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1931A - 检测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测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1931A
CN110611931A CN201810623336.1A CN201810623336A CN110611931A CN 110611931 A CN110611931 A CN 110611931A CN 201810623336 A CN201810623336 A CN 201810623336A CN 110611931 A CN110611931 A CN 110611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etection
candidate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233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611931B (zh
Inventor
王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233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1931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90548 priority patent/WO201923800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1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1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611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1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检测波束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检测候选波束,当待检测波束组不发生检测失败的情况下,不会使用候选波束,从而导致因检测候选波束而造成的功耗浪费,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通过基于配置确定其中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将候选波束的检测的启动时刻与待检测的目标波束组的检测的情况相关联,从而,能够降低因波束检测而造成的功耗。

Description

检测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检测波束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 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解决毫米波信号的快速衰减问题,提出了波束赋形技术,波束赋形技术是 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信号预处理技术,波束赋形技术通过调整天线阵列中每个阵元的加权 系数产生具有指向性的波束(beam),从而能够获得明显的阵列增益。
但是,由于波束赋形技术使波束的覆盖范围变小,当终端设备发送移动或者终端设备 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时,基站和终端设备之间的基于该波束的链路有可能会失效,这可能会 导致数据信号中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波束失败恢复(beam failure recovery,BFR)及时,即, 基站在为终端设备配置通信链路使用的波束(以下,简称“当前波束”)的同时,为终端设 备配置候选波束,终端设备并行地检测当前波束和候选波束,从而,在当前波束检测失败、 且候选波束检测成功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发起波束恢复过程,以请求基站使用候选波 束与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即,在该现有技术中,当前波束的检测过程和候选波束的检测过程相互独立,并且, 为了能够在当前波束检测失败后能够立即发起波束恢复过程,终端设备需要在候选波束的 参数配置生效立即进行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因此,在终端设备处于较好的通信环境中(比 如:终端设备静止,或者终端设备所处环境变化较小时),当前波束检测失败的可能性较 小,候选波束不会被使用,从而出现了因对候选波束的检测而导致的无谓的功耗。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技术,能够降低因波束检测而造成的功耗。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检测波束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降低因波束检测 而造成的功耗。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波束的方法,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 置信息用于指示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 时刻。
其中,“波束”可以理解为空间滤波器(spatial filter)或空间参数(spatialparameters)。
空间滤波器可以为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天线端口的权值,天线端口的相位偏转, 天线端口的幅度增益。
或者,“波束”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例如用于下行信道测量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 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
可选地,该目标波束组可以是指波束失败检测(beam failure detection)过程中的待检 测的波束构成的波束组。
并且,该候选波束可以是指该波束失败检测过程中的候选波束。
即,该候选波束不属于该目标波束组。
另外,波束失败检测过程也可以称为波束失败恢复请求(beam failure recoveryrequest) 过程。
可选地,该目标波束组可以是指终端设备当前通信所使用的波束组。
或者说,该终端设备当前通信所使用的波束属于该目标波束组。
可选地,该候选波束是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候选波束。
可选地,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二配置信息息,该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波束组的最 大检测失败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该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
此情况下,该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包括:如果该N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第一时刻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该第一时刻包括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如果该N的值大于该第一阈值,则在第二时刻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该第二时刻位于该第一时刻之后。
可选地,该“目标波束组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宣称目标波束 组的检测失败时使用的判定次数。
即,终端设备在N次(例如,连续的N次)的检测中确定该目标波束组中的每个波 束均失败后,宣称目标波束组失败。
其中,“宣称目标波束组的检测失败”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在“宣称目标波束组的检 测失败”后发起上述波束恢复过程。
可选地,“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开始对候选波束进 行检测(例如,对基站通过候选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的起始时刻。
例如,“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开始盲检测基站通过候选波束 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起始时刻。
或者,“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配置确定的基 站通过候选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起始时刻。
或者,“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启动对候选波束参考信号的接 收和信号质量计算过程的时刻。
可选地,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配置信息,该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 刻中被作为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的一方,该第一时刻包括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的 生效时刻,该第二时刻位于该第一时刻之后。
从而,能够降低终端设备因进行基于第一配置信息的判定处理而造成的开销,降低对 终端设备的处理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检测候选波束,当目标 波束组不发生检测失败的情况下,不会使用候选波束,从而导致因检测候选波束而造成的 功耗浪费,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通过基于配置信息确定其中针对候 选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将候选波束的检测的启动时刻与目标波束组的检测的情况相关联, 从而,能够降低因波束检测而造成的功耗。
可选地,当该配置信息包括上述第一配置信息时,该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启动针对 候选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包括:如果该N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
其中,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波束的参数配置信息。
或者,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能够从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成功 解析该波束的参数配置信息。
或者,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了针对该波束的参 数配置信息的确认信息。
或者,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能够基于网络设备发送的波束的参 数配置信息确定该波束的最近一次(例如,距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成功解析 该波束的参数配置信息的时刻最近一次)参考信号发送时刻。
例如,“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可以理解为: 终端设备在自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的时刻开始,启动对候选波束参考信号的接收和 信号质量计算过程。
或者,“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可以理解为: 终端设备在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的时刻后的首个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段, 检测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当该N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可以认为宣称目 标波束组失败的机会较大,或者说,自启动针对目标波束组的检测开始至宣称目标波束组 失败所需要经历的时间较短,此情况下,通过在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 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能够确保在宣称目标波束组失败时,已经能够获得候选波束的检测 结果,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本申请的实用性。
可选地,当该配置信息包括上述第一配置信息时,该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启动针对 候选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包括:如果该N的值大于该第一阈值,则在第二时刻,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该第二时刻位于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的时刻之后。
即,如果该N的值大于该第一阈值,则终端设备不会在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 立即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
或者说,如果该N的值大于该第一阈值,则终端设备在自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 起经历规定的第一时长后的时刻(即第二时刻的一例)开始,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
例如,终端设备在自第二时刻开始,盲检测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
再例如,终端设备在该第二时刻后的首个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段,检测候选 波束的参考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当该N的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可以认为宣称目标波束 组失败的机会较小,或者说,自启动针对目标波束组的检测开始至宣称目标波束组失败所 需要经历的时间较长,此情况下,即使在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不立即启动针对候 选波束的检测(或者说,在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经过第一时长之后再启动针对候 选波束的检测),仍然能够在宣称目标波束组失败时获得候选波束的检测结果,从而,能够减小因该第一时长内对候选波束的检测而造成的功耗浪费。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是否需要对该候选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的。
其中,终端设备对波束进行扫描的过程是指:终端设备为了确定最佳接收波束方向, 而在多个不同方向进行接收尝试的过程。
其中,“不需要对该候选波束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如果终端设备已经在第二时刻对 候选波束进行过扫描,则无需在第二时刻对候选波束进行扫描。
或者,“不需要对该候选波束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如果终端设备未对候选波束进行 过扫描,但是,根据网络设备配置或通信协议规定等,能够获知候选波束的相关信息,则 无需在第二时刻对候选波束进行扫描。
其中,“候选波束的相关信息”可以是指作为扫描的目的而需要获取的信息,或者说, 需要通过扫描获知的信息。
其中,“需要对该候选波束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如果终端设备未对候选波束进行过 扫描,则需要对候选波束进行扫描。
或者,“需要对该候选波束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如果终端设备已经在第二时刻对候 选波束进行过扫描,但是,在例如,波束配置等发生变化等情况下,需要在第二时刻对候 选波束进行扫描。
作为示例而限定,是否需要对该候选波束进行扫描”可以是指终端设备是否已经获得 与该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
即,如果没有获得的该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则该候选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 扫描。
如果已经过的该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则该候选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扫 描。
通过基于是否需要对该候选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第一阈值,在基于第一阈值判定 为在第二时刻之后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 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候选波束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确定的。
其中,“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可以是指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周期。
通过基于候选波束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周期确定第一阈值,在基于第一阈值判定为在第 二时刻之后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够 的时间完成对候选波束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波束失败检测的结果的上报时间间隔确定的。
其中,波束失败检测的结果的上报时间间隔可以是指终端设备的物理层向终端设备的 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确定的。
或者,波束失败检测的结果的上报时间间隔可以是指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波束恢 复请求的时间间隔确定的
或者,波束失败检测的结果的上报时间间隔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统计针对一次波束恢复 请求的波束失败次数的时间范围。
通过基于波束失败检测的结果的上报时间间隔确定第一阈值,在基于第一阈值判定为 在第二时刻之后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 足够的时间完成对候选波束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X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X=INT(M×P/T)+D
其中,INT()为取整函数,M的取值是根据是否需要对该候选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的,P表示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T表示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 果的时间间隔,D为预设的偏移量。
其中,该取整函数可以为向上取整函数,即,上述公式可以为
或,该取整函数也可以为向下取整函数,即,上述公式可以为
其中,该D的取值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预配置的,或者,该D的取值也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规定的,或者,该D的取值也可以是制造商或运营商预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
另外,该D的取值可以为0、正数或负数。
可选地,该M的第一取值小于该M的第二取值,该M的第一取值是不需要对该候选波束中的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的M的取值,该M的第二取值是需要对该候选波束中的 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的M的取值。
例如,该M的第一取值可以为1,该M的第二取值可以为4,。
可选地,该M的第二取值是根据该候选波束对应的扫描次数确定的。
通过基于该候选波束对应的扫描次数确定第一阈值,能够确保基于第一阈值判定为在 第二时刻之后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定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 够的时间完成对候选波束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例如,该M的第二取值可以与该候选波束对应的扫描次数相同,例如,如果该候选波束对应的扫描次数为4,则该M的第二取值可以为4。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指示该M 的值。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是根据该目标波束组的累计检测失败次数K确定的。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是该N与该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时刻。
根据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当该N与该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可以认为宣称目标波束组失败的机会较大,或者说,自该N与该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 值的时刻开始至宣称目标波束组失败所需要经历的时间较短,因此,通过基于该目标波束 组的累计检测失败次数K确定第二阈值,能够确保在基于第二阈值确定的第二时刻之后启 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定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 候选波束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该第二阈值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是否需要对该候选波束中的波 束进行扫描的情况、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和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 的时间间隔。
通过基于上述参数确定第二阈值,在基于第二阈值判定为在第二时刻之后启动针对候 选波束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候选波束 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与该第二阈值相同。
从而,能够容易的实现第二阈值的确定过程。
可选地,在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或者,在该第一时频资源与 该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相邻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 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
其中,该第一波束可以包括波束失败检测过程或波束恢复请求过程中需要检测的波 束。
或者说,第一波束包括上述目标波束组中的波束,或,该第一波束包括上述候选波束。
该第二波束包括用于承载预设的第一信道的波束。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下行数据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
其中,该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该第一波束是否需要检测的信息。
“第一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检测该第一波束,但 是终端设备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检测该第一波束。
另外,“该第一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是指该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是否已经生效。
即,如果该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已经生效,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检测。
如果该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尚未生效,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检测。
或者,“该第一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是指该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该第一波束是否 已经被检测过的指示信息。
即,如果该第一波束尚未被检测过,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检测。
如果该第一波束已经被检测过,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检测。
或者,“该第一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是指终端设备是否已经获得与该第一波束的 参考信号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
即,如果没有获得的该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 检测。
如果已经过的该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检 测。
或者,“该第一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是指:与该第一波束的参考信号准共址的参 考信号的质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况。
即,如果与该第一波束的参考信号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质量较差(例如,质量低于预 设的质量阈值),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检测。
即,如果与该第一波束的参考信号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质量较高(例如,质量高预设 的质量阈值),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检测。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第一波束是否需要被检测的判定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 未限定于此,其中能够使终端设备决定是否检测某个波束的方法和过程均落入本申请的范 围内。
该第一时间范围包括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间单元和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时间 单元。
或者说,该第一时间范围是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间单元和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 时间单元所处于的时间范围。
其中,该第一时频资源是用于承载第一波束对应的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 资源是第二波束对应的时频资源,且该第二时频资源用于承载预设的第一信道,该第一波 束包括该第一波束或该候选波束。
通过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或 者说,确定不需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非目标波束,能够避免非目标波束对目标波束 的干扰,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可选地,该时间单元可以包括符号。
可选地,该时间单元可以包括时隙(slot),迷你时隙(mini-slot,或non-slot),传输时间间隔或短传输时间间隔。
例如,该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该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是否已经生效的信息。
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 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该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未生效,则将该第二波 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检测该第一波束。
或者,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 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该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已经生效,则将 该第一波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接收该第二波束。
其中,波束的参数配置未生效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不需要检测该波束(具体地说, 是该波束的参考信号),例如,该终端设备不需要接收该波束的参考信号,也不需要计算 该波束的参考信号的质量。
再例如,该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该第一波束是否已经被检测过的指示信息。
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 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该第一波束没有被检测过,则将该第一波束确 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接收该第二波束。
或者,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 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该第一波束经被检测过,则将该第二波 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检测该第一波束。
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 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与该第一波束的参考信号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 质量满足预设条件(例如,质量低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则将该第二波束确定为目标波束, 并禁止检测该第一波束。
或者,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 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与该第一波束的参考信号准共址的参考 信号的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例如,质量高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则将该第一波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接收该第二波束。
根据本申请的方案,通过从第一波束和第二波束中,确定需要接收的目标波束,或者 说,确定不需要接收的非目标波束,能够避免非目标波束对目标波束的干扰,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波束的方法,包括:确定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发送 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该检测启动时刻。
可选地,该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中被作为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 刻的一方,该第一时刻包括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该第二时刻位于该第一时 刻之后。
可选地,该确定波束失败检测中的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包括:如果目标波束组 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确定该检测启动时刻为第一时刻,该 第一时刻包括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其中,N为正整数,该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如果该N的值大于该第一阈值,则确定该检测启动时刻为第二时刻,该第 二时刻位于该第一时刻之后。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是否需要对该候选波束进行扫 描的情况、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或波束失败检测的结果的上报时间间隔。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是根据该目标波束组的累计检测失败次数K和目标波束组的最大 检测失败次数N确定的,其中,N为正整数,该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是该N与该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时刻。
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检测候选波束,当目标 波束组不发生检测失败的情况下,不会使用候选波束,从而导致因检测候选波束而造成的 功耗浪费,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通过基于配置信息确定其中针对候 选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将候选波束的检测的启动时刻与目标波束组的检测的情况相关联, 从而,能够降低因波束检测而造成的功耗。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波束的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波束组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 N,确定第二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其中,N为正整数,该第一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该第二波束不属于该第一波束组;在该检测启动时刻,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
其中,“波束”可以理解为空间滤波器或空间参数。
空间滤波器可以为以下至少之一:预编码,天线端口的权值,天线端口的相位偏转, 天线端口的幅度增益。
或者,“波束”可以理解为参考信号,例如用于下行信道测量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 号。
其中,该“检测”可以是指波束失败检测过程或波束恢复请求过程中对波束进行的检 测。
可选地,该第一波束组可以是指波束失败检测过程中的待检测的波束构成的波束组。
可选地,该第一波束组是终端设备当前通信所使用的波束组。
或者说,该终端设备当前通信所使用的波束属于该第一波束组。
可选地,该第二波束是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候选波束。
或者说,该第二波束可以是指该波束失败检测过程中的候选波束。
可选地,该“针对第一波束组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可以指示该终端设备在宣称第一 波束组的检测失败时使用的判定次数。
即,终端设备在N次(例如,连续的N次)的检测中确定该第一波束组中的每个波 束均失败后,宣称第一波束组失败。
其中,“宣称第一波束组的检测失败”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在“宣称第一波束组的检 测失败”后发起波束恢复过程。
可选地,该“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开始对第二 波束进行检测(例如,对基站通过第二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的起始时刻。
例如,该“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开始盲检测基站通过第 二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起始时刻。
或者,该“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配置确 定的基站通过第二波束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起始时刻。
或者,该“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启动对第二波束参考信 号的接收和信号质量计算过程的时刻。
可选地,该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时刻包括第一时刻或第二时刻,该第一时刻包括 该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该第二时刻位于该第一时刻之后。
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检测第二波束,当第一 波束组不发生检测失败的情况下,不会使用第二波束,从而导致因检测第二波束而造成的 功耗浪费,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通过基于配置信息确定其中针对第 二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将第二波束的检测的启动时刻与第一波束组的检测的情况相关联, 从而,能够降低因波束检测而造成的功耗。
可选地,该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包括:如果该N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该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
其中,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接收到该波束的参数配置信息。
或者,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能够从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成功 解析该波束的参数配置信息。
或者,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了针对该波束的参 数配置信息的确认信息。
或者,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能够基于网络设备发送的波束的参 数配置信息确定该波束的最近一次(例如,距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发送的信令中成功解析 该波束的参数配置信息的时刻最近一次)参考信号发送时刻。
例如,“该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可以理解为: 终端设备在自该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的时刻开始,启动对第二波束参考信号的接收和 信号质量计算过程。
或者,“该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可以理解为: 终端设备在该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的时刻后的首个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段, 检测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当该N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可以认为宣称第 一波束组失败的机会较大,或者说,自启动针对第一波束组的检测开始至宣称第一波束组 失败所需要经历的时间较短,此情况下,通过在该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 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能够确保在宣称第一波束组失败时,已经能够获得第二波束的检测 结果,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本申请的实用性。
可选地,该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包括:如果该N的值大于该第一阈值,则在第二时刻,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该第二时刻位于该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的时刻之后。
即,如果该N的值大于该第一阈值,则终端设备不会在该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 立即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
或者说,如果该N的值大于该第一阈值,则终端设备在自该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 起经历规定的第一时长后的时刻(即第二时刻的一例)开始,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
例如,终端设备在自第二时刻开始,盲检测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
再例如,终端设备在该第二时刻后的首个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的发送时段,检测第二 波束的参考信号。
根据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当该N的值大于第一阈值时,可以认为宣称第一波束 组失败的机会较小,或者说,自启动针对第一波束组的检测开始至宣称第一波束组失败所 需要经历的时间较长,此情况下,即使在该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不立即启动针对第 二波束的检测(或者说,在该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经过第一时长之后再启动针对第 二波束的检测),仍然能够在宣称第一波束组失败时获得第二波束的检测结果,从而,能够减小因该第一时长内对第二波束的检测而造成的功耗浪费。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是否需要对该第二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的。
其中,终端设备对波束进行扫描的过程是指:终端设备为了确定最佳接收波束方向, 而在多个不同方向进行接收尝试的过程。
其中,“不需要对该第二波束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如果终端设备已经在第二时刻对 第二波束进行过扫描,则无需在第二时刻对第二波束进行扫描。
或者,“不需要对该第二波束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如果终端设备未对第二波束进行 过扫描,但是,根据网络设备配置或通信协议规定等,能够获知第二波束的相关信息,则 无需在第二时刻对第二波束进行扫描。
其中,“第二波束的相关信息”可以是指作为扫描的目的而需要获取的信息,或者说, 需要通过扫描获知的信息。
其中,“需要对该第二波束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如果终端设备未对第二波束进行过 扫描,则需要对第二波束进行扫描。
或者,“需要对该第二波束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如果终端设备已经在第二时刻对第 二波束进行过扫描,但是,在例如,波束配置等发生变化等情况下,需要在第二时刻对第 二波束进行扫描。
作为示例而限定,“是否需要对该第二波束进行扫描”可以是指终端设备是否已经获 得与该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
即,如果没有获得的该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则该第二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 扫描。
如果已经过的该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则该第二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扫 描。
通过基于是否需要对该第二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第一阈值,在基于第一阈值判定 为在第二时刻之后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 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第二波束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该第二波束的检测周期确定的。
其中,“第二波束的检测周期”可以是指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周期。
通过基于第二波束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周期确定第一阈值,在基于第一阈值判定为在第 二时刻之后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够 的时间完成对第二波束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确 定的。
其中,“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统 计针对一次波束恢复请求的波束失败次数的时间范围。
或者,“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向 网络设备发送波束恢复请求的时间间隔。
通过基于第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确定第一阈值,在 基于第一阈值判定为在第二时刻之后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在启动 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第二波束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 靠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X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X=INT(M×P/T)+D
其中,INT()为取整函数,M的取值是根据是否需要对该第二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的,P表示该第二波束的检测周期,T表示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 果的时间间隔,D为预设的偏移量。
其中,该取整函数可以为向上取整函数,即,上述公式可以为
或,该取整函数也可以为向下取整函数,即,上述公式可以为
其中,该D的取值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预配置的,或者,该D的取值也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规定的,或者,该D的取值也可以是制造商或运营商预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
另外,该D的取值可以为0、正数或负数。
可选地,该M的第一取值小于该M的第二取值,该M的第一取值是不需要对该第二波束中的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的M的取值,该M的第二取值是需要对该第二波束中的 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的M的取值。
例如,该M的第一取值可以为1,该M的第二取值可以为4,。
可选地,该M的第二取值是根据该第二波束对应的扫描次数确定的。
通过基于该第二波束对应的扫描次数确定第一阈值,能够确保基于第一阈值判定为在 第二时刻之后启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定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 够的时间完成对第二波束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例如,该M的第二取值可以与该第二波束对应的扫描次数相同,例如,如果该第二波束对应的扫描次数为4,则该M的第二取值可以为4。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该M的值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是根据该第一波束组的累计检测失败次数K确定的。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是该N与该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时刻。
根据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当该N与该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可以认为宣称第一波束组失败的机会较大,或者说,自该N与该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 值的时刻开始至宣称第一波束组失败所需要经历的时间较短,因此,通过基于该第一波束 组的累计检测失败次数K确定第二阈值,能够确保在基于第二阈值确定的第二时刻之后启 动针对第二波束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定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 第二波束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该第二阈值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是否需要对该第二波束中的波 束进行扫描的情况、该第二波束的检测周期和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 的时间间隔。
通过基于上述参数确定第二阈值,在基于第二阈值判定为在第二时刻之后启动针对第 二波束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第二波束 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与该第二阈值相同。
从而,能够容易的实现第二阈值的确定过程。
可选地,在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的情况下,或者,在该第一时频资源与 该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相邻的情况下,该方法还包括:根据该第三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三 波束和该第四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
其中,该第三波束包括该第一波束组中的波束或该第二波束。
另外,该第三波束的信息包括该第三波束是否需要检测的信息。
“第三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检测该第三波束,但 是终端设备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检测该第三波束。
另外,“该第三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是指该第三波束的参数配置是否已经生效。
即,如果该第三波束的参数配置已经生效,则该第三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检测。
如果该第三波束的参数配置尚未生效,则该第三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检测。
或者,“该第三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是指该第三波束的信息包括该第三波束是否 已经被检测过的指示信息。
即,如果该第三波束尚未被检测过,则该第三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检测。
如果该第三波束已经被检测过,则该第三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检测。
或者,“该第三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是指终端设备是否已经获得与该第三波束的 参考信号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
即,如果没有获得的该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则该第三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 检测。
如果已经过的该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则该第三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检 测。
或者,“该第三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是指:与该第三波束的参考信号准共址的参 考信号的质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况。
即,如果与该第三波束的参考信号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质量较差(例如,质量低于预 设的质量阈值),则该第三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检测。
即,如果与该第三波束的参考信号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质量较高(例如,质量高预设 的质量阈值),则该第三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检测。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第三波束是否需要被检测的判定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 未限定于此,其中能够使终端设备决定是否检测某个波束的方法和过程均落入本申请的范 围内。
该第一时间范围包括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间单元和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时间 单元。
或者说,该第一时间范围是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间单元和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 时间单元所处于的时间范围。
其中,该第一时频资源是用于承载第三波束对应的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 资源是第四波束对应的时频资源,且该第二时频资源用于承载预设的第一信道,该第三波 束包括该第一波束或该第二波束。
通过从该第三波束和该第四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或 者说,确定不需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非目标波束,能够避免非目标波束对目标波束 的干扰,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可选地,该时间单元可以包括符号。
可选地,该时间单元可以包括时隙(slot),迷你时隙(mini-slot,或non-slot),传输时间间隔或短传输时间间隔。
例如,该第三波束的信息包括该第三波束的参数配置是否已经生效的信息。
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三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三波束和该第四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 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该第三波束的参数配置未生效,则将该第四波 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检测该第三波束。
或者,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三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三波束和该第四波束中,确定需 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该第三波束的参数配置已经生效,则将 该第三波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接收该第四波束。
其中,波束的参数配置未生效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不需要检测该波束(具体地说, 是该波束的参考信号),例如,该终端设备不需要接收该波束的参考信号,也不需要计算 该波束的参考信号的质量。
再例如,该第三波束的信息包括该第三波束是否已经被检测过的指示信息。
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三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三波束和该第四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 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该第三波束没有被检测过,则将该第三波束确 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接收该第四波束。
或者,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三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三波束和该第四波束中,确定需 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该第三波束经被检测过,则将该第四波 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检测该第三波束。
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三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三波束和该第四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 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与该第三波束的参考信号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 质量满足预设条件(例如,质量低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则将该第四波束确定为目标波束, 并禁止检测该第三波束。
或者,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三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三波束和该第四波束中,确定需 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与该第三波束的参考信号准共址的参考 信号的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例如,质量高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则将该第三波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接收该第四波束。
可选地,该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下行数据信道PDSCH。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选择的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 的情况下,或者,在该第一时频资源与该第二时频资源在时域相邻的情况下,获取第一波 束的信息,该第一时频资源是用于承载第一波束对应的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 资源是第二波束的承载的预设的第一信道占用的时频资源,该第一波束包括待检测波束或 候选波束;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一时间 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
其中,该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该第一波束是否需要检测的信息。
“第一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检测该第一波束,但 是终端设备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检测该第一波束。
另外,“该第一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是指该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是否已经生效。
即,如果该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已经生效,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检测。
如果该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尚未生效,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检测。
或者,“该第一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是指该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该第一波束是否 已经被检测过的指示信息。
即,如果该第一波束尚未被检测过,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检测。
如果该第一波束已经被检测过,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检测。
或者,“该第一波束是否需要检测”可以是指终端设备是否已经获得与该第一波束的 参考信号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
即,如果没有获得的该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需要 检测。
如果已经过的该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结果,则该第一波束可以被认为不需要检 测。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第一波束是否需要被检测的判定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 未限定于此,其中能够使终端设备决定是否检测某个波束的方法和过程均落入本申请的范 围内。
该第一时间范围包括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间单元和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时间 单元。
或者说,该第一时间范围是该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间单元和该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 时间单元所处于的时间范围。
其中,该第一时频资源是用于承载第一波束对应的参考信号的时频资源,该第二时频 资源是第二波束对应的时频资源,且该第二时频资源用于承载预设的第一信道,该第一波 束包括该第一波束或该第二波束。
通过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或 者说,确定不需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非目标波束,能够避免非目标波束对目标波束 的干扰,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可选地,该时间单元可以包括符号。
可选地,该时间单元可以包括时隙(slot),迷你时隙(mini-slot,或non-slot),传输时间间隔或短传输时间间隔。
例如,该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该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是否已经生效的信息。
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 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该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未生效,则将该第二波 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检测该第一波束。
或者,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 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该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已经生效,则将 该第一波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接收该第二波束。
其中,波束的参数配置未生效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不需要检测该波束(具体地说, 是该波束的参考信号),例如,该终端设备不需要接收该波束的参考信号,也不需要计算 该波束的参考信号的质量。
再例如,该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该第一波束是否已经被检测过的指示信息。
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 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该第一波束没有被检测过,则将该第一波束确 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接收该第二波束。
或者,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 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该第一波束经被检测过,则将该第二波 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检测该第一波束。
再例如,该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与该第一波束的参考信号的质量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 信息。
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 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与该第一波束的参考信号准共址的参考信号的 质量满足预设条件(例如,质量低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则将该第二波束确定为目标波束, 并禁止检测该第一波束。
或者,此情况下,该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息,从该第一波束和该第二波束中,确定需 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包括:如果与该第一波束的参考信号准共址的参考 信号的质量不满足预设条件(例如,质量高于预设的质量阈值),则将该第一波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接收该第二波束。
可选地,该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下行数据信道PDSCH。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检测波束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中的 任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在一种设计中,该通信装置为通信芯片,通信芯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输 入电路或者接口,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在另一种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通信芯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发射机,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接收机。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选择的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 中的方法的各步骤的单元。
在一种设计中,该通信装置为通信芯片,通信芯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输 入电路或者接口,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输出电路或者接口。
在另一种设计中,所述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例如,终端设备),通信芯片可以包括用于发送信息或数据的发射机,以及用于接收信息或数据的接收机。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 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 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 者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 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 置。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收发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 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 算机程序,使得该网络设备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 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 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处理器可用于进行,例如但不限于,基带相关处理,接收器和发 射器可分别用于进行,例如但不限于,射频收发。上述器件可以分别设置在彼此独立的芯 片上,也可以至少部分的或者全部的设置在同一块芯片上,例如,接收器和发射器可以设 置在彼此独立的接收器芯片和发射器芯片上,也可以整合为收发器继而设置在收发器芯片 上。又例如,处理器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模拟基带处理器和数字基带处理器,其中模拟基带 处理器可以与收发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数字基带处理器可以设置在独立的芯片上。随 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在同一块芯片上集成的器件越来越多,例如,数字基带 处理器可以与多种应用处理器(例如但不限于图形处理器,多媒体处理器等)集成在同一 块芯片之上。这样的芯片可以称为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将各个器件独立设置在不 同的芯片上,还是整合设置在一个或者多个芯片上,往往取决于产品设计的具体需要。本 申请实施例对上述器件的具体实现形式不做限定。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 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 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第一方面至 第四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 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 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第一方面至第 四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 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 第四方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 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 面以及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第二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检测第二波束,当第一 波束组不发生检测失败的情况下,不会使用第二波束,从而导致因检测第二波束而造成的 功耗浪费,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通过基于第一信息确定其中针对第 二波束的检测的时刻,将第二波束的检测的启动时刻与第一波束组的检测的情况相关联, 从而,能够降低因波束检测而造成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通信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的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的测量结果上报过程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第二信息的发送过程的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的选择波束的方法的一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装置的一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申请的终端设备的一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装置的另一例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的网络设备的一例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global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 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 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 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 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 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 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 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 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 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 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 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 中的终端设备,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 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IOT技术可以通过例如窄带(narrow band)NB技术,做到海量连接,深度覆盖,终端省电。例如,NB只包括一个资源块(resource bloc,RB),即, NB的带宽只有180KB。要做到海量接入,必须要求终端在接入上是离散的,根据本发明 实施例的通信方法,能够有效解决IOT技术海量终端在通过NB接入网络时的拥塞问题。
此外,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智能打印机、火车探测器、加油站等传感器, 主要功能包括收集数据(部分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控制信息与下行数据,并发送 电磁波,向网络设备传输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 球移动通信(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 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 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 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 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 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可以 是新型无线系统(new radio,NR)系统中的gNB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网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 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接入网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cell) 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cell)、微 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 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此外,LTE系统或5G系统中的载波上可以同时有多个小区同频工作,在某些特殊场景下,也可以认为上述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例如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 场景下,当为UE配置辅载波时,会同时携带辅载波的载波索引和工作在该辅载波的辅小 区的小区标识(cell indentification,Cell ID),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载波与小区的概 念等同,比如UE接入一个载波和接入一个小区是等同的。
核心网设备可以与多个接入网设备连接,用于控制接入网设备,并且,可以将从网络 侧(例如,互联网)接收到的数据分发至接入网设备。
此外,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基站(gNB),例如宏站、微基站、室内热点、以及中继节点等,功能是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电波,一方面实现下行数据传输,另一方面发送调度信息控制上行传输,并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电波,接收上行数据传输。
其中,以上列举的终端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的功能和具体实现方式仅为示 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 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emory management unit,MMU)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 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 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 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并且, 本申请实施例并未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特别限定,只要能够 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的提供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 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 或者,是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中能够调用程序并执行程序的功能模块。
另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 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 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 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 可包括但不限于,无线信道和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其它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应用层可以运行多个应用程序,此情况下,执 行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应用程序与用于控制接收端设备完成所接收到的数据所对 应的动作的应用程序可以是不同的应用程序。
图1是能够适用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方法的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100包括接入网设备102,接入网设备102可包括1个天线或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04、 106、108、110、112和114。另外,接入网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 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接入网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通信。然而,可以理解,接入网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的任意数目的 终端设备通信。终端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 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 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 路(也称为下行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也称为上行链路) 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 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 接收信息。
例如,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与反向链路120使用不同的频带,前向链路124可与反向链路126使用不同的频带。
再例如,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和全双工(full duplex)系统 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个天线(或者由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组)和/或区域称为接入网 设备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接入网设备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终端设备通信。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单个天线或多天线发射分集向其对应的扇区内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在接入网设备102通过前向链路118和124分别与终端设备116和122进行 通信的过程中,接入网设备102的发射天线也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前向链路118和124 的信噪比。此外,与接入网设备通过单个天线或多天线发射分集向它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 信号的方式相比,在接入网设备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终端设备 116和122发送信号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在给定时间,接入网设备102、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 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 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
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PLMN网络、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网络、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网络、IoT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 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接入网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或信息可以通过时频资源来承载,其中,该时频资源可以包 括时域上的资源和频域上的资源。其中,在时域上,时频资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时间单 元。
其中,一个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符号,或者一个迷你时隙(Mini-slot),或者一个时 隙(slot),或者一个子帧(subframe),其中,一个子帧在时域上的持续时间可以是1 毫秒(ms),一个时隙由7个或者14个符号组成,一个迷你时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 (例如,2个符号或7个符号或者14个符号,或者小于等于14个符号的任意数目符号)。
在通信系统中,例如5G系统,为了在高频场景下对抗路径损耗,具有通信连接的两个通信设备之间可分别通过波束赋形(beamforing)来获得增益。发送端(例如,网络设 备)和接收端(例如,终端设备),可通过波束(beam)训练来获取发射波束与接收波束 之间的配对关系。
其中,波束,可以理解为空间滤波器(spatial filter)或空间参数(spatialparameters)。 用于发送信号的波束可以称为发射波束(transmission beam,Tx beam),可以为空间发送 滤波器(spatial domain transmit filter)或空间发射参数(spatialdomain transmit parameter); 用于接收信号的波束可以称为接收波束(receptionbeam,Rx beam),可以为空间接收滤 波器(spatial domain receive filter)或空间接收参数(spatial domain receive parameter)。
形成波束的技术可以是波束赋形技术或者其他技术。例如,波束赋形技术具体可以为 数字波束赋形技术、模拟波束赋形技术或者混合数字/模拟波束赋形技术等。发射波束可 以是指信号经天线发射出去后在空间不同方向上形成的信号强度的分布,接收波束可以是 指从天线上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在空间不同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分布。
在NR协议中,波束例如可以是空间滤波器(spatial filter)。但应理解,本申请并不 排除在未来的协议中定义其他的术语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含义的可能。
波束配对关系,即,发射波束与接收波束之间的配对关系,也就是空间发射滤波器与 空间接收滤波器之间的配对关系。在具有波束配对关系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之间传输信 号可以获得较大的波束赋形增益。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发送端可通过波束扫描的方式发送参考信号,接收端也可通过波 束扫描的方式接收参考信号。具体地,发送端可通过波束赋形的方式在空间形成不同指向 性的波束,并可以在多个具有不同指向性的波束上轮询,以通过不同指向性的波束将参考 信号发射出去,使得参考信号在发送波束所指向的方向上发射参考信号的功率可以达到最 大。接收端也可通过波束赋形的方式在空间形成不同指向性的波束,并可以在多个具有不 同指向性的波束上轮询,以通过不同指向性的波束接收参考信号,使得该接收端接收参考 信号的功率在接收波束所指向的方向上可以达到最大。
通过遍历各发射波束和接收波束,接收端可基于接收到的参考信号进行信道测量,并 将测量结果上报发送端。例如,接收端可以将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RSRP)较大的部分参考信号资源上报给发送端,如上报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以 便发送端在传输数据或信令时采用信道质量较好的波束配对关系来收发信号。
应理解,用于波束训练中进行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例如可以为用于下行信道测量的信 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同步信号块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也可以为用于上行信道测量的探测参考信号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参考信号资源可用于配置参考信号的传输属性,例如。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参考信号资源可以包括CSI-RS资源(resource)、SSB资源(SS/PBCH Block resource)、SRS资源,与此相对应地,参考信号资源的标识例如可以包括CSI-RS 资源标识(CSI-RS resource indicator,CRI)、SSB资源标识(SSB resourceindicator,SSBRI)、 SRS资源标识(SRS resource index)。应理解,上文中列举的用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仅 为示例性说明,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在未来的协议中定义其他用 于信道测量的参考信号的可能。
下面结合图2至图4对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100进行详细说明。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100的一例的示意性流程。
如图2所示,在S210,终端设备#A接收网络设备#A发送的配置信息#A。
其中,该配置信息#A可以是网络设备#A周期性发送的,或者,该配置信息#A也可以是网络设备#A根据需要动态发送的,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
在本申请中,该配置信息#A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信息#1
即,波束组#A的信息。
其中,该波束组#A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波束。
该波束组#A中的波束可以是终端设备#A所进行的波束失败检测(beam failuredetection)的对象。
即,该波束组#A中的波束可以是终端设备#A与网络设备#A之间的通信链路当前所使用的波束。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信息#1可以包括波束组#A中的波束的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参 考信号的信息。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参考信号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参考信号的类别、数量、发 送周期和偏移量等。
其中,该“偏移量”可以是指,在一个周期内,参考信号的起始时刻相对于该该周期的 起始时刻的偏移量。
需要说明的是,该“参考信号”的信息的内容和使用方式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 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并且,以上列举的波束的信息的具体内容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本 申请的波束的配置参数可以与现有技术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信息#2
即,波束组#B的信息。
其中,该波束组#B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波束。
该波束组#B中的波束可以是终端设备#A在宣称波束组#A的检测失败时所使用的候 选波束。
即,该波束组#B中的波束可以是本申请的确定检测启动时刻处理的判定对象。
以下,为了便于理解和区分,以波束组#B中的一个波束(记作波束#b)的检测启动时刻的确定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信息#2可以包括波束组#B中的波束(例如,波束#b)的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参考信号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该信息#1或信息#2可以承载于该配置信息#A中,或者,该信息#1或信息#2也可以独立于配置信息#A,或者说,该信息#1或信息#2可以相对于配置信息#A 单独发送,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即,在本申请中,该配置信息#A也可以包括该信息#1 或信息#2。
信息#3
即,波束失败检测中使用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的信息,或者说,针对波束组#A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的信息。
其中,该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可以是该终端设备#A在宣称波束组#A的检测失败时使 用的判定次数。
即,如果终端设备#A在N次(例如,连续的N次)的针对波束组#A中的波束的失 败检测过程的检测结果为:该波束组#A中的每个波束均失败,则终端设备#A可以宣称波 束组#A检测失败。
或者说,如果终端设备#A在N个(例如,连续的N个)检测周期(或者说,上报时 间间隔)中,每个检测中期针对波束组#A中的波束的失败检测过程的检测结果为:该波 束组#A中的每个波束均失败,则终端设备#A可以宣称波束组#A检测失败。
并且,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A在“宣称波束组#A检测失败”后,可以发起BFR 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任意一个波束(记作,波束#1)检测失败可以是指,在一个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内,针对该波束#1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为信号质量(例如,信噪比)低于规定的判定阈值。
相反,在本申请中,任意一个波束(记作,波束#2)检测成功可以是指,在一个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内,针对该波束#2的参考信号的测量结果为信号质量(例如, 信噪比)高于规定的判定阈值。
信息#4
即,波束失败检测(或者说,波束失败恢复或波束失败上报)的时间间隔(instance) 的信息。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波束失败检测(或者说,波束失败恢复或波束失败上报)的过程可以周期性进行,该信息#4可以用于指示该波束失败检测的周期。
例如,该信息#4可以包括波束组#A中的波束的参考信号的发送周期。
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instance可以基于波束组#A中的多个波束的参考信号 发送周期中的最小发送周期Tmin确定。
或者,该instance也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规定的值。
例如,在本申请中,该针对波束组#A的波束失败检测过程的instance可以是该Tmin和系统规定的预设值(例如,2ms)中较大的一方。
需要说明的是,该信息#4可以单独存在,或者,该信息#4的功能也可以由信息#1提供。即,在本申请中,该配置信息#A也可以包括该信息#4。
信息#5
即,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的信息。
具体地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信息#5可以包括两种取值,记作取值#1和取值#2。
当信息#5的值为取值#1(例如,1)时,可以表示终端设备#A需要在该波束#b的参数配置生效后,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
或者说,当信息#5的值为取值#1(例如,1)时,可以表示终端设备#A需要第一时刻,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该第一时刻为该波束#b的参数配置生效的时刻。
当信息#5的值为取值#2(例如,0)时,可以表示终端设备#A不需要在该波束#b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
或者说,当信息#5的值为取值#2(例如,0)时,可以表示终端设备#A需要第二时刻,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该第二时刻位于第一时刻之后。
随后,对网络设备#A确定该信息#5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该配置信息#A也同时包括信息#3和信息#5双方,也可以仅包括信息#3和信息#5中的一方。
在S220,终端设备#A可以根据配置信息#A,确定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
其中,可选地,该“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可以理解为,该终端设备#A对波束#b进行检测的起始时刻。
例如,该“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可以包括终端设备#A对网络设备#A通过波 束#b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的起始时刻。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终端设备#A对网络设备#A通过波束#b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检测 的起始时刻”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A开始盲检测网络设备#A通过波束#b发送的参考信号的起始时刻。
或者,“终端设备#A对网络设备#A通过波束#b发送的参考信号的检测的起始时刻”可以理解为网络设备#A通过波束#b周期性发送的参考信号中,终端设备#A最先检测的参考信号所承载于的时频资源的起始时刻。
在本申请中,该“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可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情况1
即,在波束#b的配置参数(例如,可以由上述信息#2指示)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
即,设波束#b的配置参数的生效时刻为时刻#a(即,第一时刻的一例),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为时刻#b,则该时刻#b与时刻#a为同一时刻。
此情况下,终端设备#A可以在波束#b的配置参数生效后立即开始盲检测网络设备#A 通过波束#b发送的参考信号。或者说,终端设备#A可以自该时刻#b(或者说,时刻#a)开始盲检测波束#b的参考信号。
或者,终端设备#A可以从网络设备#A通过波束#b周期性发送的参考信号中的位于波 束#b的配置参数生效时刻后的首个参考信号开始,对该参考信号进行检测。或者说,终端设备#A可以自该时刻#b(或者说,时刻#a)后的首个参考信号开始,检测波束#b的参 考信号。
情况2
即,在波束#b的配置参数(例如,可以由上述信息#2指示)生效后,不立即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
即,设波束#b的配置参数的生效时刻为时刻#a,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为时 刻#c,则该时刻#c位于时刻#a之后。
或者说,在自波束#b的配置参数生效开始经历预设的时长#a(即,第一时长的一例) 后,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即,该时刻#c与时刻#a之间的时长为该时长#a。
此情况下,终端设备#A可以在波束#b的配置参数生效后不立即开始盲检测网络设备 #A通过波束#b发送的参考信号。即,终端设备#A可以自波束#b的配置参数生效开始经历的时长#a后,开始盲检测网络设备#A通过波束#b发送的参考信号。或者说,终端设备 #A可以自该时刻#c开始盲检测波束#b的参考信号。
或者,终端设备#A可以从网络设备#A通过波束#b周期性发送的参考信号中的位于自 波束#b的配置参数生效时刻开始经历预设的时长#a后的首个参考信号开始,对该参考信 号进行检测。或者说,终端设备#A可以自该时刻#b后的首个参考信号开始,检测波束#b的参考信号。
在本申请中,根据配置信息#A所包括的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 式,确定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的具体情况(即,情况1或情况2)。
随后,对该时刻#c(或者说,时长#a)的具体值的确定方法和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方式1
即,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A可以基于上述信息#3,确定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的具体情况(即,情况1或情况2)。
具体地说,终端设备#A可以进行判定上述针对波束组#A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的值 与预设的阈值#A的大小关系。
例如,如果N小于或等于阈值#A,则终端设备#A可以确定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为上述情况1的时刻。即,如果N小于或等于阈值#A,则终端设备#A可以确定在波 束#b的配置参数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
当该N的值小于或等于阈值#A时,终端设备#A宣称波束组#A失败的可能性较大,或者说,自启动针对波束组#A的检测开始至宣称波束组#A失败所需要经历的时间较短, 此情况下,通过在该波束#b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能够确保 在宣称波束组#失败时,终端设备#A已经获得波束#b的检测结果,从而,能够确保在波束 恢复请求中携带波束#b的检测结果,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本申请的实 用性。
再例如,如果N大于阈值#A,则终端设备#A可以确定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为上述情况2的时刻。即,如果N大于阈值#A,则终端设备#A可以自在波束#b的配置参 数生效开始在等待时长#a后,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
当该N的值大于阈值#A时,终端设备#A宣称波束组#A失败的可能性较小,或者说,自启动针对波束组#A的检测开始至宣称波束组#A失败所需要经历的时间较长短,此情况下,即使在该波束#b的参数配置生效后不立即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或者说,在该波 束#b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经过时长#a之后再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仍然能够在宣称波 束组失败#A时获得波束#b的检测结果,从而,能够减小因该时长#a内对波束#b的检测而 造成的功耗浪费。
下面,对该阈值#A的确定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中,可以基于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确定该阈值#A。
参数1
即,根据是否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的情况。
具体地说,在采用波束赋形(或者说,波束成形)技术后,波束#b具有规定的方向,因此,终端设备需要对波束#b进行扫描,以确定该波束#b的方向。
或者说,在终端设备#A具有多个天线的情况下,终端设备#A需要分别通过每个天线 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从而,确定针对该波束#b的接收质量最好的天线。
即,“是否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A是否已经确定了该波束#b的方向,或者说,终端设备#A是否已经确定了该波束#b的接收天线的接收方向。
其中,“不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A已经进行过针对该波束#b的扫描。
或者,“不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A已经确定了针对该波束#b的接收天线的接收方向。例如,终端设备#A可以基于网络设备#A的指示或者历史 记录等确定了针对该波束#b的接收天线的接收方向。
并且,“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A尚未进行过针对该波束#b的扫描。
或者,“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A因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或进行了移动等而需要重新进行针对该爱波束#b的扫描。
设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时该阈值#A的值为A1,设不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时该阈值#A的值为A2,则在本申请中,该A1可以大于A2的值。
通过基于是否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阈值#A,在基于阈值#A判定为在 时刻#b之后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够 的时间完成对波束#b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参数2
即,波束#b的检测周期。
在本申请中,阈值#A的取值与该波束#b的检测周期的大小可以具有正相关关系,即, 波束#b的检测周期越大,该阈值#A的取值越大。
通过基于波束#b的检测周期确定阈值#A,在基于阈值#A判定为在时刻#b之后启动针 对波束#b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波束 #b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参数3
即,终端设备#A的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instance。
在本申请中,阈值#A的取值与该instance的大小可以具有负相关关系,即,instance 越大,该阈值#A的取值越小。
通过基于终端设备#A的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确定 阈值#A,在基于阈值#A判定为在时刻#b之后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 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波束#b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 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各参数的使用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 该参数1~参数3中的任意两个或全部也可以结合使用。
例如,可以基于以下公式1~公式4中的任意公式,确定阈值#A。
X=INT(M×P/T)+D 公式1
X=INT(M/T)+D 公式2
X=INT(P/T)+D 公式3
X=INT(M×P/T) 公式4
其中,X表示阈值#A的取值,INT()为取整函数,M的取值是根据是否需要对该 波束#b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的,P表示该波束#b的检测周期,T表示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 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D为预设的偏移量。
其中,该取整函数可以为向上取整函数,此情况下,例如,上述公式1可以为
或,该取整函数也可以为向下取整函数,此情况下,例如,上述公式1可以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该D的取值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预配置的,或 者,该D的取值也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规定的,或者,该D的取值也可以是制造 商或运营商预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
另外,该D的取值可以是正整数。
或者,该D的取值可以为负整数。
或者,该D的取值也可以为零。
并且,设在不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的M的值为M1,在需要对该波束 #b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的M的值为M2,则M2大于M1。
另外,在本申请中,该M2的值可以根据终端设备#A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的次数确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M2的值可以与终端设备#A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的次数相同。
例如,设终端设备#A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的次数为4,则该M2的值可以为4。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阈值#A的确定方法和过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未限定于 此,例如,该阈值#A的具体值也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预先规定的,或者,该阈值 #A的具体值也可以是网络设备#A确定并下发给终端设备#A的。
方式2
在配置信息#A包括上述信息#5的情况下,终端设备#A可以基于该信息#5,确定启动 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的具体情况(即,情况1或情况2)。
下面,对网络设备#A确定该信息#5的具体值,或者说,网络设备#A确定终端设备#A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的方法300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地说,如图4所示,在S310,网络设备#A可以进行判定上述针对波束组#A的 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的值与预设的阈值#A的大小关系。
例如,如果N小于或等于阈值#A,则在S320,网络设备#A可以确定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为上述情况1的时刻。即,如果N小于或等于阈值#A,则该信息#5可以指 示终端设备#A在波束#b的配置参数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即,此情况下, 网络设备#A可以确定该信息#5的值为“1”。
当该N的值小于或等于阈值#A时,网络设备#A宣称波束组#A失败的可能性较大,或者说,自启动针对波束组#A的检测开始至宣称波束组#A失败所需要经历的时间较短, 此情况下,通过在该波束#b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能够确保 在宣称波束组#失败时,网络设备#A已经获得波束#b的检测结果,从而,能够确保在波束 恢复请求中携带波束#b的检测结果,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进而提高本申请的实 用性。
再例如,如果N大于阈值#A,则在S330,网络设备#A可以确定启动针对波束#b的 检测的时刻为上述情况2的时刻。即,如果N大于阈值#A,则该信息#5可以指示终端设 备#A在自波束#b的配置参数生效开始等待时长#a后,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即,此情 况下,网络设备#A可以确定该信息#5的值为“0”。
当该N的值大于阈值#A时,网络设备#A宣称波束组#A失败的可能性较小,或者说,自启动针对波束组#A的检测开始至宣称波束组#A失败所需要经历的时间较长短,此情况下,即使在该波束#b的参数配置生效后不立即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或者说,在该波 束#b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经过时长#a之后再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仍然能够在宣称波 束组失败#A时获得波束#b的检测结果,从而,能够减小因该时长#a内对波束#b的检测而 造成的功耗浪费。
并且,在本申请中,网络设备#A可以基于上述参数1至参数3中的一种或多种参数,确定该阈值#A。并且,各参数的使用方法可以与上述方式1描述的终端设备#A对各参数 的使用方法相似,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网络设备#A确定信息#5的具体值的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 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网络设备#A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确定信息#5的具体值,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较快,则网络设备#A宣称波束组#A失败的可能性较 大,从而,该信息#5可以指示终端设备#A在波束#b的配置参数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波束 #b的检测,即,此情况下,网络设备#A可以确定该信息#5的值为“1”。再例如,例如, 如果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较慢或者,终端设备处于静止状态,则网络设备#A宣称波束组 #A失败的可能性较小,从而,该信息#5可以指示终端设备#A在自波束#b的配置参数生 效开始等待时长#a后,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即,此情况下,网络设备#A可以确定该 信息#5的值为“0”。
从而,终端设备#A可以基于信息#4的指示,确定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的具 体情况(即,情况1或情况2)
下面,对情况2下,该时刻#c(或者说,时长#a)的具体值的确定方法和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实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中,在S222,终端设备#A可以在波束组#A中的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对波束组#A的波束进行检测,并记录波束组#A的连续检测失败的次 数K。
其中,“波束组#A检测失败”可以是指,在一个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内,该波束组#A中的每个波束的检测结果均为检测失败。
并且,“波束组#A连续K次检测失败”可以是指,在连续的K个上报波束检测结果 的时间间隔内,波束组#A均检测失败。K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
另外,“记录波束组#A的连续检测失败的次数K”可以是指以下过程:
在第i个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内,K的值为0,其中,i为整数;
当在第i+1个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波束组#A检测失败,终端设备#A可以将该K置1;
如果在第i+2个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波束组#A检测失败,则终端设备#A可以将该K置2;
如果在第i+2个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波束组#A检测成功,则终端设备#A可以将该K置0。
即,波束组#A每连续检测失败一次,该K的值加1。当波束组#A检测成功时,K的 值置0。
在S224,终端设备#A可以计算该K(即,波束组#A的连续检测失败的次数)的值与上述N(即,波束组#A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的值的差值L,即,L=N-K。
并且,终端设备#A可以判定该L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B。
另外,终端设备#A可以将该L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B的时刻确定为上述时刻#c。相应地,上述时长#a为自波束#b生效时刻开始到上述时刻#c所经历的时长。
或者说,如果该L小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B,则在S226,终端设备#A可以启动针对波束#b的检测。
如果该L大于预设的阈值#B,则终端设备#A可以返回S222等待K值的更新。
下面,对该阈值#B的确定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中,可以基于以下至少一种参数,确定该阈值#B。
参数1
即,根据是否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的情况。
具体地说,在采用波束赋形(或者说,波束成形)技术后,波束#b具有规定的方向,因此,在终端设备#A具有多个天线的情况下,终端设备#A需要分别通过每个天线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从而,确定针对该波束#b的接收质量最好的天线。
即,“是否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A是否已经确定了针对该波束#b的接收天线。
其中,“不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A已经进行过针对该波束#b的扫描。
或者,“不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A已经确定了针对该波束#b的接收天线。例如,终端设备#A可以基于网络设备#A的指示或者历史记录等确定 了针对该波束#b的接收天线。
并且,“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A尚未进行过针对该波束#b的扫描。
或者,“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A因所处环境发生变化或进行了移动等而需要重新进行针对该爱波束#b的扫描。
设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时该阈值#B的值为A1,设不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时该阈值#B的值为A2,则在本申请中,该A1可以大于A2的值。
通过基于是否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阈值#B,能够确保在启动波束恢 复过程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波束#b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 实用性。
参数2
即,波束#b的检测周期。
在本申请中,阈值#B的取值与该波束#b的检测周期的大小可以具有正相关关系,即, 波束#b的检测周期越大,该阈值#B的取值越大。
通过基于波束#b的检测周期确定阈值#B,能够确保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够 的时间完成对波束#b的检测,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参数3
即,终端设备#A的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instance。
在本申请中,阈值#B的取值与该instance的大小可以具有负相关关系,即,instance 越大,该阈值#B的取值越小。
通过基于终端设备#A的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确定 阈值#B,能够确保在启动波束恢复过程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波束#b的检测,从而能 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各参数的使用方法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 该参数1~参数3中的任意两个或全部也可以结合使用。
例如,可以基于以下公式5~公式8中的任意公式,确定阈值#B。
Y=INT(M×P/T)+D’ 公式5
Y=INT(M/T)+D’ 公式6
Y=INT(P/T)+D’ 公式7
Y=INT(M×P/T) 公式8
其中,Y表示阈值#B的取值,INT()为取整函数,M的取值是根据是否需要对该 波束#b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的,P表示该波束#b的检测周期,T表示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 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D为预设的偏移量。
其中,该取整函数可以为向上取整函数,此情况下,例如,上述公式5可以为
或,该取整函数也可以为向下取整函数,此情况下,例如,上述公式5可以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该D’的取值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预配置的,或者,该D’的取值也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规定的,或者,该D’的取值也可以是制 造商或运营商预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
另外,该D’的取值可以是正整数。
或者,该D’的取值可以为负整数。
或者,该D’的取值也可以为零
并且,设在不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的M的值为M1,在需要对该波束 #b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的M的值为M2,则M2大于M1。
另外,在本申请中,该M2的值可以根据终端设备#A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的次数确定。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M2的值可以与终端设备#A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的次数相同。
例如,设终端设备#A需要对该波束#b进行扫描的次数为4,则该M2的值可以为4。
应理解,以上列举的阈值#B的确定方法和过程仅为示例性说明,本发明并未限定于 此,例如,该阈值#B的具体值也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预先规定的,或者,该阈值 #B的具体值也可以是网络设备#A确定并下发给终端设备#A的。
另外,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阈值#B与上述阈值#A可以相同。
在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在作为候选波束的波束#b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检测波 束#b,当作为目标波束组的波束组#A不发生检测失败的情况下,不会使用波束#b,从而导致因检测波束#b而造成的功耗浪费,与此相对,根据本申请的检测波束的方法,通过 基于配置信息确定其中针对波束#b的检测的时刻,将波束#b的检测的启动时刻与波束组 #A的检测的情况相关联,从而,能够降低因波束检测而造成的功耗。
在本申请中,可能存在待检测的波束#1(例如,上述波束组#A中的波束或波束#b)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资源(记作,时频资源#A)与承载于波束#2的信道#A的时频资源 (记作,时频资源#B)重叠的情况,从而,导致该参考信号的传输与信道#A的传输互相 干扰,从而影响通信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效率。
并且,在本申请中,由于波束#1与波束#2相异,因此,可能需要进行接收天线的切换才能完成波束#1和波束#2之间的接收的转换。并且,在本申请中,可能存在时频资源 #A与时频资源#B在时域上相邻的情况,从而,由于存在因天线切换而产生的时延,因此, 在后接收的波束上的传输可能出现丢包情况。
对此,本申请提供波束选择的方法400。下面,结合图5,对该方法400进行详细说明。图5示出了针对波束#1和波束#2的选择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
其中,待检测的波束#1的参考信号对应的时频资源#A与承载于波束#2的信道#A的时频资源#B重叠。或者,时频资源#A对应的时间单元与时频资源#B对应的时间单元在 时域上相邻。
需要说明的是,时频资源#A与时频资源#B重叠可以是指时频资源#A与时频资源#B在时域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并且,时频资源#A与时频资源#B在频域上部分重叠或完全 重叠。
另外,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波束#1可以为上述波束组#A中的波束或波束组#B中的 波束。
并且,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信道#A可以为PDSCH。
或者,该信道#A也可以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channel, PDCCH)。
在S410,终端设备#A可以确定波束#1的信息。
并且,在S420,终端设备#A可以根据波束#1的信息,从波束#1和波束#2中确定需要接收的目标波束以及不需要接收的非目标波束。
下面,对波束#1的信息的具体内容以及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该波束#1的信息可以是指该波束#1是否需要检测的信息。即,在本申请中,尽管网络设备指示终端设备对波束#1进行检测,但是终端设备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需要对该波束#1进行检测。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波束#1的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
信息a
即,波束#1的参数配置是否已经生效的信息。
例如,设终端设备#A在时刻#1进行波束选择过程,如果信息a指示波束#1的参数配置在该时刻#1已经生效,则终端设备#A可以将波束#1确定为需要检测的目标波束,将波束#2确定为不需要接收的非目标波束。
再例如,如果信息a指示波束#1的参数配置在时刻#1尚未生效,则终端设备#A可以将波束#2确定为需要接收的目标波束,将波束#1确定为不需要检测的非目标波束。
信息b
即,波束#1是否被检测过的信息。
例如,设终端设备#A在时刻#1进行波束选择过程,如果信息b指示波束#1在时刻#1之间已经被检测过,则终端设备#A可以将波束#2确定为需要接收的目标波束,将波束#1 确定为不需要检测的非目标波束。
再例如,如果信息b指示波束#1在时刻#1之前尚未被检测过,则终端设备#A可以将波束#2确定为需要接收的目标波束,将波束#1确定为不需要检测的非目标波束。
通过从波束#1和波束#2中,确定需要接收的目标波束,或者说,确定不需要接收的非目标波束,能够避免非目标波束对目标波束的干扰,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准确性、可 靠性和效率。
信息c
即,终端设备是否已经获得参考信号#x的检测结果的信息,该参考信号#x是与该波 束#1的参考信号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参考信号。
例如,设终端设备#A在时刻#1进行波束选择过程,如果信息c指示在时刻#1之前已经获得该参考信号#x的检测结果,则终端设备#A可以将波束#2确定为需要接收的目标波束,将波束#1确定为不需要检测的非目标波束。
再例如,如果信息c指示在时刻#1尚未获得该参考信号#x的检测结果,则终端设备#A可以将波束#1确定为需要检测的目标波束,将波束#2确定为不需要接收的非目标波束。
通过从波束#1和波束#2中,确定需要接收的目标波束,或者说,确定不需要接收的非目标波束,能够避免非目标波束对目标波束的干扰,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准确性、可 靠性和效率。
信息d
即,参考信号#x的质量是否小于规定的阈值#x的信息,该参考信号#x是与该波束#1 的参考信号具有准共址关系的参考信号。
其中,当参考信号#x的质量小于规定的阈值#x,则可以认为该参考信号#x的质量较 差。
其中,当参考信号#x的质量大于或等于规定的阈值#x,则可以认为该参考信号#x的 质量较好。
例如,如果信息d指示参考信号#x的质量小于规定的阈值#x,即,该参考信号#x的质量较差,则终端设备#A可以将波束#2确定为需要接收的目标波束,将波束#1确定为不 需要检测的非目标波束。
例如,如果信息d指示参考信号#x的质量大于或等于规定的阈值#x,即,该参考信号#x的质量较号,则终端设备#A可以将波束#1确定为需要检测的目标波束,将波束#2 确定为不接收检测的非目标波束。
通过从波束#1和波束#2中,确定需要接收的目标波束,或者说,确定不需要接收的非目标波束,能够避免非目标波束对目标波束的干扰,从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准确性、可 靠性和效率。
根据前述方法,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检测的装置10的示意图一,如图6所示,该波束检测的装置10可以为终端设备,也可以为芯片或电路,比如可设置于终端 设备的芯片或电路。
该波束检测的装置1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1(即,处理单元的一例)和存储单元12。该存储单元1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11用于执行该存储单元12存储的指令,以使 该波束检测的装置10实现如图2中对应的方法中终端设备(例如,上述终端设备#A)执 行的步骤。
进一步的,该波束检测的装置10还可以包括输入口13(即,通信单元的一例)和输出口14(即,通信单元的另一例)。进一步的,该处理单元11、存储单元12、输入口13 和输出口14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单元12 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单元11可以用于从该存储单元12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计程 序,以控制输入口13接收信号,控制输出口14发送信号,完成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步 骤。该存储单元12可以集成在处理单元11中,也可以与处理单元11分开设置。
可选地,若该波束检测的装置10为终端设备,该输入口13为接收器,该输出口14为发送器。其中,接收器和发送器可以为相同或者不同的物理实体。为相同的物理实体时,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可选地,若该波束检测的装置10为芯片或电路,该输入口13为输入接口,该输出口14为输出接口。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输入口13和输出口14的功能可以考虑通过收发电路或者收发的 专用芯片实现。处理单元11可以考虑通过专用处理芯片、处理电路、处理单元或者通用芯片实现。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 端设备。即将实现处理单元11、输入口13和输出口14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单元12中,通用处理单元通过执行存储单元12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单元11、输入口13和输 出口14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口13用于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候选波束 的检测启动时刻;
处理单元11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刻和第 二时刻中被作为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的一方,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候选波束的 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可选地,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二配置信息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波束组 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
以及,处理单元11用于如果所述N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所述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
或者,处理单元11用于如果所述N的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在第二时刻之后,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的时刻之后。
可选地,所述第一阈值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
是否需要对所述候选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或物理层向媒体 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第一阈值X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
X=INT(M×P/T)+D
其中,INT()为取整函数,M的取值是根据是否需要对所述候选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的,P表示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T表示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 测结果的时间间隔,D为预设的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M的第一取值小于所述M的第二取值,所述M的第一取值是不需要对所述候选波束中的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的M的取值,所述M的第二取值是需要对所述 候选波束中的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的M的取值。
可选地,所述M的第二取值是根据所述候选波束对应的扫描次数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时刻是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组的累计检测失败次数K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N与所述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时刻。
可选地,所述第二阈值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
是否需要对所述候选波束中的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和物理 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第一阈值与所述第二阈值相同。
可选地,第一时频资源与第二时频资源重叠,或者,所述第一时频资源与所述第二时 频资源在时域相邻,其中,所述第一时频资源是用于承载第一波束对应的参考信号的时频 资源,所述第二时频资源是第二波束对应的时频资源,且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用于承载预设 的第一信道,所述第一波束包括所述目标波束或所述候选波束。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1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息,从所述第一波束和所述第二 波束中,确定需要在第一时间范围内接收的目标波束,所述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 波束的参数配置是否已经生效的指示信息,和/或所述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波束 是否已经被检测过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时间范围包括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对应的时间单元 和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对应的时间单元。
可选地,当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是否已经生效的指示信息 时,该处理单元11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未生效,则将所述第二波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检测所述第一波束;如果所述第一波束的参数配置已经生效,则将所述第一波束确定为目标波束,并禁止接收所述第二波束。
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波束的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波束是否已经被检测过的指示信息时, 该处理单元11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波束没有被检测过,则将所述第一波束确定为目标波 束,并禁止接收所述第二波束;如果所述第一波束经被检测过,则将所述第二波束确定为 目标波束,并禁止检测所述第一波束。
可选地,所述第一信道包括物理下行数据信道PDSCH。
其中,以上列举的波束检测的装置10中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和动作仅为示例性说明, 波束检测的装置10中各模块或单元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各动作或 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该波束检测的装置10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 详细说明及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 述。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20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7仅示出了终端设备的主要部件。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20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 以及输入输出装置。
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制, 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例如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上述传输预编码矩阵的 指示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动作。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例如存储上述实 施例中所描述的码本。控制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 理。控制电路和天线一起也可以叫做收发器,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 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 据。
当终端设备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 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 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 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 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 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7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 际的终端设备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 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 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设备进行控 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7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 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 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 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设备 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 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 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 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设备20的收发单元201,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20的处理单元202。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20包括收发单元201和处理单元202。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 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2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 元,将收发单元2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201包括接收 单元和发送单元。示例性的,接收单元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单 元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根据前述方法,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波束检测的装置30的示意图二,如图8所示,该装置30可以为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A),也可以为芯片或电路,如可设 置于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或电路。
该装置3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31和存储单元32。该存储单元3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单元31用于执行该存储单元32存储的指令,以使该装置30实现前述方法中网络设备 执行的步骤。
进一步的,该装置30还可以包括输入口33(即,通信单元的一例)和输出口33(即,处理单元的另一例)。
再进一步的,该处理单元31、存储单元32、输入口33和输出口34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可以考虑使用通用计算机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 络设备。即将实现处理单元31、输入口33和输出口34功能的程序代码存储在存储单元中,通用处理单元通过执行存储单元中的代码来实现处理单元31、输入口33和输出口34 的功能。
该存储单元3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单元31可以用于从该存储单元32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计程序,以根据针对目标波束组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确定第二信息, N为正整数,该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是否在候选 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
该输出口34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信息。
可选地,该目标波束组是终端设备当前通信所使用的波束组。
或者说,该终端设备当前通信所使用的波束属于该目标波束组。
可选地,该候选波束是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候选波束。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31可以用于:如果该N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二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在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后,立即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31可以用于:如果该N的值大于该第一阈值,则确定第二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之后,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该第二时刻位于该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生效的时刻之后。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是否需要对该候选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的。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确定的。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是根据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的时间间隔确 定的。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X是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的:X=INT(M×P/T)+D
其中,INT()为取整函数,M的取值是根据是否需要对该候选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确定的,P表示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T表示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 果的时间间隔,D为预设的偏移量。
其中,该取整函数可以为向上取整函数,即,上述公式可以为
或,该取整函数也可以为向下取整函数,即,上述公式可以为
其中,该D的取值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预配置的,或者,该D的取值也可以是通信系统或通信协议规定的,或者,该D的取值也可以是制造商或运营商预配置在终端设备中的。
可选地,该M的第一取值小于该M的第二取值,该M的第一取值是不需要对该候选波束中的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的M的取值,该M的第二取值是需要对该候选波束中的 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下的M的取值。
例如,该M的第一取值可以为1,该M的第二取值可以为4,。
可选地,该M的第二取值是根据该候选波束对应的扫描次数确定的。
例如,该M的第二取值可以与该候选波束对应的扫描次数相同,例如,如果该候选波束对应的扫描次数为4,则该M的第二取值可以为4。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是根据该目标波束组的累计检测失败次数K确定的。
可选地,该第二时刻是该N与该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时刻。
可选地,该第二阈值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是否需要对该候选波束中的波 束进行扫描的情况、该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和物理层向媒体接入控制层上报波束检测结果 的时间间隔。
可选地,该第一阈值与该第二阈值相同。
其中,以上列举的装置30中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和动作仅为示例性说明,装置30中 各模块或单元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A)所执行的各动作或 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该装置30所涉及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相关的概念,解释和详细说明及 其他步骤请参见前述方法或其他实施例中关于这些内容的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40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 中的网络设备(例如,接入网设备#A或核心网设备#α)的功能。网络设备40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401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402。所述RRU 401可以 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4011和 射频单元4012。所述RRU 401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 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信令消息。所述BBU 402部分主要 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401与BBU 402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 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402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例如该BBU(处理单元)402可以用于控制基 站4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402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系统,或5G系统),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 的无线接入网。所述BBU 402还包括存储器4021和处理器4022。所述存储器4021用以 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例如存储器4021存储上述实施例中的码本等。所述处理器4022 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 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4021和处理器40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 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 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随着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技术的发展,可以 将402部分和401部分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由SoC技术实现,例如由一颗基站功能芯片实现,该基站功能芯片集成了处理器、存储器、天线接口等器件,基站相关功能的程序存储 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程序以实现基站的相关功能。可选的,该基站功能芯片也能够 读取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器以实现基站的相关功能。
应理解,图9示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仅为一种可能的形态,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构 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形态的基站结构的可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其包括前述的网 络设备和一个或多于一个终端设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 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 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 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 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 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 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 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 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 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 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 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 DR RAM)。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 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 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所述计算机指 令或计算机程序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 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 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 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 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 可以是固态硬盘。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 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 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 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 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 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 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 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 申请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 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 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 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 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 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 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 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 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 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 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 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 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 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 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 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 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7)

1.一种检测波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中被作为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的一方,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二配置信息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波束组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以及
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包括:
如果所述N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第一时刻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
如果所述N的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在第二时刻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
是否需要对所述候选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或波束失败检测的结果的上报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是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组的累计检测失败次数K和目标波束组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确定的,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N与所述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时刻。
7.一种检测波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
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检测启动时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中被作为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的一方,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波束失败检测中的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包括:
如果目标波束组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启动时刻为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
如果所述N的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启动时刻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
是否需要对所述候选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或波束失败检测的结果的上报时间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是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组的累计检测失败次数K和目标波束组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确定的,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N与所述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时刻。
13.一种检测波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中被作为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的一方,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二配置信息息,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波束组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以及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如果所述N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在第一时刻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如果所述N的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在第二时刻启动针对候选波束的检测,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
是否需要对所述候选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或波束失败检测的结果的上报时间间隔。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是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组的累计检测失败次数K和目标波束组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确定的,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N与所述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时刻。
19.一种检测波束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确定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
通信单元,用于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检测启动时刻。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中被作为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启动时刻的一方,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如果目标波束组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的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启动时刻为第一时刻,所述第一时刻包括所述候选波束的参数配置的生效时刻,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如果所述N的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则确定所述检测启动时刻为第二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阈值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
是否需要对所述候选波束进行扫描的情况、所述候选波束的检测周期或波束失败检测的结果的上报时间间隔。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是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组的累计检测失败次数K和目标波束组的最大检测失败次数N确定的,其中,N为正整数,所述目标波束组包括至少一个波束。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刻是所述N与所述K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的时刻。
25.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通信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810623336.1A 2018-06-15 2018-06-15 检测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611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23336.1A CN110611931B (zh) 2018-06-15 2018-06-15 检测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9/090548 WO2019238007A1 (zh) 2018-06-15 2019-06-10 检测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23336.1A CN110611931B (zh) 2018-06-15 2018-06-15 检测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1931A true CN110611931A (zh) 2019-12-24
CN110611931B CN110611931B (zh) 2021-04-20

Family

ID=68842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23336.1A Active CN110611931B (zh) 2018-06-15 2018-06-15 检测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1931B (zh)
WO (1) WO201923800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1454A (zh) * 2020-11-27 2021-03-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恢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33519A1 (zh) * 2020-08-14 2022-02-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候选波束的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220191709A1 (en) * 2019-03-19 2022-06-1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71836A1 (en) * 2020-04-01 2023-06-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system for beam failure managem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5984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mobility signals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and wireless devices
CN107005858A (zh) * 2015-02-13 2017-08-01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MmW系统中间歇性断开的处理
CN107079310A (zh) * 2017-01-09 2017-08-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获取、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948987A (zh) * 2016-10-13 2018-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5984A1 (en) * 2014-12-17 2016-06-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transmitting mobility signals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and wireless devices
CN107005858A (zh) * 2015-02-13 2017-08-01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MmW系统中间歇性断开的处理
CN107948987A (zh) * 2016-10-13 2018-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079310A (zh) * 2017-01-09 2017-08-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获取、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91709A1 (en) * 2019-03-19 2022-06-1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2089062B2 (en) * 2019-03-19 2024-09-1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WO2022033519A1 (zh) * 2020-08-14 2022-02-1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候选波束的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079940A (zh) * 2020-08-14 2022-02-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候选波束的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079940B (zh) * 2020-08-14 2024-02-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候选波束的测量方法、装置及终端
EP4199569A4 (en) * 2020-08-14 2024-02-14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CANDIDATE BEAM, AND TERMINAL
CN112491454A (zh) * 2020-11-27 2021-03-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恢复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1931B (zh) 2021-04-20
WO2019238007A1 (zh) 2019-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34129B2 (ja) ビーム非対応ビーム管理
CN112956256B (zh) 监听或发送唤醒信号的方法和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9155656B (zh) 波束选择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0809331B (zh) 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10611922B (zh) 测量小区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225548B (zh) 在5g中请求发送(rts)/清除发送(cts)设计
WO2019094774A1 (en) Ue beam management: a combined periodic and event based report approach for traffic overhead and ue mobility tradeoff
CN110611931B (zh) 检测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US1208922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510159B2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1757527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10572374B (zh) 处理媒体访问控制协议数据单元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586622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135045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channel detection on unlicensed carrier
US1154604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3727365A (zh) 一种干扰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710269B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14424630A (zh) 一种寻呼消息的检测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4430557A (zh) 一种波束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7204015A (zh) 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4828036B (zh) 一种干扰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79283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CN114071667A (zh) 通信的方法、通信装置及系统
CN114902572A (zh) 用于波束选择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586853A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