/35的最小的RBG大小S2=1,/>编号7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60MHz即W7=165时,{1、2、4、8}中大于165/35的最小的RBG大小S7=8,/>
表五
(子载波间隔30kHz、M=35)
编号 | 传输带宽(MHz) | 传输带宽(W) | RBG大小(S) | N |
1 | 5 | W1=14 | S1=1 | N1=14 |
2 | 10 | W2=28 | S2=1 | N2=28 |
3 | 20 | W3=55 | S3=2 | N3=28 |
4 | 30 | W4=83 | S4=4 | N4=21 |
5 | 40 | W5=110 | S5=4 | N5=28 |
6 | 50 | W6=138 | S6=4 | N6=35 |
7 | 60 | W7=165 | S7=8 | N7=21 |
8 | 70 | W8=193 | S8=8 | N8=25 |
9 | 80 | W9=220 | S9=8 | N9=28 |
10 | 90 | W10=248 | S10=8 | N10=31 |
11 | 100 | W11=275 | S11=8 | N11=35 |
根据表四和表五可以看出,子载波间隔不同时,可以规定使用相同的M值(均为35)。或者还可以如表六所示,子载波间隔不同时使用不同的M值。
表六为子载波间隔30kHz、M=18时传输带宽、RBG大小、以及指示目标RBG的比特数N之间的关系。如表六所示,候选的RBG大小Si={1、2、4、8、16},对于某个传输带宽Wi,采用大于Wi/18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输带宽Wi下的RBG大小Si。用于进行RBG分配的比特图包括18个比特,可以使用个比特进行RBG的分配,/>剩余的比特位可以留空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例如编号1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5MHz即W1=14时,{1、2、4、8、16}中大于14/18的最小的RBG大小S1=1,/>编号2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10MHz即W2=28时,{1、2、4、8、16}中大于28/18的最小的RBG大小S2=2,编号8对应的行中,传榆带宽为70MHz即W8=193时,{1、2、4、8、16}中大于193/18的最小的RBG大小S8=16,/>
表六
(子载波间隔30kHz、M=18)
编号 | 传输带宽(MHz) | 传输带宽(W) | RBG大小(S) | N |
1 | 5 | W1=14 | S1=1 | N1=14 |
2 | 10 | W2=28 | S2=2 | N2=14 |
3 | 20 | W3=55 | S3=4 | N3=14 |
4 | 30 | W4=83 | S4=8 | N4=11 |
5 | 40 | W5=110 | S5=8 | N5=14 |
6 | 50 | W6=138 | S6=8 | N6=318 |
7 | 60 | W7=165 | S7=16 | N7=11 |
8 | 70 | W8=193 | S8=16 | N8=13 |
9 | 80 | W9=220 | S9=16 | N9=14 |
10 | 90 | W10=248 | S10=16 | N10=16 |
11 | 100 | W11=275 | S11=16 | 18 |
根据表四和表六可以看出,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M=35,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M=18,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M值不同,当子载波间隔由15kHz变为30kHz时,可以适当减小M值,通过减小比特图中比特位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终端设备确定比特图的大小变为18bit后,就可以按照18bit的比特图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盲检而不按35bit的比特图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盲检,同样不会增加终端设备的盲检复杂度。
表七为子载波间隔60kHz、M=35时传输带宽、RBG大小、以及指示目标RBG的比特数N之间的关系。如表七所示,候选的RBG大小Si={1、2、4},对于某个传输带宽Wi,采用大于Wi/35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输带宽Wi下的RBG大小Si。用于进行RBG分配的比特图包括35个比特,可以使用个比特进行RBG的分配,/>剩余的比特位可以留空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例如编号1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5MHz即W1=7时,{1、2、4}中大于7/35的最小的RBG大小S1=1,/>编号4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30MHz即W4=42时,{1、2、4}中大于42/35的最小的RBG大小S4=2,/>编号7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60MHz即W7=83时,{1、2、4}中大于83/35的最小的RBG大小S7=4,
表七
(子载波间隔60kHz、M=35)
编号 | 传输带宽(MHz) | 传输带宽(W) | RBG大小(S) | N |
1 | 5 | W1=7 | S1=1 | N1=7 |
2 | 10 | W2=14 | S2=1 | N2=14 |
3 | 20 | W3=28 | S3=1 | N3=28 |
4 | 30 | W4=42 | S4=2 | N4=21 |
5 | 40 | W5=55 | S5=2 | N5=28 |
6 | 50 | W6=69 | S6=2 | N6=35 |
7 | 60 | W7=83 | S7=4 | N7=21 |
8 | 70 | W8=97 | S8=4 | N8=25 |
9 | 80 | W9=110 | S9=4 | N9=28 |
10 | 90 | W10=124 | S10=4 | N10=31 |
11 | 100 | W11=138 | S11=4 | N11=35 |
根据表四、表五和表七可以看出,子载波间隔不同时,可以规定使用相同的M值(均为35)。或者如表八所示,子载波间隔不同时使用不同的M值。
表八为子载波间隔60kHz、M=9时传输带宽、RBG大小、以及指示目标RBG的比特数N之间的关系。如表八所示,候选的RBG大小Si={1、2、4、8、16},对于某个传输带宽Wi,采用大于Wi/9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输带宽Wi下的RBG大小Si。用于进行RBG分配的比特图包括9个比特,可以使用个比特进行RBG的分配,/>剩余的比特位可以留空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例如编号1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5MHz即W1=7时,{1、2、4、8、16}中大于7/9的最小的RBG大小S1=1,/>编号2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10MHz即W2=14时,{1、2、4、8、16}中大于14/9的最小的RBG大小S2=2,/>编号7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60MHz即W7=83时,{1、2、4、8、16}中大于83/9的最小的RBG大小S7=16,/>
表八
(子载波间隔60kHz、M=9)
编号 | 传输带宽(MHz) | 传输带宽(W) | RBG大小(S) | N |
1 | 5 | W1=7 | S1=1 | N1=7 |
2 | 10 | W2=14 | S2=2 | N2=7 |
3 | 20 | W3=28 | S3=4 | N3=7 |
4 | 30 | W4=42 | S4=8 | N4=6 |
5 | 40 | W5=55 | S5=8 | N5=7 |
6 | 50 | W6=69 | S6=8 | N6=9 |
7 | 60 | W7=83 | S7=16 | N7=6 |
8 | 70 | W8=97 | S8=16 | N8=7 |
9 | 80 | W9=110 | S9=16 | N9=7 |
10 | 90 | W10=124 | S10=16 | N10=8 |
11 | 100 | W11=138 | S11=16 | N11=9 |
根据表四、表六和表八可以看出,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M=35,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M=18,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M=9,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M值不同,当子载波间隔由15kHz或30kHz变为60kHz时,可以适当减小M值,通过减小比特图中比特位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终端设备确定比特图的大小变为9bit后,就可以按照9bit的比特图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盲检而不按35bit的比特图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盲检,同样不会增加终端设备的盲检复杂度。
表九为子载波间隔120kHz、M=35时传输带宽、RBG大小、以及指示目标RBG的比特数N之间的关系。如表九所示,候选的RBG大小Si={1、2},对于某个传输带宽Wi,采用大于Wi/35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输带宽Wi下的RBG大小Si。用于进行RBG分配的比特图包括35个比特,可以使用个比特进行RBG的分配,/>剩余的比特位可以留空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例如编号1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5MHz即W1=4时,{1、2}中大于4/35的最小的RBG大小S1=1,/>编号7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60MHz即W7=42时,{1、2}中大于42/35的最小的RBG大小S7=2,/>
表九
(子载波间隔120kHz、M=35)
编号 | 传输带宽(MHz) | 传输带宽(W) | RBG大小(S) | N |
1 | 5 | W1=4 | S1=1 | N1=4 |
2 | 10 | W2=7 | S2=1 | N2=7 |
3 | 20 | W3=14 | S3=1 | N3=14 |
4 | 30 | W4=21 | S4=1 | N4=21 |
5 | 40 | W5=28 | S5=1 | N5=28 |
6 | 50 | W6=35 | S6=1 | N6=35 |
7 | 60 | W7=42 | S7=2 | N7=21 |
8 | 70 | W8=49 | S8=2 | N8=25 |
9 | 80 | W9=55 | S9=2 | N9=28 |
10 | 90 | W10=62 | S10=2 | N10=31 |
11 | 100 | W11=69 | S11=2 | N11=35 |
根据表四、表五、表七和表九可以看出,子载波间隔不同时,可以规定使用相同的M值(均为35)。或者如表十所示,子载波间隔不同时使用不同的M值。
表十为子载波间隔120kHz、M=5时传输带宽、RBG大小、以及指示目标RBG的比特数N之间的关系。如表十所示,候选的RBG大小Si={1、2、4、8、16},对于某个传输带宽Wi,采用大于Wi/5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输带宽Wi下的RBG大小Si。用于进行RBG分配的比特图包括5个比特,可以使用个比特进行RBG的分配,/>剩余的比特位可以留空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例如编号1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5MHz即W1=4时,{1、2、4、8、16}中大于4/5的最小的RBG大小S1=1,/>编号3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20MHz即W3=14时,{1、2、4、8、16}中大于14/5的最小的RBG大小S2=4,/>编号7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60MHz即W7=42时,{1、2、4、8、16}中大于42/5的最小的RBG大小S7=16,/>
表十
(子载波间隔120kHz、M=5)
编号 | 传输带宽(MHz) | 传输带宽(W) | RBG大小(S) | N |
1 | 5 | W1=4 | S1=1 | N1=4 |
2 | 10 | W2=7 | S2=2 | N2=4 |
3 | 20 | W3=14 | S3=4 | N3=4 |
4 | 30 | W4=21 | S4=8 | N4=3 |
5 | 40 | W5=28 | S5=8 | N5=4 |
6 | 50 | W6=35 | S6=8 | N6=5 |
7 | 60 | W7=42 | S7=16 | N7=3 |
8 | 70 | W8=49 | S8=16 | N8=4 |
9 | 80 | W9=55 | S9=16 | N9=4 |
10 | 90 | W10=62 | S10=16 | N10=4 |
11 | 100 | W11=69 | S11=16 | N11=5 |
根据表四、表六、表八和表十可以看出,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M=35,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M=18,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M=9,子载波间隔为120kHz时M=5,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M值不同,当子载波间隔由15kHz、30kHz或60kHz变为120kHz时,可以适当减小M值,通过减小比特图中比特位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终端设备确定比特图的大小变为5bit后,就可以按照5bit的比特图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盲检而不按35bit的比特图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盲检,同样不会增加终端设备的盲检复杂度。
表十一为子载波间隔240kHz、M=35时传输带宽、RBG大小、以及指示目标RBG的比特数N之间的关系。如表十一所示,候选的RBG大小Si={1},对于某个传输带宽Wi,采用大于Wi/35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输带宽Wi下的RBG大小Si。用于进行RBG分配的比特图包括35个比特,可以使用个比特进行RBG的分配,/>剩余的比特位可以留空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例如编号1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5MHz即W1=2时,S1=1,编号7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60MHz即W7=21时,S7=1,
表十一
(子载波间隔240kHz、M=35)
编号 | 传输带宽(MHz) | 传输带宽(W) | RBG大小(S) | N |
1 | 5 | W1=2 | S1=1 | N1=2 |
2 | 10 | W2=4 | S2=1 | N2=4 |
3 | 20 | W3=7 | S3=1 | N3=17 |
4 | 30 | W4=11 | S4=1 | N4=11 |
5 | 40 | W5=14 | S5=1 | N5=14 |
6 | 50 | W6=18 | S6=1 | N6=18 |
7 | 60 | W7=21 | S7=1 | N7=21 |
8 | 70 | W8=25 | S8=1 | N8=25 |
9 | 80 | W9=28 | S9=1 | N9=28 |
10 | 90 | W10=31 | S10=1 | N10=31 |
11 | 100 | W11=35 | S11=1 | N11=35 |
根据表四、表五、表七、表九和十一可以看出,子载波间隔不同时,可以规定使用相同的M值(均为35)。或者如表十所示,子载波间隔不同时使用不同的M值。
表十二为子载波间隔240kHz、M=3时传输带宽、RBG大小、以及指示目标RBG的比特数N之间的关系。如表十二所示,候选的RBG大小Si={1、2、4、8、16},对于某个传输带宽Wi,采用大于Wi/3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输带宽Wi下的RBG大小Si。用于进行RBG分配的比特图包括3个比特,可以使用个比特进行RBG的分配,/>剩余的比特位可以留空或者用于其他用途。例如编号1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5MHz即W1=2时,{1、2、4、8、16}中大于2/3的最小的RBG大小S1=1,/>编号4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30MHz即W4=11时,{1、2、4、8、16}中大于11/3的最小的RBG大小S4=4,编号7对应的行中,传输带宽为60MHz即W7=21时,{1、2、4、8、16}中大于21/3的最小的RBG大小S7=8,/>
表十二
(子载波间隔240kHz、M=3)
编号 | 传输带宽(MHz) | 传输带宽(W) | RBG大小(S) | N |
1 | 5 | W1=2 | S1=1 | N1=2 |
2 | 10 | W2=3 | S2=2 | N2=2 |
3 | 20 | W3=7 | S3=4 | N3=2 |
4 | 30 | W4=11 | S4=4 | N4=3 |
5 | 40 | W5=14 | S5=8 | N5=2 |
6 | 50 | W6=18 | S6=8 | N6=3 |
7 | 60 | W7=21 | S7=8 | N7=3 |
8 | 70 | W8=25 | S8=16 | N8=2 |
9 | 80 | W9=28 | S9=16 | N9=2 |
10 | 90 | W10=31 | S10=16 | N10=2 |
11 | 100 | W11=35 | S11=16 | N11=3 |
根据表四、表六、表八、表十和表十二可以看出,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M=35,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M=18,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M=9,子载波间隔为120kHz时M=5,子载波间隔为240kHz时M=3,不同子载波间隔对应的M值不同,当子载波间隔由15kHz、30kHz、60kHz或120kHz变为240kHz时,可以适当减小M值,通过减小比特图中比特位的数量,进一步降低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终端设备确定比特图的大小变为3bit后,就可以按照3bit的比特图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盲检而不按35bit的比特图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盲检,同样不会增加终端设备的盲检复杂度。
5GNR系统中的传输带宽将大幅提高(例如高达100MHz),RB的数量可达550个,因而需要更灵活对频域资源进行分配,因此需要更多样的RBG大小。但如果按照LTE的设计方法,将造成用于资源分配的比特图的尺寸变化更太频繁,用于承载资源分配信息的下行控制信息的大小也变化频繁,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盲检测DCI时的可能负载(payload)的数量也有太多可能性,导致盲检测的复杂度、延时和耗电都将大幅增加。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基于特定参数确定当前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并且针对不同传输带宽时均使用相同大小的比特图进行RBG的指示,使得终端设备能够灵活高效地确定RBG的大小,并降低盲检的复杂度。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传榆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所示的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该终端设备例如可以为图1中所示的网络设备10。如图4所示,该传输数据的方法包括:
在410中,网络设备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该传输带宽下的资源块组RBG大小。
其中,M为正整数。M可以是一个固定值,即在任何传输条件下均相同;M也可以是随传输条件变化而变化的,不同传输条件例如使用不同基础参数集进行传输时使用不同的M值。
可选地,在网络设备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该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与该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其中,不同基础参数集对应不同的M。
该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例如子载波间隔,以及多种基础参数集与多个M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的值。针对一种基础参数集使用相同的M值,例如子载波间隔为15kHz时M=35;子载波间隔为30kHz时M=18;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M=9;子载波间隔为120kHz时M=5;子载波间隔为240kHz时M=3。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M的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可选地,该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无限资源控制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
网络设备在确定M之后,还需要知道当前传输时间周期内用于与该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传榆带宽。可选地,在网络设备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该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之前,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确定该传输带宽。
其中,该传榆带宽可以小于或等于系统带宽,并且网络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与该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不同。例如,终端设备在第一个时间周期T1中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为40kHz,而在下一个时间周期T2中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可以为80kHz。因而终端设备在不同的传输时间周期内,随着使用的传输带宽的不同,可以动态地调整RBG大小,从而实现灵活高效的资源分配。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传输带宽的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可选地,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DCI、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MAC CE。
在410中,网络设备确定M的值和所使用的传输带宽后,就可以根据M和该传输带宽,确定该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
可选地,该传输带宽等于W,该RBG大小等于S,S为预设的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
具体地说,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特定参数M和所使用的传输带宽W,计算两者的比值W/M,并在候选的多个RBG大小中选择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输带宽W下所使用的RBG大小。若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等于S,那么该传输带宽W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就等于S。
网络设备可以根据传输带宽W和M,自行计算W/M并在多个RBG大小中选择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作为该传榆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也可以根据该传输带宽W,以及多个传输带宽与多个RBG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该传输带宽W对应的该RBG大小。该多个传输带宽与多个RBG大小之间的该对应关系例如可以通过表格、公式、图像等方式来呈现,且该对应关系中,不同的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可以相同或不同。例如,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查找包括多个传输带宽与多个RBG大小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来确定与该传输带宽W对应的RBG大小S。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420中,网络设备在该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
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这里的N与该传输带宽以及该传输带宽下的RBG大小相关。可选地,N等于其中/>为向上取整。N可以理解为RBG大小为S时,传输带宽W中包括的RBG的数量。
在430中,网络设备根据该目标RBG生成比特图,该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该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RBG。
具体地说,网络设备在N个RBG中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后,可以通过比特图的方式向终端设备指示该目标RBG。比特图包括M个比特位,这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可以用来表示N个RBG中的哪些RBG可以用于与该终端设备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在440中,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比特图。
其中,该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用于指示该传输带宽包括的N个RBG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N是根据该传输带宽和该RBG大小确定的。
具体地说,网络设备通过向终端设备发送该比特图,采指示终端设备在该传输带宽下的多个RBG中的哪些RBG上进行数据传输。该比特图包括的比特位的个数等于M,且该M个比特位中有至少N个比特位可以用于指示该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用于与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剩余的M-N个比特位可以留空或者用于其他信号的传递。
N可以理解为RBG大小为S时,传输带宽W中包括的RBG的数量。因而比特图的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用来指示这N个RBG中用于该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榆的目标RBG。
在450中,网络设备在该目标RBG上与终端设备之间传输该数据。
应理解,网络设备确定RBG大小并基于该RBG大小和比特图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具体可以参考前述图2中对终端设备的描述,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基于特定的参数确定当前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并且在使用不同传输带宽时均使用相同大小的比特图进行RBG的指示,使得网络设备能够灵活高效地确定RBG大小,并降低盲检的复杂度。
网络设备根据特定参数和传输带宽灵活地确定该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由于网络设备在不同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各不相同,即RBG大小随传榆带宽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即使固定比特图为M个比特且使用其中的N个比特指示目标RBG,这M个比特的利用率(N/M)也较高。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5所示,该终端设备500包括确定单元510和传输单元520。其中:
确定单元510用于,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资源块组RBG大小,M为正整数;
传输单元52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比特图,所述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
确定单元510还用于,根据所述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传输单元52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RBG上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数据。
因此,终端设备基于特定的参数确定当前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并且在使用不同传输带宽时均使用相同大小的比特图进行RBG的指示,使得终端设备能够灵活高效地确定RBG的大小,并降低盲检的复杂度。
可选地,所述传榆带宽等于W,所述RBG大小等于S,S为预设的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
可选地,N等于其中/>为向上取整。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还用于: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与所述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其中,不同基础参数集对应不同的M。
可选地,所述传输单元520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M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还用于: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使用的传输带宽不同。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510具体用于:通过所述传输单元520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传输带宽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DCI、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MAC CE。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该网络设备600包括确定单元610、处理单元620和传输单元630。其中:
确定单元610用于,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资源块组RBG大小,M为正整数;
确定单元610还用于,在所述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处理单元62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RBG生成比特图,所述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所述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RBG;
传输单元630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所述比特图;
传输单元63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RBG上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数据。
因此,网络设备基于特定的参数确定当前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并且在使用不同传输带宽时均使用相同大小的比特图进行RBG的指示,使得网络设备能够灵活高效地确定RBG的大小,并降低盲检的复杂度。
可选地,所述传输带宽等于W,所述RBG大小等于S,S为预设的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
可选地,N等于其中/>为向上取整。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610还用于: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与所述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其中,不同基础参数集对应不同的M。
可选地,所述传输单元630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M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
可选地,所述确定单元610还用于: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不同。
可选地,所述传输单元630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传输带宽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DCI、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MAC CE。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7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7所示,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710、收发器720和存储器730,其中,该处理器710、收发器720和存储器730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7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7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7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720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
其中,该处理器710用于,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资源块组RBG大小,M为正整数;
该收发器72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比特图,所述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
该处理器710还用于,根据所述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该收发器72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RBG上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数据。
因此,终端设备基于特定的参数确定当前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并且在使用不同传输带宽时均使用相同大小的比特图进行RBG的指示,使得终端设备能够灵活高效地确定RBG的大小,并降低盲检的复杂度。
可选地,所述传输带宽等于W,所述RBG大小等于S,S为预设的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
可选地,N等于其中/>为向上取整。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710还用于: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与所述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其中,不同基础参数集对应不同的M。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720还用于: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M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710还用于: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使用的传输带宽不同。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710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收发嚣720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传输带宽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DCI、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MAC CE。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710可以是中央监测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71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7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7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7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定位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710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30,处理器710读取存储器73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700可以对应于上述方法200中用于执行方法200的终端设备,以及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500,且该终端设备700中的各单元或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100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80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8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810、收发器820和存储器830,其中,该处理器810、收发器820和存储器830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该存储器830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810用于执行该存储器830存储的指令,以控制该收发器820接收信号或发送信号。
其中,该处理器810用于,根据特定参数M,以及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确定所述传输带宽下的资源块组RBG大小,M为正整数;
该处理器810还用于,在所述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该处理器810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RBG生成比特图,所述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所述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RBG;
该收发器820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所述比特图;
该收发器82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RBG上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数据。
因此,网络设备基于特定的参数确定当前传输带宽下所使用的RBG大小,并且在使用不同传输带宽时均使用相同大小的比特图进行RBG的指示,使得网络设备能够灵活高效地确定RBG的大小,并降低盲检的复杂度。
可选地,所述传输带宽等于W,所述RBG大小等于S,S为预设的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
可选地,N等于其中/>为向上取整。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10还用于: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与所述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其中,不同基础参数集对应不同的M。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820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M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810还用于: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不同。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820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传输带宽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DCI、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MAC CE。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810可以是中央监测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81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83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81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83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81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定位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810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830,处理器810读取存储器830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800可以对应于上述方法400中用于执行方法400的网络设备,以及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600,且该网络设备800中的各单元或模块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400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系统芯片的一个示意性结构图。图9的系统芯片900包括输入接口901、输出接口902、至少一个处理器903、存储器904,所述输入接口901、输出接口902、所述处理器903以及存储器904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连接。所述处理器903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904中的代码。
可选地,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903可以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200。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903可以实现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400。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监测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该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适合私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6)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以及多个传输带宽与多个资源块组RBG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比特图,所述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M为正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目标RBG上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以及多个传输带宽与多个RBG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查找包括所述多个传输带宽与所述多个RBG大小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来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所述传输带宽中包括的RBG的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宽等于W,所述RBG大小等于S,S为预设的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其中/>为向上取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以及所述传输带宽与RBG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与所述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其中,不同基础参数集对应不同的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以及所述传输带宽与RBG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M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以及所述传输带宽与RBG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使用的传输带宽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传输带宽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DCI、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MAC CE。
10.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以及多个传输带宽与多个资源块组RBG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目标RBG生成比特图,所述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所述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RBG,M为正整数,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所述比特图;
所述网络设备在所述目标RBG上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以及多个传输带宽与多个RBG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查找包括所述多个传输带宽与所述多个RBG大小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来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所述传输带宽中包括的RBG的个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宽等于W,所述RBG大小等于S,S为预设的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N等于其中/>为向上取整。
15.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以及所述传输带宽与RBG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与所述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其中,不同基础参数集对应不同的M。
16.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M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
17.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设备根据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以及所述传输带宽与RBG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不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传输带宽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DCI、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MAC CE。
1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以及多个传输带宽与多个资源块组RBG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
传输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比特图,所述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M为正整数;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目标RBG上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通过查找包括所述多个传输带宽与所述多个RBG大小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来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所使用的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所述传输带宽中包括的RBG的个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宽等于W,所述RBG大小等于S,S为预设的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
23.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N等于其中/>为向上取整。
24.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与所述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其中,不同基础参数集对应不同的M。
25.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M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
26.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使用的传输带宽不同。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传输单元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传输带宽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DCI、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MAC CE。
28.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以及多个传输带宽与多个资源块组RGB大小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所述传输带宽内的N个RBG中,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目标RBG,其中,N是根据所述传输带宽和所述RBG大小确定的;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RBG生成比特图,所述比特图包含M个比特位,所述M个比特位中的N个比特位上的值用于指示所述目标RBG,M为正整数,N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传输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承载在下行控制信息中的所述比特图;
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目标RBG上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传输所述数据。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通过查找包括所述多个传输带宽与所述多个RBG大小之间对应关系的表格,来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对应的RBG大小。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所述传输带宽中包括的RBG的个数。
31.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带宽等于W,所述RBG大小等于S,S为预设的多个RBG大小中大于W/M的最小的RBG大小。
32.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N等于其中/>为向上取整。
33.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根据所使用的基础参数集,确定与所述基础参数集对应的M,其中,不同基础参数集对应不同的M。
34.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M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媒体访问控制元素MAC CE。
35.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传输带宽,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在不同传输时间周期内与所述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传输带宽不同。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传输带宽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DCI、RRC信令、系统信息SI或MAC CE。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30503.4A CN111148248B (zh) | 2017-06-08 | 2017-06-08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7/087630 WO2018223352A1 (zh) | 2017-06-08 | 2017-06-08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30503.4A Division CN111148248B (zh) | 2017-06-08 | 2017-06-08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612762A CN110612762A (zh) | 2019-12-24 |
CN110612762B true CN110612762B (zh) | 2024-05-17 |
Family
ID=6456639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90549.6A Active CN110612762B (zh) | 2017-06-08 | 2017-06-08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201911330503.4A Active CN111148248B (zh) | 2017-06-08 | 2017-06-08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30503.4A Active CN111148248B (zh) | 2017-06-08 | 2017-06-08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77234B2 (zh) |
EP (2) | EP3890421B1 (zh) |
JP (1) | JP7035092B2 (zh) |
KR (1) | KR102399192B1 (zh) |
CN (2) | CN110612762B (zh) |
AU (1) | AU2017417277A1 (zh) |
BR (1) | BR112019025750A2 (zh) |
CA (1) | CA3066293C (zh) |
IL (1) | IL271082A (zh) |
MX (1) | MX2019014735A (zh) |
PH (1) | PH12019502757A1 (zh) |
RU (1) | RU2734106C1 (zh) |
SG (1) | SG11201911691UA (zh) |
WO (1) | WO2018223352A1 (zh) |
ZA (1) | ZA2020000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447859B1 (ko) * | 2016-04-26 | 2022-09-27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1575489B2 (en) * | 2017-06-15 | 2023-02-07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DE112018000160T5 (de) * | 2017-06-16 | 2019-08-01 | Intel IP Corporation | New radio (nr) frequenzdomänen-ressourcenzuordnungstechniken |
US11184232B2 (en) * | 2018-11-26 | 2021-11-23 | Eagle Technology, Llc | Radio frequency (RF)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enhanced RF equipment configuration updates for mobile vehicles based upon reward matr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
CN114867068B (zh) * | 2022-04-27 | 2023-12-08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网络切片的rbg配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0875A (zh) * | 2010-07-23 | 2012-0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CN103298119A (zh) * | 2012-02-29 | 2013-09-1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时频资源的指示及确认方法和装置 |
CN103548407A (zh) * | 2011-03-23 | 2014-01-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用于单一和多集群传输的资源分配 |
CN106162889A (zh) * | 2015-04-10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378289B (zh) | 2008-09-23 | 2014-03-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物理资源的表示方法和装置 |
EP2384599B1 (en) | 2009-01-30 | 2016-09-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ntrol signaling for transmissions over contiguous and non-contiguous frequency bands |
US8817726B2 (en) | 2009-07-26 | 2014-08-26 | Lg Electronics Inc. |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5580315B2 (ja) | 2009-08-07 | 2014-08-27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 |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
CN102239737B (zh) | 2010-01-08 | 2015-09-3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EP2529588A4 (en) * | 2010-01-26 | 2016-03-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ASSIGNING CHANNEL RESOUR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081385B (zh) * | 2010-09-14 | 2016-02-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US10044489B2 (en) * | 2010-10-22 | 2018-08-0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Enhanced inter-network access node scheduling coordination and signaling support for advanced receiver algorithms |
US9226313B2 (en) * | 2011-03-31 | 2015-12-29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Transmission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iving method |
KR20140101830A (ko) | 2011-08-12 | 2014-08-20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무선 시스템에서의 융통성있는 대역폭 동작을 위한 다운링크 리소스 할당 |
KR20140051388A (ko) * | 2011-08-16 | 2014-04-30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자원 할당 방법, 기지국 및 단말기 장치 |
EP2822339B1 (en) * | 2012-02-28 | 2017-08-23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723773B (zh) | 2013-11-12 | 2019-08-23 | Lg 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发送干扰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
WO2015194825A1 (ko) | 2014-06-16 | 2015-12-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US10433283B2 (en) * | 2016-01-26 | 2019-10-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ndwidth division and resource block allocation |
CN106028454B (zh) * | 2016-07-06 | 2019-02-22 |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指示方法及装置、基站 |
JP2018026703A (ja) * | 2016-08-10 | 2018-02-15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
WO2018030864A1 (en) * | 2016-08-11 | 2018-02-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ata transmission in next generation cellular networks |
US10749644B2 (en) * | 2016-08-12 | 2020-08-18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bandwidth utilization |
US10531469B2 (en) * | 2016-09-29 | 2020-01-0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mixed numerolog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8347776B (zh) * | 2017-01-25 | 2023-11-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系统中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设备 |
WO2018137214A1 (zh) * | 2017-01-25 | 2018-08-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及第一节点、第二节点 |
US11018828B2 (en) * | 2017-02-06 | 2021-05-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MIMO reference signals and data transmission schemes |
US10404432B2 (en) * | 2017-05-04 | 2019-09-03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bundling size configuration |
CN108809505B (zh) * | 2017-05-05 | 2019-12-2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2017
- 2017-06-08 AU AU2017417277A patent/AU201741727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06-08 CA CA3066293A patent/CA3066293C/en active Active
- 2017-06-08 MX MX2019014735A patent/MX2019014735A/es unknown
- 2017-06-08 EP EP21174285.3A patent/EP3890421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6-08 CN CN201780090549.6A patent/CN110612762B/zh active Active
- 2017-06-08 JP JP2019567322A patent/JP7035092B2/ja active Active
- 2017-06-08 US US16/618,796 patent/US11277234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6-08 RU RU2019143100A patent/RU2734106C1/ru active
- 2017-06-08 SG SG11201911691UA patent/SG11201911691UA/en unknown
- 2017-06-08 BR BR112019025750-0A patent/BR112019025750A2/pt unknown
- 2017-06-08 KR KR1020197036135A patent/KR10239919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7-06-08 WO PCT/CN2017/087630 patent/WO201822335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6-08 EP EP17912699.0A patent/EP3624520B1/en active Active
- 2017-06-08 CN CN201911330503.4A patent/CN111148248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2-01 IL IL271082A patent/IL271082A/en unknown
- 2019-12-05 PH PH12019502757A patent/PH12019502757A1/en unknown
-
2020
- 2020-01-03 ZA ZA2020/00044A patent/ZA202000044B/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0875A (zh) * | 2010-07-23 | 2012-0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
CN103548407A (zh) * | 2011-03-23 | 2014-01-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用于单一和多集群传输的资源分配 |
CN103298119A (zh) * | 2012-02-29 | 2013-09-11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时频资源的指示及确认方法和装置 |
CN106162889A (zh) * | 2015-04-10 | 2016-11-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035092B2 (ja) | 2022-03-14 |
RU2734106C1 (ru) | 2020-10-13 |
EP3890421A1 (en) | 2021-10-06 |
CN111148248A (zh) | 2020-05-12 |
EP3624520B1 (en) | 2021-09-01 |
CN111148248B (zh) | 2021-02-19 |
KR102399192B1 (ko) | 2022-05-18 |
WO2018223352A1 (zh) | 2018-12-13 |
ZA202000044B (en) | 2021-08-25 |
IL271082A (en) | 2020-01-30 |
CN110612762A (zh) | 2019-12-24 |
CA3066293A1 (en) | 2018-12-13 |
EP3890421B1 (en) | 2023-10-11 |
BR112019025750A2 (pt) | 2020-06-23 |
PH12019502757A1 (en) | 2021-01-04 |
JP2020528681A (ja) | 2020-09-24 |
US20200136774A1 (en) | 2020-04-30 |
MX2019014735A (es) | 2020-02-07 |
EP3624520A4 (en) | 2020-05-06 |
AU2017417277A1 (en) | 2020-01-16 |
KR20200015529A (ko) | 2020-02-12 |
US11277234B2 (en) | 2022-03-15 |
CA3066293C (en) | 2022-06-28 |
SG11201911691UA (en) | 2020-01-30 |
EP3624520A1 (en) | 2020-03-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12762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9152023B (zh) | 资源分配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10178325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1107649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0771231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EP3565150A1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CN118474885A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10547011B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19192003A1 (zh) |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240791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RU2744725C1 (ru) | Способ,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 |
CN113383590A (zh) |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